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治_第1页
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治_第2页
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治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品文档-下载后可编辑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治《临床医学杂志》2022年第五期

1方法:

1.1降颅压:依据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患者临床症状来制定脱水方案。一般脑脊液表现出的压力>200mmH2O(1mmH2O=0.098kPa)时,应用125ml20%甘露醇静脉滴注进行降颅压操作,也可与托拉塞米、呋噻米替换应用。正常脑脊液压力保持在80~180mmH2O,压力<200mmH2O时可依次降低脱水次数,逐渐停止应用。如有必要可增用醋氮酰胺类药物降低脑脊液出现。若患者颅压过高,经上述疗法后,效果不明显,可缓慢放出脑脊液降低颅压。若患者脑室有严重扩张现象,可予以脑室内分流术或脑室外引流术。

1.2外科手术:患者若出现结核性脑脓肿、脑结核瘤症状,导致颅内受压明显,应及早应用外科手术方法进行治疗。

2结果

本研究130例患者中,50例患者予以鞘内注药;60例应用地塞米松10mg/d,16例应用放脑脊液,22例应用泼尼松进行治疗;8例患者采用脑室内分流术进行治疗。患者持续3个月治疗,治愈90例(69.2%),好转24例(18.5%),无效6例(4.6%),死亡10例(7.7%)。

3讨论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大部分都会出现脑外结核症状,此病病原一般是结核分枝杆菌。在身体机能抵抗力出现降低的情况下,身体其他位置结核病灶会经血循环或淋巴道扩张到脑膜处;相邻脑组织内陈旧性病灶会破溃进入蛛网膜下腔,而与中枢神经系统相邻骨质结核病灶会直接扩延至脑膜,病理改变情况主要为脑膜广泛炎症、弥漫充血,浆液纤维蛋白渗出物大部分聚集于侧裂和脑沟位置。蛛网膜下腔和脑室也会产生渗出物,这些渗出物均能使脑脊液循环发生阻塞,导致脑积水出现或脑神经受损。脑回呈现平整,脑实质会由于炎症性动脉血栓的出现而发生梗死症状,或于实质体内产生干酪样结节。结核性脑膜炎很多属于急性起病,也会有急剧起病情况。大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以乏力、头痛、呕吐、食欲不振、发热起病。有的患者会出现癫痫症状,精神疾病主要表现有萎靡、淡漠、谵妄、妄想,脑膜刺激显示阳性,还有的出现偏瘫症状。腰穿后有颅压高症状,脑脊液中白细胞数量上升,其中淋巴细胞占多数,糖分降低,蛋白增加。若无法及早进行有效治疗,很可能使得病情加重,从而使得患者死亡。

结核性脑膜炎诊断标准主要有:急性、亚急性或隐匿性疾病患者,一般会出现盗汗、发热、全身无力、困乏、食欲不振等结核中毒现象;头疼、呕吐、脑膜刺激症,表现为阳性,脑神经有麻痹症状,癫痫发作、四肢瘫痪等,其特征较为显著;脑脊液经常规性、细胞学、生化、ADA、PCR等检查,均发现其发生特异性变化;头颅经CT检查具有特异性变化征象;具有结核接触史或其他部位结核灶。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所能够达到的预后效果是否良好决定了其病情程度、治疗是否具有及时性和彻底性。通常对患者予以及早诊断、快速治疗、合理用药,均能够有效提高存活率。此疾病若发生于婴幼儿和老年患者中,通常都不会具有较为典型性的临床表现,全身基础情况较差,会有较多的合并症及并发症,无法得到较为良好的预后。总之,结核性脑膜炎能够进行治疗,预后效果和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