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常见症状学ppt课件第二章常见症状第二章本章目录第一节发热第二节水肿第三节咳嗽咳痰第四节咯血第五节呼吸困难第六节发绀第七节心悸第八节胸痛第九节腹痛第十节恶心、呕吐第十一节腹泻第十二节便秘第十三节呕血与便血第十四节黄疸第十五节排尿异常第十六节腰背痛和腿痛第十七节头痛第十八节眩晕第十九节抽搐第二十节意识障碍本章目录第一节发热第十一节腹泻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1.知识目标:掌握常见症状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熟悉部分症状的临床表现及伴随症状;了解常见症状的发病机制及诊断提示。2.技能目标:能够根据患者症状判断可能的疾病3.素质目标:培养良好医学思维习惯,养成良好的医德素质。教学目标1.重点:常见症状并印记临床表现。2.难点:各症状的发病机制及病因。重点难点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1.知识目标:掌握常见症状的定义、病因临床第一节发热第一节发热第一节发热第一节发热一、发热的概念任何原因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热正常人体温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腋窝温度为36℃~37℃口腔温度为36.2℃~37.2℃直肠温度为36.5℃~37.7℃第一节发热一、发热的概念任何原因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称为发二、发生机制非致热源引起发热产热过多中枢受刺激散热减少第一节发热致热源引起的发热外源性内源性目前认为致热原引起发热是机体发热的主要机制二、发生机制非致热源引起发热产热过多中枢受刺激散热减少第一节三、病因发热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临床上以感染性发热最常见。
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所引起的感染,均可出现发热。非感染性发热: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变态反应;内分泌与代谢障碍疾病;皮肤疾病;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调;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第一节发热三、病因发热分为感染性发热和非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各种病原四、临床表现第一节发热四、临床表现第一节发热低热:37.1℃~38℃中等度发热:38.1℃~39℃高热:39.1℃~41℃超高热:>41℃
四、临床表现第一节发热发热程度低热:37.1℃~38℃中等度发热:38.1℃~39℃高热四、临床表现常见热型第一节发热四、临床表现常见热型第一节发热急性短期发热:多见于急性感染慢性长期发热:长期不明原因中高热长期低热四、临床表现发热时间长短第一节发热急性短期发热:多见于急性感染四、临床表现发热时间长短第一节第二节水肿第二节水肿1.知识目标:掌握水肿的概念、病因及临床表现;熟悉水肿的发病机制;了解水肿的伴随症状及诊断提示。2.技能目标:能够患者水肿的特点,判断可能的疾病。3.素质目标:培养良好医学思维习惯,养成良好的医德素质。教学目标1.重点:水肿病因及临床表现。2.难点:全身性水肿的发病机制。重点难点第二节水肿1.知识目标:掌握水肿的概念、病因及临床表现;教学1.重点:一、概念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浆膜腔水肿称为积液。第二节水肿按部位可分为全身性水肿和局部性水肿按性质可分为凹陷性水肿与非凹陷性水肿
二、分类一、概念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三、发生机制钠和水的潴留毛细血管内滤过压升高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淋巴回流受阻第二节水肿三、发生机制钠和水的潴留毛细血管内滤过压升高毛细血管壁通透四、病因及表现
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其他原因所致全身性水肿的病因第二节水肿四、病因及表现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第二节水肿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
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等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肝硬化代偿期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营养缺乏蛋白丢失性胃肠病等
右心衰竭渗出性心包炎慢性缩窄性心包炎等第二节水肿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急性肾炎肝源性水肿营养四、病因及表现局部炎症水肿局部静脉回流受阻
局部淋巴回流第二节水肿局部性水肿的病因四、病因及表现局部炎症水肿局部静脉回流受阻局部淋巴回流第第三节咳嗽咳痰第三节咳嗽咳痰1.知识目标:掌握咳嗽咳痰的概念、病因及临床表现;熟悉咳嗽咳痰的伴随症状;了解咳嗽咳痰的机制及诊断提示。2.技能目标:能够根据咳嗽咳痰具体表现,判断可能的疾病。3.素质目标:培养良好医学思维习惯,养成良好的医德素质。教学目标1.重点:咳嗽咳痰的病因及临床表现。2.难点:咳嗽咳痰的发表机制。重点难点第三节咳嗽咳痰1.知识目标:掌握咳嗽咳痰的概念、病因及临床表教学1.重点:一、概念第三节咳嗽咳痰一、概念第三节咳嗽咳痰二、病因呼吸系统疾病咽喉疾病:急性或慢性咽炎、咽结核与喉结核、喉癌等气管、支气管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肺癌、气管或支气管异物等肺疾病:肺炎、肺结核、肺脓肿、肺吸虫病、尘肺等。胸膜疾病:胸膜炎、自发性气胸、恶性肿瘤的胸膜浸润等。第三节咳嗽咳痰二、病因呼吸系统疾病咽喉疾病:急性或慢性咽炎、咽结核与喉结核心血管系统疾病心脏疾病:见于二尖瓣狭窄、左心衰竭、心包炎等血管疾病:见于肺动脉栓塞等二、病因其他因素中枢神经因素:见于习惯性咳嗽、癔病等药物副作用:服用巯甲丙脯酸(卡托普利)等。第三节咳嗽咳痰心血管心脏疾病:见于二尖瓣狭窄、左心衰竭、心包炎等血管疾三、临床表现干性咳嗽:即刺激性咳嗽,指咳嗽无痰或痰量甚少。见于急性咽(喉)炎、急性支气管炎初期、胸膜炎、早期肺结核、中心型肺癌、肺炎支原体肺炎等。湿性咳嗽:指有痰且痰量较多的咳嗽。见于慢性支气管炎、细菌性肺炎、支气管扩张症、肺脓肿等。咳嗽性质第三节咳嗽咳痰三、临床表现干性咳嗽:即刺激性咳嗽,指咳嗽无痰或痰量甚少。见骤然发生的咳嗽:见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气管异物、吸入刺激性气体(氨气、氯气、二氧化氮气)等。长期慢性咳嗽: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慢性肺脓肿等。
阵发性咳嗽:见于呼吸道异物、百日咳、支气管内膜结核、支气管肺癌等。
定时咳嗽:晨起或夜间卧下时咳嗽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等;夜间咳嗽比较频繁见于慢性心力衰竭、肺结核等。三、临床表现咳嗽的时间与节律第三节咳嗽咳痰骤然发生的咳嗽:见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气管异物、吸入刺激性气嘶哑咳嗽:见于声带炎、喉结核、喉癌等。犬吠样咳嗽:见于会厌、喉头疾患或气管受压金属样咳嗽:见于纵隔肿瘤、主动脉瘤、支气管肺癌等直接压迫气管。阵发性痉咳伴鸡鸣样回声:见于百日咳。短促轻咳、咳而不爽:见于干性胸膜炎、大叶性肺炎、胸部外伤后。三、临床表现咳嗽的音色第三节咳嗽咳痰嘶哑咳嗽:见于声带炎、喉结核、喉癌等。犬吠样咳嗽:见于会厌、白色或无色粘痰:常见于慢性咽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缓解期、支气管哮喘。痰白粘稠且牵拉成丝难以咳出:提示真菌感染。铁锈色痰:见于大叶性肺炎。粉红色泡沫样痰:见于二尖瓣狭窄和左心衰竭。大量稀薄浆液性痰中含粉皮样物:提示棘球蚴(包虫)病。果酱样痰:见于肺吸虫病。黄绿色或翠绿色痰:提示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大量脓臭痰见于肺脓肿三、临床表现第三节咳嗽咳痰痰液的性质与痰量白色或无色粘痰:常见于慢性咽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临第四节咯血第四节咯血1.知识目标:掌握咯血的概念、病因及临床表现;熟悉咯血与呕血的鉴别及伴随症状;了解咯血的机制及诊断提示。2.技能目标:能够根据咯血具体表现,判断可能的疾病。3.素质目标:培养良好医学思维习惯,养成良好的医德素质。教学目标1.重点:咯血的病因及临床表现。2.难点:咯血的发表机制。重点难点第四节咯血1.知识目标:掌握咯血的概念、病因及临床表现;教学1.重点:一、概念喉以下的呼吸道及肺实质出血,血液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称为咯血(hemoptysis)。第四节咯血一、概念喉以下的呼吸道及肺实质出血,血液随咳嗽动作从口腔排出小量咯血:每日咯血量少于100ml
中量咯血:每日咯血量在100~500ml间大量咯血:每日咯血量超过500ml一、概念咯血应注意与来自鼻腔、口腔、咽部、上消化道的出血相鉴别。第四节咯血小量咯血:每日咯血量少于100ml中量咯血:每日咯血二、病因与发生机制支气管疾病: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肺癌、支气管内膜结核等。肺部疾病:见于肺结核、肺炎、肺脓肿、肺真菌病、肺吸虫病、肺转移瘤等。
1.呼吸系统疾病第四节咯血二、病因与发生机制支气管疾病:见于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2.心血管系统疾病主要见于二尖瓣狭窄和左心衰竭其发生机制是肺淤血致肺内小静脉及毛细血管内压力升高,导致血液外渗、小静脉及毛细血管破裂。二、病因与发生机制第四节咯血血液病急性传染病胸部外伤其他3.其他2.心血管系统疾病主要见于二尖瓣狭窄和左心衰竭其发生机制是肺三、临床表现第四节咯血三、临床表现第四节咯血第五节呼吸困难第五节呼吸困难1.知识目标:掌握呼吸困难的概念、分类及临床表现;熟悉呼吸困难伴随症状;了解发热机制及诊断提示。2.技能目标:能够患者呼吸困难具体表现,判断可能的疾病。3.素质目标:培养良好医学思维习惯,养成良好的医德素质。教学目标1.重点:呼吸困难病因及临床表现。2.难点:呼吸困难发表机制。重点难点第五节呼吸困难1.知识目标:掌握呼吸困难的概念、分类及临床表教学1.重点:一、概念第五节呼吸困难一、概念第五节呼吸困难二、病因与发生机制第五节呼吸困难二、病因与发生机制第五节呼吸困难三、临床表现第五节呼吸困难心源性呼吸困难肺源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混合性呼吸困难左心衰(肺循环淤血)右心衰(体循环淤血)中毒性呼吸困难神经精神性呼吸困难血源性呼吸困难三、临床表现第五节呼吸困难心源性呼吸困难肺源性呼吸困难第六节发绀第六节发绀1.知识目标:掌握呼吸困难的概念、分类及临床表现;熟悉呼吸困难伴随症状;了解发热机制及诊断提示。2.技能目标:能够患者呼吸困难具体表现,判断可能的疾病。3.素质目标:培养良好医学思维习惯,养成良好的医德素质。教学目标1.重点:呼吸困难病因及临床表现。2.难点:呼吸困难发表机制。重点难点第六节发绀1.知识目标:掌握呼吸困难的概念、分类及临床表教学1.重点:一、概念第六节发绀一、概念第六节发绀二、病因、机制及表现(一)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第六节发绀中心性发绀周围性发绀混合性发绀二、病因、机制及表现(一)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第六节 1.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高铁血红蛋白>30g/L
2.硫化血红蛋白血症:硫化血红蛋白>5g/L二、病因、机制及表现第六节发绀(二)血液中含有异常血红蛋白衍化物 1.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高铁血红蛋白>30g/L二、病因、第七节心悸第七节心悸1.知识目标:掌握心悸的概念、分类及临床表现;熟悉心悸伴随症状;了解发热机制及诊断提示。2.技能目标:能够根据心悸具体表现,判断可能的疾病。3.素质目标:培养良好医学思维习惯,养成良好的医德素质。教学目标1.重点:心悸病因及临床表现。2.难点:心悸发表机制。重点难点第七节心悸1.知识目标:掌握心悸的概念、分类及临床表现;教学1.重点:第七节心悸
自觉心跳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称为心悸一、概念二、病因(一)心脏搏动增强:1.生理性心脏搏动增强2.病理性心脏搏动增强(二)心律失常
:1.心动过速2.心动过缓3.其他心律失常(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自主神经功能紊乱见于神经衰弱、心脏神经症。第七节心悸 自觉心跳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称为心悸一、概第七节心悸三、临床表现(一)心悸的诱发因素(二)心悸的强度(三)几种出现心悸疾病的特点:1.心脏神经症;2.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病毒性心肌炎。第七节心悸三、临床表现(一)心悸的诱发因素(二)心悸第八节胸痛第八节胸痛1.知识目标:掌握胸痛的临床表现,尤其是心绞痛临床特点;熟悉其他原因引起的胸痛特点;了解胸痛发生机制及诊断提示。2.技能目标:能够根据患者胸痛具体表现,判断可能的疾病。3.素质目标:培养良好医学思维习惯,养成良好的医德素质。教学目标1.重点:心绞痛的临床表现。2.难点:心绞痛发生机制。重点难点第八节胸痛1.知识目标:掌握胸痛的临床表现,尤其是心绞痛教学1.重点:一、发生机制因病变内脏的传入神经与分布于体表的传入神经进入脊髓同一节段并在后角发生联系,故来自内脏的痛觉冲动直接激发脊髓体表感觉神经元,引起相应体表区域的痛感,称牵涉痛。第八节胸痛一、发生机制因病变内脏的传入神经与分布于体表的传入神经进入二、病因第八节胸痛三、临床表现
(一)胸壁疾病(二)呼吸系统疾病(三)心血管系统疾病(一)胸痛的部位(二)胸痛的性质(三)胸痛持续的时间(四)胸痛的影响因素二、病因第八节胸痛三、临床表现(一)胸壁疾病(一第九节腹痛第九节腹痛1.知识目标:掌握腹痛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熟悉伴随症状;了解腹痛发生机制及诊断提示。2.技能目标:能够根据患者腹痛特点,判断可能的疾病。3.素质目标:培养良好医学思维习惯,养成良好的医德素质。教学目标1.重点:腹痛的临床表现。2.难点:腹痛发生机制。重点难点第九节腹痛1.知识目标:掌握腹痛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熟悉伴教学1.重点:一、病因
(一)腹部疾病
1.炎症
2.溃疡
3.肿瘤
4.结石
5.梗阻
6.扭转
7.血管阻塞 8.寄生虫病
9.胃肠神经功能紊乱 10.其他第九节腹痛一、病因 (一)腹部疾病第九节腹痛一、病因第九节腹痛(二)胸部疾病肺下叶肺炎、胸膜炎、急性心肌梗死等。(三)全身性疾病
荨麻疹、过敏性紫癜、铅中毒、糖尿病等。(一)腹痛的部位(二)腹痛的性质(三)腹痛的影响因素(四)腹痛的放射(五)腹痛的急缓二、临床表现一、病因第九节腹痛(二)胸部疾病(一)腹痛的部位二、临第十节恶心、呕吐第十节恶心、呕吐1.知识目标:掌握恶心呕吐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熟悉恶心呕吐的伴随症状和诊断提示;了解恶心呕吐的发生机制。2.技能目标:能够根据患者恶心呕吐具体表现,判断可能的疾病。3.素质目标:培养良好医学思维习惯,养成良好的医德素质。教学目标1.重点:恶心呕吐的病因及临床表现。2.难点:胃肠道病变引起的呕吐和颅内压增高导致呕吐的区别。重点难点第十节恶心、呕吐1.知识目标:掌握恶心呕吐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熟教学1.重点:第十节恶心、呕吐恶心与呕吐的发生机制相同。呕吐中枢位于延髓,延髓有两个不同作用的呕吐机构:(一)呕吐中枢,位于延髓外侧网状结构的背部;(二)化学感受器触发带,位于延髓第四脑室底部。一、发病机制呕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恶心、干呕与呕吐,但有时可无恶心或干呕的先兆。第十节恶心、呕吐恶心与呕吐的发生机制相同。呕吐中枢位于第十节恶心、呕吐二、病因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2.前庭神经功能障碍3.全身性疾病1.咽部受到刺激2.胃、十二指肠疾病3.肠道疾病4.肝、胆、胰疾病5.腹膜疾病
6.其他(一)中枢性(二)反射性第十节恶心、呕吐二、病因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2.前庭神第十节恶心、呕吐三、临床表现(一)呕吐特点颅内压升高时,呕吐呈喷射状,急促、猛烈、顽固。前庭神经功能障碍常表现为呕吐、眩晕、眼球震颤、耳鸣等共存。胃的病变往往先有恶心、后出现呕吐,吐后感到胃部轻松舒适。急性腹膜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肠炎等引起的呕吐,胃吐空后,仍干呕不止,常伴腹痛。第十节恶心、呕吐三、临床表现(一)呕吐特点颅内压升高时第十节恶心、呕吐三、临床表现(二)呕吐物性状幽门梗阻的呕吐物,含有隔餐或隔日食物,并有腐臭味;肠梗阻的呕吐物为黄绿色液体,可有粪臭味;胆道蛔虫病的呕吐物中可含有蛔虫;胃炎的呕吐物中含有大量的粘液及食物。第十节恶心、呕吐三、临床表现(二)呕吐物性状幽门梗阻的第十一节腹泻第十一节腹泻1.知识目标:掌握腹泻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熟悉腹泻的伴随症状和诊断提示;了解腹泻的发生机制。2.技能目标:能够根据患者腹泻具体表现,判断可能的疾病。3.素质目标:培养良好医学思维习惯,养成良好的医德素质。教学目标1.重点:腹泻的病因及临床表现。2.难点:腹泻的发生机制。重点难点第十一节腹泻1.知识目标:掌握腹泻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熟悉腹教学1.重点:第十一节腹泻第十一节腹泻一、发生机制第十一节腹泻(一)肠粘膜分泌增多(分泌性腹泻);(二)肠粘膜吸收障碍(吸收不良性腹泻);(三)肠腔内渗透压升高(渗透性腹泻);(四)肠蠕动过快(动力性腹泻);(五)肠粘膜渗出过多(渗出性腹泻)。一、发生机制第十一节腹泻(一)肠粘膜分泌增多(分泌性二、病因(一)急性腹泻第十一节腹泻二、病因(一)急性第十一节腹泻1.肠源性腹泻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腹泻2.胃源性腹泻3.胰源性腹泻4.肝胆源性腹泻5.内分泌与代谢障碍疾病6.胃肠神经功能紊乱二、病因(二)慢性腹泻第十一节腹泻1.肠源性腹泻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腹泻2.胃源三、临床表现1.起病急骤,排便次数多粪便稀薄,常含致病性微生物、红细胞、脓细胞、脱落的上皮细胞、粘液等病理成分;2.腹泻时常伴有肠鸣音亢进、肠绞痛或里急后重;3.大量腹泻时可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代谢性酸中毒。(一)急性腹泻第十一节腹泻三、临床表现1.起病急骤,排便次数多粪便稀薄,常含致病性微生1.起病缓慢或急性起病病程超过2个月;2.常表现为腹泻与便秘交替现象,粪便可含粘液、脓细胞、
红细胞等病理成分;
3.长期腹泻导致营养障碍、维生素缺乏、体重减轻、甚至营养不良性水肿;
4.慢性腹泻急性发作时表现特点与急性腹泻基本相同。三、临床表现
(二)慢性腹泻第十一节腹泻1.起病缓慢或急性起病病程超过2个月;2.常表现细菌性食物中毒粪便呈糊状或水样;急性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粪便呈脓血样;霍乱或副霍乱粪便呈米泔样;阿米巴痢疾粪便呈果酱样且有特殊腥臭味;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粪便呈洗肉水样且有特殊腥臭味;胰腺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粪便量多、含大量脂肪及泡沫、气多而臭;肠易激综合征腹泻间歇期粪便呈羊粪样且表面附有大量粘液。三、临床表现
(三)粪便的性状第十一节腹泻细菌性食物中毒粪便呈糊状或水样;急性细菌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第十二节便秘第十二节便秘1.知识目标:掌握便秘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熟悉不同疾病引起的便秘特点;了解便秘发生机制及诊断提示。2.技能目标:能够根据患者便秘具体表现,判断可能的疾病。3.素质目标:培养良好医学思维习惯,养成良好的医德素质。教学目标1.重点:便秘的临床表现。2.难点:便秘发生机制。重点难点第十二节便秘1.知识目标:掌握便秘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熟悉不教学1.重点:(一)肠蠕动减弱;(二)肠蠕动受阻;(三)排便反射减弱或消失;(四)肛门括约肌痉挛;(五)腹肌与膈肌的收缩力减弱。第十二节便秘一、发生机制(一)肠蠕动减弱;(二)肠蠕动受阻;(三)排便反射减弱或消失第十二节便秘二、病因(一)结肠性便秘第十二节便秘二、病因(一)结肠性便秘第十二节便秘二、病因1.因疼痛惧怕排便
见于痔疮、肛裂、肛门周围脓肿等。2.忽略排便
见于工作紧张、地点不方便等。3.长期依赖
见于经常使用泻药、灌肠协助排便者。(二)直肠性便秘第十二节便秘二、病因1.因疼痛惧怕排便见于痔疮、肛第十二节便秘三、临床表现第十二节便秘三、临床表现第十三节呕血与便血第十三节呕血与便血1.知识目标:掌握呕血与便血的临床表现;熟悉其他原因引起的呕血与便血特点;了解呕血便血发生机制及诊断提示。2.技能目标:能够根据患者呕血与便血具体表现,判断可能的疾病。3.素质目标:培养良好医学思维习惯,养成良好的医德素质。教学目标1.重点:呕血与便血的临床表现。2.难点:呕血与便血发生机制。重点难点第十三节呕血与便血1.知识目标:掌握呕血与便血的临床表现;熟悉教学1.重点:呕上消化道是指十二指肠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第十三节呕血与便血上消化道是指十二指肠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一、发生机制第十三节呕血与便血(一)凝血功能障碍,肝脏破坏、维生素K缺乏、遗传因素等造成凝血因子缺乏;(二)毛细血管壁功能异常,过敏、急性感染、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P(芦丁)缺乏等造成毛细血管壁破坏或致密性下降;(三)血小板异常,遗传、免疫因素、血液病等造成血小板数量减少或粘附、聚集功能下降;(四)血管破裂,胃底、食管的曲张静脉被鱼刺、骨头等粗糙食物划破,痔破裂,溃疡病时小动脉被腐蚀破裂等。一、发生机制第十三节呕血与便血(一)凝血功能障碍,肝二、病因
(一)上消化道疾病第十三节呕血与便血1.食管疾病
2.胃与十二指肠疾病
:其中以消化性溃疡最常见3.肝、胆道、胰腺疾病
二、病因 (一)上消化道疾病第十三节呕血与便血1.二、病因
(二)下消化道疾病第十三节呕血与便血1.小肠疾病
2.结肠疾病
3.直肠肛管疾病
4.肠道血管畸形
二、病因 (二)下消化道疾病第十三节呕血与便血1.二、病因(三)其他第十三节呕血与便血1.血液病
见于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2.急性传染病
见于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出血性麻疹、重症病毒性肝炎等。3.维生素缺乏
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K缺乏、维生素P缺乏等。二、病因(三)其他第十三节呕血与便血1.血液病见三、临床表现(一)出血的部位第十三节呕血与便血三、临床表现(一)出血的部位第十三节呕血与便血(一)出血的部位三、临床表现第十三节呕血与便血(一)出血的部位三、临床表现第十三节呕血与便血三、临床表现(二)出血的量第十三节呕血与便血消化道出血少而未引起大便颜色改变,须经隐血试验才能确定为隐血。一般认为上消化道出血量达60ml以上时,可出现黑便。胃内积血达250ml以上时,可出现呕血。在数小时内出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量20%的上消化道出血称为上消化道大出血。上消化道大出血除表现为呕血或便血外,还可出现休克症状。三、临床表现(二)出血的量第十三节呕血与便血消化道出第十四节黄疸第十四节黄疸1.知识目标:掌握黄疸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熟悉胆红素代谢;了解黄疸发生机制。2.技能目标:能够根据患者黄疸具体表现,判断可能的疾病。3.素质目标:培养良好医学思维习惯,养成良好的医德素质。教学目标1.重点:黄疸的临床表现。2.难点:黄疸发生机制。重点难点第十四节黄疸1.知识目标:掌握黄疸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熟悉教学1.重点:黄一、概念隐性黄疸假黄疸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超过34.2μmol/L)而使皮肤、粘膜、巩膜黄染的现象称为黄疸(jaundice)。第十四节黄疸一、概念隐性黄疸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超过34.2μm二、病因与发生机制溶血性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性(阻塞性)三种类型第十四节黄疸二、病因与发生机制溶血性肝细胞性胆汁淤积性(阻塞性)三种类二、病因、机制及表现(一)溶血性黄疸病因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溶血性疾病,如误输异型血、疟疾、败血症、蚕豆病、新生儿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第十四节黄疸1.血清中游离胆红素浓度升高;2.小便色可变深,尿中尿胆原增加,但无胆红素;3.大便色变深,粪中粪胆原大量增加;4.急性时为寒战、头痛、高热、腰背酸痛等,而慢性时可表现为脾大;5.黄疸呈浅柠檬色;6.溶血性贫血表现:网织红细胞增加,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旺盛。二、病因、机制及表现(一)溶血性黄疸病因见于各种原因引二、病因与发生机制(二)胆汁淤积性黄疸病因
见于胆石症、胆管炎、胆道蛔虫病、胆管癌、胰头癌、壶腹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毛细胆管炎型病毒性肝炎等。第十四节黄疸1.血清中游离胆红素浓度升高;2.小便色可变深,尿中尿胆原增加,但无胆红素;3.大便色变深,粪中粪胆原大量增加;4.急性时寒战、头痛、高热、腰背酸痛等,而慢性时可表现为脾大;5.黄疸呈浅柠檬色;6.溶血性贫血表现:网织红细胞增加,骨髓红细胞系统增生旺盛。二、病因与发生机制(二)胆汁淤积性黄疸病因见于胆石症、二、病因与发生机制(三)肝细胞性黄疸病因见于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肝癌、肝硬化等。中毒性肝炎是某些对肝细胞有直接损伤作用的毒性物质引起的,这些毒性物质常见的有毒蕈、棉子、异烟肼、四氯化碳、重金属(汞、铅、锑)等。第十四节黄疸1.血清中游离胆红素与结合胆红素浓度均升高;2.小便色深,尿中尿胆原增加或减少,尿中胆红素阳性;3.大便色正常或变浅,粪中粪胆原正常或减少(肝内毛细胆管阻塞);4.常伴有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厌油、腹胀、右上腹痛等;5.黄疸颜色呈浅黄至深金黄色;6.肝功能检查氨基转移酶特别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二、病因与发生机制(三)肝细胞性黄疸病因见于病毒性肝炎第十五节排尿异常第十五节排尿异常1.知识目标:掌握排尿异常的概念及病因;熟悉排尿异常临床表现;了解排尿异常发生机制。2.技能目标:能够根据患者排尿异常具体表现,判断可能的疾病。3.素质目标:培养良好医学思维习惯,养成良好的医德素质。教学目标1.重点:排尿异常的临床表现。2.难点:排尿异常发生机制。重点难点第十五节排尿异常1.知识目标:掌握排尿异常的概念及病因;熟悉排教学1.重点:一、概念成人24h(一昼夜)尿量经常超过2500ml,称为多尿(polyuria)。成人24h(一昼夜)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时尿量持续少于17ml,称为少尿(oliguria)。24h(一昼夜)尿量持续少于100ml或12h内完全无尿,称为无尿(anuria)。第十五节排尿异常一、概念成人24h(一昼夜)尿量经常超过2500ml,称为多尿痛(odynuria)是指排尿时有疼痛感觉。尿频(frequentmicturition)是指排尿的次数增多。尿急(urgentmicturition)是指尿意一来迫不及待要立即排尿的感觉。尿频、尿急、尿痛合称为膀胱刺激征(irritationsymptomofbladder)。一、概念第十五节排尿异常尿痛(odynuria)是指排尿时有疼痛感觉。尿频(freq二、病因与发生机制每日原尿180L---肾脏---终尿1500ml第十五节排尿异常多尿二、病因与发生机制每日原尿180L---肾脏---终尿15二、病因与发生机制第十五节排尿异常少尿、无尿二、病因与发生机制第十五节排尿异常少尿、无尿二、病因与发生机制第十五节排尿异常膀胱刺激征二、病因与发生机制第十五节排尿异常膀胱刺激征三、临床表现第十五节排尿异常多尿三、临床表现第十五节排尿异常多尿三、临床表现第十五节排尿异常少尿、无尿三、临床表现第十五节排尿异常少尿、无尿三、临床表现第十五节排尿异常膀胱刺激征三、临床表现第十五节排尿异常膀胱刺激征第十六节腰背痛和腿痛第十六节腰背痛和腿痛1.知识目标:掌握腰背痛和腿痛的病因;熟悉腰背痛和腿痛的临床特点;了解腰背痛和腿痛发生机制。2.技能目标:能够根据患者腰背痛和腿痛具体表现,判断可能的疾病。3.素质目标:培养良好医学思维习惯,养成良好的医德素质。教学目标1.重点:腰背痛和腿痛的临床表现。2.难点:腰背痛和腿痛发生机制。重点难点第十六节腰背痛和腿痛1.知识目标:掌握腰背痛和腿痛的病因;熟悉腰背教学1.重点:第十六节腰背痛和腿痛一、病因1.腰部软组织病变2.脊柱病变3.脊髓与神经根病变
4.内脏病变(一)腰背痛1.神经病变2.肌肉病变3.下肢血管与淋巴管病变4.下肢骨病变5.下肢关节病变
(二)腿痛第十六节腰背痛和腿痛一、病因1.腰部软组织病变2.脊第十六节腰背痛和腿痛三、临床表现1.疼痛的部位
脊柱病变位于腰背部正中脊柱处。腰肌劳损与腰纤维织炎疼痛位于腰椎两侧。腰骶神经根炎主要为腰骶部疼痛。内脏器官疾病位于该脏器所对应的腰背部。2.疼痛的性质
急性腰肌劳损常为突然的剧痛。慢性腰肌劳损、增殖性脊柱炎常为酸痛或钝痛。椎管内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疼痛剧烈,呈烧灼样或绞榨样痛,沿一根或多根脊神经后根分布区放射。腰骶神经根炎疼痛剧烈并有僵直感。3.疼痛的影响因素
步行、久站、时间和天气变化等可诱发或加重,休息时缓解。(一)腰背痛第十六节腰背痛和腿痛三、临床表现1.疼痛的部位脊第十六节腰背痛和腿痛三、临床表现(二)腿痛1.疼痛的部位关节炎与关节病的疼痛出现在关节及关节周围。血管球瘤、雷诺病、红斑性肢痛的疼痛出现在足部,特别是足趾。股外侧皮神经炎的疼痛出现在大腿前外方下2/3处。钩端螺旋体病和人旋毛线虫病主要表现为小腿腓肠肌痛。格林-巴利综合征出现四肢痛。坐骨神经痛贯穿整个下肢的后面,大隐静脉炎的疼痛贯穿整个下肢的前面。2.疼痛的性质及放射肌肉病变的疼痛为自发性酸痛或剧痛。脊髓痨为闪电样剧痛。肢痛性癫痫为阵发性剧痛。股外侧皮神经炎为麻木感、刺痛或灼痛。坐骨神经痛多为持续性钝痛而有阵发性加剧,阵发性加剧夜间常出现于夜间,呈烧灼样或刀刺样,从腰部或臀部沿肢体后面放射之足跟。3.疼痛的影响因素活动、体位、温度等可使腿痛加重或缓解。第十六节腰背痛和腿痛三、临床表现(二)腿痛1.疼痛的第十七节头痛第十七节头痛1.知识目标:掌握头痛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熟悉头痛伴随症状;了解头痛发生机制。2.技能目标:能够根据患者头痛具体表现,判断可能的疾病。3.素质目标:培养良好医学思维习惯,养成良好的医德素质。教学目标1.重点:头痛的临床表现。2.难点:头痛发生机制。重点难点第十七节头痛1.知识目标:掌握头痛的病因及临床表现;熟悉头教学1.重点:一、病因第十七节头痛一、病因第十七节头痛一、病因第十七节头痛一、病因第十七节头痛二、临床表现第十七节头痛二、临床表现第十七节头痛二、临床表现第十七节头痛二、临床表现第十七节头痛二、临床表现第十七节头痛二、临床表现第十七节头痛二、临床表现第十七节头痛二、临床表现第十七节头痛二、临床表现第十七节头痛二、临床表现第十七节头痛第十八节眩晕第十八节眩晕1.知识目标:掌握眩晕的概念及病因;熟悉眩晕临床表现;了解眩晕发生机制。2.技能目标:能够根据患者眩晕具体表现,判断可能的疾病。3.素质目标:培养良好医学思维习惯,养成良好的医德素质。教学目标1.重点:眩晕的临床表现。2.难点:眩晕发生机制。重点难点第十八节眩晕1.知识目标:掌握眩晕的概念及病因;熟悉眩晕临教学1.重点:真性眩晕或前庭系统性眩晕假性眩晕第十八节眩晕真性眩晕或前庭系统性眩晕第十八节眩晕一、发生机制当前庭系统受到较大刺激或病理性损害时,前庭感觉的刺激与来自肌肉、关节的本体觉和视觉感受器对空间定向的冲动不一致时,就产生运动错觉,即眩晕。第十八节眩晕一、发生机制当前庭系统受到较大刺激或病理性损害时,前庭感觉1.颅内血管性疾病2.颅内占位性病变3.颅内感染性疾病4.颅内脱髓鞘疾病及变性疾病5.其他第十八节眩晕二、病因(一)中枢性眩晕(脑性眩晕)1.梅尼埃病2.迷路炎3.前庭神经元炎4.药物中毒5.晕动病(二)周围性眩晕(耳性眩晕)1.颅内血管性疾病2.颅内占位性病变3.颅内感染性疾睁眼时有周围景物旋转、上下晃动或左右移动的感觉,而闭眼时有自身旋转或晃动的感觉是眩晕的典型表现。常伴有眼球震颤、平衡失调以及恶心、呕吐、出汗、心动过缓、血压下降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第十八节眩晕三、临床表现(一)基本表现
睁眼时有周围景物旋转、上下晃动或左右移动的感觉,而闭眼时有自1.梅尼埃病以发作性眩晕伴耳鸣、听力减退及眼球震颤为主要特点,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和出汗,发作时间多短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新疆皮山县普通外科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新药检查管理办法
- 徐州电梯管理办法
- 政府广场管理办法
- 慈善托管管理办法
- 手机支付管理办法
- 才人培养管理办法
- 2024年四川省平昌县急诊医学(副高)考试题含答案
- 异地车辆管理办法
- 挂车制造管理办法
- 私人饭店转让合同协议书
- 农业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传播与教育创新研究-洞察阐释
- 新客户经理培训课件
- 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课件
- 卫生管理经济分析考试试题及答案
- 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处置培训课件
- 销售客户开发管理制度
- 2025-2030中国对叔丁基苯酚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销售人员薪酬制度
- 中国BOG提氦行业市场动态分析及投资前景研判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