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覆铜板摇篮时期发展往事的回忆_第1页
对我国覆铜板摇篮时期发展往事的回忆_第2页
对我国覆铜板摇篮时期发展往事的回忆_第3页
对我国覆铜板摇篮时期发展往事的回忆_第4页
对我国覆铜板摇篮时期发展往事的回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对我国覆铜板业摇篮时期进展往事的回忆刘俊泉从王铁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谈起19627月我毕业于中南大学,19633月开头到北京绝缘材料厂从事覆CCL创始人之一——王铁中的讲话,他给我一生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象。19644月,在北京科技礼堂召开了全国仪器仪表技术沟通大会。在到会的有近百名的代表。他们大多数来自四机部〔即现在的信息产业部、国校等。1956年将和CCL标准内容的信息,真是上了CCL那次会我们参会代表们都得到了一份由大会印发的会议文献。它是32开本、约有20万字的一本资料汇编集,文集名为《印制电路PCB研发成果介绍,或是解决了某项技PCB工作体会的有关文章等。不少文献作者是PCB部PCB及其基板材料行业的青年人来说,真是大开眼界,大扩思路,收获颇丰,印象深刻。六十年月初我国覆铜板业进展的点滴回忆727〔1915所、中电集团第十五争论所,以下简称为十五所〕也同样在此时期在进展了大量的CCL,主要是为当时军工产品配CCL。十五所当时承受了所谓的“湿法”工艺生产CCL。此制造过程是,先将玻PCB所需外形略大一些的尺寸〔它的大小约为200╳250mm,然后将其放入大盆内浸渍环氧树脂胶液,接着把它烘干,并叠成肯定在压制过程中要不失时机的将已上升的压力进展减压至零。他们称之为“排气加工最终制成覆铜板。当时这种工艺法生产出的环氧-玻纤布基覆铜板,它的剥1.5kg/cm左右,10秒/260℃以上。他们所用的树脂胶液,是由环氧树脂与酸酐类固化剂协作而构成的,当时不少人称之为“纯环氧CCL5727CCL生产工艺中做出了突出的奉献。704工厂〔、西安绝缘材料厂〔〕和北京绝缘材料厂〔简称“北绝厂CCL基CCL,另一种是外表两侧覆有“波夫胶”的玻纤上胶布的酚醛-纸基CCL。5060年月初,704厂戚道宣、于尔思、于立华、于连仲等人以及上海化工厂陈国醒等开发成功了承受半固化片〔上胶纸〕外表覆上涂胶铜箔的直接压制CCLCCL工艺技术,推动了一大步。西绝厂仅1961—1962〔HSOAHr绝缘材料厂实习过〕CCL。上述的酚醛-纸基CCL,CCL品种〔世界其它国家、地区没有此种“复合型CCL联生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树脂胶液的牌号——“БΦ-260年月CCL司〔折合面积大约在10—30mCCL,据我所知,环氧铜板厂也没有具有生产应用的成熟阅历,因此,当时压出的一块外表光滑、没有气泡的覆铜板就算是合格品了。在北绝厂最初生产覆铜板的日子里1962年底,北京绝缘材料厂开头在试验室〔当时称为产品组〕建立覆铜组员还有边宝凤、于耀祖、孙玉清等。我是在大学毕业后,1963年一安排到北CCL加快了将试验室试验阶段迈到了小批量的生产阶段?这主要是由于当时上级领导部门——北京市仪收音机产品配套的任务。60〔现在称为“北京展览馆〕举办了一次日本工业展览会。在此展览会上主办方每天在现场出售〔〕一小局部日本生产制造出的半导体收音机。当时很多的中国人对这种“产品”很颖——“怎么不接电线,也能够听到电台的节目?”因此,很多人一大早就到这个展览会门口排队,覆铜板产品,从而生产出中国人自己制造的半导体收音机。此事不久,北京无线电厂在全国领先开发出我国第一代的半导体收音机产84028402CCL的生产任务〔PCB生产车间。1964年初,我们北绝厂经过乐观努力攻关,开头了正式为北京无线电厂CCLCCL。依据双方的供货协议,最初我厂的这种板生产量每月只有十余公斤。CCL的尺寸面积为390mm╳240mm。因当时受到铜箔宽度的限制,铜箔的有效面积为390mm〔长〕╳100mm〔宽。所用铜箔全是北京有色金属加工厂〔工厂位于北京通县〕生产的压延铜箔。CCLCCL704厂当时自行研发出丁腈橡胶型铜箔胶粘剂。该厂的于尔思、徐海言、李文影等也都先后来到过我们厂参观。据他们中有人曾提及过该胶粘剂性能有时也不太稳定,而且需要使用进口的丁腈橡胶。随后,我们在北京橡胶六厂技术人员的协作尽如人意,较之“波夫胶”无论是在抗剥强度还是在耐浸焊性上两种铜箔胶粘剂作者的安康不利,因此我们在生产中始终仍使用“波夫胶”的铜箔胶粘剂配方。而当时的西绝厂、上化厂,也是一样的缘由而使用“波夫胶中间质量掌握也都大同小异。在铜箔外表处理技术上的技术创1963年底起,我们北绝厂产品试验组〔即CCL试验组〕开头思考着对过一成天的“泡”在国家专利局内,去查阅、翻译的日本专利文献资料。在那时的CCL技术方面日本专利仅交付给我手200〔那时他还交给厂技术科其它技术人员的其它方面日本专利资料CCL试验工作,20多个由于耀祖同志供给的日本专利配方得到借鉴、启发而制造出的。1964年春,由于我们对CCL用的铜箔,在外表处理上的技术CCLCCL由此在铜箔剥离强度上有大幅度的提高。CCL需求量增大的形势下,还对铜箔上胶由手工铜箔上胶机。直至初步形成一个较完整的设计方案。他还亲自动手,画成草图、零件加工图、装配图等。不久,在一无原有参考图纸,二无可借鉴样机的状况下,由张荣光同志自主创设计、并带着制造的铜箔上胶机在我们北绝厂问世了。这也是我国CCL制造业中第一台机械的连续上胶的专用设备。CCL生产厂、铜箔生产2060年月初、中期,我们北绝厂在铜箔外表处理和上胶加工技术上的集合了北绝厂的很多技术人员、工人们所负出的青春、才智和汗水。北绝厂一时成为全国同行们技术学习、沟通的中心60年月中期的一个全国性技术沟通会上,来自印CCL标准〔草案稿〕中的几个男青年。在场的我,事后才听说,他们之中的一方是生产CCL的704厂到会代表,另一方则是代表应用方的727部队〔即以后改称为十五所〕的冯昌鑫等同志。使用方要求CCL1.2kg/cm,而生产方则坚,争得不行开交。这时我的1.5kg/cm时还是不能算保险的。依据我们的试验,覆铜板的剥离强度最低都在2.0kg/cm简短的两句话,一个劲的打听北绝厂的状况。于是,齐洁天便将厂子制定的进展CCL的规划和311企业标准“31”为北绝厂生产的一种酚醛CCL的型号局部抄录下来。不少代表〔这里包括有CCL生产者,也有CCL的使用者〕还当场要求到北绝厂去参观。CCLPCBCCLCCLCCL生产技术一点也不把握的企业领导。1996年公私合营的中、小企业,又处于那种打算经济的时代没有那么多的保密规定和概念,同时又有些CCL的创亮点,于是就“造就”CCL对于来厂参观学习的人,不管是单位大小,来宾职位凹凸,均是一视同仁,由CCL车间的技术员伴随到各工序参观,并加以具体的介绍。在那时期,上海绝缘厂陈国醒工程师、王仕林师傅等曾到我厂参观。他们特别对开发成功、顺当运行的铜箔上胶机中的“流延斗”格外有兴趣。应他们的要求我们厂还欣然将一套“流延斗”装置无偿的送给他们。在那段时期内,九江5727厂的陈宪忠、温刚伯工程师来我厂相互学习、沟通。特别是他们学习到不CCL的生产工艺孙建良等十位同志分别在我们厂各个工序与工人们工作在第一线,边劳动边学CCL的生产技术与阅历。他们在我厂学习了整一个CCL中,向不CCL业最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