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工程编录与取样课件_第1页
探矿工程编录与取样课件_第2页
探矿工程编录与取样课件_第3页
探矿工程编录与取样课件_第4页
探矿工程编录与取样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探矿工程编录与取样PPT[学习]探矿工程编录与取样PPT一、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

㈠、地质编录的概念㈡、地质编录的种类一、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㈠、原始地质编录及手段1、原始地质编录概念

把直接观察到的地质现象及经综合研究的结果,正确、系统地用文字和图表加以表达与说明,解决和反映找矿工作中的地质问题,是矿产评价和找矿的基础。2、原始地质编录手段包括数字、文字、图象、磁带、磁(光)盘等。㈠、原始地质编录及手段㈡、原始地质编录的种类1、原始地质编录

是用文字、图表等形式对天然和人工露头、岩心(粉)及标本、样品所揭示的宏观和微观地质信息进行记录和素描。

取得材料:⑴文字材料:⑵图表材料:⑶实物材料。2、综合地质编录

是对原始资料综合研究所获得的成果,是原始地质编录的深化。通过综合编录,把各种零散材料系统化,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以达到指导找矿和矿产评价的目的。

取得材料:⑴文字材料:⑵图件材料:⑶表格资料:㈡、原始地质编录的种类3、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内容⑴、现场编录观察地质现象、采集标本、样品,测量地质体的位置、产状、形态、规模等数据,并用适当的记录手段和方法进行编录。⑵、整理根据各种测量和鉴定、测试成果对现场编录进行修正、补充、归纳、整理,编制必要的图表,并按规定的格式整饰。3、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内容4、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⑴、客观真实性:真实、客观、准确、全面的反映地质现象,区别实际和推断资料。⑵、及时性:地质编录是一项经常性工作,便于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及时指导,减少盲目性,提高有效性。⑶、统一性:矿产评价是循序渐进、由许多人共同完成,统一格式和表达方法才能便于整理研究。⑷、针对性:对地质现象描述、素描、取样及编制图表,应据工作项目和对象所显示的情况有目的的进行。4、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二、探矿工程的种类、选择及布置㈠、探矿工程施工目的㈡、探矿工程的种类㈢、探矿工程编号㈣、探矿工程的选择㈤、工程布置的原则㈥、工程网度二、探矿工程的种类、选择及布置㈠、探矿工程施工目的

探矿工程是地质找矿和矿产评价的重要手段,目的是揭露松散覆盖的和地下深处的地质体主要是矿化、蚀变带、矿层和物化探、重砂等异常。㈠、探矿工程施工目的㈡、探矿工程的种类1、坑探工程

⑴、轻型工程

探槽、浅井、浅坑、剥土等。

⑵、重型山地工程

平硐、石门、沿脉、穿脉、竖井、

斜井、天井、暗井、上山、下山等。

2、钻探工程㈡、探矿工程的种类㈢、探矿工程编号由工程代号、勘查线号及工程序号组成。1、工程代号用大写字母汉语拼音,如ZK、TC、BT、SJ、QJ、YM、CM、PD、CK、LL等。2、勘查线号以勘探阶段最密的间隔编号,用2位数字,中央为00号,图左和下为奇数,图右和上方为偶数,向外顺序编号。3、编号方法工程代号+勘查线号+工程序号。ZK0001、TC0201、CM0101等。㈢、探矿工程编号㈣、探矿工程的选择

1、地质因素

2、地形地貌因素

3、水文因素

4、自然、经济因素

5、探矿技术因素㈣、探矿工程的选择

1、地质因素

2㈤、探矿工程布置的原则

1、垂直异常、矿体和含矿构造走向的原则

2、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疏到密、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

㈤、探矿工程布置的原则㈥、工程网度1、确定工程网度依据勘查类型确定,主要有5个因素:⑴、根据主要矿体的规模;⑵、形态复杂程度;⑶、矿层(体)厚度稳定性;⑷、主要有用组份分布均匀和内部结构复杂程度;⑸、构造复杂及破坏程度。㈥、工程网度铜、铅锌、银、镍、钼矿床勘查类型工程间距建议表铜、铅锌、银、镍、钼矿床勘查类型工程间距建议表岩金矿床勘查类型工程间距建议表岩金矿床勘查类型工程间距建议表2、工程间距确定方法⑴类比法⑵统计法2、工程间距确定方法三、探矿工程编录㈠、探矿工程编录的基本要求㈡、探槽工程编录㈢、浅坑、剥土工程编录㈣、浅井工程编录㈤、坑道工程编录㈥、钻探工程编录三、探矿工程编录㈠、探矿工程编录的基本要求主要有工程素描图、柱状图及相应文字描述、各类样品登记表等。1、素描图主要用花纹表示地质现象,比例尺一般为1∶50-1∶200,柱状图为1∶200-1∶500。2、文字描述主要有矿体、围岩、岩矿石名称、岩性变化、蚀变特征、产状、接触关系、构造等地质现象。3、使用规定的记录设备和材料。㈠、探矿工程编录的基本要求3、工程网度要求⑴、预查阶段以找矿为目的,使用的工程很少,为普查提供依据。⑵、普查阶段一般没有具体要求。普查阶段一般考虑控制远景即可,地表有稀疏工程控制、深部有工程证实即可。⑶、详查阶段一般要求有系统工程控制矿体的总体范围,基本控制主矿体的特征、空间分布,基本确定矿体的连续性,基本查明矿石物质组成、矿石质量。在各矿种的勘查规范中都附有相应的基本工程间距建议表。⑷、勘探阶段要求详细查明主矿体的特征、空间分布,详细查明矿石物质组成、矿石质量,赋存状态、矿石类型,对破坏矿体的断层应有工程控制。一般是在详查基础上加密。3、工程网度要求㈡、探槽工程编录1、探槽工程施工要求⑴、覆盖层厚一般小于3米。⑵、深入基岩0.3米,底宽0.6米,槽口宽度便于观察和保证安全。

㈡、探槽工程编录2、探槽工程的布置⑴、有明显延长方向的层状、似层状、脉状矿体或含矿层、蚀变带一般布置成剖面系统;⑵、等轴状的矿化,按十字型布置,根据需要加密成廿型、卅型。2、探槽工程的布置按剖面布置探槽最为常见,根据作用可分为主干探槽和短槽。后者应尽可能保证各探槽之间矿体的连接可靠,其标志有:①、上下盘地质情况对应;②、对于走向连接有不同方案时,可适当布置沿脉槽;③、相邻探槽同一矿体产状、厚度、品位等无重大变化;④、符合“V”字型法则。

按剖面布置探槽最为常见,根据作用可分为主干探槽和短槽。后者应3、槽探工作的管理⑴、按设计实地布置并下达施工通知书;⑵、及时检查是否已达到地质目的;⑶、施工中要随时注意松散层的变化及槽帮有无坍塌可能;⑷、竣工验收。3、槽探工作的管理4、探槽工程原始编录适用于探槽、浅坑、剥土、采坑及其它人工和天然露头。⑴、素描图作法

①、坡度展开法;②、平行展开法⑵、探槽素描图绘制基本要求一般绘制一壁及底,素描壁首选正北、北西、北东、正东壁。比例尺一般为1∶50-1∶200。4、探槽工程原始编录⑶探槽工程编录步骤①、观察参加人员2-3人为宜,首先对探槽的情况进行总的观察,统一认识,明确重要的地质现象,如岩性分层界线、接触关系、矿化与分布、蚀变分带、断裂构造等,确定取样位置。②、布设基线将皮尺一端固定在槽头木桩基点,沿所素描的一帮拉到另一头,予以固定作基线标尺,测量探槽方位及坡度角时。当地形坡度变化大、有拐弯或探槽过长可分段布置。③、绘制基线按预先计划好的槽壁、槽底及图名等位置,将基线按坡度角和确定的比例尺画到厘米方格纸上。⑶探槽工程编录步骤④绘制槽壁及槽底

按基线不同位置,用小钢卷尺作标尺,测定地表面、槽壁与槽底交线、槽底边线、松散层与基岩分界线的位置,并按确定的比例尺绘在厘米方格纸上。

⑤绘制基岩地质现象用小钢卷尺作标尺,由左向右逐段测定基岩分层界线的位置,按比例自然的绘在厘米方格纸上。将测量的地质体和构造产状和采集的标本、样品及编号标注于相应的位置。同时将取样位置、编号在槽底或槽帮用油漆予以标记。④绘制槽壁及槽底坑探工程地质记录表矿区名称工程编号第页共页⑥文字记录首先记述探槽编号、位置、方位、长度、坡度角及覆盖情况,然后按岩矿层顺序记录。同时要记录各种产状和采集的标本、样品、样长、编号及其位置。检查日期编录日期坑探工程地质记录表⑥文字记录检查日期编⑦填写取样原始记录记录格式及内容见下表。坑探工程样品采样记录表矿区名称工程编号第页共页检查日期编录日期⑦填写取样原始记录检查日期编录⑧现场检查

上述工作结束后要进一步检查文字、样品、产状等是与图否一致,检查完后,现场编录即告结束。5、整理⑴、将文字记录中的产状及其它重要数据着墨;⑵、素描图整饰包括图名、比例尺、坐标、岩性花纹、图例、编录、审核、日期、样品分析表;⑶、填写送样单;⑷、据各种测量和鉴定、测试成果对现场编录进行修正、补充、归纳,编制必要的图表和小结。⑧现场检查加图件图例样品分析结果表检查日期编录日期加图件样品分析结果表检查日期6、编录结束后提交资料主要如下:⑴、探槽素描图⑵、探槽地质记录⑶、各种取样登记表⑷、各种鉴定、试验、分析报告⑸、探槽施工质量验收报告⑹、探槽地质小结⑺、标本和照片及登记⑻、各种质检记录6、编录结束后提交资料主要如下:7、其它要说明的问题⑴整理可以采用批注的方式,不要对现场编录进行涂改。⑵探槽(基线)起点位置在记录中应明确。⑶当基线坡度与地形和槽底不一致时,应说明。⑷素描和文字描述都以投影到基线的读数为准。⑸现场绘素描图时,花纹、图例可以用代号及符号表示。⑹探槽较长、坡度较陡时,槽壁可分段画。⑺探槽拐弯时素描图上要标明方位,并采用裂开法。⑻槽底素描可以按自然展开,也可以用统一的规则法画。⑼当探槽与岩矿层倾向有夹角时,应换算成视倾角。⑽样品一般在素描的壁或底采集。7、其它要说明的问题㈢、浅坑、剥土工程编录揭露覆盖层小于3米的地质体,编录方法与探槽工程相同。1、浅坑的应用与布置⑴、砂矿、风化壳矿床;⑵、近于等轴状含矿岩体及部分非金属矿床;⑶、第四纪盐类及潜藏卤水及其它浅缓倾斜矿床;⑷、先按十字勘查线布置,然后按方格网加密。㈢、浅坑、剥土工程编录2、剥土的应用

一般用于覆盖小于1米的地质体。按形状分为:⑴、点状剥土

观察重要地质现象和构造的观察,指导槽探工程布置、在异常查证中起到迅速捕捉矿体或矿化带的作用。⑵、面状剥土

解剖和研究重要和特殊地质和构造现象。⑶、沿脉状剥土

观察矿体走向变化及正确圈连矿体,如有多层平行矿体,走向圈连有多解性等。⑷、长条状剥土

与探槽作用基本相同,如氧化及物理风化弱的原生金属矿和某些非金属矿产。2、剥土的应用㈣、浅井工程编录1、浅井工程施工要求⑴、深度一般不超过20米;⑵、断面多为矩形,1.2×1米⑶、长壁一般与勘查线剖面一致。※断面为圆形称小圆井。

㈣、浅井工程编录2、浅井工程的应用⑴、砂矿、风化壳矿床;⑵、覆盖较厚、产状陡的矿床井底一般要拉叉;⑶、氧化带研究;⑷、确定陡倾斜矿体产状,一般井底要拉叉;⑸、近于等轴状含矿岩体,先按十字勘查线布置,然后按方格网加密;⑹、第四纪盐类及潜藏卤水及浅埋深缓倾斜矿床。2、浅井工程的应用3、浅井工作的管理与槽探基本相同,不同处:⑴、边施工边编录;⑵、安全问题。4、浅井工程原始编录适用于浅井、竖井、斜井、天井、暗井等。⑴、浅井素描图作法

①、四壁平行展开法;

②、四壁十字展开法。⑵、浅井素描图绘制基本要求比例尺1∶50-1∶100。浅井素描图为四壁一底。3、浅井工作的管理5、浅井编录步骤与探槽素描图大致相似。注意以下及点:⑴、选择井口一角顶作为工程起点,测出各井壁地表坡度、方位、宽度,按比例绘在图上。⑵、绘出四壁轮廓图形,在工程起点悬一垂尺作标尺,在浅井展开图左侧绘上垂直标尺。⑶、据井壁铅垂标尺,用卷尺作水平标尺,由上向下,逐一测定地质界线位置,按比例自然的绘在图上。⑷、一般现场每施工1-2米,就要进行一次编录。⑸、样品一般在井壁铅垂采集。5、浅井编录步骤插图插图㈤、坑道工程编录1、坑道工程应用优点:坑道工程与钻探相比具有揭露地下人工露头面积大、观察条件好、取得资料多、控制程度高、部分可被今后矿山利用等。缺点:施工速度慢、成本高、安全问题突出等。⑴、一般用于在详查、勘探阶段;⑵、某些非金属矿产评价;⑶、地形条件有利的情况下。㈤、坑道工程编录2、坑道工程设计中应注意问题⑴、依据充分,能够确切说明深部存在矿体。⑵、注意施工技术上的可能性和经济的合理性。⑶、地形条件有利的情况下,尽量选用水平坑道。⑷、当矿体倾角较缓时,可采用小斜井。⑸、坑口选择平阔的场地,便于设置、运输。⑹、坑口标高应在历年最高洪水水位之上。⑺、竖井布置在矿体下盘,避开断裂,石门要短。⑻、在满足掘进技术的前提下,断面不宜太大。⑼、应考虑今后能被矿山利用。2、坑道工程设计中应注意问题3、坑道工程编录适用于平硐、石门、沿脉、穿脉。素描两壁与顶板。编录要点基本同探槽工程,只是展开图作法稍有差异。穿脉及石门工程素描图作法有三种:⑴、压顶法:以顶板与壁交线为轴,将两壁向上旋转至与顶板平齐的展开方式。最常用。⑵、旋转法:以一壁的底线为轴将顶与另一壁向外旋转至水平的展开方式。⑶、联合法:将两壁向外“倒下”、顶板“下落”,顶板与两壁图象不连。至底板与壁交线为轴,将两壁向上旋转至与顶板平齐的展开方式。

3、坑道工程编录4、穿脉编录步骤⑴、观察:编录前首先要对坑道情况进行总体了解,察看安全情况和坑壁是否干净,便于观察。明确重要的地质现象,如岩性分层界线、接触关系、矿化与分布、蚀变分带、断裂构造等,以及确定取样位置。⑵、布设基线:将皮尺挂在顶板的中线上,测量坑道的方位、坡度交,用钢卷尺丈量顶板宽度和坑壁高度。⑶、绘制坑道顶板及两壁轮廓可以按实际画,也可以画成则长方形。然后标注方位和画出长度划线。⑷、绘制地质现象:以挂在顶板中线上的皮尺为水平标尺,用钢卷尺作水平和垂直标尺,测定顶板和两壁地质体和构造界线位置,按比例绘在图上。将测量的产状和样品、标本位置及编号、岩石花纹或符号标于图上。同时将取样位置、编号在相应位置用油漆予以标记。⑸、文字记录首先记述工程编号、位置、方位、坡度角及覆盖情况,然后按岩矿层顺序记录。同时记录产状和采集的标本、样品、样长、编号及其位置。4、穿脉编录步骤5、绘制素描图注意的问题⑴当坑道拐弯较大(>15°)时,应裂开法分段素描。①、顶板按实际弯曲方向保持完整,相向弯曲的一壁有重叠,背向一壁裂开;②、背向弯曲的一壁保持连续,相向弯曲的一壁和顶板裂开。⑵当顶板断面出现拱形,应按顺倾向投影到顶板素描图上。5、绘制素描图注意的问题6、沿脉工程素描图作法⑴、素描顶板和掌子面,在顶板掌子面处画一横线,以表示掌子面的位置。沿脉工程基线及方位一般用仪器法测定,基线控制点一般设置在顶板中央。顶板素描图作法与探槽相同。⑵、据离掌子面最近的控制点确定掌子面的位置,在掌子面中点用粉笔在掌子面画一十字垂线,用钢尺测量掌子面上的各种地质界线位置,按比例画出。同时进行文字描述和取样工作。坑道工程编录整理及提交资料与槽探过程相同。6、沿脉工程素描图作法探矿工程编录与取样课件㈥、钻探工程编录1、钻探工程应用钻探是矿产评价使用最广的探矿工程之一。是验证物化探异常和矿产评价、研究矿石质量的重要手段。优点:与坑探相比,效率高、成本低。缺点:是对岩矿心进行观察,所收集的资料不如坑探多。㈥、钻探工程编录2、钻探施工的基本要求⑴、岩矿心采取率岩心采取率不低于65%,矿心不低于75%。⑵、钻孔弯曲度直孔百米顶角不超过2度,斜孔不超过3度。⑶、孔深丈量误差允许误差为1‰。⑷、其它还有开孔终孔孔径及封孔等。2、钻探施工的基本要求3、钻探工程布置⑴、预查阶段

主要是找矿,一般很少投入钻探。⑵、普查阶段

目的是远景评价。布置时应注意以下问题:①、按一定系统布置,便于研究及详查利用。②、争取首批孔见矿。③、重视迅速查明远景。④、符合大致了解矿床规模和矿石质量及变化。⑶、详查阶段

一般是按一定的网度布置。⑷、勘探阶段

一般是详查网度基础上加密一倍。3、钻探工程布置4、钻探管理⑴要求开孔前编制地质技术设计书⑵钻机安装质量检查验收⑶设计变更⑷钻孔质量验收⑸岩心处理4、钻探管理5、钻探工程编录及步骤⑴、检查班报表、孔深及孔斜、水文观测、岩心箱和岩心牌及岩心编号。⑵、检查岩矿心采取率。⑶、按回次进行编录。⑷、轴心夹角测量。⑸、样品记录。5、钻探工程编录及步骤检查日期编录日期钻孔地质编录表钻孔编号:检查日期编录检查日期编录日期××矿区钻孔柱状图开孔日期:勘探线号:孔口坐标:X=Y=H=终孔日期:孔号:钻孔倾角:钻孔方位角:终孔深度:米检查日期编录检查日期编录日期钻探工程样品采样记录表矿区名称工程编号第页共页检查日期6、钻孔结束后室内地质编录⑴、主要是编制钻孔柱状图。柱状图是根据钻孔地质记录来进行。

⑵、编制钻孔地质小结,其内容主要包括:①、钻孔设计目的与施工结果。②、钻孔质量评述。③、地质及矿体特征④、取样情况及质量6、钻孔结束后室内地质编录⑴、钻孔柱状图⑵、钻孔地质记录⑶、钻孔结构、孔深校正、弯曲度测量表⑷、各种取样登记表⑸、各种鉴定、试验、分析报告⑹、简易水文地质资料⑺、物化探测井资料⑻、封孔设计及封孔记录表⑼、钻孔质量验收报告⑽、岩矿心、标本等实物资料和照片⑾、钻孔地质小结7、钻孔结束后应提交以下编录资料⑴、钻孔柱状图7、钻孔结束后应提交以下编录资料

四、取样㈠、概念及种类㈡、岩矿标本鉴定样㈢、化学分析取样㈣、技术取样㈤、矿石加工选冶试验样四、取样㈠、概念及种类1、取样指按一定的要求,对地质体及有关其它自然产物进行样品或标本的采集和加工。其目的是通过对样品或标本的分析研究,为解决地质、矿产评价和工程技术等方面的问题提供数据和资料。2、取样对象有岩体、地层、矿体、土壤、水系沉积物、植物、水、卤水、采选冶产品等。㈠、概念及种类3、矿产取样指按一定的规格或要求,从矿体、围岩、采选冶产品中采集样品。目的:通过分析、试验、鉴定等,为研究矿产质量、矿石和围岩的物理化学性质、矿石加工技术性能、矿床开采技术条件等,为矿床评价、估算资源量,以及解决有关的地质、采矿、选冶和矿产综合利用等方面的问题提供数据和资料。包括:采样、加工、分析测试。4、矿产取样的种类矿产不同,质量研究内容不同,取样的目的各异,主要包括岩矿鉴定样、化学分析样、加工技术样、物理力学样等。

3、矿产取样㈡、岩矿标本鉴定样1、概念供直接观察矿产质量和为研究岩矿石矿物成分、含量及其共生组合、结构构造等特征的取样。主要目的:⑴、研究岩矿石的矿物成分、含量及其共生组合、结构构造、矿物世代和生成顺序、变质、蚀变、次生变化;确定岩矿石名称;研究各种矿物在矿体不同地段上的变化及不同矿石类型中的分布情况;研究矿床的形成条件。⑵、配合物相分析,确定研究氧化程度,划分矿石类型。⑶、测定矿石矿物粒度、外形硬度、磁性、导电性等物理性质,提供矿石加工和综合利用方面的资料。⑷、挑选单矿物,分析矿物中的微量元素。㈡、岩矿标本鉴定样2、取样原则和要求⑴、应按矿石类型、工业类型、结构构造、矿物成分、蚀变强弱、夹石类型等分别采集。⑵、满足矿床研究。⑶、有代表性、尽可能新鲜。⑷、满足观察和切制光薄片需要。⑸、陈列标本一般为3×6×9厘米。

2、取样原则和要求检查日期编录日期坑探工程岩矿鉴定采样记录表矿区名称工程编号第页共页3、岩矿样取样编录及整理步骤⑴、原始编录与地质编录同时进行,文字中记录样品编号、取样位置、层位及产状、野外定名、采集人、检查人、日期,并在相应的图件上标明编号、取样位置。检查日期⑵、样品整理步骤①、陈列标本及光薄片副本涂漆编号。②、填写标签,用包装纸将标签与标本一起包装。对易风化和氧化及潮解的标本,可用塑料袋密封后再包装,并在包装箱或包装纸上注明。③、按规定的格式填写标本登记表,表中内容包括、编号、采集地点、产状、野外定名、签定名称、采集人、日期等。④、填写送样单,应注明采集地点、产状、野外定名及鉴定要求。送样单一式三份。

⑵、样品整理步骤㈢、化学分析取样1、概念为测定岩矿石的化学成分及其含量而进行的取样。目的:⑴、确定矿床中有益、有害组份种类、含量和它们的赋存状态及分布规律为资源量估算和工业用途及研究矿床成矿条件等提供基础资料。⑵、圈定矿体界线,尤其是矿体与围岩界线不清时,要依据分析结果确定矿体边界。⑶、划分矿石类型和工业品级。⑷、了解矿石开采时的贫化和损失情况。⑸、解决开采和加工方面的问题。

㈢、化学分析取样2、化学分析样品的采集原则沿矿体厚度方向,按不同矿体、不同矿石类型和品级分段取样,样品应具代表性、能如实反映客观实际,避免人为富化或贫化。3、化学分析取样方法⑴、坑探工程:人工揭露面大,取样方法也多种多样,有刻槽法、刻线法、全巷法、剥层法、方格法、拣块法、攫取法、打眼法等,其中刻槽法应用最广。⑵、钻探工程:根据钻进方式分为岩心钻探取样、冲击钻探取样,其中岩心钻探取样应用最多。

2、化学分析样品的采集原则4、刻槽法在天然和人工露头上按一定的规格刻凿一条长槽,将凿下的矿石碎块作为样品。具体要求如下:⑴、布置样槽方向与矿体的厚度方向或矿产质量变化最大的一致,要穿过整个矿体。断面形状有长方形和三角形两种,前者常用。⑵、样槽断面规格

一般在5×2—20×5厘米,影响因素有:①、矿化均匀程度;②、矿体厚度;③、当矿物颗粒。⑶、样长

指槽子长度,影响因素有:①、矿体厚度;②、矿石类型变化和矿化均匀程度;③、最小可采厚度和夹石剔除厚度。⑷、确定断面规格及样长的方法有两种

①、类比法

②、试验法。

4、刻槽法主要金属矿产常用的采样规格参考表主要金属矿产常用的采样规格参考表⑸、布置位置

①、探槽

矿体陡倾一般在槽底取样,缓倾在槽壁或槽底取样,近水平者在槽壁作阶梯状取样,当矿体厚大而均匀时可以连续分段取样。

②、浅井和竖井

矿化均匀一般在一个井壁上取样,当矿化不均匀可两壁或四壁取样,然后把相应位置样品合为一个。⑸、布置位置③、石门和穿脉

一般中坑壁上取样,当矿体陡倾可水平取样,缓倾则沿矿体厚度方向阶梯状取样,当矿体厚大而均匀时,则可以连续分段取样。④、沿脉

一般在掌子面上取样,当矿体倾角小于30°时,可垂直取样,矿体倾角大于60°时,可水平取样,30-60°水平垂直都可以。也可以在坑壁或顶板取样,优点是不影响坑道掘进,当矿体陡倾可在顶板取样,缓倾在坑壁取样。③、石门和穿脉沿脉和露头取样间隔一般在2-10米,具体影响因素有:A、矿化均匀程度;B、矿体厚度变化大小,一般要在矿体膨胀合和狭缩部位加密采,目的是了解厚度与品位的关系;C、矿体长度大小;D、取样方法,取样方法精度越高,则间隔越大,如全巷法、剥层法比刻槽法稀;E、取样目的(勘查精度),勘探比普查密,高级别地段比低级别地段密。沿脉和露头取样间隔具体布样与取样时要注意:

A、取样部位要平整干净;B、也不能有外来混入物;C、保证样槽的规格和样重;D、样品尽量布在易采的部位。具体布样与取样时要注意:5、岩心钻探取样钻探中一般采用劈心法,和全心法

⑴、劈心法将矿心沿长轴劈开,取其中一份作样品,剩下保留,以备观察、研究、检查等用。

⑵、全心法将取出的矿心全部作样品。此法不利于今后研究利用,一般很少使用。

岩心钻探取样注意的几个问题:

A、矿心采取率必须满足要求;B、易潮解、风化的矿产,应及时取样;C、跨回次时,各回次采取率相近。

5、岩心钻探取样6、其它采样方法⑴、剥层法

在天然和人工露头上沿整个矿体连续或间隔地均匀凿下一层矿石碎块作为样品。布置位置与刻槽法相同。适用以下情况:①、矿化极不均匀;②、有用矿物颗粗大的伟晶岩、贵金属;③、矿体厚度小其它方法重量不够的薄矿体;④、检查其它取样方法的可靠程度。剥层断面规格就是指宽度与深度,宽度是指走向的长度,深度是指取样的厚度。一般为20-50×5-15厘米。6、其它采样方法⑵、全巷法坑道在矿体中掘进时,把一定长度内掘出的矿石全部或就地缩分后作为样品。用其它方法不能获得确定矿石质量和品位(品级),如云母、石棉、水晶、宝石等等、选矿用、检查其它取样方法的可靠性。⑶、刻线法也称简易刻槽法,在天然和人工露头上刻凿一条连续或断续的窄而浅槽,将凿下的矿石碎块作为样品。一般用于固体矿产预查和异常检查阶段及个别矿化比较均匀的矿床中。⑵、全巷法⑷、方格法在天然和人工露头上按一定的网距,凿取一定数量和大小一致的矿石合并后作为一个样品。一般用于厚度大、矿化较均匀的矿床。⑸、拣块法在天然和人工露头上敲打或拣取一定大小和数量的岩矿石作为样品。多用于踏勘或预查阶段。⑷、方格法⑴、地质因素

①、成分均匀程度②、矿石结构构造③、矿体厚度大小④、矿体大小⑵、技术经济因素⑶、取样目的要求7、影响坑探工程取样方法选择的因素⑴、地质因素7、影响坑探工程取样方法选择的因素8、化学的分析种类与作用

目的:是通过化学分析,了解矿石中有益、有害元素的种类和含量,确定矿石质量,确定矿石质量,矿体与夹石、围岩的界线,研究组份间的关系和空间分布变化规律。

种类:有根据矿产不同及研究内容,可分为基本分析、组合分析、全分析、物相分析、精矿分析等。⑴、基本分析

目的:了解主要有益、有害组份的种类和含量,是圈定矿体、划分矿石类型和品级、资源量估算的主要依据。是矿产勘查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化学分析。

分析项目:主要有益有害组份和工业用途确定。8、化学的分析种类与作用⑵、组合分析①、目的为了解矿体内可综合回收利用的有益组份和影响选冶性能的有害组份的含量及其分布情况。可用于伴生有益组份的资源储量估算。

②、分析项目据光谱分析、化学全分析及地球化学元素的共生组合规律确定,不含基本分析的项目。③、组合分析样品采样

由几-十几个基本分析的副样组合而成。④、样重100-200克。⑵、组合分析⑶、化学全分析

①、目的是了解各类型矿石中各种元素及组份的含量,以便进行矿床物质成分研究。

②、分析项目据光谱分析结果确定。可利用组合分析副样或单独采集。一般每种矿石类型取1-2件。⑷、光谱全分析

①、目的是了解矿石和围岩内的元素组成,特别是有益有害元素的大致含量,以便确定化学全分析、组合分析和微量元素分析项目。

②、采样:可利用基本分析、组合分析副样或单独采集。⑶、化学全分析⑸、岩石化学分析目的是确定岩浆岩的种类,分析项目包括SiO2、Al2O3、Fe2O3、FeO、MgO、CaO、K2O、Na2O、H2O+、H2O—、CO2、TiO2、P2O5、MnO等⑹、物相分析了解矿床自然分带和确定矿石自然类型,圈出各带的分界线。可在基本分析样中抽取或专门采集。⑺、精矿分析了解稀散元素、贵重金属与主元素的关系,以及在精矿中的富集程度,研究回收利用的可能性。⑸、岩石化学分析9、化学分析取样编录及整理步骤⑴、原始编录

与地质编录同时进行,主要内容包括:

矿区名称、探矿工程名称及编号、取样的目的、岩矿石名称、取样方法、断面规格、岩矿心直径、采取率、样长、原始重量、取样位置与编号、布样人、取样人、日期,以及在相应的图件上标明编号、取样位置。9、化学分析取样编录及整理步骤①、称重及检查取样质量②、检查样号③、填写送样单④、填写样品登记表。⑤、样品送入实验室。⑵、样品整理步骤①、称重及检查取样质量⑵、样品整理步骤㈣、技术取样1、概念及种类⑴、技术取样为研究岩矿石技术物理性质而进行的取样工作。⑵、目的①、测定矿石和矿体顶底板围岩的物理机械性能,为资源估算和矿山设计提供数据和资料。包括体重、湿度、块度、孔隙度、松散系数、坚固性、硬度、抗压强度、抗剪强度等。②、与矿产利用有关的物理和技术性能,为确定矿产质量和工业用途提供数据和资料。如石棉的含棉率、纤维长度、耐热性等,云母片的大小、剥分性、建筑及饰面用石材的抗压性、耐磨性等,宝石的晶体大小、晶形、颜色等。㈣、技术取样2、矿石体重取样指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矿石的重量。它是资源量估算的重要参数。按测定方法分为小体重和大体重。⑴、小体重按矿石类型和品级分别采取,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