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试验室检查表MicrosoftWord文档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现场检查表格第页,共页根本状况被检查单位法人代表〔负责人〕地址联系检查执法人员向被检查单位出示执法证件后做以下记录:1供给血液的来源是否是血站是否有无供血协议有无2血库出入库据记录有无3血袋包装内容:血站的名称及其许可证献血编号或者条形码血型血液品种采血时期或制备时间有效期储存条件5对储血设施、工作台面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是否建立临床输血审批制度、履行申报手续是否与病人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72℃--6℃冰箱至少7天是否输血完毕,血袋送回血库至少保存1天是否伴随检查人签字:检查人签字:年月日年月日试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检查表第页,共页检查执法人员向被检查单位出示执法证件后做以下记录:试验室根本状况:1、单位名称负责人联系2m3、试验室组织构造4、试验室争论的病原体〔生物危害级别〕5、菌/毒种保藏种类及数量〔生物危害级别〕6、直接接触病原体人员数量7、向卫生部门备案〔是否〕8、明显位置生物危急标志〔危急因子、生物安全级别、负责人姓名和〕9、试验室布局平面图〔分区合理〕值班室、标本的采集承受处、试验试剂预备区、工作区、报告单消毒发放、洗涤室、安全出口、卫生间、储存区域、放射物品、资料室、治理区、办公室和学习会议室。1、生物安全组织治理机构及治理制度1、1单位负责人对试验室生物安全负责:〔是、否〕1、2单位生物安全委员会:〔有、无〕1、3指定试验室技术和生物安全负责人的代理人:〔有、无〕1、4危害评估体系及标准的危害评估书面文件:名单:依据危害评估结果制定的操作规程:依据危害评估制定的紧急事故处理方法:1、5生物安全治理制度〔生物安全的全部治理、执行或监视规定及治理文件〕名单:生物安全责任制生物安全操作规程1、6建立试验室档案:2、生物安全体系2、1试验室工作类型、范围及生物安全治理体系:22、2试验室人员随时使用生物安全治理文件:生物安全手册程序文件操作规程〔sop〕记录2、3生物安全工作定期核查〔有、无〕2、4治理体系每年评审次数、其持续适用和有效性、更改和改进:试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检查表第页,共页3、人员3、1试验室人员数量:试验室治理者、技术负责人、生物安全负责人及各部门主管任命文件:3、2试验室人员生物安全学问教育、培训状况、检验人员考核合格、持证上岗3、3试验室保存的技术人员有关资格证书、培训、技能和经受等技术业绩档案:4、设施与环境4、1试验室是否为独立的区域,分区合理〔是、否〕4、2试验室门带锁、可自动关闭,门有可视窗。〔是、否〕4、3靠近出口处设置洗手池。〔是、否〕4、4维护构造内外表易于清洁消毒。地面应防滑、无缝隙。〔是、否〕4、5工作台面不渗水〔〕、耐热〔〕、耐有机溶剂〔〕、耐酸〔〕、耐碱〔〕、耐消毒剂〔〕4、6有特地放置生物废弃物的台〔架〕。〔是、否〕4、7可开启的窗户,安装防昆虫纱窗和挡板。〔是、否〕4、8设置洗眼设施。〔有、无〕4、9应急喷淋装置。〔有、无〕4、10试验室出口应有在黑暗中可明确辨识的标识。〔有、无〕4、11工作区外储存放外衣和私人物品的设备。〔有、无〕4、12火灾报警器。〔有、无〕5、仪器设备5、1Ⅱ级生物安全柜;(安装位置、验证纪录、高效过滤器的检测)5、2高压灭菌器。〔检测报告、检测纪录〕5、35、4仪器、设备的标识。〔是、否〕6、个人防护及应急措施:6、1有特地的机构或人员担当试验室感染把握工作:试验室人员的安康档案:6、2戴角膜接触镜者戴安全眼睛、护目镜或面罩6、3人员进入相关试验室应有提示和限制/不宜从事相关工作7样品的处理7、1试验室样品的唯一识别系统试验室生物安全工作检查表第页,共页7、2样品的储存、处置、预备过程中的相关设施;样品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储存或处置时的维持、监控和记录7、3废弃物处置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各项记录8、1人员进出试验室工作日期和时间的工作日志8、2试验室事故〔暴露〕和工作人员旷工的制度和记录8、3试验室温度、压力、冰箱温度、消毒等记录8、4工作人员培训、考核记录8、5工作人员安康档案、体检、接种预防服药记录8、6其次篇:试验室质量治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xiexiebang推举〕试验室质量治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二Ο条款检查问题判定检查记事表试验室质量治理体系内部审核检查表4评审要求4.1组织试验室是单位法人4.1.1是否有相应的单位法人证明和合法的效劳范围证明?是否明确承诺并切实履行职责,保证从事的检测和校准活动满足认可准则和外部有关各方的要求?4.1.3是否用组织构造图明确了内外部关系?a)治理和技术人员是否有履行其职责的权力和资源?4.1.4.b)是否有措施保证治理者和员工免受来自内外部的任何可能影响工作质量的压力和影响?c)是否有程序保护客户的机密信息和技术全部权是否规定了对检测和/或校准质量有影响的全部治理、操作和核查人员的职责、权力和相互关系?〔包括总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授权签字人、科室主任与检测工作有关的其他岗位。〕b)是否任命了生疏各项方法、程序、目的和结果评价的人员担任监视员并对检测和校准工作进展了充分监视?c)是否有技术负责人对技术运作和确保运作质量所需的资源4.1.5全面负责?d)是否指定了质量负责人并保证治理体系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实施和执行?他是否能与最高治理者直接联系?e)是否有权力委派、职务代理人?f)员工是否理解他们活动的相互关系和重要性,以及如何为管理体系质量目标的实现做出奉献?4.2人员a〕是否配备有足够的技术人员?4.2.1b〕化验检测人员是否具有相关的专业理论学问和试验操作力气?是否明确了治理者及相关科室人员职责?4.2.24.2.3是否建立了人员培训和治理程序?询问最高治理者通过什么方式将客户4.2.4是否规定了人员的根本要求?要求和法定要求传到达试验室的全部员工,查阅相关记录和证据。2条款检查问题判定检查记事4.2.5是否制定了培训打算和目标?4.2.6授权范围是如何规定的?4.2.7是否建立有人员技术档案?工作场所和工作环境工作场所和工作环境是否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是否明确了治理者和检测人员的相应职责?a〕是否建立并实施《现场检测把握程序》?4.3.3b〕是否建立并实施《试验室安全与内务治理程序》?c〕是否建立并实施《环境保护程序》?a〕试验室的采光、通风、照明、供电是否满足要求?4.3.4b〕是否设臵通风橱以排解有毒和刺激性气体?C)是否对温度、湿度和清洁度进展把握?d〕试验室布局是否合理?e〕是否有必要的隔离措施,以免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 4.3.5检测、把握是否按要求进展?是否进展记录?4.3.6特别区域的把握溶液?4.3.7对试验室的安全与内务治理是否有明确规定?4.4设备设施a〕是否配备了进展检测、校准、取样、物品制备、数据处理与分析所要求的全部设备?4.4.1b)设备是否处于受控状态?4.4.2是否制定了治理者和相关科室人员的设备治理职责?a〕立了《仪器设备治理程序》?4.4.3b〕是否建立了《标准物质治理程序》?a〕是否配备了检测工作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 4.4.4b〕检测、采样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及其软件的主要技术指标是否满足检测方法要求?a〕是否明确规定了仪器设备的使用要求?b〕检测、校准和取样设备及其软件是否到达了要求的准确度,并符合相应的检测和校准标准要求?4.4.5c〕是否制定对结果有重要影响的仪器的关键量或值的校准计划?d〕设备是否由经过授权的人员操作?3条款检查问题判定检查记事e〕是否依据规定程序喝茶需要利用期间核查以保持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的设备?f〕检测和校准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是否妥当保护,并避开发生导致检测和/校准结果失效的调整?g〕是否正确更校准产生的修正因子,并备份?1合时,用于检测和校准并对结果有影响的每台设备及其软件是否有唯一性标识?2.是否保存对所进展的检测和/或校准有影响的每台设备及其软件的记录?3.设备档案内容:a)是否有设备及其软件的识别?b)是否有设备制造商名称、型号标识、系列号或其他c)是否对设备进展符合标准的核查?d)是否说明当前的位臵〔假设适用〕?e)假设有有制造商的使用说明书,是否说明存放地点?f)是否有校准报告和证书的日期、结果及复印件,验收准则和下次校准的预定日期?4.4.6g)是否有设备维护打算,以及已进展的维护记录〔适合时〕?h)是否有设备损坏、故障、改装或修理的记录?4.是否有测量设备的安全处臵、运输、存放、使用和有打算维护的程序?5.设备使用不当、结果可疑、已显示有缺陷或超出规定限度时,是否停顿使用,并予以隔离,或加贴明显的停用标识,直至修复且经过校准或测试说明能正常工作?6.是否核查设备故障对从前的检测和校准的影响,并执行了不符合工作把握程序?7.适合时,试验室把握范围内的需要校准的全部设备是否均以标签、编码或其它标识方式来说明其校准状态,包括上次校准日期、再校准或失效日期?8.脱离过试验室直接把握的设备返回后,是否在使用前对其功能和校准状态核查合格后才重投入使用?9.是否依据《标准物质治理程序》对标准物质进展治理?a〕是否对设备设施进展档案化治理?4.4.7b〕是否对标准物质使用记录等有关资料进展归档治理?4.5治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a〕治理体系是否满足既定的质量方针、目标和承诺?4.5.1b〕是否明确了最高治理者和质量负责人在治理体系中的职责?4条款检查问题判定检查记事c〕治理体系是否掩盖《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全部要素?d〕体系文件分为几个层次?e〕是否宣贯了治理体系文件并有宣贯记录?f〕是否制定了体系的保持和改进措施?4.5.2公司人员是否熟知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a〕治理体系的文件是否按程序进展治理?b〕是否明确了相应治理人员在文件治理中的职责?c〕是否建立并实施《文件把握程序》?4.5.3d〕是否明确了内部及外来文件把握的范围?e〕文件审批及公布是否按程序进展?f〕是否保证了现行文件的有效性?a〕是否评审和确定本公司的实际力气,以保证有效的履行合 同?b〕是否明确相应治理人员在合同评审中的职责?c〕是否建立并实施《合同的评审程序》?d〕是否明确了合同治理的工作程序?e〕是否在工作开头前,合同已被双方认可?4.5.4f〕合同评审内容是否全面?g〕试验室力气是否满足评审要求?h〕是否规定了评审的简化程序?i〕是否保存了评审记录和客户沟通记录? J〕对合同的任何偏离是否通知了客户和相关人员?a〕分包工程是否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对分包方进展选择?b〕是否明确了最高治理者和相应人员对分包工作的职责?c〕是否建立《合格分包方名册》?4.5.5d〕是否建立并实施《分包治理程序》?e〕分包试验室是否满足法定条件和相关规定?f〕是否保存分包方记录?a〕是否有政策和程序治理对检测和校准质量有影响的效劳和供给品的选择和选购?4.5.6b〕是否明确最高治理者和相应人员在选购工作中的职责?c〕是否建立并实施《效劳5条款检查问题判定检查记事d〕效劳及供给品需求的选购打算是否按程序进展审批?e〕是否建立有《合格供给商名录》以保证供给品的质量?f〕是否对所购臵的仪器设备、试剂和易耗品验收并记录?a〕是否与客户或其代表合作,以明确客户要求,并在能确保 其他客户机密的前提下,允许客户监视与其工作有关的操作?4.5.7b)是否征求客户反响意见,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是否用和分析这些意见并应用于改进治理体系、检测和校准活动及对客户的效劳?a〕是否有政策和程序处理来自客户或其他方面的申诉和投诉?b〕是否保存全部申诉、投诉记录和试验室调查申诉、投诉并实行措施记录?c〕当申诉的问题关系到质量体系和检测结果的重大事项时,是否组织临时审核? a〕是否建立并实施了《不符合工作把握程序》?b)是否规定了治理不符合工作人员的责任和权利,并规定当识别出不符合工作时所实行的措施?c)是否对不符合工作严峻性进展了评价?d)是否马上进展了订正,同时对不符合工作的可承受性做出了打算?e)是否在必要时通知了客户并取消工作?f)是否规定了批准恢复工作的职责?g〕当评价说明不符合工作可能再度发生,或对试验室的运作 对其政策和程序的符合性产生疑心时,是否马上执行订正措施程序?a)是否制定了政策和程序,并规定实施订正措施的相应权利?b施程序是否从调查确定问题的根本缘由开头?c)是否选择和实施了最可能消退和防止问题再次发生的措施?d)订正措施是否与问题的严峻程度和风险大小相适应?e实施?fg符合或偏离引起对试验室符合其自身的政策和程序,或符合本准则产生疑心时,是否尽快对相关活动区域进展附加审核?h)是否开展了识别潜在不符合因素和所需改进的活动?i)在需要6条款检查问题判定检查记事施的打算并借机改进?j)是否有启动、把握并确保措施有效性的预防措施程序?k)是否有通过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应用审核结果、数据分析、订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及治理评审来持续改进治理体系的有效性的证据?是否建立和保持了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的治理程序?质量记录是否包括了审核报告和治理评审报告、订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记录?c)全部记录是否清楚明白,并存放在便于存取和防止损坏、变质和丧失的适宜的设施中?d)是否规定了记录的保存期?e)全部记录是否安全保护和保密?f护和备份电子方式储存的记录程序?g)是否按规定的时间保存各类记录、档案、报告或证书副本?h测或校准能够在尽可能接近原来条件的状况下重复的充分信息?i)记录是否有负责取样人员、每项检测和校准的操作人员和 结果校核人员的标识?j)观看结果、数据和计算是否在产生的当时予以记录?记录是否能依据特定任务分类识别?当记录消灭错误时,是否实行划改,并在旁边填写正确值,而不是擦掉、涂掉,致使字迹模糊或消逝?m)记录的全部改动是否有改动人的签名或签名缩写?n)电子存储的记录是否实行同等措施,能避开原始数据丧失或改动?a)是否按预定的日程表和程序,定期对其活动进展内部审核?b)内部审核打算是否涉及治理体系的全部要素并包括检测和/或校准活动?c)质量负责人是否依据日程表的要求和治理者的需要策划和组织内部审核?de)资源允许时,审核人员是否独立于被审核活动?在觉察对运作的有效性、检测和校准结果的正确性或有效性产生疑心时,是否准时实行订正措施?在调查说明试验室的结果可能已经受到影响时,是否书面通知了客户?h)是否记录了审核的活动的领域、审核觉察的状况和因此采7条款检查问题判定检查记事取的订正措施?y)跟踪审核活动是否验证和记录了所实行的订正措施的实施状况及有效性?a〕最高治理者是否依据预定的日程表和程序,定期地对试验室治理体系和检测和/或校准活动进展治理评审?b〕治理评审的输入是否包括了政策和程序的适用性、治理和监视人员的报告、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订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由外部机构进展的评审、实验室间比对或力气验证的结4.5.13果、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客户的反响、投诉、改进的建议、质量把握活动、资源、员工培训打算的有效性以及总体目标等?c〕是否记录了治理评审中觉察的问题和由此实行的措施?d〕治理者是否在适当和商定的时限内实施这些措施?a)是否建立并实施《检测方法及方法确认程序》?b〕是否承受能满足客户要求并适用检测工作和试验室条件的4.5.14可操作性的方法?c〕是否对使用的非标准方法形成了文件化作业指导书?d〕方法确认是否通过检查并供给客观证据来满足特定要求?4.6选购效劳和供给品是否有政策和程序治理对检测和校准质量有影响的4.6.1是否有试剂和消耗材料的选购、接收和存储的程序?4.6.2对检测和校准质量有影响的效劳、供给品、试剂和消耗材料是否经过检查或验证符合有关要求之后才投入使用?使用的效劳和供给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是否保存了所进展符合性检查的活动记录?4.6.3影响输出质量的物品的选购文件是否包含了应有的资料,采购文件发出前,技术内容是否在经过审批?4.6.4是否对重要消耗品、供给品和效劳供给商进展了评价?是否保存评价记录和获批准的供给商名单?4.7效劳客户4.7.1是否与客户或其代表合作,以明确客户要求,并在能确保其8条款检查问题判定检查记事他客户机密的前提下,允许客户监视与其工作有关的操作?4.7.2是否征求客户反响意见,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是否使查阅试验室收集的客户意见和建议,询问相关责任人员,是否对客户的意用和分析这些意见并应用于改进治理体系、检测和校准活动见和建议进展了分析,实行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及对客户的效劳?4.8投诉是否有政策和程序处理来自客户或其它方面的投诉?是否保存全部投诉记录和试验室调查投诉并实行订正措施的记录?4.9不符合检测和/或校准工作的把握是否有治理各方面不符合工作应实施的政策和程序?4.9.1不符合工作把握政策和程序a)是否规定了治理不符合工作人员的责任和权利,并规定当识别出不符合工作时所实行的措施?b)是否对不符合工作严峻性进展了评价?c符合工作的可承受性做出了打算?de)是否规定了批准恢复工作的职责?4.9.2当评价说明不符合工作可能再度发生,或对试验室的运作对其政策和程序的符合性产生疑心时,是否马上执行订正措施程序?4.10改进是否有通过实施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应用审核结果、数据查阅手册是否有规定和实施质量方针和目标、应用审核结果、数据分析、分析、订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及治理评审来持续改进治理体订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及治理评审记录及其有效性。系的有效性的证据?4.11订正措施4.11.1是否制定了政策和程序,并规定实施订正措施的相应权利?4.11.2订正措施程序是否从调查确定问题的根本缘由开头?4.11.3是否选择和实施了最可能消退和防止问题再次发生的措施?订正措施是否与问题的严峻程度和风险大小相适应?是否将订正活动调查所要求的任何变更制定成文件并加以实施?4.11.4是否对订正措施的有效果进展了监控?4.11.5在识别的不符合或偏离引起对试验室符合其自身的政策和程序,或符合本准则产生疑心时,是否尽快对相关活4.12预防措施9条款检查问题判定检查记事是否开展了识别潜在不符合因素和所需改进的活动?4.12.1在需要实行预防措施时,是否有制定、执行和监控预防措施的打算并借机改进?4.12.2是否有启动、把握并确保措施有效性的预防措施程序?4.13记录的把握是否建立和保持了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的治理程序?4.13.1.1质量记录是否包括了审核报告和治理评审报告、订正措施和预防措施记录?全部记录是否清楚明白,并存放在便于存取和防止损坏、变4.13.1.2质和丧失的适宜的设施中?是否规定了记录的保存期?4.13.1.3全部记录是否安全保护和保密?4.13.1.4是否有能防止未经授权的接触或修改的保护和备份电子方式储存的记录程序?4.13.2技术记录是否按规定的时间保存各类记录、档案、报告或证书副本?4.13.2.1每项记录是否包含了能识别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并确保检测或校准能够在尽可能接近原来条件的状况下重复的充分信息?记录是否有负责取样人员、每项检测和校准的操作人员和结果校核人员的标识?4.13.2.2观看结果、数据和计算是否在产生的当时予以记录?记录是否能依据特定任务分类识别?当记录消灭错误时,是否实行划改,并在旁边填写正确值,而不是擦掉、涂掉,致使字迹模糊或消逝?记录的全部改动是否有改动人的签名或签名缩写?4.13.2.3电子存储的记录是否实行同等措施,能避开原始数据丧失或改动?4.14是否按预定的日程表和程序,定期对其活动进展内部审核?4.14.1内部审核打算是否涉及治理体系的全部要素并包括检测和/或校准活动?质量负责人是否依据日程表的要求和治理者的需要筹划和组织内部核人员是否独立于被审核活动?4.14.2在觉察对运作的有效性、检测和10条款检查问题判定检查记事在调查说明试验室的结果可能已经受到影响时,是否书面通知了客户?4.14.3是否记录了审核的活动的领域、审核觉察的状况和因此实行的订正措施?4.14.4跟踪审核活动是否验证和记录了所实行的订正措施的实施状况及有效性?15治理评审最高治理者是否依据预定的日程表和程序,定期地对试验室4.15.1治理体系和检测和/或校准活动进展治理评审?治理评审的输入是否包括了政策和程序的适用性、治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近期内部审核的结果、订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由外部机构进展的评审、试验室间比对或力气验证的结果、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客户的反响、投诉、改进的建议、质量把握活动、资源、员工培训打算的有效性以及总体目标等?是否记录了治理评审中觉察的问题和由此实行的措施?4.15.25技术要求5.1总则5.1.1打算试验室检测和校准的正确性和牢靠性的因素有很多,这些因素包括人员、设施和环境条件、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确认、设备、测量的溯源性、取样、检测和校准物品的处臵。上述因素对总的测量不确定度的影响程度,在不同(类别)的检测和不同(类别)的校准之间明显不5.1.2同。试验室在检测和校准方法和程序的制定、人员培训和考核、所用设备选择和校准时,应考虑到这些因素。5.2人员操作特地设备、从事检测和校准、评价结果和签署检测报告5.2.1和校准证书的人员是否有相应的力气?是否对在培训中的员工安排适当的监视?是否对从事特别检验工作的人员按要求进展资格确认?治理者是否制订了人员的教育、培训和技能目标?5.2.2是否有确定培训需要和供给人员培训的政策和程序?询问技术主管:如何组织实施员工的培训打算是否适应于当前的和预期的任务?技术培训,查阅相关记录。评价培训的有效性:培训打算是否可是否评价培训活动的有效性?行,目标是否明确,培训结果是否到达预期的目标。试验室是否使用长期雇佣或签约人员?5.2.3签约和其它技术人员及关键的支持人员是否胜任、11条款检查问题判定检查记事5.2.4是否保存了检测和校准的治理、技术和关键支持人员当前工作的描述?是否给进展特别类型的取样、检测和校准、公布检测报告和5.2.5校准证书、提出意见和解释以及操作特定类型的设备的特地人员授权?是否保存了全部技术人员、包括签约人员的相关授权、能力、教育和专业资格、培训、技能和阅历的记录?是否易于猎取包含授权和力气确认日期的上述记录?5.3设施和环境条件用于检测和校准的能源、照明和环境条件等设施是否有利于5.3.1检测和校准的正确实施?试验室的环境条件是否会使结果无效或对结果的质量产生不良影响?在固定设施以外的场所进展取样、检测和校准时,环境条件是否满足要求?对影响检测和校准结果的设施和环境条件的技术要求是否已经文件化?在有关标准、方法和程序有要求或对结果的质量影响时,是否监测、把握并记录环境条件?技术活动涉及的生物消毒、灰尘、电磁干扰、辐射、湿度、供电、温度、声级和振动水公正因素是否满足要求?当环境条件危及到检测和校准的结果时,是否停顿了检测和校准?不相容的活动是否进展了有效隔离,不会穿插污染?5.3.4是否把握进入和使用影响检测和校准质量的区域,并依据情况规定把握范围?5.3.5是否有良好的内务治理,必要时,是否制定特地的程序?检测和校准方法及方法确认5.4.1总则使用的各种方法和程序是否适宜所进展的检测和校准,取样和样品处理、运输、存储和预备。适当时,有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分析检测和校准数据的统计技术?是否有必要的指导书指导排解对检测和校准结果的影响?与试验室工作有关的指导书、标准、手册和参考资料是否所有都保持现行有效并便于人员取阅?偏离检测和校准方法时,已被文件规定、经过技术推断、授权和客户承受后才允许发生?方法的选择5.4.2是否承受满足客户要求并且适用的测试、校准的方法、取样方法并优先使用以国际、区域或国家标准方法?12条款检查问题判定检查记事是否优先使用最有效版本的标准,除非该版本不适宜或不可能使用?是否有必要的附加细则确保应用的全都性?客户未指定所用方法时,是否从国际、区域或国家标准方法、或由知名的技术组织或有关科学书籍和期刊公布的方法、或设备制造商指定的方法中选择适合的方法?使用试验室制定的方法或被试验室承受的方法,是否满足用途并经过验证?是否将选用的方法通知客户?在标准方法引入检测或校准前,是否证明白能够正确地运用?标准方法有转变,试验室是否重进展证明?认为客户建议的方法不适合或已过期时,是否通知了客户?5.4.3试验室制定的方法是否有打算地制订检测和校准方法?是否指定具有足够资源和有资格的人员制订方法?是否随着方法制定的进度更打算,并在全部有关人5.4.4使用标准方法中未包含的方法时,是否遵守与客户达成的协议,包括对客户要求的清楚说明以及检测和校准的目的?制定的方法使用前是否经过适当确实认?5.4.5.方法确实认5.4.5.1并供给客观证据证明某一预期的特定使要求已经得到满足。是否对非标准方法、试验室设计〔制定〕的方法、超出其预5.4.5.2定范围使用的标准方法、扩大和修改正的标准方法进展确认,以证明该方法适合于预期的用途?确认是否尽可能全面,以满足预定用途或应用领域的需要?是否记录了获得的结果、使用确实认程序以及该方法是否适于预期用途的结论?5.4.5.3对预期用途进展评价时,由该方法得到的数据的范围和准确性是否与客户的需求相适应?5.4.6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5.4.6.1校准试验室或进展自校准的检测试验室,是否具有并应用所有的校准和各种校准类型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程序?检测试验室是否具有并应用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程序?5.4.6.2检测方法的性质会阻碍对测量不确定度进展严密的计量学和统计学的角度进展有效的计算时,是否努力找出不确定度的全部重量13条款检查问题判定检查记事是否在方法特性的理解和测量范围的根底上,并利用诸如过去的阅历和确认数据建立合理的评定?5.4.6.3.评定测量不确定度时,是否承受适当的分析方法将给定情况下的全部重要不确定度重量都考虑在内?5.4.7数据把握5.4.7.1是否对计算和数据的转移进展适当的和系统的检查?利用计算机或自动设备采集、处理、记录、报告、存储或检索管检测或校准数据:使用者开发的计算机软件是否被制定成足够具体的文件,并对其适用性进展了适当验证?b)是否建立并实施了保护数据在输入、采集、、存储、传输和处理等过程中的完整性和保密性的程序,c)计算机和自动设备是否维护,并安臵在能确保持功能正常,有利于保护数据完整性所必需的环境条件下?设备是否配备了正确进展检测、校准、取样、物品制备、数据处5.5.1理与分析所要求的全部设备?使用试验室永久把握以外的设备,是否能满足认可准则的要求?检测、校准和取样设备及其软件是否到达了要求的准确度,5.5.2并符合相应的检测和校准标准要求?是否制定对结果有重要影响的仪器的关键量或值的校准计划?投入效劳前,是否校准或核查设备〔包括取样设备〕,证明能5.5.2够满足有关标准或标准要求?每次使用前是否进展核查或校准?〔5.6.〕设备是否由经过授权的人员操作?5.5.3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最版指导书〔包括设备制造商供给的手册〕是否便于取用?5.5.45.5.514条款检查问题判定检查记事5.5.65.5.75.5.85.5.95.5.105.5.11是否正确更校准产生的修正因子,并有备份?5.5.12检测和校准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是否妥当保护,并避开发生导致检测和/或校准结果失效的调整?5.6测量溯源性总则5.6.1凡对检测、校准和取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全部检测和校准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是否进展校准?是否制定了设备校准打算和程序?5.6.2特定要求5.6.2.1校准校准试验室制定和实施的设备校准打算是否已经使试验室所5.6.2.1.1进展的校准和测量能溯源到国际单位制〔SI〕?校准试验室是否通过不连续的校准链实现了测量标准和测量仪器对SI基准的溯源性?对SI的链接是否通过参比国家测量标准或其他国家计量院所校准的次级标准到达的?使用外部校准效劳时,是否使用能证明其资格、测量力气和溯源性的试验室的校准效劳,以保证测量的溯源性?对外部校准效劳的校准证书是否包含测量不确定度和符合不确定的计量标准的声明?目前尚不能严格按SI单位进展的校准,通过对适当测量标准5.6.2.1.2的溯源来供给测量可信度:是否通过使用有力气的供给者供给的有证标准物质来对某种材料给出牢靠的物理或化学特性溯源?15条款检查问题判定检查记事是否使用规定的方法或关各方承受并描述清楚的协议标准?可能时,是否参与了适当的试验室间比对打算?检测5.6.2.2的校准链5.6.2.2.1SI基准的溯源性?未严格对SI基准溯源的设备是否能够供给校准对测量所需的总不确定度几乎没有影响的证据?5.6.2.2.2测量无法溯源到SI单位或与之无关时:是否能溯源到有证标准物质?是否为使用了商定的方法或协议标准?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参考物质〕5.6.3参考标准5.6.3.1是否有参考标准的校准打算和程序?参考标准的校准是否由有溯源的机构进展?参考标准仅用于校准以外目的时,是否能够证明其作为参考标准的性能质〔参考物质〕5.6.3.2在可能的状况下,标准物质是否溯源到SI测量单位或有证标准物质?在技术上和经济条件允许时,是否对内部标准物质〔〕5.6.3.3是否依据规定程序和日程对参考标准、基准、传递标准或工作标准以及标准物质进展核查,保持对其校准状态的臵信度?运输和储存5.6.3.4是否有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的安全处臵、运输、储存和使用程序?5.7取样在为后续检测或校准而对物质、材料或产品取样时,是否有5.7.1取样打算和程序?在取样地点是否取样打算和程序可用?是否制定取样打算,说明取样过程中要把握的因素,保证检测和校准结果的有效性?5.7.2客户要求偏离、添加或删节文件化的取样程序时,是否具体记录了要求和相关的取样资料,并记入包含检测和校准结果的全部16条款检查问题判定检查记事上述变更是否通知了相关人员?取样作为检测或校准的一局部时,是否按程序记录了与取样 5.7.3有关的资料和操作?记录是否包括了所用取样程序、取样人的识别、环境条件〔如果相关〕、标明取样位臵的图示或其它等效方式〔必要时〕、取样程序所依据的统计方法〔适用时〕?样品处臵是否有检测和校准物品的运输、接收、处臵、保护、存储、保管和/或清理的程序,包括为保护检测和/或校准物品完整性、保护试验室和客户利益的所需的全部条款?是否有检测和/或校准物品的标识系统?5.8.2该标识系统是否在物品进入试验室后的整个期间内予以保存?该标识系统的设计和使用是否确保物品在实物中、在涉及的记录和在其它文件中不会混淆?适用时,该系统是否包含物品群组的细分和物品在试验室内部和向外的传递?在接收检测或校准物品时,是否记录特别状况或与检测或校5.8.3准方法中所描述的正常或规定条件的偏离?假设对物品是否适用有疑问,或者物品与描述不符,或者要求规定不够具体,是否在开头工作前询问客户,要求进一步给出说明,并记录争论内容?是否有程序和适当的设施以避开检测或校准样品在储存、处臵、预备过程中退化、丧失或损坏?是否遵守随物品供给的处理说明?5.8.4假设检测或校准样品或其一局部需安全保护,试验室是否有存放和安全作出安排,以保护这些物品或其有关局部的状态和完整性?5.9检测和校准结果的质量保证5.9.1是否有监控检测和/或校准有效性的质量把握程序?是否全部数据的记录方式便于觉察其进展趋势?如可行,是否承受统计技术对结果进展审查?是否有监控打算并加以评审,包括以下内容:a)定期使用有证标准物质〔参考物质〕和/或次级标准物质〔参考物质〕进展内部质量把握?参与试验室间比对或力气验证打算?c)利用一样或不同方法的重复检测或校准?d)保存物品的再次检测或再校准?e)一个物品不同17条款检查问题判定检查记事是否分析质量把握的数据?5.9.2在觉察质量把握数据超出预定的判据时,是否实行有打算的查把握数据分析的记录,需要时是否实行相应的订正与预防措施。措施来订正消灭的问题,并防止报告错误的结果?5.10结果报告总则5.10.1每项检测、校准,或一系列检测或校准的结果,是否均依据检测或校准方法中的规定要求是否准确、清楚、明确、客观地出具在报告中?结果是否通常以检测报告〔或称检测证书〕或校准证书〔或称校准报告〕的形式出具,其内容是否包括客户要求的、说明检测或校准结果所必需的和所用方法要求的全部信息?5.10.2和5.10.3或5.10.4中所要求的?为内部客户或与客户有书面协议的状况下,简化的结果报告中说明的信息是否可随时调用?5.10.2检测报告和校准证书是否每份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包括了以下信息:a)标题〔如“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b)试验室名称与地址,进展检测和/或校准的地点〔假设与实验室地址不同的话〕?c)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唯一性标识〔如系列号〕,页码,结尾标识?d)客户的名称和地址?e)承受的方法识别?fg)检测或校准样品的接收日期〔假设该日期对结果的有效性及应用是至关重要的〕和进展检测或校准的日期?h)与结果有效性或应用相关时,取样打算和程序的说明?i)适用时,包括结果带有测量单位?j)批准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的人员姓名、职务、签字或等效的标识?k)有关时,结果仅与所检测或校准物品有关的声明?5.10.3a)对检测方法的偏离、增加或删除,以及特定检测条件的信息,如环境条件?b)相关时,符合或不符合要求或标准的声明?18条款检查问题判定检查记事c)在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客户制定中提出要求,或不确定度影响对标准限值的符合性时,检测报告中是否要参与不确定度的信息?d)适用和需要时,给出意见和解释?e)特定方法、客户或客户群体要求的附加信息?5.10.3.2对检测结果作解释a)取样日期?b)抽取物质、材料或产品的清楚标识〔适用时,包括制造商名称、型号或类型标示以及相应的系列号〕?c)取样位臵,包括任何简图、草图或照片?d)所用取样打算和程序?e)取样过程中可能影响检测结果解释的环境条件具体信息?f)关于取样方法或程序的全部标准或标准,以及对有关标准的偏离、增加或删节。5.10.4校准证书校准证书附加信息5.10.4.1进展校准时影响结果的条件〔如环境条件〕?b)测量不确定度和/或符合确定的计量标准或条款的声明?c)保证测量溯源的证据?校准证书是否仅与量和功能性测试的结果有关?5.10.4.2作出符合某标准的说明,是否指明符合哪些条款或不符合哪些条款?声明符合某标准而省略了测量结果和相关的不确定度,试验室是否记录并保存了有关结果以备将来查阅?做出符合性声明时,是否考虑到测量不确定度?5.10.4.3被校准的仪器被调整或修理后,校准证书是否给出了调整或修理前后的校准结果(假设可获得)?5.10.4.4校准证书中是否没有推举校准时间间隔〔该要求应由法律规定来确定〕?意见和解释5.10.5报告中包括意见和解释时,试验室是否将意见和解释的依据文件化,是否在检测报告中清楚标注了意见和解释?5.10.6从分包方获得的检测和校准结果是否清楚地在报告中标明这些结果来源于分包方?校准分包时,是否直接由分包校准工作的试验室5.10.719条款检查问题判定检查记事当用户要求试验室用、电传、或其他电子或电磁方式传输检测或校准结果时,是否能满足认可准则要求?报告和证书的格式5.10.8设计的格式是否适用于进展的各类检测或校准,没有产生误解或误用的可能性?5.10.9检测报告和校准证书的修改对已公布的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做实质性修改时,是否只采用追加文件或更换资料的形式?上述修改是否满足认可准则的全部要求?公布一份全的检测报告或校准证书时,报告或证书是否有唯一性标识,并在其中注明所代替的原件?20第三篇:专题内审检查表专题内审检查表〔小包装分厂〕内审人:戴小明、冀永青、丁洪芬内审时间:年月日检查表一、关于30万吨配送中心试生产前预备工作落实状况〔10分〕1.人员培训有关HACCP箱码标识二、查制度落实状况〔12分〕1.特别规定落实状况盐产品追溯治理规定质量存在问题污染源把握实地检查皮带工对母盐检查分厂内部对班长、质检员抽查规定三、查厂长、专职质管员月度质量到位标准〔10分〕详见月度质量到位标准考核记录四、查班长、质检员质量到位标准落实状况〔15分〕1.现场观看现场提问抽查记录五、现场任抽2箱〔320g〕,查小包装产品实物质量〔包斤、封口、日期、箱上条形码、合格证〕〔8〕六、查品种盐负责人、专职质管员月度质量到位标准〔10分〕详见月度质量到位标准考核记录七、查品种盐班长、小组长质量到位标准落实状况〔15分〕1.现场观看现场提问抽查记录八、查品种盐制度落实状况〔20分〕1.特别规定落实状况盐产品追溯治理规定每班2名质检员分工污染源把握实地检查品种盐质量保证程序现场任抽2箱,查品种盐实物质量〔包斤、封口、日期、箱上条形码、合格证〕本次专题内审总得分:专题内审检查表〔制盐分厂〕内审人:戴小明、董正红、丁洪芬内审时间:年月日检查表一、查厂长、专职质管员月度质量到位标准〔10〕详见月度质量到位标准考核记录二、查包装班长、加碘工、值长到位标准执行状况〔15分〕询问现场观看三、查制度落实状况〔45分〕1.特别规定落实状况盐产品追溯治理规定硝质量把握污染源把握实地检查质量存在问题四、查食盐定点验收软件及整改状况〔20分〕五、现场包装物、缝包线治理状况〔10〕1.盖章〔查异物和清楚性〕包装物治理缝包线用颜色追溯吨袋盐扎口第四篇:血站检查表血站监视检查表一、根本状况单位名称〔盖章〕地址法人〔主要负责人〕联系血站执业许可证号有效期限执业范围血站实际工作面积二、采供血活动治理1、采血区域供血区域,供给医疗机构数;有无向卫生行政部门划分的区域以外的单位供血〔〕,经过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同意〔〕,供血区域。2、2023年采血量毫升,无偿献血比例%,成分血占%;2023年供血量毫升,成分血占%,其中:全血:/年,RBC/年,PLT/年,血浆/年;年报废血/年,报废方式:。〔索要血站向所辖血库或所辖医疗机构供血汇总表〕。3、是否遵守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和制度采供血,是否有超量、频采现象,是否有出售无偿献血的血液现象,是否有从事单采血浆的活动,供血浆记录填写内容是否完整,是否有供给划定区域外的单位用血行为。4、血源治理:、《血源登记卡》填写是否完整;、献血人员献血前有无登记、有无冒名顶替;、献血人员是否进展安康体检;、血液的记录、档案是否完整标准;、包装是否符合规定,有无破损,包装上是否注明:血站的名称及其许可证号、献血者编号或条形码、血型、血液品种、采血日期准时间、有效日期准时间、储存条件;、血液是否独立存放储血冰箱、是否监测温度;、不合格血液是否专用存储;、血液出入库记录是否标准;、检测试剂是否有效。三、人员根本状况1、工作人员总数人,其中:在编人员数人,聘用人员数人,卫生技术人员名,所占比例为:%,持有全国采供血机构人员岗位考核《岗位培训合格证》人;体检医师人,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人,依据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人;采血护士人,经过注册护士人,符合资质人数人,合格率%;执业人员安康体检次/年,体检合格人数人。2、专职质控人员名,占全站职工总数的%;高级技术人员名,占全站职工总数的%;中级技术人员名,占全站职工总数的%;初级技术人员名,占全站职工总数的%。3、建立职工安康档案〔〕,工作人员年进展一次安康体健。4、从事血液检测的人员名,具有相应的资格名,从事HIV检测人员名,取得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检测技术培训证书名。当地艾滋病检测培训证名。四、车辆根本状况特地用于血液运输的车辆台。采血车有台,随机抽查1台采血车,体检医师人,取得《医师执业证书》人,依据注册的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人;采血护士人,经过注册护士人;检验人员有人,有资质人。五、血源治理建立计算机信息治理系统〔〕。健全血源治理档案〔〕,建立不合格献血者的淘汰制度〔〕,建立献血不良反响的预防和处理程序〔〕。现场抽取20张《献血体检表》填写完整张、不完整张〔其中身份信息缺失张、体检信息缺失张、检验信息缺失张、采血信息缺失张。按抽查的20张《献血体检表》核对化验记录,化验不合格人员知名进展献血。六、试验室治理检验科制定标准操作规程〔〕、仪器与设备治理〔〕、试剂的管理〔〕、血液检测技术方法〔〕、检测报告治理〔〕、安全与卫生治理〔〕;有试验室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制度〔〕;检测试剂索证齐全〔〕,无过期、破损、变质〔〕,血液标本按规定进展初检、复检〔〕,试验室建立严格的试剂贮存、保管制度〔〕,试验室原始记录按规定时期保存〔〕。每日用高效消毒剂清洁工作台面消毒处理。七、血液包装、储存、发放、运输血袋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血液标签的工程填写齐全〔〕;有专用储血设备〔〕,血液分型独立存放或分层存放,冰箱温度监测记录完整,分别设置待检血液隔离存放区〔〕、合格血液存放区〔〕、报废血液存放区,有专用运输血液的保温箱,血液出入库记录标准;按规定每天对血液储存室进展室内消毒并记录,每周对储血设备进展消毒并记录,每月对储血设备进展空气培育。八、传染病治理建立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有传染病报告登记簿,内容填写完整〔〕,按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传染病疫情〔〕,与2023年1月-6月检验原始记录核对,应报告传染病例,实际报告例。九、医疗废物处理制定医疗废物治理制度〔〕,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与生活垃圾混放,建立了医疗废物交接记录,医疗废物暂存地点、设施符合卫生要求,暂存场全部警示标识〔〕,检验不合格的血液依据规定处理。备注:有/是在〔〕内打“√”,无/否在〔〕内打“X”。伴随检查人员:监视检查人员:监视检查时间:年月日第五篇:船舶检查表船舶检查表证书资料及文件1.消防设备及属具证书序号证书名称备注CO2/1211泡沫液检验证书灭火机检验证书舟车式灭火机检验证书手提泡沫装置检验证书消防栓、水龙带、水枪、水龙带箱等检验证书消防员装备〔呼吸器、空气瓶、防火服、电筒、防火绳、太平斧等〕检验证书救生设备及属具证书序号证书名称备注气涨救生筏、静水释放器检验证书救生烟雾信号检验证书压缩饼干检验证书淡水检验证书急救药品检验证书救生艇罗经检验证书〔后备的〕保温救生服及保温用具检验证书抛绳器〔枪、绳、弹头〕检验证书救生衣、救生圈自亮浮灯检验证书救生衣、救生圈检验证书救生艇空气箱检验证书封闭式救生艇空气瓶检验证书救生艇检验证书〔无特地检验证书时应查检验记录〕绞艇装置检验证书〔无特地检验证书时应查检验记录〕登艇软梯检验证书吊艇索及放艇钢丝〔有此装置的救生艇〕检验证书2.17EEBD手册、指南、资料〔不限于此〕序号证书名称备注消防、救生相关的IMO标志分管设备技术资料及操作说明书:有序存放航行班作业会序号检查内容备注航行接班前由接班驾驶员组织召开会议前接班驾驶员应查阅“班作业会记录簿”、“航道通电记录簿”、“航海安全信息簿”、“夜航命令簿”〔夜航时〕等依据本工班的打算航段的船舶密度、活动规律、航道环境、航行条件〔天气、能见度〕、航次会打算及船长对本班的安全指令亲自制定安全措施,并在会议上布置海图作业与定位序号检查内容备注定位方法和定位间隔时间是否符合航行打算和当时环境的要求,环境许可应用两种定位方法〔GPS/〕定位时应同时准确在《航海日志》上记录和海图上划船位3.船长监航序号检查内容备注船长监航段是否在航行打算中标注是否在班作业会上明确监航水域和要求是否提前15分钟通知船长是否按规定在《航海/行日志》进展记录利用随船进展动态检查以下航行操作规定〔不限于此〕是否有效执行序号检查内容备注能见度不良时的操作规定锚泊、系离泊、掉头安全操作要求驾驶台规章航行值班规定海图作业规定〔海船〕船舶防台操作规定船舶冰区操作规定海上限制水域航行规定〔海船〕恶劣天气航行操作特别要求液货船防污染治理规定关键性设备和系统故障时的行动4.12VTS长江水域航行操作规定长江下游分道航行规章及其它有关水域〔海疆〕分道航行规则长江航段船舶定线制规定国际海上避碰规章和内河避碰规章航次会、班作业会应急演习与训练航行中洗舱操作及货物保管安全治理日常防火治理〔不仅限于此〕序号检查内容备注制止烟火标志、“登船须知”、“吸烟室规定”等是否张贴或昭示,并被遵守日常的烟火管制及防止电火、撞击/磨擦火花的措施是否落实到位;吸烟室烟灰缸内是否有水〔放开式〕;固定点烟器状态是否正常,并被使用手机是否集中充电危急物品是否集中存放在安全场所重点防火部位安全责任制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大功率电主轴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2030全球3D细胞模型成像和分析系统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全球无收银员结账解决方案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商业裙房买卖服务合同
- 销售合同签订流程图范本年
- 2025经济合同履约担保的法律规定具体有些
- 苹果购销合同书
- 国有股权转让合同
- 2025防水合同协议书范文
- 2025工程施工承包合同备案申报表(I)
- 2024-2025学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二上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甲流乙流培训课件
- 儿科学川崎病说课
- 2025年云南农垦集团总部春季社会招聘(9人)管理单位笔试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石油钻井基本知识》课件
- 电力两票培训
- TCCEAS001-2022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计价规范
- 2024.8.1十七个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手册(值得借鉴)
- 中学生手机使用管理协议书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基础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土地变更调查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