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系统中性点接地补偿装置及其主要设备的选择_第1页
10kV系统中性点接地补偿装置及其主要设备的选择_第2页
10kV系统中性点接地补偿装置及其主要设备的选择_第3页
10kV系统中性点接地补偿装置及其主要设备的选择_第4页
10kV系统中性点接地补偿装置及其主要设备的选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kV系统中性点接地补偿装置及其主要设备的选择部颁标准(DL/T6201997)10kV系统含架空线路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大于10A而又需要在接地故障条件下运行时应承受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接地补偿装置10kV配电网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大多数承受的是手动调整式的消弧线圈接地补偿装置,这种装置的主要缺陷是:调整不便利,需要装置退出运行才能调整,不能随着电网参数变化而自动调整到较佳补偿状态,运行人员推断困难、操作简单、补偿精度低。脱谐度难于掌握,只能运行在过补偿状态,不10kV线路故障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接地补偿装置是靠自动掌握器,依据电网电容量的变化掌握有载调整开关来转变消弧线圈电感,使接地电容电流得到电感电流的有效补偿的。这种装置能够自动跟踪电网参数调整补偿电流值,并具有较好的限制过电压措施。这种补偿方式实质上是一种预补偿,在系统发生接地故障前,消弧线圈即已调整到较佳的补偿状态。因此,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应尽量选用自动调谐式。自动调谐消弧线圈接地补偿装置(见图1)的主要设备有接地变压器、消弧线圈、阻尼电阻、有载调整开关及自动掌握器,正确选择这些设备的技术参数是保证该装置高效、牢靠和经济运行的关键。消弧线圈的选择从已有的技术方案来看,消弧线圈调整电流的方式可分三类:(1)承受有载(对自动调整方式而言)调整开关调整消弧线圈的匝数,即调匝式,非连续调整;(2)可调铁芯气隙(3)调匝式产品较为成熟、牢靠性高、运行阅历多,技术性能比较先进,国内外绝大多数补偿装置都承受这种方式,故宜优先选用。消弧线圈容量确实定。应主要依据系统单相接地故障时电容电流的大小来确定,并应留肯定裕度,以适应系统今后的进展和满足设备裕度的要求等。消弧线圈的容量可按下式确定:Q=1.35Ic式中Q——消弧线圈的容量kVAUn——kVIc—对地电容电流A,对于改造工程,Ic应以实测10kV配电网络的规划、设计资料进展计算。消弧线圈分接头数量的选择。消弧线圈分接头数越多,调整精度越好,但设备就越简单。分接头数量打算装置可以到达的较小脱谐度。脱谐度(用υ表示)不仅影响单相接地弧道中的残流(用IgIg不宜大于10A)成为影响灭弧的重要因素。υ= ×100%不计残流中的高次谐波重量时,残流值可按下式计算:Ig=Ic式中Ic——对地电容电流IL——消弧线圈电感电流d——系统的不对称度依据要求的脱谐度,可以按下式计算消弧线圈必要的分接头数量NIn+1和InIn+1-In≤2υInImaxImin分Imax=Imin(1+2υ)N-1因此可以得出:N=1+脱谐度数值的选取应适当。一方面,脱谐度的减小不仅能减小单相接地弧道中的残流,还可以降低恢复电压的脱谐度的减小会使消弧线圈分接头数量增多,增加设备的简单程度,还会使有载调整开关频繁动作,降低设备运行的牢靠性。运行阅历说明,脱谐度不大于5%就能很好地灭弧、维持较抱负的剩余电流和恢复电压的上升速度。接地变压器的选择10kV侧绕组为Δ接法,无中性点,要装设消弧线圈接地补偿装置,就需要设置一个人工的中性点。一种方法是利用10kVY,yn联结的配电变压器的高压侧中性点,这种做法有多方面的不利因素;另一种方法是承受ZN,yn接地变压器零序磁通所产生的附加损耗小,零序阻抗低,能保证单相接地时95%的相电压加到消弧线圈上,因此作为人工中性点接入消弧线圈格外适宜。其原边承受Z型结线,以到达与消弧线圈协作的目的,其副边承受星形结线,可以带肯定的二次负荷,兼作所用变压器使用。这样,可使接地变压节约了投资。接地变压器的容量应与消弧线圈的容量相协作。当接地变压器只带消弧线圈,无二次负载时,接地变压器的容量与消弧线圈的容量相等即可,当接地变压器除带消弧线圈外,还兼作所用变压器使用时,接地变压器的容量应大于消弧线圈的容量,具体大多少应依据接地变压器二次侧的容量来定。系统单相接地时,流过接地变压器的电流是零序电流与二次负荷电流的矢量和。阻尼电阻的选择阻尼电阻串接于消弧线圈回路中,其目的主要是增大系统的阻尼,抑制谐振过电压,确保系统正常运行时中性点长时间的位移电压不超过15%安全有效运行的一个重要环节。阻尼电阻的阻值应依据系统参数及消弧线圈电抗值的调整范围(XLmin~XLmax)选取。加装消弧线圈装置后(图2)的位移电压Uo即系统位于谐振点时;②、消弧线圈档位电流较小(Imin),即消弧线圈电抗值调整在较大档位(XLmax)时。Uo= ≤0.15由此可以得出R≥其中XLmax=考虑到d远小于15%,则上式可简化为:R≥式中Eo——系统的不对称电压d——系统的不对称度,主要由系统三相对地电容的不平衡程度打算,受电力线路的类型、导线排列方式、线路途经的地形地貌及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影响。对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