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前儿童发展》课程1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发展观2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发展观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ONTENTSC内容大纲行为主义理论1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发展观2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发展观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ONTENTSC内容大纲行为主义理论华生(J.B.Watson),美国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创始人。行为主义是西方心理学的第一势力,其诞生的标志:华生在1913年作了题为《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的演讲。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发展观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发展观华生认为心理的本质就是行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就是可观察到的行为。华生否认遗传在个体成长中的作用,认为一切行为都是刺激(S)—反应(R)的学习过程,通过刺激可以预测反应,通过反应可以推测刺激。华生的行为主义是在巴普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创立的。
巴甫洛夫:苏联生理学家,1870年在圣彼得堡大学学动物生理学。18751883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发展观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发展观。条件作用前无条件刺激(食物)无条件反应(UCR)(唾液分泌)条件刺激(铃声)引起注意但无唾液分泌反应条件刺激(铃声)无条件刺激(食物)无条件反应(唾液分泌)条件刺激(铃声)条件反应(唾液分泌)(多次重复)条件作用中条件作用后1234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发展观巴甫洛夫认为:由于铃声与食物相联系,狗听到铃声便会联想起食物,铃声也就成为食物的信号刺激。这种联想的建立实际上是学习得来的。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发展观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1.习得律:认为条件反射是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的配对引起的,是后天习得的。2.消退律:如果条件刺激出现多次而没有无条件刺激的强化,则已经建立的条件反射逐渐减弱甚至消失。3.泛化律:条件反射一旦确立,其他类似最初条件刺激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条件反射,称为泛化。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发展观恐惧实验:1920年,华生和他的助手罗萨莉﹒雷纳用小阿尔伯特与白鼠的实验证明了环境刺激是如何通过经典条件反射机制使个体学会某种情绪行为的。华生认为:任何行为(包括情绪),不论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都可以通过条件反射习得。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发展观【案例】:某幼儿因在幼儿园中与其小伙伴玩耍、打闹而受到老师的严厉训斥,此后,该幼儿不仅害怕与小伙伴玩耍,也害怕进入幼儿园。比如:“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也是泛化的表现。教育过程中注意避免产生泛化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发展观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发展观华生主张环境决定论。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从刺激—反应的公式出发,华生认为遗传得来的是数量甚微的简单反射而已,它们对日后的心理发展无多少作用,而环境与教育是行为发展的唯一条件。“给我一打健康的、发育良好的婴儿,和符合我的要求的抚育他们的环境,我保证能把他们随便哪一个都训练成为我想要的任何类型的专家――医生、律师、巨商,甚至乞丐和小偷,不论他的才智、嗜好、倾向、能力、禀性,以及他的宗族如何(1930)。”
1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发展观2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发展观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ONTENTSC内容大纲行为主义理论斯金纳:美国当代心理学家,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激进的行为主义者,操作条件作用论者。斯金纳的学习理论和教学思想是建立在它对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的。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发展观斯金纳箱操作性条件反射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发展观思考:1.决定老鼠行为产生的关键是什么?2.实验中能提高老鼠行为概率的刺激物是什么?斯金纳认为:操作反应之后所得到的食物刺激是决定反应能否建立的关键。强化物:能够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物称为强化物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发展观斯金纳认为,人的行为有两种: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不是由刺激引起的,而是个体自我出现的,其发生的频率可以通过强化或惩罚手段增加或减少。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发展观强化与惩罚正强化:呈现一个愉快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负强化:撤消一个厌恶刺激以提高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正惩罚: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负惩罚:撤消一个愉快刺激以降低一个反应发生的概率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发展观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也称为强化理论理论认为:婴幼儿的各种学习行为的形成都基于外界的强化或鼓励。典型的强化物:食物、糖果、玩具、小红花等物质以及言语表扬、鼓励、社会认可等。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发展观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
相同点与不同点它们的共同点在于:(1)都十分强调强化的作用,不同的强化方式效果不同。(2)它们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依赖于强化。
它们的不同点在于:(1)经典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物十分明确,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无条件刺激物不明确,一般认为是机体自身的一些因素促使机体操作动作的。(2)经典条件反射中动物往往是被动接受刺激,而在形成操作条件反射过程中,动物是自由活动的,通过自身的主动操作来达到目的。(3)在经典条件反射中,强化刺激引起非条件反应,而在操作性条件反射中,非条件反应不是由强化刺激引起的,相反非条件反应引发了强化刺激。
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区别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性条件反射
反应类型
S-R型
(s)-R-S型
强化的性质
强化伴随着条件刺激强化伴随着反应反应的主动性
被动
主动1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发展观2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发展观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ONTENTSC内容大纲行为主义理论班杜拉,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新行为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1.观察是学习的主要来源班杜拉认为,社会学习的效果,可以扩展到不必直接接受强化,只凭观察学习也可学习某些行为或人格品质。像这种不必亲身经历,只凭观察所见即产生学习的现象,称为替代学习或替代强化。个体的学习往往不是通过简单的刺激-反应而实现的,而是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结果,以及随后受到的强化而习得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2.观察榜样行为的结果可能产生不同的学习效应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经典实验1:模仿行为的赏罚控制研究实验程序:(1)让三组儿童分别观看同一题材而具有不同结局的电影故事。故事的前半段是相同的:一个成人,正在对一个充了气的橡皮人拳打脚踢。后半段则有三种结局,分别由三组儿童观看:一组是成人受到了惩罚,二组是成人受到了奖励,三组是成人没有得到任何奖励与惩罚。(2)在观看完电影后,让三组儿童分别完橡皮人玩具。结果:看过成人受到惩罚的儿童,表现的粗暴行为最少;看过成人受到奖励的儿童,表现的粗暴行为最多。结论:替代惩罚降低了儿童对攻击行为的模仿。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经典实验2:抗拒诱惑力实验研究①目的:抗拒诱惑可学习而得②程序:让儿童进入有玩具和字典的房间(指导语:“这些玩具不可以玩,但可以翻翻字典”)→分三组看不同电影:一是榜样奖励组(不听话玩玩具受奖);二是榜样指责组;三是控制组(不看电影)→儿童进入上述房间单独15分钟,记录其反应③结果:克制时间:二>三>一④结论:榜样的示范有一种替代强化的作用。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经典实验3:言行一致实验①程序:成人与儿童一起玩木球游戏,木球投入球门可得分,得20分以上获奖。儿童分二组,一组成人言行一致;二组成人言行不一致;成人离开后观察儿童的行为。②结果:一组获奖1%;二组违规获奖50%。③结论:身教重于言教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思考:三个经典实验说明了什么道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3.观察学习是规则和创造性行为的主要来源观察学习是幼儿通过观察、模仿榜样而习得某种行为的学习活动,但它不是简单、刻板地模仿榜样行为。班杜拉认为,在观察学习过程中,观察者会抽象出榜样行为的共同要素,并把这种行为恰当地运用于其他情景,尽管并没有看到榜样在其他情境中是否受到奖励或惩罚。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思考:华生、斯金纳、班杜拉三者的观点有什么不同?对我们的教育有什么启示?行为主义理论《学前儿童发展》课程ONTENTSC内容大纲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2埃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ONTENTSC内容大纲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2埃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1899年出版《梦的解析》,被认为是精神分析心理学的正式形成。1919年成立国际精神分析学会,标志着精神分析学派最终形成。精神分析学派是心理学的第二势力。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1.潜意识论弗洛伊德开创了无意识心理研究的新纪元,他侧重探讨人的内心深处受压抑的无意识心理活动对人在生活中的作用。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1.潜意识论意识是个体可以意识到的部分,弗洛伊德把它比喻成冰山的一角;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扮演着“稽查者”的角色,严密防守潜意识中的本能欲望闯入意识中;潜意识始终在积极活动着,当“稽查者”放松警惕时,就通过伪装伺机渗入到意识中。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人的心理的根本动力,它是精神分析的核心,也是弗洛伊德整个学说的理论基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2.人格结构理论弗洛伊德早期的人格结构是包括无意识和意识两部分,无意识又包括前意识和潜意识;到晚期,他提出了三分人格结构,即本我、自我与超我。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2.人格结构理论本我是最原始的、先天的本能、欲望,属于无意识的结构部分,是人格形成的基础,它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的,是意识的结构部分,处于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根据外部世界的需要,对本我进行压抑和控制,它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出来,起到道德、良心的监督作用,它遵循伦理(道德)原则。弗洛伊德认为在正常情况下,这三者是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中的,当这种平衡关系遭到破坏时,就会产生神经病。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3.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是建立在性生理和性心理发展的基础上的,他的人格理论被称为“心理性欲发展理论”。弗洛伊德根据儿童在不同时期其力比多(即本我的能量,指原始的本能的冲动)所投放的区域不同,把人格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3.人格发展理论口唇期(0~1岁)肛门期(1~3岁)性器期(3~6岁)潜伏期(6~11岁)生殖期(12岁开始)在每个阶段,如果发展顺利,儿童的人格就会倾向于积极方面,反之,倾向于消极方面。而且他认为每个儿童这五个阶段的发展顺序是不变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4.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评价由于弗洛伊德把被传统心理学所忽视的潜意识现象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从而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他推进了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开辟了性心理学、动力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等新的研究领域;弗洛伊德以潜意识心理依据,建立了第一个系统的心理学人格理论,揭示了人格结构和人格发展的深层原因和动力,这些宝贵的思想对人格心理学和发展心理学影响重大。在医疗实践中,弗洛伊德确立了心理治疗的历史地位,促进了心理治疗职业的发展。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4.对弗洛伊德理论的评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也存在不少缺陷:第一,过分的夸大性本能的作用,导致了泛性论的倾向;第二,弗洛伊德理论的主观色彩浓厚,缺乏科学的客观性;第三,具有生物学化倾向,抹杀了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第四,在方法论上存在局限,即把来源于精神病和神经症患者的变态心理规律推论到所有正常人身上,犯了以偏盖全的错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ONTENTSC内容大纲1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2埃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爱利克·埃里克森(ErikHErikson,1902.06.15—1994.05.12)美国精神病学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和精神分析学家,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人物。提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强调社会文化对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把心理的发展划分为八个阶段,指出每一阶段的特殊社会心理任务;并认为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矛盾,矛盾的顺利解决是人格健康发展的前提。埃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理论埃里克森在批判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阶段理论的基础上,强调社会文化对人格发展的作用,因此他的理论被称为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埃里克森认为,人格是受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在自我和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形成的。人格的发展要经历8个既连续又不同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特定的发展任务。如果成功地完成发展任务,就形成积极的品质;如果发展任务没有成功地完成,就形成消极的品质。埃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理论人格发展的八个阶段:1.基本的信任感对不信任感(出生~1.5岁)2.自主感对羞怯感与怀疑(1.5~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5.同一感对同一感混乱(12~18岁)6.亲密感对孤独感(18~25岁)7.繁殖感对停滞感(25~50岁)8.完善感对绝望感(50岁~死亡)埃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理论埃里克森对弗洛伊德的超越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从潜意识上升到意识:把分析重点从本能冲动的无意识方面转移到自我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意识方面。从心里内部扩展到外部客观世界:修正了弗洛伊德只强调生物因素(性本能)的人格结构说,强调社会和教育在人格发展的作用,从五个阶段扩展到人的一生发展:心理发展理论不再终止于青春期,他所提出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涵盖了人一生的发展对埃里克森理论的评价埃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理论对埃里克森理论的评价埃里克森的理论也有着一些不足之处:提出的心理发展八阶段论思辨性多于科学性。没有确凿证据的支持,也很难用实证的方法去验证。虽然埃里克森强调社会因素与人格发展的关系,但他仍然把本我作为人格的生物学起源,在论述人格发展动力时也认为是个体的“同一性”在起作用,他对社会因素的重视远远不够,所以他无法对社会改革和创新提出切实可操作的建议。也有人认为,埃里克森认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经历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这一点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在不同的社会中有着不同的文化和习俗,这些文化习俗对于个体的发展必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埃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理论思考与练习:1.请概括弗洛伊德、埃里克森理论的主要观点并进行简要评析。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对我们的教育有什么启示?精神分析理论《学前儿童发展》课程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让·皮亚杰(JeanPiaget),瑞士人,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的创始人。发生认识论是研究心理起源的学说,其任务就是研究知识增长的心理机制。广义的发生认识论包含认识的历史发展和个人发生,狭义的发生认识论仅包括个体认识的发生。发生认识论的基本思想:皮亚杰认为,知识来源于动作(或者活动),动作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的本质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所以,人的认识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主体在与客体相互作用过程中主动建构的。1认知发展的本质2认知发展的阶段3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ONTENTSC内容大纲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认知发展的本质2认知发展的阶段3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ONTENTSC内容大纲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发展的实质和原因皮亚杰既强调内外因的相互作用,又强调在这种相互作用中心理的不断发展变化。他认为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乃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2.心理发展的结构皮亚杰认为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四个概念。
认知发展的本质图式:图式是皮亚杰理论的核心概念,指动作的结构或组织。个体能对刺激作出反应,在于其具有应付这种刺激的思维或行为图式。图式具有概括性的特点,可应用于不同的刺激情境。初生儿仅具有几个简单的遗传图式,如吮吸,当嘴唇触到任何物体都会产生吮吸、反射。学习能产生迁移,是因为在前一学习中形成了某种图式。然后应用到下一学习情境中去。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发展,不仅表现在知识的增长上,更表现在认知结构的完善和发展上。图式的发展水平是人的认识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既是认识发展的产物,又是认识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认知发展的本质同化:同化指个体把环境中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去的过程。同化过程受到个人已有图式的限制。个人拥有的图式越多,同化的事物的范围也就越广泛;反之,同化范围也就相对狭窄。认知发展的本质顺应:顺应指个体调节自己的内部结构以适应特定刺激的过程。当个体遇到不能用原有图式同化的新刺激时,便要对原有的图式加以修改或重建,以适应环境。顺应使个体改变现有的认知图式,形成某些适合新经验的新图式,引起认知结构的不断发展变化。认知发展的本质平衡:平衡是个体通过自我调节机制使认识的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向另一个较高平衡状态过渡的过程。儿童认知最初处于较低水平的平衡状态中。当面临新异刺激时,产生了不平衡。通过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即通过同化或顺应,使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恢复平衡状态。认识的发展就是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过程。认知发展的本质1认知发展的本质2认知发展的阶段3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ONTENTSC内容大纲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感知运动阶段(0~2岁)2.前运算阶段(2~7岁)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认知发展的阶段1认知发展的本质2认知发展的阶段3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ONTENTSC内容大纲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成熟:2.物理环境:物理经验、逻辑数理经验3.社会环境:4.平衡化。概括为两类因素:外因(包括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与内因(包括成熟和平衡化机制)。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对皮亚杰的评价皮亚杰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无疑是划时代的,他为该领域带来了关于儿童本性以及认知发展的内容、时间和方式的新视角。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论确信儿童是有着丰富的知识结构的积极地学习者。他的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儿童发展观对后世影响也很大,以后的认知发展理论都把儿童看做是受内在激励和认知上积极主动的机体。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揭示了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儿童认知发展的差异性,为教学实践提供指导。近年来研究表明皮亚杰低估了儿童的认知能力,而高估了青少年的认知能力。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认知发展的本质:适应(图式、同化、顺应、平衡)3影响认知发展的因素:内容小结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2认知发展的阶段: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成熟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平衡化【思考与练习】:1.请概括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观点。2.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我国学前教育有什么启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学前儿童发展》课程1代表人物2基本观点3简要评析ONTENTSC内容大纲社会文化历史理论1代表人物2基本观点3简要评析ONTENTSC内容大纲社会文化历史理论维果斯基(LevVygotsky,1896-1934)亦有翻译为维果茨基,前苏联心理学家,“文化-历史”理论的创始人。强调文化、社会对儿童认知发展的影响。写有多篇论文阐述教学与发展的关系,提出了“最近发展区”、“教学必须走在发展的前面”等观点。代表人物1代表人物2基本观点3简要评析ONTENTSC内容大纲社会文化历史理论一、心理发展观1.重视社会因素和语言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维果茨基把人类的心理机能分为两类: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并认为它们分别依赖于生物进化和人类发展的历史。同时提出促进人类心理发展的工具有两种:物质生产工具(如刀斧、计算机)和精神生产工具(语言、符号)。儿童借助于精神生产工具能使低级心理机能上升为高级心理机能。基本观点2.内化说维果茨基认为,儿童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不断内化的结果。内化指外部的实际动作向内部智力动作的转化。儿童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将外部的人类经验不断转化为自我头脑中内部活动的过程。基本观点3.心理发展的含义和原因维果茨基认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之下,在与成人交往的过程中,通过掌握对高级心理机能起中介作用的工具—语言、符号,以语言为中介,在各种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步发展高级心理机能的过程。基本观点3.心理发展的含义和原因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地产业务委托合同范本
- 2024年度茶山租赁经营合同书:包含茶山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 2024年度废旧金属交易合同范本
- 代理票务合同范本
- 2024年度出租车公司网络安全保障合同
- 2024年度教育服务预付款合同
- 店面股东合同范本
- 劳动合同范本内容
- 宠物训练与健康管理研究
- 饱和潜水视频制作课程设计
- 8.1 国家好 大家才会好 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2024数智化绿色低碳管理体系要求
- 《生活处处有设计》课件2024-2025学年湘美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 第十五届全国交通运输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公路收费及监控员赛项)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 知识点填空练习-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银行业法律法规考试试卷(共四套)
- 2024年秋新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 5.1 认识方程
- 铁路隧道安全施工技术规范全套资料
- 外伤急救课件
- 人教新目标版英语八下Unit 7《Whats the highest mountain in the world》(Period 1)说课稿
- 2024年甘肃高考地理试卷(真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