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赋役改革模式及其特点明代赋役改革模式及其特点初探(上)从海瑞的县级改革谈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cce95081f8ce1675d26abd5017097a/eacce95081f8ce1675d26abd5017097a1.gif)
![明代赋役改革模式及其特点明代赋役改革模式及其特点初探(上)从海瑞的县级改革谈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cce95081f8ce1675d26abd5017097a/eacce95081f8ce1675d26abd5017097a2.gif)
![明代赋役改革模式及其特点明代赋役改革模式及其特点初探(上)从海瑞的县级改革谈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cce95081f8ce1675d26abd5017097a/eacce95081f8ce1675d26abd5017097a3.gif)
![明代赋役改革模式及其特点明代赋役改革模式及其特点初探(上)从海瑞的县级改革谈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cce95081f8ce1675d26abd5017097a/eacce95081f8ce1675d26abd5017097a4.gif)
![明代赋役改革模式及其特点明代赋役改革模式及其特点初探(上)从海瑞的县级改革谈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acce95081f8ce1675d26abd5017097a/eacce95081f8ce1675d26abd5017097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明代赋役改革模式及其特点明代赋役改革模式及其特点初探(上)从海瑞的县级改革谈起
在阅读了明代历史文献后,税收和奴隶制改革或“税收与金融改革”几乎经历了明清两代的大部分时期,因此被称为大改革时期。另一方面,它通常涵盖整个改革过程。白银是改革中最常见的使用方式。它对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们称之为白银货币化过程、中国货币化进程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国货币史权威彭信威在其经典著作《中国货币史》中明确说,用白银虽然在中国有很长的历史,“然而一直到元末,白银还算不得十足的货币”,明代“白银才真正货币化”追寻历史,白银从贵重商品最终走向了完全的货币形态,是在明代。然而,当我们翻开《大明会典》,明朝典章制度中唯见“钞法”、“钱法”,却无“银法”,这说明白银原本不是明朝法定货币,也就没有制度可言的历史事实。“礼失求诸于野”,对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初步考察,是从所见明洪武至成化年间427件徽州土地买卖契约文书入手的,从而发现了白银货币化并非国家法令的结果,而是来自市场的萌发,经历了自下而上、再与自上而下二者合流的发展历程明代赋役改革是自下而上的发展过程,而不是像宋代王安石改革那样自上而下的发展过程,是明代社会与国家互动的结果。因此,地方官成为改革的倡议者和运作者,县级官员首当其冲。这里应该说明的是,以往笔者将官方改革统归于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与民间相对而言的。事实上,官方赋役改革也存在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首先并不是国家决策的过程,基本上经历了一个从县级自下而上的改革过程。苏力的论文反驳了黄仁宇关于海瑞是一介“古怪的”书生文人的说法,也反驳了一些经济学家基于黄仁宇笔下的海瑞对中国历史的解说迄今为止,中外学术界对明代赋役制度及其改革的研究相当丰富,但是鲜见对改革模式的探讨1。关于赋役改革的原因,一般归纳为土地兼并、赋役沉重、农民逃亡、里甲制解体。这无疑是每个地方官首先遇到的严峻的社会问题。将改革发展线索的勾画推至实践层面,应以县级地方性实践为基础,考察从地方到中央,延伸至整个地方财政体制乃至中央财政体系的改革,初步探讨明代赋役改革模式及其特点。县级地方性实践:以海瑞淳安改革为例海瑞的县级改革,始于任官浙江淳安时期。海瑞是明代著名的清官。自其为官之日起直至逝世的30多年时间里,一直在锐意改革,因此称其为一名改革家,也是不为过的。海瑞是明代大改革时代改革家中颇具典型的一位官员,重要的是,在明代赋役改革的大潮中,他并不是一个异类。其改革的地方性实践,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当时颇具普遍性。海瑞为官的时代,处于明代国家与社会转型和全球化开端的特定历史时期,那是一个大改革的时代。白银货币化来自市场的萌发,是国家与社会互动的结果,白银货币化进程与一系列改革重叠并行。一般来说,明代赋役改革有社会基础,反映了民间社会的诉求。明代赋役改革不同于历朝历代改革的特征是白银货币化。我们知道,在16世纪初,中国与世界接轨,体现在市场的连接,推动了白银货币化加速进行。白银成为社会流通领域的主币,中国白银经济由此开端,已基本成型,与此同时白银成为明嘉靖年间赋役—财政改革大潮的重要角色一点都不奇怪。到海瑞任官淳安的时代,即16世纪中叶,明代白银货币参与赋役改革的进程已经有了100多年的历史,白银货币化与明代赋役改革如影随形,无论是赋还是役均朝向货币化发展趋式推进。主导改革的均平理念,均以白银货币来实现。海瑞所代表的县级官员,在改革中起了重要作用。海瑞的改革,自他在福建延平府南平县教谕时即已开始,其《驿使议》就是对于赋役之驿使的改革,可惜没有机会得到批准实施。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海瑞中举,初任福建南平县教谕;三十七年(1558年),任浙江淳安知县。明代地方行政区划分为省、府、州、县几个等级,省下设府,府下设县,为国家最低一级行政机构县级设置的职官为:知县一人,正七品;县丞一人,正八品;主簿一人,正九品;典史一人,不入流。知县为职掌一县县政的主官。海瑞曾云:“令萃百责,大抵刑教十之一、理财十之九,百职惟令。临财惟琐惟多。”瑞自滨海入中州知淳安县事,初阅册籍,民之逃亡者过半,问之则曰“备困不能堪赋役,朴直不能胜奸强”使之。而予之心恻然痛矣。剥民以媚人,多科而厚费使之,可为民愤、可为民慨之事日临于目,日闻于耳,而予不平之气愤然生矣。问识者以所处之方,则曰在今日不可能也,在今日又不可为也。宁可剥民,不可取怒于上;宁可薄下,不可不厚于过往,彼自为一说而不能当于予心也。尝欲自为一编,以纪钱粮、以节财费、以酌事使节,文昭国制日月之明,扩吾心体备万物之理,使淳得户晓焉。吏不能缘为奸弊,民得安业乐生,而予亦得以常目在之,俨有师法从上文中读到的是当时社会需要改革,呼吁改革,故改革有一定的社会基础。海瑞在淳安的改革,体现于他亲撰的《兴革条例》。该条例是其赋役改革和地方治理经验的总结,作于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五月,此时他已离开淳安知县任上,调任江西兴国知县。海瑞认为:“知县知一县之事,一民不安其生,一事不得其理,皆知县之责。”具体来说,海瑞的改革从县政开始,故列于县设吏、户、礼、兵、刑、工六房名目之下,首先是吏房。这里引述的目的不在于县政的全面改革,而是聚焦于赋役方面,凡涉里甲的部分均在文下划出:吏属:一、新官原各僚属有声报到,即差吏书门皂人役前往旧任原籍迎接,里甲中途供应。至日具花缎,盛设猪羊大席。钦奉颁行仪注……今已革去,一如仪注举行。一、参谒。县百事统于府,旧例,小有故必参谒,必带里长供夫马百用,一费公事,二费财劳人。本县非甚不得已不离任至府。初到犹间于二钱五分内支用,近一切俱用本等柴薪银炊饭,船夫用皂隶小溪,起陆行则租马,随行吏书自备饭食,无丝毫侵用于民,心觉爽然。已定各衙凡出俱自行供应夫用,本衙跟随皂快不许沾支应银,亦不许中途起乡夫。儒学原人役少,止夫而已,别无供应。一、朝觐。今人谓朝觐年为京官收租之年,故外官至期盛辇金帛以奉京官。上下相率而为利,所苦者小民而已。旧例就三年里甲中科派一里一两,三八共二百四十两,中取七十二两馈本府,十二两馈府首领,六两馈府吏府上,或又取轿夫吹手民壮……旧例悉行禁革。惟本府取轿夫则应之,似亦未属合义也。一、吏农。两浙政议称吏农初参,令里甲办花红酒果牌匾迎送。淳安先无此例,只是役满领起送文日有花红送出。计费里甲银七八分。彼能守法奉公,三年无过,似亦可嘉,未与禁革。所革者吏书门皂顶头常例……一、书手。书写吏胥职也。彼或不能,自募书手代之,亦其本分。旧例清理军匠丁田均徭派征钱粮等项,皆令直日里长出办工食。今已革去。独有大事造册用工多者,算字计该若干工与工食,小事不给。一、纸笔。原吏房掌之。……近日文移繁,用纸甚多。本县于自理词讼内,取兼二分纸价给用,不派里甲……一、原二院守巡道出巡并委官查盘,县有馈送吏书银,出自里甲,多十二两,少五六两,沿习成风,无一无之。今已革去。一、农民旧例上班,今听回。遇有差遣,方票唤。挨次轮流,不论差之繁简久近,准其所遇。吏每房三人,亦似多了。今听其归。每房止有一人代理房事,呼唤有人到则止,不必本名人。盖听其归农归商,以图生业。一、比较所以稽查未完,事不可已者……年终册旧例,里甲出银付吏赂府吏,总计六房约有三十两之数。他如户房钱粮册,工清军匠册,刑审录,礼寺观,兵乡兵、民壮等册,皆有上房旧例,今盖革去。只如数给纸笔,如数给书写工食。往往生事拨回,然宁可有再造之费,不可开贿赂之门在上述吏属的九项改革之中,从官员到任开始,几乎全部涉及里甲供应。我们知道,里甲本身是一种里甲正役,海瑞裁革里甲供应,让上班农民归农,吏员减员归农归商,这充分反映了海瑞并不“古怪”,他非常了解当时的社会弊病,针对弊病采取了改革的措施:节流与减差。明初官员的俸禄是以粮食等实物配给的,到了海瑞任官的时代,县里官员除俸禄已经货币化外,还产生了所谓“常例”,即俸禄之外的额外白银收入。海瑞在《兴革条例·吏属》中详细记录了县官衙署官吏所得常例,即官吏额外白银收入的名目与数额,并宣布全部革去。这部分收入值得关注,虽然不算是财政中的正常收入与支出,但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实际上也在全县钱粮的范畴内,故不能说与“理钱粮”无关。下面是海瑞详列的知县每年常例部分,以见一斑:知县每年常例夏绢银一百六十两。太府如数,受否在人。夏样绢八匹。太府如数,受否在人。秋粮长银二十两。农桑样绢四匹。太府如数,受否在人。折色粮银四两。清军匠每里银一两。农桑绢银十两。审里甲丁田每里银一两。盐粮长银十两。直日里长初换天字下程一副外,白米一石或五斗,八十里皆然。审均徭每里银一两。造黄册每里银二两。经过盐每一百引银一钱,每年约有五万引。太府如数,受否在人。住买盐一百引银一两,每年约有七千余引。催甲每里银一两。样漆一百筋.太府如数,受否在人。俸米每石折银一两。柴薪马丁家火每一两收银二两。出外直日里长供应并店钱人情钞缎。起送农民罚纸二刀,纳银五钱。本府罚纸贰刀,纳银捌钱。吏拨缺罚纸四刀,纳银一两六钱。受否在人。收各项钱粮每一百两取五两。凡常例,今已革去以上知县的常例银达22项之多,夏邦、黄阿明通过对这份知县常例清单中的19项估算,综算出这份知县常例清单总收入约白银2665—2723两左右。起初知县岁俸按照规定只有90石,这笔额外收入是岁俸100多倍了县丞、主簿每年常例:夏绢银八十两,府粮厅或八十或一百二十,受否在人。夏样绢四匹,府粮厅四匹,二府二匹,四府二匹,受否在人。农桑样绢二匹,府粮厅二匹,受否在人。农桑绢银五两。秋粮长银一十两。盐粮长银五两。经过盐每一百引七分。府管盐如数,受否在人。住卖盐每一百引五钱。管黄册每里银一两府管册如数,受否在人。样漆十斤,二府三府四府俱五十斤,受否在人。俸米每石折银一两。柴薪,马丁家火,每一两收二两。直日里长初换,下程白米比知县减三分之一,八十里皆然。凡经收各项钱粮,每一百两取二两,系己衙征者方取……此只就各衙说,若代理知县某事,则又取其常例。典史每年常例:出外里长供给并店钱人情纱绢书帕。火夫一人银一钱,每里一两,八十里八十两。柴薪,马丁家火,每一两收二两。里长初换日,送下程比县丞减去一半。教谕训导每年常例:斋膳夫每一两加收一两,共二两。阴阳官常例:阴阳生二十三人,每人银一钱。医官常例:医生四名,每名银五钱房吏书每年的各项常例:吏房顶头银十两。一两考吏银五钱。府吏银三两。起送农民或银八钱或五钱。府吏三两,书手一两,同房吏书各三钱。酒席银二两,众吏农分。府乡里酒席银一两二钱,仍整酒一席,用银七八钱。起送吏农拨缺兵刑工银五两,户三两,礼一两或五钱,承发三两,铺长二两,架阁五钱三人分。府吏如数每人管二县。新里长不报农民。银二钱。户房顶头银五十两。里长应役时每里银三钱。造黄册每里银五钱。草册府吏五两,管册厅吏二两。粮长应役时每名银四钱。夏绢每里银三钱,三八共二十四两。三人分。解绢时十二两,承行吏独取。库该房十八两,书手十两,投批五两,家属五两,粮厅吏书十五两。农桑绢二两。三人分。府该房四两。秋盐粮每一石银三厘。府每石五厘。经过盐每一百引银二分。住卖盐每一百引银三钱。折色九百九十九石,每石银三厘。凡征钱粮一百两,银一两。三人分。均徭每银十两,银一钱。三人分。礼房顶头银十五两。收茶芽每里银五分。童生入学每人三钱。初考每人三分。里长应役不报老人者银五分。均徭每银十两,银一钱。兵房顶头银五十两。均徭每十两,银一钱。民壮每名银一钱,共二十五两。三人分。清军每里银五钱。直日里长每日银五分。皂隶三十六名,每名银五钱。刑房顶头银五十两。佥总甲每里银三钱。年终总甲每里平安银三钱。工房顶头银五十两。直日里长每日银五分。审里役丁田每里银五钱。清匠每里银五钱。塘长每里银三钱共二十余两。买漆每银一两取五分。均徭每十两取一钱。凡征钱粮每一百两,银一两。承发顶头银五十两。里长应役时每里银一钱。审均徭丁田里甲银一钱。词讼每状一纸或一分二分。铺长顶头银五十两。铺兵七十二名,每名五钱。架阁顶头银三两。审丁田里甲均徭每里银一钱。黄册每里银五钱。书手顶头或二两三两。门子顶头银四两。皂隶顶头银五两从记载可以看出,吏书的常例收入是五花八门的,但都与其职掌事务相关,重要的是,其中大部分来源是从里甲派征而来。除长年比较固定的以外,还有随事向下属人役收取的。如户房吏向解户索常例,兵房吏向皂隶索常例,巡检司吏索弓兵常例,驿吏索马头常例,皆习以为常。而海瑞的改革将六房吏每年的常例都革去了,主要目的是裁革隐性收入,从源头上杜绝额外派征。海瑞将常例称为“俗弊,习成时套”,而且认为“其上焉者仅如顾募工人,糊口他人之室,挨得一日便计一日工而取其直,失设官初意,政无美政,有由然也”。他把取得常例的县属官吏比喻成雇工人的计日取值,认为县里从此就没有美政了,因此要革去常例。我们注意到,货币经济发展,反映到官场,常例已成为“习成时套”,是基层官场的潜规则。在海瑞看来,常例额外收取白银,使得官吏都成为雇工人,由此败坏县政,因而海瑞要大刀阔斧地革除积弊。常例形成于何时,已不清楚,但这种以白银货币形态出现的报酬形式,一定是出现在白银于明代社会流通领域占据主导地位以后,常例成为县财政里的隐性收入,是地方政府官吏个人所得,是县官与吏的额外收入。考其来源,实际上大多来自里役的摊派,因此与县里来自地方基层的财政也就有了密切联系。在现实生活中,既然白银变得如此重要,人们的观念也必将随之发生变化。海瑞生活在当时白银货币形成薪俸常例的社会现实中,对于常例白银的获取,将官吏比之于雇工人“计日取值”,是把官吏与国家关系转换为一种经济雇佣关系来思考、来表达的。县早在春秋初期就已出现。战国时,县的设置已很普遍。县是国家基层行政机构,也是国家最基本的赋役征收单位、国家最基本的财政会计单位,还是国家最基本的财政物资运送单位1。中国古代国家财政收入,是以赋税与劳役组成,合称“赋役”。在地方行政机构中,县级对于国家财政担负着最重要的角色,县官的考成与赋税征收联系在一起。明宣德五年(1430年)规定:“天下官员三六年考满者,所欠税粮立限追征。九年考满,任内钱粮完足,方许给由。”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规定:“凡天下官员,三六年考满,务要司考府,府考州,州考县。但有钱粮未完者,不许给由。其给由到部,不系九年者,不许送户部考核。”海瑞最具特色的改革,在《兴革条例》的《户属》之中。海瑞记述了里甲正役货币化以后的体制现状与弊病,以及直接针对这方面的改革:一、里长十年一役,事在催征钱粮,勾摄人犯,他非所与也。流弊至今,官府中百凡用度,一一责之。初年所用犹微,至今则日增一日,每丁多则出银四两,少亦三两。自本县到任以来,止科银二钱五分应用,百凡用度,尽出于是,用多日以用少日补之,不问阄分日期。淳安路通徽饶,无驿递防馆夫,无额定水夫旧规银两。近因倭变,此路通行,上者下者络绎不绝,是以支应为繁。然大抵应县中用度少,应上司用度多。若上司加意节省,不取水手长夫,不轻出应付牌票,文册纸张不必厚美,参谒迎送如法禁止,文移纸札一如两浙政议以日理词讼与二分纸价兼用,虽二分五厘,亦可足也。旧例里长逐日在县应卯,违卯则罚。各里每照丁科应卯银每日或五分,或七八分,今已革去。每丁许取银三分,以偿其劳。朔望日查比钱粮词状牌票,余日听回干自己田里事……旧例里甲照丁轮日应里役,一人轮几日……今定甲首户每丁止出银三分于里长户,里长户止许分管钱粮事务,不分日……自初春入役日斟酌本户人数多寡分派,多则分,少则兼。其人名下钱粮完,名下事务完则止。虽朔望日不必到县,本县亦止以各名下事责其人。一、里长近日人多不乐为,以故应当里役品类劣恶,官府每每贱之……然细推所以,乃近日差赋繁,需求甚,上下相率为利致之……下面“均徭”项下,列有名称、人数与雇役白银价格:本府永丰库库子一名,正银一十两。每两连耗四十两正。本府预备仓斗级二名,每名正银七两二钱,每两连耗一十两正。如谷多,耗银不止此。本府和丰仓斗级二名,每名正银七两二钱,每两连耗五两正。耳房库库子一名,每名正银六两,每两连耗四两正。库子职主库藏,旧例供冬夏桌帷供锡砚池,至晚送各衙油烛,今尽革去。止有客供一茶。遇晚供堂上一照光烛。大事用烛多,以支应银给之,外无分毫用度……本府预备仓斗级二名,每名正银七两二钱,每两连耗三两正。如谷数少,耗银不用此数。本府存留仓斗级一名,每名正银三两,每两连耗五两。本府富户一十名,每名正银二两,每两连耗一两五钱。本府革役巡盐应捕三名,每名正银一十两八钱,每两连耗一两三钱海瑞对均徭看法的表述十分清楚:均徭,徭而谓之均者,谓均平如一,不当偏有轻重也。然人家有贫富,户丁有多少,税有虚实。富者出百十两,虽或费力,亦有从来。贫人应正银,致变产、致典卖妻子有之。若不审其家之贫富,丁之多少,税之虚实,而徒曰均之云者,不可以谓之均也。均徭,富者宜当重差,当银差;贫者宜当轻差,当力差。渡夫铺兵,此最轻者,当以极贫并逃绝虚税人户,疑而未定未与除豁者当之。皂隶禁子等役,编在坊并邻县图分;铺兵渡夫,就各邻近图分编佥。共户富家户下人,有贫而田少者,编以重差。不许照丁均役,仍照各贫富各田多少,贫者轻,富者重,田多者重,田少者轻,然后为均平也均徭法的实行,以县为最基本的计算单位,主要内容是均平徭役。海瑞的改革,其主要目的也在于均平徭役,表达了既符合公平也符合经济学效益考量的财政原则。均平赋役,在历朝历代都出现过,但唯有发展到明代时,才与白银货币化的过程重合为一,即改革以货币经济的逻辑展开,与具有的社会普遍性相联系。为了纠正钱粮耗银多寡不一的问题,杜绝多收耗银的弊病,海瑞还专门发布《定耗银告示》:原本县各项钱粮耗银多寡不一,盖因各上司衙门兑银轻重不同也。然轻重不同,存乎其人。固有彼一时重,此一时轻者。小民秤纳钱粮与各里递,多是各项总兑。多寡不一,深山穷谷之民,易为收者所骗矣。况因其轻重不同,朝更暮改,小民岂能遍知。里递户首因其不知而多收耗例,比比有之。今定自四十一年四月为始,凡各项钱粮尽是正数,外别加二分作耗……盖二分耗,中数也。他规定,“通县诸邑钱粮,每一正银一两,只许加收二分银为耗”,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均平赋役,不使小民吃亏。从体例上来看,海瑞的《兴革条例》按照地方行政下属部门吏、户、礼、兵、刑、工六房,以其职责范围所属事项分别排列,涉及地方行政事务各个方面,层次分明,全面而具体。以上对海瑞的赋役—财政改革引述仅为部分,实际涉及里甲、均徭、杂役的改革内容繁多,他主要是查明六房积弊,将一切陋规革除,并雷厉风行地实行。所谓“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经济与财政的稳定和发展对于国家的稳定和发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后来的淳安知县郑应龄刊刻《淳安政事》,包括《兴革条例》在内,作为县里施政的重要参考。海瑞的改革实践证明,赋役改革中县级官员是重要角色,倡导改革与颁布地方法规推行于全县,以均平赋役,革除弊端,创新财政体制,起了缓解社会危机,达到社会治理的作用。赋役货币化的产生,说明一种新的地方财政体制已经逐渐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赋与役合并,统一以白银作为计量单位;(二)钱粮统一以白银作为征收的对象,即征收形态。如此一来,赋役的界限越来越模糊,特别是以银代役,役转换为赋税,成为地方财政经费。赋役改革的制度化,是从赋役—财政制度变迁中逐渐演变的结果,而这正是新旧体制发生重大变化的反映。重要的是,通过一系列地方改革,白银一步步确定了流通领域主币和地方财政主导的地位,促使新的地方财政体制成型。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海瑞任江西兴国知县。在兴国任上,他上条陈八事于南赣都御史吴尧山,又上吴尧山便宜六事。由于在任时间短,他的《兴国八议》属于建议,并没有实践,因此从略。其后,海瑞在任官应天巡抚时推行一条鞭法于应天十府,是在他县级改革基础上的进一步推广。省级地方性实践:以庞尚鹏两浙改革为例根据日本尊经阁藏海内孤本《钦依两浙均平录》(以下简称《均平录》),海瑞在浙江淳安改革之后不久,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庞尚鹏在浙江开始全面推行均平法,这是明代白银货币化大潮推动下以白银为核心的一系列重要赋役改革之一。庞尚鹏,字少南,号惺庵,广东南海人。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进士,任江西乐平知县,后升御史如供给买办,支应私衙,馈使客礼仪,拨乡官夫皂,与夫公私燕会酒席下程,无一不取给焉。有一日用银三二十两者。甚有贪弊官员,计其日费不足常数,即令折乾入己;因而吏书等役亦各乘机诓索,诛求万状,在在有之针对这种情况,庞尚鹏会同地方布政司、按察司各守巡道官员进行改革,办法是通行会计各府、州、县每年起运、存留和额办、杂办、坐办钱粮数目,量编银两总数,在丁田内一体派征,名曰“均平银”。以此支应每年地方行政开支。庞尚鹏巡历所至,“质之父老,万口同词,率多称便”,唯有官吏“多视为厉己而欲去其籍”。因此,庞尚鹏以为如不呈报皇帝,就不能成为国家法令,一体颁行:“若非题奉钦依,著为成法,窃恐时异势殊,不无朝令而夕改矣。”于是,他具疏题请,希望“著为成法”。奉圣旨:“该部看了来说。钦此。”在户部尚书高燿等逐款开立前件复议后,题奉圣旨云“依拟行”1。有研究表明,均平法主要是针对里甲正役三办,包括上供物料和地方官府公费的改革。当时明代里甲正役是一种以役的方式出现的贡、赋、役的混合体,具有多元混杂的特质,因此将改革定位于赋役财政改革;统一征收均平银后,在役的层面,役以银代,官为雇役,国家劳役制走向衰亡,役部分转入了赋;在财政的层面,以实物派征和人力征调为主的财政结构发生了转变,形成了以白银货币收支为主要形态的新的地方财政体制;均平法改革是一条鞭法赋役统一征银的早期阶段,也是白银货币化的进程。对浙江全省均平银征收及其细目情况列表统计分析,得出结论是三办中开销最大的不是上供物料,而是地方官府公费。明代赋役改革是以国家法令形式进行的制度变迁,有社会基础,以士大夫为中介,带有社会转型特征。这表明,明代是现代货币财政的开端,也是现代货币财政管理的开端2。我们注意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船舶润滑油供应合同
- 2025年机关单位临时工兼职人员合同
- 2025年积分销售合同协议书示例
- 2025年医疗设备策划合作租赁与销售框架合同
- 2025年住宅项目园林景观设计合同
- 2025年农地耕作权交换协议
- 2025年专利技术合同争议处理方法
- 2025年企业资产重组授权代理协议指导
- 2025年智能穿戴项目申请报告模式
- 2025年共同投资合作成果合作协议书
- 体育赛事招商服务收费方案
- 2025年高考数学总复习: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教师卷)
- 肌力分级护理课件
- 第三章-自然语言的处理(共152张课件)
- 中学教学课件:下第课《认识人工智能》课件
- 《乌有先生历险记》注释版
- 2023版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 六年级口算训练每日100道
- 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的评估新技术
- 专项债券在燃气基础设施建设中的融资作用
- 四川省泸州市2024年中考地理试卷(附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