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中历史学科名词释义(中国史部分,适用于人民版必修一、二、三)(素材)_第1页
2023年高中历史学科名词释义(中国史部分,适用于人民版必修一、二、三)(素材)_第2页
2023年高中历史学科名词释义(中国史部分,适用于人民版必修一、二、三)(素材)_第3页
2023年高中历史学科名词释义(中国史部分,适用于人民版必修一、二、三)(素材)_第4页
2023年高中历史学科名词释义(中国史部分,适用于人民版必修一、二、三)(素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页名词解释〔中国史局部,适用于人民版必修一、二、三〕原始社会时期1、氏族:氏族是原始社会一定开展阶段上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根本单位。氏族大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其主要特征是:靠血缘纽带维系;生产资料归氏族公有,成员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品;公共事务由选举出的氏族长管理,重大问题由氏族成员会议决定。在共同经济生活的根底上,形成氏族共同的语言、习惯和原始的宗教信仰。几个氏族可以联合为部落;氏族人口繁殖后,可以分化为多个氏族;氏族人口锐减后,也可能并入、依附其他氏族。2、禅让制:“禅让〞〔shàn

ràng〕制度,“禅〞意为“在祖宗面前大力推荐〞,“让〞指“让出帝位〞。它是中国上古“五帝时代〞〔公元前2337年—公元前2110年〕产生国家领导人的制度。这是一种“非血统继承制〞产生国家领导人的制度。尧舜禹“禅让〞的历史传说,反映了上古中国的民主制度。禅让制之后的制度被称为:王位世袭制,主要是为“家天下〞。形式上,禅让是在位君主自愿进行的,是为了让更贤能的人统治国家。通常,禅让是将权力让给异姓,这会导致朝代更替,称为“外禅〞;而让给自己的同姓血亲,那么被称为“内禅〞,让位者通常称“太上皇〞,不导致朝代更替。二、夏、商、西周时期1、王位世袭制:世袭或世袭制度是指某专权一代继一代地保持在某个血缘家庭中的一种社会概念。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这是王位世袭制的主要特点,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根本特点的权力分配制度。禹到了晚年,便四处查访,决定推举夷人首领皋陶为继承人。但是皋陶却先他而逝,无奈,又推举伯益。当禹死后,伯益按照禅让的传统,躲到另一地方表示谦让,由部落联盟中一些有权势的大家族决定继承人,由于伯益的威望和权力都比不上启〔禹的儿子〕,启即位,并传给自己的后代。这样,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公天下变为家天下。有时兄终弟及,多数父子相传。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标志着中国氏族社会根本瓦解,奴隶制社会已经确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随着王位世袭制确实立,以国王为中心的国家机构体制也随之建立起来。2、内外服制度:商王朝的主要制度是内服与外服制度。内服是王畿〔jī〕,即商王直接统治的地区,外服那么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商王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利。▲周灭商后,西周统治者为稳固自己的统治,建立稳定的政治制度,支撑周朝天下的有四大制度: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名词释义如下:〔3—7〕3、井田制: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开展成熟。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领主强迫庶民集体耕种井田,周边为私田,中间为公田。而其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度〔夏商西周,一切土地属于国家〕。4、分封制:分封制也称分封制度或封建制,即狭义的“封建〞,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宗族姻亲、功臣子弟、前朝遗民分封领地和相当的治权,属于政治制度范畴。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的目的是为了稳固奴隶主国家政权,分封的对象和做法是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异姓功臣贵族、同姓王室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远氏族部落首领〕分封到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被封诸侯的义务是:要服从国王的命令,要向周王奉献财物,要派兵随从周王作战;周王先后分封的重要诸侯国有:鲁、齐、燕、卫、宋、晋等;分封的作用是:稳固了西周的统治,拓展了疆域。春秋时期,分封制崩溃。崩溃的原因是周王室日益衰微,大诸侯国为争夺土地、人口及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不断进行兼并战争,形成了诸侯争霸的局面。葵丘会盟,齐桓公的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成认,标志着分封制崩溃。秦朝统一后,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结束。〔备注:“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语出?左传?,隋唐间儒家学者孔颖达将其注释为“封立亲戚为诸侯之君,以为藩篱,屏蔽周室〞。“封建〞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以藩屏周〞是“拱卫周王室〞的意思,因此这句话反映了西周实行分封制的情况,指出了实行分封的方法和目的。〕5、宗法制: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这种制度确立于夏朝,开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因此贵族的嫡长子总是不同等级的大宗。6、礼乐制:礼乐制是维护封建制度的文化制度。周朝通过礼乐制度来标准贵族的身份地位,要求贵族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要符合自己的身份,贵贱长幼之间要有明显的差异。就连如何称呼“死〞,不同等级的贵族也不一样:天子——驾崩;诸侯——薨;卿大夫——卒;士——不禄;平民、奴隶——去世;相传周朝的礼乐制度是周公制定的。周公制礼作乐,对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影响深远。7、家国同构: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那么是家族的扩大和延伸。在家国同构的格局下,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在家庭、家族内,父家长地位至尊,权力至大;在国内,君王地位至尊,权力至大。父家长因其血统上的宗主地位,理所当然地统率其族众家人,而且这一宗主地位并不因其生命的中止而停辍,而是通过血脉遗传,代代相继。同样,君王自命“天子〞,龙种高贵,君王驾崩,君统不辍,由其嫡长子自然承袭,如是者不绝。家长在家庭内是一把手,君王是国家的一把手,是全国子民的严父。不仅国君如父,而且各级地方政权的首脑亦被视为百姓的“父母官〞。简言之,父为“家君〞,君为“国父〞,君父同伦,家国同构,宗法制度因而渗透于社会整体,甚至掩盖了阶级和等级关系。由于古代中国经济根底一直是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所以与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家族制度深深根植于数千年中国社会结构之中,家族结构扩大至国家结构。家与国的系统组织与权力配置都是严格的家长制。家庭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家庭-家族-国家〞,这种“家国同构〞的社会政治模式是儒家文化赖以存在的社会渊源,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了“家〞与“国〞之间这种同质联系。在农业社会衍生出的这种“家国同构〞的政治文化、管理文化,在当代仍然“余音不绝〞,在现实中这种文化传统根深蒂固。8、工商食官:工,百工;商,官贾;食官,靠官府所给的粮食而生活。工商食官是周朝的官营手工业制度,指当时的手工业者和商贾都是官府管的奴仆,他们必须按照官府的规定和要求从事生产和贸易。在这种制度下,周王室和诸侯都有官府管理的各种手工业作坊,属司空管辖。三、春秋、战国时期1、初税亩:初税亩是中国古代春秋时期鲁国在宣公十五年〔公元前594年〕实行的按亩征税的田赋制度,从字面上解释,初,即开始的意思;税亩,指按土地亩数对土地征税。它是成认土地私有合法化的开始。“初税亩〞从律法的角度肯定了土地的私有制,使我国历史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开展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初税亩的实施使生产关系发生了变革,使其更加适应生产力的开展,是历史进步的具体表现。秦国商鞅变法标志着井田制的彻底崩溃,中国的延续两千多年私有土地制度由此而生。2、平籴〔dí〕法:公元前476年进入战国时期。三家分晋后,于公元前445年,魏国的君主魏文侯即位。不久他就任命李悝为相,主持变法。这是战国时期最早进行的一次变法运动。变法的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平籴法〞。李悝推行的重农抑商的“平籴法〞,由国家控制粮食的购销和价格:政府在丰年以平价收购农民余粮,防止商人压价伤农;在灾年那么平价出售储藏粮,防止商人抬价伤民,防止“谷贱伤农,谷贵伤民〔城市居民〕〞。这次变法(变法中不只“平籴法〞一项内容)使魏国的经济得到迅速开展,封建政权得以稳固,成为战国初年最强盛的国家。3、垄作法:垄由高凸的垄台和低凹的垄沟组成。其优点:垄台土层厚,土壤空隙度大,不易板结,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垄作地外表积比平地增加20%~30%,昼间土温比平地增高2~3℃,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光合产物积累;垄台与垄沟位差大,利于排水防涝,干旱时可顺沟灌水以免受旱;垄台能阻风和降低风速;利于集中施肥。垄的上下、垄距、垄向因作物种类、土质、气候和地势而异。它的特点是:在高田里,将作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这就叫做“上田弃亩〞。在低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内,这就叫“下田弃畎〞〔quǎn,田地中间的沟〕。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shāng田地里土壤的湿度);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且有利于通风透光。四、秦汉时期1、朝议制度:朝议制度是指皇帝临朝听政与朝会日期的制度。朝议制度是由氏族社会时的氏族会议开展而来的。秦始皇虽然以极权专制著称,但朝议制度并未废弃。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在秦王更号为皇帝,以及实行分封制度还是郡县制度,有关封禅和“焚书〞等重大问题上,秦始皇都交给群臣讨论,争议很剧烈,最后由皇帝裁断。这种朝议制度对君主专制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制约作用的大小与皇帝个人的品质有关。2、三公九卿:秦朝的中央行政机关实行三公九卿制。〔1〕三公:丞相,政府最高行政长官,有一个秘书处十三曹,下辖九卿;太尉,最高军政长官,负责管理全国军事事务,但他平时没有军权,战时也要听从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节才能调动军队,军权实际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里;御史大夫,主要管理记事,其地位相当于副丞相,主要职责是管理图籍、奏章,监察文武百官。御史大夫下设御史中丞,驻在皇宫;侍御史,弹劾中央和皇宫一切事;监御史,中央派到地方各郡负责监督郡守的御史。〔2〕九卿是指古时中央政府的多个高级官员,指官位很高的人。秦汉时期的卿,不一定是九个人,九卿言其官职完备。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廷尉,掌管司法审判;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及官府手工业。3、重农抑商: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根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开展。从李悝变法、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达。重农抑商政策与封建制度相始终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封建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一个国家或政权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政策,归根到底是由其经济根底和统治阶级利益所决定的。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根底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于人们来说拥有土地可以榨取巨额财富,且地租收入较稳定,是发家致富的最好手段;同时对封建国家而言,农业的开展可使人民安居乐业,人丁兴旺,使国库粮仓充盈,既可内无粮荒、动乱之虞,也可外无侵扰之虑。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开展农业当作“立国之本〞,而把商业〔有时也包括手工业〕当成“末业〞来加以抑制。与此同时,在封建帝王看来,私人工商业主一方面通过商品交换与高利贷盘剥农民,另一方面商业活动丰厚的利益回报又吸引着相当一局部农民“舍本趋末〞,从而大大削弱了王朝的统治根底。此外,最新研究认为:“重农抑商〞政策的出现,除了其经济原因或物质方面的原因外,还有文化方面的原因,即“重义轻利〞观念的影响。★古代重农抑商政策主要表现在:〔1〕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业,商业为末业;〔2〕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根底;〔3〕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4〕从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限制商人的政治权利,堵仕途之路,不许其后代做官;利用税收制度惩罚商人;对重要行业采取官营,不许商人染指;从日常生活方面对商人进行限制,对其穿衣、建房、乘车都有歧视性规定等。★影响:〔1〕积极:重农抑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开展、维护社会稳定、稳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起了积极作用。例如商鞅变法,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开展农业生产,从而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根底。〔2〕消极:“重农抑商〞政策也导致地主官僚不断兼并土地,使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破产流亡,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开展,激化了阶级矛盾,造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地主官僚集团也因疯狂兼并土地而更加腐败。到了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而统治阶级依然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推行一系列不利于资本主义开展的措施。这些做法,违反了经济开展的客观规律,导致了国家落后,也使其失去了最初的积极作用。4、郡县制:郡县制指对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类似于行政区划〕的总称。形成于春秋战国,盛行于秦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国土空前广袤,分天下为三十六郡。“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行政、兵事、监察职责。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设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同级地方行政机构为“道〞。县级以下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此外,还有负责地方治安并兼管公文传递的“亭〞。总之,郡县制废除了奴隶主旧贵族时代的世袭特权,有利于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形式;废除了分封制,根本上解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对封建中央政权的威胁,既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局部,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5、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应当分成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两个概念来理解,同时又要注意二者之间的联系。〔1〕专制主义是决策方式。其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的专断专制,聚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财政大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2〕中央集权是管理方式。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的,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制于中央。★实行原因〔1〕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根底的需要。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提高导致旧的生产关系解体,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经济。这种经济模式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新兴的地主阶级也需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来稳固其统治地位,维护其政治、经济利益,保护其土地所有制度。这种封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中央集权制的建立。〔2〕社会根源:稳固、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吸取周天子在诸侯割据局面下无能力的教训,在统一全国后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消除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统一。〔3〕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根底。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法家思想为统治思想。韩非子总结诸子百家学说,创造了一套完整的中央集权的政治理论,为秦始皇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理论根底。〔4〕地理原因:由于中国属于大河文明,以农业生产为主,土地束缚了过多的劳动力,无法更多的开展商业与手工业。而且领土面积较大,需要统一的管理★特点:皇权至上原那么;帝位终身制和皇位世袭制;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官吏一律由皇帝直接任免;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司法、行政等独断权力;宣扬“君权神授〞;思想文化的专制统治。★根本矛盾〔1〕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2〕皇权与相权矛盾〔中央政府内部矛盾〕。〔3〕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核心,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贯穿始终。★根本目的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开展与稳定。★开展演变〔1〕萌芽〔战国〕:商鞅建立县制,百官服,从君主法令的封建官僚制度建立。〔2〕确立〔秦朝〕:一整套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的建立。〔确立皇权至高无上的皇帝制,中央三公九卿的官制,地方推行郡县制〕。〔3〕稳固〔西汉〕:①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②汉武帝公布“推恩令〞削夺王侯爵位,解决王国问题。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思想专制,稳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4〕完善〔隋唐〕:①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相当于宰相,相互牵制和制约,防止宰相的专权,又一定程度上牵制君主专制,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②科举制,使门第不高但有才能的人参加到政权中来,扩大了统治阶级的根底。〔5〕加强〔北宋〕:采取“杯酒释兵权〞将地方的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防止了地方割据局面的出现,加强了中央集权。〔6〕开展〔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保证了中央统一政令的实行。在地方设“行省〞实行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7〕强化〔明朝〕:明朝皇帝大权独揽,废丞相,后仿宋殿阁制设内阁。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削弱地方势力,明朝还遍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士,这是专制主义加强的突出表现。〔8〕顶峰〔清朝〕:清朝设六部,后增设军机处,政治权力全部掌握在皇帝手中。同时大兴文字狱,使君权空前加强,形成极端的君主专制统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到达顶峰。★影响〔1〕积极方面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专制国家的建立、稳固和开展,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开展。③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和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④为人类创造了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⑤有利于稳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经济文化的开展,同时也导致了君主专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几千多年影响深远。〔2〕消极方面①皇权专制极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开展的因素。②在思想上表现为独尊一家,钳制了思想,压抑了创造力。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开展,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开展,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④助长了官僚作风和贪污腐败之风。★消亡原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消亡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开展和外来影响的必然结果。〔1〕经济上,在资本主义萌芽的根底上,资本主义经济得以产生,并得到开展,这必然要求废除阻碍资本主义经济开展的专制制度,以保证资本主义经济的开展。〔2〕政治上,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要求参政议政,废除专制制度。〔3〕外来影响,西方资本主义政治思想传入客观上冲击了中国的专制制度,并为建立新制度提供了模式。〔4〕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是传统官僚体制开展的产物,虽然有可能提高决策效率,但却导致了一人独尊,将国家的命运系于一人之手,最终成为社会开展的桎梏。6、郡国并行: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两制并行。汉初政权推行郡国并行制,扩大地方王国的自治权力,中央政府对地方事务不多加干预,也是当时“无为而治〞的表现形式。当时的郡国并行制,对促进地方经济的开展起了较大作用。总之,西汉前期诸侯王国侯国的经济开展较快。当时诸侯王国的总面积占西汉全部疆土的大半,因此对整个西汉社会经济的开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当然,汉初分封制度也产生了一些消极作用,主要是增加了大批食利阶层,而且汉初封建诸侯,广其疆域,宫室百官,同制京师,这无疑是导致地方分裂的一个因素。但不能因此否认在汉初特定历史环境中,这一政治经济体制所产生的积极作用。7、推恩令:推恩令,汉武帝刘彻为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颁行的一项重要法令。西汉自文﹑景两代起﹐如何限制和削弱日益膨胀的诸侯王势力﹐一直是封建皇帝面临的严重问题。BC127,主父偃上书武帝,建议令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这样,名义是上施德惠,实际上是剖分其国以削弱诸侯王的势力。这一建议既迎合了武帝稳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又防止激起诸侯王武装对抗的可能,因此立即为武帝所采纳。同年春正月,汉武帝为了稳固中央集权,公布推恩令。推恩令下达后,诸侯王的支庶多得以受封为列侯,不少王国也先后分为假设干侯国。按照汉制,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因此,王国析为侯国,就是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这样,汉朝廷不行黜陟〔zhì晋升、进用〕,而藩国自析。其后,王国辖地仅有数县,彻底解决王国问题。8、附益法:即附益之法,是西汉汉武帝为解决诸侯国问题而推行的法律。诸侯也知道"朝里无人莫做官"的道理,往往贿赂中央大臣,让他们在皇帝面前说几句好话,附益法就是针对这个情况制定的。朝廷大臣交结诸侯,帮助其获得不正当的利益,或者自己受贿,为附益,重者也至于弃市〔死刑的一种〕。9、察举制: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它确实立时间是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10、征辟〔bì〕制:是汉代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的形式。就是征召名望显赫的人士出来做官,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征辟是汉朝封建统治者为搜罗人才、以加强统治而采取的特别措施,尽管由此入仕者的数量不多,但它通过皇帝征聘和高官辟除的方式给予应征者以特殊礼遇,可以使得一些本不愿为官的硕学名儒之士参加到封建统治阶层中来,而且统治者也可以籍此沽得求贤之名。所以征辟作为对察举制的补充,它和察举一起构成了汉代选官制度的总体。11、刺史制度:刺史,职官,汉初,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刺史巡行郡县,分全国为十三部〔州〕,各部置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开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孝成帝时期刺史改称州牧,职权进一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12、都护府:“都护〞一词为汉语,“都〞为全部,“护〞为带兵监护,“都护〞即为“总监护〞之意。都护府是汉、唐等时代中原王朝为督察边境各民族而设置的军事机关。汉代在西域设有西域都护府,魏、西晋设有西域长史府,唐代曾设六都护府。都护府长官称为都护。13、三服官:泛指主制御服官员,也称三服官,以供织春、夏、冬三季衣料而得名。14、中外朝制度:汉初以来,汉承秦制,丞相权力很大。汉高祖刘邦和汉惠帝刘盈分别以功绩很大的萧何、曹参为丞相,丞相威望极盛一时。汉景帝时,窦太后希望封王信为侯,汉景帝表示:“请得与丞相计之〞。于是与周亚夫商议,周亚夫以刘邦“非有功,不得侯〞的约定予以拒绝。汉武帝成年主持政务后,有意改变丞相位尊权重的传统。他频繁换相,在位54年,先后任相13人。其中4人正常死亡,3人免职,2人畏罪自杀,3人下狱处死。汉武帝为进一步分散和限制相权,特意从身份卑微的士人中破格选用人才,担任参与国家政治中枢主要决策的侍中、常侍、给〔jǐ〕事中等职,让他们能够出入宫禁参议要政。皇帝亲自任命和直接指挥的高级将领也参与机要,大司马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等,权势均超过宰相。于是,和属于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所构成的官僚机构“外朝〞相对应的“中朝〞得以形成。“中朝〞又称“内朝〞,由皇帝左右的亲信的近臣构成。重要政事,“中朝〞在宫廷内先自作出决策。15、黄老之学:黄指黄帝,老指老子。始于战国而盛行于西汉时期。黄老之学的特点是道法结合,提出"道生法"的观点;突出刑德观念,主张恩威并施以稳固政权;在以道、法为主的同时,又兼采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的思想。战国至西汉的黄老之学,本是经世之学。在汉朝初期曾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结果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文景之治〞的盛世。到东汉时,黄老之学蜕变为"自然长生之道",一些方士把黄老之学与神仙长生、鬼神祭祷、谶纬符箓等方术杂糅一起,视黄帝、老子为神仙,形成了原始道教,给黄老之学带来了消极影响。备注:谶〔chèn〕的根本含义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箓〞〔lù〕字义同“录〞,指记录神祇〔qí〕名讳、形象、部属以及符咒等其它相关内容的文书或簿籍。16、代田法: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由于在同一地块上作物种植的田垅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是西汉武帝时期的农业技术改革家赵过创造的新耕作法,它在用地养地、合理施肥、抗旱、保墒、防倒伏、光能利用、改善田间小气侯诸方面多建树,是后世进行耕作制度改革的先驱和祖师。在代田法耕作下,产量“超出常田一解以上,善者倍之〞。17、丝绸之路:〔TheSilkRoad〕“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广义上讲又分为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存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形成其根本干道。它以西汉时期长安为起点〔东汉时为洛阳〕,经河西走廊到敦煌。从敦煌起分为南北两路:南路从敦煌经楼兰、于阗、莎车,穿越葱岭今帕米尔到大月氏、安息,往西到达条支、大秦;北路从敦煌到交河、龟兹、疏勒,穿越葱岭到大宛,往西经安息到达大秦。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中国古代出产的丝绸。因此,当德国地理学家FerdinandFreiherrvonRichthofen最早在19世纪70年代将之命名为“丝绸之路〞后,即被广泛接受。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外国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海上通道,该路主要以南海为中心,所以又称南海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时期,开展于三国至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转变于明清时期,是的最为古老的海上航线。2023年6月22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陆上丝绸之路的东段“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而成功申遗的工程。18、田庄手工业:田庄是地主依靠政治特权取得或兼并农民土地而形成开展起来的。田庄里的劳动者为依附农民。西汉末年,豪强地主已经用田庄的形式剥削农民。东汉王朝建立后,由于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盛行,土地兼并的迅速开展和西汉末年的战乱等原因,豪强地主建立了一个个封建地主田庄。地主田庄的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占有大片土地和山林川泽,种植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还经营手工业、渔牧业。田庄是一个相当完备的微型社会,田庄手工业主要满足自身生产生活的需要,田庄经济是一种自然经济。19、工官: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工官是城市建设和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20、坎儿井:创始于西汉,是“井穴〞的意思,早在?史记?中便有记载,时称“井渠〞。坎儿井是荒漠地区的特殊灌溉系统,普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工程。吐鲁番的坎儿井总数达1100多条,全长约5000公里。坎儿井是开发利用地下水的一种很古老的水平集水建筑物,适用于山麓、冲积扇缘地带,主要是用于截取地下潜水来进行农田灌溉和居民用水。坎儿井的结构,大体上是由竖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涝坝〞〔小型蓄水池〕四局部组成,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喀拉乌成山,春夏时节有大量积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人们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创造了坎儿井,引地下潜流灌溉农田。坎儿井不因炎热、狂风而使水分大量蒸发,因而流量稳定,保证了自流灌溉。五、魏晋南北朝时期1、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确实立,这期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这种选官制度,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开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所谓中正,就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也就是中正官。所谓九品,就是指的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2、屯田制:屯田制指的是利用士兵和农民垦种荒地,以取得军队供养和税粮。国家强制农民或士兵耕种国有土地,征收一定数额田租。渊源于西汉,至曹魏形成一套完整的制度。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第五个年号,从建安元年〔公元196年〕到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这个时期的东汉朝廷的政治大权主要由曹操所掌握。屯田使有限的生产资源得到了高效率的分配使用。汉魏之际,广阔人民饥寒交迫,所谓“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就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一方面大量流民食不果腹,一方面大片荒地无人开垦,而屯田制那么可以把这些劳动力安置在国有土地上从事生产,从而充分利用了既定的生产资源。再者,建安屯田解决了军粮供给问题。军阀混战,归根到底打的是粮草。曹操军团积极地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实行屯田制度,不但粮草供给有了保障,而且大大减轻了农民运粮的沉重劳役负担。曹魏末年,这项制度对统治者来说已经无利可图,于是司马炎于魏咸熙元年〔265年〕下令废止屯田制。3、均田制:均田制,即封建王朝将无主土地按人口分给小农耕作,土地为国有制,耕作一定年限后归其所有。地主阶级的土地并不属于均田范围。北魏初年,鉴于中国北方长期战乱,人民流离失所,户口迁徙,田地大量荒芜,国家赋税收入受到严重影响。为保证国家赋税来源,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纳租税,并承当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北魏孝文帝于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公布均田令并开始执行。北魏至唐前期都推行均田制作为根本的土地制度。后来的隋朝和唐朝初期仍行此制,在唐中叶以后,人口增加,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均田制实行的根底——土地国有制破坏严重。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在宰相杨炎的建议下,实行两税法,均田制被废止。4、租调制:租调制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和均田制配套的税收法令,上接魏晋南北朝户调制,下启唐代租庸调法。因为汉末天下大乱,那时货币稀少,交钱不太现实,改成缴纳绢和布,按户征收,到西晋统一之后,正式按此公布了户调制,户调制通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实际在施行中,实际上是按照九品混通制〔按家产多少划定的〕模式,南北朝后期门阀专权,改革势在必行,因此均田制和租调制应运而生。5、三长制:三长制与均田制相辅而行,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征收租调,征发兵役与徭役。北魏孝文帝接受汉族地主李冲的建议,于太和十年〔公元486年〕废除宗主督护制,创立三长制,以抑制豪强隐匿户口和逃避租调徭役,并直接控制基层政权组织,加强中央政府对人口的控制。三长制即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其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6、三教合一:指佛教、道教、儒教三个教派的融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与道教广为传播,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隋朝,儒家学者提出“三教合归儒〞,即“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理论。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坲、崇儒。7、灌钢法: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先进炼钢工艺。是中国早期炼钢技术一项最突出的成就。即用生铁与熟铁合炼成钢,用此法制作的兵器坚韧锋利。南北朝时,綦毋〔qíwú〕怀文对这一炼钢工艺进行了重大改良和完善。南朝齐、梁时的陶弘景首先记载了灌钢法,北朝魏、齐间的綦毋怀文曾用这种方法制成十分锋利的“宿铁刀〞〔一种钢刀〕。8、草市:草市原来是乡村定期集市﹐各地又有俗称,两广、福建等地称墟,川黔等地称场,江西等地称扵,北方称集。起源很早,东晋时建康〔南京〕城外就有草市,大都位于水陆交通要道或津渡及驿站所在地。其命名用意,或说因市场房舍用草盖成,或说因初系买卖草料市集。经过长时期的开展﹐到唐代﹐其中一局部开展成为居民点﹐个别的上升为县﹑镇﹔而紧临州县城郭的草市﹐那么开展成为新的商业市区。六、隋唐时期1、京杭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运河之一,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并且使用至今,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工程,是中国文化地位的象征之一。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穿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7公里。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开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开展起了巨大作用。春秋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隋朝大幅度扩修并贯穿至都城洛阳且连涿郡,元朝翻修时弃洛阳而取直至北京。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23年,大运河被纳入了“南水北调〞东线工程。2023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工程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工程。2023年9月,通州、武清、香河三地水务部门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京杭大运河通州—香河—武清段有望实现复航,方案于2023年实现初步通航,2023年正式通航。2、三省六部: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根本沿袭未改。三省六部制是西汉以后长期开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每部各辖四司,共为二十四司。尚书省形成于东汉(时称尚书台);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于三国时,目的在于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在开展过程中,组织形式和权力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执行。3、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意为节制调度。因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相当于现在的军区书记和司令职位。受命时赐双旌双节,威仪极盛。安史之乱起,朝廷为了平叛,内地也相继设置节镇,增至二十余道,不置节度使处亦置防御使,防御使不赐旌节,多以采访使兼领。其后,采访使改名观察使,例兼都团练使或都防御使,兼理军民,成为地位略低于节度使的地方军政长官。唐末农民战争爆发后,朝廷进一步失去对地方的控制,节度使林立,他们拥兵自雄,互相兼并。其中武力最强、在唐亡后建号称帝者,先后有五代;其余割据一方,立国改元(也有未改元者)自传子孙者为十国。元代废。4、藩镇割据:通常指的是唐朝安史之乱以后,外地将领拥兵自重,在军事、财政、人事方面不受中央政府控制的局面,直至唐朝〔618-907〕灭亡。其发生是由于唐朝在安史之乱后添了许多节度使,而节度使管辖的地区称为“藩镇〞,唐朝中央政府本以为,可以通过藩镇来平定一些叛乱,不料藩镇就是导致唐朝混乱乃至灭亡的总根源。而藩镇割据根本上是安史之乱的延续,唐亡以后出现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也是藩镇割据的延续。藩镇割据的问题对唐代、五代乃至北宋都产生重大影响。5、安史之乱: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造成唐代藩镇割据。由于发起反唐者乃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也称天宝之乱。6、租庸调制:是以均田制的推行为根底的赋役制度。每丁每年要向国家交纳粟二石,称做租;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称做调;服徭役二十天,闰年加二日,是为正役,国家假设不需要其服役,那么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的标准,交足二十天的数额以代役,这称做庸。唐初施行租庸调制时,运作良好,人民生活安定,国家收入稳定。但自安史乱后,户籍失修,生产破坏,国家支出大增,旧有的租庸调制已不合时宜,不得不以两税制取代之。7、两税法:两税法,是指由征收谷物、布匹等实物为主的租庸调法,改为征收金钱为主,一年两次征税。两税法改变了“租庸调〞据丁征税的作法,实行以财产多少为征税标准,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开始实行。8、飞钱:“飞钱〞实质上只是一种汇兑业务,它本身不介入流通,不行使货币的职能,因此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纸币。又称“便换〞,是中国历史上早期的汇兑业务形式。飞钱始于唐宪宗元和初年〔806〕,有两种形式:一是官办,商人在京城把钱交给诸军、诸使或诸道设于京城的“进奏院〞,携券到其它地区的指定地方取钱;二是私办,大商人在各道或主要城市有联号或交易往来,代营“便换〞,以此牟利。这种汇兑方式一方面减低了铜钱的需求,缓和钱币的缺乏,同时商人前往各地进行贸易活动时,亦减轻了携带大量钱币的不便。9、柜坊:唐宋在城市中替别人保管银钱的商户,跟现在的银行要付给存款人利息不同,而柜坊那么不仅不付息,存放者还要向柜坊缴纳租金。但柜坊的存在使得原来长安的生意人不必携带大量的铜钱,方便了远方客商的贸易活动。柜坊是由邸店〔唐代以后供客商堆货﹑交易﹑寓居的行栈的旧称〕衍生出来的,在唐玄宗开元初年〔公元713年〕已出现。是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比欧洲早几百年。七、宋元时期1、二府三司:二府三司制是宋代为了削弱相权,加强君权的重要举措。将政务、财政、监察等权分开,权力相互制衡,而大权那么系于皇帝手中。以掌管政务的中书门下〔政事堂、东府〕和掌管军事的枢密院〔西府〕共同行使行政领导权,并称为“二府〞,为当时最高国务机关〔中书门下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的长官即枢密使,地位略低于相〕。三司即盐铁〔掌全国茶、盐、矿冶、工商税收、河渠及军器之事〕、户部〔掌户口及赋税〕、度支〔掌统筹财政收支及粮食漕运〕,其长官称“三司使〞。2、通判:是兼行政与监察于一身的中央官吏。宋初,为了加强对地方官的监察和控制,防止知州职权过重,专擅作大,宋太祖创设“通判〞一职。通判由皇帝直接委派,辅佐州政,可视为知州副职,但有直接向皇帝报告的权力。知州向下属发布的命令必须要通判一起署名方能生效。3、知州:宋太祖为了削弱节度使的权力,防止唐五代时期武人割据的局面重演,规定诸州刺史得直接向朝廷奏报和接受诏令,节度使不得干预除所驻州之外〔所谓支郡〕的政务。后来,逐步派遣京朝官〔文臣〕接替刺史管理州务,称“权知××州州军事〞。“权〞表示不是正式职务,只是代理;“知〞就是管理的意思;州军事的州代表民政,军代表军政。简称知州。4、转运使:中转运使,官名。中国唐代以后各王朝主管运输事务的中央或地方官职。宋初﹐曾派假设干转运使赴各地供办军需﹐事毕即撤。宋太宗时﹐为削夺节度使的权力﹐于各路设转运使﹐称“某路诸州水陆转运使〞﹐其官衙称“转运使司〞﹐俗称“漕司〞。转运使除掌握一路或数路财赋外﹐还兼领考察地方官吏﹑维持治安﹑清点刑狱﹑举贤荐能等职责。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以前﹐转运使职掌扩大实际上已成为一路之最高行政长官。以后﹐陆续设立了提点刑狱司﹑安抚司等机构分割转运使的权力。5、土司制度:土司是中国边疆的官职,元朝始置,用于封授给西北、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部族头目。是封建王朝统治阶级用来解决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政策。是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各民族统治阶级互相联合、斗争的一种妥协形式。在土司统治下,土地和人民都归土司世袭所有,土司各自形成一个势力范围,易造成分裂割据状态。〔相关影视作品:?木府风云?〕6、宣政院:〔1264-1342〕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从此,西藏地区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7、澎湖巡检司:元朝政府管辖澎湖、台湾地区的行政机构。元世祖灭宋后在澎湖设立巡检司,隶属于福建行省泉州路同安县,是中国在台湾附近岛屿设立正式建置的开始。设置于1292年,澎湖巡检司不但是澎湖群岛的首次行政区划,也是台湾地区的首次官署设置,但台湾本岛并未在内。这一机构原本设于澎湖岛,负责管理台澎地区事务。击败元朝取得中国政权的明朝仍依循前例于澎湖设置该官署。到了明代,由于倭寇出没,台澎地处海隅,明政府遂采取坚壁清野政策,1384年因为实施封海政策,予以废除。1563年,考量沿海治安等因素,明朝复设澎湖寨巡检司。此官署直至1622年,荷兰占领澎湖,1624年通过澎湖之战明朝收复澎湖。8、提点刑狱司:是宋代中央派出的“路〞一级司法机构,简称“提刑司〞、“宪司〞、“宪台〞。监督管理所辖州府的司法审判事务,审核州府卷案,可以随时前往各州县检查刑狱,举劾在刑狱方面失职的州府官员。〔代表人物:宋慈。此处感谢众多TV,哈哈〕9、匠户:中国古代从事手工业生产的专业人户。宋代匠户往往为官府以强差为强雇方式役使。元代以后匠户成为官府户籍统计中的一类。10、夜市:夜市起源于北宋东京〔现河南开封市〕,为主要于夜间做买卖的市场,可能贩售杂货、饮食小吃、游戏等。11、坊市制度:坊市制主要表现为将住宅区〔坊〕和交易区〔市〕严格分开,并用法律和制度对交易的时间和地点进行严加控制。坊市制度将商业区和居住区分开,居住区内禁止经商。12、宋明理学:是一种既贯穿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是宋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宋明理学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阶段:“程朱理学〞的核心是“天理〞说和“格物致知〞论;“陆王心学〞是理学开展的新阶段,其核心是“心即理〞、“心外无物〞,即便是“知行合一〞说,也是强调知和行都产生于心。程朱理学在南宋以后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陆王心学在明中期以后得到广泛传播。宋明时期儒学的开展是儒、释、道三教长期争论和融合的果实,也是儒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体系的完善过程。它以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形态呈现出来,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13、?授时历?:1276年郭守敬修订历法,经4年时间制订出?授时历?,通行360多年。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一种历法。1981年,为纪念郭守敬诞辰750周年,国际天文学会以他的名字为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PS:郭守敬(1231-1316),元朝的天文学家、数学家、水利专家和仪器制造专家。字假设思,汉族,顺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八、明清时期1、厂卫制:为了镇压人民和监视官吏,明太祖设立了锦衣卫,作为侍从皇帝的军事机构,兼管侦察、逮捕和审讯等事。明成祖又设立东厂,这是一个缉捕“叛逆〞的特务机关,起初直接受明成祖指挥,后来统辖权移到宦官手里,有事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权力在锦衣卫之上。明宪宗时增设西厂,用太监汪直为提督。其权力超过东厂,活动范围自京师普及各地。明代锦衣卫、东厂和西厂都是特务机构,合称“厂卫〞。2、锦衣卫:〔1382—1661〕锦衣卫,明朝著名的特务机构,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特令其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3、八股取士:明清朝选拔官吏沿用科举制度。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文体严格限于八股文,应考者不能发挥个人见解。明朝统治者用“八股取士〞来禁锢知识分子思想。考中做官的,很多成为皇帝的忠顺奴仆。明朝的科举考试分三级进行。省级考试叫乡试,及格者称为举人;举人到京参加会试,合格者称为贡士;贡士再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考中者称为进士。进士的前三名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PS:所谓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出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落下十个局部组成。4、一条鞭法:是明代嘉靖时期确立的赋税及徭役制度,由张居正于万历九年〔1581年〕推广到全国。一条鞭法之目的有三:一简化税制,二增加收入,三方便征收税款。就是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以及其他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大大简化了征收手续,同时使地方官员难于作弊。实行这种方法,使没有土地的农民可以解除劳役负担,有田的农民能够用较多的时间耕种土地,对于开展农业生产起了一定作用。同时,把徭役改为征收银两,农民获得了较大的人身自由,比拟容易离开土地,这就给城市手工业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力来源。5、议政王大臣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代前期,满族宗王、八旗、贝勒等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又称“国议〞,它创立于皇太极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撤销于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共存在过155年。6、南书房:南书房设于康熙十六年〔1677年〕,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撤销,本是康熙帝读书处,俗称南斋,翰林入值南书房﹐初为文学侍从﹐随时应召侍读﹑侍讲。进而常代皇帝撰拟诏令谕旨,参预机务。南书房地位的提高,是康熙帝削弱议政王大臣会议权力,同时将外朝内阁的某些职能移归内廷,实施高度集权的重要步骤。7、军机处:军机处是清朝官署名,也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于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而设立。雍正帝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泄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军机处在办公场所和官员设置上没有正式的规定,也无品级和俸禄。需要强调,军机处虽然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但归根结底听命于皇帝,成为封建皇权的统治工具。宣统三年〔1911年〕四月责任内阁成立后军机处被撤销。8、文字狱:文字狱是指封建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历朝历代都有文字狱的记录。?汉语大词典?定义为“旧时谓统治者为迫害知识份子,成心从其著作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清朝时期的文字狱是空前绝后的,而且随着统治的稳固而加深,越是统治稳定的时期,文字狱就越是登峰造极。至乾隆时期,已是无以附加的强化,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因此而扭曲变形。顺治帝施文字狱7次,康熙帝施文字狱20屡次,雍正帝施文字狱20屡次,乾隆帝施文字狱130屡次。9、密折制:密折是将奏文写在折叠的白纸上,外加上特制皮匣的奏折,外人无从得知。密折制度始于康熙晚年,完备于雍正朝。清朝采用密折制度,允许和鼓励四品以上的中央和地方官员,直接向皇帝递密折。密折制度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使得朝政进一步黑箱化,增添皇权的神秘感。二是起到了使官员、尤其是同僚,相互告密的作用。雍正皇帝把康熙朝就已经存在的密折奏报制度调控得更为完善和严密,康熙一朝,具折奏事的官员有100多人,雍正朝那么增加到了1200多人。通过这样的密折制度,雍正足不出户便通晓天下事。10、改土归流:改土归流是指改土司制为流官制。始于明代中后期,是指将原来统治少数民族的土司头目废除,改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从而加强中央对西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统治。11、摊丁入亩:草创于明代,是清朝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的一次重要改革,将中国实行两千多年的人头税〔丁税〕废除,而并入土地税。12、经世致用:指学问必须有益于国事。由明清之际思想家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提出。他们认为学习、征引古人的文章和行事,应以治事、救世为急务,反对理学家不切实际的空虚之学,对后人影响很大。13、商帮:商帮是以乡土亲缘为纽带,拥有会馆办事机构和标志性建筑的商业集团。清朝时以晋商,徽商,潮商,秦商,山东商帮、苏南商帮、浙江商帮、闽南商帮、珠三角商帮、河南商帮等十大商帮为主。14、买办:买办是指中国近代史上,帮助西方与中国进行双边贸易的中国商人。这类被外商雇用之商人通常外语能力强,一方面可作为欧美商人与中国商人的翻译,也可处理欧美国家商界与中国政府之双向沟通。除此,这类型商人还可自营商铺,因此致富者颇众。15、清末新政:〔1901—1911〕中华民国称遮羞变法,香港称晚清改革,日本称光绪新政,是清朝末年的一场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运动,也是中国现代化的重大事件之一。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首都北京,慈禧太后下令和谈,接受八国联军提出的?辛丑条约?,此举对中国打击甚大,因此朝廷保守派主动进行变法。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满清政府进行改革,但改革内容多与1898年的戊戌变法雷同。16、预备立宪:〔1905—1911〕清政府迫于压力,在辛亥革命前夕宣布为预备实行君主立宪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17、三国干预还辽:三国干预还辽,发生于甲午战争后。1895年4月17日,清朝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签署?马关条约?,割让辽东半岛予日本。六日后,俄国、德国与法国为了自身利益,以提供“友善劝告〞为借口,迫使日本把辽东还给中国。日本为此深感屈辱,三国干预还辽也是日俄战争的原因。18、实业救国: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一些代表人物所宣扬的、以开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即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途径的一种思想。19世纪末提出,以张謇、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主要代表。他们宣扬此论的同时,却否认采取革命手段改变落后生产关系的必要性。实业泛指农、工、商、交通等。九、中华民国时期1、保路运动:保路运动又称铁路风潮。1910年(宣统二年〕,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逼清政府订立借款修路合同。1911年5月9日,清政府为了向四国银行团借款用来镇压革命在邮传大臣盛宣怀的策划下,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四川修筑铁路的股金,不仅来自绅士、商人、地主,还有农民,而且农民购置的股份占很大比例。清政府公布“铁路国有〞政策以后,收回了路权,但没有退还补偿先前民间资本的投入,因此招致了四川各阶层,尤其是广阔城乡劳动人民的反对,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清政府为了镇压革命,不惜丧失国家主权,将铁路收归国有,且大肆派兵屠杀保路人士,通过此举,全国人民充分看清了清政府卖国求荣的本质。2、北洋军阀:北洋军阀,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军主要将领组成,袁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的称呼。3、二次革命:1913年3月20日,国会开会前夕,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被杀。4月,袁世凯又非法签定善后大借款,准备发动内战,消灭南方革命力量。孙中山看清袁世凯的反动面目,从日本回国,力主武装讨袁。4、护国运动:袁世凯〔1859.9.16—1916.6.6日〕在1915年12月于北京宣布接受帝制,南方将领唐继尧、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并且组织护国军出兵讨袁。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维护中华民国民主共和制度。袁世凯的军队受挫,南方其他各省亦纷纷宣布独立。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并于数月后病逝。5、护法运动:1917年7月到1918年5月,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为维护临时约法、恢复国会,联合西南军阀共同进行了反对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斗争。6、工读互助团:主张劳心与劳力相结合,教育与职业合一,学问与生计合一,把工读互助团办成“人人工作,人人读书,各尽其能,各取所需〞的新组织。是由李大钊、蔡元培、陈独秀、胡适、王光祈等17人联合发起并募集经费,以到达教育和职业合一的理想。仅仅两个多月后便解散了。但它震动了新文化界、知识分子群体。又一年,那些原来的发起人、参与者摆脱了空想社会主义的束缚,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纷纷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7、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由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构成。是中国国民党信奉的根本纲领。三民主义的开展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即旧三民主义和新三民主义。是孙中山民主思想的精髓和高度概括。★旧三民主义:〔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它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但它没有意识到帝国主义的压迫是中华民族独立的最大障碍,没有明确的提出反帝的要求。〔2〕民权主义:建立民国。这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的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但民国实质是资产阶级共和国。〔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说明孙中山顾及了广阔人民的利益,但由于站在资产阶级私有制的立场上,反对没收地主土地,所以提不出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巨大的进步。〔1〕在民族主义方面,旧三民主义所突出的是“反满〞,矛头指向清王朝;新三民主义那么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目标;〔2〕在民权主义方面,过去只是抽象地提倡“自由、平等、博爱〞,现在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3〕在民生主义方面,过去只有“平均地权〞的政纲,现在那么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的方法,成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生活。8、北伐:北伐战争,是由中国国民党领导下的国民政府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于1926年至1928年间发动的统一战争。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起兵,在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以后,国民政府内部因对中国共产党的不同态度而一度分裂,汪精卫和蒋介石决裂,北伐陷于停顿。宁汉合流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并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参加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奉系的张作霖撤往东北并被日本刺杀于皇姑屯,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至此北伐完成,中国实现了形式上的统一。北伐结束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统治全中国,成为中国在国际上唯一代表政权。但实际上,国民政府内外仍有不同势力割据,造成日后发生中原大战等连串内斗冲突。北伐期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政府决裂,开始对抗国民政府,导致十年内战。PS:中原大战是指1930年5月至11月,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在河南、山东、安徽等省发生的一场新军阀混战,共产党称之为蒋冯阎战争,或蒋冯阎李战争;因为这次战争主要在中原地区进行,所以又称为“中原大战〞。[9、宁汉合流:1927年9月,南京国民政府同武汉国民政府合并,因南京简称“宁〞,武汉简称“汉〞,史称“宁汉合流〞。“宁汉合流〞的实质:他们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宁汉合流后的政府,仍称南京国民政府。10、东北易帜:东北易帜是指皇姑屯事件之后,统治中国东北的奉系军阀将领张学良1928年12月29日通电全国,宣布:从即日起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变旗帜〔将北洋政府的五色旗换成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此举标志着北伐的结束、国民政府完成统一、以及北洋政府的正式结束。东北易帜只是实现了当时中国在名义或形式上的统一。PS:皇姑屯事件是1928年6月4日日本关东军谋杀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事件。11、三三制: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士参与抗战,不但积极倡导和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将之付诸于政权建设的具体实践,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一种崭新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三三制〞政权,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奉献。1941年,抗日根据地政权机构在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那么。根据这一政策,抗日民主政权中人员的分配,共产党员大体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不包含国民党等顽固势力〕大体占三分之一。“三三制〞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制度,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争取了中间力量,孤立了顽固势力,稳固和开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2、工农武装割据:1928年10月5日,毛泽东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以及同年11月25日,他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即?井冈山的斗争?,1930年1月写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对上述问题作出了明确而详细的答复,总结了共产党领导武装起义和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验,分析了中国社会的特点,建立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它是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稳固和开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的发动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稳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根底和依托。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13、左倾、右倾:左:政治上属于革命的、进步的,如左派、左翼;右:政治上属于保守的、反动的,如右派、右翼。用左、右来区分政治派别,始于法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在表决一项议题时,不同观点的人分坐左、右两边,坐在左边的持激进的、革命的态度,而右边的那么持反对的态度。后来,约定俗成,左右成了表示区分政治立场、观点、态度的概念。但“左倾〞有时是褒义的,表示思想上有革命的倾向;有时是贬义的,表示思想太左,脱离实际,如“左倾时机主义〞。为什么有时左要加引号即“左〞呢?如“‘左’地错误〞,就是这个意思,看起来很激进、很革命,但是,用这种“左〞地思想指导实践,不但达不到预期目地,甚至会造成严重损失。如王明的左倾时机主义错误,建国后的“大跃进〞、“文化大革命〞也是“左〞的错误。右倾思想如果形成为系统完整的路线,并在实践中贯彻便成为右倾时机主义。右倾时机主义在政治斗争中往往放弃原那么,牺牲无产阶级根本利益而求得妥协,又叫右倾投降主义。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后期,在中国共产党内形成的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投降主义路线。1923年,陈独秀提出了“二次革命论〞,认为中国民主革命只能由资产阶级领导,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无产阶级只有等待资本主义开展后再发动第二次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1926年12月,在中共中央汉口特别会议上,陈独秀的右倾思想开展成为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的右倾投降主义,放弃了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致使1927年在蒋介石背叛革命的情况下,使大革命惨遭失败。从影响和后果上讲,不管"左"倾和右倾,都对革命和经济建设产生了很大的危害,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补充释义:封建经济:封建经济,是基于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这一制度上的经济体制,实际上,完全可以理解为封建自然经济。自然经济:自然经济(NaturalEconomy)简单地讲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对立面,私有制经济的一种表现。是存在于市场范围较小时期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兴旺的产物。该种经济形态占统治地位的持续时间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以家庭〔其他时期也包括氏族公社、封建庄园等〕为主要根本生产单位,生产规模相当小。大多数情况下产品的原料采集、生产乃至消费都是为了满足劳动者自身需要〔而不是为了进行资本积累并扩大再生产〕,只有在生产产品过剩的情况下才会将产品拿到市场上交换。并且自然经济中农业生产同家庭手工业制造相结合,即农产品以及一局部手工业品都是自主生产并使用的,也就是所谓的“男耕女织〞现象。★特点:①自然经济自给自足,极少有商品交换。②自然经济的封闭性,生产技术落后,生产规模小。③自然经济的守旧性,因循守旧,无视技术革新和创造。④自然经济是简单的再生产。3、小农经济:以个体为单位,以精耕细作、男耕女织为方式,自给自足为生产目的。小农经济是自然经济的一种类型,也可以说是自耕农经济,特点:分散性〔家庭为单位〕、封闭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自足性〔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纳税〕。比方封建社会时期的社会经济情况就是小农经济占主导,现在偏远的农村,也都大量存在这种经济现象。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4、商品经济:,“自然经济〞的对立物,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当商品经济不断开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开展的高级阶段。5、封建土地所有制:在封建社会,地主阶级统治其他阶级的根本即为封建土地所有制。地主阶级通过掌握土地这一生产资料,对使用土地的农民通过榨取地租、放高利贷等手段剥削其他阶级。在不同时期,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式也不尽相同。中国的封建土地所有制,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到战国时期,正式确立,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包含有三种土地所有制形式: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国家土地所有制:即国有土地。在封建土地所有制下,历代封建政府和皇帝都直接掌握着一局部土地,各朝各代的皇庄、王田、军屯、民屯等都是国有土地,尤其以北魏、曹魏、隋唐为最盛。国家占有大量的土地,一方面为统治阶级的奢侈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更重要的一方面是为稳固国家政权提供坚实的经济根底。在封建社会,土地是最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国家掌握了大量的土地,也就掌握了社会的经济命脉。★地主所有制:即地主拥有土地。地主,是封建社会的富人阶级,出租土地,剥削贫苦农民,是人人向往的社会角色。他们有钱有势,很容易挤进国家官员队伍中去,借助国家政权来保障他们的既得利益,更为重要的是地主阶级有更多的接受教育的时机,有文化,有能力,是国家官员的候选人阶级。不管是论经济优势,还是论文化,地主阶级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特权阶级,是顺理成章、理所应当的事情。所以,地主土地所有制是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核心。★农民土地所有制:即个体农民的土地。个体农民拥有的土地虽然不多,但人数最多,向国家交纳赋税,服兵役和徭役。是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能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主要根底,所以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和扶植。但凡明君圣主都非常懂得爱民、养民,以民为本。★特点:土地买卖与土地兼并。6、土地兼并:土地兼并,是指土地愈来愈集中到少数大地主、大官僚手中,而农民那么越来越多地丧失土地,甚至根本就没有土地。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土地兼并往往在一个朝代的后期表现突出,它是封建经济开展的结果,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和地主阶级力量增强的表现。土地兼并严重时,两种矛盾便突出起来。一是农民与地主的矛盾,二是封建国家同地主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开展将出现两种结果,一是封建政府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使兼并现象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二是直接导致农民战争的爆发。★历代调整治理土地兼并的法令:目的是限制土地兼并,确保自耕农利益,限制大地主利益,以维系封建统治,保证国家稳定的财政收入。较为著名的有: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均田制,宋朝的王安石变法,明朝张居正草拟的一条鞭法,清朝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