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小说阅读二轮复习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b959eaac485fde4c00cbeeafb91867/89b959eaac485fde4c00cbeeafb918671.gif)
![2020届高考小说阅读二轮复习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b959eaac485fde4c00cbeeafb91867/89b959eaac485fde4c00cbeeafb918672.gif)
![2020届高考小说阅读二轮复习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b959eaac485fde4c00cbeeafb91867/89b959eaac485fde4c00cbeeafb918673.gif)
![2020届高考小说阅读二轮复习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b959eaac485fde4c00cbeeafb91867/89b959eaac485fde4c00cbeeafb918674.gif)
![2020届高考小说阅读二轮复习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9b959eaac485fde4c00cbeeafb91867/89b959eaac485fde4c00cbeeafb91867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文学类文本小说阅读二轮复习2020高考文学类文本20201考情分析考情分析2考情分析命题分析问题设计侧重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和主题。往往在以下题型中选择4个考查:①把握故事情节(含“探究情节设计的合理性”);②揣摩人物形象;③分析环境描写;④概括(或探究)主题;⑤品味赏析语言;⑥赏析艺术技巧;⑦理解及鉴赏小说的标题。小说二轮复习考情分析命题分析问题设计侧重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3考情分析小说二轮复习考情分析小说二轮复习4四个“抓手”故事情节主题意蕴环境描写人物形象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二轮复习四个“抓手”故事情节主题意蕴环境描写人物形象小说是以刻画人物5目录1234形象环境情节主题小说二轮复习目录1234形象环境情节主题小说二轮复习601PART情节分析故事情节:铺垫、伏笔、照应、梳理情节叙述顺序、叙述角度(人称)情节的作用(特殊情节:开头、结尾)01PART情节分析故事情节:铺垫、伏笔、照应、梳理7情节概括情节概括8情节概括例如小说《智取生辰纲》,可概概为:押送经金银担(开端)—吴用下药(发展)—智取生辰纲(高潮和结局)—打破谜底(补叙尾声)概括故事情节的三种方式方式三:根据线索来梳理方式二:根据场面来梳理方式一:根据结构来梳理(1)地点线索。例如鲁迅的小说《故乡》,可概括为: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2)人物线索。例如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可概括为: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3)时间线索。例如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可概括为: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宣布放学。一般一个场面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小说中的场面就是不同时间下人物活动的场所。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可按照林冲活动的地点概括情节: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敌、看管草料场、风雪夜山神庙复仇。答题模式: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何人做何事”必备)注:注意把握住事件涉及的对象,从同一角度概括,做到前后贯通。情节概括例如小说《智取生辰纲》,可概概为:押送经金银担(开端情节作用情节作用10情节的作用①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考虑: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戏剧的故事性、可读性;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作用是使结构严谨、完整。位于开头:(1)开门见山,点明题旨;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环境特点;交代人物身份和关系等。(2)引出下文或引出话题,往往起铺垫作用或与下文构成对比或衬托;(3)倒叙式,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4)写景开头: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烘托人物心境。位于中间:承上启下,照应前后文,铺垫或埋下伏笔,推动情节发展。位于结尾:总结全文、照应前文,呼应标题、卒章显志,概括并深化主题,耐人寻味,令人深思。小说二轮复习情节的作用①与其他情节的关系考虑: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作情节的作用小说结尾特点及作用:(1)出人意料的结局(欧·亨利式结尾)《项链》①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③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2)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红楼梦》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③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小说二轮复习情节的作用小说结尾特点及作用:小说二轮复习情节的作用(3)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西游记》①从表达效果上看,小说喜剧结局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②从阅读者的情感体验看,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③从主题上看,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的美好人性超越了战争/灾难,反映出人类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4)戛然而止,留下空白《边城》留下了“空白”,给读者想象,让读者进行艺术再创造,能更好地深化主题。(5)卒章显志式:往往有解释悬念、揭示主题的作用。小说二轮复习情节的作用(3)令人喜悦的大团圆结局《西游记》小说二轮复习情节的作用②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考虑: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③与环境的关系考虑:突出或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④与主题的关系考虑:暗示、揭示了……的主题,突出主题,深化主题,丰富主题等。⑤与读者感受的关系考虑: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小说二轮复习情节的作用答题模式:作用点+体现点情节的作用②与人物形象的关系考虑: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情节的作用以《天嚣》为例小说以一个没有谜底的“美好的谜”结尾,这样处理又怎样的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小说二轮复习优化二轮学生用书p32以2019全国卷三《到梨花屯去》为例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收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情节的作用以《天嚣》为例小说二轮复习优化二轮学生用书p32以到梨花屯去
何士光这故事开场时是颇为平淡的,只是后来,马车快要进梨花屯,而两个乘客也沉默时,回过头来看一看,兴许才有一点故事的意味……一辆马车从白杨坝出来,车夫是个老人家。在一座石桥旁,他把一个中年人让到车上来。看得出,这是位下乡干部。天色好晴朗。水田还没有栽上秧子,但包谷已长得十分青葱,初夏的山野,透露着旺盛的生命力,叫人沉醉不已。碎石的马路拐弯了,爬坡了,又拐弯了,又爬坡了。不时有布谷在啼叫,车上的人似乎打起盹来了。
不知过了多久,马车停住。打盹的干部猛地抬头,看见有人正上到车上来。“啊,谢主任?”来人犹豫地打招呼,似乎有些意外。“是……老赵同志?”谢主任嗫嚅了一下,也有些突然。车抖了一下,从横过路面的小小水沟上驶过。谢主任把香烟掏出来,递一支给老赵:“去梨花屯?”语气中有和解的意味。老赵谨慎地回答:“是。”“去包队吗?“是。胜利大队。”到梨花屯去
何士光“我也是!”谢主任和蔼地笑起来,“我们都是十回下乡九回在,老走梨花这一方!
笑颜使气氛松动起来。三只白鹤高高飞过,不慌不忙扇动着长长的翅膀,在蓝天里显得又白又亮……
“老赵,”谢主任开诚布公地谈起来,“我一直想找机会和你谈谈呢!为七六年秋天在梨花挖那条沟,你怕还对我有些意见呐!
“谢主任,你说到哪里去了!”
“实事求是嘛!当时我是工作队的负责人,瞎指挥是我搞的,该由我负责!有人把责任归到你头上,当然不应当!”
“我……”
“我也明知那条沟不该挖,一气就占了四十亩良田。但当时压カ大啊;上边决定要挖,社员不同意挖,是我硬表了态:我叫挖的,我负责!”
“这种表态,”老赵想了一想,“我也表过……”
“那是因为我先表嘛!”谢主任接过话头,“老赵,去年报上有篇报道,你读过没有?”
“哪一篇?”
“谈得真好!”谢主任不胜感慨地说,“是基层干部座谈。总结说:上面是‘嘴巴硬’,基层干部是‘肩膀硬’!基层干部负责任。像是报道的安徽……”
路转了一个大弯一一在一座杉树土岗前好像到了尽头,接着又一下子在马车前重新展现出来,一直延伸到老远的山垭口…
“正是这样嘛!”谢主任点头,“那条沟,责任由我负!”
““我也是!”谢主任和蔼地笑起来,“我们都是十回下乡九我也有责任!那是分派给我的任务。如果不是我催得紧,态度那样硬,说不定就挖不成!责任归我负!”
双方都有诚恳的态度,气氛十分亲切了,甚至到了甜蜜的地步。
路旁出现了一条水沟,水欢快地流淌着,发出叫人喜悦的响声……
他们无拘无束地谈下去了。谈形势,谈这次去梨花屯纠正“定产到组”中出现的种种偏差,等等。后来,拉起家常来了……
越近梨花屯,地势就越平坦,心里也越舒畅。突然,谢主任拍了拍赶车老汉的肩膀:“停一停!”
老人家把缰收住了。
“两年多没到梨花,看看那条沟怎样了!”
坝子上水田一块接着一块,已经犁过了。带着铧印的泥土静静地横陈着,吸收着阳光,像刚切开的梨子一样新鲜,透着沁人心脾的气息……看不见那条沟。
谢主任问车夫:“老同志,那条沟是不是在这一带?”
“咹?”老人家听不清。
老赵大声说:“沟一一挖过一条沟啊!”
“嗯,”老人家听懂了,点点头,“是挖过一条沟。唔,大前年的事喽,立冬后开挖的。分给我们六个生产队,每个劳力摊一截。我都有一截呢!顶上头一段,是红星队……”
我也有责任!那是分派给我的任务。如果不是我催得看来老人家说起话来是絮絮不休的。老赵终于打断了他:“现在沟在哪里?”
“哪里?”老人家摇着头,“后来填了嘛,去年,开春过后……”谢主任问:“哪个喊填的?”
“哪个?”老人家认真地想了一回,“没有哪个。是我们六个队的人商量的。总不成就让它摆在那里,沟不沟坎不坎的!唔,先是抬那些石头。论挑抬活路,这一带的人都是好手,肩膀最硬……”
像我们在乡下会碰到的许多老人家一样,这位老人也有着对往事的惊人记忆。也许平时不大有机会说话,一旦有人听,他们就会把点点滴滴说得详详细细,有几分像自言自语,牵连不断地说下去。说下去,平平静静的,像是在叙述别人的而不是自身的事情,多少波澜都化为了涓涓细流,想当初虽未必如此简单,而今却尽掩在老人家略带沙哑的嗓音里了。
后来,老赵提醒他:“老人家,我们走吧!”
老赵的声意,柔和得有些异样。而且不知为什么,这以后不论是老赵还是谢主任,都没再说一句话。
啊,前面,杂树的碧绿和砖瓦的青灰看得见了。是的,梨花屯就要到了!1979年5月
(有删改)看来老人家说起话来是絮絮不休的。老赵终于打断了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析。第一问:两个乘客的沉默,是由于赶车老人的话使他们产生触动,并陷入沉思。第二问:①首尾都写到两个乘客的沉默,既是结构上的呼应,也强调了沉默之中含有深意;②小说在开头提示“回过头来看一看”,结尾又说“不知为什么”,都指引读者去思考这个看似平淡的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意味。两个乘客为什么沉默?小说为什么首尾均有这一细节?请结合全文分情节技巧情节技巧21情节技巧第一人称(有限视角):“我”是故事的亲历者、见证者、参与者。作用: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不足:只能局限于叙述人的所见所闻,无法横向扩展故事情节,受到一定的限制。第二人称:作用:①拉近与读者或作品中形象的距离,便于作者与之直接对话和沟通交流;②便于作者的感情抒发交流。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人只是故事情节的讲述者,站在故事外部,以旁观者的角度讲述故事,视角无限。作用:直接表现生活,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如,便于反映更广阔的画面和更丰富的内容。不足:叙述缺乏亲切感,使小说和读者之间产生距离。赏析情节技巧情节安排技巧叙述人称情节叙述手法如伏笔、照应、悬念、铺垫、对比、衬托、抑扬、对比、衬托、突转、线索①顺叙②倒叙③插叙④补叙⑤平叙叙述方式优化二轮学生用书30情节技巧第一人称(有限视角):“我”是故事的亲历者、见证者、情节技巧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赏析情节技巧情节安排技巧叙述人称情节叙述手法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②倒叙: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激发阅读兴趣,避免叙述单调。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为下文做铺垫,照应上下文,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衬托中心任务,深化文章主题。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交代前因后果,使内容更丰富。⑤平叙/分叙: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拓充作品容量。叙述方式如伏笔、照应、悬念、铺垫、对比、衬托、抑扬、对比、衬托、突转、线索情节技巧第一人称赏析情节技巧情节安排技巧叙述人称情节叙述手法情节技巧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赏析情节技巧情节安排技巧叙述人称情节叙述手法叙述方式悬念: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作用:吸引读者,引人入胜。抑扬: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作用:出乎读者所料,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抑扬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伏笔:指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先做的提示或暗示。照应:又叫呼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作用:前后呼应,情节连贯合理,脉络清晰,结构严谨。对比:作用一般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作用:以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铺垫:它是为了表现主要人物或事物而铺垫铺叙另外的人物或事物以做衬垫。作用: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突转:在小说结尾部分,形成情节的某种“巧合”,某种意料之外的反转,或者是突转形成人物性格的“急剧改变”。作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起画龙点睛的作用①顺叙②倒叙③插叙④补叙⑤平叙情节技巧第一人称赏析情节技巧情节安排技巧叙述人称情节叙述手法小说的线索:1.小说中常见的线索(寻找途径:抓小说标题、抓小说中的中心词。)(1)人物线索,如《祝福》就是以“我”的所见所闻所感为线索的;(2)事物线索,如《项链》就是以“项链”为线素的;(3)事件线索,如《变色龙》就是以警官奥楚蔑洛夫处理“狗咬人事件”为线索的;(4)以时间、空间或人物心理、情感为线索,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既有时间、空间的变化,也线索有林冲心理、情感的变化。2.线索的安排:(1)单线和双线,双线一般是以作品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事件)分别进行的;(2)明线和暗线:A、明线: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B、暗线: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3.线索的作用(1)贯穿全文情节,把全文的人物、事件串联起来,使作品浑然一体,结构完整严谨(2)巧妙安排小说的结构,便于揭示主题。情节技巧小说的线索:情节技巧25情节的特殊技巧小说情节特殊构思技巧对话式:《古渡头》、《六指猴》、《桥边的老人》;历史与现实交织:(打破时空的限定)《赵一曼女士》回忆与现实交织:《半张纸》叙事与写景交织(描写和记叙的结合):《古渡头》、《安东洛夫卡苹果》
并不是所有的小说都是靠激烈矛盾冲突推动故事向前发展,注意散文化小说、历史小说还有只是截取生活的横截面平淡叙事的小说,它们呈现的特殊叙事技巧。小说二轮复习情节的技巧答题模式:技巧+体现点情节的小说情节特殊构思技巧小说二轮复习情节的技巧答题模式:技赵一曼女士阿成伪满时期的哈尔滨市立医院,如今仍是医院。后来得知赵一曼女士曾在这里住过院,我便翻阅了她的一些资料。赵一曼女士,是一个略显瘦秀且成熟的女性,在她身上弥漫拔俗的文人气质和职业军人的冷峻。在任何地方,你都能看出她有别于他人的风度。赵一曼女士率领的抗联活动在小兴安岭的崇山峻岭中,那儿能够听到来自坡镇的钟声,冬夜里,钟声会传得很远很远。钟声里,抗联的兵士在森林里烤火,烤野味儿,或者唱着“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战士们哟”……这些都给躺在病床上的赵一曼女士留下清晰回忆。赵一曼女士单独一间病房,由警察昼夜看守。白色的小柜上有一个玻璃花瓶,里面插着丁香花,赵一曼女士喜欢丁香花。这束丁香花,是女护士韩勇义折来摆放在那里的。听说,丁香花现在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市花”了。她是在山区中了日军的子弹后被捕的。滨江省警务厅的大野泰治对赵一曼女士进行了严刑拷问,始终没有得到有价值的回答,他觉得很没面子。大野泰治在向上司呈送的审讯报告上写道:赵一曼女士阿成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权力。她是北满共产党的重要干部,通过对此人的严厉审讯,有可能澄清中共与苏联的关系。1936年初,赵一曼女士以假名“王氏”被送到医院监禁治疗。《滨江省警务厅关于赵一曼的情况》扼要地介绍了赵一曼女士从市立医院逃走和被害的情况。赵一曼女士是在6月28日逃走的,夜里,看守董宪勋在他叔叔的协助下,将赵一曼抬出医院的后门。一辆雇好的出租车已等在那里。几个人上了车,车立刻就开走了。出租车开到文庙屠宰场的后面,韩勇义早就等候在那里、扶着赵一曼女士上了雇好的轿子,大家立刻向宾县方向逃去。赵一曼女士住院期间,发现警士董宪勋似乎可以争取。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分析,她觉得有把握去试一试。她躺在病床上,和蔼地问董警士:“董先生,目前您一个月的薪俸是多少?”董警士显得有些忸怩,“十多块钱吧……”赵一曼是中国共产党珠河县委委员,在该党工作上有与赵尚志同等的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说:“真没有想到,薪俸会这样少。”董警士更加忸怩了。赵一曼女士神情端庄地说:“七尺男儿,为着区区十几块钱,甘为日本人役使,不是太愚蠢了吗?”董警士无法再正视这位成熟女性的眼睛了,只是哆哆嗦嗦给自己点了一颗烟。此后,赵一曼女士经常与董警士聊抗联的战斗和生活,聊小兴安岭的风光,飞鸟走兽。她用通俗的、有吸引力的小说体记述日军侵略东北的罪行,写在包药的纸上。董警士对这些纸片很有兴趣,以为这是赵一曼女士记述的一些资料,并不知道是专门写给他看的。看了这些记述,董警士非常向往“山区生活”,愿意救赵一曼女士出去,和她一道上山。赵一曼女士遗憾地笑了,说:“真没有想到,薪俸会这样少。”赵一曼女士对董警士的争取,共用了20天时间。对女护士韩勇义,赵一曼女士采取的则是“女人对女人”的攻心术。半年多的相处,使韩勇义对赵一曼女士十分信赖。她讲述了自己幼年丧母、恋爱不幸、工作受欺负,等等。赵一曼女士向她讲述自己和其他女战士在抗日队伍中的生活,有趣的、欢乐的生活,语调是申请的、甜蜜的。韩护士真诚地问:“如果中国实现了共产主义,我应当是什么样的地位呢?”赵一曼女士说:“你到了山区,一切都能明白了。”南岗警察署在赵一曼女士逃走后,马上开车去追。追到阿什河以东20多公里的地方,发现了赵一曼、韩勇义、董宪勋及他的叔父,将他们逮捕。赵一曼女士淡淡的笑了。赵一曼女士在珠河县被日本宪兵枪杀的。那个地方我去过,有一座纪念碑。环境十分幽静,周围种植着一些松树。赵一曼女士对董警士的争取,共用了20天时间。情节技巧我去的时候,在那里遇到一位年迈的老人。他指着石碑说,赵一曼?我说,对,赵一曼。赵一曼被枪杀前,写了一份遗书:宁儿:母亲对于你没有能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遗憾的事情。母亲因为坚决地做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是永久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一九三六年八月二日(有删改)情节技巧我去的时候,在那里遇到一位年迈的老人。他指着石碑说,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赵一曼女士》参考答案:①能表现当代人对赵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现赵一曼精神的当下意义,使主题内蕴更深刻;②可以拉开时间距离,更加全面地认识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体;③灵活使用文献档案,与小说叙述相互印证,使艺术描写更真实。小说中历史与现实交织穿插,这种叙述方式有哪些好处?请结合作品情节的技巧1、以市质检《爱器(节选)》为例本文是刘庆邦“叔辈的故事”系列纪实小说中的一篇。小说的“虚构”与“真实”的关系在文中如何体现?请简要分析。2、以《唐花瓷地雷》为例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小说二轮复习优化二轮学生用书p34情节的技巧小说二轮复习优化二轮学生用书p34爱器(节选)
刘庆邦
刘本省头上戴的是高粱篾子编的帽壳,身上穿的是粗布衣,脚上穿的是尖口鞋,跟普通农民似乎没什么两样。值得注意的是他肩头扛着的一把铁锨。铁锨是用冰铁制成的,锨的正面和背面都闪着镜子一样的光亮。这样的铁锨,仿佛对树能照见鸟,对水能照见鱼;白天能照见太阳,夜间能照见月亮。别的下地干活儿的社员,肩上扛的也有铁锨,他们的铁锨上面不是沾了泥,就是沾了土,铁锨的正面和背面都灰秃秃的,一点儿光亮都没有。所谓爱器,并不是他喜欢什么器皿,他也不搞什么收藏,只是愿意打磨他日常用的劳动工具而已。那么他与众不同的特点呢,就是在干活儿之前保持他的工具一尘不染,一锈不生,闪闪发光。在干完活儿之后,仍要保持他的工具发光闪闪。我不止一次听这位堂叔以炫耀的口气夸耀他的铁锨:明晃晃,亮堂堂,一摇一摆像太阳。每当听见他以顺口溜的形式显摆自己的铁锨,把铁锨和太阳相提并论,我都禁不住想笑,不就是一把用来在土里刨食的铁锨嘛,又不是关云长手里的青龙偃月刀,有什么值得显摆的呢!爱器(节选)刘庆邦刘本省头上戴的是高粱篾子编的帽壳,34
黄黄的秋阳普照着秋天的田野,豆茬地里还弥漫着豆子和豆叶的香味,刘本省走进地里,开始撒粪。烂糟糟的粪肥是很脏的,里面还充满了微生物和毒素,刘本省手中的铁锨那么干净、亮堂,他怎么舍得把铁锨插进粪堆里去呢?这个不用替刘本省发愁,他懂得,磨刀是为了砍柴,把刀磨快,是为了砍更多的柴。他把铁锨整得如此光亮,当然也不是为了当摆设,而是为了撒粪撒得更快、更利索、更均匀。他把铁锨贴着地皮铲进粪堆里去了,一铲就是满满一锨。他像在场院里打豆子、扬豆子时做的那样,把粪扬到空中,哗地扬成一个扇面,让粪均匀地落在地上。他又像用撒网在鱼塘里撒鱼做的那样,铲在铁锨里的粪肥好比是缩在一起的渔网,长长的铁锨把好比是网纲,他把“网纲”一抡,纲举目张,“渔网”就张圆了,罩在地面上。在没有撒粪之前,土地是黄色的。撒过粪之后呢,地上就有了一朵一朵的黑色。这样一来,他撒粪又像是撒花,金色的土地上很快开满了黑色的花。黄黄的秋阳普照着秋天的田野,豆茬地里还弥漫着35这天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进一步领略到刘本省对工具的爱护。一个拖拉机手,开着一辆手扶拖拉机,在塘边的地里犁地。他看见一棵老树的树洞旁拖着一条长长的蛇皮,断定蜕去皮的蛇就藏在树洞子里,想把蛇从树洞子里驱赶出来。当长长的枣花蛇脱洞而出的那一刹那,人们似乎有些害怕,不禁惊呼起来。蛇出了树洞,就蜿蜒着向塘底逃去。有人喊:打死它!有人喊:斩了它!刘本省也过来了,拳不离手地提着他的铁锨。拖拉机手把手向刘本省一伸说:把铁锨给我!刘本省拒绝了:不行!你用别人的铁锨吧!就用你的铁锨,因为你的铁锨最利。拖拉机手说着,抓住了刘本省手中的铁锨的锨把子,欲把铁锨从刘本省手中夺走。刘本省态度坚决,死死地抓住锨把子不放,声明他的铁锨不能沾血!这天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进一步领略到刘本省对工具的36沾血怎么了,斩长虫又不是斩人。关老爷的大刀就是用来沾血的,沾血越多越有灵气。谁想沾血谁沾血,反正我的铁锨不能沾血,一沾血就再也洗不干净了!刘本省对自己工具的爱护近乎神圣,别说用他的铁锨斩蛇了,连一条泥鳅都不愿意斩。塘泥表面是硬的,中层是软的,下面是稀的。在稀的那一层里,藏有一些泥鳅。那些泥鳅暂时在泥巴窝里睡大觉,等雨水到来,坑塘里充满了水,它们会重新活跃起来。刘本省在刨塘泥时,难免会刨到泥鳅。每发现泥鳅时,他决不会用铁锨把泥鳅斩断,也不会连同塘泥把泥鳅甩到干岸上去,而是任凭泥鳅往稀泥的深处钻,继续存活。沾血怎么了,斩长虫又不是斩人。关老爷的大刀就是用来沾37
到了冬天,大雪封地,地里没啥活儿可干了,被称为挂锄的季节。锄头用不着了,好多农具也都被闲置起来。说是挂锄,其实好多人家并不是真的把农具挂起来,而是随便把农具往墙角里、屋檐下,或茅房里一扔,就拉倒了。一冬过去,潮袭水浸,农具往往锈得不成样子。刘本省的挂锄,是真正的挂锄。他在西间屋的山墙上钉了一排木头橛子,把十八般农具都并排挂在橛子上。他不是把农具高高挂起就完了,而是经常性地对他的农具进行检视,如果发现哪样农具有生锈的迹象,他会立即把那样农具取下来,进行擦拭,直到擦出亮光为止。给我的感觉,他好像在举办农具展览,把西间屋变成了农具展览馆。2018年秋后的一天上午,我从北京回到老家,在村口遇见了干活儿归来的刘本省。刘本省虽然已是年近八旬的人,但他腰板挺直,步履稳健,不显任何老态。我特别注意到他肩头所扛的一把铁锨,锨面还是锃亮锃亮,一尘不染。我热情地向本省叔问好,称赞他的铁锨还是那么明亮,并背出了他的顺口溜:明晃晃,亮堂堂,一摇一摆像太阳。
本省叔一听就笑了,说:你这孩子就是记性好!(选自《北京文学》,有删改)到了冬天,大雪封地,地里没啥活儿可干了,被称为38本文是刘庆邦“叔辈的故事”系列纪实小说中的一篇。小说的“虚构”与“真实”的关系在文中如何体现?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1)虚构是源于对真实的艺术加工(1分),本文就取材于真实农村生活的人、事,塑造了刘本省这个典型形象(1分),表达了对劳动者以及劳动的赞美。(2)小说中的真实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1分),本文中,作者超越了真实的生活经验,把辛苦的农村生活和劳动场景写得富有诗情画意。(1分)(3)虚构的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增强小说的真实感和抒情性,引发读者的共鸣(1分),实现了小说真实和虚构的有机统一。(1分)本文是刘庆邦“叔辈的故事”系列纪实小说中的一篇。小说的“虚39补充:小说的叙述艺术(技巧)补充:小说的叙述艺术(技巧)40小说的叙述艺术(技巧)叙述人称第一人称(有限视角)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方式(顺序):顺序、倒叙、插叙、补叙、平叙情节结构:表现手法:悬念、铺垫、伏笔、照应、暗示、衬托、突转、对比、抑扬、线索等常见:①全文情节一波三折、首尾呼应等②开头方式:开门见山式/悬念式/倒叙式/写景式③结尾方式:欧亨利式、悲剧式、喜剧式、戛然而止式、
卒章显志特殊:对话式、讲述式、历史与现实交织、回忆与现实交织、叙事与写景交织小说的叙述艺术(技巧)叙述人称第一人称(有限视角)第二人称第41回扣教材《祝福》在叙述上有何特点?1)以第一人称“我”的所见所闻所感讲述故事,既增添了故事的真实性,同时这个线索人物使得情节紧凑;2)采取了倒叙的手法。祥林嫂悲惨的结局放在开头,巧妙地设置了悬念,使读者寄予探求事情的原委,有一定的吸引力;3、首尾呼应。开头和结尾都有对祝福情景的描写,这种描写前后照应,与祥林嫂悲惨的死形成对比,深化了文章主题。
4、对比。祥林嫂在年底祈福的热闹祝福声中悲惨死去,祝福与死亡、热闹与冷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文章主题。回扣教材《祝福》在叙述上有何特点?42古渡头叶紫
太阳渐渐地隐没到树林中去了,晚霞散射着一片凌乱的光辉,映到茫无际涯的淡绿的湖上,现出各种各样的色彩来。微风波动着皱纹似的浪头,轻轻地吻着沙岸。
破烂不堪的老渡船,横在枯杨的下面。渡夫戴着一顶尖头的斗笠,弯着腰,在那里洗刷一叶断片的船篷。
我轻轻地踏到他的船上,他抬起头来,带血色的昏花的眼睛,望着我大声说道:“过湖吗,小伙子?”
“唔,”我放下包袱,“是的。”
“那么,要等到明天哆。”他又弯腰做事去了。
“为什么呢?”我茫然地,“我多给你些钱不能吗?”
“钱?你有多少钱呢?”他的声音来得更加响亮了,教训似的。他重新站起来,抛掉破篷子,把斗笠脱在手中,立时现出了白雪般的头发,“年纪轻轻,开口就是‘钱’,有钱就命都不要了吗?”
我不由得暗自吃了一惊。古渡头43
他从舱里拿出一根烟管,学科网饱饱地吸足了一口,接着说:“看你的样子也不是一个老出门的。哪里来的呀?”“从军队里回来。”
“军队里?……”他又停了一停,“是当兵的吧,为什么又跑开来呢?”“我是请长假的。我妈病了。”
“唔!……”
两个人都沉默了一会儿,他把烟管在船头上磕了两磕,接着又燃第二口。
夜色苍茫地侵袭着我们的周围,浪头荡出了微微的合拍的呼啸。我的心里偷偷地发急,不知道这老头子到底要玩什么花头。于是,我说:
“既然不开船,老人家,就让我回到岸上去找店家吧!”
“店家,”老头子用鼻子哼着,学科网“年轻人到底不知事。回到岸上去还不同过湖一样的危险吗?到连头镇去还要退回七里路。唉!年轻人……就在我这船中过一宵吧。”他从舱里拿出一根烟管,学科网饱饱地吸足了一口,接着说:44
他擦着一根火柴把我引到船艘后头,给了我一个两尺多宽的地方。好在天气和暖,还不至于十分受冻。
当他再擦火柴吸上了第三口姻的时候,他的声音已经和缓多了。我躺着,一面细细地听着孤雁唳过寂静的长空,一面又留心他和我谈的一些江湖上的情形,和出门人的秘诀。
“……就算你有钱吧,小伙子,你也不应当说出来的。这湖上有多少歹人啊!……我欢喜你这样的孝顺孩子。是的,你的妈妈一定比我还欢喜你,要是在病中看见你这样远跑回去。只是,我呢?……我,我有一个桂儿。你知道吗?我的桂儿,他比你大得多呀!你怕不认识他吧?外乡人……那个时候,我们爷儿俩同驾着这条船。我给他收了个媳妇……”“他们呢?”
“他们?那一年,北佬来,你知道了吗?北佬打了败仗,从我们这里过,我的桂儿给北佬兵拉着,要他做佚子。桂儿,他不肯,脸上一拳!我,我不肯,脸上一拳!……小伙子,你做过这些个丧天良的事情吗?……他擦着一根火柴把我引到船艘后头,给了我一个两尺多宽的地45
“小伙子!你看,我等了一年,学科网我又等了两年,三年……我的儿媳妇改嫁给卖肉的朱胡子了,我的孙子长大了。可是,我看不见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他们不肯给我……他们说:‘等你有了钱,我们一定将孙子给你送回来。’可是,小伙子,我得有钱呀!
“结冰,落雪,我得过湖;刮风,落雨,我得过湖……
“年成荒,捐重,湖里的匪多,过湖的人少,但是,我得找钱……
“小伙子,你是有爹妈的人,你将来也得做爹妈的。我欢喜你,要是你真的有孝心,你是有好处的,像我,我一定得死在这湖中。我没有钱,我寻不到我的桂儿,我的孙子不认识我,没有人替我做坟,没有人给我烧纸钱……我说,我没有丧过天良,可是天老爷他不向我睁开眼睛……”
他逐渐地说得悲哀起来,终于哭了,不住地把船篷弄得呱啦呱啦地响;他的脚在船舱边下力地蹬着。可是,我寻不出来一句能够劝慰他的话,心头像给什么东西塞得紧紧的。“小伙子!你看,我等了一年,学科网我又等了两年,三年…46
外面风浪渐渐地大了起来,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也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可是,第二天,又是一般的微风,细雨。太阳还没有出来,他就把我叫起了。他的脸上丝毫看不出一点异样的表情来,好像昨夜间的事情,全都忘记了。
我目不转睛的瞧着他。
“有什么好瞧呢?小伙子!过了湖,你还要赶你的路程呀!”
离开渡口,因为是走顺风,他就搭上橹,扯起破碎风篷来。他独自坐在船艘上,毫无表情地捋着雪白的胡子,任情地高声朗唱着:
我住在这古渡前头六十年。
学科网我不管地,也不管天,
我凭良心吃饭,我靠气力赚钱!
有钱的人我不爱,无钱的人我不怜!
……外面风浪渐渐地大了起来,我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他也翻来覆47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古渡头》参考答案:a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b以“钱”为话题,引入渡夫的故事,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c多用对话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经历,使叙事更加集中;d情景描写与渡夫讲述相结合,赋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伤的诗意美。作品是怎样叙述渡夫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48人物形象概括人物形象概括4902PART分析/概括人物形象:外貌、性格、品质、身份塑造人物的手法次要/主要人物的作用,小说中的“我”物象的作用形象02PART分析/概括人物形象:外貌、性格、品质、身份形象50形象怎么考类型答题模式人物形象概括①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②从人物言行心理去分析;③从人物事件情节去分析;④从环境社会去分析;⑤从他人或作者的评价去分析答题模式:xx是一个……(思想性格特点)+……(身份地位)的人+事例(在前或在后)区分形象与性格的概念“形象”一词应大于“性格”,它以性格为中心,兼及人物的外在特征、身份地位等。形象特点指向于作品情节所展示出的关于人物的处事方式;性格更多的呈现出内在品质、道德内涵等特征。举例1.演艺精湛、地位卑微、忍辱负重、相貌不凡、骑术高超、不拘小节——形象特征
2.朴实善良、善解人意、做人有原则。——性格特点
形象特征=性格特点+(外貌+身份+职业+地位)形象怎么考类型答题模式①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②高考示例以市质检《爱器(节选)》为例
本文在刻画刘本省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参考答案:
(1)认真细致。他干活前后始终保持铁锨一尘不染,保养闲置农具也是如此。(2)热爱劳动。他是劳动能手,把劳动变成艺术;年近八旬依然坚持劳作。(勤劳能干也可)(3)朴实善良。他始终保持着淳朴的农民作风;爱护自然界的生灵,坚持不让自己的铁锨沾血。(只写善良,有原则也可)小说二轮复习高考示例以市质检《爱器(节选)》为例小说二轮复习人物形象手法人物形象手法53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不论哪种人物描写的手法,作用阐释如下直接描写(正面描写)肖像、动作、语言、心理、细节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爱好、追求;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③深化主题;④渲染时代气氛、地方特色;⑤渲染人物心情,反映人物心理活动。间接描写再加上:⑥引发读者的联想、想象,含蓄曲折地表现人物形象间接描写(侧面描写)①借助其他人物对比衬托②借助物象衬托③借助环境烘托答题步骤明手法+分析手法运用体现点(结合文本)+表达效果小说二轮复习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不论哪种人物描写的手法,作用阐高考示例以《理水》为例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请谈谈本文是如何具体塑造这样的“中国的脊梁”的。(6分)参考答案:1.形象描写。将禹及其随员描写为“乞丐似的大汉”,写出艰苦卓绝的实干家形象。2言行描写。文中的禹坚毅寡言,一旦说话,则刚直有力。3对比手法。始终在同众大员的对比中塑造禹及其随员,从而凸显其“中国的脊梁”形象。小说二轮复习高考示例以《理水》为例小说二轮复习高考示例以《小步舞》为例请以老舞蹈师形象为例,谈谈小说塑造人物形象时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6分)参考答案:①用特征鲜明的外貌、细节描写凸显人物的个性,如老舞蹈师过时的穿戴、木偶似的舞姿等,表明他是一个年老怀旧的人;②用个性化的对话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老舞蹈师与“我”的交谈,流露出内心的痛苦与无奈;③用典型化的场景烘托人物状态,如被人遗忘的苗圃,村托了老舞蹈师失落的心态。
小说二轮复习高考示例以《小步舞》为例小说二轮复习人物形象作用人物形象作用57形象怎么考类型答题模式人物形象作用主要人物作用①推动情节发展;②线索人物,贯穿全文;③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交代出当时的某种社会环境和背景;④升华主题,画龙点睛,寄寓作者情感。次要人物作用①牵线搭桥,推动情节;②侧面衬托,个性鲜明;③揭示主题,增添魅力;④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我”的作用
⑥作为见证人,增强小说真实性
的作用。物象的作用①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旨;②反复出现,全文线索,使结构更加严谨;③衬托环境,或者具有象征意义;④推动情节发展;⑤寄托作者某种情感形象怎么考类型答题模式主要人物作用①推动情节发展;②线索人物高考真题以(2016·全国卷三)《玻璃》为例“我”在小说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小说二轮复习优化二轮学生用书p39高考真题以(2016·全国卷三)《玻璃》为例小说二轮复习优化以(2016·全国卷二)《战争》为例
小说以“电话”为枢纽连接人物、安排情节,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①电话是全文线索,贯穿全文,是全文结构更加严谨;②主人公的个性都是通过电话呈现出来的,电话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③凸显战争的背景,一个电话讲两人的命运连在一起,强化了戏剧的情节;④从主题角度来看,由电话而生爱意,两个都受过战争创伤的人因此而彼此安稳,结果因电话中断而成为了新的战争伤害,反战主题立刻被凸显,电话的作用显而易见。以(2016·全国卷二)《战争》为例
小说以“电话”为枢纽6003PART环境环境描写的特点环境描写的作用03PART环境环境描写的特点61环境怎么考类型解题策略环境的特点①找出物象(注意各物象的特点);②重新组合画面,品位画面整体特点;③用两三个形容词概括景物特点(如安宁、热闹、生机、萧索、冷清、孤寂)环境描写手法分析①从描写方式角度看:细节描写、场面描写、白描(粗笔勾勒、突出特征);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正侧描写;借助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②从写景角度看:感官角度——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观察角度——定点贯穿、移步换景;写景顺序——远近结合、高低结合、内外结合等环境描写的作用四勾连:①描写了什么样的环境,对环境本身的作用;②对情节的推进有何作用,与情节的发展是否呼应;③对人物形象地塑造和心理的衬托有何作用④对主题有何作用。答题模式:X运用……手法,具体描写了……景色,营造(创设)了一种……气氛;渲染(定下)了……抒情基调;烘托了……(人物)的心理;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推动……的情节发展。小说二轮复习环境怎么考类型解题策略环境的特点①找出物象(注意各物象的特点环境的作用小说二轮复习3.勾连情节方面: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④与标题相呼应,诠释标题的内涵;⑤在开头位置,引出下文……的内容(为下文……做铺垫),与结尾相呼应;在结尾位置,与上文……内容相;呼应。结构完整4.勾连主题方面:①揭示主题;②深化主旨1.勾连环境本身:①表现地域风光和文化点名时间、季节;②渲染气氛,奠定基调;③暗示社会环境如背景、习俗、思想观念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2.勾连人物方面:①烘托或暗示心情;②表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运环境的作用小说二轮复习3.勾连情节方面: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环境-例题以《平凡的世界》为例文章划线的甲乙两处环境描写。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优化二轮学生用书p41环境-例题以《平凡的世界》为例优化二轮学生用书p41特别提示“四循环+一读者”模式小说作用类题目(包含情节作用、人物作用、环境作用)都可以从情节、环境、人物、主题等四方面考虑,另外可以加入读者的感受。即:这三类作用类题目,除了考虑其对本身的作用外,都要考虑其他三方面,还有读者的感受,这就是我们归纳的“四循环+一读者”模式。答题时,可将这5个方面归拢到结构上的作用(情节)和内容上的作用(人物、环境、主题、读者感受)两个层面条理作答。小说二轮复习特别提示“四循环+一读者”模式小说二轮复习04PART标题标题的涵义标题的作用04PART标题标题的涵义661.标题含义【答题模式:】①文中具体的意思(表层含义)②与主题相关的意思(深层含义)③关联手法技巧④对揭示主题、塑造人物形象等作用例如:高尔基《海燕》中“海燕”象征英勇善战、大智大勇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
指向意义双关比喻象征意义小说二轮复习1.标题含义【答题模式:】指向意义双关比喻象征意义小说二轮复标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企业用人合同范本
- 产权商用租房合同范本
- 养殖出售合同范例
- 劳动合同兼职合同范例
- 幼儿园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或建议
- 2025年度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履约验收标准范本
- 专利交易中介服务合同范本
- 公众号收购合同范例
- 足浴店劳动合同范本
- 豆制品供货合同范本
- GB/T 8014.1-2005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氧化膜厚度的测量方法第1部分:测量原则
- GB/T 3860-2009文献主题标引规则
- 股票基础知识(入市必读)-PPT
- 雅思阅读题型与技巧课件
- 招商银行房地产贷款压力测试
- 公文与公文写作课件
- 车削成形面和表面修饰加工课件
- 基于振动信号的齿轮故障诊断方法研究
-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word版)
- 医疗器械分类目录2002版
- DB11_T1713-2020 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