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非战公约》知道“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理解一战后欧美各国在德国赔款问题和欧洲安全问题上所做的主要努力。认识《洛迦诺公约》的签订对提高德国政治地位的作用;分析《非战公约》提出的维护和平的进步思想。1.2.内容解读课程标准第8课《非战公约》1.2.内容解读课程标准(1)历史背景:法国的外交目标以维护_____的安全为核心,德国外交的基本目标是摆脱《___________》的束缚,重新恢复大国地位。(2)主要目的:_____极力削弱德国,防止德国东山再起;德国则采取各种方式对抗法国。一、鲁尔危机和道威斯计划1.鲁尔危机法国凡尔赛条约法国一、鲁尔危机和道威斯计划法国凡尔赛条约法国(3)直接原因:1923年1月,法国联合_______,出动军队占领德国的_________。(4)各方反应:德国采取“_________”政策,英、美反对法国和比利时的军事占领。(5)最终结果:_____政治经济形势严峻;法、___两国放弃各自的政策,寻求缓和。鲁尔地区比利时消极抵抗德国德
英国反对法国制造鲁尔危机是为了扶植德国,以制约法国和反对苏俄;美国则是为了确保德国能够积极向英、法两国支付赔款,以保证英、法等国及时偿还美国贷款。(1)背景:鲁尔危机后,_________的主导权落入美、英两国手中。赔款问题2.道威斯计划(3)直接原因:1923年1月,法国联合_______,出动(2)提出:_____年,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任主席的第一专家委员会提出了解决_____________的报告。(3)内容:美、英等国向_____提供贷款,协助德国复兴经济以及德国赔款等内容。(4)实质:对《凡尔赛和约》的一次重大调整,由用赔款削弱德国的政策转变为复兴_________再取得赔款的方针。(5)影响:德国经济得到迅速的恢复和发展,_____削弱德国的计划受挫,美国依靠美元的威力迅速渗透进欧洲。1924德国赔款问题德国德国经济法国
道威斯计划以尽快结束鲁尔危机为目的,以解决德国赔款问题为核心,但没有规定德国的赔款总数,具有贷款与赔款相结合等特点,使美国成为最大的受益者。(2)提出:_____年,美国银行家道威斯任主席的第一专家委(1)鲁尔危机和___________迫使法、德两国调整外交策略,开始探索和解的道路。(2)德国建议在_________有利害关系的国家缔结公约,得到法国的基本同意。正式签署:_____年10月,德、比、英、法、意、波、捷七国代表在瑞士洛迦诺签署了包括《莱菌保安公约》在内的多个条约,总称为《洛迦诺公约》。主要内容(1)德法和德比之间的_________维持现状。(2)_____分别与比、法、波、捷签订仲裁条约。(3)法国同波兰、_____________签订相互保证条约。(4)准许德国加入国联。二、《洛迦诺公约》1.历史背景2.3.道威斯计划莱茵地区1925边界领土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二、《洛迦诺公约》2.3.道威斯计划莱茵地区1925边界领土实质:_______在政治上正式承认德国作为一个平等国家的前提下,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___________所做的又一次重大调整。(1)暂时解决了安全问题,改善了法国同德国的紧张关系,“___________”成为和解和安全的代名词。(2)使法国丧失了在_____违约时单独制裁的权力,法国边界安全置于英国和_______的空头保证之下。5.历史评价4.协约国凡尔赛体系洛迦诺精神德国意大利 《洛迦诺公约》暂时缓和了德国同战胜国尤其是法国的关系,为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不可能给欧洲带来永久的和平。实质:_______在政治上正式承认德国作为一个平等国家5.历史背景(1)《洛迦诺公约》签订后,法国认为自己的安全保证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希望与_____结盟,以保障自身安全。(2)美国为避免卷入法国在_____的纠纷,建议美、法、英、德、意、日六国签署_____________,然后邀请所有国家参加。正式签署:1928年,美、英、法、德等15国签订《非战公约》,亦称《白里安—凯洛格公约》。2.1.三、《非战公约》的签订及其历史作用美国欧洲多边非战公约2.1.三、《非战公约》的签订及其历史作用美国欧洲多边非战公主要内容:缔约各方斥责用战争来解决_________,废弃战争作为实行_________的工具,用和平方法处理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历史评价(1)积极作用: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在国际法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并在二战后成为_____________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2)局限性:未能对制止二战的发生起到实际作用。4.3.国际纠纷国家政策军事法庭国际 《非战公约》是战胜国对一系列外交政策进行调整的结果,有利于巩固欧洲的和平秩序,体现了尊重和平、摒弃武力的思想,奠定了国际法中互不侵犯原则的法律基础。主要内容:缔约各方斥责用战争来解决_________,废弃战从下边两幅漫画中可以看出鲁尔危机期间德国采取了什么政策?理由是什么?拓展1答案
“消极抵抗”政策。第一幅图说明德军举手投降,第二幅图说明法国的自由女神坐在了一片废墟上,由此判断这是德国的“消极抵抗”政策带来的结果。拓展1答案“消极抵抗”政策。第一幅图说明德军举手投降,第二下图是1923年德国孩子在街头上拿着一文不值的马克在玩,这种现象是怎样出现的?拓展2答案德国马克不值钱,说明德国通货膨胀非常严重,而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法、比出兵鲁尔区,导致鲁尔危机,在危机中,德国推行“消极抵抗”政策,导致通货膨胀严重。拓展2答案德国马克不值钱,说明德国通货膨胀非常严重,而这种下面这幅漫画是怎么出现的?拓展3答案
1924年道威斯计划规定了由美、英等国向德国提供贷款,协助德国复兴经济以及德国赔款等问题。拓展3答案1924年道威斯计划规定了由美、英等国向德国提供在《洛迦诺公约》签订前,英国外长大臣说:“欧洲的当务之急是遏制红色恐怖的滋生与蔓延,……《凡尔赛和约》给予德国人的孤立与仇视,让这个欧洲大国正在高速地滑向苏联,我们有义务改善整个欧洲相互敌视的局面——用一个新的协议去纠正《凡尔赛和约》中的一些短视细节。”此话反映了欧洲列强签署《洛迦诺公约》的一个原因是什么?答案出于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主义国家的极端敌视,英国认为必须防止对德国的孤立和仇视,以免引起德国对资本主义的不满,进而倒向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从而威胁到资本主义的统治秩序。拓展4拓展4法国总理克里孟梭在临终前留下了“你们把我所做的一切都已经糟蹋光了”的哀叹。结合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历史,思考克里孟梭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哀叹?答案巴黎和会上,在法国总理克里孟梭的坚持下,《凡尔赛和约》对法国的夙敌德国进行了严厉惩罚;但是在20世纪20年代的“鲁尔危机”后,法国逐渐丧失了处理德国的主动权。道威斯计划从经济上复兴德国,《洛迦诺公约》从政治上复兴德国,《非战公约》也没有对战争发起国规定具体的惩罚措施,这样德国一步步强大起来,对法国又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拓展5拓展5
从对法国的影响角度分析提示巴黎和会赋予法国在解决德国赔款问题上的主宰地位被美英所取代,这就打击了法国的欧洲霸权计划。道威斯计划的影响【角度1】► 从对法国的影响角度分析道威斯计划的影响【角度1】►
从对德国的影响角度分析提示道威斯计划给美英资本特别是美国资本流入德国扫清了道路,从而为德国恢复经济大国地位和重整军备提供了条件。在美英资本的扶持下,德国经济得以迅速复兴。
从对美国的影响角度分析提示道威斯计划使德国的赔款和美国的贷款发生了密切的联系,随着美元大量涌入德国,美国不但在德国赔款问题上,而且在整个欧洲事务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角度2】►【角度3】► 从对德国的影响角度分析【角度2】►【角度3】►材料一巴黎和会规定了德国在一定时间内应支付的赔款数额。1920年7月,赔款委员会规定了各战胜国应得赔款数的比例:法国为52%,英国为22%,意大利为10%,比利时为8%,其余归希腊、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等国。1921年4月,赔款委员会决定,德国的赔款总额为1320亿金马克,30年内偿清,每年付20亿金马克和出口商品价值的26%。1.阅读下列材料: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二道威斯计划规定,该计划生效的第一年度德国应支付10亿金马克赔款,以后逐年增加,从第五年度起每年支付25亿金马克;还规定向德国提供一笔8亿金马克的国际贷款,以帮助它平衡预算和稳定货币,贷款大部分由美国提供。请回答:(1)材料一体现了协约国采取怎样的对德政策?这说明了什么问题?(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道威斯计划的特点,并说明它对法国的影响。材料二道威斯计划规定,该计划生效的第一年度德国应支付10亿答案
(1)对德政策:利用赔款来削弱德国,对德国实行严厉的处罚。说明的问题:法国在德国赔款问题上掌握主导权。(2)特点:复兴德国经济和取得德国赔款相结合;国际贷款和德国赔款相结合。影响:法国用赔款削弱德国的政策受挫,丧失了德国赔款问题的主导权,开始与德国探索和解的道路。答案(1)对德政策:利用赔款来削弱德国,对德国实行严厉的处
从对德国的影响角度分析提示排除了受法国制裁的可能,恢复了国家的尊严,参加了国际联盟并担任了常任理事国,在国际关系中获得了相当大的自由和平等地位。【角度1】►《洛迦诺公约》的历史作用 从对德国的影响角度分析【角度1】►《洛迦诺公约》的历史作
从对英国的影响角度分析提示以最小的义务获得了平衡欧洲力量的地位,成为法德之间的仲裁者和法国的保证人,进一步达到了在欧洲搞势力均衡的外交目的。
从对法国的影响角度分析提示丧失了对德国的制裁权,中欧同盟体系遭到削弱,连自身的边界安全也被置于英意两国的空头保证之下。【角度2】►【角度3】► 从对英国的影响角度分析【角度2】►【角度3】►2.读下图:2.读下图:请回答:(1)图一反映的史实造成了怎样的影响?(2)图二中的德、法外长为何能够获得1926年的诺贝尔和平奖?请回答:答案
(1)德国的经济形势严重恶化,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法国的经济也受到严重的损害。赔款问题的主导权落到美、英两国手中。(2)在德、法外长积极的倡导下召开的洛迦诺会议,使法、德关系得到了改善,有利于稳定欧洲局势,有利于欧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答案(1)德国的经济形势严重恶化,政治局势动荡不安,法国的《洛迦诺公约》签订,谁成为最大的赢家?提示德国是最大的赢家。它于公约签订后不久即加入国联,并获取了常任理事国的地位。德国不再以战后被制裁的战败国出镜,在政治上与西方大国平起平坐,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为德国重新跻身于世界强国行列奠定了政治基础。在国家安全方面,德国也同样得到了法、意等国的保证。【课中思考】【课中思考】提示欧洲走向统一的主要因素:一是战争给欧洲带来灾难,欧洲人民总结战争(特别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要求统一,防止战争。二是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斗争中联合起来,共同维护欧洲利益。三是欧洲各国经济发展和相互交流的必然结果。【知识链接】【知识链接】他们对《洛迦诺公约》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提示不正确。他们只看到《洛迦诺公约》签订暂时有利于欧洲和平的一面,没有认识到其中隐含的危机。该公约暂时解决了安全问题,改善了法德的紧张关系。《洛迦诺公约》也孕育着新的不稳定因素,它使法国丧失了在德国违约时单独制裁的权力,使法国的边界安全置于英国和意大利的空头保证之下,德国重新恢复了政治大国的地位,不久又取得了国联行政院常任理事国的地位。此后,《凡尔赛和约》限制德国的政治、军事条款也逐步被打破。【解析与探究】【解析与探究】1.简述《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提示缔约各方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用和平方法处理可能发生的一切争端或冲突。【自我测评】【自我测评】提示
《非战公约》第一次正式宣布:在国家关系中放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从而限制了国家的战争权,在国际上奠定了“侵略战争是国际犯罪”的法律基础,成为二战后国际军事法庭审判德、日战犯的重要法律依据。但是,公约对废弃战争、维护和平没有规定明确的责任,没有涉及世人瞩目的裁军问题,也未制定实施公约的办法和制裁违约国的措施,未能对制止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起到任何实际作用。2.评价《非战公约》的历史意义。2.评价《非战公约》的历史意义。第21课高科技下的局部战争第21课高科技下的局部战争课程标准了解海湾战争,认识高技术战争的特点和影响。内容解读1.了解海湾战争、伊拉克战争爆发的原因、过程和影响。2.归纳现代高科技战争的特点;分析海湾战争、伊拉克战
争对中东地区和世界形势发展的影响。课程标准(1)萨达姆推行霸权主义,蓄意侵略科威特。(2)双方长期的主权、边界纠纷。(3)国际局势:两极格局逐步走向解体,中东力量均势失去平衡。爆发:_____年8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海湾危机爆发。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体现了地区霸权主义,说明伊拉克企图称霸阿拉伯世界。一、海湾战争1.起因2.1990一、海湾战争2.1990过程:1991年1月,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起代号为“_________”的军事行动。(1)第一阶段:多国部队利用_______优势和先进军事技术对伊拉克进行了空中轰炸,伊拉克完全失去了制空权。(2)第二阶段:地面作战阶段,在100个小时的时间里,就消灭了科威特境内和伊、科边境的伊军。结束:_____年4月,伊拉克表示接受美国提出的停火条件,履行联合国的各项决议,海湾战争结束。特点:“冷战”结束后第一场大规模的局部战争,也是第一场真正意义上的___________战争。
海湾战争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东西方关系趋向缓和、美苏“冷战”行将结束的时期,标志着高技术局部战争登上世界军事舞台,对传统战争观念提出了严峻挑战。3.4.5.沙漠风暴海空军1991现代高科技过程:1991年1月,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对伊拉克发起代号为(1)2001年的“9·11事件”后,美国反恐的需要。(2)美国将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列入反恐名单。(3)借口:萨达姆隐藏有大规模___________。(4)形式:未得到联合国授权,世界各国反对。(5)美国的真实意图:彻底推翻地区霸权主义政权——萨达姆政权,由美国来主导世界能源重地——海湾地区。
伊拉克战争是在“冷战”结束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爆发的,体现了美国等西方国家力图建立“单极世界”的战略企图。二、伊拉克战争1.原因杀伤性武器二、伊拉克战争杀伤性武器(1)爆发:_____年3月,美、英两国共同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2)空中打击:美国相继进行了“_____”作战行动、“震慑”作战行动和“_________”作战行动。(3)地面作战:美英联军采取“_________”,在空中力量的支援下迅速推进。(4)占领首都:2003年4月,美英联军占领_______;5月,重要战斗结束。2.经过2003斩首切断蛇头蛙跳战术巴格达2.经过2003斩首切断蛇头蛙跳战术巴格达(1)伊拉克境内并未发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伊拉克反美情绪高涨,重建伊拉克秩序的努力遭遇重重障碍。(2)美国对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___________》构成严重挑战,严重影响了国际关系格局的发展。
伊拉克战争使美国在中东地区建立起了以自己为主导的“新秩序”,加强了对海湾石油资源的控制,保持了海湾地区的均衡,维护了美国的全球战略利益。3.伊拉克战争的影响联合国宪章3.伊拉克战争的影响联合国宪章下图为伊拉克坦克开进科威特,这种景象出现于何时?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引起了联合国怎样的反应?拓展1拓展1答案时间:1990年8月2日。原因:伊拉克与科威特长期存在边界纠纷;争夺石油资源的需要;伊拉克推行地区霸权主义政策。反应: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伊拉克撤出科威特,否则可以使用一切必要手段恢复该地区的国际和平与安全;由于伊拉克拒绝执行安理会决议,结果联合国授权以美国为首组建多国部队发动了“海湾战争”。答案时间:1990年8月2日。原因:伊拉克与科威特长期存在高科技战争的特点有哪些?答案空中力量在战争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空袭与反空袭既是主要的作战样式,也是战争最重要的手段。信息战显示出举足轻重的作用,争夺信息优势成为战争双方作战行动的先导。战场向大纵深、立体化方向发展,前方与后方的区别趋于消失。战争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巨大,需要有更雄厚的经济力量支撑。拓展2拓展2“冷战”结束后,美国频繁出兵海湾的目的有哪些?答案从表面上看,是为了打击伊拉克的侵略行动以及萨达姆的专制统治,维护海湾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从战略上看,是为了控制海湾石油资源,掌握西方经济命脉,巩固其在西方世界的“领导”地位;长期驻足海湾,在中东建立以美国为主导的“新秩序”;制服地区强国伊拉克,保持海湾地区力量均衡,维护美国的全球利益等。拓展3拓展3“冷战”结束后,局部战争频繁发生,这反映了当今国际政治形势的哪些特点?答案两极格局结束后,一方面世界形势总的趋势是走向缓和,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主流是和平与发展;另一方面,美国企图独霸世界,到处施威,同时地区冲突不断,因此,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并存的局面。拓展4拓展4
从海湾战争的特点角度分析提示海湾战争是一场高科技战争,战争的协同性和时间性空前突出。海湾战争是一场特殊国际背景下的世界性局部战争。频繁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外交活动贯穿战争始终。政治对军事行动的制约更加明显直接。同时,这场战争也是一场开支巨大的高消耗短期战争。交战国对国际政治和国际经济因素的依赖性明显增强。海湾战争【角度1】► 从海湾战争的特点角度分析海湾战争【角度1】►
从海湾战争的影响角度分析提示
①对中东形势的影响:海湾战争改变了中东原有格局,各种势力展开了新一轮的较量。影响了中东经济发展,使其面临严峻考验。②对世界形势的影响:提高了美国的国际地位,增强了它称霸世界的野心。加速了苏联的解体和东西方“冷战”局面的结束。引起了世界各国对国家安全的加倍关注,加剧了一些地区的军备竞赛。【角度2】► 从海湾战争的影响角度分析【角度2】►材料一
海湾战争是二战以来继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以后的第三次大规模战争,也是“冷战”结束之后的第一次局部战争。材料二
美国前国防部长切尼在1991年2月7日对众议院的讲话中指出:“指引美国在战后成功地执行战略的基本原则不会变。正如海湾危机所表明的那样,对于国际社会来说,在代表共同利益发挥集体力量方面,美国的领导是不可缺少的。”1.阅读下列材料: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三前南斯拉夫战乱不已,迫使大批人民流离失所,沦为难民。据估计,到1992年10月,滞留在前南斯拉夫境内的难民达180万,另外还有40余万难民涌向临近的欧洲国家。
——以上材料均摘自《当代国际关系》请回答:(1)如何区别“冷战”与“热战”?材料一中的三次战争与二战的区别是什么?结合材料二分析海湾战争的性质。(2)海湾战争和前南斯拉夫地区的战乱说明了什么?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总趋势如何?(3)你对世界的前景持何看法?材料三前南斯拉夫战乱不已,迫使大批人民流离失所,沦为难民。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的“冷战”与“热战”。第(1)问“冷战”与“热战”的区别在于是否直接诉诸战争;二战后的局部战争性质并非完全一致,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具体分析。第(2)问的第一小问实则要求回答两极格局结束后局部战争爆发的原因。第二小问应从大局概括当今世界形势的总趋势。第(3)问为开放性题目,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但一定要符合社会主流观点。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的“冷战”与“热战”。第(1)问“冷战”答案
(1)是否诉诸战争。海湾战争等三次战争均为局部战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是战后美国全球扩张政策的产物,是侵略性的;而海湾战争是一场性质特殊的战争,它既含有惩罚地区霸权主义的正义性,又包含着美国企图独霸世界的非正义因素,正如材料二中所说的要保持美国牢固的领导地位。(2)说明在两极格局下,被东西方矛盾掩盖的地区冲突和民族冲突加剧。总趋势是走向缓和,明显呈现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3)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会逆转,但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的主流。答案(1)是否诉诸战争。海湾战争等三次战争均为局部战争。朝
从美国敢于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原因角度分析提示
(1)这是美国推行全球战略扩张的重要步骤。美国利用“冷战”后新旧格局交替这一机遇,加紧全球扩张,企图建立单极世界。(2)基于地缘政治战略维护国家利益。中东地区在美国的对外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伊拉克位于中东中心地带,【角度1】►伊拉克战争 从美国敢于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原因角度分析【角是地区大国,又有居世界第二的石油储备,是美国在中东建立军事基地的理想位置。(3)推进美国式民主、价值观。在全球推广美式民主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目的是要在中东树立一个“民主”样板向整个阿拉伯世界辐射。(4)控制中东丰富的石油资源。是地区大国,又有居世界第二的石油储备,是美国在中东建立军事基
从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不同点角度分析提示
(1)战争性质和战略目标不同:①海湾战争是正义战争,以驱逐伊拉克侵略军,解放科威特为战略目标。②伊拉克战争是非正义的,目标是推翻萨达姆政权,建立亲美政权,控制中东石油资源。(2)战争范畴与作战思想不同:①海湾战争是机械化战争,要求作战胜利,并不要求速战速决,作战指导思想是先空袭再实施地面反击;伊军则坚守阵地,与美军打阵地战。②伊拉克战争是信息化战争,要求速战速决,作战指导思想是空地协同、精确打击;伊军则诱敌深入,分权指挥,企图以拖待变。【角度2】► 从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的不同点角度分析【角度2】►海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伊春市上甘岭区2025届四下数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上海思博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景德镇陶瓷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定额与预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基础日语(IV)》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石家庄工商职业学院《生物医学产品标准及生产法规》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厦门东海职业技术学院《中学生物教育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石油化工学院《中外文化概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婺源县重点达标名校2025年初三下学期第二次质检语文试题含解析
- 苏州工业园区服务外包职业学院《DeutschIntensiv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部分校2024-2025学年中考模拟最后十套:语文试题(三)考前提分仿真卷含解析
- 教职工消防知识培训
- 2024年中国塑料酸奶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上海驾驶员客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DB11 854-2012 占道作业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技术要求
- 解读2024年《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全文课件
- 合同模板保密协议
- 2024-2030年中国地铁通信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2024年碳排放管理员(高级工)职业鉴定考试题库及答案
- 客户体验在金融业中的重要性
- DL∕T 5210.4-2018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第4部分: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
- B江水利枢纽工程毕业设计计算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