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基处理填土预压施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1页
《软基处理填土预压施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2页
《软基处理填土预压施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3页
《软基处理填土预压施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4页
《软基处理填土预压施工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LB.□XXXXX-XXXX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目次TOC\o"1-1"\h前言 II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则 15一般规定 16软土地基勘察 17设计 28施工 39路基处理 410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 411加固效果检测 512施工安全 513竣工验收 5软基处理填土预压施工技术规程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软基处理填土预压施工技术规程的总则、软土地基勘察、设计、施工、路基处理、施工质量检验、施工安全、竣工验收。本文件适用于软基处理填土预压施工。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502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JTGB02—2013公路工程抗震规范(附条文说明)JTGD30—201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JTG3430—202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总则应遵守国家建设工程的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明确质量责任,加强质量管理。应遵守国家安全生产的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明确安全责任,制定安全技术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保障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应遵守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节约用地,少占农田,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一般规定工程设计前,应对加固区域地质情况进行勘察和调查,勘察和调查深度应满足施工图设计要求。工程设计单位应根据勘察和调查结果进行施工图设计,必要时选择有代表性的场地进行工艺试验。工程施工前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制定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措施,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实施。施工过程中,应做好质量控制、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等工作。工程资料编制应及时、真实、准确、齐全。软土地基勘察应调查既有公路等级、技术标准、路堤和路面现状、改造计划、附近建(构)筑物等资料。应收集既有公路勘察设计、竣工、养护、监测等资料,宜进行沉降监测并推算剩余沉降。应在既有路堤路肩、坡脚处布置勘察孔。拓宽部分应按照新建路堤要求进行勘察。拓宽路堤勘探孔宜与原有勘探孔布设在同一横断面上。设计软土路基设计软土地基的处理是从稳定、沉降及满足构造物的承载力要求等方面进行分析。路堤稳定计算采用有效固结应力法。地基沉降量采用分层总和法(e-p曲线)计算主固结沉降Sc,并采用经验修正系数对其进行修正,经验系数Ms取值为1.1~1.4。地基的固结度采用太沙基固结理论计算。路基填筑期一般按6个月考虑,预压期按6个月左右控制。设计荷载按公路-I级考虑。地震力的计算按JTGB02—2013的规定,只考虑水平向地震力。软基处理以工后沉降及路基稳定为控制指标。新建段规定路面设计使用年限(15年)内残余沉降(简称工后沉降)桥台与路堤相邻处(一般5~7H)≤0.10m,涵洞或箱形通道处≤0.20m,一般路段≤0.30m,相邻路段差异沉降引起的纵坡变化不大于0.4%,桥头与一般路段间设置50m长的过渡段。压缩层计算深度控制为计算层底面附加应力与有效自重应力之比应不大于0.15,对于浅薄层软土路段,计算至相对硬层为止。稳定验算时,采用圆弧条分法按路堤施工期及公路营运期的荷载分别计算稳定安全系数,施工期采用直剪快剪(不固结不排水)指标,其容许值为1.10,运营期采用固结快剪(固结不排水)指标,其容许值为1.20。排水系统一般规定路基防排水设计应根据公路沿线气象、水文、地形、地质以及桥涵和隧道设置情况,遵循总体规划、合理布局、防排疏结合、少占农田、保护环境的原则,设置完善、通畅的防排水系统,做好路基防排水与地基处理、路基防护等综合设计,并与路面、桥梁、涵洞、隧道等防排水系统相协调。沿河路基防排水设计应根据河流水文特性、设计洪水位、流量以及河道地形地质条件,合理布设排水设施,做好排水设施出口处理,并与河道导流设施和调治构造物相协调,防止水流冲刷路基边坡及河岸。各类排水设施的设计应满足使用功能要求,结构安全可靠,便于施工、检查和养护维修。施工场地的临时性排水设施布设,宜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路基排水路基排水主要通过两侧的边沟来进行。边沟将汇集的路面水、路基边坡水排入河沟或排水涵洞中,或通过排水沟排出路基。路线经过河塘地段时,可设置填筑式边沟,或直接通过河塘排水,一般不应直接排入鱼塘。当边沟与沟渠、道路发生交叉时,一般将边沟水排入排水沟;遇灌溉沟渠时,则考虑将边沟水向两侧排除。当边沟水必须穿过道路时,设置边沟过路涵穿越,边沟过路涵采用水泥混凝土现浇,盖板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边沟出口与较大河沟相接处,当落差较大可能发生冲刷时采用急流槽将水引入河沟中,急流槽采用水泥混凝土现浇。路基压实及填料强度路基压实标准与压实度要求填土路基以JTG3430—2020中重型击实试验法得到最大干容重为压实标准。路基填土不同部位的压实要求按JTGD30—2015中的有关规定执行,具体见表1。路基压实标准填挖类型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方路堤上路床0~30≥96下路床30~80≥96上路堤80~150≥94下路堤150以下≥93零填及挖方路基0~80≥96特殊路段台背填土台背规定范围内≥96翻挖、清表、清淤换填基底换填范围内≥90压实度采用JTG3430—2020规定的最大干密度的压实度。为保证路肩的稳定,对于土路肩培土的压实度要求≥90%。为保证中分带护栏的防撞能力,对于中分带填土的压实度要求≥90%。路基填料要求路堤分层压实的最大松铺厚度应根据填料性质、施工工艺通过试验确定。路堤基底应在填筑前进行压实,基底压实度不应小于90%;路堤压实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当路堤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时,基底的压实度不小于路床的压实度标准。路基填料最小强度、最大粒径及压实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路基填料要求填挖类型路床顶面以下深度/cm填料最小CBR值/%填料最大粒径/cm填方路基上路床0~30≥810下路床30~80≥510上路堤80~150≥415下路堤150以下≥315零填及浅挖上路床0~30≥810下路床30~80≥510路基、路面排水工程施工中央分隔带及土路肩加固的施工,详见路面施工部分。路基预制混凝土梯形边沟施工应根据设计口宽和挖深进行开挖。应待两侧边坡及沟底夯实后浇筑C20小石子混凝,之后再拼装C30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边沟施工时应注意进出水口的高程,保证施工后边沟能将路基水迅速排除至沟边。当出水口的地形发生变化,影响出水口排水时,应会同监理及设计代表调整排水设计。急流槽施工时应注意与边坡防护衬砌拱对应设置。施工基本要求施工前,应熟悉设计文件,分析水文和地质资料,复核施工标控制点、高程控制点,进行技术安全交底。施工单位应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专项方案施工。施工材料应进行送检,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设备应进行性能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施工单位应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制定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施工单位应配足设备和劳动保护用品,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路基处理原地面整平原地面应清除杂草、树根等,并对原地面进行整平夯实。护坡道外侧应开挖临时排水边沟,初期不应开挖过大,尤其是填筑高度大于3.0m的一般路段和桥头段。路基临时排水沟一般不得与农田排、灌沟渠合用,且施工期间不能长期积水。河塘段路基根据需要填筑挡水围堰,抽水、清淤后,按设计要求挖成台阶。原地面湿软的复合地基处理段,必要时可填筑1~2层灰以满足机械进场需要。填土预压、填土等(超)载预压路床顶面设计高程以下路基压实标准及路堤填料要求见一般路基设计。等(超)载预压高程=路床顶面设计高程+等(超)载高度。等载预压高度为1m,超载预压高度为在等载预压的基础上增加预压土厚度。填土预压的等(超)载土方均用素土填筑,压实度为85%。填土预压完成卸载后,采用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石灰土来调整高程。预压段落路床填筑时,最上层20cm暂不掺灰处置,待预压卸载后进行翻挖掺灰处置。预压完成卸载土方应由施工单位根据施工工序利用于本标段其他土方工程中,工程量表中对卸载土方进行完全利用,无弃方。排水工程施工路基预制混凝土梯形边沟施工应根据设计口宽和挖深进行开挖。待两侧边坡及沟底夯实后浇筑C20小石子混凝,之后再拼装C30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边沟施工时应注意进出水口的高程,保证施工后边沟能将路基水迅速排除至沟边。当出水口的地形发生变化,影响出水口排水时,应会同监理及设计代表调整排水设计。急流槽施工时应注意与边坡防护衬砌拱对应设置。施工方法及注意事项构造物处施工要求对于通道、涵洞等小型构造物的施工,基坑开挖后若发现土质差,基坑边坡不稳定或地基达不到设计所需的承载力,需及时告知监理工程师及设计代表,经协商后采用适当的处理方案,保证边坡稳定及地基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其他施工注意事项加载速率关系到路堤在施工中的稳定性,应依据每月填筑高度≤1m的施工速率进行填筑,填筑过程中如发现沉降速率超过10mm/d时,应立即停止填筑,具体的加载速率根据施工观测结果予以调整(以确保填筑过程中路基处于稳定状态为前提)。特殊路基下沉后,路堤边坡坡率、路堤宽度、高度均会发生变化,设计时已予以考虑。填筑路堤时,应按设计边坡、侧坡加宽或现场实测推算值连同施工加宽值(单侧50cm),与路基填筑同步施工,确保其压实宽度大于路堤设计宽度,并保证削坡后有效的断面尺寸和路基宽度。对于部分预压期沉降较大的桥头段,为保证桥台安全,需在复合地基处理与预压完成后再施工桥台、桩基;并且在施工桥台、桩基过程中加强施工监测。排水系统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加固效果和预压时间的长短,因此排水工作必须贯穿于施工全过程。河塘段边沟外侧土堤与路基主体同时填筑。施工时必须避免高堆填快速施工。应薄层摊铺,分层充分碾压。填筑时加强观测,控制施工速率。施工中,如果发现地质条件与设计有出入时,经监理工程师研究同意后,可会同设计代表对处理方案作适当调整。加固效果检测软土地基加固前、后应进行现场原位强度检测和现场取土及室内试验,必要时应进行加固后的地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