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指导——记叙文(散文、小说)阅读指导中考现代文阅读复习指导——记叙文(散文、小说)阅读指导《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2019年资阳市中考《考试说明》也明确提出:语文阅读,重点考查学生的整体感知能力、分析理解能力,初步的鉴能力。并且明确指出现代文的语言材料原则上选择课外。《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
考点一、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1)考点题型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主要事件)。②梳理文章的内容,填写表格。③划分层次,概括段意。④根据示例,概括或补充故事情节。
考点一、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1)考点题型(2)答题技巧
①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要素。找出这六要素,并合理组织语言,即为文章的主要内容。②摘录法。摘录文章的中心句,结论句、抒情议论句,据此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③标题扩展法。有的文章标题高度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对照六要素补充增添,即为文章的主要内容。(2)答题技巧
①要素归纳法。记叙文一般包括时间、地点、人物(2)答题技巧④段意合并法。对于比较复杂的记叙文,用段意合并法,即把每段的段意合并类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⑤情节结构概括法。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进行梳理概括。(3).答题格式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结果(2)答题技巧④段意合并法。对于比较复杂的记叙文,用段意合并【例】阅读《走远了再关门》1、本文写了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二件事。【例】阅读《走远了再关门》1、本文写了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例】阅读《大风》1、本文围绕“风”展开故事情节,思路清晰,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例】阅读《大风》1、本文围绕“风”展开故事情节,思路清晰,考点二、语言赏析
考点题型谈一谈相关语言的表达效果。(要点:考虑文落的主题,结合主题来解答词语的含义)对相关语句进行批注。结合句中加点的词语进行赏析。(要点:理解词语的语境义)对相关句子,从修辞方法、词语运用、细节描写等角度进行赏析。考点二、语言赏析
考点题型答题技巧
(1)从修辞方面入手一般先指出该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然后结合句子的具体内容分析该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2)从句子的表现手法入手常用的表现手法:衬托、象征、对比、照应、渲染、伏笔、铺垫、想象、联想、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托物言志、移步换景、定点特写等。答题技巧
(1)从修辞方面入手(3)从富有表现力词语入手A.动词、形容词:xx(动词、形容词)极富表现力,生动形象地写出了...........。B.叠词:运用xx(叠词),起到了加深语意的作用,使语句朗朗上口,富于音韵美。C.拟声词:运用xx(拟声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xx的情态美,流露出......额的情感。D.其它: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贬词褒用、褒词贬用、口语等。(3)从富有表现力词语入手(4)从句子的表达方式入手是记叙,就分析人物活动和事件的发展;是议论,就分析其蕴含的哲理;是抒情就分析其抒发的感情;是描写,就分析其创设的意境等。(4)从句子的表达方式入手(5)从句子的句式特点入手句式不同,表达效果也不同。陈述句语气平和;凝问句制造悬念;设问句提醒读者注意;反问句加强语气;感叹句抒情强烈;排比句层层深入,气势磅礴。品味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就能更好地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态度。(6)从句子所蕴含的哲理入手如果句子形象而含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那就可以从启迪的角度品味。(5)从句子的句式特点入手答题格式:
(1)这是个.......的句子,........(作用)表达了........。(2)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体现了作者.....的感情。(3)运用XX的表达方式,点明(写出、抒发或交代)了......。答题格式:
(1)这是个.......的句子,.......【例】阅读《走远了再关门》3、简要赏析文中A、B两个划线句的表达效果。【例】阅读《走远了再关门》3、简要赏析文中A、B两个划线句的【例】阅读《孩子,我为什么打你》2、请理解第⑧段划线句的含义。【例】阅读《孩子,我为什么打你》2、请理解第⑧段划线句的含义考点三、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1.考点题型(1)文章标题有什么含义?(2)本文以“xx”为题,有什么好处?(3)文章标题换成xx是否可以,为什么?(4)拟写文章标题考点三、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1.考点题型2.答题技巧
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分析作答。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在文中的含义及文章主旨,深层含义则要考虑它的比喻义、象征义、双关义。一般是交代文章的主要内容,揭示主旨,有时也交代描写对象,故事环境,点明线索,表达作者的感情,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等2.答题技巧
一般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分析作答。表层含3.答题格式
这个标题用......的方法,既写出了......,也表达了......。标题xxx点明了写作对象,......。3.答题格式
这个标题用......的方法,既写出了....【例】阅读《土豆的花》1、文章以“土豆的花”为题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作答。【例】阅读《土豆的花》1、文章以“土豆的花”为题有什么好处?【例】阅读《一只鸟》1、“一只鸟”在文中具有多重作用,请结合文章进行简要分析。【例】阅读《一只鸟》1、“一只鸟”在文中具有多重作用,请结合考点四、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1.考点题型(1)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xx的性格特征。(2)你认为xx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对xx的动作、神态等作具体的分析。(4)文中xx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请简要分析。考点四、分析概括人物形象
1.考点题型2.答题技巧
a.品析人物描写,感知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要品析作者笔下最能体会人物个性特征的外貌、语言、行动和心理等各方面的描写,从而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b.赏读环境描写,明晰人物思想这里所说的环境,即是指自然环境,更多的是指社会环境。前者或渲染气氛,对人物形象起强化作用:结合具体的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分析人物性格,是鉴赏人物形象对的重要的方法。2.答题技巧
a.品析人物描写,感知人物形象c.分析情节发展,概括人物性格作者在展开情节的过程中,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行动和心理状态,展现人物的鲜明个性。因此,分析人物形象,可以从情节入手,据情节论人。D.探读细节描写,彰显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离不开对细节的探究品读,通过对人物最传神细节的品读,能准确把握人物形象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c.分析情节发展,概括人物性格3、答题格式:
(1)该句运用了.....的描写方法,刻画了.....的性格。(2)从....(动作、语言等)可以看出XX是一个......(品质、性格等)得人。(3)XX是一个.......(性格、品质等)的人3、答题格式:
(1)该句运用了.....的描写方法,刻画了【例】阅读《卖番茄的小女孩》2、文中的小女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实例说一说。【例】阅读《卖番茄的小女孩》2、文中的小女孩具有怎样的性格特【例】阅读《卖番茄的小女孩》3、本文主要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请结合第③段进行简要赏析。【例】阅读《卖番茄的小女孩》3、本文主要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考点五、分析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1、考点题型(1)文章某处描写XX运用了什么手法?简要分析其作用。(2)文章写了XX,又写了XX,为什么?(3)分析文章的叙述人称、表达方式及其作用。考点五、分析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1、考点题型(4)本文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写作特点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5)简析本文的写作特色(6)从情节、选材、语言描写等角度简析本文的艺术特色(4)本文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写作特点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具体2、答题技巧
理解各种写作手法的内涵,把握他们的作用看上下文的联系,从文章前后内容的关联中分析文章所使用的技巧(表现手法、表达方式等)。判断时,必须通读全篇才能体会到作者的构思之妙。从文章的主题及写作目的分析写作技巧。因为在写文章时,有些作者会别具匠心的选用一些写作手法,委婉曲折地把自己的主张表达出来。2、答题技巧
理解各种写作手法的内涵,把握他们的作用从结构安排角度入手。看开头、结尾是否有特色;看全文是否结构严谨;看是否烘托铺垫、前后照应;看是否做到设置悬念,制造波澜、曲折有致等。从选材、组材角度入手。看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看材料和中心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看主次详略是否得当。从结构安排角度入手。看开头、结尾是否有特色;看全文是否结构严3、答题格式
明写法+述内容+析效果3、答题格式
明写法+述内容+析效果【例】阅读《一只鸟》3、小说在情节上多设伏笔与照应,试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例】阅读《一只鸟》3、小说在情节上多设伏笔与照应,试举一例考点六、分析某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1、考点题型本文第一段(开头几段)有何作用?文中第X段的自然环境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文中多次出现“XX”景物,有何作用?文中某一段在结构上有何作用?请具体分析。本文结尾段在结构上和内容上有何作用?考点六、分析某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1、考点题型
2、答题技巧
从结构上分析
①开头:a、开篇点题,统领全文;b、照应标题;c、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d、与下文形成鲜明对比;e、设置伏笔,照应后文;f、渲染气氛,奠定全文基调;g、设置悬念,吸引读者。②中间:着重分析过渡(承上启下)、埋下伏笔、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作用③结尾:A、情节角度: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与标题或前文的内容照应,使情节连贯、基调一致。B、主题角度:深化或升华主题;C、手法角度:戛然而止,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
2、答题技巧
从结构上分析从内容上分析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升华主题。另外,景物或环境描写语段的作用。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的气氛。②表现人物的.......性格。③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深化(或暗示)作品主题从内容上分析3.答题格式
(1)从结构方面相关术语:总领全文、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收束上文,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或埋伏笔、总结全文、收束全文、点明中心、深化主旨、首尾呼应。(2)从内容方面这一段写了......,表现了作者......的感情,蕴含(揭示)了.......的道理。3.答题格式
(1)从结构方面【例】阅读《走远了再关门》4、文章主体部分和最后一段分别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最后一段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例】阅读《走远了再关门》4、文章主体部分和最后一段分别运用考点七、理清文章的线索与顺序
考点题型“XX”(事物)在文中多次出现,有何作用?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有何作用?本文采用了什么写作顺序?文中X段采用了什么写作顺序?考点七、理清文章的线索与顺序
考点题型答题技巧
抓文章的线索①从文章的体裁和内容入手写人散文或小说,主要以人物为线索,要找准中心人物。叙事散文或小说,主要以人、事、情感或思想的发展变化等为线索。游记散文或小说,主要以时间或地点为线索,要关注时间或方位词。抒情散文以情感为线索答题技巧
抓文章的线索②从标题入手。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文章的线索③从文中反复出现的事物入手。有时文章中的某个事物会从头至尾反复出现,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④可以通过文章中反复出现的抒情、议论性的语句或富有意味的事物去认识、把握线索。这类线索常出现在抒情、叙事类散文中②从标题入手。文章的标题往往就是文章的线索判断记叙的顺序①提取标志性词语法。尤其是按事情发展顺序行文的文章,在文中都会出现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抓住这些词语,就可以判断出文章采用的叙述顺序②抓住关键段落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插叙和补叙的文章,因为插叙和补叙的段落一般都会独立成段,与其他段落有较大的区别。(注:插叙及其作用:使所写的内容更加充实,情节更加充分,人物更加丰满;使文章的主题更加鲜明、深刻;补充主要事件或衬托主要人物,使行文起伏多变,避免呆板、拘谨。)判断记叙的顺序【例】阅读《卖番茄的小女孩》1、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例】阅读《卖番茄的小女孩》1、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考点八、把握作者情感,归纳文章的主旨
1.考点题型(1)概括文章的主旨或作者的思想感情。(2)作者在文中写某段内容,主要为了表达什么感情。(3)文末划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析文章中某一人物的感情变化。考点八、把握作者情感,归纳文章的主旨
1.考点题型2.答题技巧
(1)结合关键语句,确定情感态度在文首或文尾,或抒情或议论,往往表明文章的主旨,也显示作者的感情。(2)联系文章的主旨,把握情感态度文章的主旨是文章的灵魂,既是作者构思行文的中心,又是情感态度的凝聚点,所以在把握作者的情感态度时,往往可以借助文章的主旨来进行。(3)依据词句色彩,推敲情感态度2.答题技巧
(1)结合关键语句,确定情感态度词句的色彩主要是指文中词语的感情色彩,这些具有感情色彩的词句往往能充分体现作者的情感态度,在依据词句色彩推敲情感的时候,要关注文中一系列同一色彩的词语。根据人物、景物描写,分析情感态度作者对人物、景物的描写,也渗透着自己的情感态度。我们要善于观其外表,知其情感。词句的色彩主要是指文中词语的感情色彩,这些具有感情色彩的词句3.答题格式
具体内容+所表达的情感3.答题格式
具体内容+所表达的情感【例】阅读《母亲与莫扎特》3、文中作者对母亲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概括回答。【例】阅读《母亲与莫扎特》3、文中作者对母亲抒发了怎样的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租赁经营合同
- 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研发合作合同
- 井盖产品购销合同
- 汽车直租融资租赁合同
- 房地产测量合同年
- 会议展览活动承办服务合同
- 房屋修建承包合同
- 合作研究开发合同
- 1秋天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一年级上册统编版
- 长沙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创意教学法》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河南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河南省郑州市外国语学校2025届高考仿真卷英语试题含解析
- 电脑维修合同三篇
- 2024版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内容解读
- 城市生物多样性调查技术导则
- 高三数学试卷含答案
- 工资调级制度模版(3篇)
- 2023年新疆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国网公司企业文化与职业道德试考试题库(含答案)
- 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治疗
- 机场食品配送应急处理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