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2PAGE24《民法总论与实务》典型案例精解学习参考资料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开放,法学教育改革的步步深入,法学教育的方法愈来愈超脱纯概念法学的窠臼,而靠近案例研究的主流趋势。这与随着法治发展,案例法的作用愈来愈突出的世界潮流相吻合。在我国这样的成文法国家里,案例教学法在法学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实践也已表明,缺乏案例参与的法学教育和法学教科书是不完整的。在教学过程中,民法教师经常比其他法学分支学科的教师更伤神于如何使讲授更深入浅出,具象丰满,令学生们更易于接受。为此,我们为配合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些精选的案例解析,希望能成为同学们了解我国民法实施和适用活动的重要媒介以及他们介入民事活动之前的实习工具。案例一王忠勤诉西安有线电视台侵权赔偿案【案情简介】被告西安有线电视台于1998年4月4日发给原告王忠勤有线电视用户使用证,此后,王忠勤按时交纳了98年度、99年度有线电视收视、维护费各115元。1999年6月28日,西安有线电视台在其综合频道播放48集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以下简称《还》剧第二部时,在其中插播了大量广告。其中第14集中,电视剧播放时间约为70分钟,广告约为28分钟,共计播出广告70条;第15集中,播出电视剧时间约为70分钟,广告时间约为28分钟,共计播出广告73条。据此事实,原告王忠勤向西安市碑林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被告立即停止插播的各种商业广告,并在《陕西日报》第一版显著位置及该台《还》剧播出前刊登启事,向其赔礼道歉,停止侵害,消除影响;没收被告违法收入,赔偿其本人在收看《还》剧期间受到侵害的费用每集20元,共960元以及投诉此案期间所花的费用;所有用户免费收看一年或半年有线电视节目。被告西安有线电视台答辩称:该案应由有关行政部门通过行政手段加以解决,人民法院不应受理。原告与其之间无合同关系,不存在合同违约,侵权也不能成立,不同意原告之请求。【问题】本案是否应由人民法院受理?【相关法律】《民法通则》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民事诉讼法》第3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案例评析】被告于1998年4月4日发给原告的有线电视用户使用证,原告据此向被告交纳了收视费,故原、被告之间形成了电视收视服务合同关系,并已实际履行。在该合同关系中,原、被告之间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双方发生民事权益纠纷,任何一方均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被告辩称本案不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范围,不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及其行为不构成违约,该案应通过行政手段加以解决之理由不能成立。我国《民法通则》第2条确认我国民法的调整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民事诉讼法》第3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本案中,原告由于本人的民事权益(即具有经济价值的非有体物的利益)受到侵害,为了维护本人正当权利和合法权益,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一行为是符合我国民法和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的。案例二王某与郑某房屋租赁纠纷案【案情简介】2003年7月,王某将位于某市解放路5号的店面房一间出租给郑某,租期3年,租金为每月1800元,双方还在租房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条款。房屋出租后,郑某与其弟合住。2003年8月,郑某在该出租房内故意杀害了一名同乡,成了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并逮捕的犯罪嫌疑人。此后王某一直觉得邻居们对自己指指点点,心里十分的不受用。想到租金并不高,而且承租人郑某本人没怎么住过,一直都是郑某的弟弟住着,遂产生了解除合同,收回房子的想法,并与郑某的弟弟之间产生了争执。【问题】王某能否以房屋承租人郑某是犯罪嫌疑人而解除与其的房屋租赁合同?【相关法律】《民法通则》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案例评析】本案主要涉及民法的调整对象问题。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2条的规定,民法是以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为调整对象的。王某与郑某之间的房屋租赁合同关系正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受民法的调整。王某想解除这种民事法律关系,必须基于一定的民事法律事实。所谓民事法律事实,是指符合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现象。那么,郑某故意杀人是否这样一种客观现象呢?郑某的故意杀人行为已触犯了刑律,依法受到了司法机关的追究,属于受刑法调整的范围。显然,郑某的故意杀人行为所引起的刑事法律关系与房屋租赁合同关系这种民事法律关系属于不同的部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同时,这一行为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权,也是一种能够引起某种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消灭的客观现象,但其并不当然地引起该房屋租赁合同关系的消灭。纵然房屋承租人成了犯罪嫌疑人,这也并非出租人解除租赁合同的法定理由。出租人欲解除房屋租赁合同应依法而行,也就是说,要找到能引起这种民事法律关系消灭的确切的民事法律事实。【特别提示】虽然承租人犯罪并非出租人解除房屋租赁合同的法定理由,但如双方有约在先,且该约定不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那么也可据此解除房屋租赁合同。对于本案而言,下列情形可导致房屋租赁合同的解除:(一)承租人郑某因故意杀人被判处死刑并予以执行,则该民事法律关系的一方当事人死亡,该合同也自然解除了。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19条第1款规定:承租户以一人名义承租私有房屋,在租赁期内,承租人死亡,该户共同居住人要求按原租约履行的,应当准许。同时《合同法》第234条也规定:承租人在房屋租赁期间死亡的,与其生前共同居住的人可以按照原租赁合同租赁该房屋,因此,王某若没有其他合同的理由而欲解除合同收回房子,还得看郑某的弟弟的意思表示。(二)若订立房屋租赁合同时,双方约定承租人有遵纪守法的义务,不得有在租赁的房屋内有违法乱纪的现象,否则出租人可解除合同的条款的,王某可据此解除合同。(三)根据《合同法》第224条第2款的规定,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转租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如果王某能找到郑某向其弟收取租金的证据,则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案例三肖某诉洪光彩色扩印服务部赔偿损失案【案情简介】2000年5月3日,原告肖某因想念去世的丈夫,将一卷其夫妻俩与孩子所照的柯达牌彩色胶卷交给洪光彩色扩印服务部冲印,并预交冲印费28元。彩扩部工作人员开出一张冲印单交给肖某。第二天,肖某去彩扩部取件时,被告告知其胶卷暂时找不到,可能被他人误领,让原告等等再来。后肖某多次催要无果,为此要求被告赔偿损失。被告只愿意按该市摄影行业协会的规定,赔偿胶卷和退还预收费。原告遂向法院起诉,以被告将原告拍有其丈夫遗容的唯一的“全家福”胶卷遗失,给原告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为理由,要求被告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20000元。【问题】原告的请求有无法律根据?【相关法律】《民法通则》第4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合同法》第107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第113条第1款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数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第265条承揽人应当妥善保管定作人提供的材料以及完成的工作成果,因保管不善造成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案例评析】本案原、被告之间存在着承揽合同关系,系承揽人丢失定作人所提供的原材料而引起的承揽合同纠纷,应受民法调整。原告可根据《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请求被告承担违约责任,返还价款并赔偿损失。本案所涉及的由于工作成果或者原材料由于承揽人保管不善而被丢失的例子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司法实践中也曾出现过某孤儿将父母与自己唯一的合照拿去照相馆冲印,胶卷被丢失,双方对簿公堂这样的典型案件。这类案例的共同之处在于:(1)被承揽人丢失的工作成果或原材料本身的经济价值不大,但对于定作人而言有着重要而特殊的意义,其所承载的信息对于定作人来说其价值是很难以金钱来衡量的。该物被丢失给定作人精神上造成了难以估量的损失乃至巨大的心理创伤。(2)承揽人往往以行规行约为理由,只同意赔偿定作人数额菲薄的经济损失,根本无法弥补定作人的精神损害,抚慰其心理创伤。(3)定作人既可以依《合同法》的规定向承揽人请求承担损害赔偿责任,也可以对方侵权为理由请求其承担精神损害赔偿,但由于《合同法》第113条第1款规定的损失赔偿不包含精神损害赔偿,因此定作人若选择依《合同法》的规定向承揽人请求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对己极其不利。显然,人民法院无法直接引用具体的法律规范来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原告的诉讼请求就没有法律依据,只是由于有关法律规定的空白,作为人民法院审判依据的可能不是具体的民法制度和民法规范,而是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所谓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是指贯穿于各种民事法律制度,指导民事立法、民事司法与民事活动的基本准则。民法的基本原则不仅具有立法准则和行为准则的功能,而且具有审判准则与授权司法机关进行创造性司法活动的功能。所谓审判准则的功能,是指民法的基本原则是司法机关的审判准则,也就是说,当民法就当事人所讼争的具体社会关系有具体规定的,应该适用该具体规定;当民法没有具体规定或者规定模糊或显得自相矛盾时,可采用民法的基本原则来补充法律的漏洞,直接引用民法的基本原则作为审判规则。就本案而言,由于被告保管不善,致使对原告而言具有重大纪念意义的胶卷丢失,给原告造成无法弥合的精神创伤,其精神损害客观存在。换言之,原告的损失是由经济损失与精神损失这两部分所组成的。因此,原告除了可以根据《民法通则》、《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要求被告赔偿胶卷费和退还预收费,还可以依照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请求原告赔偿精神损失。根据《民法通则》第3条至第7条的规定,结合学理,我们把民法的基本原则概括为: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等价有偿原则、诚实信用原则、民事权利神圣的原则、权利不得滥用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所谓公平原则,是指民事主体应遵循文明社会所公认的公平合理的价值观念去进行民事活动及分享民事活动之所得。本案的被告若只需对原告微不足道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则不足以弥补原告在精神上所受的伤害,显然有失文明社会所公认的公平合理的价值观念。司法机关可依据《民法通则》第4条的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对本案作出审判。【特别提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4条的规定,具有人格象征意义的特定纪念物品,因侵权行为而永久性灭失或毁损,物品所有人以侵权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但该解释是自2001年3月10日起开始施行的,因此本案不适用该解释。案例四茂源百货公司诉东方建化公司合同纠纷案[1][1]王利明主编:《中国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第2版,第7页。【案情简介】东方建化公司(供方)与振兴五金厂(需方)签订一份购销6000吨钢材的合同,约定单价每吨1520元,总货款91.20万元。合同签定后,振兴五金厂到茂源百货公司联系推销钢材,茂源百货公司提出看货后再定。于是双方到东方建化公司仓库看货,后振兴五金厂与茂源百货公司签订200吨钢材的购销合同,单价上浮为每吨1620元。合同签订后,茂源百货公司派员携带25万元的特种转帐支票,随振兴五金厂的业务员到东方建化公司,要求其发运200吨钢材。东方建化公司则以茂源百货公司所携带的预付款不足为由,拒绝发货。后经协商,东方建化公司同意发货,但提出要将预付款先进帐户后才能发货并结算。当茂源百货公司到银行办理转帐手续时,银行以茂源百货公司与东方建化公司之间没有直接的合同关系而不同意转收支票款。于是,茂源百货公司便在特种转帐支票上写上“代振兴五金厂付钢材款25万元”后,银行方同意将预付款转至东方建化公司的帐户。款进帐户后,东方建化公司仍以预付款不足为由拒绝交货,要求再付20万元。经交涉未成,茂源百货公司以东方建化公司为被告提起诉讼,请求退回货款。【处理】法院更换振兴五金厂为被告,东方建化公司为第三人。【问题】试分析该案所涉及的民事法律关系。【相关法律】《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2款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案例评析】本案属于社会生活中常见的连环购销合同案。在该案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在该纠纷中存在哪些民事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贯穿在民法理论中的一条红线,是进行民法案例分析的基础。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事法律规范所确立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关系是现代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一类社会关系,也是与人们生活最密切相关的一类社会关系。正确确认民事法律关系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审判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首先,通过确认民事法律关系,可以明确谁与谁通过什么法律事实产生什么民事关系,以及在该民事法律关系中,双方享有什么权利、承担什么义务,即能准确界定该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三要素(主体、客体、内容);其次,确认民事法律关系是确认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前提与基础,并主要体现在对双方当事人诉讼主体地位的确认。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因实体上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纠纷起诉到法院,涉诉当事人理所当然成为民事诉讼主体。因此,认定民事法律关系是确认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基础,确认民事实体法律关系的主体是确定诉讼主体的关键。就本案而言,存在两个民事法律关系:一个是东方建化公司作为供方与振兴五金厂作为需方签订的购销合同,另一个是振兴五金厂与茂源百货公司签订的购销合同。这两份合同相互独立,但又由于具有同一的标的物而存在联系,尤其是后一合同的需方直接向前一合同的供方支付货款,使三方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看起来更为复杂。但只要理清各个民事法律关系,案件的处理将变得简单。通过对本案这两个民事法律关系三要素的分析,我们发现东方建化公司与茂源百货公司之间没有直接的法律关系,因此也不存在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当然不可能成为该案的原告与被告,因此东方建化公司成为该案的被告是不适格的,茂源百货公司只能将与其直接发生法律关系的振兴五金厂作为被告。至于东方建化公司,振兴五金厂可以将其作为被告另案起诉,或考虑东方建化公司作为货款的直接接收方,不供货又不退款造成了这次纠纷,本案的处理结果与其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因此,人民法院应更换被告为振兴五金厂,东方建化公司可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案例五刘某与某商场互联网买卖纠纷案【案情简介】刘某喜欢通过互联网订购商品。某日,某商场将一台价值近万元的健身器材送到刘某家中,但刘某声明自己并未上网订购这种商品。后来才知是刘某不在家时,其8岁的儿子在网上订购的,因平时刘某通过互联网订购商品时其子时常在旁观看,所以知道刘某的密码,了解一些网上购物的知识。刘某认为自己从未有购买健身器材的意向,并且没有进行过在网上购买该物品的操作,拒绝向商场付款和接受这台健身器材,而商场却认为自己是照单发货,刘某有义务接货付款。双方为此争执不下。【问题】刘某是否应接货付款?【相关法律】《民法通则》第12条第2款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第14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他的法定代理人。第16条第1款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第58条下列民事行为无效:(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五)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六)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七)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第61条第1款民事行为被确认为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当事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返还给受损失的一方。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第133条第1款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0条监护人的监护职责包括: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的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在被监护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人发生争议时,代理其进行诉讼。【案例评析】本案的焦点在于该买卖合同是否有效。根据《民法通则》第55条的规定,有效的民事法律行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买卖合同是一种双方法律行为,需要双方当事人都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根据《民法通则》第12条第2款的规定,刘某8岁的儿子属于无行为能力人,显然不具备购买健身器材的民事行为能力,应由他的法定代理人即其父母代理其进行民事活动。根据《民法通则》第58条的规定,行为人不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的民事行为是无效民事行为,因此该买卖合同无效。本案还涉及未成年人的监护责任问题。虽然该买卖合同无效,刘某可以拒绝向商场付款和接受这台健身器材,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0条的规定,作为监护人的刘某对其8岁的孩子负有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的监护职责,商场由于其子的行为所蒙受的损失归根结底是由于刘某对其子疏于管理和教育,没有完全履行监护职责所造成的,因而对这些损失由刘某根据《民法通则》第133条的规定而承担。案例六汤子忠因其女在校期间出走下落不明被宣告死亡诉南京医科大学严重失职赔偿损失案[1][1]摘编自《汤子忠因其女在校期间出走下落不明被宣告死亡诉南京医科大学严重失职赔偿损失案》,载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行政装备管理局编:《最高人民法院案例库》,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版。【案情简介】1990年6月10日下午,南京医科大学89级8班学生、原告汤子忠之女汤涤独自离开学校。当晚10时许,南京市燕子矶公园的工作人员发现一女在公园江边悬崖处意欲轻生,在对其进行劝阻后带至公园值班室,经询问,该女只称自己是被告南京医科大学的学生,其他情况未透露。待其情绪稳定后,公园工作人员于11时许将其送至燕子矶派出所。12时左右,公园工作人员将电话打到南京医科大学招待所的门卫,告知有该校学生欲自杀,已被救,要求学校来人接回。招待所门卫随即电话通知学校校卫队值班人员,告知此情。次日凌晨1时许,该值班人员电话找到保卫处郭处长作了汇报。郭处长认为情况1995年初,汤涤父亲汤子忠向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申请宣告汤涤死亡。该院在发出寻找汤涤的公告满一年仍不知其下落的情况下,于1996年2月依法宣告汤涤死亡。1996年5月27日,原告汤子忠向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称:南京医科大学在得知汤涤被救后,未及时派人派车去将汤涤接回,致使汤涤再次出走,是严重失职行为。该校对汤涤被宣告死亡负有责任。现要求南京医科大学赔偿其对汤涤付出的抚育费、教育费以及其精神损失费等共计80万元人民币。被告南京医科大学答辩:汤涤离校出走,是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汤涤不愿学医,作为家长的原告是清楚的,但其未向学校反映此情况,以便学校做汤涤的思想工作。我校保卫处在事发当夜所接几经辗转的电话,内容模糊不清,但我校有关人员当即进行查证,查清情况后立即派车派人前去接人。因此,原告称我校见死不救,不能成立。事发时汤涤已年满18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其行为应自行负责。原告的诉讼请求不能成立,法院应予以驳回。【处理】南京市鼓楼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汤子忠明知其女汤涤有厌学思想、悲观情绪,未及时向学校反映,对汤涤离校出走,是有责任的。汤涤在事发时已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其在欲轻生获救后处于安全状态下,再次出走,其后果应由汤涤本人负责。被告南京医科大学核实情况后,派车去人接汤涤,因汤涤再次自行出走,不知其下落,未能接回,被告已尽到了责任。因此,被告对汤涤被宣告死亡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不应承担民事责任。原告的诉讼请求无事实和法律依据,不予支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五条、第十一条第一款之规定,该院于1996年11月22日判决如下:驳回原告汤子忠的诉讼请求。汤子忠不服此判决,以汤涤事发时不满18周岁,南京医科大学保卫处有失职行为为理由,上诉至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原判,支持其诉讼请求。南京医科大学答辩要求维持一审判决。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汤涤因厌学等原因产生自杀念头而出走,在被他人劝阻及公安民警进行思想疏导为其安排好住宿后,又再次出走,下落不明。汤涤已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对自己的行为结果应当负责。汤涤出走并非是南京医科大学的过错行为所致,汤子忠在法院依法宣告汤涤死亡后,要求南京医科大学赔偿,无法律依据。汤子忠的上诉理由不成立,不予支持。原审法院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判决并无不当,应予维持。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该院于1997年4月7日判决如下:驳回上诉,维持原判。【问题】你对本案的判决持何观点?请说明理由。【相关法律】《民法通则》第5条公民、法人的合同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第11条第1款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案例评析】从本案原告汤子忠的诉讼请求来看,系一起原告认为被告南京医科大学不作为而引起在校大学生宣告死亡的赔偿纠纷案件。本案的焦点,在于高等教育学校对在校学习的学生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应如何加以保护,或者说对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应提供何等程度的保障。正确处理本案,要弄清以下问题:(一)高校对在校大学生是否具有民法规定的监护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1条第1款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实际生活中,我国高校学生入学时,一般都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一切生活起居完全能够自理,由于在法律上已经具备了通过自己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或资格,也就具备了能够判断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的能力,应当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特别是对没有受到他人强迫、胁迫或欺骗,自主作出决定的行为及其后果,更应由自己负责。故我国法律无明确规定高校是在校大学生的监护人,对在校大学生承担民法上的监护责任(当然,某些高校招收的少年班大学生应属个别类型,应另作具体对待)。虽然高校对在校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具有教育的义务,但与中等及其以下的学校因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阶段及未成年不具有或不完全具有行为能力,主要提供的是一种保护型的管理不同,因其学生主要是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群体,故对学生的管理主要是自我管理为主,辅之以必要的维护学校正常秩序的规章制度管理。显然这并非民法上规定的监护责任。本案中,汤涤出走时,已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其在对待生命意义问题上,完全具有分辨能力。汤涤对学校不辞而别,并在欲轻生被劝阻和予以适当安置后又不辞而别,其本意就是不想让他人知道自己的行为。南京医科大学既然对汤涤不具有民法上的监护责任,对汤涤宣告死亡也就不应承担未履行监护职责或监护不当而引起的赔偿责任。当然,高校对在校大学生不承担民法上的监护责任,并不排除高校对其学生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的作为职责。但是,高校的这种行为职责的作用是有限的。在本案中,南京医科大学的师生并不知道汤涤有厌学轻生的思想,难以作为的形式有针对式的施教;其在得知有本校学生意欲轻生,要求学校来人接回的消息后,学校行动确有所迟缓,但在汤涤主意已定情况下,其再次出走和学校没有因果关系,学校不应承担汤涤出走下落不明至被宣告死亡的民事责任。(二)汤涤宣告死亡,是否是南京医科大学作为或不作为所造成,即两者之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本案中,原告是以被告有严重失职行为为理由提出诉讼请求的,而该“严重失职行为”应是发生在1996年6月11日的,其直接后果是“导致汤涤再次出走”。从侵权损害关系上来看,行为与结果似均在同一天发生。但在这里,“再次出走”并不是确定的结果,而且“出走”本身很难说是一种实质性结果,因此,在侵权损害意义上,确定的、实质性的结果应是“被宣告死亡”。汤涤出走、下落不明,直至宣告死亡,非因学校压力或其他行为,而系汤涤本身不愿学医、悲观厌世所造成的。原告所称由于被告的不作为,导致汤涤的宣告死亡,并不能成立。其一,汤涤在失踪前,其主观上悲观厌学、意图轻生的思想,未向南京医科大学教职工及同学流露,而表现出来的是优异的成绩和班级宣传委员的身份。南京医科大学对其厌学厌世的思想无从察觉,因而无法在思想上对其进行疏导和劝解,或针对思想状况给予转专业或转学校。其二,汤涤轻生获救后,南京医科大学有派车去人接汤涤回学校,予以劝导、教育的义务。南京医科大学在获知确切情况后,立即派车去人到现场欲将汤涤接回学校。但汤涤已在情绪稳定,处于安全状态下,再次出走。南京医科大学虽派教职员工和学生四处找寻,未能寻获。南京医科大学未能将汤涤接回学校,是客观上无法实现的,不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案例七李某诉张某请求确认离婚无效案【案情简介】李某于1996年2月与张某结婚,婚后育有一女。2003年9月,张某与陈某相识并时常背着丈夫李某与其姘居,后被李某察觉。张某请求李某原谅,并发誓一定与陈某一刀两断。李某原谅了妻子。过了几天,张某对李某说道:“我为那个男人付出的太多了,就这么与他断绝来往,我不甘心,也不划算。他非常有钱,已经先同意买套房子给我,但有个条件,就是我必须单身。”接着张某与李某商量,夫妻俩先假离婚,等房子拿到手了,再复婚。李某最终同意签离婚协议,并与张某一起去婚姻登记机关办理了离婚手续。但拿到离婚证的次日,张某就变了一副面孔,对李某说道,两人不再是夫妻了,将来要复婚,想也别想。李某恼羞成怒,诉至法院,要求法院宣告其离婚无效。有人认为,李某当初意欲与妻子恶意串通,以离婚为筹码获取不正当利益的想法本身就是不道德的,反而遭妻子“骗离婚”,是自作自受,法院理应伸张正义,给李某这样居心不良的人以警告和教训,驳回李某的诉讼请求。也有人认为就算法院宣告李某与张某离婚无效,李某也不可能重新生活在一起了,不如就此顺水推舟,不需要到法院去枉费时间和精力了。众人七嘴八舌,莫衷一是。【问题】你认为法院是否应支持李某的诉讼请求?【相关法律】《民法通则》第55条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第56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第58条下列民事行为无效:(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五)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六)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七)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8条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案例评析】本案涉及民事行为的效力问题。离婚作为一个民事法律行为,理应满足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55条的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第56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取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规定用特定形式的,应当依照法律规定。”本案的李某与张某都是具有为离婚这一民事行为所需要的民事行为能力的理智健全的完全行为能力人,且其离婚办理了相应的法律手续,因此他们离婚是否无效关键在于离婚是否处于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而离婚系双方法律行为,需要夫妻双方都具备真实的意思表示。《民法通则》第58条规定:“下列民事行为无效:“(一)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所为的;(四)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的;(五)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六)经济合同违反国家指令性计划的;(七)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所谓欺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8条的规定,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或者故意隐瞒真实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的行为。本案中的张某为了达到与其夫李某离婚的目的,告知李某虚假情况,以物质利益为诱饵,劝说李某作出了同意“假离婚”的意思表示,可以认定为欺诈。虽然张某当初以离婚为筹码获取利益的想法本身确不道德,但道德与否不足以成为审判的标准,人民法院办案,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李某与妻子张某假离婚毕竟不是他本人真实的意思表示,而是张某通过欺诈利诱使其陷入错误认识,令其在根本不愿意离婚的情况下被骗同意而作出的虚假的意思表示,依据《民法通则》第58条第三项的规定属于无效民事行为。至于其离婚后李某与张某双方是否仍然能够融洽地生活在一起,甚至被宣告离婚无效以后再实施离婚行为,则均是独立于本案的另一个事实,与离婚被宣告无效属于不同的事实,这并不构成妨碍其要求宣告离婚无效的权利的理由。【特别提示】由于在民事诉讼中“谁主张谁举证”,李某最好能拿出自己确实是被欺骗离婚的证据,以免承担败诉的风险。此外,假设李某与张某合谋假离婚骗取陈某的财产,则“离婚”不仅是种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的行为,亦是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行为,两者都属于《民法通则》第58条所列举的意思表示不真实的行为,是种无效行为。案例八武汉三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诉陈燕鸣代理案[1][1]案见《人民法院案例选》1996年第3辑,第164页。【案情简介】1992年11月19日,三特公司与长江公路拆迁还建开发公司订立联合开发武汉市武昌区徐东路小区合同。据此合同,三特公司支付6000万元资金,取得徐东路小区6万平方米商品房所有权及销售权。为尽快销售此商品房,1993年2月10日,三特公司与陈燕鸣签订委托代理合同。合同约定:陈燕鸣以三特公司经营部的名义代理销售该公司开发的徐东路小区20栋6万平方米的商品房,最低售价为1160元,期限6个月;三特公司按实际销售总金额千分之六付给陈燕鸣做销售费用;三特公司付给陈燕鸣的报酬分两档:一档从每平方米1160元至1210元,陈燕鸣获30%;二档为每平方米1210元以上,陈燕鸣获陈燕鸣接受委托后,即组织人员开展销售活动,并于1993年3月8日代理三特公司与湖北省农垦实业公司(下称湖北农垦公司)签订联合开发协议,单价为每平方米1255元。合同由陈燕鸣交三特公司总经理胡宗立签字。1993年3月15日,陈燕鸣又代理三特公司与湖北省房屋开发总公司(下称湖北房开公司)签订联合经营房屋开发协议。合同约定:三特公司按每平方米1306元将徐东路小区20栋商品房共61337.57平方米交由湖北房开公司包销,价款8010万余元。湖北省房开公司应于1993年3月25日原告三特公司诉称:我公司与被告陈燕鸣签订委托代理合同,委托被告销售其开发的商品房。但被告利用代理合同和委托书赋予的身份,分别与湖北农垦公司、湖北房开公司订立联合经营房屋开发合同,企图私吞两份合同差额,侵害了委托人的利益。为此我公司与被告及相对人销毁了两份合同,并解除对被告的委托代理,收回了我公司的合同专用章和授权委托书。我公司与湖北房开公司重新签订的联合建设合同,与被告代理无关,且原与被告签订的委托代理合同在被告履行之前已被解除。请求确认双方的委托代理合同已解除,确认被告无权要求我公司支付代理费及奖励提成484.5万元。被告陈燕鸣答辩并反诉称:我与被告签订委托代理合同,依约履行。先以原告名义与湖北农垦公司签订联合开发协议,并交原告总经理胡宗立签字。后经原告授意又与湖北房开公司订立合同。1993年3月23日按原告要求拿回与湖北农垦公司签订的合同,并交原告销毁。3【处理】该案经武汉市中级人民法院和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两级人民法院的审理,一、二审法院的意见基本一致,认为:三特公司与陈燕鸣签订的委托代理合同不违背法律、政策和协商一致的原则,属有效合同。三特公司在委托代理合同期限届满前撤销授予的代理权,致使陈燕鸣未完成全部代理事项,属违约行为,应承担违约责任,对被告因此造成的损失应予赔偿。被告已完成的部分代理事项,原告应向其支付部分报酬。据此,经法院主持调解,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由三特公司支付陈燕鸣代理费及报酬人民币197万元。【问题】法院的处理是否正确?【相关法律】《民法通则》第63条公民、法人可以通过代理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第65条第1款民事法律行为的委托代理,可以用书面形式,也可以用口头形式。法律规定用书面形式的,应当用书面形式。《合同法》第410条委托人和受托人可以随时解除委托合同。因解除合同给对方造成损失的,除不可归责于该当事人的事由以外,应当赔偿损失。【案例评析】该案涉及的是委托代理权撤销行为性质的认识问题。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代理按代理权来源不同,可分为:法定代理、指定代理和委托代理。法定代理的代理权来自于法律的直接规定,指定代理的代理权来自于有关单位或人民法院的指定,委托代理的代理权来自于被代理人的授权委托。在委托代理中,委托授权是其产生的依据。委托授权又称授权行为,是委托人向受托人授予代理权的意思表示。委托授权是一种单方法律行为,只要有被代理人一方的意思表示,代理人就获得代理权。当然被代理人向代理人授权是以一定的法律关系为基础的,这个基础法律关系就是委托代理的基础法律关系。具体而言,委托代理的基础法律关系是指需要委托代理进而发生委托代理关系的合同或者其他法律关系,包括雇佣合同、合伙合同、职务关系等。该基础法律关系是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的后果,是一种双方民事法律行为。基础法律关系的存在为委托代理关系的发生提供了可能性和条件,但基础关系的存在不当然地发生委托代理关系。委托授权才是委托代理关系发生与否的决定因素。就该案而言,三特公司向陈燕鸣出具授权委托书,全权委托陈燕鸣承销本公司徐东路小区6万平方米另委托代理的存在,是以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的相互信任为前提,因此,在委托代理中,被代理人可撤销代理权,代理人可辞去代理权。他们都是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只要有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产生终止代理关系的效力。但是,一方撤销或辞去代理权,应当事先通知对方,及时收回或交还代理证书。否则,应对由此给对方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对于代理权撤销或辞去之前,代理人与第三人所为代理行为,被代理人不得以代理权撤销或辞去为由拒绝承担后果。就本案而言,三特公司向陈燕鸣授权后,又取消了委托,终止了她们之间的委托代理,是可以的,因此法院认定“三特公司在委托代理合同期限届满前撤销授予的代理权,致使陈燕鸣未完成全部代理事项,属违约行为”是不妥的。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本案中,三特公司取消委托不属违约行为,而是单方行使解除权,但应对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负赔偿责任。三特公司取消委托导致代理关系终止,同时其应支付被告已为代理行为的费用和报酬,应当赔偿被告因此所受的损失。案例九丁某诉经贸公司支付货款案【案情简介】某经贸公司有一门市房一直空闲。一日,宋某上门要求租赁此房。经几次协商,双方于2000年5月签订如下协议:经贸公司将门市房租给宋某,租期一年,租金为30000元,经贸公司为宋某提供办公设备,宋某独立地进行合法经营,合同期内,经贸公司为宋某提供账号一个,由宋某使用,经贸公司不得占用。合同签订后,经贸公司即将门市房交给宋某使用,又在某信用社开立了账户,宋某在该帐户内存入了约10万元现金。经贸公司从信用社购买10张转账支票,并在其中的6张上加盖了经贸公司的印鉴,交给宋某使用。宋某自称是经贸公司的业务员,于同年7月二次到丁某处购买建筑材料,货款分别为4500元和8000元,二次均以上述转账支票结算。丁某持该支票结算,贷款顺利到账。同年8月,宋某再次到丁某处购买建筑材料,货款为25000元,丁某接收了宋某给付的用以结算的盖有经贸公司印鉴的转账支票后,让宋某当即将货物提走。丁某持该支票入账,信用社以印鉴不符为由将支票退回,此时宋某已不知去向。丁某与经贸公司多次交涉未果,诉至法院,要求经贸公司支付货款25000元。经贸公司辩称,宋某不是我公司业务员,其所持支票虽为我公司从信用社购买,但印鉴不是我公司加盖的,我公司未曾从丁某处购买货物,故不同意丁某的诉讼请求。【问题】该案如何处理?【相关法律】《合同法》第49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案例评析】本案涉及表见代理及其效力的问题。表见代理,是指客观上存在足以使第三人相信无权代理人具有代理权的理由,基于这种信赖与无权代理人实施法律行为,由此造成的法律效果强使本人(名义上的被代理人)承担的代理。表见代理的构成要件包括:(1)代理人无代理权,也即其仍然是无权代理;(2)客观上存在使相对人即第三人相信行为人具有代理权的客观事实,如:对于代理权的限制,第三人非因过失不知的情形;本人表示以代理权授予他人,而实际并未授予代理权或者知道他人表示为其代理人而不为反对表示的情形;代理权撤回或消灭后,代理人仍为代理行为,第三人非因过失而不知道的情形;行为人持有被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空白合同书或其他表明其具有代理权的证明文书,而事实上,被代理人对该他人并无授予代理权的意图等等;(3)第三人属于善意、不知情且无过错;(4)本人在裁判前对无权代理行为不追认;(5)符合代理的生效要件,表见代理是有效代理,就必然要具备代理的其他生效要件,如标的必需确定、可能和合法,当事人须有相应的行为能力。就本案而言,经贸公司给宋某提供了盖有经贸公司印鉴的多张转账支票,对其经营活动不加任何管理,任凭其以经贸公司的名义对外从事经营活动,已给相对人造成了其为经贸公司业务员的假象。并且宋某两次到原告丁某处购货,并自称是经贸公司的业务员、两次均持经贸公司的转账支票结算货款并能够顺利结算.这使得丁某相信其为经贸公司的业务员。当其第三次持经贸公司转帐支票购货时,丁某有理由相信其仍是为经贸公司购货。而且此时也没有任何理由怀疑支票上加盖印鉴的真伪,在信任的基础上允许宋某将货物提走,以支票结算,宋某的行为已构成表见代理,其行为后果应由经贸公司承担。符合构成要件的表见代理,具有与有权代理同样的效力,代理行为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被代理人承担法律后果后,如果因此受到损失,可依据无权代理人过错的大小请求补救或追偿。此外,相对人既可主张狭义的无权代理,向无权代理人追究责任;也可主张成立表见代理,向被代理人追究责任,但二者只能选择其一,不得同时主张。本案丁某要求经贸公司支付货款25000元,法院应予以支持,经贸公司应支付。案例十福欣建材工业公司诉源淋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借款纠纷案【案情简介】原告:重庆市涪陵福欣建材工业公司。被告:涪陵源淋水泥有限责任公司。1993年6月16日和1995年8月19日,涪陵源淋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源淋公司)因资金周转困难向重庆市涪陵福欣建材工业公司(下称福欣公司)两次借款共计人民币55万元。同时1995年8月19日,双方还达成还款协议:借款加双方意定的利息共计60万元,约定源淋公司用国标425号水泥3000吨抵偿。还款时间从1995年9月至1996年6月10日。但截至1996年6月10日,源淋公司共计才供给福欣公司1439
1997年10月,福欣公司再次指派办公室主任徐华远到源淋公司与其财务科长夏利文对帐。据福欣公司说,夏利文亲笔书写了一个已付货款清单及尚欠货款多少的证明。但后仍未履行其义务。而且在后来的催收中,即1998年10月2日源淋公司老总一改常态,不再说还钱之事,只是说福欣要钱已超过2年诉讼时效,若要钱就去法院起诉。福欣公司见催收已毫无希望,便于1999年3月【处理】本案经审理,2001年4月19日,涪陵区法院下达一审判决。
法院认为,原告未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期间内向被告主张权利,对原告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法院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原告重庆市涪陵福欣建材工业公司不服一审判决,向市三中院上诉,三中院以重庆市涪陵福欣建材工业公司主张权利的证据不足驳回上诉。【问题】福欣公司对源淋公司的债务到底是否已过了2年诉讼时效?【相关法律】《民法通则》第4条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第90条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第135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137条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第140条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法律效力问题的批复》根据《民法通则》第4条、第90条规定的精神,对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债权人向债务人发出催收到期货款通知单,债务人在该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案例评析】本案中,源淋公司和福欣公司的借款分别发生在1993年6月16日和1995年8月19日。1995年8月19日,双方达成还款协议。可以说到1995年8月9日,双方对前期的债务进行了清算和确认,并签订还款协议约定了还款时间。此时,源淋公司的债权受侵害的事实还没有发生,也就不可能开始计算诉讼时效。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是从债权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债权受侵害时开始起算。而在司法实践中,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债权请求权,从期限届满之日的第二天开始起算。本案中,还款时间从1995年9月至1996年6月10日,但截至1996年6月10日,源淋公司共计才供给福欣公司1439吨,尚欠1561吨。诉讼时效应从1996年6月11日算起。到1999年3月22日源淋公司提起诉讼,已远远超过2年的诉讼时效期间。要判断本案是否超过诉讼时效,还要看其间有无诉讼时效中止、中断和延长的事由。本案中,诉讼时效从1996年6月11日起算之后,原告方多次电话或当面催收均无有效证据加以支持,只有1997年10而问题争议的焦点在于双方提供的对帐材料及会计所写的清单能否引起诉讼时效的中断?如果能够,诉讼时效从中断后即1997年10月重新起算,显然没有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反之则已过诉讼时效期间。笔者认为,对帐已造成诉讼时效的中断。造成诉讼时效中断有三种情形:起诉、主张权利、承认债务。对帐本身的性质是清理双方前期债权债务,在清理的过程中一定会涉及对债权债务的确认问题,对帐行为的结果就包含了对债权债务的承认。所以对帐记录既可以视为权利人主张权利也可以视为义务人承认债务,不论何者都是造成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从夏亲笔书写了一个已付货款清单及尚欠货款多少的证明不难看出,这是夏代表公司对所欠债务的书面确认。这一行为已造成诉讼时效中断,即诉讼时效期间应从中断后重新计算,即从1997年10月—1999年10月。而实际上,原告福欣公司是1999年3月22日案例十一农业银行温水支行诉飞鹤电器上市股份有限公司借款纠纷案【案情简介】原告:农业银行温水支行。被告:飞鹤电器上市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2月,国有腾达公司在农业银行温水支行贷款本金2000万元(另欠利息上千万元)后,腾达公司以其优质财产与他人参股组建飞鹤电器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而将债务留在原腾达公司。债权人温水支行不断地向原腾达公司主张债权,原腾达公司也同意履行义务而导致诉讼时效中断。腾达公司破产后,债权人温水支行在对腾达公司有效的诉讼时效期间内,以飞鹤电器公司按规定应在所接收的财产范围内与原腾达公司共同承担连带责任,将飞鹤电器公司作为被告提起诉讼主张债权(原腾达公司已破产)。【问题】飞鹤电器公司能不能以本案超过诉讼时效为由拒绝承担责任?【相关法律】《民法通则》第135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140条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35条企业以其优质财产与他人组建新公司,而将债务留在原企业,债权人以新设公司和原企业作为共同被告提起诉讼主张债权的,新设公司应当在所接收的财产范围内与原企业共同承担连带责任。第12条债权人向分立后的企业主张债权,企业分立时对原企业的债务承担有约定,并经债权人认可的,按照当事人的约定处理;企业分立时对原企业债务承担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或者虽然有约定但债权人不予认可的,分立后的企业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案例评析】诉讼争议焦点问题是,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互相之间负有连带责任,则对其中当事人之一发生的诉讼时效中断事由,其效力是否可及于其他负有共同连带责任之当事人?或者说,负有共同连带责任当事人之间,债权人可以向其中任何一个连带责任的当事人主张权利,其中任何一个连带责任的当事人也可承担责任,承诺履行债务,当其中任何一个连带责任的当事人承诺履行债务,诉讼时效期间内债权人己不必一一向其他连带责任的当事人主张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纠纷案件的诉讼时效,是对事不对人?本案涉及到两个法律问题:第一,飞鹤电器公司对债权人温水支行的责任问题。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7条规定:“企业以其优质财产与他人组建新公司,而将债务留在原企业,债权人以新设公司和原企业作为共同被告提起诉讼主张债权的,新设公司应当在所接收的财产范围内与原企业共同承担连带责任。”或者依照第12条规定:“债权人向分立后的企业主张债权,企业分立时对原企业的债务承担有约定,并经债权人认可的,按照当事人的约定处理;企业分立时对原企业债务承担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或者虽然有约定但债权人不予认可的,分立后的企业应当承担连带责任。”飞鹤电器公司按规定应在所接收的财产范围内与原腾达公司共同承担连带责任。对于这一问题,基本上没有争议。第二,债权人温水支行向原腾达公司主张债权,原腾达公司也同意履行义务而导致的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是否及于飞鹤电器公司?这个问题也是本案争议的焦点问题。如前所述,飞鹤电器公司按规定应在所接收的财产范围内与原腾达公司共同承担连带责任。那么负有共同连带责任的当事人之间,债权人向其中任何一个连带责任的当事人主张权利或其中任何一个连带责任的当事人承诺履行债务造成的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是否及于其他共同连带责任的当事人?笔者认为,这个问题虽然没有明确的法条作为依据,但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判例的类推和法理精神,除另有约定的外,有多个承担连带责任的人,债权人向其中任何一个连带责任人主张债权的,对所有的连带责任人都发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落实到本案中,原腾达公司同意履行义务而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及于飞鹤电器公司。因为连带责任,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的约定,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当事人对其共同债务全部承担或部分承担,并能因此引起其内部债务关系的一种民事责任。它属于一种整体责任。两个以上的当事人互相之间负有连带责任,就是作为一个整体共同对债权人承担责任。只要其中任何一个连带责任的当事人同意履行债务,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债权人也就不必一个个向每一个其他连带责任的当事人去主张权利。反过来说,债权人向其中任何一个当事人主张了权利就是向负有连带责任的债务人整体主张了权利。因此,在本案中,原腾达公司同意履行义务而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自然及于飞鹤电器公司,也就是说,飞鹤电器公司不能以本案超过诉讼时效为由拒绝承担责任,应当在所接收的财产范围内与原企业共同承担连带责任。案例十二李某诉安阳市殡仪馆错焚尸体侵害名誉权案[1][1]《中国审判案例要览》1994年综合本,第1027页。【案情简介】原告李某之父死后,李某将其父尸体送到安阳市殡仪馆,办完手续后,商定于1993年12月20日举行遗体告别仪式后火化。但被告安阳市殡仪馆因工作失误,提前将李父尸体火化。为怕原告知道,用另一具尸体冒充。12月20日,李家在殡仪馆举行遗体告别仪式,有270余人参加。仪式进行过程中,有人发现玻璃棺内的遗体不是原告之父,死者子女上前辨认后,亦确认系他人。顿时、悼念大厅一片混乱。原告及其亲属精神上受到极大伤害。原告要求赔偿损失,在《安阳日报》上公开赔礼道歉、确认其父骨灰、退还工作人员所收小费。关于本案的观点有:观点一:本案的法律关系是人身权法律关系。侵害的是死者的姓名权。观点二:本案的法律关系是债权债务关系。即原被告之间存在承揽合同,被告错焚尸体是违约行为。观点三:被告侵害的是原告的名誉权。【处理】河南省安阳市铁西区人民法院一审审结此案。法院经审理认为,安阳市殡仪馆由于工作失误,将原告李某之父尸体提前火化,致使原告等人向一个素不相识的人悼念,造成精神上的创伤和经济上的损失。殡仪馆的行为已构成对原告名誉权的侵害,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在法院主持下,原、被告双方经过调解,达成调解协议,赔偿原告损失、归还死者骨灰、向死者家属赔礼道歉。【问题】尸体能否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案例评析】该案涉及的是对尸体的法律保护问题。对尸体依法予以保护已为一致意见,但按何种理由进行保护,意见不一。本案放于此处探讨,我们想要解决的是尸体的性质以及其是否可以成为民事法律关系客体的问题。关于尸体的性质,目前理论界存在的主张,主要有:(1)身体所有权说。认为身体权是一种所有权,公民死亡以后,由其所有的尸体理应由其继承人依法继承。(2)尸体所有权说。认为公民死亡以后,其生命离开了其身体,身体变为尸体,无生命的尸体为物,而该物归其近亲属所有。(3)管理权说。认为死者尸体虽然是物,但将其作为遗产由继承人继承不妥。死者的近亲属对尸体的权利,实际上是管理权,负责进行火化、埋葬,并保持其人格尊严不受侵犯。尸体是管理权的标的。不能否认尸体是具有某些物的属性,例如,具有物质形态,为医学目的利用尸体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但是,这些属性不是尸体的本质属性,首先,尸体不具有价值,不含有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其次,不能对尸体进行全部利用;再次,尸体的最终去向是消灭其原有形态,除个别情况外,不可能永久存在;最后,尸体不能作为所有权的客体,也不能作为继承权的客体,因为尸体不具备让主体长期占有并且自行对其进行使用、收益、处分的属性。笔者认为,尸体作为丧失生命的人体物质形态,其本质在民法上表现为身体权客体在权利主体死亡后的延续利益,简称为身体的延续利益。先期身体利益(即胎儿)、身体权客体的本体身体利益和延续身体利益构成完整的身体利益。身体利益依法受法律保护。尸体的本质属性是身体利益,能够作为身体法益的客体。案例十三周煜转赠捐款案【案情简介】周煜是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大四女生,2004年12月31日,她在体检中被查出患有“急性早幼粒细胞型白血病”。南大师生及社会上的热心人纷纷为周煜慷慨解囊,截至2005年2月24日,周煜收到各类捐款36万,目前已支付治疗费用十余万元。在她住院期间,辅导员魏老师在探望她时提到,本校的一位同学得了胃癌,急需医疗费用。该同学名叫孙永波,是南大化工学院2002级的本科生,家在靖江农村,2004年底,他被查出患有胃癌,其家境贫困,根本无力承担巨额的治疗费用。虽然当时周煜与孙永波素不相识,甚至连他的姓名都不知道,但她想到当初自己生病时也为巨额医疗费用发愁,现在自己的病情也逐渐稳定了,尽管不知自己的病还要花多少钱,但是自己想给对方一点帮助。2005年2月27日,周煜决定从受助的治疗费中拿出3万元资助同样急需用钱的孙永波。在父母的支持和学校的帮助下,周煜将3万元捐款转赠给孙永波。这时,有人认为周煜转赠捐款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捐赠法》,该法第十八条规定,受赠人不得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用途。如果确需改变用途的,应当征得捐赠人的同意。【问题】你如何看待周煜转赠捐款这件事?【相关法律】《合同法》第185条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第186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第188条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的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要求交付。第192条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案例评析】本案发生以后,社会上对周煜转赠捐款一事形成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根据《公益事业捐赠法》第18条的规定,受赠人不得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用途。如果确需改变用途的,应当征得捐赠人的同意。周煜未经捐赠人同意而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用途,将捐赠挪作他用,是种违法行为。第二种观点认为,周煜将捐款挪作他用,与其他受捐者将捐款挪用的性质不同,这是将全社会的爱心进行传播和继续,是种“义举”,应该提倡。我们认为,根据《合同法》第185条:赠与合同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赠与的合同。从我国《合同法》第186条、第188条和第192条的规定可看出具有救灾、扶贫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或者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是一种诺成合同,而其余的赠与行为是一种效力较弱的诺成合同,即自协议诺成时生效,即产生赠与人向受赠人给付赠与财产的义务。此时,赠与的财产的所有权发生转移。作为重症患者的周煜收到社会各界的慷慨捐赠,且赠与合同已完全执行,标的物的所有权已经转移,她有权支配受赠物,且该赠与行为并不违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以及公序良俗原则,因此只是周煜依法处分财产的一种方式而已。【特别提示】我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第2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依法成立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捐赠财产,用于公益事业的,适用本法。该法第18条规定:受赠人与捐赠人订立了捐赠协议的,应当按照协议约定的用途使用捐赠财产,不得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用途。如果确需改变用途的,应当征得捐赠人的同意。从该法第2条的规定可看出,这部法律只适用于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依法成立的公益性社会团体和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捐赠财产,用于公益事业的,不适用于如周煜受赠这种民间的个人捐赠行为,因此该法第18条的规定对其转赠行为亦不具有约束力。案例十四刘轶波诉某商业储运公司委托代理协议纠纷案【案情简介】1997年3月21日,刘轶波(一审原告,二审上诉人)与某商业储运公司(一审被告,二审被上诉人)达成口头协议,由原告委托被告代理将8吨菠萝自昆明运往重庆的铁路运输手续,费用为1700元。双方对发货时间和提货时间未约定。原告按约定于当天下午及次日上午交付1700元费用,同时将8吨菠萝交付被告。被告随后为其办理了货运手续。1997年3月28日,该批货自昆明发往重庆。货运单上托运人为商业储运公司,收货人为原告,货物名称为菠萝汁。同年4月2日,原告在重庆东站提货,8吨菠萝全部霉烂变质,为此还花去垃圾清理费500元。后原告起诉,要求商业储运公司承担责任。另查明:原告购买菠萝费用为18400元,运费为2600元,重庆提货费为620元,在重庆期间住宿费为1200元。
【问题】该案应如何处理?【相关法律】《民法通则》第66条第2款代理人不履行职责而给被代理人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合同法》第406条有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过错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无偿的委托合同,因受托人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委托人造成损失的,委托人可以要求赔偿损失。【案例评析】一审法院依据代理关系判令原告承担完全责任。二审法院依据委托合同关系判令被告承担相应责任。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独立与第三人为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行为及相应的法律制度。委托合同,是委托人与受托人关于受托人以委托人的费用在委托权限范围内办理委托事项的协议。委托合同往往是委托代理的代理权授予的基础。但两者存在着区别。第一,委托代理是三方关系,当事人是被代理人、代理人和相对人;委托合同是双方关系,当事人是委托人和受托人。第二,委托代理侧重于对外关系,即代理人与相对人或者被代理人与相对人之间的关系;委托合同是委托人和受托人双方的内部关系。第三,代理权的授予属于单方行为,仅依被代理人的授权即可使代理关系成立,代理人不须为接受授权的意思表示;委托合同则为双方行为,委托合同的订立须经受托人的承诺。第四,委托合同并不必包含授予代理权的行为。例如委托处理非法律行为的事务,无授予代理权的必要。第五,两者的行为内容不同。代理人的代理行为不能包括事实行为;而委托合同的受托人既可根据委托实施法律行为,亦可根据委托实施非法律行为。具体本案而言,笔者认为适用代理制度或委托合同关系,被告都应承担责任。原告与被告之间首先存在着一个委托合同关系:委托事项为代办货运;委托人的义务是交纳代办费用,交付运输货物;受托人的义务是接收货物并妥善办理铁路运输手续,安全、妥当地发运货。基于该委托合同,被告以自己的名义代理原告与铁路运输部门又签订了货运合同。因此在分析原、被告之间责任的时候,应按照委托合同所约定的双方的权利、义务来确定责任承担问题。而本案受托人未妥当履行合同义务,作为专业代办货运的法人,明知按铁路规定不能采用集装箱方式运输,却采用了这种方式,而在办理铁路运输手续时隐报品名,将菠萝写成菠萝汁,致使菠萝霉变,受托人未妥善履行受托义务,其应承担民事责任。从代理制度角度来说,作为代理人的被告在处理被代理人的事务时,应当从被代理人的利益出发,以对自己事务的注意来处理被代理人的事务,而本案中作为专业代办货运的被告,显然未尽到自己的责任,应当赔偿。案例十五宗树宝诉李贵月借款纠纷案【案情简介】原告:宗树宝。被告:李贵月。1997年7月6日,李贵月向宗树宝借款2000元,并立下借据一张,且载明在同年11月30日归还。到期后,李贵月分文未付。2001年4月宗树宝委托律师催收该笔借款无着,遂于2001年5月2日诉至法院要求处理。经法庭审理查明,该笔借款已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且无中止、中断、延长诉讼时效的事由。可是,在法庭主持下,李贵月与宗树宝又达成了调解协议。针对该案应如何结案,存在三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应驳回原告宗树宝的诉讼请求。其理由是: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二年”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3条“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人民法院应予以受理,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的规定,该笔借款已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一年零五个月,且无中止、中断、延长的事由。第二种意见认为被告李贵月能够当庭付清,法院可以调解结案。其理由是:原告宗数宝所诉之借款,虽然已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一年零五个月,但在法庭主持下,李贵月与宗树宝已达成调解协议(即李贵月自愿履行债务),符合我国《民法通则》第138条“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的规定。可是,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因此,虽然宗树宝与李贵月已达成调解协议,但是该笔借款毕竟是超过了诉讼时效期间,宗树宝丧失了请求法院诉讼程序强制李贵月履行义务的权利。只有李贵月自愿履行(即无须法院依据法律文书对李贵月强制执行),才不受诉讼时效限制。所以,只有被告李贵月当庭付清,法院才可以调解结案。第三种意见认为本案虽已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但可以根据当事人自愿合法的原则调解结案。其理由是:一是该笔借款虽然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但宗树宝与李贵月在法院主持下自愿达成调解协议,显然系李贵月自愿归还借款,符合我国《民法通则》第138条“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的规定;二是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达成的还款协议是否受法律保护问题的批复》: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的还款协议,属于新的债权债务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90条规定的精神,该还款协议应受法律保护,宗数宝所诉之借款,虽然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但是宗数宝与李贵月在法院主持下自愿达成的还款协议,属于宗数宝与李贵月形成新的债权债务关系,应当受到法律保护,那么法院依照还款协议制作的调解书,也就应当具有法律强制执行力。【问题】你同意哪种意见?为什么?【相关法律】《民法通则》第135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两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第138条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第90条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53条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人民法院应予以受理,受理后查明无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达成的还款协议是否受法律保护问题的批复》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的还款协议,属于新的债权债务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共卫生间装修施工合同范本
- 建筑垃圾运输司机招聘合同
- 文化传媒会计劳动合同
- 化工原料采购招投标合同条款
- 2024版树苗供应合同
- 公司入协议书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生态农业PPP模式合作合同
- 2024物联网智能硬件产品研发与生产合同
- 2024版行政单位炊事工作人员劳动协议版
- 二零二五年度海底电缆安装工程海洋生物灾害保险协议2篇
- 生姜的产地分布
-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会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 202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试题及答案(地市级)
- 2020年10月自考00020高等数学一高数一试题及答案含评分标准
- 2023年资产负债表模板
- GB/T 10058-2023电梯技术条件
- (完整word版)酒店流水单
- 校服采购投标方案
-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培训课件
-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25项制度
- 班主任经验交流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