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l气体灭火系统l气体灭火系统1气体灭火系统第一节消防基本知识第二节气体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第三节系统的分类及应用条件第四节防护区设置要求第五节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第七节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验收气体灭火系统第一节消防基本知识2第一节消防基本知识一、火二、火灾的分类三、灭火的几种基本原理四、灭火剂分类及基本原理第一节消防基本知识一、火3第一节消防基本知识一、火火---火是一种燃烧现象,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并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发烟现象。火灾---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即火灾。燃烧的三要素:可燃物、氧化剂、温度(引火源)可燃物---凡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气体、液体、固体)。氧化剂---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引火源---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第一节消防基本知识一、火4第一节消防基本知识二、火灾的分类在国际标准ISO941—1977和国家标准GB4968—85“火灾分类”中,根据物质的燃烧特性把火灾分为四类:A类火灾、B类火灾、C类火灾、D类火灾。(一)A类火灾
是指固体物质火灾。这类固体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的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纤维、纸张以及其他天然与合成的固体有机材料。气体灭火系统都适用于扑救A类火灾中一般固体物质的表面火灾。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还适用于扑救棉、毛、织物、纸张等部分固体的深位火灾。第一节消防基本知识二、火灾的分类5第一节消防基本知识(二)B类火灾
B类火灾是指液体火灾以及在燃烧时可熔化的某些固体的火灾。
B类火灾中最常见的有汽油、煤油、柴油等烃类液体的火灾,醇、酯、醚、酮等有机溶剂的火灾以及石蜡、沥青等一些燃烧时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的火灾。第一节消防基本知识(二)B类火灾6第一节消防基本知识(三)C类火灾
C类火灾是指气体火灾。
常见的可燃气体火灾有烷烃、烯烃、炔烃等烃类气体,一氧化碳或煤气、氢等可燃气体的火灾。气体灭火系统都适用于扑救常见的气体火灾,但同时应具备能够在灭火前切断可燃气源或在灭火后能够立即切断可燃气源的可靠措施。及时切断可燃气源,一方面有利于迅速灭火,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发生二次火灾或爆炸。第一节消防基本知识(三)C类火灾7第一节消防基本知识(四)D类火灾——金属火灾。
如钾、钠、镁、钛、铝等合金火灾。(五)带电设备与电气线路的火灾尽管在国际标准ISO3941-1977和国家标准GB4968-85“火灾分类”中并未把“电气火灾”作为一类火灾来分类,但由于带电设备及电气线路的过热、短路引发的火灾却是屡见不鲜的。因而在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中都把电气危险作为一类特殊的火灾来考虑。气体灭火系统都适用于扑救带电设备与电气线路的火灾。这是气体灭火剂优良的电气绝缘性能所决定的。第一节消防基本知识(四)D类火灾——金属火灾。8第一节消防基本知识三.灭火的几种基本原理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前三种灭火作用主要是物理过程,化学抑制是一个化学过程。四。灭火剂分类及基本原理(一)水:天然灭火剂,资源丰富、获取容易、储存方便、无毒无害。原理:冷却降温、隔离窒息、冲击乳化。是扑灭固体火灾的有效灭火剂。细水雾:水滴直径在0.05~0.3mm称为超细水雾。超细水雾化后水滴表面积增大,相当于原来的1375倍。用一克水雾化后可以扑灭40L~50L燃气的火。不导电、无毒无污染,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灭火技术。第一节消防基本知识三.灭火的几种基本原理9第一节消防基本知识(二)干粉:主要有:碳酸氢钠干粉也称BC干粉(小苏打)、磷酸铵盐干粉也称ABC干粉。特点: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易吸潮结块。原理:隔离空气、分解出CO2,灭火后难清理。第一节消防基本知识(二)干粉:10泡沫灭火剂泡沫灭火剂空气泡沫化学泡沫高倍中倍低倍普通化学泡沫抗溶化学泡沫泡沫灭火剂泡沫灭火剂空气泡沫化学泡沫高倍中倍11第一节消防基本知识(四)气体灭火剂用化学气体与火焰进行反应或破坏燃烧条件使火熄灭的灭火剂称为气体灭火剂。特点:a.灭火后不留残迹,不损坏仪器设备及资料。b.不导电,是通讯电子设备优秀的灭火剂。c.易汽化,灭火速度快。d.化学稳定性好,便于长期储存。e.原料来源方便,充装容易。第一节消防基本知识(四)气体灭火剂12气体灭火剂非液化气体液化气体混合气体氮气IG50IG54烟烙尽INERGEN卤代烷二氧化碳清洁型1211二氟一氯一溴甲烷1301三氟一溴甲烷2402四氟二溴甲烷FHC23三氟甲烷HFC-277七氟丙烷HFC-236六氟丙烷气体灭火剂非液化气体液化气体混合气体氮气IG50IG13第一节消防基本知识卤代烷---用卤素原子取代烷烃分子中的部分或全部原子后得到的一类化合物。其中一部分低级卤代物具有灭火作用,被称为卤代烷灭火剂。卤族元素F氟氯Cl溴Br碘I烷烃甲烷乙烷丙烷HHHHHH∣∣∣∣∣∣H-C-HH-C-C-HH-C-C-C-H∣∣∣∣∣∣HHHHHH第一节消防基本知识卤代烷---用卤素原子取代烷烃分子中的部14第一节消防基本知识卤代烷CF2ClBr二氟一氯一溴甲烷F︱碳氟氯溴F—C—BrCFClBr︱1211ClCF3Br三氟一溴甲烷F︱碳氟氯溴F—C—BrCFClBr︱1301F第一节消防基本知识卤代烷CF2ClBr二氟一氯一溴甲烷F15清洁型灭火剂HFC-23三氟甲烷CHF3H∣F—C—F∣FHFC-227七氟丙烷CF3CHFCF3FFF∣∣∣F—C—C—C—F∣∣∣FHFFHFC-236六氟丙烷CF3CH2CF3FHF∣∣∣F—C—C—C—F∣∣∣FHF清洁型灭火剂HFC-23三氟甲烷CHF3H∣F—C—F∣16第一节消防基本知识二氧化碳:是液态贮存的灭火系统,主要是物理灭火降低火焰周围的氧含量,降温冷却,来源广泛、价格便宜,可做局部保护和全淹没系统。第一节消防基本知识二氧化碳:17第二节气体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
以气体作为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称为气体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是由气体灭火剂的灭火性质决定的。尽管各类灭火剂的化学组成、物理性质、灭火机理以及灭火效果都有很大的差别,但在灭火应用中却具有很多相同之处:化学稳定性好、耐贮存、腐蚀性小、不导电、毒性低、蒸发后不留痕迹、适用于扑救多种类型火灾。因此,各种气体灭火系统具有相同的适用范围和应用限制。
第二节气体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以气体作为灭火介18第二节气体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本节主要内容一、确定应用场所的基本原则二、气体灭火系统适用的一些典型场所三、应用限制第二节气体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本节主要内容19第二节气体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一、确定应用场所的基本原则1、该场所要求使用不污染被保护物的“清洁”灭火剂;2、该场所有电气危险而要求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剂;3、该场所有贵重的设备、物品,要求使用能够迅速灭火的高效灭火剂;4、该场所不宜或难以使用其他类型的灭火剂。第二节气体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一、确定应用场所的基本原则20第二节气体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二、气体灭火系统适用的一些典型场所气体灭火系统可以用来扑灭固体表面火灾、液体火灾、气体火灾和电气火灾。被广泛地用在电子计算机房、通讯枢纽站、卫星测控中心、电视微波塔、银行帐库、金库、燃油锅炉房、发电机房、电缆井、电缆沟、高低压变配电室、图书资料库、文物珍品库、精密仪器室、档案馆、发电厂和水泥厂的煤粉仓、烟草、皮毛、纺织品仓库、舰船机舱、货仓、炼油厂、化工厂和油漆生产线等场所。第二节气体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二、气体灭火系统适用的一些典型21第二节气体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三、应用限制---气体灭火系统不适用于扑救下列类型物质的火灾:1、强氧化剂、含氧化剂的混合物以及能够自身提供氧而在无空气的条件下仍能迅速氧化、燃烧的物质,如氯酸钠、硝酸钠、氮氧化物、氢、火药、炸药、硝化纤维素等;2、活泼金属(D类火灾),如钠、钾、镁、钛、锆、钠钾合金、镁铝合金等;3、金属氢化物,如氢化钠、氢化钾等;4、能自动分解的物质,如某些有机过氧化物、联氨等;5、能发生自燃的物质,如白磷、某些金属有机化合物等。
第二节气体灭火系统的适用范围三、应用限制---气体灭火系统22第三节系统的分类及应用条件气体灭火系统的分类按对防护对象的保护形式分:全淹没系统局部应用系统按装配形式分:管网灭火系统无管网灭火系统管网灭火系统:组合分配灭火系统单元独立灭火系统第三节系统的分类及应用条件气体灭火系统的分类23第三节系统的分类及应用条件完全淹没系统局部应用系统管网灭火系统组合分配系统单元独立系统无管网灭火系统(柜式灭火系统装置)第三节系统的分类及应用条件完全淹没系统24第四节防护区设置要求本节主要内容:一、防护区的划分二、耐火性能三、耐压能力四、密闭性五、泄压能力第四节防护区设置要求本节主要内容:25第四节防护区设置要求一、防护区的划分防护区应以固定的封闭空间来划分;采用卤代烷1211和1301及HFC-227灭火系统时的容积限制;二、耐火性能防护区的隔墙和门的耐火极限均不应低于0.6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三、耐压能力防护区围护构件(包括门窗)的允许压强差(防护区内外气体的压强差)均不宜低于1200Pa。第四节防护区设置要求一、防护区的划分26第四节防护区设置要求四、封闭性在防护区的围护构件上不宜设置敞开孔洞。当必须设置敞开孔洞时,应设置能手动和自动的关闭装置(必要的防爆泄压设施及泄压口以外)。在喷射灭火剂前,应自动关闭防护区的通风机、防火阀以及防爆泄压设施和泄压口以外的其它开口。此外,《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还规定,全淹没系统用于不存在固体深位火灾危险的防护区时,在喷放灭火剂前不能自动关闭的开口的最大允许面积不得大于防护区总内表面积的3%,且开口不应设在底面。第四节防护区设置要求四、封闭性27第四节防护区设置要求五.泄压能力
(一)完全密闭的防护区应设泄压口。泄压口宜设在外墙上部,其底部距室内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室内净高2/3。对设有防爆泄压设施或门窗缝隙未设密封条的防护区,可不设泄压口。(二)泄压口面积的确定1、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式中:Ax---泄压口面积(m2)Q1---二氧化碳喷射速率(kg/min)
Ax=0.0076×
第四节防护区设置要求五.泄压能力Ax=0.0076×28第四节防护区设置要求2、洁净气体灭火系统洁净气体灭火系统防护区泄压口面积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At=KQ/Pf1/2式中:Ac---泄压口面积(m2)K---泄压口面积系数,不同的灭火剂其系数见下表。Pf---围护结构承受内压的允许压强(Pa)Q---洁净气体在防护区的喷放速率,单位及计算方法见下表。
第四节防护区设置要求2、洁净气体灭火系统29泄压口面积计算参数表
灭火系统IG541HFC-227eaHFC-23K泄压口面积系数0.01350.150.0872Q洁净气体在防护区的喷放速率计算公式Q=2.7w/tQ=w/tQ=w/t单位m3/minKg/sKg/s注:1)W为灭火剂的设计用量,IG541的单位为m3,HFC-227ea、HFC-23为kg;2)t为药剂喷射时间,CO2IG541单位为min,HFC-227ea、HFC-23为s。(三)当防护区设有外开的弹簧门或配有弹性闭门器的外开门,其门口面积不小于泄压口计算面积时,可不另设泄压口。泄压口面积计算参数表灭火系统IG541HFC-22730第五节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本节主要内容:一、系统的组成二、系统的工作原理第五节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本节主要内容:31第五节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一、系统的组成(一)灭火剂贮存装置(二)选择阀(三)喷嘴(四)管道及其附件第五节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一、系统的组成32第五节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一)灭火剂贮存装置灭火剂贮存装置一般由灭火剂及其贮存容器、容器阀、单向阀和集流管等组成,用于贮存灭火剂和控制灭火剂施放。灭火剂贮存装置的选择和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为了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在七氟丙烷灭火系统和IG541灭火系统的贮存容器阀上应设泄压装置和压力表;在二氧化碳、三氟甲烷灭火系统贮存容器和容器阀上,也应设泄压装置。2、在容器阀和集流管之间应设单向阀,以保证贮存装置在移去个别容器进行检修时仍能保证系统处于工作状态,也可防止灭火剂回流到已放空的贮存容器中去。第五节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一)灭火剂贮存装置33第五节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为了便于贮存容器的安装和维修减少灭火剂施放时的冲击力,一般在容器阀和单向阀之间采用软管连结。4、在气体灭火系统贮存装置上应设耐久的固定标牌,标明每个贮存容器的编号、皮重、容积、灭火剂的名称、充装量、充装日期或贮存压力等,以便于系统的验收、检查和维护。5、为了便于安装和维护管理,凡用于保护同一防护区的贮存容器,其规格尺寸、灭火剂充装量和贮存压力均应相同。灭火系统的贮存压力、最大工作压力、最小工作压力见下表(GA400-2002)第五节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为了便于贮存容器的安装和维修34系统类别贮存压力(MPa)最大工作压力(500C)(MPa)最小工作压力(MPa)00C-200C七氟丙烷灭火系统2.54.22.0—4.26.73.6—三氟甲烷灭火系统4.213.7—1.415.016.514.0—氩气灭火系统15.017.213.6—氮气灭火系统15.017.213.6—氩气氮气灭火系统[含:氩气(50±5)%氮气(50±5)%]20.023.217.8—15.017.213.6—混合气体(IG-541)灭火系统20.023.217.8—二氧化碳灭火系统5.17151.4—系统类别贮存压力最大工作压力最小工作压力(MPa)0035第五节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6、灭火剂贮存装置的布置应方便检查与维护,操作面距墙面或相对操作面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m。7、灭火剂贮存装置应布置在不会受到恶劣气候条件或机械的、化学的及其他危害的地方。当预料会受到上述危害时。应提供适当的保护装置。一般气体灭火系统的贮存装置宜设在靠近防护区的专用的贮瓶间内,该房间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有直接通向室外或疏散通道的出口。专用贮瓶间的环境温度:a)七氟丙烷灭火系统:00C~500Cb)三氟甲烷灭火系统:-200C~500Cc)惰性气体灭火系统:00C~500Cd)二氧化碳灭火系统:00C~490C第五节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6、灭火剂贮存装置的布置应方便检36第五节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二)选择阀在组合分配系统中,用来控制灭火剂经管网释放到预定防护区或保护对象的阀门,选择阀和防护区一一对应。选择阀的启动方式可以分为电动式和气动式两类,无论哪种启动方式的选择阀,均设有手动操作机构,以便于系统自动控制失灵时仍能将选择阀打开。选择阀的布置应靠近贮存容器,以节省管道材料和减少灭火剂流经管道的压力损失。由于选择阀上都设有应急手动操作机构布置时还应考虑操作方便。此外,选择阀上应有标明对应防护区的铭牌。选择阀的管径和对应防护区主管道的管径应相同。第五节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二)选择阀37第五节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三)喷嘴
1、喷嘴是用来控制灭火剂的流速和喷射方向的组件。喷嘴是气体灭火系统的一个关键组件,必须选用经过相应国家检测中心检测合格的产品。喷嘴的布置应根据被防护对象的具体条件和制造厂商提供的喷嘴性能参数来确定。2、对于全淹没灭火系统,喷嘴的布置应根据防护区的大小,形状和制造厂商提供的喷嘴保护面积和高度条件确定。防护区内任一点均应在喷嘴的有效覆盖面积之内,防护区的高度应小于喷嘴的最大应用高度。若防护区的高度超过喷嘴的应用高度,则应布置多排喷嘴。项目IG-541HFC-227HFC-23CO2最大保护高度(m)6.05.07.07.0最小保护高度(m)0.50.50.30.3喷头保护半径(m)6.93.57.07.0第五节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三)喷嘴项目I38第五节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对于局部应用系统,喷嘴的布置应根据防护区的大小、形状、防护区内可燃物的性质、数量和分布状况,并严格按制造厂商提供的喷嘴的应用特性,包括应用场所、流量特性、有效覆盖面积和喷嘴的安装高度与方向等进行设计。所选择的喷嘴类型、数量和布置的位置,应使防护区内可燃物体的所有暴露表面均处于喷嘴的有效覆盖范围内,包括对火灾可能蔓延到的区域及设备等。4、设置在粉尘场所的喷嘴,应增设不影响喷射效果的防尘罩。第五节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3、对于局部应用系统,喷嘴的布置39第五节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四)管道及其附件1、管网管道及管道件应能承受最高环境温度下的工作压力,灭火剂输送管道应采用GB/T8163《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中规定的无缝钢管,其规格应符合本技术规程附录F—1、F—2、F—3的要求。2、灭火剂输送管道内外表面应作镀锌防腐处理,并应采用热浸镀锌法。镀锌层的质量可参照GB/T3091《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的规定。3、对镀锌层有腐蚀的环境,管道可采用不锈钢管或其他抗腐蚀材料。不锈钢管道标准采用《不锈钢冷轧(冷拔)无缝钢管标准》(GB2270)。第五节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四)管道及其附件40第五节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4、灭火剂输送管道可采用螺纹连接、法兰连接或焊接。公称直径等于或小于80mm的管道,宜采用螺纹连接;公称直径大于80mm的管道,宜采用法兰连接。5、灭火剂输送管道采用螺纹连接时,应采用GB/T12716《60度圆锥管螺纹》中规定的螺纹。6、灭火剂输送管道采用法兰连接时,应采用JB82.2《凹凸面对焊钢制管法兰》中规定的法兰并应采用石棉垫片或金属齿形垫片。7、灭火剂输送管道与选择阀采用法兰连接时,法兰的密封面形式和压力等级应与选择阀本身的技术要求相符。8、集流管及减压孔板前的灭火剂输送管道及其附件、选择阀应能承受500C时相应灭火剂的储存压力。减压孔板后的灭火剂输送管道及附件应能承受500C时减压孔板后的灭火剂输送管道中灭火剂的工作压力。第五节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4、灭火剂输送管道可采用螺纹连接41第五节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9、灭火剂输送管道不宜穿越沉降缝、变形缝,当必须穿越时应有可靠的抗沉降和变形措施。灭火剂输送管道不应设置在露天。10、灭火剂输送管道应设固定支架固定,支、吊架的安装应符合以下要求:(1)管道应固定牢靠,管道支吊架的最大间距应符合下表的规定;(2)管道末端喷嘴处应采用支架固定,支架与喷嘴间的管道长度不应大于300mm;(3)公称直径大于或等于50mm的主干管道,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至少应各安装一个防晃支架;当穿过建筑物楼层时,每层应设一个防晃支架。当水平管道改变方向时,应设防晃支架灭火剂输送管道固定支吊架最大距离
管道公称直径(mm)1520253040506580100150最大间距(m)1.51.82.12.42.73.43.53.74.35.2第五节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9、灭火剂输送管道不宜穿越沉降缝42第五节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二、系统的工作原理当采用气体灭火系统保护的防护区发生火灾后,火灾探测器将燃烧产生的温、烟、光等变化信号变成电信号输入到火灾报警控制器,经火灾报警控制器鉴别确认后,启动火灾报警装置,发出火灾声、光报警信号,并将信号输入灭火控制盘。灭火控制盘启动开口关闭装置、通风机等联动设备,并经延时再启动阀驱动装置,将灭火剂贮存装置及选择阀同时打开,将灭火剂施放到防护区进行灭火。灭火剂施放时压力讯号器可给出反馈信号,通过灭火控制盘再发出施放灭火剂的声、光报警信号。当系统处于手动操作工作状态时,人员发现火灾后应启动手动启动按钮,通过灭火控制盘施放灭火剂。如火灾报警系统或其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则应采取应急启动方式,直接启动驱动装置施放灭火剂。第五节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二、系统的工作原理43火灾火灾探测器人员发现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器火灾控制盘延时启动阀驱动装置选择阀灭火剂贮存装置施放灭火剂灭火压力讯号器手动扳钮启动应急启动开口关闭等联动设备灭火系统工作原理图火灾火灾探测器人员发现火灾报警控制器火灾报警器火灾控制盘44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本节主要内容一、概述二、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灭火剂用量三、七氟丙烷设计用量四、三氟甲烷设计用量五、混合气体IG-541灭火剂用量计算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本节主要内容45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
一、概述灭火剂用量计算包括设计用量计算和储存量计算。向防护区内喷射足够数量的气体灭火剂,使其在防护区内达到一定的浓度是能否灭火的关键。扑灭火灾使用的灭火剂的最小浓度称为该灭火剂对该保护物质的灭火浓度(体积比)。灭火浓度乘以1.3倍的安全系数称为最低设计浓度。用最低设计浓度根据一定的公式计算求得的灭火剂的数量称为设计用量。灭火剂用量包括设计用量和剩余量,灭火剂储存量是设计用量和剩余量之和。,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一、概述46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一)设计用量对全淹没灭火系统,设计用量应包括全淹没用量和开口流失补偿量。全淹没用量为防护区净容积与其单位体积供给量的乘积,开口流失补偿量为开口总面积与其单位面积供给量的乘积。写成公式则为:M=M1+M2M1=V•qvM2=A。•qA式中:M—灭火剂设计用量(kg)M1—全淹没用量(kg)M2—开口流失补偿量(kg)V—防护区净容积(m3)qV—体积供给强度(kg/m3)A—开口面积(m2)qA—面积供给强度(kg/m2)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一)设计用量47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二)储存量
基本储存量应包括设计用量和储存容器内剩余量。前者有要计入一定裕度系数,后者为虹吸管开口以下容器积与灭火剂密度的乘积。其值一般由生产厂家提供。公式如下:Mc=KM+Ms式中:Mc—灭火剂储存量(kg);K—裕度系数;Ms—储存容器内剩余量(kg)根据灭火系统型式不同,有的灭火系统灭火剂储存量还应包括管网中剩余量、温度补偿量或灭火剂在管道中的蒸发量等。从计算顺序讲,当涉及灭火剂在管网中剩余量或在管道中蒸发量时,其储存量的计算要在管网计算过程中或之后进行。此外,有些气体灭火系统根据被保护场所的重要性、着火频繁程度、防护区数量和重新充装灭火剂所需时间等因素设置备用量。备用量一般为储存量的倍数,无需特别计算。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二)储存量48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二、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灭火剂用量(一)全淹没灭火系统灭火剂设计用量应按下式计算:M=Kb(0.2A+0.7V)A=Av+30AV=Vv-Vg式中:Kb—物质系数A—折算面积(m2)Av—防护区的侧面、底面和顶面的总面积(m2)Ao—开口总面积(m2),不得大于3%AvVg—防护区内非燃烧体和难燃烧体总体积(m3)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二、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灭火剂用量49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
(二)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灭火剂设计用量二氧化碳灭火技术开发得较早技术上较成熟。它不仅有全淹没灭火方式,而且有局部应用灭火方式,局部应用灭火系统是向设备等目的物(保护对象)以设计喷射率直接喷射二氧化碳,并持续一定时间的灭火系统。所用喷头为局部应用喷头,液相喷射,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的设计可采用面积法或体积法,当保护对象的着火部位是比较平直的表面时,宜采用面积法;当着火对象为不规则物体时,应采用体积法。1、面积法灭火剂设计用量面积法是以喷头保护面积为依据,使着火表面不留空白为原则布置喷头,它的设计用量是随喷头设计流量而变化的。面积法灭火剂设计用量应按下式计算:
M=t
式中:t—喷射时间(min),至少0.5minQi—单个喷头的设计流量(kg/min)N—喷头数量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二)局部应用灭火系统灭火剂设50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
2、体积法灭火剂设计用量体积法是以保护对象计算体积内单位体积的喷射率为依据布置喷头,它们的设计用量是随保护对象外围的假定封闭罩的侧面围封率而变化的。体积法灭火剂设计用量应按下式计算:
M=V1·qv·tV1=(a+1.2)(b+1.2)(h+0.6)qv=Kb(16-)At=[(a+1.2)+(b+1.2)](h+0.6)·2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2、体积法灭火剂设计用量51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式中:V1—保护对象的计算体积(m2);qv—单位体积的喷射率(kg/(min•m3);At—假定的封闭罩侧面围封面的面积(m2);Ap—在假定的封闭罩中存在的实体墙等实际围封面的面积(m2)该计算方法是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准确一致推荐的方法,GB50193—93采用时用火灾模型和中间试验进行了验证。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式中:V1—保护对象的计算体积(m2)52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三.七氟丙烷设计用量(一)七氟丙烷灭火剂设计用量应按下式计算:式中:W—防护区七氟丙烷灭火(或惰化)设计用量(kg);C—七氟丙烷灭火(或惰化)设计浓度(%);S—七氟丙烷过热蒸气在101Kpa和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下的比容(m3/kg);S=K1+K2T,T—温度(00C),K1—0.1269,K2—0.000513;V—防护区的净容积(m3);K—海拔修正系数,按附录E的规定采用。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三.七氟丙烷设计用量53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二)确定灭火剂设计浓度时应符合以下的规定:1、扑灭n—正庚烷和A类表面火灾需要的灭火浓度和最小设计浓度见附表C;2、部分可燃物的最小设计浓度见附录,部分可燃物的惰化浓度和最小设计浓度见附录,附录中未给出的,应经实验确定。3、图书、档案、票据和文物资料库等防护区,七氟丙烷的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10%。4、油浸变压器、带油开关的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等防护区,七氟丙烷的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8.3%。5、通讯机房和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七氟丙烷的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8%。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二)确定灭火剂设计浓度时应符合以下的54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三)在有人场所的最大设计灭火浓度为9.5%(四)七氟丙烷灭火时的浸渍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扑救木材、纸张、织物类等固体火灾时,不宜小于20min;2、扑救通讯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等防护区火灾时,不宜小于3min;3、扑救其他固体火灾时,不宜小于lOmin;4、扑救液体火灾时,不宜小于lmin。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三)在有人场所的最大设计灭火浓度为955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五)系统的设置用量,应为防护区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与系统中喷放不尽的剩余量之和。1、喷放不尽的剩余量,应包括储存容器内和管网内的剩余量;2、储存容器内的剩余量,可按储存容器内引升管管口以下的容器容积计算;3、均衡管网和只含一个封闭空间的防护区的非均衡管网,其管道内的剩余量,均可不计;4、防护区中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封闭空间的非均衡管网,其管网内的剩余量,可按管网第1支点后各支管的长度,分别取各最长支管与最短支管长度的差值为计算长度,计算出的各支管段的内容积量,应为管网内的容积剩余量。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五)系统的设置用量,应为防护区灭火设56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四.三氟甲烷设计用量(一)防护区灭火设计用量或惰化设计用量应按下式计算:W=K1×V+K2×S式中:W—防护区三氟甲烷灭火(或惰化)设计用量(kg);S—开口部面积(m2)V—防护区的净容积(m3)K1—设计系数(kg/m3)K2—开口系数(=3.9kg/m3)(二)三氟甲烷的设计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K1=
C—三氟甲烷灭火(或惰化)设计浓度(%);Sv—三氟甲烷过热蒸汽在101Kpa和防护区最低环境温度下的比容(0.3403/m3kg)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四.三氟甲烷设计用量57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三)防护区的净容积应为防护区的体积减去防护区内不燃物结构体的体积。1、要对每个防护区中的扣除体积进行仔细调查。2、如不明确扣除体积时,以表的数值作为参考。明确扣除体积时,也必须再次确认防护区内的灭火剂浓度。区域的分类扣除体积发电机室、容器室、大房间等扣除体积防护区体积的10%停车场内的汽车每辆车3m3上述以外的室防护区体积的5%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三)防护区的净容积应为防护区的体积58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四)确定灭火剂设计浓度时应符合以下规定:有关可燃物的灭火设计浓度,可按“规范”中附录D-1、D-2上所给出的灭火浓度进行确定,有关可燃物的惰化浓度,可按“规范”中附录D-3上所给出的惰化浓度进行确定。附录中未给出的,应经试验确定。(五)图书、档案、票据、文物资料库、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防护区,三氟甲烷的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19.5%。(六)油浸变压器室、带油开关的配电室和自备发电机房,电力控制室等防护区,三氟甲烷的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16.2%。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四)确定灭火剂设计浓度时应符合以下59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七)通讯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电话局交换室、UPS室等防护区,三氟甲烷的灭火设计浓度宜采用16.2%。(八)三氟甲烷灭火时的浸渍时间,应符合下列规定:1、扑灭固体火灾时,不宜小于l0min;2、扑灭液体火灾时,不应小于lmin。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七)通讯机房、电子计算机房、电话局交60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五.混合气体IG-541灭火剂用量计算灭火剂用量计算的基础是防护区容积和设计灭火剂浓度,防护区容积可按实际容积计算。如果保护区内的可移除实物的容积达到总容积的25%,则需修正防护区容积,按实际有效容积计算。计算时采用的经验公式如下:
X=2.303
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五.混合气体IG-541灭火剂用量计算61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式中:x—设计灭火剂用量,m3;V—防护区最终争容积,m3;S—蒸气比容,m3/kg,用式S=0.65799+0.00239t计算,其中t为防护区的最低环境温度0C;C—灭火剂设计浓度,%(V/V),最小设计浓度37.5%;经常有人工作场所的最大设计浓度为42.8%;一般无人场所,其浓度可以超过42.8%。对于全淹没系统防护区的围护必须严密,以在一段时间内保持所要求的浓度来扑灭火灾。VS—200C时比容,Vs=0.7058m3/kg;Ko—气压修正系数第六节灭火剂用量计算式中:x—设计灭火剂用量,m3;62第七节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验收口诀:(检测内容提要)铭牌标志要齐全设备管线应美观阀门型号细对照药剂数量是重点泄漏报警不能少储瓶压力细查看压力信号通门灯泄压阀门保安全喷头布局要合理型号规格照原件门窗一律向外开照明通风设备全管网检验按“规范”试压记录认真看防锈红漆鲜又亮隐蔽区域刷色环支架吊架不能少管网牢固又安全系统功能总检验模拟“冷喷”是关键联动开关选“自动”试喷过程要安全各项指标都达到验收通过齐开颜第七节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验收口诀:(检测内容提63第七节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验收铭牌标志要齐全
设备:生产厂家出厂铭牌、储剂瓶标牌、单向阀气体流动方向标志、选择阀区域标志。钢瓶间:门贴、放气指示灯字样。防护区:安全出口标志、、疏散指示标志、喷头型号标志。设备管线应美观集流管、框架、支架焊接处要平稳、美观,不得有虚焊、脱焊、夹渣、裂纹、焊瘤等瑕疵。启动铜管要横平竖直、弯曲弧度一致,防锈漆颜色应深浅相同。第七节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验收铭牌标志要齐全64第七节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验收阀门型号细对照设备所用的全部阀门型号、规格、数量均应与设计图纸相同。同一套设备所用的同一类阀门的结构、材料均应相同。药剂数量是重点灭火剂数量是否按照设计要求充装,是保证设备能否顺利灭火的关键。检测时要认真查看灭火剂的充装记录和设计计算书或图纸的设计说明是否一致。第七节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验收阀门型号细对照65第七节气体灭火系统的检测验收泄漏报警不能少泄漏报警装置是设备日常维修和保证正常工作的监视装置。CO2、HFC-23均采用称重报警装置。CO2允许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版拌合料生产设备维修与保养合同4篇
- 2025年度农业休闲观光区绿化景观建设与运营合同4篇
- 2025版安防弱电系统集成服务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肖像摄影合同范本集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南京体育健身行业劳务派遣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木材行业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合同
- 第8~9讲 反应动力学基础知识
- 2025年度建筑幕墙工程安全质量责任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使用知识产权许可合同
- 中国末端执行器(灵巧手)行业市场发展态势及前景战略研判报告
- 北京离婚协议书(2篇)(2篇)
- 2025中国联通北京市分公司春季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康复医学科患者隐私保护制度
- Samsung三星SMARTCAMERANX2000(20-50mm)中文说明书200
- 2024年药品质量信息管理制度(2篇)
- 2024年安徽省高考地理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广东省广州市2024年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答案)
- 高中学校开学典礼方案
- 内审检查表完整版本
- 3级人工智能训练师(高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