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设计研究_第1页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设计研究_第2页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设计研究_第3页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设计研究_第4页
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设计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导论中国社会改革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内在关系基础教育的含义:是对国民进行的普通文化教育,包括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新时期教育战略地位的确立基础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特殊地位基础教育的特点:基础性〔最起码、最必须的教育、普及性〔面向每一个适龄儿童、人本性〔以学生为主体基础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特殊地位:促进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战略决策基础教育面对社会改革的挑战和机遇基础教育价值的定位:促使人的价值得以实现,民族素质得以全面提高〔基础教育应为社会发展和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学校应把每个学生的潜能开发、健康个性发展、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之初步形成等等作为最根本的任务基础教育与社会改革的关系社会改革对基础教育构成挑战并提供机遇由计划经济思维方式和运作机制向基于基础教育特质的发展机制的转型由有限开放向全面开放转型由价值对峙向文化兼容转型由知识本位向综合素质转型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社会基础教育的加强与更新基础教育承担提升当代社会发展中人之综合素质基础的重要任务基础教育承担提升当代社会发展中社会文明程度综合基础的重要任务社会基础教育的加强与更新依然任重而道远教育制度的现代化建设终身教育中基础教育的自觉改革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全面尝试与建设基础教育体系内外的关系重建基础教育发展机制的转型多级决策机制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在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需要进一步建立多元主体介入与主要责任人承担机制,具体包括:政策问题收集制度;专家自选制度;听证制度;公示制度;问责制度内在动力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内在动力指的是教育主体内在动力的激发多维互动、保障质量的过程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建立各个教育层次之间的沟通与监督教育经费多渠道筹措、多级配置与保障机制的完善复杂社会环境中的教育保护性机制建设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学校内涵式发展思路的再明晰与价值观的转变学校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实现学校内在价值的发展思路,也是改革开放初期学校外延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学校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进一步提升发展品质的自我醒悟和内在超越〔二学校日常生活品质的提升〔三学校教育成人与成事的统一〔重视学校"人"的教育第三节教育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及其整体协调性教育改革的动力与阻力改革的动力社会层面〔世界经济科技的飞速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的深化改革个人层面改革的阻力相对阻力: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受损〔利益群体之间冲突绝对阻力: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可能因改革而受损,从而每个人都可能具有抵制教育改革的动机〔通常发生在教育改革之前;是人们自身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之间的冲突教育改革的特殊性与复杂性特殊性:基础复杂性:教育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涉及到人面临问题的复杂性目标的复杂性: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改革过程的复杂性:改革中的各种关系改革主体利益的复杂性:我国更多的是根据国家利益来进行改革,通过教育法的形式传达国家的命令,忽略社会主体和学校主体走出教育改革累计问题的胶着状态〔基础教育改革所面临的问题目标问题:数量与质量的冲突动力问题:草根与精英的分岔〔改革更多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改革,广大的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是处在一种被动的位置功能问题:传承与创新的对峙路径问题:渐进与突变的博弈渐进:主要是针对各种"软资源"来讲,比如教育批评,教育流派,名牌学校突变:主要是针对各种"硬资源"来讲,比如物质资源,人才资源和信息资源性质问题:事功与立人的抵牾〔教育的本质就是一个生命的唤醒、激发、促进另一个生命成长、完善、提升的过程;教师工作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成为自己人生的指导者,从而发挥基础教育长远的辐射效应。教育宏观改革与微观改革的协调发展信息单向流动或阻碍主体缺乏知情权过分依赖信息技术泥沙俱下的海量信息改革过程中支持、促进系统的相对薄弱依法治教的力度仍需加强经费投入差异引发的区域师资失衡〔长期以来,教师待遇低、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不高是制约我国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管理系统中缺乏民主性制约教育质量提升改革评估的针对性不足改革评估重物质轻文化重效率轻公平改革评估的标准粗放而不够精细教育改革问题性质的再认识改革方略的整体性〔用辩证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思考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价值的基础性〔培养合格的公民、专门人才、帮助学生认识世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改革机制的转型性〔由过去以计划经济、行政力量为主导的发展机制转向当今的灵活开放、多元协调和全面系统的发展机制关涉教育改革的六大类相关产业:投资办学;与中国学生出国相关的系列市场;收取高额会务费、买卖入场卷的的论坛和中小学的"教学大奖赛";以教育科研联合开展课题研究为名所进行的名利交易;宣传媒体和出版行业为主的盈利行为;久禁难止的正规学校乱收费因此应当通过教育立法规范教育市场机制改革问题的复杂性第四节中国基础教育事业未来的发展性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提出与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旨在促进人的充分发展中国基础教育的事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改革是一个不断推进的过程:改革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事件改革是一个辩证发展的博弈过程:改革中有动因也有阻力,有得到也有失去改革是一个新文化不断生成的过第一篇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三十年的演化历程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启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缘起与突破点〔1977-1984背景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和民族复兴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的国际性教育改革浪潮教育改革的缘起突破点:恢复高考制度、恢复重点学校制度、恢复职称评定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启动的价值实践意义1、"破冰"与除弊〔去除文化大革命的流弊、冲破思想的禁锢2、立序与奠基3、更新与重建二、理论意义第二章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演化过程第一节以教育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宏观改革〔1985-1996社会改革开放要求改革传统教育二、教育面临的基本矛盾与核心任务基本矛盾:1、在教育管理权限的划分上,政府存在过度管理和管理缺位的问题;2、在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上,从小培养学生独立生活和思考的能力不够;3、在教育结构上,基础教育薄弱,学校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合格的师资和必要的设备严重缺乏任务:从教育体制入手,有系统的进行改革改革管理体制,坚决实行简政放权。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调整教育结构,相应的改革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与社会主义现代化不相适应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三、教育改革的基本措施与进展1、通过加强教育法制建设保障基础交友改革的实施并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2、推进以下放管理权为特征的管理体制改革3、加大经济投入,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4、建设一支数量足够、合格二稳定的师资队伍5、加强德育工作四、成效及意义、问题与不足问题与不足:1、基础教育经费十分短缺2、社会需求庞大,基础教育供给不足3、"应试教育"的影响在一些地方、学校还相当普遍4、没有对权利进行明确的划分5、在改革思路与保障措施上也存在不足第二节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教育改革〔1997-2003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教育面临新挑战机遇:1、市场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提高2、新的经济形势必然引起思想观念的更新和价值体系的重建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探索中前进、在创新中提升,为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提供思路和样板二、教育改革重心与任务的变化三、改革推进的策略与路径1、学制方面2、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主要针对农村义务教育不落实、师资缺乏等问题。3、推行素质教育4、完善教师教育体制〔师范院校等等5、在办学体制上,明确了义务教育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非义务教育鼓励社会力量办学的区分性政策四、成效、意义与问题〔一基本成效及意义1、"两基"工作成就巨大,全民受教育水平得到很大提高2、聚焦课程与教学改革,打响素质教育的攻坚战3、教育信息化水平大大提高,为素质教育搭建现代化平台4、教师待遇和地位显著提高,教书队伍建设加强〔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1、对素质教育仍存在理解上的偏差2、素质教育的推进尚存在巨大的梯度差距、区域差异和学段负相关梯度:东西;区域:城乡;学段负相关:指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学段越高,素质教育开展的积极性和时效性越低3、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在广大中小学尚未出现实质性突破和转型性变化〔素质教育往往被当做思想或口号来对待以提高质量、均衡发展和制度系统创新为重点的教育改革〔2004至今构建和谐社会向教育提出新需求二、21世纪教育改革的新指向三、初步成效及意义、问题与展望问题:1、区域内、学校之间的差距仍然巨大,实现真正均衡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2、免费政策有待进一步完善,"起点公平"实现之后的"过程公平"更加关键。3、衡量基础教育质量的科学合理标准欠缺,合格学生、学校的评价标准亟待确立〔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反映教育质量的标准致力于"均衡"的目的是实现"优质",即通过内涵式发展的努力来提升教育质量4、公共教育资源配置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政府将要承担更多的责任第二篇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三十年重大问题评析第三章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主体构成与关系评析第一节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多元主体的生成条件极其特点一、教育改革多元主体生成的条件〔一在教育管理制度从上到下的改革过程张,形成了中央、地方政府和学校三级管理主体,政府、学校、社区、学生及家长五类主体共同管理的格局〔二从原有体制内向体制外转移,改变过去正度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办学主体走向多元化〔三从宏观向微观渗透,由过去教育改革关注"变事",逐步转变为"变人"与"变事"并经,多元教育主体的力量得以彰显二、教育改革多元主体生成的基本特点〔一市场机制的引入,使教育主体由以前的投入者、管理者和办学者的角色同一逐渐走向三类角色的分离〔二教育主体职能转变过程中,在传统角色分化的同时生成了新的角色与职能〔三教育供给主体与教育利益主体之间由基本重合向相对分离转变第二节当前几类教育主体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教育主体:决策主体、办学主体、利益主体、行为主体一、教育决策主体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一教育决策主体的构成行政性的"决策主体":国家地方两级政府非行政性的"决策参与主体":社会投资人、专业研究人员以及学校实践人员〔二各类教育主题的发展状态1、国家决策主体:存在相关领域专业支撑不足2、地方决策主体:缺乏独立思考,"照着上面说的做"3、社会决策参与主体: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二、教育办学主体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一办学主体:政府〔公共基础教育办学的主体、社会和个人〔民办学校〔二各类教育办学主体的发展状体教育投资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我国教育经费增长虽然较快,但与现实需求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边远山区2、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长较为缓慢,政府投入明显偏低,并且偏向高等教育3、社会团体、家庭、企业、个人对教育投资的作用未能突出表现4、缺少调动民间资源的有效措施三、教育利益主体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一教育利益主体的构成:利益主体指享受教育改革的主要受益者1、政府:通过教育培养人才,改变经济技术落后等等的居民2、社会利益主体:①对教育人才的直接需求者:企事业单位、机关、学校②视教育为产业的教育市场中的获利者:如教材出版社3、学生及家庭:改革需要考虑的最根本的利益群体4、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职人员:直接的经济和机会利益;间接的个人发展5、参与教育改革的专家学者:内在的专业成就利益;外在的物质性利益〔二各教育利益主体的关系及其发展状态衡量利益主体在博弈关系中合理性的一个基本点是:基础教育的改革及运作方式是否有利于全体学生身心健康,是否有利于国家对人才的需要。四、教育行为主题的构成及其发展状态教育行为主体:指在国家规定的标准框架内,获得相应的教育从业资格,实施教育行为的人。〔一领导行为主体:指在基础教育中承担领导职能、实施领导行为的部门和个人。〔二学校管理人员:校长,学校中层管理干部〔三教师第三节当前教育主体的发杂关系及改革建议一、教育改革中政府、社会、学校三类主体的复杂关系二、改革建议〔一进一步将政府职能向"有限责任"转换,并划清各类教育主体的职责范围〔二校长角色需要从"政策执行者"进一步向"政策制定的参与者与创造性实施者"、"社会资源的整合者"转变第四章基础教育宏观决策评析第一节教育价值理念的转变:在继承与发展之间一、教育方针的转变:在国家与社会之间二、教育目的的转变:在社会与个人之间三、教育改革取向的转变:在效率与公平之间第二节教育管理体制:在集权与分权之间一、"统一领导、分级管理"体制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三、"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在集权分权之间求得平衡第三节办学体制改革:在政府与社会之间〔谁来办学、谁来投资等问题一、政治因素与教育的国家化二、经济因素与教育的市场化三、社会因素与教育的选择性基础教育的公益性并不取决于"谁来办学",而是要看"办学为谁"、"为何办学"第四节教育财政体制改革:在教育与经济之间一、"条块为主、块块结合"体制"条块结合":指财政部门根据教育事业发展计划,分别给个地方、各部门核定教育经费控制指标"块块结合":指在财政部门下达的教育经费控制指标内,各地方政府仍有权结合自己的财力、物力,动用预备费,甚至对预算中的类、款、项进行统筹安排。二、"分级管理、以乡为主"体制三、"以县为主"体制20世纪90年代。由于教育财政责任过度下放,大多数农村地区主要由乡政府和农民承担教育财政的责任,结果造成全国大面积教师工资等经费短缺现象,严重影响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因此提出了"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要求县级政府要切实承担对本地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校长和教师人事等方面进行统筹管理的责任。第五章中国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推进策略第一节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策划、政策调控与推进方式、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规划〔一国家层面进行改革与发展策划的主要方式1、日常化工作推进的策划方式2、专题专项式推进的策划方式〔二国家策划的科学化与民族化意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在进行重大策划的过程中,通常要采用大范围调查研究方式二、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政策调控〔一政策配套1、政策文本的配套:指一个改革策略实施过程中的先后配套2、执行系列中的政策配套:指中央政府和相关部委一级提出的决定、纲要、行动计划,而省一级制定相应的实施意见、实施办法,这体现了部门层次上下配套3、政策与法律之间配套:如果说法律体现的是的"一般性"要求,那政策往往体现的是"特殊性"、"政策倾斜"4、策略与保障之间的配套:〔二程序公正:决策中,按照"三案"的要求进行,预案前充分了解各方的意见。三、国家层面的推进方式与改革策略〔一推进方式: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微观研究〔二改革策略〔如何成事的策划和谋略,它所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而非"干什么",总在明确或基本明确了要干什么的目标与任务后才被提出第二节区域层面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策略一、区域改革的合理定位〔一对定位之合理性的认识1、指在整个社会发展事业格局中,相对于其他领域的定位2、指区域的地方政府自身确立在中央政府与基层教育机构之间的地位与责任3、指明确本区域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版图"上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关系〔二区域定位的实践与思考1、对区域定位的把握与分析①我国教育发展非均衡状况的区域表现:A东部:多种发展水平在区域内共存,先进与落后、富裕与贫穷、国际化与本土化,区域内差异凸显。B中部地区:以农业为主导,经济发展呈现塌陷之势,教育的基础条件薄弱C西部地区:经济总体上欠发达,多民族文化交融与冲突,而高密度的国际援助在促进教育发展的同时,也使理想与现实、观念与行动之间落差加大。②不同地区在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方面有不同的思路、经验与对策A东部:内涵式发展、追求教育上的优质B中部:通过政策平抑"片追"势头、大量选派优秀教师培训农村教师或支教等举措,也营造出一种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氛围并取得一定实效C西部:大量引进国际援助对校长、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进行"地毯式"密集培训以及改进办学条件、推进学校发展计划等措施③发展中的问题A东部:如何巩固和发展"以强带弱"的成效与经验,将发展差异转化为发展资源B中部:如何真正解决区域和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和教育质量水平的差异,真正走出"片追"的价值误区C西部:经济脱贫如何迅速的转化为教育脱贫?具有本土特色的民族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化过程中不仅不被"化掉"反而彰显其时代价值?外援撤后如何实现自主的可持续发展2、基于定位的区域改革实践3、基于差异调研的政策选择〔东中西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一个区域内部的差异需要打破城乡分割的"双二元"体制二、中央、地方、基层的改革合力三者形成合力的关键在于:每一层面都要尽到自己该进的责任,同时对上一层面要创造性的推进实施,对下一层面则要权利支持。如国家正度这一层面,不仅要有周密的宏观决策与策划,而且要为地方和基层的改革与发展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区域政府这一层面,既要考虑如何落实国家政府的战略任务,又要考虑如何向学校提供必要的支持;学校这一层面,则要考虑如何为区域改革提供有价值的经验第三节学校改革的推进策略与可持续发展一、确立学校改革与发展的自主权学校改革与发展实现自主的这两个条件是学校主体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当学校获得了自主办学的权利空间,则顺理成章的有了改革和发展的自主权二、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要素〔一认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与要素:核心要素是学校主体自主发展的愿望、主体自主决策、主动策划的能力〔二在不断的更新性改革中形成学校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1、从学校发展规划的运作和管理与实践两个层面的改革入手,探索"管理中心下移、改革全面推进"的运行机制2、学校内部组织机构重组后引出职能转换与功能整合的新话题3、重心下移后组织改革进一步激发教师专业团队的活力4、学校的制度创新与文化生成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与双向建构效应①学校内部制度建设以关注成人成事为基本导向、以动态生成为基本方式②基地学校的制度创新以决策、研究、责任和评价为基本内容③在关注制度建设的同时重视制度创新与文化生成的相互促进第六章基础教育系统改革评析本章探讨的是中官层面基础教育系统的改革问题,是教育宏观决策的具体化。第一节基础教育制度建设与教育系统的整体变化教育系统与制度建设是国家佳教育系统的骨架一、基础教育的制度建设〔一教育机会均等取向下的基础教育制度建设——《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与修订①薄弱学校办学条件的改善②重点校与重点班的取消③不同学校校长与教师之间的合理流动—组织校长、教师培训和流动,加强对薄弱学校的建设④鼓励高等学校毕业生以志愿者的方式到农村去、民族地区缺乏教师的学校任教〔二基础教育制度建设的重要变化1、教育制度建设从外在于个人,向注重个人利益的正当性与合法性转变2、教育制度的运行由传统上以国家行政权利为主,向以法律法规为主的形式转变二、教育系统的整体变化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恢复教育制度的基本思路是"抓两头"〔高等教育和初等教育、"带中间"〔中等教育的中间路线为主。三、当前我国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一教育体制结构性失衡引起的公平和效率问题1、地区间教育发展不平衡2、城乡教育发展的不平衡3、区域内教育结构的失衡〔主要是涉及重点学校的制度4、阶层间的教育差异〔社会弱势群体,如贫困生,流动人口子女5、教育制度内部结构的差异①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发展上,我国政府过分偏重高等教育,而研究表明,在发展中国家,初等教育的收益率为25%左右,高等教育的收益率为12%左右,因此以高等教育为投资中心显然是不合理的。②我国政府应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对高等教育则应尽可能的拓展融资的多元渠道;③基础教育应保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而高等教育可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④依据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水平,应当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二自上而下、演绎式类推模式的局限问题四、我国教育制度建设的未来走向〔一以上下互动和自下而上的教育制度创新、教育制度供给模式,取代自上而下的教育制度供给模式〔二正确认识均衡与效率之间的关系:教育均衡发展是底线,效率发展是宗旨第二节课程观念与系统更新一、三十年改革历程〔一课程秩序的恢复与学科课程主导地位的确立〔1978-1985〔二学校课程权利分化与结构多样化〔1986-1993课外活动、选修课属于课程权利的配置,前者给教师更大的课程组织权,后者给予了学生更大的课程选择权〔三新课程的孕育与展开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建设〔1993-1998〔四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纵深发展〔1999至今推行教材多样化二、基本成就〔一课程体系建设系统初步形成1、初步勾勒了指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体系基本精神: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2、根据基础教育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与选择性原则,重建了新的课程结构体系〔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强调了综合性,加强了选择性,确保了均衡性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3、促进我国课程走向地方适应性与管理民主化〔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并存4、激活教育系统各项制度的改革课程改革是教育系统改革工程的一部分,给教育界带来的最大挑战莫过于"教师专业化"的挑战,其改革的成败归根结底取决于教师,因为教师是理想与现实、理论与时间之间的转化者。〔二新课程初步被教育界认同,并呈现可喜的变化三、经验启示〔一必须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渐进式改革是指在根本课程政策不发生较大的变化的情况下,对课程改革过程中的限制或阻碍因素进行逐步的改革〔我国的渐进式体现在许多方面:从发达城市的课程改革开始,扩展到全国等等;在改革方法上也是先易后难,摸着石头过河〔二要防止教育改革的差距拉大〔国外教育改革的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始后的2-3年,学校之间的改革效果开始产生差异。如果没有相应政策的支持,这种差异可能会随着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而加剧我国课程改革中存在两类明显的差距:1、地区差异:乡村教师对课改的认识趋向是消极,对课程和教材的适应性低,改革所带来的变化低于其他地区2、学段差异:即中小学之间的差异。调查结果显示,与小学教师相比,初中教师对课程与教材的适应性和对新课程教学、评价理念与方式的认可程度相对低〔三课程评价体制改革要同步推进我们有了先进的课程评价理念,但是依然严重欠缺评价的技术支持〔四课程改革的系统性工程有待完善〔比如高考中考政策,学校效能,教育质量监测制度,问责制度,经费保障制度,高中学分制度等有严重缺位四、未来任务〔一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保障系统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之一,牵涉人、事、物各个方面的因素投入。1、人:主要是做好我国教师教育工作,需要中小学甚至大学都能从课程改革的角度出发培养新型教师2、事:加强课程资源的制度建设3、物:增加经费投入,提供课程改革的财政保障〔二要加强评价体系的监督与管理,建立多层面、分工有序、相互协调的评价检测体系一直以来,我们的教育质量评价基本上等同于考试,评价的组织和管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尤其是教育质量检测体系的却是造成了严重的后果:1、考试成为一切衡量的唯一手段2、考试管理非常混乱,各钟利益集团假借各种质量检测名义进行各种缺乏科学性的考试,如学奥数之风3、结果公布不科学,考试功能异化,造成学校之间的恶性攀比,非理性竞争。因此。国家应建立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检测体系第三节教师教育系统改革一、两大阶段〔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教师教育系统的改革,可分为师范教育时代和教师教育时代〔一独立建制型师范教育体系的恢复与调整阶段〔1977-1998〔二多元化、开放型的教师教育体系化建设阶段〔1999-2004二、我国当前教师教育体制改的的整体趋势〔一职前教师教育体制:从封闭型、独立型的"单轨三级制"向开放型的"双轨两级制"培养体系转变〔二职前、职后教师培训体系的一体化与多元化三、我国教师教育未来改革的重点〔一农村教师队伍数量和质量的双重建设是重点〔二质量保障的层级化与体系化建设是重点第四节教育评价系统改革〔基础教育发展的关机在于科学的评价制度一、教育评价系统的变迁〔一同一招生考试:重建教育公平的基本杠杆〔20世纪70年代〔二科学化教育评价制度建设的自觉追求〔1977-1990〔三多种途径构建评价体系,引导"素质教育"的实施〔1985-2000这一阶段教育评价制度的建设主要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进行的多样化尝试性建构。〔四中国特色教育评价体系意向的提出〔2001至今在前一阶段,我国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主要是向国际社会学系和修正应试教育,但改变应试教育状况的成效不大。二、基本成就1、在评价主体上,随着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政校关系也开始调整,评价主体日趋多层化和多样化2、教育评价范围逐步扩大,教育评价结果的合理反馈愈来愈受到重视〔范围从学生到教师、管理工作、学科专业、学办水平等未来中国教育评价的范围将逐渐扩大到"一切教育和教育一切"3、评价功能上,在发挥鉴定功能的同时,日益注重发展和决策功能鉴定功能:按评价结果排名次、分档次,来发放教育经费等等,是典型的终结性评价现在的教育评价更加注重发展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4、教育评价机构和制度建设将进一步向正规化、规范化和科学化5、教育评价的方法和手段,注重运用现代科学〔定量定性相结合三、未来方向〔一正确处理标准化与多元化的关系〔学校主体参与和外部利益相关人的多元参与相结合〔二正确认识教育评价与学校教育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教育评价到底应该是管理的抓手和"指挥棒",还是教育质量内部的质量保障手段和措施,或者是保障和改进教育质量的绩效转本研究与专业服务?第七章基础教育学校改革评析第一节学校三十年改革思想突破一、学校办学理念的转向:专业立校二、学校办学战略的突破:优者优先—在教育资源比较匮乏的时候,让一部分学校优先发展起来,既可以为"后发学校"提供标杆,也能保证国家优秀人才不会因为教育资源的匮乏而被耽误。三、学校办学标准的提升:教育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化,素质教育等等四、学校办学价值观的转换:均衡发展,全面育人—长期以来,学校办学的价值观就是"多出人才与快出人才",存在很大的弊端第二节学校管理改革一、校长负责制的确立与完善—校长由政府委派,直接对人民负责,学校一切问题校长有最后决定权。由四个基本要素组成:上级机关领导,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监督保证,教职工民主管理二、学校内部组织架构的变迁三、学校人事管理推进聘任制四、学校教学管理专业水平提升—为了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的发展,学校在教学管理上也不断推出专业化的制度予以保障,其中教师职称制度、结构工资制度和学校绩效奖励制度最为重要五、徐晓与社会互动的增强—学习型社会六、学校管理改革的发展趋势与问题趋势:1、学校法人地位与办学自主权逐步形成2、校长与学校的关系,完成了从家庭中的"家长"向民主管理中的"班长"再向学校法人代表的三种转换,使得学校管理更加民主与科学3、在教师管理中,更多的强调了学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专业权力与责任,解除了教师与学校,学生与学校,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人生依附关系4、在调动教师积极性,提升学校教育质量,采用的制度与方法更加丰富问题:1、学校内部权力结构中,行政权威过强,专业权威过弱2、学校管理重心靠上,掌握管理决策权的人离管理问题较远,离管理问题最近的人掌握的决策权较小3、学校教师间的竞争在加剧,教师间的合作越来越少,整体提升教育效率的机制也少了。第三节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学校教学改革深化一、学校教学价值观的更新1、教师活动促进师生生命成长的价值得以进一步确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2、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对社会共有精神文化财富的个性化与创生性的占有这一任务受到关注3、教学价值观的多层次体系逐步清晰化二、学校教学过程中的多元探索与更新三、学校教学评价的探索与发展具体到教学评价改革上,逐步体现出以下特征:1、教学评价内容的变化—从知识掌握到关注道德品质、能力发展2、教学评价主题的多元化—对学生评价方面,在传统的教师评价、教育行政部门评价的基础上,增加了学生评价的内容;对教师教学评价也增加了教师自评;家长、社会参与教学评价的趋势也日益明显3、教学评价过程的动态性和发展性—教学评价不仅需要有诊断的功能,而且还需要有促进发展、引导改革的功能4、教学评价体系的不断拓展第四节学校德育模式的变化一、学生行为规范的形成与变迁二、学校德育课程设置与变迁1、课程目标:课改之前的课程大纲重道德知识、轻视道德情感,而新标准将学生的道德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品德能力作为培养的重点,更多的注重学生的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2、课程内容:课改前的课程内容更多的是社会性功能取向,表现为成人化和教条化,课改后内容设计将儿童生活放在首位3、教材与教学:教材只是"信息的载体",减少教材对教师的约束4、评价标准:注重发展性评价三、学校德育管理改革第五节发展趋势:学校教育的整体转型一、价值提升二、重心下降—教育教学层面、学校层面、行政系统层面三、结构开放四、过程互动五、动力内化—基础教育改革需要进一步促进教师个体改革动力内化,校长等管理干部的改革动力内化第八章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国际借鉴与本土探索第一节教育思想的碰撞与融合一、人力资本理论与教育战略地位的确立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而教育是人力资本形成的主要途径二、教育平等思想与教育公平的追求教育平等思想对教育公平官的影响上集中体现在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上,横向维度表现为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纵向维度上表现为起点平等、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三、终身教育思潮与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建立第二节教育管理的民主化进程一、教育民主与各国教育管理改革经验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的民主和民主的教育两个侧面—前者是民主的外延扩大,即把政治民主扩展到教育领域,使受教育成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后者是教育内涵的加深,即把专制的、不民主的、不充分的教育改造成民主的教育二、管理从集权走向分权三、现代学校制度的探讨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根本问题是教育管理系统集权和分权的问题四、学校管理:从科学管理走向校本管理校本管理是一项强调教育管理重心下移,把中小学作为决策主体,通过将重要决策权从州、县、地方学区转移到每一所学校的教育改进策略。核心是学校自主与共同决策,共同决策主要是指教师、家长和社区成员参与学校的各项决策第三节基础教育创新与质量提升一、影响基础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的主要思想〔一教育创新〔创新的含义比发明更为深刻,它必须考虑在经济上的运用,实现潜在价值。只有当发明创造引入经济领域,它才成为创新;另一种解释:创新是把感悟和技术转化为能创造新的市值、驱动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标准的新产品、新的过程与方法和新的服务创新与学习始终是密不可分的,创新的核心是知识的创新〔二全球化思潮—全球化带来的国际文化的理解二、国外基础教育创新与质量提升的经验三、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1、改革过程中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综合课程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关系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教授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5、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第四节结语一个教育系统只有当它牢牢地扎根于本地的、地区的和民族的环境中去,才能以他的经验、思考能力尤其是以它的判断来丰富别国的遗产。然而,具体的确定各国教育系统的特性又得依仗国际合作。第九章中国基础教育科学发展的战略抉择第一节做好战略规划,重点突破,全面推进一、推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1、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起关注点有三:一是不同区域之间;二是区域内部不同学校之间;三是不同群体之间,特别是弱势群体。2、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应当合理配置资源:一是要加大教育经费投入总量;二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坚决杜绝偏重"重点校"的偏向;三是加强对基础教育经费拨付、使用情况监督管理,以及对中小学生办学质量的检测评估。二、基础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调整1、基础教育系统内部结构的调整,需要明确自身所处的位置和肩负的使命,在此基础上确定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普遍提升公民素质2、基础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调整,需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改革主体认清当代中国社会与教育改革的意义3、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调整,还包括对来自各方的多种形式的资源和支持进行合理配置以优化利用—即善于争取资源,也可以有效利用4、基础教育系统内部的结构调整,最终要落实在各种具体工程部分的发展改革上。如文化的培育、组织改革、制度创新、运行机制的创建、管理体制的更新等三、基础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与全面提升1、内涵式发展的含义:在对学校规模不作大的扩张的前提下,挖掘内部潜力,通过合理的内部体制、机制改革与调整,使现有教育、教学资源达到最大的利用率2、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中应克服的问题:①"外动内不动";②"心动行不动";③"上动下不动"3、克服上述三种现象:①需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回归本位,将办学自主权还给学校②基础教育的内涵式发展之路,还需要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加强宏观监控、评估和政策支持四、制定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长远规划——改革的成效往往需要长时才能显现出来第二节重构培养目标,促进个人终身发展与人生幸福一、培育基础性学力1、更多的着力于唤醒学生的学习需求,培育积极的学习态度,促使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向主动学习、自主选择的学习主体转换2、应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多维、多向学习能力,包括工作、生活、与大自然的接触中学习,与他人合作中的学习,以及通过反思来实现的自我学习3、应着力培养学生选择、重组、创造性转换信息的能力。在庞大的信息化时代,学生应学会对信息的重组,才能防止淹没砸信息中二、唤醒生命自觉1、培养学生的主动性意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自主选择、自主策划的意识和能力3、引导学生建立起清醒的自我意识,他是个体的自我概念、自我理解、自我评价、自我反思以及元认知的综合性体现三、提升生存智慧1、要培养学生从容大度的襟怀,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2、教育学生学会发现他人,理解人性的丰富性、多样性与共同性3、培养学生学会体验幸福。追求幸福,创造幸福第三节深化教育科学研究,促进基础教育科学发展一、合理的吸收教育研究成果,实现科学决策1、避免单存依靠经验判断、个人意志决策的误区,将决策建立在充分的学术研究基础之上。2、促进教育研究与教育决策的有效沟通,一方面需要教育决策主体对学术研究之于决策价值有清醒的认识。另一方面,实现教育研究与决策的有效沟通,还需要双方实现立场的转换二、借助学术研究力量,促进基础教育改革深入学术研究力量的参与:1、有可能帮助实践主体发现有价值的新质,并给予及早培育2、有可能帮助实践主体剖析实践行为背后隐藏的诸多观念误区,促进教育实践主体的觉醒,从而改变原有的观念和行为3、通过理论因素的渗透,改变实践主体的思维方式和看待问题的参照系三、加强教育学科建设,提高其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影响力和贡献率1、确立明晰的学科立场,加固教育的生存根基—深刻的了解本学科的过去现在未来2、密切关注现实教育问题,创生出有解释力和影响力的教育理论,真正发挥教育学科对基础教育的价值3、教育学者要有自觉的转化意识,促进学术研究成果向教育决策、教育实践等领域转化。这是学术"介入"现实、发挥其现实影响力的途径第十章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方法论探究第一节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前提预设预设是一切改革策划的出发点一、以对人的理想图景的描绘和培养目标的重新设定为前提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需要什么样的教师?每个时代的教育改革者都需要以袭击的方式回答这个问题,它既是教育改革的理论前提,也是其实践前提。〔一从"无生命立场"转向"生命立场"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二从"生命立场"深化到"具体个人"的立场进入21世纪后,先后出现了人的生存、日常生活、生境、具体个人、生活实践等一系列相关概念。这是直接针对以往教育和教育学研究中对个体形成的忽视和抽象化讨论现象,揭示教育实践的具体性独特性与"具体个人"成长的关系〔三从"具体个人"拓展到"主动、健康发展""新基础教育改革"阶段,学生的健康问题呈现出更为复杂的事态和更多的新难题,提出将学生个体健康,尤其是精神和心理健康以及思想品德和社会性的健康,作为教育价值的核心内涵之一〔四从"主动、健康发展"推进到"培育生命自觉"一个人如果既能看到生境对自我的限制,也能在生境中寻找自己的生存发展之道,避免以对生境的顺应或报原来替代对生境的主动改造,又能自觉意识到作为一个社会的人还应称道的社会责任、积极改变现状和寻找理想发展空间。二、以知识性质的理解与预设为前提知识的概念与教育的概念是无法分离的,因而,我们关于知识和认识方面可能存在的许多问题的回答,对我们教育者如何思考与行动将有重大影响〔一知识性质的预设成为教育改革的起点"什么样的知识最有教育价值?"教育改革应打破对知识性质和知识运用的传统预设,树立新的预设开始。〔二当代知识创新或增长的特征成为学生素养的重建起点从知识性质的预设出发,教育改革者对学生的关注就具有了"知识视角"。由此视角出发,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就成为课程知识教育价值之一。1、知识观更新与教育改革的关系当代知识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内在、开放、动态的知识本质观;多维、互补的知识价值观;积极内化、主动生成、合作建构的知识获得观。以此为核心和前提,基础教育改革应认真处理好知识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问题2、知识创新与知识生产者素质的关系①知识增长方式已从积累式的增长转变为批判式的增长—这要求知识生产者具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批判意识、理性意识以及对于不寻常现象的高度敏感性②知识的增长不只是分科式的,且出现了综合式增长,新的知识大量来源于跨学科的研究,传统学科界限趋向模糊—这要求知识生产者拓展自己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跨学科研究的方法,学会与不同学科背景的人一同工作③知识的增长已经从不确定性的增长转变为不确定性的增长。所有的新知识都必须向进一步的批判开放—知识生产者必须放弃本质主义的心态,接受知识的多样性和可错性,培植一种在认识论上的宽容和对话意识三、以改革性质的批判为预设对改革性质进行准确的判断和定位,将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改革策略和步骤和精准性,有助于改革过程少入误区,逐步深化第二节国外教育理论对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适切性问题一、国外教育理论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理念的适切性构成理论核心的基本理念是否适合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是应该加以考量的首要问题例如"多元智力理论"提出的核心点是正视学生的差异,发展学生不同的潜能,对我国一刀切的教育模式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是并不可能成为直接和整体意义上指导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对于这一点是要清醒认识的二、国外教育理论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目标的适切性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确立的改革目标中,有一些与"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的追求相一致,主要体现在课程目标、教学改革目标以及人才培养目标三个方面1、课程目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点放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以及课程管理上,期望通过改革使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课程内容更贴近社会生活,课程管理更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2、教学改革目标:教学改革的重点放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学习形式三方面。教学理念上,要树立起尊重与平等的理念,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学习形式上,提倡自主学习,提倡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以及独立研究学习。三、国外教育理论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文化传统的适切性第三节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单位一、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单位类型分析对中国基础教育基本单位的划分与厘定,以及宏观、中观、微观三种层次区分,存在不同的视角或立足点二、基础教育改革中不同单位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一社会生态与教育改革关系社会是教育改革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教育改革能否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能否与社会形成和谐互动的关系1、关系演变过程:在当代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有关社会与教育关系的理解,经历了三个阶段三种观点——社会决定论、相互影响轮、双向生态建构论2、社会与教育会为生态我们应把教育当做整个社会的基础,视它为与社会经济命脉一样重要且不能相互替代的社会精神命脉与人源命脉。全社会及其任何一个子系统都有教育基础问题,都有与自身系统发展的教育问题和支持学校教育系统发展的责任与义务。要做到教育的社会化和社会的教育化,形成终身教育思潮3、中国语境内社会与教育关系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障碍社会生态建设和教育生态发展改革的关系,一旦进入到中国基础教育改革这一特殊语境,就会呈现出自身的特殊困难和障碍①教育经费的落实和办学物质条件的保证。社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和政策导向上的某些偏差,培养了学校为筹措经费而改善办学条件和教师待遇的各种形态的市场商业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教育的公益性提出了挑战②社会生态对学校教育的影响不只是物质性的,也是精神、道德和价值观念有关。③教育改革的目标取向和价值取向,与社会各相关阶层之间也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