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_第1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_第2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_第3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_第4页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情景导入蝴蝶在热带轻轻扇动一下翅膀,遥远的国家就可能发生一场飓风——这是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63年提出来的,也是“蝴蝶效应”的最初来源。该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长期、巨大的连锁反应。新课学前导航新课学前导航【思考】

“蝴蝶效应”向人们说明了什么样的地理原理?【提示】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的特点。【思考】“蝴蝶效应”向人们说明了什么样的地理原理?目标定位1.认识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作用。2.理解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3.掌握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目标定位基础梳理•自学导引一、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1.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要素:_________、______、水文、生物和土壤等。2.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不断进行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推动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地貌气候基础梳理•自学导引一、地理环境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地貌气候3.整体性的体现(1)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的_____________。(2)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___________的,即“牵一发而动全身”。(3)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之间是_____________的,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协调一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3.整体性的体现协调一致相互制约相互联系思考感悟某一地区植被遭到大规模破坏之后,地表的蓄水能力下降,地面径流对土壤冲刷加剧,造成水土流失,大气湿度减小,气候日渐干旱,整个自然地理景观发生了变化。这一事例反映出地理环境各要素的什么关系?思考感悟答案: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即“牵一发而动全身”。答案: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某一自然地理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1.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地球各圈层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圈层相互作用主要通过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来实现。2.______是维持地表系统正常运行的动力,也是联系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的桥梁和纽带。能量二、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能量3.在地球四大圈层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传输与交换。(1)由于海洋水体和大气之间的温度差异,_______和_______之间的热能交换在一刻不停地进行着。海洋对大气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输送大量的______来改变________;而大气对海洋的作用,则主要是通过风的驱动作用将动能传输给海洋,并通过大气与水面的摩擦作用驱动水体流动。大气圈水圈热能大气运动3.在地球四大圈层之间,存在着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传输与交换。(2)大气圈和水圈之间还存在________的传输与交换。当气压升高时,海面就会降低;当气压降低时,海面就会相应_________。势能升高(2)大气圈和水圈之间还存在________的传输与交换。当三、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1.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与能量交换一样,是地理环境发展演化的原因,也是圈层间相互联系的纽带。2.植物________作用和________作用充分体现了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光合呼吸三、地球圈层间的物质运动光合呼吸3.其他形式的物质运动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往往跨越圈层界限,它们既是圈层相互联系的纽带,也是圈层相互作用的体现。水循环碳循环氧循环3.其他形式的物质运动水循环碳循环氧循环图表解读教材P67图3-2-8光合作用示意以“光合作用”示意图为例说明地球圈层内的物质是如何运动的?答案: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从大气中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质,同时释放出氧气。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表明,生物圈与大气圈之间存在明显的物质运动。图表解读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生物圈与岩石圈、水圈之间的物质运动。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植物从岩石圈表层的土壤中吸收某些矿质元素,从水圈中吸收水分。矿质元素从岩石圈迁移到生物圈,水从水圈迁移到生物圈。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生物圈与岩石圈、水圈之间的要点串讲•知能突破(1)地理环境整体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我们可以结合实例来理解。地理环境各要素与环境总体特征协调一致要点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要点串讲•知能突破要点一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受深居内陆的海陆位置影响,形成了干旱的大陆性气候,而由于气候干旱,使得这里的水文、地貌、植被、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呈现出温带荒漠带的突出特征,形成温带荒漠景观。如下图:例如,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受深居内陆的海(2)环境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例如,砍伐森林与植树造林对地理环境各要素甚至整个生态环境的影响都是不一样的,如下图所示:

(2)环境要素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即“牵一发而动全身”《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3)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例如,在河流上、中游地区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会对下游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3)一个区域的变化会影响到其他区域特别提醒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征告诉我们,在实际生产或生活中综合思考某一举动都要从正、负效应方面多角度地思考和分析问题。特别提醒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征告诉我们,在实际生产或生活中读下图,完成(1)~(2)题。例1读下图,完成(1)~(2)题。例1(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

)A.整体性特征B.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C.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D.垂直地带性规律(1)该图反映了地理环境的()(2)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

)A.降水多集中在夏季——河流有夏汛B.植被破坏严重——形成红色沙漠C.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D.山区坡陡——水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2)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解析】第(1)题,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第(2)题,P环节是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亚热带季风气候条件下夏季高温多雨,有机质易分解,形成贫瘠的红壤。【答案】

(1)A

(2)C【解析】第(1)题,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

地理要素间进行的物质与能量交换是通过水循环、岩石圈物质循环和生物循环来实现的。总结如下:要点二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要点二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运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方法突破(1)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在地球四大圈层之间,存在着各种形式的能量传输与交换。如下图所示:方法突破(1)地球圈层间的能量交换四大圈层所交换、传输能量的来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重力能以及地球内部的热能等。(2)地球上的碳循环四大圈层所交换、传输能量的来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重力能以及地球《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课件读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例2读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示意(1)请将字母与所代表的化学式、化学元素或化学物质名称连线。A①O2B②CO2F③游离氧G④CO2或重碳酸盐类(2)图中A、B的形成是由于________,H只有成为______才能被植物吸收。(1)请将字母与所代表的化学式、化学元素或化学物质名称连线。(3)从A~H整个作用过程都是化学元素的_______过程。A、B与C、D、E转换的结果,改造了________圈。F、G作用的结果,改造了________圈。(3)从A~H整个作用过程都是化学元素的_______过程。【解析】本题以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为例,考查各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使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示意图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答案】

(1)A—②

B—①

F—④

G—③(2)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水溶液(3)迁移大气水

【解析】本题以生物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为例,考查各地理环活动点拨•教材透析一、教材P63问题白云,其水汽的最主要来源是大海,它存在于蓝天,随着水汽上升、云层增厚,形成降水,水降到山地,滋润岩石圈表层的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分;降到地表的雨水,通过江河或通过地下水又汇入海洋。可见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的。活动点拨•教材透析一、教材P63问题二、教材P64~65活动1.秘鲁西海岸海域,由于盛行东南信风,海水由东向西运动,从而形成水平方向的补偿流——秘鲁寒流和垂直方向的上升流,这样就将深层营养物质(磷酸盐类)带到了海水表层,浮游生物迅速繁衍,大量鱼类来此觅食,形成秘鲁渔场。二、教材P64~65活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