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穿刺终稿_第1页
动脉穿刺终稿_第2页
动脉穿刺终稿_第3页
动脉穿刺终稿_第4页
动脉穿刺终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动脉穿刺

王灿有创测压的优点持续实时血压监测重复动脉采血间接测压失败通过动脉波形获得诊断信息适应症严重创伤和多脏器功能衰竭,以及其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病人。各类休克病人。严重高血压、危重病人。术中需进行血液稀释、控制性降压的病人。低温麻醉的病人。需反复动脉血气分析的病人。禁忌证侧支循环不良者(Allen‘s试验阳性)。局部皮肤感染者。凝血功能障碍者为其相对禁忌证。置管部位桡动脉足背动脉肱动脉股动脉还有尺动脉、腋动脉、颞动脉等。置管前侧支循环的检查

Allen‘s试验:(1)患者举手握拳以驱血,同时压迫尺桡动脉;(2)将手放下,自然伸开手掌;(3)松开尺动脉6秒内手掌色泽回复,表明尺动脉通畅7秒至15秒可疑;15秒钟以上说明尺动脉血供有障碍。置管前侧支循环的检查足背动脉穿刺前需了解胫后动脉供血情况。即压迫足背动脉后,再压迫拇趾甲数秒钟,使大拇趾变苍白,解除对趾甲的压迫,若颜色迅速变红(6s内),表示侧支循环良好。如侧支循环不佳,不宜行足背动脉穿刺置管。桡动脉置管术最常用技术简单易行并发症少手部的侧支循环丰富操作流程患者仰卧,左上肢外展于托手架上,腕部垫一纱布卷,使手腕背屈,拇指保持外展。定位:桡动脉在桡侧屈肌腱和桡骨下端之间纵沟中,桡骨茎突上下均可摸到搏动;术者摸及桡动脉搏动,食指在轻轻牵拉,穿刺点在搏动最明显处的远端0.5cm。常规消毒铺巾,摸好动脉走行作浸润麻醉,以预防穿刺时发生动脉痉挛。初学者最好不要带手套,这样摸动脉的感觉更好。血压低时动脉搏动不清,可给以升压药。一般在动脉搏动的正上方进行局麻,局麻药1-2ml,浅浅的打个皮丘,以不穿到动脉为最佳。局麻打好后,用棉球压迫一下,一是可以使局麻醉药散开,避免隆起;二是可以防止出血。一般30°~45°的角度在动脉的正中进针,针的垂直方向要和动脉正中线在同一平面上;如果偏离正中,即使穿到了,置管也有困难(置管困难可能大多在此)慢慢进针,穿到血后,尽量放平。如果穿不到,退到皮下,稍微改变方向,再进。如果多次改变方向后,还没有穿到,可能套管针已经堵塞。穿到血后再向前推进1mm左右(套管针和针芯一起),停止前进。退针芯,套管内充血,则缓慢推进套管,动作一定要轻柔。推进套管至顶点,同时用手压住套管的前端,拔出针芯。接动脉换能器换能器要提前把空气排掉。用胶布固定于腕部,以防针滑出,去除腕下垫子,用肝素盐水冲洗,保持导管畅通。直入法穿透法穿透法钢丝导入法钢丝导入法肱动脉穿刺置管肱动脉起于腋动脉,走行在正中神经的尺侧,在其行程的中三分之一区正中神经在前方通过,应尽量避开在该区穿刺,以免损伤神经。患者取仰卧位,臂外展与躯体越呈直角,并置于托手架上,在肘窝上方1—3cm肱动脉搏动最强处定为穿刺点。采用30°~45°穿刺。足背动脉穿刺置管足背动脉来自胫前动脉,在内、外踝连线中点下方(相当于小腿横韧带下缘)。此动脉向前下、经胟长伸肌和趾长伸肌之间。操作方法穿刺点定于足背动脉搏动最显点的前下方1cm处。右手持穿刺针进入皮下,以左食指、中指探摸着足背动脉博动点,缓缓穿刺,当有穿破血管感觉或有血液流出,应再进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