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步:品读——领会意境第三步:品读——领会意境初中语文现代诗歌阅读教学试探第一步:吟读——整体感知指导学生初读诗歌,读准字音,把握诗歌节奏、重音,来初步感知诗歌内容,体验对诗歌的最初感受。在让学生初读感知诗歌时,先结合诗歌的特点,利用网络资源,指导学生点击“诗音画”相结合的诗文朗读材料,创设学习氛围;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欲望。引导学生一方面注意诗文朗读材料中诗歌节奏和重音的处理,另一方面,在阅读诗歌时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在网络环境下专题学习网站中,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诗歌相关的诗人经历,时代背景,创作动机以及诗歌作品的社会影响等,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亲近教学文本,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感受诗歌的情感基调。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自由读诗,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和重音,注意诗歌的语调、语速和感情等,学生自读后,在全班、吟读,在抑扬顿挫、轻重疾徐的朗读中,可以传达出朗读者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程度。通过大家评评议议,在反复的吟读中一次次感知诗歌的内容。朱自清说:“吟诵,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能理智地了解,而且能亲切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和理法就化为自己的东西。”实践证明,吟读可以让学生领悟到文章的丰富内涵,体味到其韵外之致,得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美感。【吟读的具体方法】配乐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两人对读、男女对读、分小组读、表演朗读、多人交替读、常速读、快读、慢读、轻声读、高声读、竞赛读、接力读、模仿读、限时读、自选读等,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摇头晃脑、自我陶醉、身受感染,读之以情、读之以趣、读之以理、读之以思、读之以法,在读中领悟语言学习的乐趣,还了学习语文的真正魅力,代替老师的枯燥的条分缕析,还语文的本来面目。【吟读符号】逗号、顿号停顿(1拍)分号、句号、省略号停顿(2拍)段与段之间停顿(3拍)连续(^)重读(▲)轻音(△)升调(T)降调(1)快速(——)慢速(---)等等,有了这些符号,学生便于确定基调、处理轻重、调节停顿、控制语速,更准确地传达出自己对于言语的外部形态和内蕴品格的感受和理解。第二步:说读——体会感情所谓说读就是通过意象,运用联想想像把它联成一个完美的意境,感悟诗情,从而体会诗歌作者要表达的情感。在这一环节,在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去感受体验。教学时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想象此时、此景中自己会有什么感受,重视对诗歌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并让学生带着这种感受模仿诗人在此情此境中诵读诗歌,体验诗人表达的意思、抒发的情感。在学生感悟有困难时,教师要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再次结合网络学习专题中关于诗人写作的背景,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甚或网络课件中富于启发性的画面等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名蜃整理一_优秀资源名蜃整理一_优秀资源所谓品读就是通过品味诗歌的语言,领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在这一环节中请学生自由读诗,引导学生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并把自己体会最深的词、句或诗节用“美,美在—”这样的句式表达式出来,学生分小组读后交流,再在全班范围进行讨论,教师随机点拨、小结。此环节它是诗歌感受鉴赏的实践活动,应充分注重对诗歌的个性解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中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要一味追求统一答案,更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第四步:背读——反馈重构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学生在情感上与诗人产生了共鸣,这时再次利用网络课件播放音画结合的朗读材料,此时一幅幅画面历历在目,一种熟悉的声音在耳边回想。再让学生把自己看作诗人来诵读诗歌,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选用最能表现自己情感的形式朗读,进而成诵,在背读中再次感悟情感,从而达到了“诗人心中之诗——纸上之诗——读者心中之诗”这样一个鉴赏过程,完成了诗歌的重构,即再创造过程。在此环节,教师应进行背读指导,引导学生从诗歌结构上发现规律,感受诗歌的建筑美,加深印象,使当堂成诵成为比较容易的事,完成新课学习的反馈。第五步:赏读——延展创新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通常我们的审美过程是从接触(听或看)到文本的那一刻就开始了,而到离开文本时审美的体验并未结束,这种在审美过程中所获得的体验和感受往往还会跟随着我们,继续保持,甚至随着人生阅历的增加,有可能还会加深。例如我前面讲到的学生学习《背影》一课所获得的审美体验就保持到现在,接近十年,也许今天他的感受还会更深。在学生感悟诗情并能流利地背诵诗歌后,指导学生将诗歌文本与课外搜集的与此风格内容相似的其它诗歌加以对比,进行深层次赏析,扩大学生的阅读积累量,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在深层次赏析的基础上,还应鼓励学生通过工具书或上网查阅资料,欣赏别人的赏析、评价,进而撰写出个人课外再读的新感受、新体会、新发现,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赏评也在网上发布,与其它不同的见解进行交流。【模式范例】下面以《乡愁》一课为例,说明如何运用这一模式。课前发动学生采取“小组合作、共同探究”的方式,在网上、报刊、书籍中收集到大量与《乡愁》有关的资料,将其编选入网络课件中,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了解与“乡愁”有关的信息,亲近教学文本,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从而激发学习主体的创造性活动的开展。在进入《乡愁》一课学习之前,利用网络课件播放一组精美的风景画,画面上依次出现“诗音画”、“天地人”“真善美”等字样,并辅以优美的旋律,为后面的诗歌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导语:诗歌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它有“文学之母”“语言的钻石”之美称,今天我们将要步入诗歌的殿堂,学习一首现代诗《乡愁》。乡愁历来都是文人墨客说不尽道不完的主题,我国伟大诗人屈原在《九章哀郢》中写到:“狐死必首丘”,也就是说狐狸在死的时候必然将头朝向出生的山丘。兽犹如此,人何以堪?是啊,树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无论你走得多远,但总犹如风筝一样,有一根用眷眷爱心织成的丝线紧紧地握在母亲手中。你的根是在故园的井土之中,故园暂不能还,便滋生了那宝马香车也载不动的乡愁!乡愁啊,乡愁,你是什么模样?为什么千百年来的人们想起你总是心惊魄动,泪水涟涟?下面让我们一起步入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那如烟似雾的乡愁世界。二、学习之前,我们首先了解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1、通过意象领悟诗歌表达的情感;2、体会新奇的比喻所显示的超凡的想象力。三、(作者简介:)一首怀乡诗,满腔故园情。余光中以一首情韵悠长的《乡愁》饮誉神州,而被称为“乡愁的使者”。他是当代诗人,作家、文学评论家。1928出生于南京,1949年随家赴台湾,被称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等十多种。第一步:吟读——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学生体会,并用笔在书上轻轻划出节奏。2、学生结合专题学习网站中的有关划分节奏的相关知识,自由读诗,教师指导、点拨,注意读出节奏,语调:深沉;语速:缓慢;感情:愁(借诗抒心中之愁)。3、利用多媒体课件赏读著名主持人陈铎吟读的《乡愁》一诗有助于我们理解诗人内在的情感。4、赏读后引导学生对四个诗节比较,陈铎朗读时一个诗节比一个诗节沉重(愁怨:一个诗节比一个诗节更深)。为什么会这样呢?第二步:说读——体会感情下面进行第二步说读:所谓说读就是通过意象,运用联想和想像把它串联成一个完美的意境,从而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乡愁本来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本诗中,作者是用什么事物把它形象、生动、具体、可感地表现出来的?学生:诗人运用了四个比喻句,把乡愁投射到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具体可感的事物上,在诗歌当中,我们称这种情感化的客观对应物为意象。我们读诗不能仅仅停留在这四个事物本身,而应该通过这些形象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何人在干何事,他心里想到的是什么,想象的时候应注意要和每一个意象有所联系。比如:第一诗节:“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通过邮票,我们也许会想到这样的画面,小时候,少年的我为了求学,远离母亲,此时正在昏黄的油灯下给母亲写信,信中会说些什么,心中会想起什么呢?(仿佛想起母亲送我到小村外,关心的话儿说不完)“我寄愁心与邮票”,只好托它载去我对母亲的思念。起名:母子别邮票——母子情深——依恋朗读时注意:此时的作者是“少小离家”为读书,未经世事,还略带“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感觉,更多的是对母亲的依恋。第二诗节:夫妻别:少年已成长为青年,由船票想到一位青年在拥挤的船中,手持一张窄窄的船票,不由想起(美丽的新娘,话别时的泪眼,上船时不停的挥手,无限牵挂的文物话语)。真是“一种相思两种闲愁”,可一想到即将与她见面,一丝淡淡的喜悦又涌上心头。真是船票窄窄,相思殷殷。(朗读时注意在与妻子分离的淡淡的哀愁中还有一种温馨的思念和似水柔情。)船票——夫妻恩爱——思念第三诗节:生死别由坟墓我们可以想到当“我”归心似箭地回到朝思暮想的家乡时,却再也听不见母亲慈爱的呼唤,看不到母亲和蔼的笑容,感受不到母亲温情的爱抚,母亲念儿成疾,也长眠于地下。:“我”跪在坟墓前,后悔当初为何要离开母亲,责怪自己为何不早日归家,内疚自己没有尽到儿子的孝道。哀悼母亲凄凉的一生。这一切只留下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浓浓悲哀,坟墓是矮矮的,而心中的哀怨却是浓浓的。(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朗读时恰当运用颤音,表达一种深深的哀怨。)坟墓——生死悲痛——哀怨第四诗节:故园别幼儿时恋母情浓,年轻时思妻情切,与母亲的死别更是人生中无法弥补的伤痛。但不论是生离还是死别,都比不过现在那与祖国大陆分离的乡愁更为深广。有多少像诗人一样的台湾同胞,他们在经历了人生几多沧桑之后,此时已是人生的暮年,他们白发苍苍,老态龙钟,站在高山上向大陆眺望,耳旁仿佛传来亲人的呼唤!想渡,却被这浅浅的海峡所阻!这人为的分离,它阻断了多少亲人团聚的梦想,又使多少人肉分离,天人永隔。这海峡的浩荡之水啊,怎比得过千千万万游子的思乡之泪的多、深、重!这是炎黄子孙旷古的乡愁之泪啊!所以海峡浅浅,悲怆深深。海峡——思乡哀愁——期盼朗读时注意:第四诗节诗人由个人的悲欢离合升华到家国之思,此时犹如乐曲达到高潮!所以要读得荡气回肠,一波三折,特别是最后一句要一字一顿,语调上扬,“在——那——头”读出期盼团聚期盼统一的感情。(每一诗节交流后,教师进行朗读提示,学生自读、齐读,读出感情。)第三步:品读——领会意境1、请学生自由读诗,体会诗歌语言,并把你的体会最深的一句用“美美在”这一句式表达出来。(教师示范,如:“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意象美,美在它们选取了代表“漂泊”、“隔离”、“诀别”的具体事物来承载抽象的难以捕捉的恋国、思家的乡愁。)2、学生自读,讨论交流,教师随机点拨、小结。学生明确:(1)枚、张、方、湾,这些量词美,美在富于变化,准确形象地表示出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形状。(2)小小、窄窄、矮矮、浅浅这些形容词美,美在反其意而用,表达了作者依依思亲、殷殷思念、浓浓哀怨、深深的期盼之情。(3)“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这些时间词美,美在它们不露痕迹地表示出时间的变化、情感的步步增强。(4)“这头、那头、外头、里头”这些方位词美,美在它们自然显示了空间的隔离,反复使用营造出一种字字关情、琅琅上口的韵律。(5)“乡愁是……”这一句式美,美在它营造出一种回环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6)文章字数相同、结构相似的小节美,美在整齐,美在对应,美在情感的层进。第四步:背读——反馈重构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体会到了诗歌的情感,品味诗歌语言,《乡愁》一诗已走入了我们的心中,合上书,一幅幅画面历历在目,一种熟悉的声音回想耳边,我们只需要把这种感受捕捉住,用自己的嘴说出来,一句句诗句就琅琅上口了。从而达到再次背诵的目的。1、再次听录音,心中默记,口中默念。再次感悟情感。2、背读指导:①本诗以时间序列为线索。②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③关情对象:母亲、新娘、母亲、大陆④显示空间距离感的词是:这头、那头(第三诗节:外头、里头)3、学生齐背,分小组竞赛背诵完成新课学习的反馈。第五步:赏读——延展创新1、请学生用一句话说说自己感受到的乡愁是什么?2、将本诗与余光中的其它“乡愁”诗进行比较,体会本诗的特点。3、结合工具书或网上资料,撰写个人感受,并在网上发布、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脊椎病的运动处方
- 关于安全行驶
- 儿童乘坐游乐设施的安全须知培训考核试卷
- 建筑物拆除前的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措施考核试卷
- 危险化学品管理知识培训考核试卷
- 实习期间实习生协议书
- 安保特种车辆突发事件
- 图书馆建设工程监理人员管理办法
- 赛事活动标识标牌招投标函范本
- 石油公司勘探工程师聘用合同书
- 2024时事政治考试题库(100题)
- DL∕T 5776-2018 水平定向钻敷设电力管线技术规定
- (正式版)SH∕T 3548-2024 石油化工涂料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 教育新篇章:数字化转型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云南大学
- (高清版)DZT 0432-2023 煤炭与煤层气矿产综合勘查规范
- 北京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
- 议论文段落写作——茹清平
- (完整版)驾驶员违章违规处罚办法
- “六项机制”工作实施方案
- 精神病问诊过程示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