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任务群学习资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赏析优秀古典小说《水浒传》,在我国人民群众中流传甚广,影响深远。书中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历来是为人们击节称赏的著名篇章之一。在这一章中,作者运用了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着力描写了林冲从一个封建统治集团的依附者,被徽宗皇帝的宠臣太尉高俅陷害得家破人亡,终于投奔梁山,成为农民革命英雄的转化过程。在人物性格的精细刻划和故事情节的生动描写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灿若群星的“梁山泊”英雄形象中,林冲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一个。他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不算低的社会地位,加上优厚的俸给、温暖和美满的小康家庭等多种社会因素,使他对封建统治者和自身的前途存在幻想。虽然他武艺高强,对“屈沉在小人之下”也有一腔怨愤,却养成了他逆来顺受、忍辱妥协的性格。他在小说中刚一出场,就遇到高俅的干儿子“花花太岁”高衙内拦路调戏他妻子。当他闻讯赶来,于怒喝声中举拳欲打时,一看“是本管高太尉螟蛉之子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在爱妻遭调戏的奇耻大辱面前,职任八十万禁军教头,英名远播的林冲,居然咽下了一腔盛怒,不但自己不敢打,甚至阻拦鲁智深去追打高衙内,说是:“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这里,第一次显示了林冲屈辱忍让的思想性格。但是,逆来顺受并不能解脱林冲的困境,当陆谦设计调开林冲,妄图让高衙内引诱凌辱他妻子时,林冲按捺不住了,他把咽下去的一腔愤怒,全部倾泻到无耻走狗陆谦身上。这时,林冲仍然避免触及“本管高太尉”,但从他拿了尖刀,追寻陆谦的激烈行动中,可以看出林冲反抗性格的缓慢发展过程。后来,他在陆谦与高衙内进一步设下陷阱,阴谋迫害下,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遇险野猪林……在一个接一个的打击迫害中,林冲的反抗性格逐步发展和增强。尽管如此,他依然想从妥协退让中寻求苟安,没有放弃“挣扎着回来”的幻想。林冲思想性格上这种矛盾斗争,在“风雪山神庙”这一回中,达到高潮,发生了突变,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他终于挣断了逆来顺受、忍辱求生的思想绳索,反抗性高度升华,走上了造反、起义的道路。第十回一开头,作者先写了李小二和小酒店,这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安排。林冲被诬陷下狱,刺配沧州,在难中忽然间遇见故人李小二。作者顺笔交待了林冲在东京时曾救助过他,使李小二免遭官司,还为他赔了钱财,又接济他路费。这一简短的插叙,既表现了林冲扶危济困的性格特征,又使李小二夫妻感恩戴德的行为显得合情合理。林冲告诉李小二“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相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对自己遭受统治者陷害的冤情,讲述中虽含有怨意,但更多流露出的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由此可以看出,林冲此时的思想性格,还没有完全摆脱忍辱负重、听天由命的软弱的一面。他心中仍旧抱有刑满释放、重获生路的愿望。林冲还对李小二说:“我是罪囚,恐怕玷辱你夫妻两口”。这淡淡的一句话,分量却不轻:它表明扶危济困的英雄林冲,身在危难之中,依然不顾自己的苦难,一心为别人着想的高贵品质。作品开头的这段描写,自然而又亲切。一方面表现了林冲的思想性格特征,另一方面也是为下面情节发展而特意预先安设的。写李小二的小酒店,不光是为了招待林冲,更重要的是为了接待东京高衙内差来的陆谦和管营、差拨。小说描写这一天,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忽见一个人闪进酒店内,随后又一个闪了进来,同本不相识的管营、差拨窃窃私语。这两个“闪”字用得很形象,把搞阴谋诡计的坏人那种鬼鬼祟祟的情态,活灵活现地反映出来了。一连四、五个“只见那人”、“只见那人说道”……写得若隐若现,扑朔迷离。当李小二将刚来小酒店的那人容貌——“五短身材,白净面皮,没甚髭须,约有三十余岁”——和“高太尉”等只言片语告诉林冲时,林冲不觉大惊道:“正是陆虞侯。那泼贱贼,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教骨肉为泥!”说罢,大怒离开酒店,买了一把解腕尖刀,前街后巷去寻。透过这一声怒骂和持刀急寻的身影,人们明显地感觉到林冲的反抗性格又向前跨进了一大步。为杀仇人而不顾自己,是一个充军流放的罪囚报仇雪恨的强烈欲望,使他将前程、生死等一切利害关系都置之度外了。这一描写,正是通往林冲性格突变道路上的一层重要台阶;铺设了这个台阶,下面林冲思想的飞跃,就更加合乎情理。林冲又惊又怒拿刀去寻找陆谦,读者读到这里,精神也为之一震,矛盾冲突的浪头一下子漫涌而起,好象紧接着就是一场血肉迸飞的厮杀,“李小二夫妻两个捏着两把汗”,读者也捏着一把汗。然而,作者却老练地虚晃一枪,盘马弯弓,引而不发。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山峦起伏,愈见其万千气象;文势跌宕,更能够引人入胜。《水浒传》的作者深谙其道,他在这里故意顿了一笔,写林冲寻了三、五日,不见动静,“也自心下慢了”;陆谦等人在小酒店里一闪后,也消失得无影无踪。矛盾冲突的浪头起而又伏,于暗伏中积蓄力量,准备迎接更大的冲击和高峰。接下去,作者以圆熟灵动、细腻入微的笔触,描写了林冲雪夜向火,老军留赠酒葫芦,草料场风吹屋动等一系列生活细节,写得平淡、轻松、若无其事。本是“山雨欲来”之势,矛盾冲突已趋激烈,而高潮到来前夕却越显得“密云不雨”般地平静,这正是生活辩证法在艺术创作中的生动体现。最后,草料场被陆谦等人放火烧着了。作者借陆谦一干人自己的口,将陷害林冲的全部狠毒阴谋,在山神庙前和盘托出,小说主人公林冲和读者心头的一切疑团豁然开朗。事到如今,林冲再也无法忍耐下去了。当他听到“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等话语时,他怒火中烧,旧恨新仇,一齐涌上心头,拽开庙门,挺着花枪,大喝一声:“泼贼哪里去?”这山崩地裂的一声大喝中,踏过艰苦思想斗争历程的林冲,思想性格终于爆发出质的飞跃。他转变了立场,抛弃了幻想,手刃仇人,同前所依附的封建统治集团彻底决裂。这个“空有一身本事”,“屈沉在小人之下”的英雄,面貌一新地站立起来了。他那英勇的反抗性格,在这促使他思想升华的矛盾高潮中,得到了充分展现。林冲杀陆谦等三人杀得好,使人禁不住拍手称快。作者描写这场斗杀也写得好,更使人拍案叫绝。小说是这样万分精彩地写道:(林冲)大喝一声:“泼贼那里去?”三个人都急要走时,惊得呆了,正走不动。林冲举手,肐察的一枪,先搠倒差拨。陆虞侯叫声:“饶命!”吓的慌了手脚,走不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搠倒了。翻身回来,陆虞侯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陆虞侯告道:“不干小人事;太尉差遣,不敢不来。”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把陆谦上身衣服扯开,把尖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回头看时,差拨正爬将起来要走。林冲按住喝道:“你这厮原来也恁的歹!且吃我一刀。”又早把头割下来,挑在枪上。回来,把富安、陆谦头都割下来。把尖刀插了,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一个人接连斗杀三个人,三四个回身转体,手起脚落;或用枪搠,或用刀剜,或用刀割;写得有层次、有波折、有疏有密,有板有眼;而且不雷同、不烦琐、不慌不忙,从容自如,游刃有余。特别精彩的是杀陆谦的场景,你看林冲劈胸一提,将他丢翻在雪地,脚踏住他胸脯,刀搁在他脸上,先审后杀,理直气壮,“把刀向心窝里只一剜,七窍迸出血来,将心肝提在手里。”真是刀落惊风雪,文成泣鬼神。人们丝毫不感到杀得心惊,反而感到杀得无比痛快!出自林冲口中那“杀人可恕,情理难容”八个字,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受尽奸贼迫害的英雄,举刀杀人行动的理直气壮,正义凛然;充分揭露了高俅、陆谦这些封建统治者及其走狗的卑鄙、狠毒和罪恶。草料场被烧毁,又杀了陆谦等人,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林冲犯下了弥天大罪,罪不容诛;到了这个地步,林冲的一切退路都被彻底堵死,只剩下“逼上梁山”这一条光明大路了。于是,在无情的现实教育下,英雄丢掉了幻想,撇下了自家前程的包袱,终于克服了自身软弱忍让的弱点,挺起腰杆,带着慷慨激昂的豪情,大踏步地走上了梁山农民革命的道路。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回故事中,除了人物形象刻划的突出成就外,在艺术描写的其他方面,也不乏精彩之笔,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如这一回前后两处写到了偷听别人谈话,前者是写在小酒店里,李小二听到差拨口中呐出“高太尉”三个字时,就疑心与恩人林冲有关系,连忙叫妻子前去暗暗偷听。后者写林冲在山神庙里偷听到陆谦等人的谈话;这两处偷听,写得详略有致,各具特色。前者李小二的妻子奉丈夫之命有心去听,而且是听了“一个时辰”,却仅听到没头没尾的半句话:“都在我身上,好歹要结果他性命”;后来者林冲伏在庙门内,无意之中在短暂的霎那间,却听清了陆谦等三人的全部对话——“一个道”、“一个人道”、“那一个道”、“又一个道”,……一共八、九句对话,听得一字不漏,洞悉贼人的全部阴谋。两次偷听,一详一略,都恰到好处,匠心独运。前者是陆谦等人在小酒店里密谋策划害人的亏心事,贼人心虚,怕人听到,只能暗中窃语;李小二妻子的隔墙之耳,当然不易听清。而且在这个时候如果完全听清了陆谦等人的密谋,那么下面的故事发展就会索然寡味;但要是连半句也听不到,那么情节也就无法曲折起伏地开展下去了。只有听得不清楚,藏头露尾,似是而非,才能在李小二夫妻、林冲和读者的心中,都产生一个共同的疑团——这些人到底要干什么?林冲有没有生命危险?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叫做“悬念”。悬念不解,扣人心弦,文势渐渐蓄起,矛盾冲突步步推向高潮。而后者,林冲是在风雪之夜的山神庙里,陆谦等三人放火成功,压根儿也想不到深夜冷落萧条的山神庙里会有人,更想不到会是林冲;加之这是在他们自以为阴谋得逞、按捺不住内心狂喜时的私下畅吐,免不了得意忘形,毫无顾忌;林冲仅隔庙门,当然听得清清楚楚。试想这个时候,要是不能听得全部阴谋,也就不可能迅速地、一下子激起林冲胸中的无比愤怒。只有听得真真切切,一字不漏,才能立即点燃起林冲胸中的复仇怒火,不顾一切地挺枪杀仇人,使林冲的思想性格发生飞跃的突变。前者略写,显得惜墨如金,恰到好处;后者详写,又简直泼墨如云,毫不过分。这第十回的回目叫做“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草料场”,作者落笔中处处不忘记“火”和“雪”。精心描写“火”和“雪”这两种互不相容的事物,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暗示着林冲和高俅、陆谦等人是水火不相容的。而对“火”和“雪”的具体描写,不但简洁、新颖、不落俗套;而且跟矛盾冲突的进展步步紧扣,为刻划人物性格服务。火烧草料场的前前后后写了许多火。草料场是最怕火的地方,作者偏偏在最怕火的地方不厌其烦地写火。林冲第一次推开草料场的大门,一眼就瞧见一个老军在“向火”。这个老军向林冲进行移交时,特地将“火盆”借给林冲;林冲在床上放下包裹被卧,就坐下来生起“焰火”来了。火渐写渐大,作者故意布下一串疑影,使人担心烧掉草料场的火,可能是由火盆里引起的。但接着写林冲为了御寒要去买酒,就随手“将火炭盖了”。一路写火而来,到这里轻轻一盖,火在人们面前溘然消逝了。等到林冲买酒回来,见草厅被大雪压倒时,林冲首先想到的不是行李物品,而是担心“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个细节突出地写出了林冲性格精细的一面。短短的一句话中,写“火盆”、“火炭”、“火种”,连续而来的“火”字,但都完全灭了,连一点火星都没有。这一笔交代尤为重要,说明草料场里将要烧起的大火,决不是“火盆”中的火蔓延而起的,肯定是别有用心的纵火。等到林冲在山神庙里倚壁喝酒,忽然听到外面必必剥剥的爆响,从壁缝里往外一看,只见草料场内烈火冲天。这才是作者要写的火。正当林冲惊疑而起要去救火时,听到了陆谦等三人在庙门外吐露了他们的全部阴谋,一股无名的怒火顿时从林冲心头熊熊燃起。此时此刻,自然界的天空中是北风怒号,大雪纷飞;草料场中是大火漫天,烧着了的草料必必剥剥地响成一片;林冲的胸中,则怒火腾腾。他迎着北风,映着烈火,痛快淋漓地斗杀三个泼贼;北风、飞雪、大火,有力地烘托了林冲胸中的愤怒;一时间,风助火势,火增人威,汇成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戏剧高潮。杀死了仇人,林冲提着花枪,投东而去。半路上推开一个草屋门,忽然又见到四、五个庄客在“向火”,“地炉里面焰焰地烧着柴火”。这是火的余势。因讨酒喝遭到拒绝,林冲立即大怒,用花枪将火炉里的火块往老庄客脸上挑。这一举动,突出地表现了林冲思想转变后那种桀骜不驯的性格特征,为下面投奔梁山,火并王伦作了思想准备。一大篇文字之中,先是星星点点的小火,隐隐绰绰地由老军“向火”引起,中经草料场大火燃烧后,又忽明忽暗地以老庄客的“向火”了结,这与情节渐渐推进,矛盾步步激化;与林冲性格渐渐发展,以至于升华突变,都自然而又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能达到如此和谐神妙的艺术境地,实在是罕见的!“风雪山神庙”这一章对风雪的描写,也是成功的,与人物性格的变化,故事情节的进展,斗争高潮中环境、气氛的烘托紧密结合,其作用与艺术效果跟写火有异曲同工之妙。试看林冲刚到草料场,“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矛盾冲突的浪头也渐渐涌起;到林冲买酒时,“那雪正下得紧”了,情节的紧张气氛也在不断增浓;最后到林冲在山神庙前手刃仇人时,“那雪下得更猛”。这些描写不但很好地渲染了气氛,为塑造人物服务;而且对雪的本身描写也生动逼真。从“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到“那雪正下得紧”,接着“越下得紧”,到最后“那雪越下得更猛”;作者巧妙地抓住了下雪各个阶段的不同特征,用准确、简练的语言,恰当地表现出来,使人读了如临其境。鲁迅先生在他题名为《“大雪纷飞”》的杂文中,曾经这样说道:“《水浒传》里的一句话‘那雪下得正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这种评价是中肯而又恰当的。武松与林冲对比分析相同点:①同样是为朝廷当差,后被发配;武松为阳谷县令任命为都头,而林冲则是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
②同样的武力高强,有勇有谋,嫉恶如仇。武松:自小习武,武艺高强,浑身上下有千百斤力气,行侠仗义,江湖上都称他“灌口二郎神”。武松在家好打不平。因先前在家乡打死一个恶霸,怕挨官司,远离家乡,投奔河北沧州,躲在小旋风柴进府中避祸,一住二载。景阳冈大虎,声名大振,成为人人知晓的打虎英雄;后为报杀兄之仇,手刃潘金莲,怒杀西门庆,因此获罪被流放孟州。在去孟州途中,在十字坡酒店结识了张青、孙二娘;在孟州,武松受到施恩的照顾,为报恩,武松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了“快活林”酒店。不过武松也因此遭到蒋门神勾结官府以及张团练的暗算,被迫大开杀戒,血溅鸳鸯楼,并书“杀人者打虎武松也”。在逃亡过程中,得张青、孙二娘夫妇帮助,假扮成带发修行的“行者”之后,夜走蜈蚣岭,杀死恶道飞天蜈蚣王道人。武松投奔二龙山后成为该支“义军”的三位主要头领之一,后三山打青州时归依梁山。林冲:先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到梁山后任马军五虎将第二。一次偶然的机会与倒拔垂杨柳的花和尚鲁智深一见如故结拜为兄弟;却不料前去东岳庙上香的妻子太尉高俅之义子高衙内调戏,幸得使女锦儿告知林冲将其喝止。但其淫心不死又使高俅的心腹虞候、林冲好友陆谦骗林冲外出饮酒,高衙内乘机对妻子张氏施暴,幸为林冲赶回得免;又设计使林冲误入白虎堂;林冲被陷害刺配沧州在野猪林险些被公差董超、薛霸杀死幸亏被结义兄弟鲁智深相救,大闹野猪林;路过柴进府上棒打了洪教头;被发配沧州牢城后,林冲凭借“小旋风”柴进的书信先去负责看守天王堂后在草料场,看守时又遭到陆谦、富安放火暗算。林冲幸免并得知真相,于是怒杀二人,火烧草料场,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投奔了梁山后,寨主王伦嫉贤妒能多方刁难要林冲献投名状,结果林冲与青面兽杨志打得难分高下。当晁盖等上山入伙时王伦又托词推拒,林冲在智多星吴用的智激之下火并王伦将他杀了。在梁山立下奇功:一打祝家庄——林冲为第二拨人马领军统帅;二打祝家庄——林冲神速生擒扈三娘;三打祝家庄——林冲为主力之一击败祝氏三杰之一的祝龙;高唐州救柴进——林冲为主力之一消灭高廉的所谓“神兵”;大战呼延灼连环马——林冲为第二阵主将与呼延灼大战五十多回合不分胜败;曾头市救晁盖——晁盖不听林冲劝阻中计失败林冲断后拼死救回受伤的晁盖;攻打大名府——林冲为主力之一后军主将;收关胜之战——林冲为主力之一与秦明大战关胜并率部击败关胜副将郝思文并生擒之;二攻大名府救卢俊义;东昌府收张清之战—其时妻子张氏被高太尉威逼亲事自缢身死。岳父张教头也染患身故。③生活严谨,作风正派。武松能抵御嫂嫂的勾引,是金钱如粪土,对权势也毫不留恋,林冲对夫人敬爱有加,妻子死后也无再取,对权势也不贪恋,只求有一容身之地而已。
④同样的都反对宋江“招安”
不同点:
①
武松侠肝义胆,恩怨分明,知恩图报(对宋江,对施恩),有恩必报,有仇必报,不向恶势力低头(怒杀西门庆)。其中敢作敢当(阳谷私设公堂审王婆,张都监府)是武松这个人的最大的人格特点。而武松不能忍,所以林冲只能算是武艺高强的好汉,武松一生光明磊落,敢作敢为,富于正义感和反抗精神,尽管也曾被人利用,但终究从残酷的现实中,从迷失的自我中醒悟过来,一步一步地克服自己的弱点,渐渐地走向成熟。武松从手刃潘金莲,怒杀西门庆开始,杀红了眼,有些滥杀无辜了。金圣叹评武松,有所谓“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者也。”②
林冲安分守己、循规蹈矩、委曲求全,作为一个禁军教头,他曾得到高俅的提携,他对他的顶头上司毕恭毕敬。即便是刺配沧州,言及高俅,仍称之为高太尉。如课文中林冲对李小二这样说:“我因恶了高大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这给人的感觉是林冲受罪乃因自己有过在前。而反观林冲之前的表现,无一不是逆来顺受。豹子头林冲,他上梁山真正是最典型意义的逼上梁山了。明代的一些评点家,包括金圣叹、怀林有些人的评点,说林冲这个人物,用两个字来评价他:一个就是“忍”,一个就是“狠”。
金圣叹说这个人简直不得了,太可怕了,“忍”也非常可怕。高俅、高衙内那样的欺负他、那样的那样的侮辱他、那样的坑害他,刺配沧州一路遭陷害,他都可以忍下来,最后在草料场,他还是在忍着,直到亲耳听得高衙内让差拨,富安,陆虞侯火烧草料场,置她于死地。这时候林冲才怒杀三人而去。
③是下层侠义之士被逼上梁山的代表,而林冲是上层被逼上梁山的典型代表。
④同样的都反对宋江“招安”,但是他们的相同之中又有不同,武松是至始至终都对官府没有存有过幻想,所以反对招安,而林冲是被官府弄的家破人亡后对官府的幻想破灭而反对招安。水浒人物评析之林冲作为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可谓是被逼上梁山的典型人物。在沧州的老管,看管的狱卒对林冲高强的武功瞠目结舌,林冲对他的惊讶自问自答:“你是想问,以我的本事,我想逃、想跑、想走,任我随意,为何却乖乖地被送到这沧州牢营里来?”这一句话,问出了林冲遭遇的的症结,也展现出了林冲这一个人物所具有的性格特征。首先,林冲具有逆来顺受、委曲求全的性格特征。当林冲得知自己的娘子被调戏,林冲十分气愤,正准备开打,但得知那人正是高衙内的时候,却先自手软了。这里的“先自手软了”不仅仅表现出了林冲的形态,也表现出了林冲“敢怒不敢言,敢怒不敢打的”性格特征。对于高衙内一而再,再而三的调戏、阴招,林冲一忍再忍,始终不敢去招惹,他说:他怕官,只怕管。在林冲心中还是不愿去招惹权贵,还是希望能够在安安稳稳的做一个军官。后来在发配沧州的过程中,无论是押送衙役的侮辱,还是打骂,林冲始终不敢发怒,并以“小人”称呼自己,甚至在后来,两个衙役用开水烫林冲的脚,他也逆来顺受,默默的忍了。直到火烧草料场那天,林冲得知了他们的阴谋,才最终爆发,杀了人后,造反上山。而上梁山之后,面对梁山头头的排挤、怀疑和投民状的逼迫,林冲也是一忍再忍,不愿反目。其次,林冲还具有扶弱济贫的侠义气概。在水浒传中,具有侠义性格的英雄不可计数,但是无论是李逵还是鲁智深,都不同于林冲这种善良、同情弱者的慈悲心肠。鲁智深解救的大多是那些相识的英雄好汉,而林冲则不然。从李小二的口中我们得知,林冲对贫困百姓所怀有的那种同情与深深的怜悯。李小二只是个普通的老百姓,而且与林冲并无深交,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八十万禁军教头,两者之间的地位十分的悬殊,然而林冲见不得弱者受欺负,他的帮助只是率性而为,尽管这只是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李小二。林冲对待这样一个并无深交的普通老百姓,不仅仅帮助他摆脱官府的惩治,还给他盘缠,为他指点后路。这样的行为恰好展现了林冲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英雄好汉的那种扶弱济贫的侠义气概。 再者,林冲还具有谨小慎微的细致个性。林冲在山神庙当职的时候,当他要下山去买酒的时候,他会先把火炭盖了,钥匙带上,门锁上,然后再出门。当他回来的时候,他看见雪压垮了草厅,他便慌忙探头进去查看,看到火已被雪熄灭才放心。在看“风雪山神庙”的杀人场景,林冲选择了先杀差役,再杀陆谦,展现在他在作战策略上的谨慎,以免先杀陆谦会招致差役的帮忙,形成一对三的局势。此外,林冲还具有以牙还牙的报仇心理。借用李小二的一句话,他说:“林教头是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在林冲得知陆谦追至沧州,要加害于他的时候,他便不禁大怒,意欲报仇,并最终在山神庙手刃仇敌,并最终走上了梁山。虽然林冲具有委曲求全的性格特征,但最终也有忍无可忍,以牙还牙的报仇心理。 最后,林冲还具有机智果断的敏锐性格。在柴进庄上,与洪教头比武的时候,林冲不是抄家伙就打,而是通过一再的试探,一则试探柴进是否希望他真的赢,二则试探洪教头的身手到底处于哪一个层次。这不得不说是林冲机智的体现,然而这样的机智与敏锐也与林冲的身份有关,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作为一个军官,不仅要与大量的官员进行沟通,这导致了他在人际关系方面的机智与敏锐。其次,作为一个武官,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策略是为他所熟知,因此他不会像鲁智深那样鲁莽,百度拿起刀就打,而是先进行一再的试探,等得知了对方的真正水平在进行真正的较量。林冲作为一百零八个好汉中的一个,它的独特性格不仅仅与他的职业相关,更与他的理想相关。都说林冲是被逼上梁山的一个典型,他一再的忍让,一再的逆来顺受,是为了能够不得罪官员,有一个报效国家的机会,甚至在发配沧州的时候,他不让鲁智深杀害衙役也是为了有一天能够东山再起。直到最后他能知高衙内非陷他于死地不可的时候,才最终勃然大怒,手刃仇敌,最终走上梁山。 林冲的性格其实并不符合梁山这样一个群雄集聚、豪情侠义的地方,他的性格更倾向于八十万禁军教头的身份。他有侠义之情,但不似鲁智深那般鲁莽、豪爽;他劫富济贫,但不似鲁智深那般冲动、不顾后果。他可谓是一个被逼上梁山的典型,上梁山也可谓是一个无可奈何、无路可走的无奈之举。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对比技巧作为契诃夫的经典作品,《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的主体部分是教师布尔金向兽医伊凡讲述的别里科夫的人生故事。契诃夫在文中巧妙使用对比,增强了表达效果。笔者尝试结合作品全文,分析其中的对比技巧。一、故事的讲述者和倾听者对故事的理解与思考的对比。《套中人》全篇主要采用对话体形式,教师布尔金是别里科夫故事的见证者和讲述者,兽医伊凡是故事的倾听者。值得注意的是,布尔金在讲述故事时不是纯客观的,时时穿插有自己对故事背景的介绍、自己的认识和评价,实际上讲述的是他理解的别里科夫以及现实世界,而倾听者伊凡对故事又有进一步的思考。这样在对话之间就构成了对同一事件理解和思考的对比。布尔金在讲故事之前说:“这个世上有不少性情孤僻的人,就像寄居蟹或者蜗牛那样,总想极力缩进自己的外壳里。”讲完故事后,布尔金说像别里科夫“那样的人,将来不知道还会有多少”。布尔金嘲讽的是别里科夫及类似于别里科夫的人,他意识到别里科夫用套子套己套人的可悲可恶,却止步于此。在听故事过程中,伊凡的话既回应布尔金,也表明他的联想和思考。伊凡由此及彼,由别里科夫的故事联想到整个现实世界,他看清了城镇上每个人的可悲可叹之处,意识到一切皆是套子,是故事中对套子悲剧看得最清楚的人。“我们住在城里,空气恶浊,十分拥挤,写些无聊的文章,玩‘文特──这一切岂不就是套子吗?至于在懒汉、搬弄是非的人、无所事事的蠢女人中间消磨我们的一生、自己说而且听人家说各式各样的废话──这岂不也是套子吗?”他是文中最清醒的人,同时也有对未来的希望,“不成,不能再照这样生活下去啦?”布尔金叙述别里科夫对全城的影响时说,他“降服了我们,我们只好让步”,“辖制中学算得了什么?全城都受他辖制呢”。布尔金描述的是“我们这些教师”被别里科夫辖制的现状,有对别人的愤恨却没有反思我们教师自身的问题。而伊凡接着说:“有思想的正派人,既读过屠格涅夫,又读过谢德林,还读过勃克尔等等,可是他们仍旧会低声下气,容忍这种事……的确有这样的事情。”伊凡思考的着眼点主要在于学校教师,既然是“有思想的正派人”,竟然容忍这样的事,为什么呢?布尔金能认识到别里科夫的婚事是大家无聊生活中难得找到的目标,没有完成,会“很烦恼”。但是作为别里科夫求婚前的倾诉者和求助者,当别里科夫诉说自己的矛盾心情,说自己喜欢华连卡,也“知道人人应当结婚”,但是对于“将来的义务和责任”、“闹出什么乱子”、“她的思想方法”以及“她性子野”等方面恐惧、担心时,布尔金对他说“一结婚,就万事大吉了”。可见,在别里科夫的婚事上,布尔金和其他人的看法是一致的。布尔金说:“在我们这儿,由于闲得无聊,没事情做,照那样结了婚的,正有千千万万的先例呢。”对这种事情见怪不怪,漠然处之,甚至仍然在促成这样的事,布尔金也是其中的一员。而伊凡听到别里科夫的恋爱故事后说“到了这一步,您就应该拿掉他的雨鞋和雨伞了”,他隐隐希望别里科夫能摆脱束缚他的套子,他关心别里科夫,希望他能有所改变。在讲完故事后,两人的反应也截然不同,布尔金迅速入睡,而伊凡难以入睡。米兰·昆德拉在《小说的艺术》中说:“小说审视的不是现实,而是存在。小说家既非历史学家,又非预言家:他是存在的探究者。”陀思妥耶夫斯基说:“没什么比当众谴责作恶的人更容易,也没什么比理解他更难。”就本文而言,只愤恨别里科夫是容易的,找到问题的根源并解决才是关键所在。综上所述,讲述者布尔金从自己的视点出发,讲述自己对世界的认知,而倾听者伊凡在听故事之外,感受到了布尔金对现实世界理解的片面性和狭隘性,产生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并且用自己的语言展现出他对复杂的琐碎生活更高层次的认知。这一层对比主要是语言的对比,而实质是二人思想境界的对比,而作者坚持了他“做一个不偏不倚的证人”的写作立场。二、故事中人物形象的对比人物是小说的核心,夸张性的对比刻画能再现一个个典型的人物印象,作者在巧妙的对比中,表现了全城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再现了一幅沙俄统治下压抑沉闷的城镇生活图景。(一)套子的辖制者和反对者的对比。套子在文中有象征的意味,如果从套子的抵制者和辖制者的角度来看,那么科瓦连科和华连卡是小城的外来者,是没有受到套子辖制的人,是行动派,是套子的抵制者。科瓦连科和华连卡可以自由的骑自行车,是“快活”,“兴高采烈”的。从科瓦连科对别里科夫的评价、面对忠告以及告密的态度都能看出他的立场,“一抓”“一推”是他明显的反抗行动。别里科夫及城里所有人都是套子的辖制者,他们在套子下失去了自由。其他人只有在别里科夫死去之后,才感受到了“快活”,感受到了久违的自由。人在套子中是不自由的、不快活的,只有反抗者才有“自由”、“快活”的可能。(二)套子的辖制者们的对比。即使同样是套子的辖制者,城镇的人们也是有所区别的。别里科夫是套子的迷恋者和自觉使用者,惧怕权威,盲从主流,本身就深受其害,却没有意识到套子的弊端,并且主动使用套子套己套人。布尔金及文中提到的“我们这些教师”能意识到套子的问题,但是有意识而无行动。他们一方面接受新思想的熏陶,感情上难以接受套子的规训。但是又没有勇气,没有力量反抗,看不到生活的希望而在愤恨中默默地忍受,默默地不满。城里的人,包括校长太太,别里科夫同事的太太,没有生活目标,过着无聊的生活,对套子无知无识,对现状漠不关心。(三)别里科夫强大的影响力和自身的弱小的对比。别里科夫通过服从套子,既而获得对套子的解释权和利用权,使全城的人生活在恐怖当中,使全城人感到一种不可名状的恐惧。他是最强大者,辖制全城,影响力极大,却同时深受其害,时时恐惧不安,变成了最弱小者。他的焦虑是无端的,出于一种莫须有的可能:“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别里科夫由于个性懦弱、胆小怕事,在环境的挤压下丢失了自我,成为最典型的套中人,这是性格造成的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契诃夫用对比将套子的影响深刻化、荒谬化,增强了小说的张力。(四)姐弟俩的真诚、活泼,和小镇上人的虚伪、麻木产生对比。全城人的生活不仅是沉闷的,也是无聊的、虚伪的。“在我们内地,由于闲得无聊的缘故,什么事没做出来过!多少不必要的蠢事啊!这是因为必要的事大家却根本不做。”撮合别里科夫的婚事就是不必要的蠢事。撮合他们的同事和太太们仿佛忽然发现了生活目标似的,机器开动了,人们邀请他们,“向他道喜,做出一本正经的脸色说了各种俗套”。城里人面对埋葬别里科夫这件“很快活的事”的时候,依然“露出忧郁谦虚的脸相;谁也不肯露出快活的感情”。可见,久在套中,人们已经虚伪、麻木而不自知了。科瓦连科和华连卡来自于乌克兰,是小说中的另类,他们真诚而热情。科瓦连科不做假,他受不了别里科夫,不像周围人那样装模作样,他说:“我不懂你们怎么能够跟那个爱进谗言的家伙,那副叫人恶心的嘴脸处得下去。”科瓦连科不但直接指出别里科夫的弱点,而且更指出:“你们这儿的空气闷死人,不干不净!难道你们能算是导师,教员吗?你们是小官僚;你们这地方算不得学府,只能算是教人安分守已的衙门,而且有巡警局里的那股腐臭的气味。”文中华连卡是这样出场的,“在那些死板板的、装模作样的、沉闷的、甚至把赴命名日宴会也看做应公差的教师”中间,华连卡“活泼极了,谈笑风生;老是唱小俄罗斯的歌,老是笑。她动不动就发出响亮的笑声”,连别里科夫被她迷住了,露出了甜蜜的笑容。华连卡的真诚热情打动了别里科夫,才有了后来的恋爱故事,她对别里科夫的感情是真诚的,在别里科夫去世后,当所有人觉得这是一件“很快活的事”的时候,只有华连卡为他一哭。除了本文提到的对比以外,《装在套子里的人》还有人物语言动作的荒诞可笑和内在心理的庄重严肃形成的对比,限于篇幅,恕不赘述。作者借对比呈现了一个小城的人物精神面貌,也呈现了两种不同层次的思考,并提出了改变的希望,而对比的运用使文本的内容更加集中,表达现实更加有力。从叙事学角度解读《装在套子里的人》《装在套子里的人》无疑是俄罗斯批判现实主义优秀作家契诃夫最优秀的短篇小说代表作之一,作家以讲故事的形式将别里科夫的“套中人”形象展示得淋漓尽致,“套中人”的人物形象并非别里科夫独有,它是当时社会存在的普遍现象。因此,“套中人”别里科夫在我们理解这篇文章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人入胜,使学生深刻体会沙皇政府的残暴统治并了解人们在该政权统治下的生活状态。从文本叙事学的角度来看,作家用如此短小的篇幅将别里科夫以及其他人物性格刻画得如此鲜明,体现出作家的写作造诣。对于该文本的解读,我们不应该仅仅停留在以往“经典人物”的分析路径上,而应另辟蹊径,实现对作品的开放性理解。同时,由于叙事语法模式、美学形态等是反映文章内涵的利器,因此其叙事手段也值得学生学习。一、动态解读,去经典化以《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一广为流传的优秀作品为例,因其叙事手法之巧妙、人物塑造之精准、反映问题之深刻而被我们称之为经典作品。但是在时间的长河中,我们在理解、赏析经典作品的过程中往往将“经典”过度消费,简言之,经典文本、经典人物形象成为罩住我们的“套子”,成为我们进一步挖掘文本内涵的最大阻力,从而使我们对经典作品的理解止步不前。《装在套子里的人》这篇文章中的主人公很显然是别里科夫,在故事的开头叙述了他诡异的生活习惯以及逃避现实的畸形生活态度,别里科夫对作品主题的深化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叙事者布尔金在文章中的作用,我们可以揣测,难道作者设计这一人物仅仅就是想借他之口给我们介绍别里科夫吗?应该不仅如此。在作品中,人物的语言就像人的眼睛,它能够表达人物的内心。全篇的矛盾都出自布尔金之口,在别人的故事中反映的其实是他自己的思想、性格,显然,作者对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采用了较为隐蔽的叙事手法,并且这一隐性的人物形象贯穿文章始终。在文章开头介绍布尔金的句子是这样的,“他躺在里面的干草上,因光线黑暗并不能看清他的长相”,这种叙事背景为人物性格的隐性特征做了铺垫。在整个故事过程中,布尔金明明知道别里科夫同瓦连卡这两个性格迥异的人是不适合结婚的,但他还是同校长太太、副校长太太等一起极力促成二人的婚事,明显表现出他的伪善以及趋炎附势的性格特征。在这个使人忧伤的故事的结尾,伊万·伊万内奇强烈地表示“不能再这样生活下去了”时,布尔金却建议睡觉休息,并且很快就进入梦乡,表现了他麻木的心理状态,更加突出他已是病入膏肓,无可救药。当然,一篇文章主人公的作用就是通过人物突出主题,布尔金在这方面也是“功勋卓著”。《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个作品就是揭露当时沙皇政府的残暴统治以及人们逆来顺受、麻木不仁的奴性心理特征。布尔金用冷漠的口吻来讲述别里科夫的悲剧人生,甚至称他的死是一件大快人心的事情。并且在他死后,布尔金虽然发现大家的生活又回到原来那种严峻、厌倦和乱七八糟的样子,对待这种社会现象,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选择的是快速入眠,而不是继续深思如何改变,由此可见他是身处“套中”而不自知,甚至他即便知道自己也如别里科夫一样是地地道道的“套中人”,他也不想改变。鉴于布尔金在整个作品中的作用,在解读文章过程中对他是不能忽视的。二、以形传神,解析叙事语法模式格雷马斯在其著作《叙事语法:单元和层次》中认为文本是由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两部分组成的。其中表层结构是由动机的产生、成功条件、目标的实现以及实现结果这四个环环相扣的阶段构成的,同时这四个阶段也构成了文本叙事语法。文本叙事语法是我们解析文本时不能忽视的核心因素,因为它是我们理清文章叙事思路的利器。首先,动机的产生。《装在套子里的人》主人公别里科夫的生活总是中规中矩的,在各种“套子”的保护下逃避现实生活,生活中哪怕细小的改变他都害怕会出乱子,更别提结婚这样的大事。但是,结婚又是人生中的必要环节,在众人严肃的面孔下他也觉得结婚是自己应该做的事,加之瓦连卡良好的外貌条件且是第一个愿意亲热地对待他的女人,所以别里科夫产生了结婚动机。其次,成功条件。一方面,周围人(包括太太们、同事们等)都极力劝说别里科夫,说结婚是人一生应该做的大事,撮合他同瓦连卡结婚,使两人结婚有了良好的客观环境。另一方面,就两个当事人来讲,瓦连卡考虑到自己的年龄以及跟兄弟在一起生活,令她非常不愉快,从而她觉得只要嫁出去就行,对于希腊语老师她并不排斥,并且积极地对别里科夫表示好感,而别里科夫也觉得同瓦连卡结婚是不违背自己原则的,众人都同意也就不会出乱子,因而出现每天去她家做客的行为,表现出想要结婚的意愿。再次,目标的实现。为了结婚,瓦连卡对别里科夫表现出好感,其表现就是经常看着他或者冲他笑,而别里科夫也是做了一番努力,经常到瓦连卡家里做客,听她唱歌,在房间里摆放她的照片,积极地用自己的“套子”来关心他们姐弟两个,这些都足以表明别里科夫为了能结婚所做的努力,表示他同瓦连卡的交往是严肃而认真的。最后,目标实现结果。在别里科夫为了结婚而努力的过程中,事件出现了一个转折点,那就是别里科夫从瓦连卡家里的楼梯上滚下来,而瓦连卡依旧是放声大笑,刺激了别里科夫的自尊心,从而导致他一病不起,最终撒手人寰。在《装在套子里的人》这一文本中,其他的人物,如布尔金、瓦连卡及她兄弟等都可以作为线索来分析文本的叙事语法,这种分析是客观的,不掺杂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绿化带杂草管理协议样本
- 2024年适用租车服务协议综合范例
- 2024年工程项目食堂供应承包协议
- 2024年土建工程协议示范文本
- 2024在线支付安全规范SET协议
- 2024年个人贷款协议模板大全2
- 医生聘用合同的岗位职责
- 2024年师徒合作协议范本下载
- 2024年度西安二手房销售协议模板
- 2024年金融领域反担保协议参考样式
- XX学校学生“周清”实施方案
- 卫生间维修方案
- 小儿脑瘫的护理课件
- 高二数学期中考试的复习计划
- 螺纹连接的装配教案
- 腹腔穿刺术(仅供参考)课件
- SYB(全)新版最新课件
- 刀具寿命管理规定
- DB43∕T 412-2008 烟花爆竹企业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 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执法检查评分表
- 5.2电动汽车上电与下电功能控制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