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脑干出血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课件_第1页
一例脑干出血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课件_第2页
一例脑干出血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课件_第3页
一例脑干出血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课件_第4页
一例脑干出血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例脑干出血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1一例脑干出血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1目录背景1护理评估2护理问题及目标3护理措施及评价2护理体会3参考文献21234562目录背景1护理评估2护理问题及目标3护理一、背景神经外科疾病的病情比较严重,严重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接受气管切开手术,以维持正常通气,当患者病情比较严重时,极易出现气管切开术后感染、出血等问题,为了降低这类并发症发生率,必须做好及时性的护理干预工作,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这需要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护理模式。[1]3一、背景神经外科疾病的病情比较严重,严重威胁到患者的一、背景气管切开置管是脑卒中患者急危重期为抢救生命而采取的有效应急措施。气管切开会给患者带来心理和生理上的诸多不适,且易诱发肺部感染、食物返流、误吸、食管瘘、吞咽障碍等严重危害患者康复的并发症,对气管切开进行针对性护理,可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从而能缩短气管切开置管的时间。减轻患者的心理及生理上的创伤,维护患者形象,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社会及家庭负担,对患者疾病的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2]。4一、背景气管切开置管是脑卒中患者急危重期为抢救生命而一、背景食物返流

感染并发症

气管切开置管者吞咽障碍误吸食道瘘5一、背景并发症气管切开置管者误吸5二、护理评估-临床资料6二、护理评估-临床资料6二、护理评估-身体评估入院时专科查体入院时生命体征神志模糊T:36.7℃P:94次/分R:20次/分BP:145/92mmHg患者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迟钝。言语含糊,吞咽反射减弱,肌力检查不合作,四肢肌张力减弱,感觉查体不配合,双肩关节轻度受限,余四肢关节活动度未见明显异常,膝反射减弱,巴氏征阳性,坐站平衡功能为0级。7二、护理评估-身体评估入院时专科查体入院时生命体征神志模糊患二、护理评估-治疗方案主要治疗其他用药促醒、心肺功能训练、肢体功能训练吞咽功能障碍训练、电刺激抗感染治疗、气切护理、雾化吸入8二、护理评估-治疗方案主要治疗其他用药促醒、心肺功能训练、肢二、护理评估-置管情况置管史置管日期:2018-6-30外露长度:0cm固定、通畅9二、护理评估-置管情况置管史置管日期:2018-6-309二、护理评估-导管评估风险评估气管导管属于I类导管10二、护理评估-导管评估风险评估气管导管10二、护理评估-辅助检查6月30日查血常规:WBC:10.78*109↑

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8.2%↑7月2日查D-二聚体4.29mg/L↑生化:白蛋白:39.8g/L↓葡萄糖:6.86mmol/L↑

钾:3.39mmol/L↓钠:135.7mmol/L↓氯:94.9mmol/L↓7月17日痰培养检查:革兰阴性杆菌(4+)阳性杆菌(1+)少量阳性球菌,11二、护理评估-辅助检查6月30日查血常规:WBC:10.78二、护理评估-辅助检查7月19日痰培养检查:肺炎克雷伯菌7月21日查电解质:钠:136.6mmol/L↓

氯:95.4mmol/L↓7月25日查血常规:WBC:13.3*109↑

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8.2%,查电解质:钠:133.3mmol/L↓氯:97.9mmol/L↓7月28日查痰培养检查:未培养出肺炎支原体、真菌、致病菌12二、护理评估-辅助检查7月19日痰培养检查:肺炎克雷伯菌12二、护理评估-辅助检查7月4日查CT:右肺内多发斑片影,拟为感染性病变。13二、护理评估-辅助检查7月4日查CT:13三、护理问题及目标14三、护理问题及目标14三、护理问题及目标住院期间患者不出现感染住院期间患者不发生误吸住院期间患者管道未脱出住院期间患者呼吸道通畅15三、护理问题及目标住院期间患者不出现感染住院期间患者不四、护理措施-隔离措施多重耐药隔离措施7-19痰液检查:肺炎克雷伯菌16四、护理措施-隔离措施多重耐药7-19痰液检查:16四、护理措施-手卫生神经外科气管切开为挽救危重症患者生命的重要手段,但患者气管切开后合并呼吸道感染及多重耐药菌感染等医院感染的发生率高,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加强患者气管切开后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是提高救治率和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措施。护理人员为气管切开患者主要操作执行人和密切接触者,提高神经外科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执行率对降低气管切开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至关重要,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最有效手段。[3]17四、护理措施-手卫生神经外科气管切开为挽救危重症患者生命的重四、护理措施-气切护理用碘伏棉签消毒外露的气管导管及周围皮肤、清洗消毒内套管更换固定带更换泡沫敷料气道护理:护士需要保证气管切开患者切口纱布干燥,若发生渗液则立即更换,定期对切口周围皮肤检查,对患者是否出现了湿疹或者皮肤红肿等现象进行细致观察,定期给予患者实施套管清洗及消毒处理[4]1、严格执行手卫生,进病房必须戴口罩,接触病人必须戴手套,严格限制探视,防交叉感染。2、每天用碘伏棉签消毒外露的气管导管及周围皮肤,金属内套管每天清洗消毒.3、保持气管切开处伤口敷料清洁干燥,每3天更换气管导管外的泡沫敷料,如有污染,应立即更换,严格无菌操作,并仔细观察伤口情况。及时更换氧气湿化瓶、鼻导管。18四、护理措施-气切护理用碘伏棉签消毒外露的气管导管及周围皮肤四、护理措施-气切护理更换固定带19四、护理措施-气切护理更换固定带19四、护理措施-气切护理更换泡沫敷料康乐保泡沫敷料10cmx10cm20四、护理措施-气切护理更换泡沫敷料康乐保泡沫敷料10cmx1四、护理措施-气切护理超声雾化吸入:氨溴索:2ml特布他林:2ml布地奈德:2mlTid每次15-20min21四、护理措施-气切护理超声雾化吸入:21四、护理措施-气切护理(1)湿化温度:温度保持在20~40℃,温度过低会引起支气管纤毛运动减弱,诱发哮喘,温度过高会引起局部粘膜灼伤;(2)湿化方法:采用持续氧气雾化湿化,氧流量为5L/min,可让药液随着患者的呼吸均匀的进入气道深部[5](持续氧气雾化湿化,雾化器直接与导管相连,雾化器接上氧气装置,氧气流量为5L/mim,雾化罐内加入雾化药物、灭菌用水。)气道湿化22四、护理措施-气切护理气道湿化22四、护理措施-防误吸护理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的变化,做好记录,出现异常,汇报医生,及时处理。2、床旁备好吸引器,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时选择12或14号管径的吸痰管,把握吸痰指针。吸痰前后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3、取侧卧位或平卧头侧位,抬高床头15-30度。4、使用鼻饲流质饮食,进食前要先证实胃管在胃内后方可注入食物。鼻饲时抬高床头30-45度,防止返流;鼻饲后30分钟暂缓吸痰、翻身和拍背。

23四、护理措施-防误吸护理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意识瞳孔的变化四、护理措施-呼吸道护理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3次,消毒病室1次,每次30分钟。2、定时协助病人翻身拍背排痰,使用振动式物理治疗仪,及时给予吸痰,吸痰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和手卫生,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预防痰液干燥。口腔护理每日2次。3、观察患者有无缺氧症状,如口唇发紫、氧饱和度下降,及时加大吸氧流量并告知医生。24四、护理措施-呼吸道护理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3注食前后洗手鼻饲时抬高床头30-45度,防止返流;鼻饲后30分钟暂缓吸痰、翻身和拍背。注食后,必须清洁口腔,防口腔感染做好心理护理

四、护理措施-健康指导预防是关键25注食前后洗手鼻饲时抬高床头30-45度,防止返流;鼻饲后30四、护理措施-观察病情变化体温单:7-266:00

T:38.5摄氏度,7-28至今患者体温正常。26四、护理措施-观察病情变化体温单:7-266:00T:3四、护理措施-病情观察7-26:患者痰液较多,黄色脓痰。8-1患者痰液量少,呈白色粘液痰。27四、护理措施-病情观察7-26:患者痰液较多,黄色脓痰。8-四、效果评价28四、效果评价28四、效果评价29四、效果评价29四、效果评价8-13患者未出现感染、体温正常

8-13患者未发生误吸8-13患者管道固定、未脱出

8-13患者呼吸道通畅30四、效果评价8-13患者未出现感染、体温正常8-五、护理体会预防器械相关性损伤压疮发生率是评价护理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尽管国外观点认为压疮不能够完全避免,国内研究却认为院内压疮是可以通过有预见的评估预防完全避免的。通常对于患者压疮的评估主要是头颅的颞部和枕部、耳、肩胛、脊柱、肘、骶尾部等以及其他易直接受压部位的皮肤,对于颈部皮肤的压疮观察是有限的,因为通常认为该部位缺少形成压疮的剪切力、摩擦力等的作用。经过不断摸索比较发现使用单结棉带固定导管及使用康乐保泡沫敷料(10X10cm)垫于固定带下有较好的预防效果。31五、护理体会预防器械相关性损伤压疮发生率是评价护理质量的主要五、护理体会使用单结棉带固定导管法,由两头剪成斜角的棉带,将棉带一头穿入一侧导管固定孔,将棉带两头对齐,将棉带绕过颈后,将棉带穿入另一侧导管固定孔打结,再松开需更换的固定带,固定松紧为1-2指。有较好的预防导管脱出效果。导管固定32五、护理体会导管固定32五、护理体会使用氧气驱动一次性氧雾面罩持续气道湿化法,由氧气作为动力将湿化液撞击成细小的烟雾分子.能够使湿化液进入较小气道,能充分湿化气道,稀释痰液,使气道能保持较好的生理湿化状态。气道湿化33五、护理体会气道湿化33五、护理体会全面评估预防为主加强监测规范操作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医护协作保证安全34五、护理体会全面评估预防为主加强监测规范操作早期发现医护协作六、参考文献[1]邹慧琼.气管切开患者的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0):133.[2]蒋丽萍,廖明珍,唐娟,陈密思.论肺功能训练缩短脑卒中患者气管置管时间[J].饮食保健,2018,5(24):293-294.[3]顾宜娟,苏艳.手卫生依从性监测对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的影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