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bba1a0d54d6437a2275f049bcd39b82/3bba1a0d54d6437a2275f049bcd39b821.gif)
![孝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bba1a0d54d6437a2275f049bcd39b82/3bba1a0d54d6437a2275f049bcd39b822.gif)
![孝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bba1a0d54d6437a2275f049bcd39b82/3bba1a0d54d6437a2275f049bcd39b823.gif)
![孝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bba1a0d54d6437a2275f049bcd39b82/3bba1a0d54d6437a2275f049bcd39b824.gif)
![孝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bba1a0d54d6437a2275f049bcd39b82/3bba1a0d54d6437a2275f049bcd39b825.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孝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赵敏美丽乡村建设是安徽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决策,淮北市依照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的决策部署,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总体目标,启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五年多来,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努力下,打造一批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淮北乡愁的美丽村庄,如“四季榴园”、“长寿南山”、“菇香郭王”、“隋风唐韵黄新庄”、“红色小李庄”、“运河柳孜”等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通过美丽乡村的建设,增加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村环境,有效地提升了农民的生活品质。就目前来看,文明和谐乡风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很多乡村文化建设的重点是硬件设施,投入大量财力、物力、人力,建设乡村文化站(活动中心)、文化广场、文化墙等,取得了明显成效,相较之下,文化内涵建设则稍显滞后。近年来,淮北市在挖掘和宣传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上做了不少工作,诸如《宿州志》《萧县志》《淮北旧志辑考》的整理出版、“淮北文化大讲堂”“淮北人文讲堂”的相继开办等。但如何更好地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在“文明和谐乡风美”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仍然是美丽乡村建设需要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产业结构调整中乡村面临的新问题随着城镇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变化,我国农村人口开始出现离土不离乡,亦工亦农的生产模式,这种模式使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一系列问题,像农村空心化、老人空巢化等社会问题。淮北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近年来为了职工分流,积极进行劳动力协调转移;再加上农村土地流转加快,家庭农场经营增多,产业结构改变,大量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使得乡镇空巢家庭大量出现。与此同时,我国人口结构正在迅速进入老龄化,养老成为未来亟需解决的重要社会问题。淮北市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22.8万人,0—14岁人口为39.3万人,占总人口的17.63%;15—64岁人口为157.9万人,占总人口的70.89%,其中15—59岁人口为146.1万人,占总人口的65.59%;60岁及以上人口为37.4万人,占总人口的16.7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25.6万人,占总人口的11.48%。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处于老龄化社会,所以当今淮北市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这还是基于全市常住人口的统计与分析,具体到乡镇和农村,情况还要严重得多。根据走访调查,由于大量青壮劳力的外流,淮北乡村家庭常住人口,主要是“两老(夫妻)”或“多老”、“公婆-媳-孙”、“爷奶-孙”三种结构形式,60岁以上的老人是乡村劳动力的主体,不但要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往往还要承担抚养与照顾孙辈的任务,生理负担与心理负担都很沉重,特别希望得到子女的理解与孝敬。现代社会进入高效率、快节奏运行时期,生活预期提高,生活成本增加,年轻人生活压力变大,加上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思想观念差距大,部分子女除提供物质供养外,对父母缺乏基本的体贴关爱,甚至有个别子女拒绝赡养老人,使已失去劳动能力的老人老无所依,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这是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在采取系统乡村的治理与建设措施的同时,充分发挥传统孝文化在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特殊作用,在乡村进行孝文化的教育与普及,也是一条重要的举措。美丽乡村建设中孝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要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现在,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继承并弘扬孝文化,形成“孝老爱亲”的“家庭美德”,构建和谐社会。“孝”是中国伦理道德规范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内涵非常丰富。孝文化具有道德教育功能,倡导孝敬顺从的美德和修身齐家的理念,强调家庭对老年人赡养的职责与义务,其具体表现为善事父母、家庭和睦、敬业爱民、忠于国家。几千年来,在保持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形势下,在农村强调孝文化建设,对于解决乡村治理中遇到的老龄化、老人“空巢”等社会问题具有直接效用和现实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孝文化建设还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这对“文明和谐乡风美”的美丽乡村建设起着关键作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如何发掘孝文化,传承孝文化,显得尤为重要。营造孝文化氛围,重视教育功能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具有孝亲、睦邻、仁爱、友善、忠君、爱国,由修身至齐家至治国的丰富内涵,但近代以来,为了救亡图存的需要,激进主义者强调要用西方民主、科学价值取代传统儒家伦理道德标准,孝道观念受到强烈冲击,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思想改造与社会改造运动,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文化遭到全面抛弃,继而被彻底清理,“孝子贤孙”甚至成了贬义词。年轻一代独生子女居多,大部分从小受长辈溺爱,成人后又受西方文化影响,独立意识较强,不能正确理传统孝文化,从而对宣传、接受孝文化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大力营造孝文化的氛围对于宣传孝文化至关重要,首先,可以利用便利条件,在村里定期举办文化讲堂活动,向村民宣传什么是孝文化及孝文化内涵。其次,村里主要道路旁,村民院墙上可以粉刷传统文化的宣传标语或图画。第三,可以经常组织村民观看传统文化的各类节目。让村民在平素的耳濡目染中接受孝文化,并自觉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来,加强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文明和谐乡风美”。宣传地域孝文化,学习榜样力量皖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春秋战国时,受邹鲁文化中儒家思想的影响,形成了发达的孝文化,传统二十四孝中“芦衣顺母”(鞭打芦花)、“拾葚异器”就是发生在皖北大地的孝行故事。闵子骞,名损,字子骞,春秋时人,孔子的学生,以德行著称,因孝闻名。其孝行故事历代史书多有记载,元郭居敬所辑《全相二十四孝诗选》:“周闵损,字子骞,早丧母,父娶后母,生二子,衣以棉絮;妒损,衣以芦花,父令损御车,体寒出后母。损曰:‘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母闻,悔改。”“鞭打芦花车牛返”的村名也一直保存到现在。蔡顺,字君仲,生活于两汉之际,故里在今淮北蔡里一带。东汉以来,蔡顺就以“至孝”著称,有关他的孝亲故事除了“拾葚异器”,主要有“为母尝毒”、“噬指弃薪”、“伏棺避火”、“闻雷泣墓”等等。闵子骞和蔡顺的孝亲故事深深地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世代相传,对古代的孝文化传播与孝道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直到现在,他们的孝行故事依然在皖北地区甚至全国各地口耳相传、深入人心,我们要发挥这些孝亲故事的社会教化作用,加强对这些人物故事的宣传力度,并深入挖掘与理解其精神内涵,如孝亲、仁爱、宽容和善良。不仅要重视传统文化中榜样的力量,同样也要充分发挥我们身边榜样的作用。淮北市是闻名全国的好人之城,先后产生“安徽好人”51名,“中国好人”52名,各类道德模范也层出不穷。近年来,又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涌现出了许多事迹突出、感人至深的家庭典型,共有27个家庭荣膺全国和省“最美家庭”。2017年以来,淮北共产生了20户“最美家庭”和35名“最美家庭角色”。最美家庭筑起崇德向善的精神力量,不仅是和谐社会的根基,也谱写了文明淮北的华彩乐章,为当今社会融合代际关系,实现家庭和睦,营造孝亲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应该进一步加强对这些榜样的宣传,让他们的事迹深入民众,让其在宣传传统孝文化与孝道中起到优秀的道德榜样的作用。有助于村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农村建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利用现代新媒介,扩大公众视野随着时代发展,信息技术的发达,现代社会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日益多元化,现代社交软件、平台更深受年轻一代的喜爱,为了加强对年轻人的传统孝文化教育,传播传统文化的形式方法也应与时俱进,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宣传传统孝文化。网络媒体的利用要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形式上如开通宣传孝道文化的微信、微博等公众号与专门的网站,内容上如传统孝文化经典著作的阅读与解读,向公众传播皖北古往今来的孝子与孝行以及当代孝子孝行,进一步宣传我国历史上的经典孝行故事与当代中国道德模范事迹。这些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杀菌奶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金融行业集成解决方案的风险评估
- 2024-2025学年安徽省芜湖市市直五校高一上学期第五次联考(12月)物理试卷(解析版)
- 劳动仲裁反申请书范文
-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观察物体(二)》单元检测含答案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中检测试卷附答案
- 精准扶贫贷款服务协议书(2篇)
- 2024-2025学年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高一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解析版)
- 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英语试题含答案
- 贫苦生申请书
- 苯胺合成靛红工艺
- 三年级上册数学脱式计算大全600题及答案
- 2024年聊城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度农村电子商务ppt演示课件
- 计算机控制系统 课件 第10章 网络化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高原反应的症状和处理方法
- 南京大学仪器分析习题集
- 空调维保应急预案
-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作文范文及导写(解读+素材+范文)课件版
- 模块建房施工方案
- 多域联合作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