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孔子孔子的生平1、自学礼乐:15岁时立志学习礼乐,后成为儒士,苦研《诗》《书》《礼》《乐》,在礼崩乐坏的情况下,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已任。2、从政失败:50岁时第一次获得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官至司寇,试图实现恢复后因和鲁国执政大夫的矛盾激化而下野。3、周游列国:55岁时,孔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没被采纳。4、献身文教:68岁时回到重国,整理编订《六经》,专门从事教育一、孔子孔子的生平1、自学礼乐:15岁时立志学习礼乐,后成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时代:(1)春秋社会大变革时代。经济上井田制崩溃;政治上周王室衰微、诸侯士大夫崛起;阶级关系上出现新的变化,传统礼法秩序受到冲击,“礼崩乐坏”
影响:1、提出“克己复礼”,维护旧的礼乐制度2、孔子提出“仁”(核心),反对暴政3、提出中庸思想,主张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将仁和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当好处。)4、提出有教无类思想,开创私人办学的先河于社会:建立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于个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样的时代对其思想产生了什么影响?3、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有什么地位和影响?主要内容:A思想1)“礼”:即周礼,要求人们能够以礼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已复礼”,匡正社会秩序。主张恢复周朝的等级名分制度,实质上是力图维护奴隶制度。体现了孔子思想保守的一面。(2)核心: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给“仁”下的两个最重要的定义。主张以爱人之心和谐社会人际关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人的重视,具有进步意义(3)中庸:把伦理范畴的“仁”和政治范畴的“礼”结合在一起,主张处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处,将各种思想、原则加以调和,使之互相补充,互相限制3、孔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B政治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不反对逐步改良。C教育(1)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2)教育目标:不仅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3)教学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传身教。(4)教学内容:孔子晚年整理编撰出“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是我国第一套完整的教科书,五经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里一直是官学和私学的最基本教材。B政治主张以德和礼治理社会,反对政府向百姓课重税;不反对逐步二、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他是古希腊思想史的丰碑,他是古希腊文明魅力的焦点,他留下了古代人类思维的梦想与创意,他将真理之光带给了人类的未来。二、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他是古希腊思想一、古典文化的辉煌时代1、古代希腊文化的含义及历史地位
含义:古代希腊文化是希腊人民在奴隶制的基础上,广泛吸收古代西亚和埃及优秀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所创造出来的具有希腊民族独特风格的文化,具有多方面的成就。古典文化(公元前5世纪至前4世纪上半叶)是古代希腊文化的繁荣时期,历史上又称为希腊古典时代。
历史地位:古代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祥地,西方人普遍称“希腊是西洋文化之母”。黑格尔说,古希腊是欧洲人的精神家园。发展:古希腊发展到古典时期,文化中心发生了转移,由殖民城邦转移到雅典。
一、古典文化的辉煌时代1、古代希腊文化的含义及历史地位原因⑴希波战争的影响:⑵伯里克利改革影响:⑶思想观念的解放:①给雅典的发展带来安全稳定的环境,由此进入黄金时代。②使雅典赢得了盟主地位,带来经济上的繁荣,为文化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使雅典的民主制度发展到了它的顶峰,为雅典文化的繁荣创造了理想的政治环境。雅典经济发展和政治民主,带来对人自身价值的肯定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促进了学术与文化繁荣原因⑴希波战争的影响:⑵伯里克利改革影响:⑶思想观念的雅典民主衰落和哲学顶峰:1.雅典民主衰落:转折BC431年持续27年伯罗奔尼撒战争失败2.希腊哲学的顶峰:出现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三大思想家。复习必修一有关知识,议一议:雅典城邦为什么会出现民主制度?雅典民主衰落和哲学顶峰:1.雅典民主衰落:转折BC431年持思考:
雅典城邦为什么会出现民主制度?优越的地理环境孕育民主的城邦制度有优秀参政素质的公民繁荣的思想文化思考:
雅典城邦为什么会出现民主制度?优越的地理环境公元前8世纪雅典城邦萌芽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雅典民主制度基础奠定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雅典民主政治确立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执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古代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形成、发展和衰落公元前4世纪城邦制渐衰公元前8世纪雅典城邦萌芽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雅典民主制度
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的古希腊为什么会出现智者学派?智者学派产生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主要原因)希腊工商业发展(根本原因)地理环境(客观条件)平民地位提高个人主义成长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公元前5世纪中叶以后的古希腊为什么会出现智者学派?智者学智者的启蒙智者学派代表人物:出现原因思想启蒙和解放作用;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认识到奴隶制不符合人性的观点难能可贵。研究领域:思想主张及评价:影响:普罗塔戈拉人类社会公元前5世纪中叶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智者的启蒙智代表人物:出现原因思想启蒙和解放作用;人文主义精二、古希腊的先哲苏格拉底:
1.“认识你自己”——哲学意义上第一次发现“自我”
2.“美德即知识”二、古希腊的先哲苏格拉底:1.“认识你自己”——哲学意义上第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1)全部兴趣集中于道德哲学(2)倡导“美德即知识”(3)“认识你自己”(哲学意义上的“自我”)(4)教学方法:“助产术”(5)历史地位:18世纪西方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6)苏格拉底之死(7)与智者学派和孔子的比较真理与自由的殉道者(1)全部兴趣集中于道德哲学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苏格拉底世界上最快乐的事,就是为真理而奋斗。
——苏格拉底人就是人,是自己命运的主人。在某个意义上你自己也就可以制造一切事物。
——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闪耀着理性的光亮,从而使人文精神从低级走向高级。未经检讨反省的生命是没有生存价值的生命。“我无知,所以我求知”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他认为哲学不能单纯研究自然,而应该研究人及其社会。“认识你自己”是苏格拉底的哲学格言。所谓“认识你自己”就是把哲学研究的重点转向人事和自己的心灵,认识人事中的善和心灵的善,改善人的心灵。苏格拉底以自知无知为自豪,认为人人都应该承认自己无知,并努力寻求知识,改善自己的灵魂。苏格拉底“我无知,所以我求知”苏格拉底是古希腊最著名苏格拉底的思想与智者学派有哪些异同?都把人类社会作为研究主体,强调人类的理性,否认绝对权威。苏格拉底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反对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更重视人的伦理道德,强调“知德合一”。同:异:苏格拉底的思想与智者学派有哪些异同?都把人类社会作为研究主体vs探究3①生活时代、生活时代背景②他们都是伟大的教师典型③他们的理论皆散见于学生的著作中;④思想主张:重道德、看重道德和智慧的内在联系等等同平民政治贵族政治vs探究3①生活时代、生活时代背景同平民政治贵族政治同:都关注人,人与社会,因此都具有早期人文主义色彩。异:但是,目标上,孔子从君主统治出发,根本上是压制了人的个性发展。而苏格拉底强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有利于个性发展,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孔子与苏格拉底孔子与苏格拉底主张的不同处孔子与苏格拉底孔子与苏格拉底主张的不同处2.理想国⑴思想产生的背景:
①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同盟战败以及苏格拉底被处死刑,暴露民主政体弊端。②受苏格拉底的影响,游历四方,考察各地,产生新思想。2.理想国①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同盟战败以及苏格拉底被处死刑,柏拉图:1.生平简历:
⑴出身名门⑵师从苏格拉底⑶游历生涯⑷创办雅典学园柏拉图:⑴出身名门⑵主要思想:①理想国构成阶级:三个等级等级阶层美德职能实质第一等级统治者美德是智慧拥有国家权力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国家,等级森严第二等级武士美德是勇敢对外御敌,对内保民第三等级劳动者美德是自制为社会提供物质资料奴隶只是会说话的工具⑵主要思想:①理想国构成阶级:三个等级等级阶层美德职能实质第②理想国的统治者:哲学家王观点和理由:③理想国的实现方法:最早的乌托邦两种方法:最有智慧的人就最有资格出任统治者→→哲学家最具有智慧→→哲学家应该为王一是对统治者从小就开始提供严格的完善的教育,直到他们掌握哲学的知识。二是废除统治者私有财产与家庭,过集体生活,使权力与财产、家庭分离,从而一心为公。评价:人类历史是第一个乌托邦的幻想,其中有关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等主张,被后世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广泛接受,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其提倡社会分工,正义和幸福,和谐与效率等主张具有合理性,但超出当时社会政治需要②理想国的统治者:哲学家王最有智慧的人就最有资格出任统治者→4、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
相同①时代都处于奴隶制时代,其思想主张均处于文化源源的地位。③政治思想②个人活动:从政;游历;从教孔子主张“仁”和“”仁政,反对暴政;柏拉图主张哲人统治的理想国,对民主政体不满;都体现“人治”的特点,都偏于理想化。④教育都创办学校,重视教育,均主张因材施教,进行启发式教学。4、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相同①时代都处于奴隶制时代,其思5影响:影响东西方文化的走势,在东西方文化的发生发展中起举足轻重的地位。
不同柏拉图的研究主要在哲学领域,侧重于理性,主张建立理想国,追求真。孔子主要侧重于伦理道德,偏重于感性,追求善。5影响:影响东西方文化的走势,在东西方文化的发生发展中起举足阅读课本,完成“自我测评”11:构成:①社会结构——由三个等级的公民构成;②“哲学家王”——国家的统治者应由哲学家担任;③实现途径——完善教育和集体生活。①典型的乌托邦;②合理之处——要求社会的合理分工,强调社会的和谐有序,统治者应该智慧、具有治理国家的知识、懂得正义与善、一心为公。阅读课本,完成“自我测评”11:构成:①社会结构——由三个等柏拉图思想对世界的影响(1)他的哲学著作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献。理性主义是柏拉图最突出的特点。无论是对世界、对社会还是对人生,柏拉图都坚持一个真、善、美统一的理想状态。(2)柏拉图的学说还对基督教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基督教神学从他那里吸取了大量的理论营养,柏拉图哲学构成了它最基本的思想来源。正如西方后来的哲学家评价:“欧洲哲学传统的最稳定的——‘般特征,是由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释所组成的。”
柏拉图思想对世界的影响(1)他的哲学著作是西方文化的奠基性文(三)亚里斯多德生平事迹:亚里斯多德是希腊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⑴御医之后;⑵学园精英;⑶王子之师;⑷逍遥学派;⑸客死他乡;(三)亚里斯多德生平事迹:亚里斯多德是希腊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2、伟大成就:⑴科学研究:公认的最博学多才的科学天才之一。主要成就:学科划分;概念沿用;注重实践与理论;完成百科全书式著述。⑵追求真理:认为求知是人的本性;敢于挑战权威,名言“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2、伟大成就:⑴科学研究:⑶探求人的本质:①从分析自然入手探求人的本质,认为理性是人的本质。名言“人是有理性的动物”②认为人是完完全全的人,彻底自我实现的人,也是善人和幸福的人。政治主张:
①人与城邦:城邦是公民的集合体,名言“人在本性上是城邦的动物。”②公民义务:履行城邦赋予的职责,维护城邦的整体利益。③关于政体:倾向民主制,主张中产阶级执政(原因?)。
⑶探求人的本质:3、历史影响:⑴他的哲学思想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家的重要理论来源。⑵他创立的逻辑学至今仍被学术界奉为权威;⑶他的自然观在中世纪乃至近代者备受推崇。⑷他在政治领域里对正义与民主的讨论仍然是当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话题。3、历史影响:⑴他的哲学思想成为中世纪天主教神学家的重要理论一、政治思想孔子商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1、仁:统治者体贴百姓,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2、礼:以礼治国3、为政以德4、人治法治(用严刑酷法维护君主统治)1、哲人统治:用哲学家的智慧实行统治(最优选择)2、法治:用完善的法律统治国家(在哲人没出现的前提下的次优选择)1、认为革命的原因在于不平等2、法治优于人治一、政治思想孔子商鞅柏拉图亚里士多德1、仁:统治请回答:1、孔子和柏拉图在政治主张上有什么异同?同:①柏拉图的哲人统治其实也是人治,和孔子一样;②孔子主张的“周礼”柏拉图《理想国》中主张的“正义”,都认为应该把国民按不同等级、角色分成几部分,各个等级按照不同的职责,各守本分,各司其职。请回答:1、孔子和柏拉图在政治主张上有什么异同?同:①柏拉图异:①二者“德”的概念不一样: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统治者用“德”教化百姓;而柏拉图的“德”,是统治者的智慧,即哲学家用他的智慧实行统治。②孔子主张“人治”,而柏拉图在主张“人治”(即哲人统治)为最优选择的同时,还有一次优选择,“法治”,即在哲人没出现的前提下,用完善的法律统治国家。异:①二者“德”的概念不一样:孔子主张“为政以德”,统治者用2、柏拉图的“法治”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有何异同?同:都主张用完备的法律制度来统治国家。
异:柏拉图认为“人治”优于“法治”,其“法治”思想是在哲人统治不能实现的前提下提出的次优选择;而亚里士多德认为“法治”优于“人治”。2、柏拉图的“法治”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有何异同?3、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法治”、商鞅的“法治”和我们现代社会主义“法治”有什么不同?①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法治”,主张用完备的法律实行统治,君民共同纳入“法治”的范畴,它建立在雅典奴隶制基础之上,维护的是雅典少数人的利益,即占人口少数的公民的利益。3、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法治”、商鞅的“法治”和我们现代社②商鞅的“法治”,其“法”为严刑酷法,主张轻罪重罚,它建立在重刑主义基石之上,但其“法治”是让君主利用刑律强化集权,君主凌驾于法律之上,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实质是一种“人治”。③我们现代的社会主义“法治”,以维护人民利益为核心,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具有广泛的群众性。②商鞅的“法治”,其“法”为严刑酷法,主张轻罪重罚,它建立在二、哲学思想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敬鬼神而远之1、敬:怀疑鬼神的存在2、远:把探讨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优先位置1、唯心主义,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2、研究物质世界只能获得不确定的“意见”,而不能获得知识1、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2、物质世界值得研究,尽管认识中有错误,但也有真理成分二、哲学思想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敬鬼神而远之1、敬:怀疑鬼神请回答: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有何分歧?①柏拉图把物质和意识世界分割开来,提出了唯心主义的理念论,认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在所有变化的具体事物背后,始终存在着一种完美的、不变的东西,即”理念“。而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不可分割,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每一物体都由形式和物质组成。请回答: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哲学上有何分歧?①柏拉图把物质②柏拉图认为物质世界不值得研究,因为研究物质世界只能获得不确定的”意见“,而不能获得知识。而亚里士多德认为物质世界值得研究,尽管认识中有错误,但也有真理成分,科学的任务就是鉴别什么是真正的知识。②柏拉图认为物质世界不值得研究,因为研究物质世界只能获得不确三、伦理思想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庸伦理学主题:正义中道三、伦理思想孔子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庸伦理学主题:正义中道请回答:
试比较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有何异同。同:①德性的一致:孔子把“中庸”和亚里士多德把“中道”,都看作是至高的美德。②理性的一致:无论是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均主张适度原则,不走极端。请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5.3 长方形的面积(2)-北师大版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分数的意义 ︳西师大版
- 2025年合同占股模板
- 一年级下数学教案-综合练习-北师大版
- 2025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4年浸酸剂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湖南省郴州市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审定版
- 2025年度心理咨询师培训朋辈督导小组保密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家禽养殖与食品安全监管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导演与票务销售公司聘用合同
- 中小学教师教育法律法规培训PPT页
- 医疗器械可用性工程文档
- 非遗文化介绍推广课件
- 统编教材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教学解读及建议1
- 火电机组整套启动前安全技术交底卡
- 菲斯特转子秤的
- 药学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申报书
- 解读《泰州市市区城市排水管理办法》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口算题大全(全册齐全)
- 林则徐课件完整版
- 旅行社运营实务电子课件 6.1 初涉旅行社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