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的成立、生效及有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ffd1904d1cf62e69537527762e93be5/6ffd1904d1cf62e69537527762e93be51.gif)
![行政行为的成立、生效及有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ffd1904d1cf62e69537527762e93be5/6ffd1904d1cf62e69537527762e93be52.gif)
![行政行为的成立、生效及有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ffd1904d1cf62e69537527762e93be5/6ffd1904d1cf62e69537527762e93be53.gif)
![行政行为的成立、生效及有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ffd1904d1cf62e69537527762e93be5/6ffd1904d1cf62e69537527762e93be54.gif)
![行政行为的成立、生效及有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ffd1904d1cf62e69537527762e93be5/6ffd1904d1cf62e69537527762e93be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行政行为的成立、生效及有效【摘要】行政行为成立、生效与有效在行政法中的界定存在不同的观点,本文结合当代学者的观点对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初步的研究,并提出个人意见。
【关键词】行政行为;行政法律效果;行政法
一、引言
行政行为是指行政主体行使行政职权,做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学界对于它的定义大同小异,并没有原则上的分歧。但是从这个定义分析,“产生行政法律效果”具体指向的是行政行为的成立、生效还是有效则十分需要深究。
二、行政行为成立、生效、有效的界定
(一)行政行为的成立
马怀德教授认为行政行为的成立,是指行政行为已经完成其作出过程,具备了行政行为的形成条件,成为已经确定的法律行为。偏重于强调行政行为的成立与其满足了形成条件密切相关。也有学者偏重于强调行政行为的完成形成条件后能产生的行为效力与促成其成立的关系,如张树义教授将其定义为“行政行为的成立是指行政行为应当具备哪些要件,才能构成行政行为,具备行政行为的效力”。①
笔者认为两者侧重点不同,但是第一种解释要明显优于第二种。“构成行政行为”的同时,意味着此行为已经具备所有形成要件,就应该已经可以判断其成立了。将“具备行政行为的效力”作为成立与否的一个标准,无疑又将这个问题复杂化了,因为我们不得不去探究如何才能判断一个行政行为是否有效力,且必须将有效和生效作为成立的要件进行考量。
(二)行政行为的生效
有的学者认为“成立即生效”。笔者认为这种理解有失偏颇,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如果将行政行为本身视作新生儿,那么行政行为从无到有就像是母亲孕育新生命一样,需要长时间的准备和等待。怀孕期间的各种阶段,就是行政机关发展其行政行为的过程,是十分复杂的。而新生儿的出生,无异于行政行为的成立,因为此物已经从无到有。但是总会存在一些新生儿无法存活的情况。那么这个生命是否存活,就像是行政行为的生效一样。二者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是不应该混同的。也有学者将生效与有效划等号,笔者认为生效和有效还是存在区别的,还是以新生儿为例,一个行政行为的出生如果代表它生效,那么这个还是是不是一个好孩子则应该相当于有效。杨海坤教授对生效的定义是“生效是行政行为自身运行进程中一个重要环节,意指行政行为在符合特定条件时开始产生形式效力。”②将生效定义为一种形式效力的产生,笔者认为还是可取的。
(三)行政行为的有效
学界常常将行政行为的有效和合法放在一起,如王连昌教授主张的只有合法的行为,才是有效的行为。将行政行为的有效等同于合法,会让有效要件的存在失去价值,因为直接讨论合法要件即可。实际上,这其中存在一个包容于被包容的关系。在有些情况下,不1、行政行为的主体应当合法这是行政行为合法有效的主体要件。所谓主体合法,是指实施行政行为的组织必须具有行政主体资格,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只有具备行政主体资格的组织所为的行政行为才是有效的行为。行为主体的合法应包括以下几项具体要求:(1)行政机关合法。指实施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必须依法成立,并具有行政主体资格。(2)人员合法。行政行为总是通过行政主体的工作人员具体实施,这些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所实施的行政行为方有效。(3)委托合法。委托合法是指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基于实施行政活动的需要,依法委托社会团体或群众组织、公民个人代表行政机关实施某种行政活动。主体合法要求行政机关的委托必须合法,所为的行政行为才能有效。委托的合法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①委托的行政机关必须具有合法的委托权限;②接受委托者必须具备从事行政活动的能力;③被委托者必须在委托权限内实施行政行为。2、行政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权限合法,是指行政行为主体必须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实施行政行为,必须符合一定的权限规则。这是行政行为合法有效的权限方面的要件。法律针对不同的行政主体或其不同的职能确定了相应的职责、权限。行政主体只能依据法定职权实施行政行为,否则无效。同时,任何行政职权都有一定的限度,法律在确定行政主体的职权时,在地域、时间等方面设定了各种限度,这些限度是行政主体所不能超越的。3、行政行为内容应当合法、适当这是行政行为的内容要件。行政行为的内容合法,是指行政行为所涉及到的权利、义务,以及对这些权利、义务的影响或处理,均应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所谓行政行为的内容适当,是指行政行为的内容要明确、适当,而且应当公正、合理。行政行为内容合法、适当包括以下几项要求:(1)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2)符合法定幅度、范围;(3)行政行为的内容必须明确具体;(4)行政行为的内容必须适当;(5)行政行为必须公正、合理。4、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程序所谓程序,是指行政行为的实施所要经过的步骤。程序是行政行为的基本要素,因为任何行政行为的实施都要经过一定的程序表现出来,没有脱离行政程序而存在的行政行为。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程序有两项具体要求:其一,必须符合与该种行政行为性质相适应的程序要求;其二,必须符合程序的一般要求,如说明理由规则、表明身份规则、听取意见规则等。行政机关违反法定程序,其行为也属无效或应当予以撤销的理由之一。注释:
①张树义,《行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5页.
②杨海坤,章志远.《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54页.
③杨海坤,章志远.《中国行政法基本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56页.
④胡建淼.《行政行为基本范畴研究》.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91页.
⑤金伟峰.《无效行政行为研究》.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第27页.
⑥张树义.《行政法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57页.
参考文献:
[1]马生安.行政行为研究[m].济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企业创新策略与培训
- 学校总务处发言稿
- 感恩发言稿50字
- 知识经济下的企业培训与学习策略
- 财务部门个人年度工作计划
- 痛风的营养治疗与日常饮食规划
- 教师节工作总结
- 知识产权交易中的估值技巧与案例分析
- 医药销售工作计划
- 电商平台的多元化运营模式分析
-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 《国土空间规划》-课程教学大纲
- 数字出版概论 课件 第七章 数字内容服务相关技术
- 信号与系统复习题(答案全)
- 《2024版CSCO胰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
- 儿童福利机构安全管理规范
- 鞋类制造过程的节能与减排
- 第1课 おじぎ 课件高中日语人教版第一册-1
- ISO∕IEC 23894-2023 信息技术 -人工智能 - 风险管理指南(雷泽佳译-2024)
- 事前绩效评估具体工作实施方案
-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