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发热 中医辨证_第1页
小儿发热 中医辨证_第2页
小儿发热 中医辨证_第3页
小儿发热 中医辨证_第4页
小儿发热 中医辨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儿推拿师杜翠金发热发热,即体温异常升高,超过37.5℃且一昼夜波动超过1℃。

【病因病机】1.外感发热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末充,肌肤薄弱,卫外不固,当气候骤变,冷热失常,或看护不周时,外邪乘虚袭表,卫阳被郁而致外感发热。

2.肺胃实热外感误治或乳食内伤,导致肺胃壅实,郁而化热,郁热熏蒸于肌肤而为肺胃实热。

3.阴虚发热小儿先天禀赋不足,肝肾阴亏.或后天失养,或久病伤阴,致阴液亏损,引起虚热内生。诊断(一)诊断要点

1.小儿体温异常升高。

2.患儿面红,五心烦热.但体温正常,多为阴虚发热。也可见于体质虚弱,新生儿,甚至严重感染者。

3.应根据发病年龄、病史、发病区域、主证、伴随症状和体征、体格检查、实验室及其他相关必要检查,全面分析,综合判断。(二)临床表现

1.外感发热风寒者,发热轻,恶寒重,头痛,无汗,鼻塞流清涕,喷嚏,喉痒,苔薄白,指纹鲜红;风热者,发热重,恶风,微汗出,鼻流黄涕或浊涕,口干,咽痛,苔薄黄,指纹红紫。

2.脾胃积热者,发热腹胀,腹痛拒按,嗳腐吞酸,恶心呕吐,口渴引饮,纳呆便秘,舌苔黄腻,脉弦滑数。3.阴虚发热午后发热,手足心热,盗汗,形体瘦削,食欲减退,心烦少寐,苔少或无苔,脉细数,指纹淡紫。(三)辅助检查1.测体温体温37.5℃~38℃为低热,38.1℃~39℃为中度发热,39.1℃~40℃为高热,40.5℃为超高热。

2.血常规病毒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数大多正常或减少;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的百分数大多增高,体弱患儿亦可减少。

辩证论治一、外感发热外感发热一般可分为外感风寒及外感风热。但总以发热、鼻塞、流涕、喷嚏、咳嗽为主要特征。(一)外感风寒主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鼻塞流清涕,喷嚏,咳嗽,口不渴,咽不红,舌苔薄白,指纹鲜红,脉浮紧。治则:祛风散寒,宣肺解表。处方:开天门、推坎官、揉太阳、运耳后高骨、清肺经、黄蜂入洞、拿风池、推三关等。3(二)外感风热主证:发热重,恶风,有汗或微汗出,头痛,鼻塞,鼻流黄涕或浊涕,喷嚏,咽喉红肿疼痛,口干而渴,苔薄黄,脉浮数,指纹红紫。治则:疏风解表,清热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