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民营企业就业状况调研报告_第1页
2023年民营企业就业状况调研报告_第2页
2023年民营企业就业状况调研报告_第3页
2023年民营企业就业状况调研报告_第4页
2023年民营企业就业状况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营企业就业状况调研报告党的*以来,XX省民营经济实现了较快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作为民营经济动力细胞的民企从业青年,无论是在量的增长还是质的提高上,都呈现出非比寻常的生机和活力,在民营经济发展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全面了解新时期青年在民营企业中的就业状况,探索青年就业的有效途径,更好地扶持民营经济,服务青年就业,调研组于20*年7月至9月进行了“青年在吉林民营企业中的就业状况”调研。

本次调研主要在民营经济组织中的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非国有控股)等三种类型的高科技、劳动密集型等企业中进行,调研组先后对长春、吉林、四平、辽源、通化、XX市等6个地区进行调研,采取了问卷调查、座谈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其中,发放调查问卷600份,回收问卷587份,回收率为97%;有效问卷565份,有效率为94%;进行了9场座谈;对的17家民营企业主和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中层干部、技术工人以及一线职工共131名从业青年进行了个案访谈。

受访者基本信息:

(一)男女比例:男39%,女61%

(二)学历结构:研究生以上1%,本科18%,大专24%,高中、中专47%,初中以下10%

一、总体情况:

1.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成为青年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

民营企业数量的不断增长、整体水平的快速提高,从业人数的迅速增加,为劳动者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据省中小企业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年,XX省民营经济总户数为85.6万户,从业人员为281万人,20*年,企业户数达90万户,从业人员已达303万人。在应届大学生就业人群中,20*年有11.5万名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到民营企业中就业,比20*年增加了2.23万人

2.民营企业和就业青年良性互动,前景乐观。

不论是民营企业还是从业青年都能够从主观上正确认识彼此之间的密切关系。企业在完善自身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员工的工资待遇、劳动保障和业余文化生活等。青年在民营企业中的就业状况也呈现着良好的态势。他们普遍满意自己的工作,认为能够在民营企业中发挥自身特长和专业技能,比较认同和看好民营企业发展前景,在回答是否赞同“企业发展我发展”的观点时,76%的青年持赞同意见。

3.青年的择业态度务实,注重待遇、稳定和个人发展空间。

青年在择业时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判断和选择所要从事的职业,也很珍惜个人在民营企业中的就业机会。他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人际关系也很融洽。在自我评价方面,普遍认为自身具有较好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吃苦耐劳的实干精神。择业时,他们首先注重的是待遇36.8%,稳定26.5%,个人的发展空间21.9%这三项上,调查还发现,尽管半数以上青年想过自己创业,但由于受缺少资金(41.4%)、害怕失败(22.3%)、担心自身能力不够(21.7%)等储多因素影响,创业想法最终只成为他们对未来的一种美好规划。

4.青年学习热情很高,肯定技能培训对就业的作用。

被调查对象中有60.5%的人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他们普遍认为这种培训对就业有作用。被调查对象有39.5%没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他们中大部分人不知道就业培训信息,少数人认为这种培训没有作用。他们最希望得到择业知识培训和求职技巧培训,分别占41%和36.1%,其次是计算机和外语,分别占33.8%和28.6%。

二、问题

(一)思想观念方面

1、对企业的认同度和依赖度相冲突。一方面,我省各地区民企从业青年对企业认同度较低。在问及“你认为你与企业是何种关系”时,仅32%的青年认为是企业的主人。在问及“你希望你的孩子从事何种职业。”仅有8%的青年表示希望到民企工作,希望自主创业的也仅占被调查者总数的21%。另一方面,我省各地区民企从业青年又对企业有着较强的依赖度。当问及“您对您现在的工作是否满意。”,表示满意的占被调查青年总数的23%,表示基本满意的占被调查总数的50.4%,仅有10%的青年表示不满意。

2、职业流动观相对保守。调查显示,我省民企从业青年职业流动观相对保守,从业青年职业流动率还比较低(见图2-4):

上面的饼形图显示了我省青年工作流动性的基本概况,将近一半的人数(44%)只在一家企业工作(未发生人员流动情况),工作过四家企业的青年人数份额仅占到6%,明显可以看出职业流动性的不足。

图2-4被调查青年职业流动情况分析图

3、创业意识落后。虽然在问卷和个案访谈中反映出,我省民营青年有较强的开放意识,但在创业观方面还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存在“不敢”或“不能”等守旧观念。在“你是否想过自己创业”,表示“害怕失败”的青年占被调查青年总数的23%,表示“自身能力不足”的青年占被调查青年总数的22%。

(二)就业质量方面

1、从业青年工作时间过长。调查发现,民企从业青年工作时间普遍超过八个小时,平均工作时间为9.67小时(见表2-1)。

表2-1各地区被调查民营企业从业青年工作时间表

此外,在访谈中了解到大部分从业青年的法定休假待遇也难以获得,这种情况主要集中在零售和服务等民营企业。

2、从业青年就业层次较低。调查显示,普通工人占到被调查青年总数的40.7%,并且大部分青年集中在制造业、挖掘业、服务业等行业,多为劳动环境艰苦、技术含量较低的普通工种,在下岗青工、进城务工青年、低学历和低龄青年群体中表现的更为突出。

3、从业青年收入偏低。从被调查者实际收入状况上看,41%从业青年表示收入仅能维持日常生活开销,表示不能满足日常生活开销的从业青年占到被调查青年总数的21%。调查问卷显示,半数青年收入在500。1000元之间(见图2-1)。

图2-1被调查民企从业青年工作收入分析图

此外,问卷显示从业青年的收入水平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程度不同表现出较大差异(见图2-2,2-3)。

图2-2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工资收入对比图

图2-3文化程度与工作收入对比图

(三)培训方面

1、培训期望值迫切。在本次调研中,我们发现有九成以上的青年都希望获得职业培训,并且期望值非常高。同时,调查问卷中也显示出培训需求内容比较广,并趋于多元,涉及电脑知识技能、外语知识、法律法规以及企业管理等诸多方面。从需求人数上看,这八种内容依次为择业知识培训232人、求职技巧培训2*人、外语培训162人、劳动法律法规培训157人、计算机知识培训143人、创业指导137人、择业心理咨询110人、就业政策形势分析99人(见图2-5)。

图2-5被调查民营企业从业青年培训需求情况分析图

2、企业人才培训意识淡薄,培训能力较弱。由于我省民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迫于生存和发展压力,不愿和不能投入更多资金、资源用于人力资源培养,一般仅为初级上岗培训。在访谈的17名业主中,只有8名业主表示愿意投入培训成本,只有3名经营规模较大的企业业主表示能拿出资金用于中高级人才的培训。

3、社会培训资源与青年需求差异大。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培训内容与培训需求差距大。在访谈中青年普遍反映培训内容单一,难以选择到自己满意的培训形式。二是普遍表示目前培训市场的培训信息渠道狭窄。访谈中,有近六成的青年表示对培训渠道不了解,近四成的企业业主表示很难为员工找到合适的培训合作机构。

(四)就业服务方面

1、就业信息来源狭窄。在问及“你在择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时,有36.6%的青年认为是对就业政策的不了解。调查显示,当前我省青年就业或职业流动主要依靠个人途径来实现,而依靠就业中介提供就业机会的比例较少(见图2-6)。

图2-6被调查民营企业从业青年就业途径分析图

2、就业政策知识匮乏。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各地市青年在就业或择业的过程中,普遍缺乏对当地就业政策的了解,在问及“你在择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时,有20%的青年认为是对就业政策的不了解。此外,在回答“你对你所在城市的就业政策了解多少。”时,表示“不了解”、“略知一二”的青年分别占到被调查青年总数的21%、39%,而表示“非常了解”、“比较了解”的仅占7%、31%。

3、就业指导培训不足。调查中发现,社会就业服务体系在为青年提供就业技巧培训等方面作用发挥远远不够,在问及“你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就业指导。”有求职技巧培训、择业心理咨询需求的占到调查青年总数的55%。

(五)权益维护方面

1、侵权问题比较多。统计分析数据显示,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不能依法维护员工的权益,主要表现在用工单位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比率较低、拖欠工资情况严重。调查显示,近四成的青年没有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近三成的青年表示工资不能按时发放。

2、社会保障状况堪忧。问卷显示,有45%的青年表示企业没有为自己上任何保险。同时,调研组在访谈中了解到,民营企业即使企业为员工上保险,参保面和参保险种上也不能达到全覆盖。一般参保企业只是给管理、技术人员办了保险,工人无权享受。而且在参保险种方面也达不到“三险一金”(医疗、工伤、养老保险和公积金)的参保要求,大都只是一、两种。

3、部分青年的权益保护意识不强。一是参保意识淡薄。在调查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就业青年对能否参保并不关注,这个群体主要集中在流动性较大、就业相对灵活的低龄、低学历和进城务工青年群体。二是维权渠道单一。当问及发生权益纠纷时你选择何种方式解决问题时,被调查青年表现出处理问题渠道单一等问题(见图2-7)。

从饼状基本情况图可以看出,在发生纠纷时,选择诉之法律的仅占28%,而选择与领导沟通的却成为最多人群的选择方式。此外,选择沉默的比例也较高,明显反映出民企从业青年在反映意见、解决纠纷时的封闭性、单一性。

图2-7被调查青年处理纠纷方式分析图

4、大部分民企业主的思想认识不够。在对17家企业经营业主的访谈中了解到,有相当一部分民营企业觉得保险是可有可无,有的甚至还将正常的保险行为视为乱收费,把参加保险当成一种负担。此外,在与企业业主交谈中我们发现:企业规模越大、效益越好,业主维护员工权益意识、社会保障的参保意识越强。

三、问题分析

1、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XX省作为传统的老工业基地,是计划经济影响最大的省份之一,造成了高度适应计划经济而又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直接表现为在计划经济向市场转型期的不适应,使民营经济发展出现阶段性滞后,产生民本经济发育不足、民营经济总量小等诸多问题。

2、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受地域文化和计划经济思想观念的束缚,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束缚仍是产生诸多问题的重要根源,在就业问题上直接表现为更愿意安于现状,缺乏创业激情和职业流动意识,缺乏正确的择业观、创业观,与南方省份的民企从业青年群体相比仍过于保守。

3、政府职能转型的影响。在社会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政府职能还不能与经济形势完全适应,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过程中,行政监督、公共服务体制有待完善,特别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问题上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有效工作模式。

4、就业供需矛盾突出的影响。近些年来,农村转移劳动力、高校扩招毕业生、城镇新增劳动力三支就业大军“三源交汇”以及国企职工下岗,阶段性供需矛盾突出。基于我省国有企业比例大、高校众多、农村发展加快的实际情况,就业压力更为凸显。在劳动力市场处于买方的情况下,民营企业从业青年的权益维护、社会保障等诸多现实问题也就随之产生。

四、建议

(一)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为青年就业、创业营造宽松的环境

1、优化民营经济发展软环境,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在调研中,调研组成员深深体会到,不断扩大民营经济总量、推动民营经济规模发展是缓解我省劳动力供需矛盾、解决青年就业的一系列问题的根本途径。为此,要集中力量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思想观念转变,增强政府为民营企业服务意识;转变政策支持导向,将政府政策支持重心由外资企业向民营企业转移,将由扶持大型民营企业向中小型企业转移,完善相关的产业政策、市场准入政策、金融支持以及人才支持政策;完善政府服务,深入了解民营企业需求,加大在技术服务、政策制定、信息供给等方面的服务投入。

2、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培育青年民营主体。民营企业中的青年有较强的实践经验和开放、竞争意识,最易成为民营企业创业的主体,成为催生民营经济主体的后续动力。因此,要把培育民营主体作为发展民营经济的重要方面,加大对青年的创业资金、信息供给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针对青年创业普遍存在的瓶颈问题,增加对青年创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如增加小额创业贷款的总量和贷款额度、大学生创业税费减免等。增强新闻媒体以及群团组织的创业信息发布功能,整合创业信息资源,探索建立由政府主导、群团和社会多方参与的专门创业信息发布平台。

3、探索青年创业园区的建设。借鉴广西、重庆、南京、珠海、芜湖等省市建立青年创业园区的成功经验,依托我省已建立的各经济开发区的基础设施,规划专门的发展园区、提供集中优惠服务,充分利用政府职能部门以及青联、青企协的人才、智力和联络优势,进行招商招才、引资引智,孵化一批技术与资金、项目与人才高效对接的民营企业,同时发挥其对青年创业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发挥共青团组织作用,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创业观

1、提升民营企业社会认知度,转变青年就业观念。利用各种舆论传播方式,努力提升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认知度,引导大学生等青年群体改变过去那种非机关事业单位和国营企业不去的思想,正确看待民营企业、了解民营企业发展前景,到民营企业就业,求发展。在高校、高中、中专等后备人才集聚地,加大就业形势、民营发展形势的宣传引导,引导大中专学生正确看待就业形势、正确看待民营企业地位,打破旧的择业观、就业观,向民营企业流动。

2、着力培育健康的青年创业文化。加大对我省创业文化培育的各项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创业文化。通过开展创业教育、培育创业观念、树立市场经济意识、打造创业文化精品、开发创业文化产品、挖掘优秀创业文化作品等一系列措施,营造以优秀文化作用带动青年创业的良好氛围。同时,发挥团组织作用,设计、开展一批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创业文化活动,让青年在活动中受启发、受教育,实现观念转变。

3、加大典型选树力度。一方面,积极向社会推介一批重人才、重知识、重维权的企业,通过典型教育引导广大青年解放思想、转变对民营企业的错误认识。一方面,在取得政府部门、宣传部门的支持下,发挥共青团的选树典型优势,扩大青年创业典型的宣传广度和深度,尝试细化创业青年典型行业划分,在建筑、汽车、农产品加工、旅游等优先发展行业,选树一批“XX省十大杰出创业青年”,评选“吉林青年创业奖”,给予政策支持和舆论表彰。

(三)完善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服务,畅通青年就业渠道。

1、加强就业培训体系的基础建设。完善就业服务体系的硬件建设,解决好资金、场地、人员等物质投入,逐步完善以地区为单位的城市就业市场和以社区为基础的就业网络建设;加快就业培训一体化步伐,整合已有培训资源,在有条件的地市州投入专门资金建立有规模、窗口式的大型培训中介市场,为企业和青年培训建立有效信息平台;建立完善统一的、全口径的信息统计体系,为公共就业政策的研究制定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保障;建立完善就业市场的竞争机制,把成交率作为就业市场考核的重要指标。

2、扶持规范民间就业和培训中介组织。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的基础功能,重点扶持一批管理规范、信誉度好的民间就业培训中介组织,积极推动规模化、连锁化发展,发挥其适应市场能力强、服务灵活等优势,与公立就业机构形成有效竞争,促进共同发展。鼓励和支持民间就业网站、就业媒体等多种就业传播中介的发展。同时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坚决打击就业和培训中的欺诈行为,依法取缔非法就业和培训中介。

3、发挥共青团等群团组织的作用。共青团等群团组织应依托组织和阵地优势,强化就业服务职能。不断扩大青年就业工作的服务范围,在政府相关部门的资金、场地支持下,扩大对就业阵地的硬件投入。依托青联、青企协等团属组织和已建立青年就业中心、青年中心等团属阵地,通过开展“工岗快递”、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就业信息和创业项目发布会、举办就业洽谈会等多种活动载体,为青年择业、就业和再就业提供服务。

4、灵活探索大学生职业见习培训等就业培训服务项目。与其它西欧国家相比,德国有较低的失业率,这是与其较成熟的青年就业扶助体系分不开的,该体系的核心就是建立了学校与劳动力市场整合较为成功的、相对完善正规的实习制度,以及保证其青年高参与率、社会认可度的职业认证资格体系。目前,上海、山东等地已经进行了探索尝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省高校众多、民企企业人才结构不合理,建议尝试开展就业实习和岗位鉴定双管齐下、具有吉林特点的大学生职业见习培训项目。此外,针对不同青年群体需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