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养殖课件_第1页
花卉养殖课件_第2页
花卉养殖课件_第3页
花卉养殖课件_第4页
花卉养殖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花卉养殖与艺术插花》

《花卉栽培》课时分配

教学内容课时1绪论22第一章花卉分类23第二章花卉栽培与环境24第三章花卉栽培设施25第四章花卉的繁殖46第五章切花栽培47第六章花卉盆栽28第七章露地花卉栽培29第八章名贵花卉栽培610第九章年霄花卉栽培211第十章花卉的应用212第十一章花卉的经营与管理2

合计32绪论

一、花卉栽培的涵义和范围狭义的花卉:是指以观花为目的草本植物。广义的花卉:凡是叶、花、果、根、茎、芽等具有观赏性价值的草本和木本植物均可称为花卉。简言之:花卉泛指一切可供观赏的植物。包括它的花、果、叶、茎、根等。通常以花朵为主要观赏对象。花卉栽培:生产栽培和观赏栽培二、花卉栽培的意义1.在园林绿化中的作用。花卉为园林绿化、美化和香化的重要材料;2.在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室内装饰,装饰生活环境,丰富日常生活;3.在经济生产中的作用。能提供各种经济类产品。三、花卉栽培的历史沿革①花卉品种的频增。②花卉繁殖方法的改进。③盆景的迅速发展。四、我国花卉种质资源丰富1.中国原产与特产的花卉种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仅本本植物就有7500种,2.现存中国的“活化石”种类银杏、水杉、银杉、水松、鹅掌揪、珙桐、连香树、伯乐树、香果树

3.以中国为分布中心和栽培起源中心的种类有:桃花,梅花,荷花,壮丹等。4.中国原产与特产的花卉种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仅本本植物就有7500种,原产中国并占世界总种数一半以上的著名花卉种类有:山茶花、丁香、石楠、溲疏,蚊母树,杜鹃花,槭树、花揪、含笑、椴树、海棠、枸杞、绣线菊、木犀、金银花、凌霄、火棘、白鹃梅、木瓜、梧桐、九里香、报春花、乌头、菊花、中国兰花、飞燕草、苏铁、龙胆、剪秋罗、沙参、萱草、石蒜、麦冬、香蒲、珍珠菜、一叶兰、金粟兰、蜡梅、侧柏、猬实、文冠果、翠菊、牡丹、银杏、金钱松、水松、水杉、白豆杉、穗花杉、青檀、杜仲、结香、喜树、珙桐、泡桐、芳香石豆兰、杏黄兜兰、麻粟坡兜兰、金钱槭,银杉、白皮松。

我国的八种国宝植物三月十二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我国森林覆盖率远低于世界平均值,属少林国家,但我国植物种类繁多,属世界植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在多达三万余种的植物当中,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三百五十四种,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八种,它们是我们的国宝,这八种国保植物分别是:

水杉:杉科落叶大乔木,为我国珍贵的孑遗树种之一,被世界生物界誉为活化石;野生分布于四川万县、湖北利川、湖南龙山、桑植一带;树史可追溯至上白垩纪。

桫椤:木本蕨类植物,又称"树蕨",既是观赏植物又是经济树种,是一种高淀粉含量的植物,产于我国南方诸省。

银杉:松科常绿乔木,为我国特有的孑遗树种;树史达一千万年以上,在第三纪晚期的冰川活动中几乎灭绝,仅在地处低纬度的我国西南残存。五十年代被发现。

珙桐:珙桐科落叶乔木,为驰名世界的观赏树种,由于其花宛如栖息的鸽子,因此又被称为"中国的鸽子树"。珙桐成活率低,很难移植,故目前处于日益减少的趋势。

金花茶:山茶科小乔木,为我国最珍贵的观赏植物之一。它不仅有绚丽悦目的花朵,其叶还是高级茶料并能入药。仅产于广西昌宁、东兴两地,目前尚不可移植。

人参:五加科多年生草木植物,名贵药材,是我国八种重点保护植物中唯一的草木植物。仅产于我国东北和朝鲜北部,栽植技术要求高,是有名的经济植物。

秃杉:杉科常绿大乔木,是我国最有名的建材树种之一,其木质轻软致密,纹理顺直,产于云南、贵州等地及缅甸北部,但稀少罕见。

望天树:龙脑香料常绿大乔木。顾名思义,它有望天之功,树高可达七十余米,是世界上最好的船舶、车辆用材的树种,独产于我国西双版纳的原始森林。五、国外花卉产业发展现状1.花卉生产由高成本的发达国家向低成本的不发达国家转移;

2.随着国际贸易日趋自由化,花卉贸易将真正实现国际化、自由化;

3.世界花卉生产和经营企业由独立经营向合作经营发展;

4.国际花卉生产布局基本形成,世界各国纷纷走上特色道路,力争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5.亚洲市场潜力巨大,中国花卉消费市场成为商家必争之地。

花卉的消费与经济发展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在世界经济比较发达的三个地区:欧共体、美国、日本形成了三个花卉消费中心。这三个花卉消费中心进口的花卉占世界花卉贸易的99%,其中欧共体占主导地位,达80%,美国占13%,日本占6%。世界的花卉生产和花卉消费已形成区域化布局。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便宜、交通运输方便的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生产区域。经济发达、有着良好花卉消费习惯的国家和地区逐渐成为消费区域。目前,荷兰的花卉93%出口到欧共体国家,哥伦比亚的花卉75%出口到美国,泰国生产的盆栽热带兰花则有78%销往日本。

六、我国花卉产业的展望

1、花卉需求将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2、具体花卉品种预测

(1)苗圃及庭园植物消费将呈现正增长

(2)特种花卉前景看好

第一章花卉分类第一节按生物学性状分类一、喜阳性和耐阴性花卉1.喜阳性花卉如月季、茉莉、石榴等大多数花卉,它们需要充足的阳光照射,这种花卉叫做喜阳花卉。如光照不足,就会生长发育不良,开花晚或不能开花,且花色不鲜,香气不浓。2.耐阴性花卉象玉簪花、绣球花、杜鹃花等,只需要软弱的散射光即能良好地生长,叫做耐阴性花卉。如果把它们放在阳光下经常暴晒,反而不能正常地生长发育。二、耐寒性和喜温性花卉1.耐寒性花卉如月季花、金盏花、石竹花、石榴等,一般能耐零下3-5°C的短时间低温,冬季它们能在室外越冬。2.喜温性花卉如大丽花、美人蕉、茉莉花、秋海棠等,一般要在15-30°C的湿度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发育,不耐低温,冬季需要在温度较高的室内越冬。三、长日照、短日照和中性花卉1.长日照花卉如八仙花、瓜叶菊等,每天需要日照时间在12个小时以上,叫做长日照花卉。如果不能满足这一特定条件要求,就不会现蕾开花。2.短日照花卉如菊花、一串红等,每天需要12个小时以内的日照,经过一段时间后,就能现蕾开花。如果日照时间过长,就不会现蕾开花。3.中性花卉象天竺葵、石竹花、四季海棠、月季花等,对每天日照的时间长短并不敏感,不论在长日照或短日照情况下,都会正常现蕾开花,叫做中性花卉.。茶花茶花四、水生、旱生和润土类花卉1.

水生花卉如睡莲,一定要生活在水中,才能正常生长发育,为水生花卉。2.

旱生花卉如仙人掌类、景天类等,只需很少的水分就能正常生长发育,为旱生花卉。3.润土花卉如月季花、栀子花、桂花、大丽花、石竹花等大多数花卉,要求生长在湿度较大,排水良好的土壤里,叫做润土花卉。润土花卉在生长季节里,每天消耗水分较多,必须注意及时向土壤里补充水分,保持湿润状态。第二节按形态特征分类

一、草本花卉花卉的茎,木质部不发达,支持力较弱,称草质茎。具有草质茎的花卉,叫做草本花卉。按生育期长短不同,又可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和多年生几种:1.一年生草本花卉生活期在一的以内,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实,当年死亡。如一串红、半支莲(细叶马齿苋)等。2.二年生草本花卉生活期跨越两个年份,一般在秋季播种,第二年春夏开花、结实直至死亡。如金鱼草、金盏花、三色等。

万寿菊

千日红\千日紫

龙胆3.多年生草本花卉生长期在二年以上,其共同特征是都有永久性的地下部分(如地下根、地下茎),常年不死。但它们的地上部分(茎、叶)都存在两种类型:有的地上部分能保持终年常绿,如文竹、四季海棠、虎皮掌等;有的地上部分,是每年春季从地下根际萌生新芽,长成植株,到冬季枯死。如美人蕉、大丽花、鸢尾、玉簪、晚香玉等。

二、木本花卉

花卉的茎,木质部发达,称木质茎。具有木质茎的花卉,叫做木本花卉。要包括乔木、灌木、藤本三种类型:1.

乔木花卉主干和侧枝有明显的区别,植株高大,多数不适于盆栽。其中少数花卉如桂花、白兰、柑桔等亦可作盆栽。2.灌木花卉主干和侧枝没有明显的区别,呈从生状态,植株低矮、树冠较小,其中多数适于盆栽。如月季花、贴梗海棠、栀子花、茉莉花等。3.藤本花卉枝条一般生长细弱,不能直立,通常为蔓生,叫藤本花卉。如迎春花、金银花等。在栽培管理过程中,通常设置一定形式的支架,让藤条附着生长。梨花三、肉质类花卉肉质类花卉的茎或叶较肥大,水分含量较多,呈肉质,叫做肉质类花卉1.仙人掌类由于原产沙漠地带,长期适应干燥环境,茎和叶多有变态,茎变得肉质粗大,能贮存大量水分和养料,叶变成刺状,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腾。如仙人掌、三棱箭、令箭荷花等。2.景天类景天科植物中,有不少种类可以作为花卉,它们的茎或叶脆嫩肥大,含水分较多。如景天、石莲、燕子掌、落地生根等。第三节按栽培方式可以分类(1)露地栽培(2)温室栽培(3)切花栽培(4)促成栽培(5)抑制栽培(6)无土栽培(7)荫棚栽培(8)种苗栽培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