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寸河山一寸血”——19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材分析《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一课在教材中地位比较重要,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标志着九一八事变以来侵略与反侵略的全面爆发,标志着侵略与反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全面抗战时期。在中共推动下,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团结御辱,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行成。淞沪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日军进入南京后,对南京人民进行了血腥大屠杀,30多万无辜被屠杀的生命集中体现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因此,本课承载了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在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接触过相关史料,而且通过报纸、电视等媒体对卢沟桥事变和南京大屠杀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课堂教学应顺应学生这一特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另外,从学生的额心理角度出发,他们的认识以感性认识为主,具有朴素的爱憎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适当插入与教学相关的现实材料或相应的影视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产生敢想、敢说、爱说的欲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七七事变等抗日战争初期的历史事实,了解中国人民尤其是中国军人抵抗日本侵略的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了解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摒弃前嫌,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了解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华过程中屠杀中国军民的滔天罪行。能力目标:通过知道学生整理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使学生掌握整理资料的方法,和归纳整理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卢沟桥事变中爱国将领和军民英勇抗争的事迹,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认识到日本侵华战争是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培养学生正确的爱国观,通过学习,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抗日战争的感触,能够说出对英雄的敬畏之感。教学重难点重点: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难点:正确认识南京大屠杀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播放歌曲《保卫黄河》激情导入,引出本课主题:一寸河山一寸血,指导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根据歌曲进入情境,齐读本课五个板块名称,明确本课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进入年代氛围,明确学习目标。指导学习第一板块:忆国难.七七事变1、自主阅读教材,让学生报道七七事变的经过,完成表格。2、图片展示《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并提问:你们能说一说卢沟桥的地理位置怎样?3、材料研读,问题探究,讲述保卫平津中为国捐躯的两位英雄及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1、掌握课本基础知识,感知史实。借助课本,展开互动,2、跟着教师的讲述逐步理解课题含义,依据史料理解七七事变并非偶然性。3、学习分析历史材料,加深对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深刻认识。1、化解概念难点,并培养归纳历史内容的能力。2、培养学生识读史料的能力。3、培养学生材料分析识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论从史出的历史意识。指导学习第二板块:聚国魂:民族统一战线1、材料研读,利用具体的问题,讲述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国共两党分别是什么态度?2、指导学生明确问题后标画课本知识点。3、填空出示第二次国共合作双方的表现。4、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两次国共合作在标志、结果等方面有何不同。1、带着问题独立快读课本,明确答案并在课本上标注知识点。2、利用图片引导学生直观掌握识记内容,通过对史实的分析解读,指导学生了解国共两党共赴国难的意义。3、据知识表格,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并分享学习成果。进一步理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1、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标注课本的学习习惯。2、锻炼学生的观察与分析能力,运用图片激发学生思考历史问题的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4、培养学生前后历史知识对比的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指导学习第三板块:凝国力:淞沪会战1、讲述日军的侵占路线,观看《淞沪会战》视频,指导学生找出战役中的英雄事迹。2、运用图片、文字等史料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淞沪会战的结果及影响。1、视频引导学生直观掌握识记内容,通过对英雄事迹的解读,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2、在老师的引导点拨下,积极思考,了解并掌握淞沪会战的经过、结果及影响。3学生概括英雄事迹1、培养学生材料识读分析能力,并及时检测学习情况,锻炼学生史料的解读分析能力。2、锻炼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指导学习第四板块:悼国殇,南京大屠杀1、讲述南京大屠杀发生的背景及日本掩盖真相的史实,提出问题:真实的情况如此吗?2、图片展示南京大屠杀的惨象。1、跟着教师的讲述理解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残暴野蛮没有人性,依据史料理解南京大屠杀的实质。2、利用图片、视频引导学生直观掌握历史内容,并引出每年的12月13日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3、引导学生理解日本法西斯侵略者的残酷性和野蛮性,强调学生理性爱国。1、培养学生分辨历史真相的能力。2、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课堂小结:以直观的形式再现本课知识线索和主要内容。整体感知本课主要内容。并进一步体会本课的主题:一寸河山一寸血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展示知识线索的意识和能力。知识巩固:练习题随堂检测,检验本课掌握情况。积极思考,回答问题。从基础知识与能力理解两个不同的层面检测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束语:,进一步引导学生铭记民族的悲怆,还有落后必亡的训诫,。学生齐读,感悟历史。对本课知识从整体上进行升华,勿忘国殇,吾辈当自强。板书设计:一寸河山一寸血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淞沪会战→打破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迷梦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人30万人学情分析1初二学生的学生已经有一定历史学习的基础,因此对本子目的教学,要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单要落实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历史的学习中得到情感的升华。从公民教育的角度来讲,热爱并珍惜和平,反对战争应是学生学习历史、感悟历史后得到的一个认识。2.初二学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青春期,容易对主流价值观产生疑问和困惑,甚至于会有叛逆的思维,这不应该是历史教学的禁忌,反而应该是历史教学的财富,牢牢把握住学生的质疑精神,反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不断的思考。3.建议学生预习课本,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利用歌曲导入,营造学习本课的氛围;借助于问题思考,增强历史课堂的厚重感,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更应延续至课堂之外,使学生从教师指导学习到自我需要学习的转变,达成历史学习能力的提升,逐步形成更为理性与合理的价值观。效果分析本课为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争”中第二课,前承“难忘九一八”,后启“血肉筑长城”,主要有两大子目“血染卢沟桥”和“南京大屠杀”。由于教材内容和篇幅局限,容易使学生对抗日战争产生碎片化的认识,缺乏系统性和条理性,难以养成时序意识。因此本人拟在原有教材基础上,对本课进行重构,即分为“忆国难.七七事变、聚国魂.民族统一战线、凝国力.淞沪会战、悼国殇.南京大屠杀四大块,以1937年的时间轴为线索,提升了淞沪会战的历史地位,强调了对历史事件的追思,叩问与感悟,为此在教学中增添了部分教学内容,适当提升了教学难度,使教师进一步发挥在教学中的指导作用,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继而努力打造“灵动”的历史课堂。《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教材分析1.内容标准内容要点:简述七七事变的史实,认识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全民族抗战的意义;了解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等罪行。认知提示:了解七七事变的经过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的过程;体会淞沪会战的过程和意义;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解读:1937年夏,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七七事变使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严重危机,中国由局部抗战转变为全民族抗战。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社会各阶级、各政治派别都以不同的方式投身到抗战的洪流中。国共两党再度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国人民最终团结起来,进行了一场抗击日寇侵略的全民族抗战。面对日军的挑衅和大规模进攻,中国军队表现出了顽强不屈的精神。淞沪会战作为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一次重大战役,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14年战争,日本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暴露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2.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本课主要包括四个子目,即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淞沪会战、南京大屠杀,阐述了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开始全民族抗战的史实。从近代以来日本不断发动对华侵略的史实来看,逐渐吞并全中国,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是日本的既定国策。七七事变的爆发,使中国真正到了亡国灭种的关头,引起了中国社会矛盾的巨大变化,刺激了中华民族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上的总动员。国共两党摒弃前嫌,一致对外,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构成了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基础。因此,七七事变是日本由局部侵华转向全面侵华的开始,也是中国由局部抗战转向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全国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战役,淞沪会战是中日军队第一次大规模的正面交锋。虽然上海失陷,但是中国守军英勇顽强的抵抗,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也显示出中国人民誓死捍卫国土的坚强决心。日军占领南京后,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更加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凶残本性。《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练习1.“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激”。这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百团大战2下列选项描述全国性抗日战争开始事件的是()A.歌曲《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B.诗句“宛平城外狼狗叫,卢沟桥上枪声急”C.诗句“鲜血凝固的那个时候,长江呜咽钟山悲泣……三十万冤魂在地狱中哭泣”D.电影《甲午风云》3.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和全面抗日战争开始的历史事件分别是()A.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B.西安事变、七七事变C.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D.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4.标志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南京大屠杀5.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卢沟桥事变②西安事变③“一二·九”运动④淞沪会战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③②①④D.③②④①6.卢沟桥事变中,率领二十九路军奋起抵抗的爱国将领有()A.佟麟阁、赵登禹B.蔡廷锴、蒋光鼐C.佟麟阁、李宗仁D.蔡廷锴、赵登禹7.虎子是第二十九军的一名战士,当时他驻守宛平县。1937年7月7日拂晓,日军向宛平县射击,中国守军立刻予以还击。此战役为()A.九一八事变B.卢沟桥事变C.一·二八事变D.台儿庄战役8.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里称赞“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1937年7月在这里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表明()A.中国全民族抗战由此开始B.局部性的抗日战争开始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此形成9.下面的叙述有四处错误,请找出并改正。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1931年7用7目,日军在宛平城附近蓄意挑起事端,爆发了九一八事变。李宗仁指挥的平型关大捷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日军占领北京后,进行了长这6个星期的血腥大屠杀。经过8年的浴血奋战,中国人民终于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1)改为(2)改为(3)改为(4)改为10.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材料2: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身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应当以死报国。请回答:(1)材料1是一条命令,它是在什么时间、由哪个军队下达的什么命令?(2)命令下达之后,前线官兵是如何坚决抵抗的?(3)材料2中的这句话是谁说的?他是如何实现自己的诺言的?(4)在保卫北平的战斗中,英勇牺牲的将领还有谁?人们是怎样纪念他们的?【课后反思】《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在时代的浪潮中,培育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既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要,同时也符合青少年自身发展成长的身心特点。历史课堂同样也要顺势而为,不仅停留于讲讲历史故事,照本宣科式的“教教材”,而应在历史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从历史中获得感悟,从而指导自身人生之路的发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就是很好的课题,能充分借助于历史知识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当然如何体现历史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还需要不小的努力。如何在本课的教授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渗透“爱国”这一核心价值观更是不小的挑战。一、爱国,要铭记历史回首旧中国,从晚清开始一次次的被侵略与反侵略,使得中华民族承受了深重的灾难,而西方列强的疯狂侵略、瓜分中国,使得民族矛盾日益尖锐,中华民族面临着巨大的危机。为实现民族独立,避免亡国灭种的可能,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中华民族终于觉醒,此时中国人的爱国热情从未这么强烈过!但如何把这样的爱国情绪传染给生于21世纪的中学生呢?历史的细节就很能说明问题。在本课的教授中,出现了一张张历史人物的照片,尽管大都是黑白画面,教师也并未特别说明,只是把这些画像结合历史人物所做的事情所说的话,相互映照。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配合照片中的各种表情和动作,从而自觉自发的给冰冷的文字赋予了“人性”:他们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或穿戎装或着便服……不变的是他们曾经存在过,在历史的画卷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如“南京大屠杀”,难免会有老师在授课时采用大量的令人看到感觉不适的照片,如被砍头的画面,如尸体堆叠的画面等等,以此作为最“生动”的史料,来激发学生的愤恨情绪。只是这样做真的合适吗?且不说授课的对象是初中生,我想敏感的女生在看到这样的画面之后很有可能产生不适,甚至成为噩梦。诚然,这些是历史的真相,在今天能够重现这些珍贵的史料很不容易,出发点无疑是直面残酷的历史真相。可是残酷的历史需要这样的展示吗?历史学科教育绝不是简单的感性地渲染,而应侧重理性的感悟,在初中的历史课堂上通过变现方式更为平和的照片,文字、数据、地图等,同样也能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建构了审视历史的不同视角。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年岁的增长自然更为成熟一些,到时有能力去进行自我探索。历史值得铭记,铭记的不仅仅是书本上那几个时间、几个人物,几个事件,更需要通过铭记历史,勿忘国耻,奋发图强;缅怀先烈,传承爱国精神!二、爱国,要联系当下有位意大利历史学家,名叫克罗齐,他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尽管他的话有人会产生误解,以为历史就是拿来主义,实用主义。实际上,仔细品味,就会发现:当生活的发展逐渐产生需要时,“死历史”就会复活,过去史就变成现在的。“罗马人和希腊人躺在墓穴中,直到文艺复兴欧洲精神重新成熟时,才把他们唤醒。”而风云变幻的当下,社会上各种史观、各种理论层出不穷,如历史唯心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等来混淆视听。面对此情此景更需要历史老师把握好方向: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对学生而言,获取资料的渠道多种多样,借助于历史课堂,把握好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在历史教学中穿插当前社会存在的一些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解读和批判。以中日外交中存在的一些波折和历史遗留问题为例,就某些日本人不承认南京大屠杀,认为数据失实,不足为信;或是日本国内存在的美化侵略的教科书问题,可以在授课内容的基础上激发学生课后主动思考,从历史中寻找经验教训与应对之策。此外,让学生开动脑筋,立足自身畅想纪念历史的方式方法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想,这恰恰就是历史学习的意义所在,指导学生拨开现实的迷雾,在历史经验的指导下才能看的更清、更远。三、爱国,不止于课堂历史是一个民族的记忆,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所体现的共同的思想和精神即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支柱,其中有一个原则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有了对人的关怀,才有历史的前行;有了对人的尊重,才有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合同
- 2024年度影视作品授权使用合同
- 2024年度货物采购协议
- 2024年国际快递公司服务协议
- 2024年度建筑材料采购合同
- 2024年度供应链管理服务合同标的说明
- 04版7月:股权激励计划协议
- 信息技术2.0培训项目个人研修计划
- 七夕节品牌宣传文案(55句)
- 2024年建筑工程施工合同详解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一册(全套)课件
- 广播操比赛打分表
- 学生奶培训课件
- 安全生产专项检查及整改台账
- 商务部专员绩效考核指标量表
- (完整)五金材料采购清单
- 电工巡视维修记录表格含内容
- A-Debt-to-Dickens狄更斯的恩情
- “三高”讲座-课件
- 《杞人忧天》创优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检验批表格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