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3及SIP协议入门教程_第1页
H323及SIP协议入门教程_第2页
H323及SIP协议入门教程_第3页
H323及SIP协议入门教程_第4页
H323及SIP协议入门教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H.323SIP协议入门摘要:随着VOIP和视频通信的进展,H.323和SIPIP多媒体通信领域中被广泛承受的两种信令掌握协议,受到业界的普遍重视。H.323SIP这两种关键协议各具特色,它们通过互通协调,在各自的领域内必将会有更大的进展前景。一、VOIP技术的进呈现状由于网络的普及,频宽的增加与语音压缩技术的进步,通过IP网络传递语音、视频等IP网络应用进展的趋势之一。1995年以色列的VocalTec公司开发出第一套网际网络(InternetPhone)软件以来,VOIP(IP传输技术的)10年多了,VOIP的英文全称是“VoiceoverInternetProtocol”,它以IP数据网络为传输平台,对模拟的语音信号进展数字化,并8~11kbit/s交换的计费方式与距离的远近无关,因此与一般电信网同样使用传输速率为64kbit/s的带宽相比,VOIP既可以节约大量的长途话费,又可以节约带宽,增加同时通话的进程数。VOIP技术的进展前景还可以从市场调研公司In-Stat2023年至2023年,亚洲地区VOIP10亿美元,2023100亿美元。在日本、韩国、中国的香港和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很大比例的长途呼叫已转移到了IP网络。另外,时下流行的即时通信软件如MSN、QQ、NetMeeting等,它们所供给的语音通话功能,也是VOIP技术的典型应用。二、支撑VOIP技术的通信协议比较分析在传统系统中,一次通话从建立连接到释放连接都需要肯定的信令协作完成。在IP系统中,查找被叫方的地址,建立双方的应答,依据彼此的数据力量发送数据,也VOIP技术最常用的话音建立和掌握信令的传输协议有H.323〔无QoS保证的分组网络上的多媒体通信系统标准〕和SIP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发起协议〕。H.323和SIP作为VOIP实现实时IP呼叫和多媒体通信业务的两大协议它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为实现多媒体通讯。二者都是利用RTP〔real-time transport〕作为媒体传输的协议,对IP网络系统〔VOIP〕信令提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但随着协议向纵深进展和网络的快速膨胀,二者的进展和竞争也在深化,因此对它们的比较分析就显得至为重要。1、起源不同从起源上来看,H.323消灭比SIP要早,它在治理掌握和QoS〔效劳质量治理〕机制上SIP更加严格。H.323协议的提出的根本动力是来自于“三网合一”IP技术和因特网技术进展迅猛时,迫切要求一个没有严格QoS保障的可以实现多媒体通讯的网络。所以在1996ITU-T国际电信联盟16争论组制定的第一版的H.323协议应运而生了。H.323协议保证了无QOS保证的分组网络〔如IP网络等〕的语音、图像和数据的点到点或点到多SIP协议是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多媒体通信协议,是由Internet标准化组织IETF(InternetEngineeringTaskForce)H.323后而制定了SIP协议。IETFIP信令协议,它可以同软交换机〔SoftSwitch〕进展通信,整合传统的语音及增值效劳IPInternet飞速进展的状况下,与H.323相比,它更加简洁,扩展性更好,和Internet应用更加严密,可见这是个处于因特网领域的协议。2、设计风格不同不同的设计思想,借鉴不同的领域标准,形成了不同的设计风格,H.323SIP两大协议特色鲜亮。H.323协议承受了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IntegratedServiceDigitalNeTwork〕的设计思想,它由ITU(国际电信联盟)提出,在呼叫掌握和信令方面是一种分层、主从、集中处理和治理的掌握方式。它试图把IP当作众所周知的传统。只在传输方式上,H.323协议由电路交换VOIP业务和视频通信业务。而且其推H.323已经成为被宽阔ITU成员以及客户所承受的一个成熟标准族。SIP协议则是作为一个IETFIP作为因特网上的一个应用,很大程度上借鉴了其它各种广泛存在的Internet协议的设计思想,如〔超文本传输协议〕、SMTP〔简洁邮件传输协议〕等,所以SIP协议本身也是一个文本协议。同时SIP借鉴webInternet为根底来架构IP业务网,其通信方式是基于一个分布、客户机/效劳器、水平的掌握构造,可以简洁易行地嵌入廉价终端用户设备,使不同的设备进展通信,确保互操作,具有兼容和扩展力量,所以相对简洁、自由,不同的厂商使用相对小的本钱就可以构造需要的系统。3、消息的编码方法不同从消息的编码方法来看H.323协议对编解码协议的支持必需是ITU-T承受基于ASN.1和压缩编码规章的二进制方法来表示其消息。ASN.1通常需要特别的代码生成器来进展词法和语法的分析,比较繁杂。而SIP有力量支持任何编解码协议,又由于SIP,FromTo、Subject等域名,根本不需要简单的说明。而且在头域中增加几个域,就能便利地支持补充业务或智能业务,具有极大的敏捷性、扩大性以及跨平台使用的兼容性。例如:对于呼叫转移,只要在BYE恳求消息中增加Contact头域,参加欲转至的第三方地址就可实现此业务,这一点使得运营商可以格外便利地利用现有的网络环境实现大规模的推广应用。4、呼叫建立过程不同H.323和SIP作为VOIP技术中话音建立和掌握信令的传输协议,对呼叫的连接都有建网络治理具有QOS力量。H.323RASH.225呼叫信令信道和掌握信道。通过三条信道的协调才使得H.323的呼叫得以进展,呼叫建立过程和媒体参数的协商过程是分开进展的,呼叫建立时间较长。首先,由呼叫方向关守〔gatekeeper〕发出呼叫恳求〔ARQ〕信息,恳求的信息包含一供的H.225信令通道地址与对方(不肯定是被叫)建立H.225信令连接,H.225信令交换完毕后,H.225交换过程中得到的H.245通道地址,与对方进展H.245掌握信令通信,通过媒体协商,建立多通道的媒体传输。SIP在架构上是一个点对点式〔Peer-to-peer〕的通讯协定,欲通话的双方可以自行打算SIP的需求(Request)。SIP6个指令治理呼叫掌握信息,分别是:邀请(INVITE)(ACK)(BYE)(CANCEL)(OPTIONS)和注册(REGISTER)。INVITE、ACK用于建立呼叫,完成三次握手,BYE用以完毕会话,OPTIONS用于查询效劳器相关信息和功能,CANCEL用于取消已经发出但未最终完毕的恳求,REGISTER用于客户机向注册效劳器注册用户位置等信息。SIP以及对方的端点名、所在位置等。SIP效劳器收到信息后会查询和推断被叫方当前的准确地址,并向被叫方发出INVITE类的会话邀请。被叫收到邀请后,会向SIP效劳器发出两个响SIP效劳器转发给主叫方之后,主叫方会直接向被叫用户发送确认和通话信息。通话完毕后呼叫方会发出BYE类信息,收到完毕回应后完毕通话。5、应用领域和进展前景由于H.323承受H.323作为IP网关之间的协议。而且H.323特别适合分级分域网络构造,当前的专业视讯会议也多承受H.323协议,这样就可以进展严格的集中掌握,牢靠性较高。另外H.323协议便于计费,对宽带的治理也比较简洁、有效。但是由于H.323是由多点掌握单元〔MCU〕集中执行大型会议掌握功能,其信令掌握功能也必定存在一些问题:如MCUMCU功能的会议某一参与方打算退出通话,并完毕应用程序的运行,整个多方会议也将被终止。而且全部参与会议的终端都向MCU发送掌握消息,MCU可能成为瓶颈,相应降低了呼叫处理力量。另外H.323不支持信令的组播功能,其单播功能限制了可扩展性。SIP则相反,SIP在设计上就使分布式的呼叫模型,具有分布式的组播功能,其组播功组邀请等,也能节约带宽。另外,在会议〔视频通讯网络〕方面SIP有很强的效劳器SIP得到了很多3GPPSIP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全IP网络的核心协议,这就使全部的3G设备厂商开头了听从SIP协议以到达互联互通的努力;再是WindowsXP操作系统中NetMeeting组建的协议也由H.323改为SIP协议,SIP协议成为了网络将来进展的方向,在下一代网络中的比重越来越大。IP系统的过程中不断进展,目前开发的很多网络系统中至少包含以上协议的一种,各制造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