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2-2023学年浙江省湖州市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9小题,共3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闩、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曹植《美女篇》)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落木千山天远大”充分说明了这个空阔,这是到了要斩断柔情的时候了。而“木叶”呢?它出现在那“袅袅秋风”之中,也仍然带着那袅袅不断的余情,所谓“日暮风吹,叶落依枝”(民歌《青溪小姑歌》)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林庚《说“木叶”》(节选)材料二

什么叫联想呢?联想就是见到甲而想到乙。甲唤起乙的联想通常不外起于两种原因:或是甲和乙在性质上相类似,例如看到春光想起少年,看到菊花想到节士;或是甲和乙在经验上曾相接近,例如看到扇子想起萤火虫,走到赤壁想起曹孟德或苏东坡。类似联想和接近联想有时混在一起,牛希济的“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两句词就是好例。词中主人何以“记得绿罗裙”呢?因为罗裙和他的欢爱者相接近;他何以“处处怜芳草”呢?因为芳草和罗裙的颜色相类似。

联想有时可用意志控制,作文构思时或追忆一时记不起的过去经验时,都是勉强把联想挤到一条路上去走。但是在大多数情境之中,联想是自由的,无意的,飘忽不定的。听课读书时本想专心,而打球、散步、吃饭、邻家的猫儿种种意象总是不由你自主地闯进脑里来,失眠时越怕胡思乱想,越禁止不住胡思乱想。这种自由联想好比水流湿,火就燥,稍有勾搭,即被牵绊,未登九天,已入黄泉。比如我现在从“火”字出发,就想到红石榴,家里的天井,浮山,雷鲤的诗,鲤鱼,孔夫子的儿子等,这个联想线索前后相承,虽有关系可寻,但是这些关系都是偶然的。我的“火”字的联想线索如此,换一个人或是我自己在另一时境,“火”字的联想线索却另是一样。从此可知联想的散漫飘忽。

就广义说,联想是知觉和想象的基础,艺术不能离开知觉和想象,就不能离开联想。但是我们通常所谓联想,是指由甲而乙,由乙而丙,辗转不止的乱想。就这个普通的意义说,联想是妨碍美感的。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在美感经验中,我们聚精会神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上面,联想则最易使精神涣散,注意力不专一,使心思由美感的意象旁迁到许多无关美感的事物上面去。在审美时,我看到芳草就一心一意地领略芳草的情趣;在联想时,我看到芳草就想到罗裙,又想到穿罗裙的美人,既想到穿罗裙的美人,心思就已不复在芳草了。

联想大半是偶然的。比如说,一幅画的内容是“西湖秋月”,如果观者不聚精会神于画的本身而信任联想,则甲可以联想到雷峰塔,乙可以联想到往日同游西湖的美人,这些联想纵然有时能提高观者对于这幅画的好感,画本身的美却未必因此而增加,而画所引起的美感则反因精神涣散而减少。——朱光潜《美感与联想》(有删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它透着黄色,在触觉上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B.“木叶”与“落叶”还有着一定的距离,而“木叶”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正好就是《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

C.大多数情境中,联想是自由的,无意的,飘忽不定的,好比水流湿,火就燥,稍有勾搭,即被牵绊,未登九天,已入黄泉。

D.联想则易使心思由孤立绝缘的美感意象上面旁迁到许多无关美感的事物上去,从这个意义来说,联想是妨碍美感的。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引用了诗词阐述观点,比较而言材料一所引诗例更丰富。

B.不同人、不同时境联想的线索可能不一样,由此可知联想散漫飘忽的特点。

C.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因此联想有助完善美感。

D.我们在审美时,应聚精会神于意象本身,否则可能会减少它所引起的美感。3.根据材料二的观点,下列诗句中产生联想的原因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______

A.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

B.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C.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白居易《琵琶行》)

D.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4.请概括材料一中“木叶”的艺术形象特征。5.请用材料二的观点解释材料一中林庚对“木”的联想为何没有妨碍美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断袖【舞台中央,席上有卧具。

【旁有灯盏,表示夜景。

【秦王偶像置于席边。

荆轲现在请你——你这个为秦王梳过头的宫女——陪我再次熟悉刺秦路径。

燕姬其实已经不必再费精力,你有了樊於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肯定可以得到近身秦王的机会。你必将成为一个名重一时的刺客,但我还是为你感到可惜。

荆轲是可惜我这条不值钱的性命?

燕姬侠客的性命本来就不值钱。对于你们来说,最重要的是用不值钱的性命,换取最大的名气。

荆轲你的意思是我不应该刺死秦王,而是应该把他生擒?

燕姬即便你能生擒他,从秦都回到燕都,依然是一个平庸的结局。

荆轲刺死他,平庸;生擒他,依然平庸。按你的想法,如何才能不平庸?

燕姬你应该知道,最动人的戏剧是悲剧,悲剧没有大团圆的结尾。最感人的英雄是悲剧英雄,他本该成功,但却因为一个意想不到的细节而功败垂成。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就超越了历代的侠客。

荆轲(指向秦王偶像)我想知道秦王服饰用什么材料制成?它们是否足够结实。

燕姬(带上秦王的面具,摹仿秦王声口)寡人乃大秦国君,锦衣华服,盈箱满柜,使用的衣料当然是上等质地。寡人的一只衣袖,可以拴住一匹骏马;寡人的一条丝带,能够悬挂一具尸体。等你们到达秦宫之时,已经是隆冬腊月,接见你那天,寡人会内穿狐裘,外罩长袍。长袖飘飘,犹如黑云漫卷;冠冕堂皇,宛若天神下凡。(厉声)荆轲,你为什么要刺我?

荆轲我是为了天下的百姓刺你。

燕姬许多卑鄙的勾当,都假借了百姓的名义。

荆轲你凶狠残暴,灭绝人性,滥杀无辜,连自己的亲族也不放过——我为那些死去的冤魂刺你。

燕姬你去翻翻那些落满灰尘的历史账簿,看看哪家的宫廷里没有刀光剑影?看看哪个国王的手上没有斑斑血迹?钩心斗角,争权夺势;成则王侯,败则贼寇。这样的故事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不会绝迹。你用这样的理由刺我,不但不能服众,只怕连你自己也说服不了。

荆轲你横征暴敛,赋税沉重,致使民不聊生;你大兴土木,修建宫殿王陵,百姓啼饥号寒,民众怨声载道。——我为了秦国百姓刺你。

燕姬你又不是秦国百姓,我横征暴敛,我大兴土木,干你屁事?

荆轲你穷兵黩武,发动战争;侵占邻国土地,扩大秦国版图;虎狼之心,贪得无厌。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暴秦不灭,天下不得和平。——我为诸侯刺你。

燕姬你以为刺死我天下就和平了吗?春秋无义战,列国皆争雄。几百年来,战乱不断,诸侯纷争;今日合纵,明日连横;国土疆界,如水随形。哪个国家强大了,不对弱国动武?利刃在手,易起杀心;权大无边,必搞腐败。兵多将广,武器精良,不发动战争,难道养着好看?弱肉强食,古今一理。假如我被你刺死,那些诸侯,马上就会起兵攻秦,秦国的版图,照样会被瓜分蚕食。你用诸侯之名刺我,等于为一群狼,刺另外一只狼。这样的理由,不能让我信服。

荆轲燕太子丹舍我豪宅,日进美食,间进车骑美女,供我享用,知遇之恩,不敢不报一—我为燕太子丹刺你。

燕姬我可以送你更大的豪宅,赠你更精美的食物。我宫中的三千粉黛,任你挑选享用;我库中的金银财宝,供你恣意挥霍。但我让你去替我刺燕太子丹,你去吗?

荆轲太子殿下为我割股煲汤,恩情重于泰山——

燕姬也许那汤里煲着的只是一条狗腿,我可知道那厮的脾气。

荆轲侠义之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已经答应了燕太子丹,岂能反悔?——我是为了侠士的荣誉刺你。

燕姬你总算说到了事情的根本。我同意你用这样的名义刺我,但为你考虑,我希望你好好谋划,怎样用你这点唯一的本钱,赚取最大的利益。(摘下秦王面具)荆轲,我如果是你,就不刺死他。因为这秦王,在短期内必将灭绝诸侯,一统天下。按照你那位朋友高渐离的说法,“水涨船高”,你的名字,既然要和他联系在一起,就应该和千古一帝的嬴政联系在一起,而不要和眼下的秦王联系在一起。你杀了眼下的秦王,他是主角,你是配角。你能杀而没杀眼下的秦王,他是配角,你是主角。而且我也说过,世人总是更愿意垂青失败的英雄。先生,让秦宫里的人看到,你本来可以杀死秦王,但你为了活捉他,而没有杀死他,这次演出,就算是大获成功!

荆轲你想让我牵着秦王的衣袖,把舞台一直扩展到荒郊野外?

燕姬舞台上的戏剧,无论多么拙劣,也会赢得捧场者的喝彩;而旷野里的演出,无论多么卓越,也注定了沉寂无声。秦王的壮丽宫殿无疑是最辉煌的舞台,先生和秦王的戏,应该在这里结束。殿下的甲士和殿上的文臣,都将成为你们的观众;他们的窃窃私语,将成为后代传奇的源头。他们的口传心授,将使你永垂不朽。

荆轲开场的锣鼓已经响起,但似乎还缺少一件小小的道具。

【燕姬摘下铜指甲戴到荆轲的手上。然后戴上秦王面具。

【荆轲左手抓住燕姬的衣袖,右手持匕首。两人拉扯着,衣袖歘然断裂。二人相觑一笑。——莫言《我们的荆轲》(有删减)6.下列对台词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燕姬为荆轲感到可惜,因为荆轲即使刺死秦王,并不能换取刺客最大的名气。

B.荆轲对“如何才能不平庸”的追问,实际上反映出荆轲内心对声名的渴望。

C.荆轲被说服的根本原因,就是认同英雄的本质是悲剧,功败垂成才能永垂不朽。

D.荆轲起先怕“断袖”而致失败,最后以“断袖”化解“捉”或“杀”的矛盾。7.下列对节选内容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荆轲从天下、秦人、诸侯、燕太子等多个角度表明刺秦的合理性,指斥秦王的台词中多用四字句、六字句,句式整饬,显得铿锵有力、义正词严。

B.燕姬的反驳多用比喻、排比,气势恢弘,尤其多次以反问作结,富有力度。荆轲没有回答燕姬的问题,表明荆轲无法反驳,说明已被燕姬真正说服。

C.燕姬铺叙秦王服饰,凸显出秦王的威仪与气势,为最后用铜指甲划裂衣袖这一情节作铺垫,同时为劝荆轲借刺杀千古一帝之事成就刺客美名蓄势。

D.剧本节选辞藻华丽,典雅丰富,多用成语,引用典故;口语化的对白虽然不多,表达简洁内涵丰富,如“难道养着好看”说明弱肉强食普遍存在。8.燕姬在说服荆轲的过程中,分别以“宫女”和“秦王”身份出现,请从人物称谓和戏剧动作角度加以简析。9.“荆轲刺秦”的史实中并无“燕姬”这一人物,作者创设“燕姬”用意是什么?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5小题,共20.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甲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呕哑,多于市人之言语。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独夫之心,日益骄固。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节选自杜牧《阿房宫赋》)乙至秦有天下,始皇帝以诈力而并诸侯,自以为智术之有余,而禹、汤、文、武之不知出此也。于是废诸侯,破井田,凡所以治天下者,一切出于便利,而不耻于无礼。决坏圣人之藩墙,而以利器明示天下。故自秦以来,天下惟知所以求生避死之具,而以礼者为无用赘疣之物。何者?其意以为生之无事乎礼也苟生之无事乎礼则凡可以得生者无所不为矣呜呼此秦之祸所以至今而未息欤

昔者始有书契,以科斗为文,而其后始有规矩摹画之迹,盖今所谓大小篆者。至秦而更以隶,其后日以变革,贵于速成,而从其易。又创为纸,以易简策。是以天下簿书符檄,繁多委压,而吏不能究,奸人有以措其手足。如使今世而尚用古之篆书简策,则虽欲繁多,其势无由。由此观之,则凡所以便利天下者,是开诈伪之端也。嗟乎!秦既不可及矣。苟后之君子欲治天下,而惟便利之求,则是引民而日趋于诈也。悲夫!(节选自苏轼《始皇论》)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其意以为/生之无事乎礼也/苟生之无事乎礼/则凡可以得生者无所不为矣/呜呼/此秦之祸/所以至今而未息欤/

B.其意以为/生之无事乎礼也/苟生之无事乎礼则凡/可以得生者无所不为矣/呜呼/此秦之祸所以至今而未息欤/

C.其意以为生之无事乎礼也/苟生之无事乎礼/则凡可以得生者/无所不为矣/呜呼/此秦之祸所以至今而未息欤/

D.其意以为生之无事乎礼也/苟生之无事乎礼则凡/可以得生者/无所不为矣/呜呼/此秦之祸/所以至今而未息欤/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锱铢”,一两的四分之一为锱,二十四分之一为铢。“锱铢”喻指极微小的数量。

B.“南亩”,农田。南坡向阳,利于农作物生长,古人田土多向南开辟,故称“南亩”。

C.“篆书”,小篆、大篆的合称。后来为了书写方便,逐渐演变成隶书,称为“隶变”。

D.“所以”,原因。与《答司马谏议书》中的“故今具道所以”的“所以”意思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杜牧用“使”字领起,连用六组句子构成排比,摆出一系列罪证,详尽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B.杜牧用“呜呼”一词领起全段,表现出他对历史教训的沉痛感触,加强感情色彩,起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作用。

C.苏轼认为,从秦开始,世人只懂得如何救生避死,而把礼看作是没有用的多余的东西。这个祸患延续至今没有平息。

D.两篇文章体裁和写作动机都相同,都是以史为鉴,借古讽今,表现出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时济俗的情怀。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

②苟后之君子欲治天下,而惟便利之求,则是引民而日趋于诈也。14.请分别概括节选部分杜牧和苏轼对秦之过的看法。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2小题,共9.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感兴(其六)

【明】刘基①

天弧不解射封狼,战骨从横满路旁。

古戍有狐鸣夜月,高冈无凤集朝阳。

雕戈画戟空文物,废井颓垣自雪霜。

漫说②汉庭思李牧,未闻郎署遣冯唐。[注]①刘基,元末明初诗人,此时罢官闲居乡里,后辅佐朱元璋。②漫说:别说,不要说。③郎中署长冯唐向汉文帝说起赵国良将廉颇、李牧之贤,将被罢官的魏尚比作李牧。文帝大喜,恢复了魏尚的官职。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封狼”,天狼星,旧时以之喻贪残侵掠,本诗以“射天狼”比喻铲除残暴、平息战争。

B.“狐鸣”喻指民众反抗力量兴起,“凤”喻指稀世祥瑞,诗人反用此典,感慨世道混乱。

C.“雕戈”“画戟”为古代兵器,诗人借感慨古老的兵戈不能平定天下,直斥统治者腐朽。

D.诗歌前三联展现出一幅战乱不止太平无望的肃杀凄惨图景,表露对元朝腐朽统治的失望。16.请结合尾联,简要分析诗人借典表达的思想感情。四、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苏洵在《六国论》中多处运用对比论证,如用______,______写出了诸侯割地越频繁,秦国侵略越急切。(2)变革历来不会一帆风顺,甚至会招致众多怨愤,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以“______,______”表达出自己对变法招来的怨诽早有预料。(3)杜甫在《登岳阳楼》中,以“______,______”描写了洞庭湖的浩瀚壮阔,成为千古名句。(4)宋代词人张孝祥罢官北归,时近中秋,途径洞庭,写下《念奴娇•过洞庭》,词人“______”胸怀与洞庭月下“______”的气象交融,意境恢宏,格调高洁。五、名著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共10.0分)18.阅读下面《红楼梦》中的二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A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了,也得了空儿,好歹教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黛玉笑道:“既要作诗,你就拜我作师。我虽不通,大略也还教得起你。”A笑道:“果然这样,我就拜你作师。你可不许腻烦的。”至蘅芜苑中,诸事不顾,只向灯下一首一首读诗。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也不睡。

材料二:

B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撕的。”宝玉听了,便笑着递与她。B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嗤嗤”又听几声。宝玉在旁笑着说:“响的好,再撕响些!”正说着,只见麝月走过来笑道:“少作些孽罢!”宝玉赶上来,一把将她手里的扇子也夺了递与B。B接了,也撕作几半子,二人都大笑。

请用“人名+动作”的四字短语分别概括与A、B有关的内容。19.阅读下面二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红楼梦》中的建筑不仅仅只有居住价值和审美价值,更是一种媒介和桥梁,它用姿态万千的府邸和园林来描绘纷繁复杂的人物性格,刻画人物的性情和行为,使人物形象更丰满生动,个性更深入人心。(摘编自原孝颖、宋国庆《论<红楼梦>建筑文化中的美学意蕴》)材料二

《红楼梦》第17回,贾政带着众清客到大观园内题匾额对联:忽抬头看见前面一带粉垣,里面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人都道:“好个所在!”于是大家进入,只见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路。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退步(附属建筑)。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入墙内,绕阶缘屋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1)这是______(人物)居住的______(地方)。(2)请根据材料一观点结合材料二内容分析居住此处的人物性格。六、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60.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今年“五一”假期期间,旅游活动异常火爆,各地纷纷开启“人从众”旅游模式。人们一面吐槽抢不着票、订不了房、排不完队、见不到景;一面又毅然出门,跟随汹涌入潮,感受人间烟火。

你如何看待“人从众”的出游现象,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抄袭、套作。七、其他(本大题共3小题,共8.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为了摆脱动物状态,人类最初使用了野蛮的、几乎是动物般的手段。①_______。原始社会晚期以来,随着氏族部落的吞并,战争越来越频繁,规模越来越巨大。“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杀掉甚或吃掉氏族、部落的敌人是原始战争以来的史实,杀俘以祭本氏族的图腾和祖先,更是当时的常礼。因之,吃人的饕餮倒恰好可作为这个时代的标准符号。②_______,另一方面又是保护的神祇。它对异氏族、部落是威惧恐吓的符号;对本氏族、部落则又具有保护的神力。这种双重性的宗教观念、情感和想像便凝聚在此怪异狞厉的形象之中。在它狞厉可畏形象下,还积淀着一股沉没的历史力量,它的神秘恐怖正是与这种无可阻挡的巨大历史力量相结合,才成为美——崇高的。

社会愈文明,也才愈能欣赏和评价青铜饕餮③_______。在宗法制时期,它们并非审美观赏对象,而是诚惶诚恐顶礼供献的宗教礼器;在封建时代,也有因为害怕这种狞厉形象而销毁它们的史实。恰恰只有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宗教观念逐渐凉薄、残酷凶狠已成陈迹的文明社会里,那些体现出历史前进力量的艺术,才能真正为人们所欣赏、理解和喜爱。21.下列句子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______

A.我看你的性情好像没有大改,——鲁贵像是个很不老实的人。

B.各国政府——无论专制政府或共和政府,都驱逐他。

C.很白亮的一堆钱!而且是他的!——现在不见了!

D.让全中国人民彻底摆脱饥饿和贫困。——这就是我的人生理想。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和解析1~5.【答案】A、C、B、、【解析】(1)A.“它透着黄色,在触觉上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错,原句是“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注意是“可能”,选项把“或然“改成了”必然”。

故选:A。

(3)C.“因此联想有助完善美感”强加因果。文中无“有助完善美感”说法,反而说的是“联想则最易使精神涣散,注意力不专一,使心思由美感的意象旁迁到许多无关美感的事物上面去”。

故选:C。

(3)B.为经验接近联想,ACD为性质类似联想。

故选:B。

(4)由“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可知,具有微黄和干燥之感。

由“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可知,具有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由“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可知,具有窸窣飘零之意。

(5)①材料二“但是在大多数情境之中,联想是自由的,无意的,飘忽不定的”“但是我们通常所谓联想,是指由甲而乙,由乙而丙,辗转不止的乱想。就这个普通的意义说,联想是妨碍美感的”,但是林庚的联想“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微黄与干枯的联想,与木的特征有关,不是散漫飘忽的。

②材料二“在美感经验中,我们聚精会神于一个孤立绝缘的意象上面,联想则最易使精神涣散,注意力不专一,使心思由美感的意象旁迁到许多无关美感的事物上面去”,但林庚的联想“‘木’……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因此“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他由“木”联想到微黄和干枯,始终聚焦于“木”,没有旁迁到无关事物上。

③材料二“联想大半是偶然的……这些联想纵然有时能提高观者对于这幅画的好感,画本身的美却未必因此而增加,而画所引起的美感则反因精神涣散而减少”,而材料一中“‘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落木千山天远大’充分说明了这个空间,这是到了要斩断柔情的时候了。而‘木叶’呢?它出现在那‘袅袅秋风’之中,也仍然带着那袅袅不断的余情,所谓‘日暮风吹,叶落依枝’(民歌《青溪小姑歌》)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可见“木”的联想是经过历代文人验证,是必然的共同经验(集体意识),不是偶然的。

答案:

(1)A

(2)C

(3)B

(4)①具有微黄和干燥之感;②具有疏朗的清秋的气息;③具有窸窣飘零之意。

(5)①微黄与干枯的联想,与木的特征有关,不是散漫飘忽的;②由“木”联想到微黄和干枯,始终聚焦于“木”,没有旁迁到无关事物上;③“木”的联想是经过历代文人验证,是必然的共同经验(集体意识),不是偶然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前先通读相关材料信息,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做好选项和文章观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需要明确题干要求,到材料中筛选概括信息作答。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明确题干要求,再到材料中抓住关键语句,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

“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1)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从文中提炼)。

(2)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3)分点分条作答。

6~9.【答案】C、B、、【解析】(1)C.“荆轲被说服的根本原因,就是……”错误,荆轲被说服首先是成为“主角”的渴望,“而且我也说过,世人总是更愿意垂青失败的英雄……”表明选项中的原因只是荆轲被说服的原因之一。

故选C。

(2)B.“说明已被燕姬真正说服”错误,荆轲无言以对并非已被说服,直到试图寻找“道具”时,要准备付诸行动了才真正表明被说服。

故选B。

(3)以不同称谓体现:结合“即便你能生擒他”“我如果是你,就不刺死他”等内容分析,说这类话时,燕姬是以侍女的身份说的,就不再是秦王的偶像,这样就和秦王拉远了距离,这样更利于劝谏荆轲;

“(戴上秦王的面具,摹仿秦王声口)寡人乃大秦国君,锦衣华服,盈箱满柜,使用的衣料当然是上等质地。寡人……”,此处侍女戴上面具,是以秦王的身份说话,体现秦王的身份。

通过戏剧动作体现:带上秦王面具模拟秦王,“寡人乃大秦国君,锦衣华服,盈箱满柜,使用的衣料当然是上等质地。寡人的一只衣袖,可以拴住一匹骏马;寡人的一条丝带,能够悬挂一具尸体”“荆轲,你为什么要刺我”“你又不是秦国百姓,我横征暴敛,我大兴土木,干你屁事……”,此时以秦王身份和口吻厉声责问荆轲;

“(摘下秦王面具)荆轲,我如果是你,就不刺死他。因为这秦王,在短期内必将灭绝诸侯,一统天下”,摘下面具以侍女身份劝谏。

(4)结合“荆轲,你为什么要刺我”“许多卑鄙的勾当,都假借了百姓的名义”“成则王侯,败则贼寇。这样的故事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不会绝迹。你用这样的理由刺我,不但不能服众,只怕连你自己也说服不了”“你又不是秦国百姓,我横征暴敛,我大兴土木,干你屁事”“假如我被你刺死,那些诸侯,马上就会起兵攻秦,秦国的版图,照样会被瓜分蚕食。你用诸侯之名刺我,等于为一群狼,刺另外一只狼。这样的理由,不能让我信服……”等内容分析,通过燕姬反驳的层层推进,加剧燕姬和荆轲的观点冲突。

燕姬的反驳,引出荆轲一系列的思考,“刺死他,平庸;生擒他,依然平庸。按你的想法,如何才能不平庸”“——我为那些死去的冤魂刺你”“——我为了秦国百姓刺你”“太子殿下为我割股煲汤,恩情重于泰山……”,燕姬的反驳,使荆轲在不停地给自己刺杀秦王的理由,借助突出荆轲在刺秦上的矛盾、犹豫心理。

“侠客的性命本来就不值钱。对于你们来说,最重要的是用不值钱的性命,换取最大的名气”“你应该知道,最动人的戏剧是悲剧,悲剧没有大团圆的结尾。最感人的英雄是悲剧英雄,他本该成功,但却因为一个意想不到的细节而功败垂成。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就超越了历代的侠客”,燕姬的话点中时弊,作者借燕姬之口表达对当下世风浮躁、追求成名的批判。

答案:

(1)C

(2)B

(3)①以不同称谓体现:前后对秦王用“他”拉远距离,表示侍女的劝谏,中间以“寡人”自称体现秦王的身份。

②通过戏剧动作体现:带上秦王面具模拟秦王口吻厉声责问荆轲;摘下面具以侍女身份劝谏。

(4)①通过燕姬反驳的层层推进,加剧燕姬和荆轲的观点冲突。

②借助燕姬的反驳,突出荆轲在刺秦上的矛盾、犹豫心理。

③作者借燕姬之口表达对当下世风浮躁、追求成名的批判。

(1)本题考查学生对台词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了解台词内容,再判断选择。

(2)本题考查学生对节选内容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时,要明确节选内容的艺术特色,再判断选择。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相关内容的能力。解答时,要了解文本内容,再从人物称谓和戏剧动作角度加以分析作答。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作用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作答。

文学类选择题解答步骤:

第一步:细读选项,抓关键。

此类题4个选项,答题区域涉及文本的各个角落,因此需要仔细阅读选项,把握选项中的部分关键词语,给第二步打好基础。

第二步:精准定位,找区间。

根据选项中的关键性词语,迅速浏览文本,找与之匹配的关键词,从而确定选项的答题区间。

第三步两相比较,问三问。

两相比较就是把选项和相关区域的原文进行比较,在具体比较时可以“问三问”:选项有没有篡改内容,有没有混淆逻辑,有没有主观臆想;是否篡改了原文中表范围、程度、时间等的内容;是否混淆了原文中几个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原文中有没有此类信息。选项命制时加入了命题者的臆想,主观臆想的选项内容往往是无中生有的。

10~14.【答案】C、D、D、、【解析】(1)句意:在他们看来,人活着是不必讲究什么礼节的。如果人活着不讲究仁义礼节,那么只要能救生避死,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唉!这就是秦留下的祸患,延续至今也没有平息停止啊。“苟……”“则……”,如果……,那么……,表假设关系,两个词语前面要断开,排除B、D;“此……欤”,固定句式,这就是……吧,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D。

故选:C。

(2)D.“意思相同”错误。“则凡所以便利天下者”中的“所以“意为“用以、用来”。句意:所有用来让天下人便捷的东西/所以现在详细说明我这样做的原因。

故选:D。

(3)D.“两篇文章体裁和写作动机都相同”错误,两篇文章体裁不同,一篇是赋,一篇是论。

故选:D。

(4)①“爱”,爱惜,爱护;“人”,百姓;“族灭”,灭亡。译文:假使秦国能够再次爱惜六国的百姓,就可以传递王位至三世甚至万世来做君王,谁能够来灭亡它呢?

②“治”,治理好;“便利之求”宾前置句,图便捷有利;“日趋”,一天天走向。译文:如果后世的统治者想要治理好天下,却只图便捷有利,那么就是引导百姓一天天走向欺诈。

(5)结合“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可概括出,杜牧认为秦国统治者不爱百姓、不行仁政而导致亡国;

结合“凡所以治天下者,一切由于便利,而不耻于无礼”“由此观之,则凡所以便利天下者,是开诈伪之端也”可概括出,苏轼认为秦国统治者只图便利而弃礼,开诈伪之端。

答案:

(1)C

(2)D

(3)D

(4)①假使秦国能够再次爱惜六国的百姓,就可以传递王位至三世甚至万世来做君王,谁能够来灭亡它呢?

②如果后世的统治者想要治理好天下,却只图便捷有利,那么就是引导百姓一天天走向欺诈。

(5)杜牧认为秦国统治者不爱百姓、不行仁政而导致亡国;苏轼认为秦国统治者只图便利而弃礼,开诈伪之端。

参考译文:

唉,一个人的意愿,也就是千万人的意愿啊。秦皇喜欢繁华奢侈,人民也顾念他们自己的家。为什么掠取珍宝时连一锱一铢都搜刮干净,耗费起珍宝来竟像对待泥沙一样。致使承担栋梁的柱子,比田地里的农夫还多;架在梁上的椽子,比织机上的女工还多;梁柱上的钉头光彩耀目,比粮仓里的粟粒还多;瓦楞长短不一,比全身的丝缕还多;或直或横的栏杆,比九州的城郭还多;管弦的声音嘈杂,比市民的言语还多。使天下的人民,嘴上不敢说,心里却敢愤怒。可是失尽人心的秦始皇的思想,一天天更加骄傲顽固。结果戍边的陈胜、吴广一声呼喊,函谷关被攻下,楚兵一把大火,可惜阿房宫化为一片焦土。

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消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可叹呀!假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来抵抗秦国。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那么皇位就可以传到三世还可以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族灭它呢?秦人来不及哀悼自己,而后人替他们哀伤;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鉴戒吸取教训,也只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啊。(节选自杜牧《阿房宫赋》)乙

到了秦统天下,始皇帝凭着欺诈和武力兼并诸侯,以为自己智慧权术有余,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不懂得使用这种方法。于是废弃分封制,破坏井田制,治理天下的手段,都采用最便捷最有效的,而不把没有礼节视为耻辱,破坏圣人制定的礼节规距,却把武力拿出来炫耀于天下。所以,从秦开始,世人只懂得如何救生避死,而把礼看成是没用的多余的东西。为什么会这样呢?在他们看来,人活着是不必讲究什么礼节的。如果人活着不讲究仁义礼节,那么只要能救生避死,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唉!这就是秦留下的祸患,延续至今也没有平息停止啊!

从前刚刚出现文书契约的时候,用科斗文字书写,而后才有标准的描摹的字迹,就是现在所说的大篆和小篆。到了秦代改用隶书,之后又一改再改,只求快速便捷,采用简便容易的。又创造了纸张取代竹制的简策。所以世上的公文,繁多累积,官吏们无暇应付,给了坏人做坏事的机会。如果今天仍用古时候的篆字和竹制的简策,那么即使想要文书繁多累积,也是做不到的。由此看来,所有用来让天下人便捷的东西,都是产生欺瞒的根源。唉!改变秦的做法已来不及了。如果后世的统治者想要治理好天下,却只图便捷有利,那么就是引导百姓一天天走向欺诈。可悲呀!(节选自苏轼《始皇论》)(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语。借助句子成分,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

(2)本题考查了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解答文言词语意义的题主要就是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推断词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把词放到句中去理解,根据上下已知条件加以仔细研释。“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入理,推断出其意义。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其次,要回归文本,吃透文本表达的观点,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章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推敲琢磨。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内容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根据原题所问找到答题区间并对答题区间进行分析与归纳,最终概括出答案。

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不到的。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个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15~16.【答案】C、【解析】(1)C.“‘雕戈’‘画戟’为古代兵器,诗人借感慨古老的兵戈不能平定天下,直斥统治者腐朽”错误,“雕戈”是刻镂图案的戈,“画戟”是带有彩饰的戟,“文物”在此指美丽之物。这一句诗借感慨兵戈的无用,不能发挥平定天下的作用,间接指斥统治者的无能。对句承此,言天下仍然处于战争的破坏之中。

故选:C。

(2)汉文帝听郎中署长冯唐说起战国时赵国良将廉颇、李牧之贤,“乃拊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将,岂忧匈奴哉!’”冯唐趁机进言,把被罢官的大将魏尚比作李牧。文帝闻而大喜,派冯唐前往宣诏,恢复了魏尚云中太守的官职。故“思李牧”指渴望人才,“遣冯唐”指希望明主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重新起用自己这样的人才。

诗人以魏尚自况,以“汉廷”指朱元璋,流露出诗人渴望明主重用的急迫心情。

“漫说”与“未闻”二语,透露出诗人虽被罢官闲居乡里,但时时都在关注天下大势,研究和选择明主,等待明主的良苦用心。

答案:

(1)C

(2)①“思李牧”指渴望人才,“遣冯唐”指希望明主能派遣冯唐一样的使臣,前来重新起用自己这样的人才。

②诗人以魏尚自况,委婉表达出自己渴望被明主重用的心情。

③“漫说”与“未闻”透露出诗人虽被罢官闲居乡里,但时时都在关注天下大势,等待明主的良苦用心。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标题明确诗歌的题材,确定情感的方向,再根据诗中的意象、直接流露情感的词语来分析情感。

解答情感类的题目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①抓显情语。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②分析景语。注意按照“意象→意境→诗情”的思路去揣摩;③结合注解,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和创作风格。要注意平时积累一些诗人的相关材料,特别是对一些影响大、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重要的作家诗人更要留心;④了解古代诗歌类别和常见的内容,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要注意大多数诗歌表达的思想情并非单一,而是丰富复杂的;⑤注意积累古诗中的思想感情常用词语:欢快、愉悦、激动、烦闷、恬淡、闲适、欢乐、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17.【答案】【小题1】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小题2】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小题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小题4】肝肺皆冰雪,表里俱澄澈【解析】故答案为:

(1)奉之弥繁

侵之愈急(重点字:繁)

(2)至于怨诽之多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重点字:诽)

(3)吴楚东南坼

乾坤日夜浮(重点字:坼)

(4)肝肺皆冰雪

表里俱澄澈(重点字:澄)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默写的能力。答题时要熟背相关篇目,并理解语句的含义,准确地写出相关名句。

《桂枝香•金陵怀古》

1.情以物迁,辞必情发。《桂枝香•金陵怀古》中,“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为下片的怀古所描述的遥远的时间作铺垫。

2.《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把全词置于一个凭栏远眺的角度,交待时令地点天气等信息,为全词打下了凄凉感情基调的诗句是:“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3.《桂枝香•金陵怀古》中“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点明了地点和季节,瑟瑟秋风,万物凋零,呈现出一种“悲秋”的氛围。

4.《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化用谢朓诗句,对仗严谨,点面结合,描写金陵山水静态图景的诗句是:“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5.《桂枝香》一词中,表现词人登高望远,所看到的深秋时节金陵最具典型特征的景物的句子是: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18.【答案】材料一中,香菱和宝钗住进大观园,由此想要学习写诗,和黛玉一说,黛玉爽快答应,于是香菱专心致志学起诗来。故第一空可填“香菱学诗”。

材料二中,端午佳节间,宝玉因金钏儿之事,心情很糟糕。恰巧晴雯给宝玉换衣时失手把他扇子跌折,便训斥了她几句,晴雯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还击了一通,不仅把宝玉“气得浑身乱颤”,而且连来劝架的袭人也落了个灰头土脸。最后,宝玉一定要回了太太去,至袭人一干丫鬟跪下求情才罢。而宝玉赴宴回来,仍和晴雯有说有笑。听说晴雯喜欢听撕扇子的声音,就任凭她将一大堆名扇痛痛快快撕尽了。最后晴雯将宝玉手中的扇子撕了,又把麝月的扇子也撕了。第二空应填“晴雯撕扇”。

答案:

A香菱学诗

B晴雯撕扇【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解答时,要了解名著内容,再结合材料分析作答。

名著名篇复习,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对名著内容情节叙述的时间要素,高考试题中有时故意将情节发生的时间倒置,或者随意更改,以此来考查对该情节的记忆程度。

2.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故意变更情节发生的地点,将此地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彼地发生的事情。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选项中表示地点的词语,识别其中地点变更的陷阱。

3.把甲的事件、语言、肖像、动作说成是乙的,或将甲的性格、功过、典型意义说成乙的,这是错误选项中常出现的张冠李戴式的陷阱。考生必须多加注意,识别其中的陷阱。

4.文学名著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考生应在平时多加注意。

5.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核心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突出重要细节。

6.熟记名著常识的相关内容,熟记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

7.对人物思想性格的认识、理解以及典型情节的识记和复述能力,考生应注意扣紧题干的要求,抓住人物主要思想性格,从典型事例、主要故事情节中来概括。

19.【答案】【小题1】林黛玉【小题2】潇湘馆【解析】(1)《红楼梦》中大观园里林黛玉住处是潇湘馆。潇湘馆原名“有凤来仪”,在曹雪芹笔下,潇湘馆里的这片竹林引来了清雅高贵的凤凰——林黛玉。《红楼梦》第三十七回中,众人所起的号都与自己的住所有关,探春为黛玉起号时说起了湘妃竹的典故,黛玉既住在潇湘馆,又爱哭,“将来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以后都叫她作潇湘妃子就完了。”材料二描写得景象正是潇湘馆的环境和布局。

(2)材料一有“用姿态万千的府邸和园林来描绘纷繁复杂的人物性格,刻画人物的性情和行为”,从材料二的环境描写可看出,潇湘馆以竹林景观为主,风格简洁,竹子木质而中空,且竹竿笔直,可在寒冷的环境中生长,孤标傲世、宁折不弯,这也与黛玉孤高自傲、不食人间烟火的气质相符。其内曲折、幽静,意境高雅,符合黛玉的气质,而翠竹掩映下的一条曲径,也是她寂寞、孤单时的徘徊之处。

答案:

(1)林黛玉

潇湘馆

(2)以竹林景观为主,风格简洁,凸显高雅意境,暗喻林黛玉的高洁风骨。

(1)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基本内容的整体把握能力。解答时,要了解名著内容,再结合题目要求分析作答。

(2)本题考查学生对经典名著的人物性格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时,要明确人物居处的特点,再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名著名篇复习,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对名著内容情节叙述的时间要素,高考试题中有时故意将情节发生的时间倒置,或者随意更改,以此来考查对该情节的记忆程度。

2.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故意变更情节发生的地点,将此地发生的事情说成是彼地发生的事情。解答这类题时,应注意选项中表示地点的词语,识别其中地点变更的陷阱。

3.把甲的事件、语言、肖像、动作说成是乙的,或将甲的性格、功过、典型意义说成乙的,这是错误选项中常出现的张冠李戴式的陷阱。考生必须多加注意,识别其中的陷阱。

4.文学名著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考生应在平时多加注意。

5.注意准确交代主要人物与核心事件,理清人物间的关系,突出重要细节。

6.熟记名著常识的相关内容,熟记小说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

7.对人物思想性格的认识、理解以及典型情节的识记和复述能力,考生应注意扣紧题干的要求,抓住人物主要思想性格,从典型事例、主要故事情节中来概括。

20.【答案】理性看待“人从众”出游现象

在当今社会,旅游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旅游热的潮的涌动,一种被称为“人从众”的现象日益显现。所谓“人从众”,即指人们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往往倾向于选择热门的、知名度高的景点,而忽视其他同样具有特色和价值的旅游目的地。这一现象,不仅反映了人们在旅游行为中的一种心态和选择,也折射出了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

首先,从众心理是影响人们选择旅游目的地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受到社会环境和群体行为的影响,对于大多数人选择的事物,无论是否真正了解,都容易产生一种跟随的欲望。因此,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人们容易选择那些知名度高、推广力度大的景点,从而形成了“人从众”的现象。

其次,旅游产业的发展和商业推广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从众”现象的形成。旅游产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涉及交通、住宿、餐饮、旅游纪念品等多个领域。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旅游企业和商家往往会过度宣传和推广一些热门的旅游景点,从而引导消费者进行选择。这种商业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从众”现象的加剧。

然而,“人从众”现象在带来一定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首先,对于旅游者来说,过度追求热门的旅游景点,可能会导致旅游体验的同质化,失去了发现和体验新事物的机会。其次,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过度依赖热门景点,可能会导致资源过度开发、环境破坏等问题,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和应对“人从众”现象呢?首先,作为旅游者,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的旅游素养,除了追求热门景点外,也要关注和选择一些具有特色和价值的旅游目的地,从而丰富自己的旅游体验。同时,我们应该保持理性消费的态度,避免被商业推广所引导,而应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其次,作为旅游企业和商家,应该注重平衡开发和推广,避免过度依赖热门景点,而应注重挖掘和推广一些具有特色和价值的旅游目的地,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多元化发展。

“人从众”现象是现代社会中一种常见的心理现象,也是旅游产业发展中的一种客观现象。我们应该理性看待这一现象,既要认识到它的存在和影响,也要找到它的解决办法。通过提高旅游者的素养,促进旅游产业的平衡发展,我们可以更好地解决“人从众”现象所带来的问题,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人从众”现象,看到现代社会中的一些问题和挑战,从而引发更深入的思考和探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

题干要求谈如何看待“人从众”的出游现象,因此本次作文可以写成时评类议论文,主题是“人从众”。“人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