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_第1页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_第2页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_第3页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_第4页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调节第1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节国际收支理论弹性论乘数论吸收论货币论第2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什么是西方国际收支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是国际金融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最早对国际收支进行系统分析的可追溯到1752年大卫·休谟提出了“物价—现金流动机制”(Price-SpecieFlowMechanism)。休谟关于国际收支自动恢复均衡思想一直支配着国际收支的分析。直到20世纪30年代金本位制崩溃,各国的国际收支陷于极度混乱的局面的时候,才有“弹性论”的出笼。随后的几十年里,其他理论也逐渐出现,这些理论大大丰富了国际收支的理论分析,为货币当局调整国际收支的行为提供了重大的理论依据。

第3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国际收支理论发展的起点:贸易顺差论核心观点重商主义者认为,贵金属(黄金和白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这种财富聚敛的主要途径,是取得国际贸易顺差,亦即外贸顺差是该财富增加的源泉。因此,他们极力主张政府实行贸易保护政策。评价“贸易顺差论”严格地说不是国际收支理论,但它的观点,却是国际收支理论发展的起点。第4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古典学派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理论-1

1、特点:该理论是建立在货币数量论基础上,以金本位制和自由贸易的存在为前提。调节过程均涉及三个小环节,即黄金量多寡、物价高低和进出口增减。

2、代表观点:休谟机制(物价-现金流动机制学说)

在金本位制度下,黄金的输出入,使外汇供求得到均衡,并使汇率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但是无论任何国家,如果其汇率继续维持在黄金输出点上,而黄金不断地输出时,即使该国有巨额的黄金储备,它的黄金储备终有枯竭的一天。

休谟认为,任何国家都不会发生黄金持续流出,以致黄金储备流尽,而不能维持金本位制度的现象。这就是“物价—现金流动机制”理论。这一思想,从1752年至1914年间,先后受到亚当·斯密、穆勒、马歇尔等古典学派经济学家的发扬,而成为古典学派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核心。

第5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古典学派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理论-23、评价:该理论至今广为流传,但该理论是有局限性的,表现在:(1)其建立的前提是贸易自由化和黄金在国际间的自由输出入,超出此前提,则理论只能流于幻想。(2)其理论基础是货币数量论,但却忽略了对黄金和商品内在价值的分析,也没有对黄金数量变动引起物价变化从而影响进出口的时滞作应有的考察。(3)只考虑汇率与物价的调节作用,而没有提及利率与国民收入的调节作用。第6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弹性论-11937年英国女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在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着重考虑了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适用于30年代大萧条时,供给过剩,需求不足的世界经济环境。第7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弹性论-2该理论主要分析在收入不变条件下货币贬值对一国国际收支调整的作用。其围绕着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来阐述国际收支问题,因而将其称弹性分析理论。

第8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弹性论-3基本精神:汇率变动通过国内外产品之间、本国生产的贸易品(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与非贸易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变动,影响一国

出口供给和需求,从而作用于国际收支。第9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弹性论-4弹性论的前提假定弹性论把汇率水平的调整作为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基本手段,在分析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调节之前做了3个前提假定:

假定其他一切条件(利率,商品价格,国民收入等)不变,只考虑汇率变动对进出口商品的影响.由此说明,此理论运用的是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

假定贸易商品的供给几乎有完全的弹性.这里的供给弹性有4个,即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与出口商品相竞争的外国商品的供给弹性;进口商品国外供给弹性与进口商品竞争的国内商品的供给弹性.这一假定说明,既然贸易商品的供给具有完全弹性,那么贸易收支的变化完全取决于贸易商品的需求变化.

假定没有资本移动.国际收支等同于贸易收支,即国际收支=出口商品值-进口商品值.第10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弹性分析的基本概念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Dm=进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进口商品价格变动率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Dx=出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Sm

=进口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Sx=出口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第11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弹性论的主要内容-1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条件在上述假设条件下,弹性分析法主要探讨汇率变动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认为价格弹性的大小是本币贬值调节国际收支成功与否的关键。由于它又假设供给弹性为无穷大,因而,贬值的效果取决于需求弹性: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弹性分析法认为,只有当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与出口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时,贬值才能改善贸易收支。这就是马歇尔—勒纳条件,它是贬值改善贸易差额的充分必要条件。

根据这个条件,如果一国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即满足该条件,则汇率贬值能改善本国的国际收支;如果等于1,则国际收支状况不受影响;如果小于1,则汇率贬值反而会使本国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

西方学者对马歇尔—勒纳条件进行了实证分析。一般认为,汇率贬值对工业国家要比发展中国家有利。发展中国家主要依靠进口,其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很低,汇率贬值的作用不大;而工业国家面临竞争的出口市场,其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很高,汇率贬值的作用就很明显。因此,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含义表明,汇率贬值对一些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有利,而对另一些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并不有利,不能笼统的说:只要汇率贬值,就能改善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第12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弹性论的主要内容-2货币贬值对贬值国贸易条件的影响贸易条件是指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间的比例.用公式表示,即T=PX/PM

其中:T表示贸易条件,PX表示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M表示进口商品价格指数.T上升说明贸易条件改善,T下降说明贸易条件恶化.货币贬值带来相对价格的变化,它究竟是改善贸易条件还是恶化贸易条件,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在不同的国家也有差异的.第13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弹性论的主要内容-3J曲线效应第14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弹性论-评价

弹性论产生于30年代大危机与金本位制度崩溃时期。它之所以在西方经济学界长期流行,一方面是因为它适合当时西方各国政府制定政策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它在理论上填补了古典国际收支调节理论失效后西方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上的空白。它曾被许多国家应用,并在调节国际收支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弹性论揭示了汇率变动通过改变国内外产品之间和本国贸易品部门和非贸易品部门之间相对价格影响进出口供求的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世界市场的现实情况。

第15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弹性论-重大的缺陷(1)弹性论在分析时,假设货币贬值前贸易收支处于平衡状态,这一假定不符合实际情况。这是因为,货币贬值的目的不在于创造贸易收支顺差,而是为了消除已有的逆差。然而,既然国际收支已经平衡,那还有什么必要进行货币贬值呢?这就是弹性论无法回答的问题。

(2)弹性论不涉及资本流动。在资本流动十分庞大的今天,这一理论的局限性就表现得更为突出。实际上,汇率贬值还会影响资本帐户收支。至于它会改善还是恶化资本帐户收支,取决于汇率贬值如何影响人们对汇率变动趋势的进一步预期。如果人们预期汇率贬值纠正了本国货币的定值过高,汇率贬值就会刺激国外资金流入增加,本国资金流出减少。如果人们认为这一汇率贬值只是一系列贬值的开端,这反而会造成资金的净流出。

(3)弹性论只是一种比较静态分析,在短期内,贬值并不能立即引起贸易数量的变化,从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动到贸易数量的增减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即存在时滞,这是因为掌握市场信息,扩大出口品和进口替代品生产产量等都是需要时间的,这就是“J曲线效应”

第16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乘数论由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由哈罗德提出的.凯恩斯的”乘数理论”原是反映国内投资和储蓄自身变化与国民收入变化之间的关系.即由于”乘数”的作用,国内投资的增加给国民收入总量带来的增加要比投资变动本身大得多,而国内储蓄的增加会以同样的倍数减少国民收入总量.乘数论就是凯恩斯主义者将乘数理论推广到开放经济情况下,把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联系起来进行研究.第17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乘数论-内容一国的出口具有和国内投资同样的效应,可以增加国民收入总量;一国的进口具有和国内储蓄同样的效应,会减少国民收入总量.当一国商品,劳务出口时,从国外获得的货币收入会使产业部门(企业主和工人)收入增加,这些部门总收入增加又会引起他们对消费品需求(包括对进口和国内消费品的需求)的增加,从而引起从事国内消费品生产部门的收入和就业扩大,并使进口增加,如此推算下去,国民收入增量将为出口增量的若干倍.出口增量所诱发的国民收入增量的倍数大小,主要依赖于两个因素:一是边际进口倾向,即在出口增量诱发的国民收入增量中用于增购进口品所占的比例;二是边际储蓄倾向,即国民收入增量中转入储蓄部分的比例.当出口增加导致国际顺差时,若外贸乘数大,边际进口倾向小,则该国会在长期内保持顺差;若外贸乘数小,边际进口倾向大,则顺差很快因进口的增加而抵消.第18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乘数论-评价乘数论把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联系起来,把外贸对国民收入的扩大或紧缩的倍数作用同一国内部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提出了独特的国际收支不平衡调节政策,这对于以后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研究和政府政策都具有一定的意义.但该理论是建立在凯恩斯乘数论的基础上的,模型中没有考虑货币量和价格因素的作用,它假定的是汇率稳定,价格不变,出口具有弹性等,这样容易得出:逆差的调节是减少国内开支消费,顺差调节是扩大国内消费.若上述假定不能实现,则调节效果就较差.乘数论没有考虑资本流动,因此它关于收入对国际收支的影响分析并不全面.收入上升虽然刺激进口增长,但收入上升往往意味着经济繁荣,由此可能会吸引外国资金流入,带来资本帐户的改善,抵消其对经常帐户收支的不利影响.第19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吸收论1952年有詹姆士-爱得华-米德和S-亚历山大提出从国民收入和总需求的角度,系统研究货币贬值政策效应的宏观均衡分析吸收论(AbsorptionApproach),又译吸收分析法,有时也称支出分析法(ExpenditureApproach),分析的是收入和支出在国际收支调整中的作用。第20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吸收论政策主张该理论建立的基础是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分析,他把经济活动视为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在这个整体中最重要的分析指标是总供给、总需求、国民收入和就业总量。吸收分析法的表现形式:贸易差额NX=国民收入Y—总吸收D支出转换政策和支出增减政策的相互配合运用,是一国经济实现内外部平衡的主要条件。第21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1.原因分析Y=C+I+G+(X-M)......(1)式中Y、C、I、G、X、M分别代表国民收入、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出口和进口。第22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

B=Y-A......(2)B表示(X-M),(C+I+G)称为吸收,反映本国居民的支出用A表示。该公式高度概括了国际收支与国民经济总量之间的数量关系,表明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根本原因是国民收入与国民支出的总量失衡。Y>A,B>0,国际收支顺差Y<A,B<0,国际收支逆差Y=A,B<0,国际收支平衡第23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2.对策分析它与弹性分析理论一样都侧重于分析货币贬值政策对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当Y<A,国际收支逆差时,Y↑或A↓,或两者兼用。第24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具体应结合国内的经济状况来考虑:第25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所谓边际吸收倾向,是指每增加的单位收入中用于吸收的百分比。在货币贬值而引发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实际现金余额效应使得人们减少消费或卖出金融资产。减少支出意味着支出相对于收入的减少,人们卖出证券将间接提高利率,抑制了企业投资与居民消费。第26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吸收论评价

吸收分析法是建立在宏观的、一般均衡的基础上的,比微观的、局部的弹性分析法有所进步,并强调了政策配合的意义,不过,它仍有不足之处,表现在:第一,两点假设(贬值是出口增加的唯一因素、生产要素转移机制平滑)不切实际;第二,倾斜地以国际收支中的贸易项目为研究对象,而忽视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资本项目,从而使其理论无法完满。第27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货币论货币论兴盛于70年代,它用货币理论来解释各国国际收支之间的联系以及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过程。它把国际收支作为整体来对待,把国际收支不均衡当作货币供求存量不均衡的结果。主要代表任务有蒙代尔(R.A.Mundell)、约翰逊(H.G.Johnson)和福兰科尔(J.A.Frenkel)。

货币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不是什么新的发明创造,而是对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创立“物价—现金流动机制”理论的改进和发展。它以货币数量论作为理论依据,来解释各国国际收支之间的联系,以及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过程。

第28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货币分析法在两方面有别于

传统的弹性论和吸收论

第一,货币论将国际资本流动也作为考察对象,强调国际收支的综合差额,而非贸易差额。第二,传统理论注意对线上项目的分析,而货币论则主张从线下项目分析,视线下项目差额为线上项目交易的结果。在货币论看来,线下项目交易即国际储备额的变动,进一步来看是货币市场均衡的结果。第29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货币论货币论在分析中有以下几点假设:

(1)汇率是钉住汇率;

(2)经济处于长期充分就业均衡;

(3)货币需求是收入的稳定的函数;

(4)货币供给的变化不影响实际变量;

(5)从长期看,一国的价格水平和利率水平钉住在世界水平上,保持刚性。

货币论认为,国际收支失衡是由于货币市场供求失衡而产生的货币流动,国际收支逆差是由于货币供给过多,而国际收支顺差是由于货币需求过多而引起的货币流动。因此,货币论认为,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国际收支不仅是衡量货币流动的标志,而且这种货币流动只能用货币供求失衡来加以解释。货币论强调货币政策的正确运用,认为只有货币当局调节货币供给到与货币需求保持相当水平时,国际收支才趋于平衡。

第30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货币论货币论考察了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货币论认为,在充分就业的情形下,贬值将引起国内商品的价格上涨,导致货币需求扩大,或实际现金余额减少,因而会压缩支出,从而对经济具有紧缩作用.此时若国内的名义货币供应量不增加,则贬值国只有通过国际收支盈余来补充短缺的现金余额,从而达到改善国际收支的目的,否则,若贬值国的国内货币供应量也增加,不一定能改善国际收支逆差状况.第31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基本观点*货币分析法强调货币市场存量均衡的作用。一国货币供给又来源于国内外两方面的资产业务:Ms=m(D+R)D为国内货币供应基数,R为外国货币供应基数,以国际储备为代表,m为货币乘数m=1,Ms=D+R第32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Md=MsMd=D+RR=Md-D综合来看,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是一国货币市场供求存量失衡的反映。第33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国际收支是一个货币现象国际收支逆差,实际上就是国内货币供应量超过了国内货币需求量国际收支问题,实际上反映了实际货币余额对名义货币供应量的调整过程第34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货币论对货币贬值的分析假设“一价定律”成立(Pd=ePf)Md=ePff(Y,i),e为汇率,Pf为外国的价格水平当本国货币贬值,e上升,国内价格上升,从而使得净出口增加。贬值,导致价格上升,实际货币余额减少,从而对经济具有紧缩作用。第35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货币论货币论提出了自己的政策主张所有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在本质上都是货币的不平衡.因此,国际收支的不平衡,都可以由国内货币政策来解决.国内货币政策主要是指货币供应政策,因为政府可能操纵的是货币供应量的规模,而货币需求受政府的影响很小,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一般来说,膨胀性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顺差,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为平衡国际收支而采取的贬值,进口限额,关税,外汇管制等贸易和金融干预措施.只有当他们的作用是提高货币需求,尤其是提高国内价格水平时,才能改善国际收支,不过,这种作用是暂时的.第36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货币论评价:货币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开放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国际收支与国内信贷等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同时货币论的另一贡献在于唤醒了人们在国际收支分析中对货币因素的重新重视。

第37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主要缺陷第一,它假定货币需求函数是相当稳定的。但在短期内,货币需求往往是很不稳定的,也很难不受货币供给变动的影响。第二,货币论还假定货币供给变动不影响实物产量。第三,它强调一价定律的作用,但尤其从长期来看,一价定律往往是不能成立的。第38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2节国际收支调节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国际收支失衡自动调节机制第39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

(1)周期性因素

经济萧条期,国际收支顺差;经济高涨期,国际收支逆差。(2)货币性因素:货币发行过多,国际收支逆差;货币发行减少,国际收支顺差。(3)结构性因素①生产力结构:生产力发达国,国际收支顺差;生产力低下国,国际收支逆差。②产品结构:产品能适应世界市场需求则顺差,不能适应世界顺差需求则逆差(4)收入性因素:国民收入提高,国际收支逆差;国民收入下降,国际收支顺差。(5)偶发性因素:天灾人祸,如战争、自然灾害、投机交易等,一般会导致国际收支逆差。(6)不稳定的投资和资本外逃因素第40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1)逆差的影响(2)顺差的影响

第41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国际收支持续逆差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1、导致外汇储备大量流失。储备的流失意味着该国金融实力甚至整个国力的下降,损害该国在国际上的声誉。

2、导致该国外汇短缺,造成外汇汇率上升,本币汇率下跌。一旦本币汇率过度下跌,会削弱本币在国际上的地位。导致该国货币信用的下降,国际资本大量外逃,引发货币危机。

3、使该国获取外汇的能力减弱,影响该国发展生产所需的生产资料的进口,使国民经济增长受到抑制,进而影响一国的国内财政以及人民的充分就业。

4、持续性逆差还可能使该国陷入债务危机。第42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对国内经济发展的影响1、持续顺差会破坏国内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使总需求迅速大于总供给,冲击经济的正常增长。

2、持续顺差在外汇市场上表现为有大量的外汇供应,这就增加了外汇对本国货币的需求,导致外汇汇率下跌,本币汇率上升,提高了以外币表示的出口产品的价格,

3、降低了以本币表示的进口产品的价格。导致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其国内商品和劳务市场将会被占领。

4、持续顺差会使该国丧失获取国际金融组织优惠贷款的权力。

5、影响了其他国家经济发展,导致国际贸易摩擦,甚至报复,不利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发展。

6、一些资源型国家如果发生过度顺差,意味着国内资源的持续性开发,会给这些国家今后的经济发展带来隐患。

第43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国际收支失衡自动调节机制①金本位下:

逆差时:黄金输出增加、货币供应减少、物价下跌,从而出口增加进口减少。顺差时则相反②纸币流通时期固定汇率条件下:逆差时:减少国内财政支出,从而进口减少;减少本币供应,使工资、物价下降,从而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使利率提高,从而资本内流。顺差时则相反③纸币流通时期浮动汇率条件下:

逆差时:本币贬值,使出口增加进口减少。顺差时则相反。

第44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金本位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其基本思想是:各国只要遵循游戏规则(见插图),一国国际收支失衡,可以通过黄金的自由输出入和物价的涨跌而自动取得平衡。金本位制度下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进口增加出口减少黄金流出货币供应量减少物价下降黄金流入进口减少出口增加国际收支顺差物价上升货币供应量增加国际收支逆差第45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纸币流通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1)价格的自动调节机制(2)汇率的自动调节机制(3)国民收入的自动调节机制(4)利率的自动调节机制第46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政府对国际收支失衡采取的调节政策分类

支出增减型政策:这类政策旨在通过改变社会总需求或总支出来改变进出口贸易、劳务及资本的输出入状况,从而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支出转换型政策:这类政策是指不改变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而改变需求和支出方向的政策。第47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政府对国际收支失衡采取的具体调节机制国际收支的政府政策调节是指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国家通过改变其宏观经济政策和加强国际间的经济合作,主动地对本国的国际收支进行调节,以使其恢复平衡.人为的政策调节相对来说比较有力,但也容易产生负面作用.因为它往往只考虑了外部的平衡而忽视了内部的平衡.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外汇政策外贸政策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政策融资政策第48页,课件共58页,创作于2023年2月财政政策国际收支逆差紧缩的财政政策,即削减政府开支,或提高税收提高出口,压缩进口改善贸易收支及国际收支.国际收支顺差扩张的财政政策,即扩大政府开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