新版本《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课件统编高中历史1_第1页
新版本《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课件统编高中历史1_第2页
新版本《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课件统编高中历史1_第3页
新版本《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课件统编高中历史1_第4页
新版本《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学课件统编高中历史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程标准: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情况以及早期国家的特征第1课:课程标准:1一、早期古人类文化遗存与中华文明的源头1、分布状况旧石器时代中国境内的重要人类遗址有数百处之多。主要的代表有元谋人、北京人、蓝田人···一、早期古人类文化遗存与中华文明的源头1、分布状况旧石器时代2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分布特点: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分布在大河流域;中原地区比较集中。苏秉琦提出“满天星斗说”,认为在距今6000年左右,从辽西到良渚,中华大地的文明火花如满天星斗一样璀璨,这些文化系统各有其根源,分别创造出灿烂的文化。……诸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逐渐形成了一个“相互作用圈”,又叫做“最初的中国”。——摘编自张清俐《探索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源进程》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1万多处。分布特点:分布广泛;主要集中3一、早期古人类文化遗存与中华文明的源头2、发展沿革黄河中游黄河下游长江下游辽河流域距今约7000——5000年前距今约5000年地区时间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一、早期古人类文化遗存与中华文明的源头2、发展沿革黄河中游黄4仰韶文化彩陶黑陶高脚杯仰韶文化彩陶黑陶高脚杯5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良渚玉璧红山玉龙2019年,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良渚玉璧红山玉龙6一、早期古人类文化遗存与中华文明的源头3、生产生活渔猎采集(旧)走向定居(新)农业:磨制石器、骨器;粟、稻的栽培···手工业:制陶;养蚕缫丝、纺织···家畜饲养业:猪、狗、水牛···一、早期古人类文化遗存与中华文明的源头3、生产生活渔猎采集走7一、早期古人类文化遗存与中华文明的源头4、社会关系原始人群狩猎、采集;迁徙不定氏族公社(母系→父系)部落、部落联盟农业出现,走向定居;生产力低下,共同劳动,成果共享(公有制),妇女是生产生活的主导者。私有制出现,贫富分化产生;逐渐形成阶级。一、早期古人类文化遗存与中华文明的源头4、社会关系原始人群狩8

初期的“刀耕火种”以妇女为主,因而成年女子就将婚盟氏族的丈夫“娶”来,参加自己的公社……后来,发展出了较高级的耜耕或者犁耕,农业劳动又转变为以男子为主,因而“女娶男”又改变为“男娶女”,即由女方居住的家庭形式改变为男方居住的家庭形式,形成父系大家庭。——《中国大通史・史前卷》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使得男性重新在经济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思考:母系氏族公社转向父系氏族公社的原因?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阶级→国家初期的“刀耕火种”以妇女为主,因而成年女子就将婚盟氏9二、从部落到国家1、从传说到夏、商、西周的更替(1)炎黄传说到尧舜禹的“禅让”三皇五帝禅让制:原始社会晚期的一种民主推选部落首领的制度,部落联盟首领的位子传给贤德之人。尧→舜→禹二、从部落到国家1、从传说到夏、商、西周的更替(1)炎黄传说10明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作者又对未来充满豪情壮志。看到如此壮丽的大好河山,不禁开始思索祖国未来的命运到底应该谁来主宰。仍闻陇蜀由多事,深喜将军未白头。①结构的散文化、描写的诗意化。古人用十二地支表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恰好等于现在的两个小时。这两个小时,古人把第一个小时叫作初,第二个小时叫作正。例如:子时的两个小时就叫子初、子正。9.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明确:远眺、近观、仰视、俯瞰A.诗的第一句写出黄斌老画竹的心情,同时又是诗人以此自道郁愤不满之情。[解题技巧]⑤花朝农历二月十五,相传为百花的生日。2.下列词语中对加粗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姚鼐参加纂修的《四库全书》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开馆纂修。乾隆三十九年(1774),姚鼐以养亲为名,告归田里,道经泰安与挚友泰安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于此年十二月二十八日傍晚同上泰山山顶,第二天即除夕(当年十二月小),五更时分至日观峰的日观亭后,观赏日出,写下了这篇游记。(二)写作要求:干支月相兼用法。干支置前,月相列后。【教学重难点】(2)夏、商、西周的更替①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②禹死后,其子启继位,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

“禹传子,家天下”——《三字经》③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遗址,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④约公元前1600年,汤伐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从禅让制到世袭制⑤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牧野之战,商朝灭亡,西周建立,都城镐京。⑥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共和行政。”⑦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明确: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11二、从部落到国家2、夏、商、西周的统治方式(1)夏:中央设有各种机构和职官(相、卿士······)地方——聚族而居;直接统治+间接统治(侯、伯)最高统治者称“夏后氏”二、从部落到国家2、夏、商、西周的统治方式(1)夏:中央设有12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外服是臣属于商的方国和部族。商王与各附属国是一种支配与被支配关系,但这种关系有时是非常薄弱的,双方不时会发生战争。纣克东夷而陨其身。——《左传》(2)商:内外服制度内服是商王直接统治的区域;外服是臣属于商的方国和部族。商王与13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李学勤主编:《春秋左传正义》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焉,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蒋南华、罗书勤、杨寒清注译:《荀子全译》(3)西周:分封制、宗法制“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国语》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李学勤主编:《春秋左传正义》(3)西14西周主要封国示意图目的:分封制:巩固统治内容:特点:主要封国:授民(人民)授疆土(土地)齐、鲁、燕、晋、宋、卫以血缘为主要依据(同姓封国为主体);层层分封(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西周主要封国示意图目的:分封制:巩固统治内容:特点:主要封国15宗法制:含义:核心:以父系血缘的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与名分的制度。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余子分封。)宗法制:含义:核心:以父系血缘的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与名16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天子天子天子诸侯诸侯卿大夫士(嫡长子)(嫡长子)(嫡长子)(嫡长子)余子分封嫡长子继承大宗大宗大宗大宗大宗大宗小宗小宗小宗内容:大宗与小宗特点:①大宗和小宗是相对的;

②家国同构;

③世卿世禄(贵族政治)。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天子天子天子诸侯诸侯卿大夫士(嫡长子)(17观察下表:周天子年老了,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谁有资格继承王位?妻妾一般称谓妻A、三哥(20岁)B、四哥(14岁)妾一C、大哥(25岁)妾二D、二哥(22岁)*观察下表:周天子年老了,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谁有资格继承王18二、从部落到国家3、商与西周的经济(1)手工业:青铜铸造业繁荣;工商业由政府控制。(“工商食官”)西周青铜方尊毛公鼎商代青铜象尊二、从部落到国家3、商与西周的经济(1)手工业:青铜铸造业繁19考向1定向信息概括“荷花淀派”是以孙犁为代表的一个当代文学的流派。主要作家还有刘绍棠、从维熙、韩映山等。荷花淀即白洋淀,这一流派得名,不但源于白洋淀这个地方,也源于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荷花淀》以白洋淀明媚如画的风当作背景,具有朴素、明丽、清新、柔美的风格。洋溢着诗情,带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这一派作家的共同特色是着力追求诗情画意之美,早期作品都吐露出华北的泥土和水乡的清新气息。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之为“荷花淀”派。(3)写作任务的关键词:任务要求的词语。题型(三)运用提要钩玄,解答要点概括题。D.这是一首雄壮的革命战争的赞歌,凝重与雄劲豪放相统一,气氛悲壮,但又蕴含着勃勃生机,赞颂了红军的豪迈气概和英勇精神。题干中往往有“概括”“分析”等作答动词和“主旨”“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题干中往往针对某一段有“分析”“作用”“效果”“看法”等词语。明确:“中流”,江水中间。三句大意是:“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游泳,尽管风浪巨大,连行船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以同汹涌的急流拼搏为快乐。”这里以设问句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2)内容方面:①表达某种情感或思想。②揭示主题。③呈现某种情景或状态。D.挥斥方遒(强劲有力) 粪土当年万户侯(作动词用,视……为粪土)明确:绵延的群山因枫树都成了红色,茂密的树林像被染过一样,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的船只竞相行驶,雄鹰在天空中展翅翱翔,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我们把这幅画面叫做“湘江秋景图”吧,课件展示:湘江秋景。(2)帝王年号纪年法(1)其远古刻尽漫失(漫失:模糊或缺失)作者用“苍山负雪,明烛夕照”写出从曲折的山径并在冰雪与迷雾之中初至山头时刹那的感受。然后远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水如画”,俯视“半山居雾若带然”。作者视野由远及近,由上而下,既层次分明,又照应前文。写山、水、雪、雾、日光、城郭,这么多的内容,寥寥几笔就勾画出来了。正是这些山、水、雪、雾、日光、城郭交织着,才构成一幅壮丽、优美的山水画,表现出冬季泰山静穆、森严的美。(2)农业——井田制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上》性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国王所有的贵族土地所有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公田”和“私田”之分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田里不鬻”(受田者不得转让和买卖土地)内容劳役地租生产工具: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农具为主,青铜农具极少。(铜(金)石并用时代)。考向1定向信息概括(2)农业——井田制方里而井,井九百亩20二、从部落到国家3、商、西周的文化(1)甲骨文:又称“甲骨卜辞”。商人几乎“每事必卜”。王权带有神秘色彩。(2)民本思想性的源头——“敬天保民”思想“人无于水监(鉴,镜子),当于民监”。二、从部落到国家3、商、西周的文化(1)甲骨文:又称“甲骨卜21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①王权与神权结合,神秘色彩浓厚(甲骨文、祭祀)②血缘与政治紧密结合,家国同构(分封制、宗法制)③中央权力逐渐加强,但尚未实现集权(从内外服到分封)政治①土地国有,集体劳作(井田制)②青铜铸造发达(大量青铜器)经济①系统文字(甲骨文,金文)②开始形成统一的心理文化认同(华夏文化,炎黄子孙)文化中国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①王权与神权结合,神秘色彩浓厚(221、观察以下两图,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西周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①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②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③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④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统治权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A1、观察以下两图,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23三、写作背景(二)作者简介:4.词人是怎样变换视角描绘眼前这大好秋色的?参考答案:引故事使文章生动,作例证有力证明了线条可以体现时代的精神气质;深化了主题,借线条这一象征符号寄托对新生共和国的美好期待。荷花淀派(1)戊申晦,五鼓(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五鼓:五更)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木兰诗》)提出问题的角度:【课后训练】B.颔联并没有直接描写战场厮杀场景,在"弯弓""插羽"之间就迅速结束了战争,照应了首联的内容。纵观近五年天津卷散文阅读命题方式,考查题型多为一道5选2的综合选择题和三道简答题。考点集中在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的含意、分析结构思路、概括内容要点、鉴赏表达技巧、品味语言艺术、揣摩文学形象、探究深层意蕴等方面。(1)抓住景物特征巧妙烘托。本文描写景物很少直接描写,而是采用侧面烘托的手法。如写泰山的高峻,先用“其级七千有余”暗暗点出,然后借于山顶俯视的“半山居雾”和在日观亭时“足下皆云漫”的图景侧面烘托。又如写雪,除“冰雪”“雪与人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