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规划中的人文景观设计(城乡规划和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实习报告10000字)_第1页
新农村规划中的人文景观设计(城乡规划和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实习报告10000字)_第2页
新农村规划中的人文景观设计(城乡规划和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实习报告10000字)_第3页
新农村规划中的人文景观设计(城乡规划和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实习报告10000字)_第4页
新农村规划中的人文景观设计(城乡规划和设计专业毕业设计实习报告100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农村规划中的人文景观设计绪论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深化,人文景观的合理规划成为彰显农村资源特色,实现资源价值的主要手段,也是实现农村经济快速增长和脱贫致富的可靠途径。然而,人文景观的不合理开发及利用也带来了一系列影响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问题,土地被大量侵占、资源被巨大浪费、环境被严重污染,以及生态与文化景观特征迅速消失等等。因此,以新农村规划建设为契机,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下构建人文景观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模式,培育农村旅游发展新的增长点,已十分迫切。本课题选取人文景观类型为调研对象,结合自然生态系统、工农业生态系统、居住生活系统,进行全方位的融贯整合研究。希望通过典型示范基地的建设,寻求农村规划建设中人文景观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1-3目前国内对于新农村规划真实理论的研究文章和著作都比较多。由文献可知,基本上每一本新闻学原理著作,在论述人文景观利用有效性时都会提到整体保4-6护利用的理论,对于整体利用的概念也是各有说法。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加快,我国正步入快速城市化时期。2005年北京市完成了新一轮总体规划的修编,2006年新年伊始,在中央一号文件《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推动下,北京市的规划重点逐步转移到新农村规划中来。在北京市规委和农委的推动下,北京市掀起了新农村规划热。然而我国农村地域广阔,各地自然条件和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影响和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因素较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一切从实际出发,注重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多样性。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多样性,从根本上说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主要源于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值得注意的是,农村人文景观中的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传统聚落等,具有脆弱性、易变形等特点,一旦变异,很难恢复。因此,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应作为发展新农村人文景观的重要主题,要尽可能防止农村人文景观开发造成的环境污染、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破坏,要坚持“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而为新农村的经济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促进人文景观的开发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在这里,本文对新农村建设中人文景观的保护与利用进行研究,在保护人文景观的同时将传统民居文化更好的传承下去。第2章新农村规划与人文景观的关系2.1新农村的规划类型由于许多农村正处于向城镇转换的过程中,已经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农村。所以,新农村建设必须区分情况,分类指导。就目前我国农村的总体形势而言,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需要区别对待。2.1.1中心城市郊区新农村建设模式为充分发挥城市对乡村的带动作用,郊区农村重点发展为城市提供生活必需品的都市农业和休闲娱乐服务的第三产业。积极建设成为特大城市提供产品与服务的农牧产品工业基地和休闲度假基地。用城市的理念规划农村,通过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非农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生活质量。2.1.2商贸流通型建设模式以发展现代农村商贸流通服务业和市场网络进而形成以当地农村为中心的市场以市场促产业以产业、以产业带乡村、最终形成商贸发达、乡村繁荣的一种新农村建设模式。长三角农村地区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及配套条件和相关产业发展的支持为其商贸流通型发展模式提供了便利的条件。2.1.3乡镇企业带动模式以发展乡村企业为导向,推进农村经济由农业主导型向工业型转变,增强工业对农业的拉动力。发达经济地区利用区域经济地理优势、经济实力和财政支付能力优势,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以工业反哺、城市支持为条件,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各类工程为抓手而展开。同时在农业劳动力转移方面,积极开展农村股份“村改居”合作制改革、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建立健全农民基本养老保险为主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项改革。2.1.4资源与产业带动建设模式在资源条件较好和非农产业比较发育的农村地区,其新农村建设应充分发挥现有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通过提高科技水平,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通过合理规划乡村土地利用,改善生产基础设施条件,集约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从而建立资源集约型农村经济。2.1.5城镇发展带动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小城镇的衔接带动作用,通过加快县域城镇的工业化进程,改善小城镇的生活条件来促进农业劳动力转移。加强县城和中心镇的建设,实现乡镇企业、专业市场、工业园区和城镇建设有机结合,发挥聚集效应全面提升农村工业化整体水平。同时,通过二三产业的发展随着农村劳动力的逐步转移农业就业人员比重逐步降低,相应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从而实现农民收入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2.1.6现代农业带动建设模式农业是该类型农村地区的主导产业,因此其新农村建设必然要通过发展现代农业的途径来实现。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口,在于改善现有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通过发展以节约劳动力为特征的农业机械主导模式和以节约土地为特征的生物技术主导模式,选择和培育出新型品种资源,节约土地和水资源,极大地促进土地产出效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活设施来拓展农业功能,在单纯生产型传统农业的功能基础上,向生物能源、生态保护、观光旅游、国土保护、安置人口现代农业的功能拓展。在保证粮食产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2.1.7劳务经济带动型发展模式在政府的指导和培训下,发展劳务经济与当地的村庄建设相结合,以劳务经济促进当地农村的发展。通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优化农村劳动力资源的配置,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并且转移就业后的农村劳动力将获得收益的一部分投入到农业生产和农村建设中,反哺家乡,反哺农村,从而直接或间接地推动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2.1.8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发展节水农业,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当地生态环境整治相结合,以国家大规模的生态治理工程为契机,在做好退耕还林还草的同时,合理的调整农业土地利用结构,建立具有高效经济过程和和谐生态功能的生态农业体系,为新农村建设的进行提供良好的生态与经济基础。2.1.9生态畜牧业带动模式在种植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水土资源配合较差的地区,其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是以牧为主,农牧结合。在畜牧龙头企业的带动下,通过产业化经营、循环化利用带动农村发展、农民增收。通过企业集团的介入,整合农村的各种闲置地和当前的住宅用地。在闲置地上建设新村,村民迁入新居后,在老村新建养牛场、饲料厂和屠宰基地作为工业区养殖场养牛的牛粪进入生活新村的沼气池,沼渣养蔬,培养基养蚯蚓,蚯蚓粪进入种植区形成有机肥种地。2.1.10生态旅游业发展带动模式以各地的农村地区为特色,以农民为经营主体,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旅游活动为内容,通过农村旅游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提高。发展的关键是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与旅游相配套的交通、住宿等设施。2.1.11特色产业发展带动模式在一个乡或村的范围内,依据所在地区独特的自然、经济或区位优势,围绕一个特色产品或产业链,实行专业化生产经营,一村一业发展壮大来带动乡村综合发展。该种模式的提出主要是针对该类型农村区位独具特色。加之各省独特自然条件下形成的各具特色的农牧产品,也为该种模式的推广创造了条件。2.2人文景观的类型2.2.1人文景观概念人文景观,又称文化景观,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满足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人类创造10而形成的景观。在新农村规划中人文景观的开发建设,应正确认识,并遵守基本原则,对人文景观进行科学合理开发、建设、保护和利用。其表现形式如表1所示:表1新农村人文景观表现形式Table1:Manifestationsofthenewrurallandscape项目形式宗教建筑文物古迹城乡风貌传统民居建物质化人文景观筑现代设施民俗活动文化艺术、活动宗教活动传统产非物质化人文景观业生产活动2.2.2人文景观的保护一方面农村居民提供的民族特色人文景观和服务以及民俗风情,对外向其他城市人群展示地域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对内强化了自身的认识;另一方面,村民在交流中揣摩、认识了各类游客的价值观念及其母体文化特征。因此,游客可以“发现所有的文化现象”以满足求知欲,村民也可在参与生态旅游业过程中获得文化交流,在比较中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化。2.3人文景观与新农村建设的结合人文景观保护开发利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互协调,最终实现双赢。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加强农村基础地位大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和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第一,新农村建设为大遗址的长远保护提供了机遇。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引导大遗址区域内的农民积极寻求更好的发展途径。如果人文景观保护确实能给当地农民带来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他们就会以十足的干劲和热情参与当地人文景观的保护过程从而促进人文景观保护事业可持续发展。第二,开展人文景观保护利用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长期以来出于对人文景观保护的考虑对这些区内经济发展有诸多限制已严重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农民的生活状况处于较低水平。只有将人文景观保护纳入到当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局在人文景观保护、规划和展示过程中当地政府与相关部门应主动协调积极支持农民参与建设通过示范引路寻求解决农民创业增收途径指导农民围绕人文景观保护与利用开展相关的经营创收活动如参与基本建设、安全保卫、清洁环境、交通运输、旅店餐饮、农家生活游及人文景观纪念品开发与销售等等可以迅速提高农民的生活收11入必然会对当地农村经济的改善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总之以人文景观的长远保护为出发点制定新农村人文景观保护规划,要充分考虑当地农民的切身利益,把人文景观保护利用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这一宝贵机遇,积极推动人文景观的开发与保护工作,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项建设事业,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第3章新农村规划中人文景观的保护与利用的现状3.1新农村人文景观开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3.1.1人文景观盲目建设问题突出不适当的开发建设使资源受损,胜景埋没。在提高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和旅游大开发的浪潮中,不少地方政府将农村人文旅游资源的挖掘和开发利用视为新农村建设的法宝而加大建设力度。但是,不少地方由于认识上的肤浅或是经济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纷争,没有将农村旅游资源的开发纳入区域旅游开发的大系统,没有进行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出现了资源利用形式单一雷同,地域分散,档次低下,重复开发建设等问题,从而缺乏对客源市场的吸引力,难以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有些地区随意性利用,暂时性发展,导致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和破坏;许多开发和经营行为得不到应有的规范,无证经营现象普遍存在,环保、卫生问题较为突出,不适宜的开发建设使资源受损,胜景湮没。例如,课题调查访问的安吉县高家塘村,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的政策指引下,目前已在后山上砍伐原始植被,开发土地用于别墅建设。村民反映,现在贯穿整村的马路上跑着越来越多的外地汽车,原来宁静的山居环境变得喧嚣了。以秀美竹乡12闻名的旅游资源正在遭到破坏。无疑,发展旅游将推动经济发展,但却以牺牲秀美的居住环境为代价,对村居意向的破坏是不可修复的。3.1.2“千村一面”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千篇一律的“城市化”规划使农村旅游失去了生命力和归宿感,风貌不存。农村旅游地的最大资源特色是有别于城市风貌的乡村聚落及其文化的“乡村性”。然而,目前许多乡村旅游地的建设出现了严重的现代城市化建设倾向,在建筑形式和材料、设施设备等方面刻意模仿城市。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思想观念的城市化,乡村聚落的建设日益呈现出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特色并列,现代特色与传统风物杂陈的乡村发展现状。“审古朴的乡村气息日渐丧失,美疲劳”问题日益严重,发展乡村旅游所依托的农耕文明正在消失殆尽,千篇一律的“城市化”规划使农村旅游发展失去了生命力和归宿感,风貌不存。通过对湖州市南浔区荻港村的调查,发现其形态完全仿造城市小区建设模式。建设中的新村一味追求民居硬件条件上的现代化,但是整体上已经丢失了水乡意象,从肌理上看也与老村相去甚远。我认为横平竖直、整齐排列的农居,忽视了室外空间的营造。老村在不断衰老之中,未来的新村将看不到千年古村的韵味.。3.1.3农村规划工作粗放不专业3.1.3.1外行或者长官意志代替规划一些农村虽然编制了总体规划,但许多项目并不是由景观设计师一开始就参与其中的,而是由其规划师和建筑师独立完成的,造成景观建设的不完善性和被动性,甚至具有应付性。所以农村建设在景观建设方面还处在无序状态。3.1.3.2建筑无法融入周围环境。农村住宅作为一种传统的居住形式,经过千年的衍变,它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文化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新建住宅越来越多。但大多住宅都是由农民自搭自建的,建筑的色彩、格局、样式一味的相互抄袭,缺乏整体的规划和设计,与周围环境极不协调,甚至还大大的破坏了周边的环境。这些建筑不但没有继承或发展当地民居的传统与特色,更不能体现当地的人文历史背景和地域特色,反而会使之将其慢慢遗忘。3.1.3.3景观建设不够全面在目前的农村建设中,往往忽略了一些残留的景观滞后,如集市、街道、公共绿地等公共空间的死角及宅前屋后的个人空间,景观建设缺乏系统的规划。3.2现在的农村景观设计趋势和误区俯瞰整个地产销售市场,“XX花园”、“XX新城”遍地开花,我们会惊奇的发现城市中的住宅都设计成了都市中的田园,而农村中的村落却做成了田园中的都市,广大设计师本着为开发商创造价值的原则,逐渐形成了这股设计之风。但事实上,这样的追求是盲目的,这就好比是中国人抛弃母语学习英文,很容易跟风操作,却很难到位。某景观网站有这样一句留言:“决不要在自然中强调自然,也不要再现代城市环境中去炫耀现代!”看后笔者感触很深,从心底佩服这位网友投机取巧的意识,但是中国的耶路撒冷、美国的故宫只能成为让人们惊讶的怪胎。其实什么设计是经典?自然的,舒适的和适宜人的设计才是经典。既然是居住环境,那一定是自然舒适的,农村——远离城市的嘈杂喧嚣,远离城市的污染,在这里有轻松的环境,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作为居住环境,它本来就具备比城市更为优越的条件,但人们为了追求所谓的“气派”,却硬生生的要把它与城市拉回到同一条起跑线,甚至还把它降到更低的位置。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记载:一个渔夫只身舍船进入一山洞,发现一座桃源,在这里的景色怡人,居民们男耕女织,到处洋溢着安乐祥和的气氛,与外面的世界完全隔绝。世外桃源——几乎承载了所有人的梦想。麦克哈格也在《设计结合自然》一书说:大地是有内在价值的,土地是有生命的,它是个活的系统。也许,天然的一片森林,一弯溪流,一丛野花……在农民看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东西,但作为设计师的我们就应该善于去发掘普通人视而不见的“潜力股”,而后去规整,去修饰,从而变成所有人都能够看得到的美丽。当前的规划者一味的只是把城市模式搬到农村,可是他们也不想想农村是否适应这种模式。其实假如真要这样的话,可以直接把农村变为城市,没必要做这么复杂的建设。这些完全同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本意相违背。其真正的本意是统筹城乡发展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农村市场需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不是农村城市化。毕竟农村和城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形态。3.2.3主要问题3.2.3.1农村风貌特色消失

近年来,部分新建和翻建的农宅热衷于效仿城市住宅的模式,对材料、色彩和建筑风格的选择较为混乱,装饰缺少本地特色、乡土风貌,与传统的地方特色和淳朴自然的民居风貌格格不入。同时,私搭乱建现象的普遍存在,不仅妨碍道路的通达性与景观视线,也严重影响了村落的整体风貌。

3.2.3.2乡村生活活力衰退

由于年轻劳动力大多进城务工,留守的村民以老人、妇女和儿童居多,对适合邻里交往、休闲活动的空间少,游憩空间缺乏而次数减少,活动质量不高。如乡村中常见的洗衣等富有乡村特色的日常活动日渐稀少。同时景观缺少特色景观节点,绿化偏少,绿地率低,乡村生活活力衰退。

3.2.3.3环境问题突出,居住环境差

环境问题主要是生活污水直接就近排放到河里,导致水质恶化,而沿河堆积垃圾等现象严重制约滨水空间的利用;垃圾沿路乱丢、乱放、乱堆等现象时有发生。

3.2.3.4入口、沿路、滨河景观塑造不足

由于入口景观缺失,建筑面貌不统一,滨河空间没有很好利用,环境质量差,致使该村应有的乡土景观特色不明显,乡土文化气息不浓。

3.2.3.5公用设施不足

缺少停车场地,村中道路偏窄,两侧随意停放车辆,现农贸市场前更是有商贩在道路两侧摆放摊位,给客运、货运带来极大的不便,容易发生堵塞现象;道路标识系统形式杂乱,缺乏统一规划,与周围环境不协调。第四章/农村人文景观规划设计初探

4规划目标、理念与布局

4.1规划目标立足于当地自然与人文特色,通过乡土景观元素的运用,保护传统农村田园风貌,营造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村容村貌,对公用设施进行重新规划布局,设置休闲游憩健身场地,完善道路、环境设施、景观系统,再现乡土气息浓厚、充满乡村活力、和谐的乡土村落景观。

4.2规划理念

通过港口村当地自然生态条件和人文条件包括乡土民俗、生活习惯和传统文化等要素的分析,得出港口村的景观特质——竹韵之乡。考虑到现状存在的问题如建筑风貌、景观节点的乡土特色表达和滨水空间塑造等,最终确定“竹韵”作为重塑新农村竹乡面貌的景观元素。从竹的自然形态和非自然形态如传统文化、生活习惯、地方民俗中体现乡土特色的竹韵。既保持原有的村落传统的形式,尊重当地人的风土习惯,又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采,激发乡村的活力。4.3规划布局

4.3.1功能分区充分尊重原有空间肌理构成的基础上,延续村落现有“山水——田居”自然交融的空间,确定“一带、四区”的空间布局特色,一条滨水生态绿带,传统村容村貌提升区、发展建设区(预留地)、田园风貌保护区和山体资源保护区。

4.3.2分区建设主要内容

4.3.2.1传统村容村貌保护提升区

结合其使用年限和维修周期改造影响整体风貌的危旧房和小洋楼等民居;保护传统建筑,继续保持“粉墙、坡顶、黛瓦”等江南民居的基本元素;结合村落景观特质适当装饰外墙。针对建筑不同使用功能,采取整体协调,分段塑造。如对港口村内商业店铺、民居和少量工厂风格进行整体协调,分段塑造店铺、民居和工厂风格。色彩以淡雅和谐,以黑白灰为主,禁止大面积使用鲜艳颜色。

规划了村落对外交通主路,整合村落原有道路交通系统。结合游憩点分布和重要公共建筑的分布,沟通宅间路、滨水步道、游憩性道路。原则上村落内部不允许机动车辆进入,停车场设置在村落外部南侧,停车位10辆,场地用碎石等乡土材料铺制。选择乡土材料塑造路灯、景观标识和垃圾收集箱等公用设施的乡土风格。

4.3.2.2发展建设区

位于传统村容村貌保护提升区的西侧,作为配套共建如农贸市场、篮球场等和部分居住用地。对新建农居,注重村落固有的风貌特色协调统一,体量、高度、色彩、屋顶形式做出规划引导建议。同时提高住宅功能基础上,重视整体环境质量提升、节能技术的应用等,适应村民小康生活的要求。

4.3.2.3田园风貌保护区

位于东坞里港西侧,是村庄田园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以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重点营建生态农田;加强菜地、田园四季农作物更替引导,避免季节性抛荒,结合滨水绿化和景观节点,营造出乡村优美的田园景观。

4.3.2.4山体资源保护区

本区是村庄最大的绿色基底,对村庄生态和乡土景观保护有重要作用。山体资源保护要禁止乱砍乱伐,防止青山“白化”;保护培育竹林地,加强水土保持林和涵养林的建设。同时对于主要车行道和游步道沿线两侧的视域范围要重点培育景观植物。

4.3.2.5滨水生态绿带

种植具有净水功能的植物,对两岸进行生态绿化。结合滨水绿地如村落入口、活动中心、水岸等景观节点组织临水游憩活动和日常生活空间,与增设的健身设施、游憩步道、乡土景观小品等一起营造休闲、游憩、有归属感的滨水景观。

4.3.3景观结构

依据功能分区,增设部分公共设施和景观节点,结构上形成了“一轴、一带、一心”,即“人文景观轴”、“滨水景观带”和“活动中心”(图3)。其中“人文景观轴”规划以贯穿全村3.5m宽的主要道路作为人文景观轴,两侧形成以建筑为主体的人文景观界面,以“粉墙竹韵”、“商业街面”、“竹里小径”等景观组成,体现农村的乡土风情与生活的激情;“滨水景观带”结合滨溪绿化景观,设置多个景观节点,形成以绿化和乡土景观节点为主的自然景观界面。景点主要由“入口游园”、“河风竹影”、“风窗听竹”和“洗衣平台”体现有序的、宜人的、富有山水灵性的自然景观。“一心”利用公共活动中心开辟休闲游憩活动,是整个村的休闲、游憩功能的内在表现。

5.乡土景观的设计与营造

5.1粉墙竹韵

“留白”是中国画的重要表现方法,是营造中国画空间感的重要手段。这种空间感是通过画面的留白,以空白为背景,用笔墨和形体的虚实变化来创造意境、表现空间。村落里较多的破旧传统建筑,这些都是乡土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当地建筑特色分析,采用黑白灰三色塑造出朴素、典雅的氛围。设计以竹韵为元素,通过竹竿的艺术抽象表达出村落景观特质。墙面中间留白和边角竹竿和竹笋形态的艺术抽象装饰,自然流露出水墨画意里的虚实意境。以间断的、粗细不一的三条竖线表示丛竹和三条长短有序的细线表达竹笋形态。

5.2入口游园

作为港口村入口景观的重要节点,通过景墙、竹廊、亲水平台、滨水步道、景观置石等运用,营造游园环境。设计以竹韵为构思源头,以乡土景观元素竹叶、竹笋来体现。入口场地由景石的特置和弧形景墙围合道路形成,在港口欢迎您的景墙基部花坛中长出五根“竹笋”,象征传统文化“竹笋出墙,一节须高一节”意境。宿根花卉和景墙后面高大的本地植物香樟与地面上的青石板、仿古砖等表达出亲切的环境氛围。

5.3风窗听竹

以江南园林中传统景墙的表现手法,以竹叶漏窗和景墙结合,卵石步道,植物景观共同形成一副“竹映风窗数阵斜”的美丽画卷。

5.4河风竹影

以湿地植物配置为主,采用多种水生植物配置,如芦苇、香蒲、水葱、慈姑、茭白、野菱等,成片芦苇、香蒲、及充满野趣的水岸乔木河柳、枫杨、乌桕等,郁郁葱葱,阵风吹过,碧波荡漾、浮光掠影,远处的山体、水面及周围的绿地都融为一体,再现了原先自然野趣的湿地景观[5]。

5.5洗衣平台

在人文景观区东坞里港河道上游,从室外滨水空间的视野展开,设置滨水步道、亲水平台,满足人们亲水特性。安排洗衣平台可满足家庭妇女洗衣的需求,赋予河道亲切宜人场景。选用乡土竹木材料制作临水栏杆,并沿麻石步道两侧种植小灌木、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