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教学讲解课件_第1页
地貌-教学讲解课件_第2页
地貌-教学讲解课件_第3页
地貌-教学讲解课件_第4页
地貌-教学讲解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务四地貌任务描述一、地貌概述二、山岭地貌三、平原地貌一、地貌概述地貌的形成和发展1地貌的分级和分类21、地貌的形成和发展内力作用形成地表基本起伏,对外力作用的条件、方式及过程产生深到影响,起决定作用。外力作用对由内力作用所形成的基本地貌形态进行雕塑、加工,起着改造作用。其总趋势是削高补低。结论地貌的形成和发展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阶段的地貌形态,是地壳在内、外力作用下发展到那个阶段的形态表现。地貌分级巨型地貌(大陆和海洋,内力形成)大型地貌(山脉、高原和盆地,内力)中型地貌(河谷,外力)小型地貌(阶地、沙丘,外力)2、地貌的分级和分类形态分类绝对高度(m)相对高度(m)平均坡度(°)举

例山地高山>3500>1000>25喜马拉雅山、天山中山3500~10001000~50010~25大别山、庐山、雪峰山低山1000~500500~2005~10川东平行岭谷、华蓥山丘陵<500<200闽东沿海丘陵平原高原>600>200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高平原>200成都平原低平原0~200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平原洼地低于海平面吐鲁番盆地2、地貌的分级和分类2、地貌的分级和分类2、地貌的分级和分类2、地貌的分级和分类2、地貌的分级和分类丹霞地貌2、地貌的分级和分类岩溶地貌2、地貌的分级和分类雅丹地貌2、地貌的分级和分类二、山岭地貌山岭地貌的形态要素1山岭地貌的类型2

垭口

3山坡41、山岭地貌的形态要素山顶山坡山脚尖顶圆顶平顶1、山岭地貌的形态要素山顶山坡山脚凸形坡凹形坡直线形坡1、山岭地貌的形态要素山顶山坡山脚坡积群洪积扇2、山岭地貌的类型(成因分类)平顶山2、山岭地貌的类型(成因分类)单面山2、山岭地貌的类型(成因分类)褶皱山2、山岭地貌的类型(成因分类)断块山2、山岭地貌的类型(成因分类)锥状火山2、山岭地貌的类型(成因分类)盾状火山3、垭口垭口构造型垭口剥蚀型垭口剥蚀—堆积型垭口3、垭口断层破碎带型垭口工程地质条件比较差。岩体的整体性被破坏,经地表水侵入和风化,岩体破碎严重,—般不宜采用隧道方案,如采用路堑,也需控制开控深度或考虑边坡防护,以防止边坡发生崩塌。断层破碎带型3、垭口背斜张裂带型虽然构造裂隙发育,岩体破碎,但工程地质条件较断层破碎带型为好。这是因为垭口两侧岩层外倾,有利于排除地下水,有利于边坡稳定,一般可采用较陡的边被坡度,使挖方工程量和防护工程量都比较小。如果选用隧道方案,施工费用和洞内衬砌也比较节省,是一种较好的垭口。背斜张裂带型3、垭口单斜软弱层型主要由页岩、千枚岩等易于风化的软弱岩层构成。两侧边坡多不对称,一坡岩层外倾可略陡一些。由于岩性软弱,风化严重,稳定性差,故不宜深挖。若须采取深路堑,与岩层倾向一致的一侧边坡的坡角应小于岩层的倾角,两侧坡面均要有防风化的措施,必要时设置护壁或挡土墙。穿越这一类垭口,宜优先考虑隧道方案,可以避免因风化带来的路基病害,还有利于降低越岭线的标高,缩短展线工程量或提高公路线形标准。单斜软弱层型3、垭口剥蚀型哑口以外力强烈剥蚀为主,其形态特征与山体地质结构无明显联系。此类垭口的共同特点是松散覆盖层很薄,基岩多半裸露。垭口的肥瘦和形态特点主要取决于岩性、气候及外力的切割程度等因素。在气候干燥寒冷地带,岩性坚硬和切割较深的垭口本身较薄,宜采用隧道方案,采用路堑深挖也比较有利,是一种良好的垭口类型。在气候温湿地区和岩性较软弱的垭口,则本身较平缓宽厚,采用深挖路堑也比较稳定,但工程量较大。在灰岩分布区的溶蚀性垭口,无论是明挖路堑或开挖隧道,都应注意溶洞或其它地下溶蚀地貌的影响。剥蚀型哑口3、垭口剥蚀——堆积型垭口是在山体地质结构的基础上,以剥蚀和堆积作用为主导因素所形成。其开挖后的稳定性主要决定于堆积层的地质特征和水文地质条件。这类垭口外形浑缓,垭口宽厚,宜于公路展线,但由于松散堆积层较厚,有时还发育有湿地或高地沼泽,水文地质条件较差,故不宜降低过岭标高,一般以低填或浅挖的形式通过。剥蚀——堆积型垭口4、山坡山坡直线型坡凸形坡凹形破阶梯型坡4、山坡直线形坡一般分为三种情况。第一种单一岩性经强烈风化剥蚀形成,稳定性高;第二种单斜岩层构成;第三种气候干燥松软岩体经物理风化堆积形成,稳定性差。4、山坡凸形坡一般上缓下陡,自上而下坡度渐增,下部甚至呈直立状态,坡脚界线明显。往往是由于新构造运动加速上升,河流强烈下切所造成。其稳定条件主要取决于岩体结构,一旦发生山坡变形,则会形成大规模的崩塌。4、山坡凹形坡上部陡,下部急剧变缓,坡脚界线很不明显。山坡的凹形曲线可能是新构造运动的减速上升所造成,也可能是山坡上部的风化破坏作用与风化产物的堆积作用相结合的结果。4、山坡一是由软硬不同的水平或微倾斜岩层差异风化而形成,山坡表面剥蚀强烈,覆盖层薄,基岩外露,稳定性较高;二是由于山坡曾经发生过大规模滑坡变形,由滑坡台阶组成次生阶梯状斜坡,若坡脚受到强烈冲刷或不合理切坡,或者地震影响,可能引起古滑坡复活,威胁建筑构的稳定。三、平原地貌平原构造平原剥蚀平原堆积平原1、构造平原构造平原是由地壳构造运动形成,其持点是微弱起伏的地形面与岩层面一致,堆积物厚度不大。构造平原可分为海成平原和大陆坳曲平原。海成平原是地壳缓慢上升、海水不断后退所成;大陆坳曲平原是因地壳沉降使岩层发生坳曲所成。由于基岩埋藏不深,所以构造平原的地下水—般埋藏较浅,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若排水不畅,易形成盐渍化。在多雨的冰冻地区则常易造成道路的冻胀和翻桨。2、剥蚀平原剥蚀平原是在地壳上升微弱、地表岩层高差不大的条件下经外力的长期剥蚀夷平所形成。其特点是地形面与岩层面不一致,上覆堆积物常常很薄,基岩常裸露于地表,只是在低洼地段有时才覆盖有厚度稍大的残积物、坡积物、洪积物等。剥蚀平原形成后往往因地壳运动变得活跃,剥蚀作用重新加剧使剥蚀平原遭到破坏,故其分布面积常常不大。剥蚀平原的工程地质条件一般较好。3、堆积平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