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b1c61e41a902afd86d221155165be86/8b1c61e41a902afd86d221155165be861.gif)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b1c61e41a902afd86d221155165be86/8b1c61e41a902afd86d221155165be862.gif)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b1c61e41a902afd86d221155165be86/8b1c61e41a902afd86d221155165be863.gif)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b1c61e41a902afd86d221155165be86/8b1c61e41a902afd86d221155165be864.gif)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b1c61e41a902afd86d221155165be86/8b1c61e41a902afd86d221155165be86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知识点、教案及练习题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认识》教案设计篇1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面积的认识》第一课时的内容(P39-41)。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的事物和画图等活动,通过观看、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通过观看、操作、比较等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活动中培育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与他人合作沟通的能力,并促进空间观念的进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涂一涂、说一说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通过观看、数格子、重叠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情感看法价值观目标:
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的事物和画图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够选择较好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从今日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第五单元“面积〞〔板书〕
师:你们曾经听说过面积吗?〔生沟通〕
2、师:真不错,你们已经知道了这么多关于面积的学问,那么,你们能说说到底“什么是面积〞吗?〔补充课题,生沟通〕
3、师:真好,大家能说出自己对面积的理解,可是说得是否精确、严谨呢?到底什么是面积,课本上智慧老人说得清清晰楚,你们能不用老师讲,自己看书就能把它搞明白吗?〔生看书〕
4、师:好,看书以后,如今知道什么是面积吗?
生:物体外表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师板书,生齐读〕
师:不错,书中智慧老人就是这样说的,可是,这句话有点长,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还是不太懂,谁能把这句话分开,变成两句话,是哪两句话?
生:物体外表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呈现PPT〕
二、感知物体外表的大小
1、师:我们先来看第一句话:物体外表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谁能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沟通。〕
2、师:物体就是一个东西,比方这是一本数学书,这个面叫封面,大家摸一摸,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封面的面积。那除了课本你们还能举出其它的例子吗?
生沟通:(1)课桌外表的大小,就是课桌的面积。
〔2〕黑板外表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积。
〔3〕屏幕外表的大小,就是屏幕的面积。
〔4〕操场外表的大小,就是操场的面积。
。.。.。.。
3、师:好了,同学们举出了好多例子来说明面积。那老师也来说说我的理解,好不好?我说:黑板的面积很大。你们说黑板的面积很大吗?〔生沟通:教室的面积比它大,我们学校的面积比教室的面积大,安庆市的面积比学校的面积大,安徽省的面积比安庆市的面积大,全国的面积比安徽省的面积大。.。.。.〕
师:那么黑板的面积很小吗?〔生沟通〕
师:如今我们知道了面积大,还有更大的,面积小,还有更小的。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事实上是几个面积相比较的结果。
4、师:好,刚刚学了这么多,我来出个题目考考大家,好不好?
〔1〕师演示,首先和一位学生掌心相对,你们能用面积说一句话吗?〔生沟通〕
然后,师自己双手合并,能用面积说一句话吗?
〔2〕〔师拿出一本书〕你们看,这本书的外表是指哪儿呢?谁上来指指看。〔生演示〕谁能用面积来说一句话呢?〔生沟通〕
三、感知封闭图形的大小
1、师:好,刚刚我们理解了第一句话,“物体外表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如今来看,第二句话“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ppt出示〕说到图形,你们会画图形吗?请大家在纸上随便画三个图形。〔请三位同学上黑板画〕
〔1〕师:我想问一问,你们画的图形的样子都是一样的吗?那它们的大小是一样的吗?把你画的最大的图形找出来,与同桌最大的图形比较一下,看谁的更大?把你最小的图形,与同桌最小的图形比较一下,看谁的图形更小?
〔2〕师:说这个图形比较大,实际就是说这个图形的什么比较大呢?那黑板上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小?
师:〔指着一个图形〕这个图形的面积,就是指哪一部分的大小?〔学生上黑板摸一摸〕
〔3〕师:这里面积的大小是指线的长度吗?〔商量,沟通〕
〔4〕师:〔选一幅图,擦去一条线〕这幅图的面积是指哪部分呢?〔请学生上黑板,指一指。商量沟通。〕
〔5〕师小结:哦,就像领土一样,〔手指开口处〕,这个地方到底归谁管,咱们无法确定,那也就无法确定领土面积有多大了。是这样的吗?那看来说图形的面积,这个图形肯定要怎么样?
2、试一试
师:昨天晚上备这节课的时候,我女儿剪了两个长方形,分别放在两个信封里,让我今日带来給大家猜一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你们能猜出来吗?
〔1〕师:〔出示信封〕猜得出吗?
〔2〕师:〔露出一部分〕如今能猜得出吗?〔学生猜〕
师:仅凭图形一条边的长度,能推断出它面积的大小吗?〔不能〕也就是露出的部分,没有封闭,就有各种改变的可能。对吗?
〔3〕师:〔露出两条边〕如今你能推断出谁的面积大了吗?〔生推断〕
四、感知面与线的关系
1师:面其实是由线围成的。线的改变会引起面积的改变。〔出示一个橡皮筋〕你们看这条线围成的图形的面积是怎样改变的?
2师:拿出你们手中的线,也能围成一个面吗?面积越来越大,越接近于什么图形?面积越来越小,两条线重合成一条线,就没有面积了。
3师:刚刚,我们在围面的时候,图形的样子和大小在发生改变,可是,什么没有变?
师小结: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不肯定相等。
五、比较面积的大小
1、师:如今我们知道了,图形的面积有大有小,那么我们怎样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呢?我们先来看几幅图形:
〔1〕师:〔出示图一和图二〕这两幅图,谁的面积大?〔小结板书:观看法〕
〔2〕师:〔出示阴影三角形和长方形〕哪幅图的阴影部分面积大?
〔再出示阴影三角形和正方形〕哪幅图的阴影部分面积大?〔小结板书:分析法〕
〔3〕师:〔出示图二和图三〕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小结板书:重叠法〕
〔4〕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淘气和笑笑在比较图形面积大小时遇到了什么困难?〔出示PPT〕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你能一眼看出来吗?怎么办,淘气想了一个方法,他说量出每边的长度,再加起来就能比较了。大家看,他的方法行不行?对了,笑笑也是这样想的:淘气比的是周长,不是面积。
师:那么,你有好方法来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吗?我们看看奇思是怎样比较的?〔出示PPT〕他用的是剪拼法,先剪一剪,再拼一拼。我们来试试看,如今知道谁的面积大吗?你知道正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的面积大多少吗?
师:接下来,我们看看妙想是怎样比较的?她用小正方形来摆一摆,如今你知道正方形比长方形大多少了吗?〔生沟通〕
2、师:你们看,我们如今不仅知道谁的面积大,还知道面积大多少。下面这个信封里也有两个带着小方格的图形,我拿出一个给你们看,这个图形的面积有多大?〔12个方格那么大〕,另一幅图,藏在信封里,不过我知道它有4个方格那么大。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相差多少呢?〔生商量,沟通。〕
六、总结全课
师:我们运用小方格来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必需要留意什么?〔小方格要一样大〕对了,这就是我们下节课学习“面积单位〞时要运用到的学问。今日这节课就学到这里,请同学们在课后思索和预习:为什么要有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分别有多大?下课。
板书:什么是面积
物体的外表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认识》教案设计篇2
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面积的含义,能用正方形作单位表征简洁图形的面积。
2.经受面积与周长的区分,加深
学习重点:结合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面积的含义。
学习难点:面积与周长的区分
学习预备:学具〔方格纸、圆片、正方形、三角形、小印章等〕课件。
学习过程:预设
一、激情导课
本节课我们学习与“面〞有关的学问
二、民主导学
1.任务一:初步认识面
〔1〕摸一模,认识面。请学生用手摸一摸数学书封面,再摸一摸课桌的桌面。
通过更丰富的素材,积累比较面的的阅历。教师请学生观看教室中黑板面和国旗的外表,
〔2〕找找自己身上的面,比比脸面与桌面的不同。
〔3〕认识曲面〔苹果、乒乓球〕
2、任务二:认识面积大家来进行涂色竞赛。请一名同学上台来涂,其他同学在自己的座位完成涂色任务,最快涂完的获胜。
2.探讨竞赛规则是否公平,知道“面积〞的概念。
〕结合实例认识面积。
教师举例说明:黑板外表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国旗外表的大小,就是……〔板书课题:认识面积。〕
2.学生举例说明物体外表的面积。
〔1〕动作、语言相结合,说明身边物体的面积。
请学生边摸边说,什么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
〔2〕通过想象,举例说明其他物体外表的面积。
请学生结合生活中常常见到的物体,边想象边说一说它们的面积。
3.用丰富的实例,进一步完善对面积的认识。
〔1〕摸摸字典的封面和侧面,说一说哪一个面的面积比较小。
4、周长与面积的区分
5、将数学书按不同位置摆放,说一说封面面积的大小是否有改变。
三、检测导结
完成第62页做一做。
沟通时,让学生不但说明自己所填的结果,还要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
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组织学生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数学书的封面,以及观看黑板的外表等等,用学生自己身边熟知的事物,借助于学生的生活阅历,让学生充分感知〞面〞,引发新知的生成。
在学生沉醉于生活体验时,通过涂色竞赛的活动,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在探讨竞赛规则是否公平的过程中,使学生认识到,这里所谓的大、小,事实上是说树叶的面有大有小,进而引出“面积〞的概念,为认识面积作好预备。揭示本节课的主题——面积的含义。准时地把生活阅历概括为数学学问,把生活语言提升为数学语言:黑板外表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等。先就具体事物,说明“面积〞的意义,为“面积〞概念的形成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
摸身边物体的外表,观看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物体的外表,并且比较两个面的大小,能加深学生对“物体的外表有大有小,可以比较大小〞的认识,稳固面积概通过完成做一做的练习,使学生体会一个图形中含有几个面积单位,它的面积就是几〔个单位〕,感悟单位的价值。
但反思整节课,还存在很多遗憾和缺乏的地方:
1、在教学认识物体的某个面时,没有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去多说说各种各样的物体的面并说说什么是它们的面积。虽然学生已经知道了课本封面的面积、黑板外表的面积等,但没有延长到课堂以外,延长到实际生活中去。这在肯定程度上,没有很好的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2、学生的小组合作活动组织的还是不够到位。虽然已经特意明确了活动要求,但由于平常的课堂中缺少训练,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仍显乱糟糟。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努力培育学生合作与沟通的能力,在敬重学生独特进展的前提下,指导学生进行合作沟通。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沟通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认识》教案设计篇3
教学内容:
人教版试验教材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面积,以及面积与周长的区分;
2、会用不同的方法比较物体或封闭图形的面积大小。
教具预备:
1、三张大小不同的长方形纸,一张正方形的纸〔学生每人一份〕;
2、小黑板一块;
3、实物图,足球,封闭图形,非封闭图形1个;
4、嘉奖星;
5、画好方格的长方形纸两张。
教学流程:
一、情景引入、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唱一首儿歌,好不好?唱一首《粉刷匠》
生:齐唱《粉刷匠》
师:粉刷匠不错,能把房子刷的美丽。有谁想当粉刷匠来个刷墙竞赛呢?〔选两名同学给大小不一的两块黑板涂色〕
生:说出竞赛的不公平。
师:〔怎么了?〕逼破学生说出他涂的太大了,确定涂得慢。〔什么太大了?〕黑板太大了,〔黑板的什么太大了?〕黑板的面太大了,〔黑板有好几个面,<指其它的面>其实你们竞赛刷的是两块黑板的外表〕
板书:外表
生:用完好的语言说一说不公平在哪里?〔我刷的黑板外表比他刷的黑板外表大〕
师:竞赛不公平,竞赛结束。
二、探究新知:
1、探究什么是“物体外表〞的面积
师:同学们,黑板有外表,生活中哪些物体也有外表?
生:找一找,摸一摸,说一说〔边摸边说:这是什么什么的外表,什么什么的外表这么大〕
师:出示电视机,钟表,彩旗,五角星实物图,足球实物,贴在黑板上〔它们有外表吗〕让学生指一指他们的外表。〔明确:物体都有外表,有的物体的面是平的,有的物体的面是曲的,例如:球或笔〕
生:比一比几个物体外表的大小,说一说大小关系〔明确:物体的外表是有大小的〕
板书:大小
师:我们把物体外表的大小给它起个名字叫———面积
板书:面积。〔板书〕
生:与教师一起边摸边说:这是什么什么外表的面积,并进行比较。
2、探究什么是“封闭图形〞的面积
师:物体的外表有面积,哪里还有面积呢?出示封闭图形〔贴在黑板上〕长方形,三角形,圆,五角星以及不规则的树叶形。它们有面积吗,
涂一涂这些图形的面积。
课件:出示一个非封闭图形
师:这个图形有面积吗,你能涂出这个图形的面吗?
明确:这个图形没有具体的面,也就没有面积可言了。〔或它的面积无法确定〕
师:这个图形与其它的图形有什么不同呢?
生:商量,明确:封闭图形有面积,而非封闭图形没有面积。
补充板书:封闭图形
小结:什么是面积?
3、探究面积与周长的区分:涂一涂,描一描,比一比,连一连
〔完成练习纸与课件中的习题〕
4、探究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1〕A墙面积大B墙面积大,怎么知道的。——观看比较
〔2〕比较两张大小差不多的长方形纸的面积,并说说是怎么比的。———重叠比较
〔3〕比较通过观看比较不出的物体面积,或无法重叠的物体的面积。
小游戏:引出测量法比较物体外表或封闭图形的面积需用统一的标准测量。
〔4〕比较大的物体的外表,又该如何比较它们的面积大小呢?计算面积———计算比较
三、全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1:
面积的认识
面积:面的大小
物体的外表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周长:线的长度
板书设计2:
面积的认识的外表
或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认识》教案设计篇4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有自选的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2、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米2、千米2、公顷〕,会进行简洁的面积换算。
3、探究并把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4、培育和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面积〞,第一课要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首先结合四对样子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体或图形,直观说明面积的含义。接着让学生从附页中剪下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比一比它们的面积大小。解决这个问题的挑战性在于单纯依靠观看难以推断,要鼓舞学生尝试查找其他的比较手段和途径。教材中提供了三种方法:剪一剪,拼一拼;用硬币摆一摆,再数一数;先画格子,再数一数。不仅表达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其中摆硬币或画格子的方法所蕴含的思想,还为后来学习面积的度量埋下了伏笔。
第二课,是让学生量一量数学书封面的面积有多大。这个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经受用画方格数方格的方法测量封面,以及沟通各自测量结果的过程,并在对彼此不同的测量结果的质疑与反思中,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在这个基础上,认识1厘米2的面积单位,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哪些东西的面积大约是1厘米2,使1厘米2这个面积单位变得直观、具体,看得见,摸得着。学生有了对1厘米2这个面积单位体验后,让他们再估一估数学封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厘米,并用格子纸量一量,检验估测得准不准。这样的活动对培育学生的空间观念与估测能力是特别必要的。后续教材引导学生认识1分米2与1米2等面积单位的活动,也要经受与认识1厘米2大体相同的认知过程,特殊要体会学习1分米2与1米2这两个面积单位的必要性,以及获得它们所示面积大小的具体体验。因为不同大小的面积单位是依据具体情境或场合加以选择使用的。
第三课“摆一摆〞是探究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探究活动从估测3个长方形的面积开始,培育估测意识;然后用1厘米2的小正方形放在3个长方形上摆一摆,看需要摆几行几列,能够分别把这些长方形铺满,从而获得每一个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的关系数据;把这些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进行观看、比较,发觉长方形面积与乘法的联系,从而建立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这个试验、探究的过程是学生体验合情推理、建立数学模型的抽象思维的过程。有了建立长方形面积公式的阅历,经过类比推理,学生就能够得出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第四课“铺地面〞,学习面积单位的换算关系〔进率〕。教材创设了“铺地面〞的问题情境,探究1分米2与1厘米2的换算关系。先让学生估计1分米2=100厘米2的换算关系。学生经受这个过程之后,就可能类似地推出1米=100分米2、1米=10000厘米2等结论。在把握厘米2、分米2和米2之间的单位换算关系之后,再认识米2、公顷和千米2之间的换算关系,鼓舞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忆这些常用的面积单位及其换算关系。例如,1米2=10000厘米2、1公顷=10000米2,这两个换算关系有相同的进率;1分米2=100厘米2、1米2=100分米2、1千米2=100公顷,这三个换算关系也相同的进率--利用这种形式上的联系,或许有助于保持对它们的记忆。
三、重点难点
1、理解面积的含义,感受1厘米2、1分米2、1米2、1公顷、1千米2的实际大小。
2、会用合适的面积单位表示面积的大小。
3、会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4、体会统一面积单位的必要性
5、培育和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6、会应用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四、教学建议
1、要以培育和进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为教学重点
2、要让学生在观看、比较、测量、操作等实践活动中进展空间观念。
3、要重视估测活动的过程,鼓舞估测方法的多样化。
4、要重视培育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三年级数学下册《面积的认识》教案设计篇5
教学目标:
1、在观看、沟通、操作等活动中,经受认识圆柱和圆柱侧面展开图的过程。
2、认识圆柱和圆柱侧面展开图,会计算圆柱的侧面积。
3、主动参加学习活动,情愿与他人沟通自己的想法,获得学习的开心体验。
课前预备:
1、老师预备一个带商标纸的茶叶桶、剪刀、小黑板或课件。
2、学生每人预备一个圆柱体实物、剪刀、线绳等。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
1、谜语导入引出圆柱。上下一样粗,放倒一推骨碌碌。〔板书:圆柱〕
2、〔课件出示书中的情境图〕师:上面哪些物体的样子是圆柱?〔指名说〕
3、拿出你预备的圆柱形物品,举起来,大家相互检查,看看你们预备的都是圆柱吗?〔教师也要仔细观看准时发觉不符的,假如有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样子是圆柱?〔指名说〕预设:铁皮水桶、烟囱
二、体验探究
1、认识圆柱
拿起你的圆柱,认真观看,你发觉了:圆柱有多少个面?再用手摸一摸,这些面有什么特点?也可以在桌上轻轻地滚一滚。
〔1〕学生观看,并用手摸外表、滚一滚。
〔2〕集体沟通。好了,放好你的圆柱。你观看到圆柱有哪些特征?〔指名说〕
预设:
1、我发觉了圆柱有三个面。〔师:用手指一指都有哪三个面〕
2、我发觉了圆柱的的上下两个面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师:同意吗?那你们怎么知道这两个圆完全相同呢?有没有方法验证一下?〔指名说〕教师总结: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圆柱的底面,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并板书:2个底面相等〕
3、我发觉了圆柱还有一个面,〔师:这个面有什么特点?和上下两个底面有什么不一样?〕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圆柱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并板书:曲面〕
4、刚刚大家观看的特别仔细,那我们回忆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高〕,那圆柱有高吗?〔有〕谁来用手指一指或者用语言描述一下什么是圆柱的高?〔指名说〕
那你们认为一个圆柱有多少条高?〔很多条〕而且它们的长度怎么能样?〔相等〕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面积》练习题篇6
一、填空
1、边长为2厘米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面积是〔 〕。
2、用一条长为10厘米的绳子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可能是〔 〕
3、4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50000平方米=〔 〕公顷
400厘米=〔 〕米
8平方米=〔 〕平方厘米
25平方米= 〔 〕平方分米
4平方米=〔 〕平方分米
8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6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7公顷=〔 〕平方米
300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6平方千米=〔 〕公顷
4、用合适的单位填空:
小红家的楼房面积大约是123〔 〕
一张课桌高6〔 〕
一台电视机的屏幕是20〔 〕
一枚5角硬币面积大约15〔 〕
操场的面积约是36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旅行学习与研学活动安排计划
- 社会实践小班社区活动的开展计划
- 人力资源的发展与管理计划
- 2025年企业管理服务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乙肝四联制剂合作协议书
- 跨国业务数据转换合规指南
- 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家居设计合作协议
- 服装设计行业服装设计版权协议
- 2025年抗帕金森病药项目建议书
- Pipemidic-acid-trihydrat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肿瘤化疗腹腔注药
- 项目式学习指导手册:每个教师都能做PBL
- 机械基础 第三版 课件 (郁志纯) 模块八 液压传动
- c语言 谭浩强 课件
-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装置相关项目实施方案
- 保育师(四级)理论知识考核要素细目表
- 骨科业务查房
- 洗涤塔操作说明
- 名词 名词的定义分类(70张)
- 故障处理记录和总结分析表
- 墨点美术:芥子园画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