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估手册》模版_第1页
《评估手册》模版_第2页
《评估手册》模版_第3页
《评估手册》模版_第4页
《评估手册》模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精品可编辑可编辑《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治理良好标准》评估手册中国银监会《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治理良好标准》评估组编写2023年7《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治理良好标准》评估手册全面、准时和准确的监管统计信息是银监会提升监管有效性、银行做好风险管控的重要根底和保障。提升数据质量,从根本上要解决体制和机制问题,要从银行根底数据的治理抓20235征求各方面意见,起草了《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治理良好标准〔试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治理先进阅历的根底上,提出一套既符合实际、又有确定前瞻性的良好标准和要求。202367分别对三家银行进展了监管统计数据质量治理外部评估。从评估状况看,外部评估工作的复保证评估的严峻性,领导小组打算,由评估人员在总结阅历的根底上,撰写《<银行监管统计〔员更好的理解良好标准的内涵、标准间的关系、评估方法和重点,并通过评估实例分析,帮助评估人员把握好评估尺度《评估手册》的构造分两大局部:第一局部是对评估工作的组织开展、方式方法和有关原则进展总体介绍,其次局部是对各项原则标准的具体评估方法进展说明。每一项原则下有三项内容,一是对此原则的要义解读和总体把握,二是评估中调阅资料的清单,三是访谈中了解和询问的要点。每一条标准下,列出了两项内容,一是此标准的评估重点,二是参考案例。《评估手册》的撰写是集体的成果,参与撰写《评估手册》的人员包括统计部、全国各开展和总体原则方法介绍”由白雪梅同志起草;其次局部第一项要素“组织机构及人员”起草人为:赵铮、李健全、罗楠、马野川、孙玲玲;其次项要素“制度建设”起草人为:刘志;第三项要素“系统保障和数据标准”起草人为:刘忠瑞、;第四项要素“数据质量的监控、检查与评价”起草人为毛仙青、韦琬、超群、许清建、王洋、王彦兮;第五项要素“数据的报送、应用和存储”起草人为:费英珮、孙慧、黄宁莹、李婧、梁江波、任洪波。刘春航主任亲自确定《评估手鲁素英巡察员和叶燕斐副主任参与争论并提出很多重要指导性意见。苗雨峰副主任对《评估手册》的写作提出具体要求,并对全文进展修改把关。经银监会《良好标准》评估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现将《评估手册》发银监会相关部门和派出机构。由于评估工作仍处于探究阶段请大家在使用手册时不要生搬硬套案例的评估结论,而应在充分了解被评估银行的根底上,依据“有没有“实质性”和“前外部评估的参考手册,为内部工作资料,请留意保密。诚意期望《评估手册》能够为大家实施评估供给帮助,也期望宽阔的使用者多提意见,谋划策。目录\l“_TOC_250012“第一局部评估工作的开展和总体原则方法介绍 4\l“_TOC_250011“其次局部各项原则和标准的具体评估方法 6〔一〕组织机构及人员 6原则1 组织领导 6\l“_TOC_250010“原则2 归口治理 10\l“_TOC_250009“原则3 岗位设置 13\l“_TOC_250008“原则4 团队建设 17\l“_TOC_250007“〔二〕制度建设 21\l“_TOC_250006“原则5 治理制度 21\l“_TOC_250005“原则6 业务制度 25〔三〕系统保障与数据标准 29原则7 根底系统 29\l“_TOC_250004“原则8 监管统计系统 35〔四〕数据质量的监控、检查与评价 44原则10 日常监控 44\l“_TOC_250003“原则11 监视检查 48\l“_TOC_250002“原则12 考核评价 53〔五〕数据的报送、应用和存储 56原则13 数据报送 56\l“_TOC_250001“原则14 分析运用 59\l“_TOC_250000“原则15 资料存储 61《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治理良好标准〔试行〔〕涵盖了监管统计数据质量治理的各个方面,共包含5方面要素,分别为:组织机构及人员,制度建设,系统保障和数据标准,数据质量的监控、检查与评价,数据的报送、应用和存储;5方面要151561期望通过银行比照《良好标准》进展自我评估以及银监会组织实施外部评估,帮助银行确定需要关注的领域,制定行动打算,有步骤地改进监管统计数据质量治理工作,努力到达《良好标准》的要求。一、评估工作的开展。第一,先由银行比照《良好标准》开展自评,依据自评觉察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逐年对整改效果进展评价。其次,主监管员应定期跟踪了解银行开展自评和整改的状况,与银行进展沟通、复核、确认,提出实施外部评估的意见和建议,或者提请实施专项现场检查。第三,银监会组织监管统计人员、主监管员和其他相关监管人员成立工作团队,在银行自评的根底上,对法人机构开展外部评估。外部评估可以和银监会现场检查相结合,也可依据需要单独开展。外部评估中,对数据质量的核查以定期报送报表和数据为主。二、外部评估的方法评估人员在实施外部评估时,应比照每条标准和原则,通过文件资料查验、相关人员访谈、数据质量核查等手段,从三个方面对银行统计数据质量治理的现状予以评估:第一,在机构范围内有标准的制度性文件或者具有约束性的其他书面材料,即“有没有”;其次,这些制度文件得到了全面和实质性地执行,即“做没做”;第三,执行到达了预期效果,数据质量能满足监管要求,即“做的好不好”。评估中首先从每一条标准的评估入手,利用猎取的信息进展分析推断,得出评估结果。依据每一条标准的评估结果,结合该项原则的总体要求,进而得出每一项原则的评估结论。每一条标准并不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每条原则下多数标准的评级未必能够代表某一条原则的总体评级状况,需要评估人员依据具体状况做出全面客观的推断。每条原则或标准的评估结论以定性为根底分为4档:分别为符合、大体符合、较不符合和不符合,评级标准及其使用的简要说明如下:到达“符合”标准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完全到达要求,没有明显缺乏。评为“大体符合”依据的条件是:银行没有完全符合条款要求,但总体有效性较好,掩盖了主要方面。评估中觉察的一些小问题未对数据质量带来实质性的影响,银行具备在较短时期内实现达标的力气并且做出了具体安排。评为“较不符合”的依据是:虽然制定了规章制度和政策程序,但存在较明显缺陷;事实证明,有关政策和程序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得到全面执行,由此对数据质量带来实质性影响。评为“不符合”的依据是:在数据质量治理的主要方面没有规章制度,或相关制度未得到有效执行,严峻影响数据质量。三、外部评估的原则在依据以上评级标准进展评估的过程中,外部评估应遵循匹配性原则、实质性原则和前瞻性原则确定评估档次。第一,匹配性原则是指数据质量治理水平应与银行业务规模和简洁其次,实质性原则是指数据质量治理中存在的缺陷足以对数据质量产生实际影响。第三,前瞻性原则是指,数据质量治理应对银行将来业务进展和规模扩展具有确定的适应性。四、外部评估的挨次对银行外部评估的先后挨次可依据银行自评状况、主监管员意见以及统计部门把握的状况确定先后挨次和重点。一是考虑银行数据质量的重要性。两类银行应先做评估,1.规模大的银行,因其在辖区数据中占比高,对整体数据质量影响大;2.虽然银行规模不够大,但数据质量问题比较严峻,因而对辖区整体数据质量影响大。二是考虑银行的IT系统。对于没有独立IT系统的农商行、农合行等,评估挨次靠后。三是考虑银行的稳定性。马上进展重组等机构调整的银行,不进展评估。五、外部评估的组织与实施各省〔市、区〕银监局〔以下简称省局〕第一,评估团队。省局统一组织统信处、分局统信科、主监管员等人员组成评估团队。评估时从团队中抽调人员。其次,评估人员。依据被评估银行的规模和业务简洁程度,配备确定数量的评估人员,应包括省局统计人员、主监管员和分局统计人员;可在对银行信息保密的前提下,邀请银行的外部审计人员参与。第三,实施方式。外部评估的实施方式以“与统计现场检查同第四,状况分析。进入现场前评估人员集中确定时间进展问题分析,应包括:1.主监管员介绍被评估银行的状况和日常觉察的报表数据问题;2.研读银行的自评报告和自评备查清单中的资料;3.请被评估银行介绍自评报告,了解其统计治理状况;4.分析被评估银行的报表数据问题;5.组内争论,确定需要进场了解或核实的问题,列出问题清单。第五,现场评估。原则上,状况。第六,1.2.监管三方会谈时,与外部审计沟通评估状况;3.在其他相关现场检查时,对数据质量治理整改状况进展重点跟踪复查。二是在被评估银行内部的运用。1.以发文形式将《评估报告》发至银行;2.结合年度审慎会谈,向银行通报评估结果,提出整改要求。必要时要求银行召集董事会成员和高管层会议,由会〔局〕领导通报评估状况,提出整改意见。三是在同业间的运用。为避开外部第七,重点复查。对评估觉察的重点问题进展跟踪复查,对于整改不力的,可对银行进展问责并予处罚。评估报告的名称为**银监局对**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治理状况的评估报告内容应包括三局部:第一局部,评估方法与本次评估结果;其次局部,要素评估状况,在每《良好标准》评估表:表一汇总表〔每个原则和标准的评估结论汇总表〔每个原则的现状、存在问题、评估组的改进建议及评估结论,每个标准的现状、存在问题和评估结论。七、沟通与后评价在银监会“统计信息网”设置《良好标准》专栏,登载文件、培训资料和工作动态等,加强沟通和联动。银监会评估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各局的评估报告和评估结果进展评价,并以适当的方式指导各局开展评估工作。〔一〕组织机构及人员1组织领导银行董事会和高级治理层高度重视并乐观推动本行数据质量治理和监管统计工作,明确政策和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落实各环节责任。[总体把握]:本原则及下属三条标准主要是评估银行董事会、高管层和主管领导对数据质量治理和监管统计工作两个层面的重视程度和组织领导的力度。本条原则奠定了整个《良好标准》体系的规律根底:良好的监管统计数据质量治理要以银行整体的数据质量治理为根底,也是银行内部把握的重要组成局部。因此对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治理水平的评估不能无视银行自身的全面的根底数据质量治理,否则就成为无本之末、无源之水。但评估的落脚点还是重点针对银行报送监管机构的“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的治理,要以此作为抓手。这就要求评估人员既要把握重点,又要做确定程度的延长,将评估导向深入和根本。通过实施评估,一方面提高整个银行业的监管统计数据质量,为银行监管夯实信息根底,另一方面也推动银行加强全面数据质量治理,增加其提升数据质量的内生动力。内控等相关部门在全行范围内检查评估并落实责任的力度,突出的是数据质量治理的根底。第三条标准评估银行“主管领导”对监管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是否有力,支持是否充分,落脚点是监管统计工作。评估人员应平衡考虑董事会、高管层及主管领导在“根底”和“重点”两个层面的领导力度和成效,做出综合推断。例如,某行董事会和高管层在有关文件中将数据质量治理纳入内控体系,并能确定程度催促落实,但主管领导对监管统计工作的领导协调不力,不能对重大监管统计事项准时部署,对监管统计所需资源也不够支持。该行各标准的评级为:1.1评为大体符合,1.2评为大体符合,1.3评为较不符合。考虑到该行虽然对本行根底数据质量符合。[调阅资料]:公司章程银行关于中长期公司战略规划方面的资料内部把握指引、内部把握体系建设规划董事会有关会议纪要有关高层治理委员会会议纪要有关数据质量治理方法、数据质量考核方法、数据质量责任分工文件有关内审数据质量的检查评估报告有关内控合规部门对数据质量的检查评估报告有关数据质量问责方面的文件“主管领导”部署重大监管统计事项的会议纪要或签报行领导在有关监管统计重大事项文件上的批示有关领导分管分工的文件等有关监管统计资源调配方面的批示[访谈要点]:了解银行董事会对数据质量治理的生疏和定位状况。向内审或内控有关人员询问有关数据质量检查和评估方面的状况。了解高级治理层对数据质量治理工作的思路和定位。了解银行在数据质量治理机制和流程方面的状况。了解银行各部门数据质量治理的责任。了解银行数据质量治理的考核机制。了解银行对消灭数据质量问题的部门和人员的问责状况。了解银行内部行领导分管分工状况。了解银行监管统计工作的协调机制。“主管领导”对重大监管统计事项的部署状况。主管领导在监管统计人员、经费、专用设备等相关资源的资源调配方面的支持力度。具体标准:银行董事会制定明确的政策,将本行数据质量治理纳入内控合规体系和战略规划之中,并定期对其有效性和执行状况进展评估。[评估重点]:董事会是否在相关文件中明确将数据质量治理作为内控合规和战略规划的组成局部。董事会是否催促有关内审、内控合规或其他部门定期对数据质量进展有效的检查和评估。能表达董事会对数据质量重视程度的其他方面。[参考案例]:某行在公司章程、内部审计章程、三年规划等文件中,将数据信息质量治理纳入内控体系当中,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但董事会在催促内审、内控部门加强评估监测、查找问题和催促整改方面力度不够,内审、内控部门特地针对数据质量治理的评估、监测和催促落实缺乏,评估组评为大体符合。某行董事会没有把数据质量治理纳入内控体系和战略规划,也未纳入内审稽核范围,没有对其有效性和执行状况开展程序化、制度化的评估,但考虑到董事会还是对数据质量治理表现出确定的重视,审计委员会会议纪要已就数据质量问题向高管层提出要求,高管层也作出书面答复,评估组评为较不符合。某行董事会战略规划、内控指导意见中更加侧重了业务进展的方向和定位,未提数据质量治理相关事项,也未对数据质量治理的有效性和执行状况进展评估,在访谈中,董事会相关人员也没有表现出对数据质量治理的重视和对将来的规划,评为不符合。银行高级治理层确立数据质量治理的目标,建立机制和流程,明确职权和责任,定期对本行数据质量治理水平进展评估,并有效落实数据质量问责制。[评估重点]:治理层是否催促银行内控合规部门或其他相关部门定期对数据质量治理进展考核和评估。银行是否对消灭较大数据质量问题的部门和人员实施了问责。能表达高管层对数据质量治理重视程度的其他方面。[参考案例]:某行高管层较为重视数据质量治理,根本建立了数据质量治理机制和流程,将数据质量治理作为操作风险委员会年度提案的重要局部,每年定期提请操作风险委员会审议数据质并催促整改和落实各方面责任,高管层在数据质量问责方面的力度也不明显,评估组评定为大体符合。某行高管层未确立数据质量治理的目标、机制和流程,未催促合规部门定期对本行数据质量治理水平进展评估或把数据质量治理作为合规监视检查的重要组成局部,该银行仅就数据质量进展考核,并依据考核结果进展奖惩,经评估组综合考虑,评定为较不符合。银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对本行监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负责,亲自或委派领导班子成员〔〕组织领导监管统计工作,对制度性变革等重大监管统计事项能够准时争论部署,在资源调配方面予以充分支持和保障。[评估重点]:银行是否确定一位主管监管统计工作的行领导。银行是否建立了有效的监管统计工作分工协调机制。银行“主管领导”是否对重大监管统计事项准时进展部署。银行“主管领导”是否在统计人员、经费、专用设备等资源调配方面进展了有效地支持。[参考案例]:某行成立了非现场监管报表领导小组,委派分管行长治理协调监管统计工作,通过召开行长办公会协调落实制度性变革的重大监管统计工作,对重大监管统计事项能够进展争论部署,但准时性有待提高,主管领导能够主动加强协调,对数据质量治理和监管统计工作能够赐予根本支持,调配资源根本能够满足监管统计工作需要,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定为大体符合。某行虽然是行长亲自分管监管统计工作,但对制度性变革等重大监管统计事项不能准时争论部署,对于监管统计系统及相关信息系统的建设、改造升级等相关资源配备方面支持较为缺乏,导致集团客户取数错误、授信数据额度漏报等问题长时间得不到有效解决,评估组评定为较不符合。2归口治理银行对监管统计工作实行统一治理、分级负责的治理体制,确定归口治理部门组织治理本机构的监管统计工作。[总体把握]:“归口治理”是监管统计工作的重要原则,但其实质并不是要求银行确定一个部门完成全部的监管统计工作。不同的银行完成监管统计工作实行的模式可以是不同的,监管统计报表和数据往往涉及银行各个业务、治理部门,一刀切的要求银行有一个部门完成全部的数据填报,既不合理,也无必要。但是银行还是应确定监管统计工作的归口治理部门,牵头对监管统计制度进展统一标准、推动系统建设和整合、对监管统计数据质量进展监控核查,统一出口报送数据等,发挥归口治理部门应有的统一协调和组织治理作用。实践证明,这是保障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的良好标准。本原则重点关注银行对监管统计工作实施归口治理的组织架构和体制设计,以及归口治理部门在各方面根本的“归口”履职状况。归口治理部门履职的实际效果在本原则予以适当但更侧重在后述制度建设、数据质量监控、检查与评价等各项要素评估中表达。假设银行在组织框架上的体制符合原则要求,归口治理部门根本能够发挥牵头组织治理监管统计工作的职责,就可评为“大体符合”以上。固然,归口治理部门假设履职存在严峻缺乏或知名无实,也可评为“较不符合”以下。标准2.1是本原则的前提和根底,标准2.2重点是评估银行总行归口治理部门是否尽到所列的根本履职责任,标准2.3重点是评估银行总行归口治理部门是否能保证银行分支机构归口治理部门切实有效履行归口治理职责。例如:某银行确定一个部门为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并赐予相应的权限,归口治理部门根本能够发挥归口治理职责,牵头协调总行相关业务部门,并领导分支机构,共同做好监管统计工作,但是归口治理部门在履职方面仍存在不少缺陷,包括对监管统计业务制度没有进展全面的标准梳理,对相关业务部门报送的数据质量监测考核也较薄弱等等。评估组对各项标准的评级为:2.12.22.3和体制方面是符合“归口治理”的要求的,归口治理部门也根本能够履行职责,原则评估结论为大体符合。[调阅资料]:银行确定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职责的规章制度银行其他相关业务部门在监管统计职责方面的规章制度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依据授权负责制定的全行性监管统计工作制度、流程和治理措施年度或专项全行性统计工作会议相关资料,如“主管领导”讲话、工作报告、年度工作意见、出席人员名单、会议议程等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对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的检查报告归口治理部门向主管领导就数据质量方面提出的意见或建议银行对各级分支机构确定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职责的文件性规定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确定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的制度性文件[访谈要点]:了解银行监管统计归口治理的组织架构与体制。了解银行归口治理部门的职责权限。了解其他相关业务部门在监管统计工作中角色和责任。向归口治理部门了解全行监管统计工作的制度和流程。了解归口治理部门在协调和催促其他业务部门做好监管统计工作方面存在的困难。向归口治理部门了解本行数据质量治理存在的问题及自我整改的建议。向归口治理部门了解报送后解锁状况和对监管部门“四单”的使用状况。8.了解银行分支机构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的履职状况。具体标准:银行总行确定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授权其负责全行监管统计领导、组织、协调和治理工作。[评估重点]:银行是否确定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归口治理的职责是否涵盖了全部的监管统计工作任务。银行归口治理的授权是否充分。[参考案例]:某行统计治理方法规定监管统计工作实行“统一治理、分级负责”的治理体制,确定总行打算财务部为统计归口治理部门,并授权其负责全行监管统计领导、组织、协调和治理工作。打算财务部能够发挥归口治理部门的根本职责,牵头协调总行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做好监管统计工作。评估组评为符合。某行长期对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的归口治理授权主要限于负责综合报表内容和标准的协调、标准、审核、修改等,且在2年前职能部门调整后,始终没有对原来的统计工作制评估组评为较不符合。总行归口治理部门依据授权负责制定全行监管统计工作制度和流程,提出监管统计数据质量治理措施,协调和催促其他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做好监管统计工作,定期检查并觉察监管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向主管领导报告。[评估重点]:归口治理部门是否建立监管统计工作相关制度和流程。归口治理部门是否能够协调和催促相关业务部门和分行做好监管统计工作。归口治理部门是否能够准时针对监管统计质量存在的问题提请开展监视检查,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参考案例]:某行归口治理部门制定了统计治理制定、工作规程等,每年印发统计制度,总行授权归口治理部门牵头协调总行相关业务部门授权,共同做好监管统计工作,通过行长办公会、签报等机制准时对数据质量和监管统计重大问题做出分析,提出合理化建议。但对于局部报表实行部门分包填报,对其数据质量监测审核力度不够。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大体符合。某行虽然制定了监管统计工作制度,能够定期通报各分行的数据报送状况,但没有就统一数据指标定义、标准全流程把握、全面检查监视、内部组织协调等提出涉及相关业务部门的横向数据质量治理措施,导致在资本充分率报表等关键报表数据过失较多,对于这些问题及过失,归口治理部门也未起到审核监测作用。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较不符合。银行各级分支机构确定相应的归口治理部门,负责本级机构监管统计工作,在总行归口治理部门统一领导下,有效履行监管统计相关职责。[评估重点]:银行是否明确规定分支机构确定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分支机构是否依据总行要求确定统计归口治理部门并履行相关职责。[参考案例]:某行在全行统计工作治理制度中对各分行归口治理部门及主要职责作了明确,要求各分行制定相应实施细则,并报总行备案。日常工作中虽然分行归口治理部门通过加强与总行归口治理部门联系,通过等方式沟通联系内部检查、承受外部检查及整改的状况,但该行分行没有将相关报告抄报总行归口治理部门,总行归口治理部门对分行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的履职行为了解不充分。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定为大体符合。3岗位设置银行在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和其他相关业务部门设立相应的监管统计岗位,岗位职责明确,并配备能满足岗位履职所需的资源。[总体把握]:原则3有三个评估重点:一是岗位设置的匹配性,即归口治理部门和其他相关业务部门是否设立了与本行或本部门业务规模和简洁程度相适应的统计专职或兼职岗位;二是岗位设置的全面性,即岗位的设置是否能够涵盖监管统计全部的工作任务和内容;三是统计岗位的薪酬水平或鼓舞机制是否具有吸引力。评估过程中,评估人员应重点关注上述三个方面。考虑到三个方面,评估人员就要区分大、中型银行和小银行的不同状况。如小银行岗位设置相对简洁,可能存在1人多岗现象,但岗位职责能够涵盖监管统计工作内容,并且履职状况较好,那么可以评为大体符合。鼓舞机制不合理,那么也可以评为较不符合。一般状况下,评估人员主要依据这三方面的评估重点,对银行的监管统计岗位设置状况做出推断。例如某大型银行监管统计岗位数量较多,但没有设置数据分析岗位,对监管统计岗位的绩效工资水平明显低于同级其他岗位,存在岗位鼓舞缺乏,监管统计资源经费也常常得不到保障,评估组对各项标准的评级为:3.13.23.33.4位较不符合,3.5位较不符合。综合考虑该行岗位设置问题较多,评估组对该项原则评为较不符合。[调阅资料]: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中监管统计岗位设置和职责的文件性规定监管统计相关业务部门在监管统计报表报送方面岗位设置和职责规定银行监管统计岗位设置AB角的有关规定银行有关财务预算治理方法监管统计治理部门设备、差旅、培训支出打算银行财务部门包含监管统计工作履职支出的相关预算表监管统计工作设备、差旅、培训支出打算的相关申请签报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各监管统计岗位的职级和薪酬水平说明文件相关业务部门专、兼职监管统计人员职级和薪酬水平说明文件,局部同类部门、类似岗位职级说明文件监管统计岗位人员及职务近三年来变动状况的相关文件资料。[访谈要点]:了解银行的业务规模和简洁程度。了解归口治理部门监管统计岗位设置状况。了解监管统计工作岗位的职责。了解银行与监管统计报表相关业务的开展状况。了解银行监管统计数据和报表在各部门的分工状况。了解相关业务部门的监管统计岗位设置状况。了解监管统计B角对A了解财务部门关于统计岗位各项履职支出的预算状况。了解监管统计岗位履职资源需要的满足状况。了解监管统计人员对监管统计岗位的满足度。了解监管统计岗位的定级状况和薪酬水平,及与其他类似部门岗位的比较状况。了解监管统计岗位职业进展的前景和通道。具体标准:银行在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设立与本行业务规模和简洁程度相适应的、满足监管统计工作需要的监管统计专职岗位。[评估重点]: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是否设置监管统计专职岗位。监管统计专职岗位数量是否能够满足监管统计工作的需要。是否能够随着工作量的增长而增加岗位设置。[参考案例]:某银行在统计归口治理部门设立特地统计处,设立了统计分析、制度治理、统计报送岗位,负责监管统计统计制度制定和数据报送,能够完成监管统计工作的根本任务,与该银行业务规模和简洁程度根本适应。但由于该银行制度岗位缺乏,无法对全行数据制度进展梳理统一,监管统计数据分析岗位无法满足实际需要。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大体符合。某银行在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设立了统计处,设置了非现场监管统计岗和客户风险统计岗,并指定一名副处长岗负责监管统计报表的治理,没有针对统计制度、信息共享、统计分析等工作流程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与本行业务规模和简洁程度不相适应,且由于岗位专业化缺乏,这些工作没有开展或开展效果较不抱负。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较不符合。银行在其他监管统计相关业务部门设立与其部门业务规模和简洁程度相适应的、满足监管统计工作需要的监管统计专职或兼职岗位。[评估重点]:其他监管统计相关业务部门是否配备了专、兼职统计岗位。其他监管统计相关业务部门专、兼岗位职责是否能够满足监管统计工作需要。[参考案例]:该银行在风险治理、资金、信贷等相关业务部门指定了相应的兼职统计人员担当有关报表工作,并将名单报备归口治理部门,能够完成各项监管统计报表的准时填报。虽然相关业务部门没有设立监管统计工作专职或兼职岗位,但该行涉及相关业务部门的报表质量较好。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大体符合。精品精品可编辑可编辑某银行各相关业务部门指定了兼职统计人员,根本满足监管统计报表报送工作需要,但监管统计兼职岗位设置和治理缺乏制度性规定,各相关业务部门兼职统计人员简要状况没有报备总行归口治理部门,归口治理部门无法把握相关业务部门兼职岗位设置能否满足业务规模和简洁程度相适应。另外,结合相关业务部门兼职统计人员调整频繁,对业务把握水平不高的实际,评估组评为较不符合。银行对监管统计岗位的设置涵盖监管统计全部的工作任务和内容,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各岗位均设立A、B[评估重点]:A、B监管统计岗位设置的分工是否明确。监管统计岗位AB[参考案例]:某银行监管统计岗位的设置设立了统计制度标准岗、数据报送岗等岗位,每张报表由具体岗位负责,各岗位都设立A、B角,并有明确的制度性规定,岗位设置根本掩盖监管统计工作主要任务和内容,但存在1人多岗现象,考虑到该银行规模较小,业务简洁,评估组评为大体符合。某大型商业银行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落实了专职监管统计人员,各相关业务部门指定了兼职统计人员。但该行归口治理部门监管统计岗位设置难以涵盖监管统计归口全部的工AB角职责没有明确制度规定,AB角执行缺乏保障措施,在访谈中觉察A角、B角人员对制度和操作规程表述不全都。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较不符合。银行对监管统计岗位的财务预算满足各岗位履职所需,包括设备、差旅、培训等支出。[评估重点]:银行财务预算中能否包含监管统计岗位的差旅所需。银行能否满足监管统计岗位数据系统设备维护或升级的资金需要。银行能否满足参与银监会培训或自身开展培训而发生的费用需求。[参考案例]:某银行总行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及其他相关业务部门依据年度部门工作打算和监管统计工作要求,制定满足岗位履职所需的财务预算和培训打算,并依据打算安排年度监管统计工作,财务预算包括职工培训经费、电子设备运转费、差旅费等,能够满足统计岗位的履职所需。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符合。银行监管统计岗位薪酬水平能够吸引和留住合格的工作人员,岗位设置能表达职业成进步展的良好通道。[评估重点]:监管统计岗位的薪酬水平与全行类似岗位的比较状况。监管统计岗位的吸引力和进展前景。[参考案例]:某银行员工工资由根底工资和绩效工资两局部组成,绩效工资划分为四类,依据部门相关业务部门兼职统计人员与其部门内其他同类岗位执行一样薪酬政策。该行归口治理部门为监管统计岗位人员与其他岗位人员开展换岗沟通供给了较多时机,为监管统计岗位人员职业成长制造了较好的通道。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符合。在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内部,与其他团队相比,监管统计团队的治理类和非治理类岗位薪酬定级明显偏低,实际上在行内缺乏明确的纵向或横向的晋升渠道,存在鼓舞缺乏的问题,确定程度上影响了岗位的吸引力及监管统计人员乐观性的发挥,评估期间前后存在重要岗位业务骨干流失现象。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较不符合。4团队建设银行建设一支满足监管统计工作需要的专业队伍,并建立有利于提高监管统计人员工作乐观性和促进其职业成进步展的鼓舞约束机制。[总体把握]:原则4强调银行监管统计工作团队的建设,要求银行建设一支满足监管统计工作需要的专业队伍,并通过建立一系列鼓舞约束机制,不断提高监管统计人员的工作乐观性和促进其职业成进步展。本原则前两条标准是对监管统计团队建设的根本要求,即首先要有一支在人员数量和专业水平上能够满足监管统计工作需要的团队,而后两条标准则在不断提高监管统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工作乐观性和促进其职业成长等方面提出的更高要求。在对本原则进展总体评估时,重点把握三个方面,一是人员数量的匹配性,二是人员素养和培训状况,三是鼓舞环境和机制。一般状况下,应综合考虑三方面的状况得出原则的评级结论,但如有任何一方面存在严峻缺陷,则应考虑短板效应。例如:某银行人员数量可以满足监管统计需求,人员素养优秀,培训状况良好,但对监管统计人员的定级低于同级其他部门人员水平,确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管统计人员乐观性的发挥。评估组对各项标准的评估为:4.14.24.34.4人员鼓舞机制和措施进展完善和整,提高团队建设的可持续性。[调阅资料]:银行归口治理部门及相关业务部门监管统计人员配备的根本状况表监管统计专、兼职人员的名单及简洁履历表银行对监管统计专、兼职人员的考核评价资料和奖惩记录银行有关培训的制度性文件银行有关培训打算6.2023监管统计相关培训班课程内容清单多种形式的培训文档〔如视频、邮件等〕培训满足度汇总状况监管统计人员参与银监会组织的培训状况清单银行绩效考核方法银行对监管统计人员定级和考核的文件[访谈要点]:了解归口治理部门专、兼职统计人员工作的内容和强度。了解其他相关业务部门专、兼职统计人员工作的内容和强度。了解监管统计岗位人员根本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了解监管统计岗位的专、兼职人员对非现场监管和客户风险统计工作的把握程度,对银监会相关统计制度的生疏状况。监管统计岗位人员对银行业务及风险的生疏状况。了解监管统计相关业务的培训打算安排。了解监管统计人员参与培训的经费、流程、频度和满足度。了解银行的鼓舞约束和考核机制。了解监管统计人员对本行鼓舞约束机制的满足度。了解银行监管统计人员的工作乐观性和精神面貌。了解监管统计人员的职业进展规划。具体标准:银行应依据监管统计岗位职责要求,配备确定数量的满足监管统计工作需要的监管统计人员。[评估重点]:归口治理部门专职监管统计岗位配备的人员数量是否与业务规模和简洁程度相匹配,是否随规模扩大及简洁程度提高而逐步补充的人员。其他业务条线是否也配备了相应的专、兼职监管统计人员,兼职监管统计人员岗位职责能否满足其担当的监管统计工作需要,并能够与归口治理部门的监管统计岗位人员相互协调协作。[参考案例]:某行归口治理部门设置了特地的统计处,配备了10多位监管统计人员,负责向人民人员缺乏,不能做到对全行数据制度进展统一梳理,对其他部门供给的统计数据审核力度也不够。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大体符合。2名专职统计报表岗人员,1名系统维护人员,其他2人。目前人员数量只能保证根本的统计数据报送工作,报表报送任务压力大,统计人员常常加班加点,监管统计分析、制度制定、监视检查、人员培训等治理职责没有得到效履行。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较不符合。监管统计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专业学问和操作技能,生疏银行业务,具备必要的协调和沟通力气。[评估重点]:监管统计人员是否具备专业学问和操作技能,满足监管统计岗位的职责所需。监管统计人员对银行业务和对风险的生疏程度。监管统计人员对非现场及客户风险统计制度的娴熟把握程度。监管统计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协调和沟通力气。[参考案例]:某行监管统计人员从治理层到基层员工普遍毕业于国内外重点大学的统计、经济、金融、会计、信息专业,来自不同的行业背景,工作勤勉,敬业精神强,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较强的沟通协调力气,但在评估中觉察监管统计人员对监管统计制度及对非现场监管报表体系的理解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学习提升。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大体符合。某行监管统计人员根本具备经济金融理论学问根底,具有确定业务阅历,把握确定操作技能。但评估中觉察,统计人员对监管统计制度及报表指标理解仍存在较多错误,对长期明显的数据过失不能准时觉察,评估组随机抽取5名统计人员进展了统计根底学问测试,觉察参与测试人员对统计制度中的根本原则、指标定义以及具体填报要求、留意事项和填报依据等根本学问把握较差。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较不符合。银行对监管统计人员定期进展科学、系统的培训,培训的内容、方式和频度能满足监管统计工作的需要。[评估重点]:关键是培训内容和掩盖面。考察对归口治理部门统计人员培训的掩盖面对监管统计相关业务部门专、兼职统计人员的培训掩盖面各项监管统计业务和相关风险业务培训的掩盖面。是否能对入职、轮岗人员做出培训安排。[参考案例]:某行归口治理部门每年定期对其他监管统计相关业务部门监管统计人员、一级分行归口治理部门主管负责人、统计科长、境外机构统计人员进呈现场培训,依据监管业务工作需要不定期进展视频培训和会议培训。评估中觉察,监管统计人员参与的对银行业务和风险业务培训照旧较少,了解把握不够。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大体符合。某行在每年全行性统计工作会议上对年度监管统计制度要求通过以会代训方式讲解培训,寻常有针对性对分行统计人员安排监管统计培训工作,20231难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统计人员对监管统计报表数据指标理解性错误较多,规律性校验关系学问较为缺乏,而导致监管统计报表消灭错误的状况较多。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较不符合。银行建立对监管统计人员合理有效的鼓舞约束机制,制造有利于提高监管统计人员工作乐观性和促进其职业成进步展的良好环境。[评估重点]:银行有无有效的鼓舞约束机制。银行对监管统计岗位人员的考核机制是否合理。监管统计人员对绩效考核和职业进展前景的满足度。[参考案例]:某行制定了统计考核方法,对统计数据和统计治理的考核方式和考核要点进展了具体该行监管统计人员定级与绩效考核与其他岗位人员的标准一样。但该行嘉奖期薪主要用于对重点岗位和关键岗位人员的嘉奖,未包含归口治理部门或相关业务部门的统计人员。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大体符合。某行把对监管统计人员纳入员工年度考核机制,虽然各岗位序列可以实现纵向、横向晋升进展,监管统计岗位人员理论上可以选择监管统计高层级岗位或转至其他业务线进展。实际工作中监管统计人员担当大量的协调沟通工作,任务繁重,但薪酬定级与其他部门和处室相比明显偏低,存在鼓舞缺乏的问题,确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管统计人员乐观性的发挥。综合以上因素,评估组评为较不符合。〔二〕制度建设5治理制度[总体把握]:原则5形式进展贯彻,以保证监管统计工作的标准性和严峻性。标准5.1是要求银行建立的治理制度5.1是5的根底;标准5.2性,还要觉察制度中不完善的内容准时进展补充和更;标准5.3是要求银行主动将治理制度性和有效性。建立全面、科学、有效的监管统计治理制度,是一个长期的、持续的、渐近的过程,在评估治理制度时,既要留意良好标准的统一性,又要留意银行的实际状况,区别对待,综合评估。对于成立时间较短或规模较小的银行,评估可以更侧重于统计治理制度建立的全面性,而对于成立时间较长、规模较大的银行,评估可以更侧重于统计治理制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实际评估过程中,一般而言,原则55.15.15.25.3但考虑到该行治理制度的内容没有涉及到部门间的协调机制,相关业务部门的统计治理制度也不够完善,对数据质量造成确定的影响,最终该原则被评为较不符合。[调阅资料]:综合性的监管统计治理方法〔如各行依据银监会《监管统计治理暂行方法》制定的治理方法。针对性的监管统计治理方法〔各行为弥补综合性治理制度的缺乏或突出强调综合性治理制度的某一方面而进展具体的规定,如统计数据质量治理方法、统计工作考核方法等。对综合性与针对性治理方法进展持续评价和修订的文件〔如会议记录、签报。4银行各相关业务部门制定的统计治理制度。[访谈要点]:了解归口治理部门组织其他业务部门制定统计治理制度的状况。了解归口治理部门贯彻落实该行统计治理制度所实行的措施。了解归口治理部门对统计治理制度进展持续评价的状况,和针对制度内容进展修订的状况。了解归口治理部门就组织制定统计治理制度或对制度的持续评价问题向主管行领导进展专题汇报的状况。了解其他相关业务部门制定统计治理制度的状况。了解归口治理部门统计治理制度向监管机构备案的状况,以及治理制度发生重大调整或变化后向监管机构报告的状况。具体标准: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牵头其他相关业务部门建立符合银行监管要求的统计治理制度。统计治理制度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组织治理、部门职责、协调机制、安全保密、系统保障、监视检查、数据质量把握以及监管统计数据源治理等方面,并以文件的形式下发执行。[评估重点]:统计治理制度的内容是否全面,考察和评估银行制定的统计治理制度是否包括组织治理、部门职责、协调机制、安全保密、系统保障、监视检查、数据质量把握以及监管统计数据源治理等内容。其中,关注治理制度是否包涵协调机制和数据质量把握的内容。统计治理制度的内容是否科学、合理。例如,在部门职责分工方面,归口治理部门和其他相关业务部门的职责划分是否清楚、合理;在协调机制方面,协调沟通机制、路径是否合理;在监视检查方面,监视检查的频度和方式是否合理。这条评估重点需要结合评估银行的实际状况〔银行组织架构、银行规模以及业务的简洁程度等。统计治理制度是否有效。统计治理制度的有效性表达在组织治理是否严密、部门职责数据质量把握及监管统计数据源治理是否有效等方面。因此,在检查评估时,不仅要关注银行是否制定了治理制度,更重要的是关注治理制度的实际效果。制定统计治理制度的组织形式是否标准。统计治理制度作为银行全行性的规章制度,在评估时需要重点关注。统计治理制度体系是否全面。统计治理制度的各个方面的内容既可以在一个制度中全部涵盖,也可以分别在不同的制度中包含或表达。在评估中,局部内容可依据实际状况,在银行的其他制度或治理方法中反映或表达,如系统保障和监管统计数据源治理方面可在银行的内控治理制度或信息科技制度中明确。统计治理制度必需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印发,最好是以行发文形式,来保证制度的标准性和严峻性。[参考案例]:某行制定了统计治理制度,对监管统计工作的组织治理、部门职责、协调机制、安全保密、系统保障、监视检查等方面进展了标准,并特地建立了数据质量治理方法,对各其分行的统计报表质量、统计分析工作、统计制度与方法争论工作、统计治理工作进展要求和考核。但该行未建立监管统计数据重报的流程治理制度,导致归口治理部门不能准时把握数据变更状况。评估组将该条标准评为大体符合。中没有明确统计工作协调机制和数据质量把握的内容,不能在制度上保证统计工作地顺当开展,也不能在制度上充分表达数据质量把握的重要性和连续性,评估组将这条标准评为较不符合。[备注]:标准5.1在内容上涉及到了原则2〔标准2.10〔标准原则11监视检查〔标准11.,这些标准之间有确定的相关性。因此,在评估时,这些标准的评估结论可以作为本条评估的参考内容。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依据监管要求和治理实际,持续评价和准时更统计治理制度。[评估重点]: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是否对统计治理制度进展了持续评价。随着自身经营以及监管要求的变化,需要银行对统计治理制度的全面、科学、有效进展主动的、持续的评价。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是否对统计治理制度进展了准时更。在持续评价的过程中,银行针对觉察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否准时更。统计治理制度制定的时间是关注的重点,可以有效验证在发生重大统计制度变革或调整时,银行统计治理制度更的准时性。在评估时,一方面可以考察银行对综合性的统计治理方法是否准时修订,另一方面也可考察银行对针对性统计治理制度内容的准时修订,如对数据质量把握、安全保密、系统保障、监视检查等。[参考案例]:某行在其统计治理方法根底上,间续制定了《数据质量考核暂行方法核方法》和《统计工作考核细则》等,加强了对数据质量的治理和考核,考核的要求更加具有针对性,但仍存在一些未掩盖的内容。评估组将此条标准评为大体符合。某行虽然在2023年制定了《统计治理暂行方法2023年时,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发生了重大变化,由A部门调整到B部门,而暂行方法并没有准时调整,始终到2023年才进展了修订,明确了B部门归口治理部门的地位。同时该行在此期间也未对统计治理制度的执行状况和效果,进展过有效评价。因此,评估组将这条标准评为较不符合。[备注]:对于此条标准,持续评价和准时更都需要落实,假设在评估中,银行无法供给持续评价的有力证据,对这条标准的评估结论一般不能到达符合。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将本行的统计治理制度报银行业监视治理机构〔以下简称监管机构〕备案,治理制度假设有重大调整或变化,准时向监管机构报告。[评估重点]: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是否将统计治理制度向监管机构备案。向监管机构备案实际上是通过引入外部监视机制,觉察制度中存在问题和缺陷,从而不断完善自身的制度建设。在具体评估时,可以通过查看统计治理制度是否报送“银监会”或“属地监管局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是否将治理制度的重大调整或变化,准时向监管机构报告。重大调整或变化包括但不限于:归口治理部门调整、协调机制的变化、主要系统更等,能准时向监管机构报告。具体评估时,评估人员可依据银行的规模和业务的简洁度,来确定是否为重大调整或变化。报告可以有多种形式,包括书面报告和记录等。[参考案例]:某行将制定的统计治理方法以正式文件形式向监管机构进展了备案,但未将局部制度的重大调整准时向监管机构报告,考虑到这些调整未对数据质量构成较大的影响,因此评估组将这条标准评为大体符合。某行归口治理部门将本行统计治理制度以正式文件形式向监管机构备案,但未将其业务部门制定的,对监管统计报表有较大影响的统计治理制度〔如资本充分率计算治理方法〕报监管部门备案,直接影响了数据质量。因此,评估组将这条标准评为较不符合。6业务制度银行建立适应本行业务实际的监管统计制度,做好统计数据源和统计工程的归属治理。[总体把握]:原则6的核心是银行的监管统计业务制度的完整性,统计数据源和统计工程的归属关系和取数路径要清楚和准确。原则6.1要求银行要建立掩盖全部监管统计报表和数据的统计业务制度,并且归口治理部门要乐观参与制定过程,是整条原则的根底;原则6.2要求银行建立的统计业务制度能够保证同一统计工程有在内容、方法和口径上有统一规定,同时归属关6.3要求银行通过持续评价觉察制度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不完善的内容准时进展补充和更;标准6.4是要求银行主动将业务制度向监管机构备案,并且重大事项要有汇报,主动承受外部监视来提升统计业务制度的水平。本原则下各条标准对于原则的推断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实际评估过程中,一般状况66.26.16.26.3大体符合,标准6.4是较不符合,考虑到检查中觉察较多的数据过失均为同一概念的统计工程数据不全都,而这正是由于该行统计业务制度中没有实现对同一统计工程全行规定同一统计口径和内容造成的,此外该行全部手工填报的数据也没有建立归属关系,对数据质量6[调阅资料]:全行性的统计业务制度〔例如,以行发文形式下发的统计业务制度。各相关业务部门制定的统计业务制度〔以行发文或部发文形式下发的关于具体业务的统计制度,如理财业务制度、资本充分率报表填报细则〕与监管统计报表相关的风险治理制度和指引〔如流淌性风险治理方法、并表风险治理方法〕对全行和各相关业务部门制定的统计业务制度持续评价和修订的相关文件〔如会议记录、签报、工作底稿、办文流程中各部门的会签意见等。[访谈要点]:了解归口治理部门组织其他相关业务部门贯彻落实监管统计报表制度,并制定了符合自身实际的统计业务制度的状况。了解银行制定的各项统计业务制度贯彻执行状况。了解银行对监管统计的内容、方法和口径进展统一和标准的状况。4了解银行相关填报人员对统计业务制度把握的娴熟程度,特别是对统计工程的归属关系和取数路径熟知程度。了解归口治理部门组织其他相关业务部门对各项统计业务制度进展评价和修订的状况。了解归口治理部门将其自身制定或修订的统计业务制度向监管机构备案状况,以及当统计业务制度发生重大调整或变化时,准时向监管机构报告的状况。具体标准: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组织其他相关业务部门制定符合本行实际的统计业务制度。统计业务制度掩盖全部的监管统计报表和数据要求,并正式公布。[评估重点]:统计业务制度的全面性和完整性。重点关注银行的统计业务制度是否涵盖了全部的监管统计报表和数据要求以及制度的可操作性。统计业务制度制定组织形式的标准性。重点关注银行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能否主动参与到相关业务部门统计业务制度的制定过程中。制度公布形式的标准性。考察评估统计业务制度的是否正式公布,正式公布既保证了报表填报人员能够知晓报表填报的流程,同时也使得制度的严峻性得到保障。[参考案例]:但《制度》中没有包括相关业务部门填报报表的统计业务制度。同时,在相关业务部门制定统计业务制度的过程中,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也没有全面深入地参与。鉴于该行在制度完整性和制度制定的组织形式上存在较大的问题,评估组将该行此条标准评为较不符合。某行规模较小、业务相对简洁,沟通文化在制度执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行对大局部的监管统计报表均没有建立标准的统计业务制度。制度的落实只是通过职责分工、条线部署,或以邮件方式简洁地传达至分支机构。经综合推断,评估组将该行此条标准评为较不符合。[备注]:在评估过程中,可以结合银行在治理制度方面的完整性,来推断统计业务制度的状况。例如,局部监管统计报表需要依据并表口径报送,可查看银行是否有并表风险治理的相关制度;又如,局部监管统计报表需要依据集团客户来报送,可查看银行是否有集团客户治理的相关制度等。统计业务制度对监管统计的内容、方法和口径等方面做出统一规定,保证监管统计报表和数据中的每一个统计工程的归属关系及取数路径清楚、准确。[评估重点]:统计工程的内容、方法和口径是否统一。可以通过核对监管统计报表中涉及到同一口径不同报表之间的数据全都性问题来验证。是否列明全部统计工程的归属关系,特别是需要手工填报的工程;同时,对于全部的统计工程是否在统计业务制度中列明白取数路径,具体包括取数流程、分工、时间安排、系统或者手工取数等。统计工程的归属关系和取数路径是否清楚和准确,并符合监管和会计规定。[参考案例]:某行每年都依据监管要求和工作实际制定《监管统计报表制度对全部涉及手工填报的局部,都没有列明具体的归属关系,仅注明归属关系不符合银监会的相关制度规定。对同一工程的统计口径和方法不统一造成表间数据不全都。鉴于以上缘由,评估组将该行这条标准评为较不符合。[备注]:标准6.2在内容上涉及到了原则7根底系统〔标准7.2、原则9数据标准〔标准这些标准之间有确定的相关性。因此,在评估时,这些标准的评估结论可以作为本条评估的参考内容。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依据监管要求和治理实际,组织其他相关部门持续评价和准时更统计业务制度。[评估重点]: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是否组织相关部门对统计业务制度持续进展评价。监管机构每年都可能公布的业务制度要求。同时,银行自身经营过程中也会消灭的业务品种和的风险治理制度。这些变化需要银行主动、持续评价业务制度是否照旧完整、统一和准确。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是否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对统计业务制度准时进展更。对于一些重大的调整或变化,特别是来自于监管机构的要求,需要归口部门组织相关业务部门共同修改统计业务制度。[参考案例]:某行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2023年组织其他业务部门屡次对《统计业务制度》进展修订。局部修订如贵金属业务制度完全是该行依据其自身的治理实际开展的。但评估时未觉察该行对统计业务制度进展持续评价的相关材料。因此,评估组将该行这条标准评为大体符合。某行虽然每年都印发监管统计报表制度,但对于统计业务制度的持续评价不够到位,2023年的统202320231020234[备注]:对于此条标准,评价和更都需要落实,假设在评估中,银行无法供给持续评估的有力证据,对这条标准的评估结论一般不能到达符合。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将本行的统计业务制度报监管机构备案,业务制度假设有重大变化或调整,准时向监管机构报告。[评估重点]: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是否将统计业务制度向监管机构备案。向监管机构备案实际上可以通过查看改行的统计业务制度是否抄送“银监会”或“属地监管局”来大致推断是否向监管机构备案。监管统计归口治理部门是否将业务制度的重大调整或变化,准时向监管机构报告。重大调整或变化包括但不限于:的系统上线使得以前需要手工填报的报表改为系统自动采例如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划分标准的变化等。具体评估时,评估人员可依据银行的规模和业务的简洁程度,来确定是否为重大调整或变化。报告可以有多种形式,包括书面报告和记录等。[参考案例]:某行能够将已制定的和标准化的统计业务制度向监管机构备案。如该行将制定的《资本将“信用风险仍在银行的销售与购置协议”的取数方法由系统自动采集改为手工填报后,未准时向监管机构报告,而该变动对资本充分率的计算结果造成确定的影响。因此,评估组将该行此条标准评为大体符合。〔三〕系统保障与数据标准7根底系统银行业务及治理根底系统实现对监管统计涉及的各项根底业务和治理信息的全面掩盖,数据维护治理制度和流程完备,具有较强的数据质量把握功能,保证系统信息全面、准时、准确反映业务实际。[总体把握]:原则7主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根底系统对监管统计信息的自动采集以及业务、机构的掩盖状况,包括7.1、7.2两条标准,7.1侧重系统功能的自动采集,例如根底系统建设时指标口径的定义应实现与监管统计指标的自动转换,7.2侧重根底系统对业务和机构的掩盖状况;二是根底系统数据维护治理状况,7.3要求数据维护的制度和流程完备,7.4要求数据7.5,对根底系统的可拓展性等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依据重要性原则,标准7.1、7.2、7.3、7.4,是对根底系统的功能、掩盖面以及数据维护的要求,与监管统计数据质量关系较为亲热;标准7.5对根底系统的要求较高,对原则结论的影响相对较弱,因此7.1、7.2、7.3、7.47.5。假设标准7.2及机构无法全面掩盖,无法掩盖的局部只能承受手工填报的方式,这将大大提高出错率,对监管统计数据质量造成较大影响;而如假设标准7.4中数据复核制度落实不到位,会导致源数据录入环节错误率增加,质疑信息的订正流程不畅通、力度缺乏也会使系统内存量的错误信息不断积存得不到有效清理。因此标准7.27.477.27.4产品和监管要求供给了良好的技术支撑,也制定了较为完备的数据维护治理制度和流7.57.3、7.4被评为大体符合。从掩盖状况看,根底系统对监管统计指标数据的自动采集掩盖率为85%,局部指标未能掩盖,且不能掩盖附属机构和海外分行,在根底系统设计、建设和升级时未将征询监管统计业务需求纳入系统开发流程之中,监管统计需求在系统设计环节未得到充分考虑,其标准7.17.27[调阅资料]:银行信息系统总体规划及架构图业务及治理根底系统设计、建设和升级征询监管统计部门需求的相关文档。包括征询意见函、会签记录、监管统计部门的需求文档、需求分析会议纪要等。对监管统计部门需求实现状况的相关文档,包括系统设计方案、监管统计部门系统功能验收文档等。报表指标自动取数状况调查表〔包括业务掩盖及机构掩盖两方面状况〕,以及无法自动取数业务及机构的系统完善时间表。业务及治理根底系统数据维护的职责分工及制度方法。如各系统的数据维护治理制度〔包括与信息准确性相关的奖惩规定、数据录入标准、数据变更治理制度、数据质量治理方法、元数据治理方法等。质疑信息核查订正流程的相关制度及质疑信息的问题处理记录[访谈要点]:了解与监管统计相关的根底系统的建设框架、规划与目标。了解各根底系统的名称及主要功能,各系统之间的架构关系,各系统的业务归属部门。了解根底系统对监管统计系统数据自动化采集的支持状况,是否涵盖了监管统计涉及的各业务领域和相关机构〔特别应关注附属机构和海外机构的掩盖状况。对缺乏根底系统支撑的业务领域及相关机构,了解其下一步建设和完善的时间安排。了解统计归口治理部门参与了哪些根底系统的建设开发,介入程度如何,对于未参与的,了解具体缘由。了解根底系统建设过程中对统计归口治理部门需求和意见的征询状况。统计归口管理部门提出的业务需求和系统修改意见通过何种方式和渠道提交给系统开发建设部门,统计归口治理部门所提需求和修改意见的最终实现状况。了解各根底系统业务归属部门在监管统计数据生产报送各环节中的质量把握责任,各部门建立的系统数据维护治理和质量把握机制,包括信息的录入标准、数据修改程序、质量检查和过失订正制度、责任认定和追究机制。了解统计归口治理部门是否担当对监管统计报表数据的最终复核职责,对复核中发现的过失是否会反响相关业务部门并催促在根底系统中加以订正,并有相应的考核约束机制确保过失订正的准时性和准确性。了解当监管统计工作需求发生变更时,根底系统能否准时调整或补充相关信息以满足监管统计数据报送要求。结合该行日常监管统计报表存在的过失等状况,针对性提出问题。具体标准:业务及治理根底系统的设计、建设和升级改造征询并充分考虑监管统计业务需求,系统功能支持监管统计信息自动采集。[评估重点]:监管统计数据源系统建设及升级改造是否征询统计部门需求。统计部门需求是否明晰。统计部门需求是否实现。监管统计报表自动化采集比例状况。[参考案例]:1.某行非现场监管报表自动化采集率为55整体来说,业务系统支持程度明显缺乏,局部系统建设中未考虑监管统计业务需求,如,该行2023监管统计需要,相关报表需从系统中导出根底数据后手工加工,影响了数据质量和报表填报效率。评估结果为较不符合。业务及治理根底系统涵盖监管统计涉及的全行各业务领域及各类相关机构。如由于的监管要求变化而临时无法实现全掩盖,要有明确的系统完善时间安排。[评估重点]:业务及治理根底系统掩盖监管统计相关的业务领域状况。业务及治理根底系统掩盖监管统计相关的分支机构〔包括境外分行和并表机构〕状况。系统完善时间表。[参考案例]:某行业务及治理根底信息系统已经全面涵盖各业务领域和相关机构,境内分行的监管统计指标自动采集率到达85%。境外营业性机构和境内控股公司各自收集数据,以邮件方式报送手工报表。针对未实现监管统计信息自动采集的业务和机构,统计部门未制定针对性的完善打算和时间表。评估结果为大体符合。55%。但整体来说,根底系统建设相对之后,未涵盖全部业务领域,对客户的集团治理、对并表的治理、对含权债券的治理等均未实现系统治理,只能承受手工记账方式。根底系统未掩盖全部相关机无法做到各系统的全面掩盖。评估结论为较不符合。业务及治理根底系统有完备的数据维护治理制度和流程,尤其是要有对质疑信息明确核查和订正的相关规定。[评估重点]:业务及治理根底系统是否有明确的数据维护治理及流程的制度性规定。业务及治理根底系统是否有明确的数据质量治理职责分工及配套的奖惩制度。业务及治理根底系统是否有明确的质疑信息核查和订正规定。[参考案例]:某行仅局部业务及根底系统制定了数据维护治理制度和流程。授信业务系统、报表类治理信息系统及资产治理业务系统等重要的监管统计数据源系统没有完备的数据维护治理制度和流程,数据维护治理均靠手工业务台账。评估结果为较不符合。某行信息科技部门针对业务及治理根底系统,制定了完备的数据维护治理制度和流程,包括《数据治理方法命周期治理技术标准修订。通过明确的制度与标准,对数据备份、恢复、保管、抽检、使用、清理、修改和删除、转存、销毁等行为都予以了明确标准。统计归口治理部门针对根底系统自动取数程序、自动采集生产系统业务数据、因根底系统故障和账务处理错误等缘由造成的数据质量问题制定了明确的检查和订正治理制度,包括《法人客户贷款质量数据自动提取统计治理方法改状况跟踪、数据重复报错考核等方面的操作标准还有待完善。评估结果为大体符合。业务及治理根底系统信息准时录入,经过复核,并动态更,保证全面、准时、准确地反映业务实际。对监管统计人员及系统治理人员反响的存在完整性、准确性等缺陷的质疑信息,准时予以核查并订正。[评估重点]:业务及治理根底系统是否建立明确的数据录入复核制度。业务及治理根底系统信息是否准时更。可参考客户风险统计相关指标的更准时性状况。业务及治理根底系统对监管统计人员反响的质疑数据的核查修改状况。可参考客户风险统计相关数据清理的核查修改状况。[参考案例]:某行明确信息科技部门作为全行根底信息录入准时性、准确性、合规性的治理和考核工作职能部门。依据系统自动化程度和业务流程特性,实行定期人工核查、公布数据、由数据治理系统分析提取质疑数据等三种方式分析数据过失,并反响操作部门确认修正。但是,该行根底系统质量治理存在较为明显的缺乏,一是录入信息的标准治理相对薄弱。系统功能和数据录入的标准性标准不能有效的传达至前台操作人员,相关制度执行力较弱,不能引导行内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难以保证数据录入的标准准确。二是系统信息的更治理相对薄弱。数据更准时性方面的规章制度执行力较弱,数据更的准时性难以得到保障。评估结果为较不符合。对监管统计人员及系统治理人员反响的存在完整性、准确性等缺陷的质疑信息,能依据规定流程准时予以核查并由客户经理切实订正。但实际操作中局部信息未进展复核,且存在信息更不准时的状况。如客户局部台账信息缺少复核手段,少量监管统计信息不准确。评估结果为大体符合。业务及治理根底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满足业务、产品和监管要求的需要,并为监管统计治理系统预留能够灵敏加载的数据接口。[评估重点]:业务及治理根底系统为监管统计系统预留数据输出接口状况。监管要求状况下,系统升级改造时间是否满足监管统计工作需求。[参考案例]:流程建模等方式、留有将来扩展空间及接口,系统适应变化力气及功能扩展性较强,能够比较好的满足业务、产品和监管要求的需求。例如,该行在监管部门要求增业务系统不掩盖的指标时,由于系统内已经预留字段,因此不必对该业务根底系统表构造进展调整,即可在很短的时间内满足监管统计需求。评估组评为符合。8监管统计系统银行建立适应监管统计工作需要的、完善的监管统计系统,实现流程把握的程序化,能够自动提取和加载所需数据,有良好的质量把握与错误信息提示功能,保障数据安全和标准操作,并具有可拓展性和灵敏性。[总体把握]:868.1和8.4,主要从信息科技支持资源和安全防范措施两个方面对监管统计系统提出的根本要求,是保证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的前提;其次个方面包括标准8.2、8.3和8.5,主要从数据提取和加载、质量把握功能和取数规章对监管统计系统提出的核心要求;第三个方面包括标准8.6,从灵敏性和可拓展性方面对监管统计系统提出的较高要求。8.1、8.2、8.3、8.48.58.6统的要求较高,因此在评估整体原则时仅作为参考。例如,某行五年进展规划明确了关于监管统计系统的建设规划,系统框架根本符合监管统计工作的需求,监管统计系统能自动提取51%的监管统计数据,设定了总分、表内和表间检验关系,安全防范措施、系统取数规章及用户使用手册完备。但该行监管统计系统仍存在较多问题,例如:信息科技支持力度缺乏,的监管要求提出后,系统开发或升级部门不能马上做出响应;系统取数功能欠缺导致很大局部数据需要手工填报;虽设定了根本的校验关系,但不能灵敏设定参与检验的指标的规律关系,不能自动提示特别变动及错误状况;仍存在少量系统取数规章有待调整。各具体标准评估结果为:标准8.18.2评估为“较不符合标准8.38.48.58.6[调阅资料]:监管统计系统及直接相关的根底系统清单和关系架构图监管统计系统治理制度,包含备份制度、安全运维制度等。监管统计系统操作手册或功能说明书监管统计系统配置标准,包含统计报表规律校验关系和预警提示设置等。监管统计系统应急方案及相应的制度方法监管统计指标的取数规章及系统比照关系[访谈要点]:了解监管统计系统建设规划、整体框架及具体建设状况,是否具有充分的信息科技资源支撑。了解监管统计系统如何实现对监管统计业务的流程化把握,是否能够涵盖数据采集、加工、汇总、报送和数据质量反响等各个环节。了解监管统计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否具备数据校验、特别变动提示等数据质量把握功能和外部标准化信息的导入功能,是否具有系统操作手册。了解监管统计指标通过监管统计系统从根底系统中自动抽取的状况,包括数据抽取规章、可以自动抽取的指标及其根底系统来源、自动抽取指标占全部监管统计指标的比例、无法自动抽取的指标及缘由等。了解监管统计系统的安全防范措施建设状况,是否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和数据备份制度。了解当监管统计制度变更时,监管统计系统能否准时做出相应调整。结合该行日常监管统计报表存在的过失等状况,针对性提出问题。具体标准:银行将监管统计系统建设纳入本行信息系统建设整体规划,系统框架设计符合监管统计业务及治理要求,并配备充分的信息科技支持资源。[评估重点]:是否将监管统计系统建设纳入本行信息系统建设整体规划。监管统计系统建设规划中的系统整体设计是否符合了监管统计业务及治理要求,是否与其他相关系统同步推动或升级改造。信息系统建设规划中系统开发、硬件购置、系统维护、信息科技人员配备等方面是否满足监管统计业务及治理进展需要,已完成的阶段性信息系统建设规划目标满足现阶段的监管统计业务及治理要求状况以及系统运行维护、技术支持等状况。[参考案例]:某行监管统计系统建设取得了确定的进展,相关系统由统计部门自行开发维护,未纳入到全行的信息科技整体规划和运行维护,无法共享行内信息科技部门技术、人力、治理等资源:一是缺少统计信息系统与根底系统的整合和统一规划,系统间的数据连接和互换还不畅通;二是未从信息科技部门获得长期团队支持,没有长期稳定且充分的系统开发维护人员;三是未纳入信息科技部门整体治理,在系统需求、开发、测试、维护、升级等流程中治理不够标准完善。评估组评为较不符合。银行监管统计系统实现流程把握的程序化,综合处理监管统计业务,能够自动提取相关系统所涵盖的全部监管要求数据,能够自动加载标准化的外部数据。[评估重点]:监管统计系统是否集数据录入、加工、检验、查询、分析、输出为一体。监管统计系统是否能实现自动提取全部监管要求数据,可通过统计人员现场演示进展监管统计系统是否可实现对手工处理指标数据等外部数据的自动加载。[参考案例]:某行非现场监管统计报表报送系统能够自动提取局部监管要求数据,但自动提取比例仅为51%,49%的数据指标需要人工补录。经深入分析,局部指标无法自动提取的缘由系由监管统计系统取数功能欠缺所致。评估组评为较不符合。监管统计系统具有良好的质量把握功能,能自动实现总分、表内、表间检验和预警[评估重点]:监管统计系统是否具有总分、表内、表间检验功能;监管统计系统是否具有预警提示功能;监管统计系统是否可以依据监管统计工作需要设定参与检验的机构、指标的规律关系,自动提示特别变动及检验结果。[参考案例]:某行监管统计系统能灵敏设定各机构、报表、指标的规律关系,根本满足总分、表内、表间、预警校验需求。分行报送及总行接收数据的过程都设置默认的总分、表内、表间及预警校验规章,并强制自动校验,对不满足要求的数据予以驳回,确保数据正确入库。但系统校验关系维护存在少量缺陷,潜在确定的数据质量陷患。评估组评为大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