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演变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历史演变一、汉代以前的玄关制度夏、商、西周时期实行“世卿世禄制”。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统治阶层为了富国强兵,改革旧有制度,破格任用一些地位低下但才干出众的人。战国时期出现“军功爵制度”,兴起养士之风,招揽有才干、善言辞的人才,不论出身,为国君、诸侯服务。到了秦代,则以“辟田”和军功为选官依据。但这些都不是完备的选官制度。二、汉代察举制到了汉代,为了适应国家统治的需要,建立了一整套选拔官吏的制度,名为“察举制”。所谓察举,就是由皇帝下诏公开征求人才,由中央和地方各级主管官员将本人发现或民间公认的出众人才,向各级政府推荐,经过一定形式的考察后择优录用、授予官职的整个过程。“察举”也叫“荐举”,“察”就是自上而下考察、发现人才,“举”是自下而上推荐人才。推荐也叫贡贤,被荐者叫“举士”。汉代察举的科目由少到多不断增加,增加科目尤以特科为多,是根据对专门人才的需要而设立。这些科目,由皇帝确定。按照举期分类,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一般特科。在上述科目中,以岁科为先,其中又以「孝廉」一科为最重要。特科中则以「贤良方正」为最重要。(一)察孝廉汉代由孝廉一科选举的人才最多,而且孝廉也是汉代察举中非常突出的一个科目。所谓孝廉,是“孝子”和“廉吏”的简称,于民则举“孝”,在吏则兴“廉”。汉代统治者认为,孝是“百行之冠,众善之始”,廉则是官之根本,民之表率,因此对孝廉的考察和荐举十分重视。察孝廉是以儒家孝为立身之本,廉为从政而设立。“孝”和“廉”在实际的操作难度较大,标准不易掌握;非有实际德行者不能举,又不能谬举,因此荐举者的责任重大。在西汉,举孝廉无须考试,既可委任,且每岁皆举。在东汉,孝廉这科在东汉原有的内容上有了较大变化,其主要体现在:(1)坚持按人口比例岁举孝廉,优待边郡。这有利于边远地区的人才选拔,促进边远地区文化的发展。(2)举孝廉要后要考试——试经,并且有年龄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以往只荐不试的滥举弊端。(3)中央朝廷官员依照职位高低举孝廉。(二)举贤良在汉代察举制度中,贤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科目。贤良是指“德才兼备,品行端正”的人才。在察举制度中,贤良科目的设置是为了选出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官员,以保证政治清明、国家稳定。贤良科目的选拔标准比较严格,需要候选人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出色的才能。在汉代,举贤良要经过多次考察和筛选,选拔出来的官员能够在政治、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总之,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经历了从世卿世禄制到察举制的转变,不断完善和发展,为中国的政治、文化、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举贤良是汉代选拔高级人才的主要形式。它以“贤良(方正)和直言极谏”为察举名目,但通常还附加其他条件,如可亲民者、文学士、能指出朕的过失者等。对高级人才的要求强调了个人的道德品质,同时也重视通经达变、博学多术,甚至某些特异功能。汉文帝在文帝二年和十五年两次下诏举贤良。到汉武帝时,举贤良从非制度化向制度化过渡,通过高级官吏荐举人才,并用对策的方式加以选拔,成为定例。后来的皇帝在诏举贤良时,对策要求更高,不仅需要对军国大事全面深入了解,而且在对策中要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东汉基本沿用西汉举贤良的旧制,但不如西汉盛行。两汉时期的察举制从察孝廉和举贤良两个方面不断完善和发展。特别是某些方面更是对实行之初的进步与发展,这也从侧面证明了当时的统治者能够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对察举制进行完善和发展。察举制在两汉时期作为选士制度的主体是积极的、进步的,能为这个社会的发展带来积极影响。察举制的实行对国家和人民带来了重要的影响。首先,它开创了选士制度的先河,为以后的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实行提供了借鉴。其次,它有利于汉代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协调了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利分配,奠定了以后历代平民参政的基础。同时,它也为中央和地方行政选拔了干练的官吏,使中下层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有了受驾驭的机会,一定程度上清明了吏治。此外,它有利于文官制度的建立,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力量,形成尊重人才、知识和倡导注重德行的民风,促进了教育环境的优化,促进了教育的发展。然而,察举制也存在弊端。权力分散,地方官员控制察举大权,士人没有靠山便很难被举。两汉察举大权掌握在少数达官贵人之手,大多数情况下帝王下诏,由公卿和郡守按一定的要求荐举,由于缺乏必要的监督措施作保证,因此所举“非人”、察举不实的现象常有发生,进而因利禄诱人,致贿赂公行,营私舞弊之风盛行,在汉王朝衰微政治黑暗时更加严重。特别是在东汉桓帝、灵帝时,宦官专权,请托贿赂之风盛行,世家大族垄断仕途,操纵地方选举大权。高门望族子弟无德无才得以荐举,一般士人则入仕无门,空有满腹诗论。2.以“声名”取士,重视名声和舆论,而考试因素较少。这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国家推荐到一些德才兼备的人才,但是这些“声名”之人,他们个人素质也不能完全得到保证。3.在察举制实行的过程中,特别是在汉朝末年,一些人为了追求功名富贵,不顾礼仪廉耻,不择手段,败坏了社会风气。许武在汉初时期以“克让”成名,但在末年,赵宣却因为弄虚作假而名声扫地。东汉中叶以后,虚伪作假的情况相当普遍,荐举者为了得到被荐举人的回报,出现了荐举人与被荐举人之间的特殊关系。王伏在《潜伏论•考绩》中指出,察举制度存在着许多弊端。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在两汉时期,察举制度已被门阀世族所操纵和利用,导致察举制度出现了各种腐败现象。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九品中正制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诞生了。这个制度的主要内容是选拔“贤有识鉴”的中央官吏兼任原籍地的州、郡、县的大小中正官,负责察访本州、郡、县散处在各地的士人,综合德才、门第,定出“品”和“状”,供吏部选官参考。所谓“品”,是综合士人德才和门第(家世官位高低)所评定的等级,共分为九品。而“状”则是中正官对士人德才的评语,一般只有一两句话。在德才与门第中,定品时一般依据后者,叫“计资定品”。九品中正制度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察举制度的弊端。九品中正制在维护和巩固门阀统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是门阀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南朝时期,中正的评议不再关注父祖官爵的高低,而是更关注魏晋间远祖的名位,血统和姓族只需要查谱牒即可,中正的品第反而变得不那么重要。在十六国和北朝时期,由于各政权具有少数民族统治的性质,九品中正制的作用受到限制。北魏初期和中期并未实行九品中正制,崔浩曾尝试恢复分别族姓的做法,但被杀。孝文帝改制后,班定族姓,开始实行九品中正制。然而,随着河阴之变的发生,这一制度也逐渐形同虚设。到了隋代,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九品中正制最终被废除。在魏晋时期,官员大多是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而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无法担任高官。为了改变这一局面,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来选拔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从此,我国的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科举制度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因此被称为科举。隋朝大业元年开始实行科举制度,历经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唐朝继承了隋朝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常科每年分期举行,制科则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在唐代,常科科目有50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被人们重视,俊士等科也不经常举行,秀才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逐渐废弃。因此,明经和进士两科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进士考试内容为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试内容为时务策和经义,前者难,后者易。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虽然两种考试的科目有所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但是,也有人弄虚作假,欺世盗名。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唐代科举制度中殿试始于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除了殿试,还产生了武举,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而在唐代最著名的武状元便是郭子仪了。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在唐玄宗时期,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他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了许多才学出众的人才。在开元年间,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成为了定制。宋代的科举制度大体上与唐代相似,包括常科、制科和武举。由于宋代“重文轻武”,因此非常重视科举考试。不过,后期也导致了选官过冗过滥的问题。与唐代相比,宋代常科的科目减少了很多,但进士科仍然是最受重视的,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因此宋人称进士科为宰相科。除了进士科之外,其他科目总称为诸科。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为进士及第,二等为进士出身,三等为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每次录取进士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而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分别是各州举行的取解试和礼部举行的省试。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于开宝六年实行了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殿试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宋代科举最初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两年不定。实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自宋代开始,科举制度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这是为了解决隋唐时期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的问题。糊名制度是将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仍可以认识字画。因此,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产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于政治日趋腐败,此项制度也就流于形式了。宋代在考试形式上的改革,反而使科举制度进一步恶化。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但存在很大的弊病。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进行了改革,取消了诗赋、帖经、墨义,专门考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熙宁八年,宋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后来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宋代的科考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解试由各地方进行,通过的举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省试在贡院内进行,连考三天。为了防止作弊,考官俱为临时委派,并由多人担任。考官获任后要即赴贡院,不得与外界往来,称为锁院。考生到达贡院后,要对号入座,同考官一样不得离场。试卷要糊名、誊录,并且由多人阅卷。而殿试则于宫内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及定出名次。自宋代起,凡于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南、北宋三百二十年,总共开科一百一十八次,取进士二万人以上。元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中落时期。蒙古人在统治中原后并不重视科举制度,甚至在灭宋后一度停止举办科举考试。直到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才重新开办。元代的科举制度基本沿袭宋代,分为地方的乡试和在京师进行的会试及殿试。但与宋代不同的是,元代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应考,乡试要求相对较简单,而左榜供汉人、南人应考,乡试则要求相对较严格。元朝共举办过十六次科举考试,取士一千余人,但选中的人才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元政府的影响也不大。明朝建立后,科举制度进入了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高度重视科举,科举方法也比以往历代更为严密。进入学校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而明代的监生分为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而明初以监生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员的情况比比皆是。但随着时间推移,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而通过科举做官成为了主要途径。除监生外,还有科举生员可以参加乡试,但只有进入学校成为生员才有可能入监学习或成为科举生员。明代的府学、州学、县学、称作郡学或儒学,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试,也叫小考、小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合格者称生员,然后分别分往府、州、县学学习。生员分三等,有廪生、增生、附生。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或通过岁考、科考两级考试考取科举生员资格。因此,进入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明代的科举考试分为三个等级: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在南、北京府和布政使司驻地举行的地方考试,每三年一次,分别在子、午、卯、酉年举行。考试的地点称为贡院,考试时间在秋季八月,也叫秋闱。乡试由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和其他官员组成,考试分为三场,分别在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中举的考生称为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为解元。放榜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也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试时间在春季二月,也叫春闱。会试由较高级别的官员担任主考、同考和提调等官,比乡试多一倍的考官。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考生称为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化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称榜眼,三名称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明代只有洪武年间的黄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两人连中三元。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庶吉士出身的人升迁很快,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在明代,乡试和会试的头场考试都是八股文。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因此,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时艺、八比文、四书文。每篇文章由八个排偶组成,一般分为六段。以首句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为什么,谓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篇末用大结,称复收大结。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主要来源于朱熹注解)演变而成。然而,八股文的危害极大,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同时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明末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又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族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族人为最多。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和县学,统称为儒学)。儒学和孔庙在一起,称为学宫。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的管教。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有月课和季考,后来变成有名无实了),又称为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入学”的称为附生。每年由学政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因此也被称为春闱或礼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考中后被称为贡士,第一名被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还要进行复试。八股文和试帖诗等是以上各种考试的主要内容。八股文的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版国际贸易居间合同范本
- 铁矿石2024年度海上运输安全监管合同
- 日语课件中目录
- 辽宁省二零二四年生猪买卖合同协议(含农业观光旅游)
- 2024年度大型物流中心自动化设备采购合同3篇
- 小学品德公开课教育课件
- 不当班长报告范文
- 2024年度乙方为甲方提供电商运营服务合同3篇
- 《工业园区物业服务》课件
- 《辛弃疾生平简介》课件
- PMP培训图解项目管理
- 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
- 科学科普剧剧本小学
- 我的家乡石家庄元氏宣传介绍课件
- 护理职业生涯规划展示
- 新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 Scratch程序设计基础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技能比赛开幕式闭幕式及裁判工作实施方案
- 03s702型钢筋混凝土排水沟设计图集上传
- 中国社交电商行业市场现状及投资态势分析报告(智研咨询)
- 机房运维服务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