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称社交网站成牟利工具隐私泄露增信息安全隐患_第1页
报告称社交网站成牟利工具隐私泄露增信息安全隐患_第2页
报告称社交网站成牟利工具隐私泄露增信息安全隐患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报告称社交网站成牟利工具隐私泄露增信息安全隐患报告称社交网站成牟利工具 隐私泄露增信息安全隐患各大社交网站上汇集了大量的个人信息与资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社交网站的隐私保护设置还不够完善,因此,这些隐私信息难免为不法分子利用。这就好像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孩子身携巨款,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不过事实还远不止于此,不少社交网站甚至商业公司进行合作,把用户个人信息当做牟利工具。隐私保护设置不完善已让人提心吊胆,信息管理者再监守自盗,让用户情何以堪?个人隐私信息一旦泄露,轻者用户可能受到骚扰不胜其烦,重者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作违法犯罪的工具,对用户本人或其他相关人员的人身安全与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害。一般来说,用户个人信息泄露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第一,许多社交网站本身只顾商业利益,不讲安全原则,完全将用户信息当成一种牟利商品;第二,由于网站技术管理不够完善,许多黑客利用木马病毒等恶意程序在网上收集;第三,不法分子或商家通过网民发布的博客、帖子以及所加入的同学群直接或间接地获得个人隐私信息。据媒体报道,目前包括Myspace账号、Facebook账号等国外社交网站的资料,都可以在黑市上买到,单个账户的价格根据活跃等级、完善程度从几美分到几美元不等。对用户而言,这该是何等触目惊心!古人云: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朝,大隐隐于市。如今我们在社交网站上的个人信息又该隐于何处?倘若真是“大隐小隐无处可隐”,所有个人信息都晒在网上无处遁形,用户信息安全毫无保障,社交网站也将为千夫所指,最终在市场上销声匿迹。隐私问题成掣肘,长远发展须破“隐私门”瑞星公司发布的《网民隐私与社交网站(SNS)安全报告(2009)》指出,网民在社交网站注册个人资料之后,很容易遭遇手机号泄露、MSN和邮箱帐号密码被盗用等七大安全风险,而利用各种方式骗取网民个人资料用以牟利,已经成为社交网站利润的重要来源。长此以往,网民不堪其害,社交网站的发展必将受到重创。如何破除隐私问题这一发展掣肘,已经成为设计交网站不可回避的课题。那么,如何在网络实名与保护隐私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呢?首先,通过法律手段保护网民隐私,对非法泄露公民隐私的网站及个人严惩不贷。今年以来,我国已连续多次对低俗网站进行整治,同时也将从法律角度加大对网络版权的保护。其次,社交网站自身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保护用户隐私,同时还要在技术方面加强系统建设,为用户信息安全构建更坚固的保护墙。第三,网民个人在使用网络时,要加强安全意识与隐私保护意识,在注册及选择社交网站时,应加以甄别和区分,避免个人隐私和资料泄露和被盗。社交网站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