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肿瘤医案课件_第1页
中医肿瘤医案课件_第2页
中医肿瘤医案课件_第3页
中医肿瘤医案课件_第4页
中医肿瘤医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肿瘤医案中医肿瘤医案1第一章眼部癌瘤

眼部癌瘤是指生长于眼部的癌瘤,主要有眼胞菌毒、鸡冠蚬xiǎn肉、鹘gǔ眼凝睛等。

眼胞菌毒症系指睑缘长出小泡如菌状,不痛不痒,眼翻流泪,视物不清的一种疾病,有的亦可经久不愈。多因脾经湿热蕴结所引起,治宜清脾泻热,方用凉膈清脾饮,也可用清凉圆煎水外洗。经久不愈者亦可考虑手术治疗。第一章眼部癌瘤 眼部癌瘤是指生长于眼部的癌瘤,主要有2鸡冠蚬xiǎn肉病名首见于《秘传眼科龙木论》。《龙树菩萨眼论》中对此病早有论述,说:“眼睑皮里生赤肉,状如蝇许大,或如鸡冠,生此是血脉凝结所致,兼热毒风作之,眼仍见物,重者都覆黑珠遍障。”鸡冠蚬肉是因热毒瘀结,血脉不通所致,是以睑内长出紫色瘀肉,形如鸡冠,或如蚬肉为主要表现的外障类疾病。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睑结膜浆细胞瘤、睑板腺癌、眦部皮肤结膜基底细胞癌等。治疗宜清热凉血解毒。鸡冠蚬xiǎn肉病名首见于《秘传眼科龙木论》。3鹘gǔ眼凝睛症状:睛突于外,不能动转,坚硬高努如鹘眼,胀满疼痛难忍。病机:多由于积热上冲,脑中风热,壅注于目所致。治疗:宜先用金针出血泻毒,外敷摩风膏,内服泻肝汤等。磨风膏组成麻黄5钱,羌活1两,升麻3钱,白檀香2钱,白及2钱,防风2钱,归身2钱。主治风淫瘙痒流脓。用法用量用时摩擦患处。制备方法香油5两,将各药浸透五天,慢火熬枯,滤去滓,加醋5钱,再熬,去滓收膏,置地上出火毒。鹘gǔ眼凝睛症状:睛突于外,不能动转,坚硬高努如鹘眼,胀满疼4

1.陈萃田治眼胞菌毒案 陈,风热内伏,蕴阻心胃之络,而成眼胞菌毒。起经二月有余,如不消散,每恐翻花。桑叶,防风,石决明,白蒺藜,桔梗,池菊,丹皮,生地赤芍,黑芝麻,夏枯草。

(《枫江陈萃田先生外科临证》) 【评析】风热内伏,日久化火蕴毒,阻于心胃之络,毒邪交织形成眼睑菌毒,但有形成翻花(恶变)之虞,故治疗从疏风清热解毒、清泻肝火、软坚散结立法,防患于未然,正是高明之处。 1.陈萃田治眼胞菌毒案 陈,风热内伏,蕴阻心胃之络,而成眼5 2.陈萃田治眼胞翻花疮案

右眼胞翻花疮,起经五载,腐孔如岩,常常出血,阴虚肝火郁结,非药力所能奏效。细生地,粉丹皮,川贝母,煅石决,黑山栀,远志,东白芍,钩藤,茯神。(《枫江陈萃田先生外科临证》)

【评析】患者患眼胞翻花已历经五载,证属肝气郁结,日久化火,火热迫血妄行,耗伤阴血,治疗从养阴清肝泻火、化痰散结立法,方药对症理应取效,但要愈次沉疴,恐非药力所能奏效。 2.陈萃田治眼胞翻花疮案 右眼胞翻花疮,起经五载,腐孔如岩6 3.高秉钧治眼胞菌毒案 金,眼胞属脾。脾气呆钝,湿痰浊气上升,滞于膜里。眼胞菌毒数载,日渐长大垂出。当以清化。薄荷,荆芥,赤芍,连翘,防风,元参,陈皮,决明,甘草,淡芩,夏枯草。

(《谦益斋外科医案》) 【评析】根据眼科五轮学说,眼睑为肉轮属脾,证属脾气运化失职,水湿内蕴成痰,痰湿浊气上犯停于肉轮膜里形成眼胞菌毒,治疗从疏风清热、化痰散结立法,遣方用药时再加用白术、茯苓、泽泻等健脾利湿之品,方符“脾气呆钝,湿痰浊气上升,滞于膜里”之论。 3.高秉钧治眼胞菌毒案 金,眼胞属脾。脾气呆钝,湿痰浊气上7 4.高思敬治眼胞气疽案一韩姓年五十,外眼胞患气疽,起年余始就予治。见其左下眼胞自鼻柱蔓延颧骨,肿大如茄,皮色背紫,扪之坚硬如石。询知受病原因系郁怒伤肝而得。初起如豆粒大结核,不疼不痒,日渐加大。现在白天尚好,晚上疼痛难忍,时津鲜血……予一再筹思,竞无善法。姑拟柴胡清肝汤舒其肝郁,嘱服十剂后看其如何再议。服完后又来就诊,病情与前无异。据述:晚间疼痛稍减,今日请先生为我割破。予日:仆不善刀针刺割,只可另请别位,嘱其仍服其方。病者似不喜悦而去。 4.高思敬治眼胞气疽案一韩姓年五十,外眼胞患气疽,起年余始84.高思敬治眼胞气疽案嗣越两月,病者烦人邀请,述其大概,并请务于午前同往。入门见病人狼狈不堪,面色枯白。询知经他医刺割,血流不止,疼痛不堪。昨晚已昏厥数次,现在双目紧闭,牙关不开,汤水不进,亦不闹疼痛。诊得两手脉象细如游丝,呼吸甚微。遂用独参汤撬开牙关慢慢灌之。约一时许,病者稍有声息。目稍睁,遂用米汤灌之,又一时许,患者神识已清,略能言语,复闹疼痛,遂用炙口芪、炙乳没、当归、炙粟壳、甘草等煎服。割破处用玉红膏抹,上罩贴油纸棉花覆盖。次日又邀予诊,询知疼痛已止,晚上安睡,略进饮食。遂嘱照前方再服两剂,破口仍抹昨前药,如是者月余,破口结痂而愈4.高思敬治眼胞气疽案嗣越两月,病者烦人邀请,述其大概,并请94.高思敬治眼胞气疽案 越两年右眼胞又患前疾,邀予诊治,予细阅其病状,较前尤重,遂推之,嘱其另访高明,予无能为力。嗣闻予推后,复邀前医为其刺割之,医将疽割去,血流如注而死。气疽病若不刺割尚可苟延岁月,如割伤血管自然顷刻而亡。

(《逆症汇录》) 【评析】本案患者为眼胞气疽重症,只能缓图,难求速效,但患者由于疼痛难忍、治病心切,经他医刺割,血流不止,疼痛不堪,昏厥数次,病情十分危险,急予独参汤补气固脱,后予益气活血止痛、收敛生肌的中药汤剂内服,同时予收敛生肌之玉红膏外用,得以暂时缓解。但两年后复经割治流血过多而亡。4.高思敬治眼胞气疽案 越两年右眼胞又患前疾,邀予诊治,予细105.李纪源治疗鹘眼凝晴(假性眼眶肿瘤)案 朱某某,男,5岁,郑州郊区蒲田公社曹岗大队。1976年10月6日就诊。

1976年4月中旬,患者右眼红肿,向前突出。经西医诊为“假性眼眶肿瘤”,曾用中西药物治疗,时肿时消,持续半年未愈。后经耳鼻喉科会诊排除了鼻窦疾患。 检查:右眼眼球向正前方突出(阿特眼球突出计测量18.5毫米>一78一<13毫米),上下眼睑红肿,上睑下垂,内上方丰满无压疼,外展受限,结膜轻度水肿充血,触及右眼区较左眼区热感重。X线检查眼眶及骨质无异常发现。眼底及体温均正常。因患儿不配合,故视力检查未成。其父代述:有时复视,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口干欲饮。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此系热毒炽盛,气血阻隔,上犯清窍之证。治宜清热解毒,活血消痈之法。我国人眼球的突出度一般平均为13.6毫米,如果高于或低于此数时,可考虑为突出或后陷,但必须同时测量,且须要在相当时间间隔内测量数次作为比较。5.李纪源治疗鹘眼凝晴(假性眼眶肿瘤)案 朱某某,男,5岁,115.李纪源治疗鹘眼凝晴(假性眼眶肿瘤)案 处方:连翘20克,金银花30克,板蓝根15克,归尾9克,赤芍6克,荆芥10克,防风6克,牛蒡子6克,黄芩10克,穿山甲12克,白芷6克,桑白皮10克,甘草12克,灯心(引)。水煎服。 二诊:上方服3剂后,右眼眼睑红肿及眼球突出见消,眼球运动自如,二便通畅,热象悉减。宗原方之意,酌加软坚散结之品继服。 处方:海藻10克,昆布10克,夏枯草20克,蒲公英15克,连翘15克,金银花30克,板蓝根15克,归尾6克,赤芍9克,荆芥10克,防风6克,花粉20克,白芷10克,滑石10克,甘草3克。水煎服。 三诊:上方共服15剂。依阿特眼球突出计测量:14毫米>一78一<14毫米。诸症俱消。以上方加薏苡仁20克,山楂10克,续服10剂,以巩固效果。

(《河南省名老中医经验集锦》)5.李纪源治疗鹘眼凝晴(假性眼眶肿瘤)案 处方:连翘20克,125.李纪源治疗鹘眼凝晴(假性眼眶肿瘤)案

【评析】本例以右眼红肿发热,眼珠突出,外展受限为突出症状。正如《审视瑶函》所述:“眸子起灾,转动不得,壅滞不畅,三焦闭格”,“其状目如火赤,胀于胞间,不能敛运转动,若庙堂凶神之目,犹鹘鸟之眼珠,赤而定凝,故日鹘眼凝睛。”加之便秘尿赤,舌红,脉数,实属热毒亢盛,气血壅阻之象,故重用连翘、金银花、板蓝根、牛蒡子之类,清热解毒,归尾、赤芍、山甲,活血化瘀消肿。3剂后二便通畅,热毒下泄,局部症状改善。此时随证易方,又酌加海藻、昆布、夏枯草等,消坚散结。辨证准确,遣药恰当,药中病机,则获全功。5.李纪源治疗鹘眼凝晴(假性眼眶肿瘤)案 【评析】本例以右眼136.黄燕台治鸡冠症案 同里朱氏女,甫六龄,左目内睑伤寒后忽生参差一片红肉,吐于目外。余日:此鸡冠症也,法当割去,否则长大浑睛满而丧明。朱疑畏未定。明日其睛化为菌毒高寸许,大如盏,色红微软,后渐上至三寸乃已。状类牛斗角,鲜居无何,又于耳畔生一疣,不数日大如碗,破如石。有作血溢而治者,有作火郁而治者。转日夜痛楚,恢恢欲绝,复延余。主以托里消毒佐三黄滋肾等剂。痛稍止,既而疣遂溃。眼肉亦随萎,但形神不若以前之肥而且润。一日午睡向晚,举家皆谓安神,莫敢警觉,及张灯视之,死已久矣。一奇症也,一奇事也,或日症事固奇,而子之为政未为尽善,盖金石之语。因存此案,以志吾过,以广见闻云。(《目经大成》6.黄燕台治鸡冠症案 同里朱氏女,甫六龄,左目内睑伤寒后忽生146.黄燕台治鸡冠症案

【评析】本案为奇难怪症,笔者如实详细叙述奇症奇事诊治始末,精神可嘉,对启示后学,功不可没。本案所述之症与鸡冠蚬肉相似,鸡冠蚬肉之病名首见于《秘传眼科龙木论》。《龙树菩萨眼论》中对此病早有论述,说:“眼睑皮里生赤肉,状如蝇许大,或如鸡冠,生此是血脉凝结所致,兼热毒风作之,眼仍见物,重者都覆黑珠遍障。”鸡冠蚬肉是因热毒瘀结,血脉不通所致。是以睑内长出紫色瘀肉,形如鸡冠,或如蚬肉为主要表现的外障类疾病。治疗宜清热凉血解毒。本病相当于西医学的睑结膜浆细胞瘤、睑板腺癌、眦部皮肤结膜基底细胞癌等。6.黄燕台治鸡冠症案 【评析】本案为奇难怪症,笔者如实详细叙15 7.黄燕台治晴凸症案 一书生无因无故左目通睛胀出大寸半,上圆硬,下微尖而扁垂,长几与鼻齐,然能睹不疼。继复于大,气轮内另生毒物硬如石,俨若皮膜包着橄榄,将里睛碍过一边,始昏抚作痛,畏光难忍耐,终焉浑睛溃腐,痛连头脑,不能食与坐起。其势亦必死而后已。

(《目经大成》)【评析】笔者详细记录奇难怪症的临床表现,虽未用药,但对启示后学,功莫大鄢。 7.黄燕台治晴凸症案 一书生无因无故左目通睛胀出大寸半,上16第二章耳蕈 耳蕈(耳痔、耳菌、耳挺)之症,清·邹岳《外科真诠》日:“耳痔、耳菌、耳挺三症皆生耳内,痔形如樱桃,亦有形如羊奶者;蕈形类初生蘑菇,头大蒂小;挺形若枣核,细条而长,努而外出。”《医宗金鉴》谓:“此证……微肿闷疼,色红皮破,不当触犯,偶犯之,痛引脑巅。”清·赵濂《医门补要》指出:“耳痔或先干痒有日,继而痒痛异常。初生小红肉,逐渐塞满窍内……时流臭血水,名日耳痔。”可见耳蕈是指外耳道的肿瘤。第二章耳蕈 耳蕈(耳痔、耳菌、耳挺)之症,17 1.顾曼云治耳菌案 师太,脾虚血热,湿火生疮,耳菌翻花。流血之后,目光四散,旋有蝇飞撩形。拟清脾甘露饮加减治之。生冬术钱五分,鲜霍斛一两,丹皮钱五分,炒白芍一钱五分,赤芍一钱,细生地四钱,川连四分,云苓三钱,橘白五分,白茅根五钱。

(《花韵楼医案》) 1.顾曼云治耳菌案 师太,脾虚血热,湿火生疮,耳菌翻花。流18 1.顾曼云治耳菌案

【评析】清·高秉钧《疡科心得集》:“耳菌,耳口发一小粒,形红无皮,宛如菌状,不作脓,亦不作寒热,但耳塞不通,缠绵不已,令人耳聋。”清·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皆系肝肾湿热,郁于血分所致,以脾胃主九窍故也。”这就是本案的诊治依据,治疗从健脾利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立法,药证相符,应当取效。 1.顾曼云治耳菌案 【评析】清·高秉钧《疡科心得集》:192.高秉钧治耳菌案 程,阴虚阳越,耳内生菌,项间结核。拟壮水制阳。 大补阴丸,白芍,元参,牡蛎,决明。

(《谦益斋外科医案》) 【评析】大补阴丸,正名为大补丸,出自《丹溪心法·卷三》,由黄柏(炒褐色)、知母(酒浸,炒)各120克,熟地黄(酒蒸)、龟板(酥炙)各180克为末,用猪脊髓炼蜜为丸。每服70丸,空腹时用盐开水送下。方中黄柏、知母苦寒泻火,熟地大补肾阴,龟板、猪脊髓属血肉有情之品,填精益髓。高氏加用白芍、元参、牡蛎、石决明等平肝潜阳、软坚散结之品,诸药合用,共奏补阴泻火、平肝潜阳、软坚散结之效,用药精当,值得学习借鉴。2.高秉钧治耳菌案 程,阴虚阳越,耳内生菌,项间结核。拟壮水20 3.王旭高治耳菌案 郁怒伤阴,木火上乘窍络,耳生痈肉,名日耳菌。最属淹缠,久久不已。防有血出翻花之变。生地,丹皮,北沙参,元参,远志,钩藤,羚羊角,石决明,刺蒺藜,滁菊花。另用藜芦、腰黄、硇砂,上三味,皆少许,为细末,点入耳中,立效。

(《柳选四家医案·王旭高医案》) 【评析】本案病因病机分析简明扼要,辨证用药于内,辨病用药于外,用药精到,让人眼目顿开。《洞天奥旨》化息散,用雄黄、枯矾、苦丁香为末,调稀搽在患处,治疗鼻息、鼻痔。王氏移治耳菌,也属巧思。腰黄是雄黄中质量最好者,尤其是飞腰黄。 3.王旭高治耳菌案 郁怒伤阴,木火上乘窍络,耳生痈肉,名日21 4.陈萃田治耳菌案 肾开窍于耳,肝胆之脉亦附于耳。肾阴亏则肝火上升,炎炎不息,结为耳菌。起经三载,耳门涌塞,渐次失聪,最虑翻花出血。拟清滋养肝法。细生地,丹皮,甘菊,橘红,首乌,白蒺藜,山栀,稽豆衣,石决明,泽泻。

(《枫江陈萃田先生外科临证》) 【评析】本案病因病机分析简明扼要,并提出本病有翻花出血之虑,治疗从滋阴养肝泻火、软坚散结立法,标本兼治,值得借鉴学习。 4.陈萃田治耳菌案 肾开窍于耳,肝胆之脉亦附于耳。肾阴亏则22第三章舌菌 舌菌,又名舌疳、舌岩,多因七情郁结心脾二经,化火化毒所致。《薛己医案》中“喉舌生疮如菌”说:“咽喉口舌生疮,甚则生红黑菌,害人甚速。”语虽不详,但从其所述病灶形状及恶性程度高来分析,很可能是指舌癌或咽喉部的癌肿。《医宗金鉴》对舌菌叙述较详,将它命名为舌疳,说:“其症最恶,初如豆,次如菌,头大蒂小,又名舌菌,疼痛红烂无皮……若失于调治,以致努欢肿,突如泛莲,或有状如鸡冠,舌本短缩,不能伸舒,妨碍饮食言语,时津臭涎。再因怒气上冲,忽然崩裂,血出不止,久久延及项颌,肿如结核,坚硬臀痛,皮色如常……”这段描述符合现在舌癌的体征,特别是谈到“久久延及项颌”,这一点与现在舌癌的蔓延和转移的情况非常相似。所以说舌菌属舌癌的范畴。第三章舌菌 舌菌,又名舌疳、舌岩,多因七情郁结心脾二经,23 1.高秉钧治舌菌案

【案一】冯,白带三年,阴液下脱,坎水不能济离火,震阳随之而炎上。舌左碎腐,舌心干涸,皆精枯液涸之象。急宜戒操劳以养心,勿思虑以安神。加之药饵,尚可望愈。不尔变岩变菌,殊可虑也。石斛,麦冬,元参,远志,枣仁,连翘,竹叶,芦根。

【案二】陆,老年情志不适,郁则少火变壮火,知饥脘中不爽,口舌碎腐,心营暗损,木火劫烁精华,肌肉日削。须怡说情志为佳。金石斛,川贝,丹皮,茯苓,连翘,桑叶。 二诊:养心脾之营,略佐苦降。洋参,白芍,茯神,丹皮,川连,小麦。 1.高秉钧治舌菌案 【案一】冯,白带三年,阴液下脱,坎水不24 1.高秉钧治舌菌案

【案三】胡,舌为心苗,肾阴不足,心火肝阳上升,发为舌菌。舌尖肉翻如豆,内热咳呛,头眩,心神不安,肺胃亦亏。当滋水制阳,兼清肺胃。石斛,生地,川I贝,元参,麦冬,桔梗,丹皮,沙参,茯神。

(《谦益斋外科医案》) 【评析】案一、案二为舌菌轻症,仅见口舌碎腐,尚未形成翻花之势,治疗强调心理调适为主,辨证用药为辅,技高一筹。案三为舌菌重症,已形成翻花之势,治疗以滋阴泻火兼清肺胃之热,病虽在舌,终及五脏,颇有见识。但用药尚嫌单薄,若再加入化痰软坚散结之品,尚可提高疗效。 1.高秉钧治舌菌案 【案三】胡,舌为心苗,肾阴不足,心火肝25 2.高思敬治舌疳案 一男子年近不惑,患舌疳数月,托予友介绍,邀之诊治。见其舌尖至舌根如假山石一块在口中,因知为舌疳,设非口中不知为何物,不能掉动言语,日哺潮热,形容瘦削,日惟灌藕粉或稀粥汤而已,伏枕叩首,求予援手之意,予一再思维,无可着手,直告病家日:此病无法医治,另请高明,不要延误,其妻子坚恳至再,只得勉用。 煅中自二分,青苔(炙)二分,溏鸡屎(炙)二分,冰片一分。 共研细末,擦舌上,内服香贝养荣汤。 川贝母二钱,炒白术钱五,大生地四钱,醋香附(杵)钱五,当归二钱,柴胡七分,潞党参三钱,茯神三钱,陈皮七分,杭白芍三钱,桔梗一钱,炙草一钱,莲子心五分。 2.高思敬治舌疳案 一男子年近不惑,患舌疳数月,托予友介绍26 2.高思敬治舌疳案 此方嘱服三剂,又邀予治,见其神色差胜而病状毫无动静,又勉拟一方。朱茯神三钱,川郁金钱五,杭白芍三钱,柴胡七分,潞党参三钱,当归二钱,连翘钱五,醋香附(打)钱五,丹皮钱五,甘草(半生半炙)一钱,青橘叶五片。此方服三剂,又邀予治,询其病状如何,来人日:依然如故,予坚不肯往,嗣闻不匝月而殁。

(《外科医镜》)【评析】本案患者为舌疳重症,虽然辨证用药周到准确,但不匝月而殁,非医之过也。当时尚属不治之症,如今则须中西医结合治疗。 2.高思敬治舌疳案 此方嘱服三剂,又邀予治,见其神色差胜而27 3.陈萃田治舌疳案

【案一】张左吴江,九月初一日。心脾抑郁,郁则生火,火盛生痰,痰火上乘,舌菌翻花,腐溃如岩,音哑咳呛,饮食有碍。脉来滑细,阴分下虚,痰火炎上,最防流血。难以收功。生地,牛膝,知母,丹皮,麦冬,元参,川贝母,茯神,丹参。二诊:初五日。小生地,中黄,川贝母,茯神,石菖蒲,麦冬,金石斛,元参,赤芍,丹皮。 3.陈萃田治舌疳案 【案一】张左吴江,九月初一日。心脾抑郁28 3.陈萃田治舌疳案

【案二】邹,心境不怡,五志火炎,肾水内乏,不主上承,以致舌疳。起经一载有余,先曾出血,每虑翻花。黑元参,远志,枣仁,青黛,生地,茯神,蛤粉,竹叶,麦门冬,甘草。二诊: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淡海参,天冬,远志,茯神,熟地,龟板胶,女贞,旱莲,大生地,麦冬,杜阿胶。

(《枫江陈萃田先生外科临证》) 【评析】案一为舌菌翻花,预后不佳,治疗从滋阴清热化痰立法,清火之力似嫌不足。案二为舌疳,尚未翻花,治疗清心火,滋肾水立法,水火既济,有望取效。 3.陈萃田治舌疳案 【案二】邹,心境不怡,五志火炎,肾水内294.王旭高治舌疳医案 某,舌根边僵木不痛,已经数月,防变舌疳。此属心脾郁火。治以清养营阴,稍参苦降。 鲜生地,川连,元参,丹参,麦冬,生甘草,丹皮,桔梗。 又:川连(三分),蒲黄(一钱),冰片(二分),五灵脂(一钱),人中自(四分,煅)。 上味共研细末,吹舌根。

(《王旭高临证医案》) 【评析】本案辨证用药精当,内服药从养阴清热立法,局部用药从清热祛瘀散结立法,内外合治,当能取效。4.王旭高治舌疳医案 某,舌根边僵木不痛,已经数月,防变舌疳30 5.马培之治舌岩案

【案一】

心脾之火,夹痰上升,舌岩坚肿破碎,饮咽不能,症非轻浅,拟清火化痰。 麦冬,蛤粉,海藻,大贝,元参,僵蚕,桔梗,橘红,生甘草,连翘,蒲黄,地栗[1],竹茹。吹青阳柳华散加琥珀、橄榄灰、蒲黄、冰片,已渐软,然未可恃。 原方加羚羊片、丹皮。

【案二】心肝郁热化火生痰,痰上升始则舌旁破碎,继则内翻峥峻痛掣两耳,舌岩大症,治宜清热散结化痰。 羚羊片,丹皮,沙参,山栀,连翘,象贝,夏枯草,蛤粉,蒲黄,赤芍,海藻,芦根。 5.马培之治舌岩案 【案一】315.马培之治舌岩案

(《马培之外科医案》) 【评析】马氏治疗舌岩从清火化痰、软坚散结立法,颇得治疗舌岩的要领,尤其是局部配合“吹青阳柳华散加琥珀、橄榄灰、蒲黄、冰片”外用,内外合治,值得借鉴学习。 注:[1]地栗即荸荠bíqi

,中医认为荸荠性平味甘,无毒,具有清热止渴、利湿化痰、止血痢等功效。据《本草纲目》载,荸荠“主血痢,下血,血崩”。而《别录》载,荸荠可“治消渴、痹热”。5.马培之治舌岩案 (《马培之外科医案》)32第四章茧唇 茧唇是发生于唇部的一种病症。因有突起的白皮皱裂,状如蚕茧,故名。初起在红唇缘的外侧出现如豆粒状硬结,逐渐增大,坚硬疼痛,容易破溃流血。或如菌状不一,溃疡之表面常覆有痂皮,表面高低不平。有时在颈、颔部可出现肿块。后期口干,咽燥,形体消瘦。本病多由思虑伤脾,心火内炽,脾胃积火,或肾亏火旺,火毒蕴结唇部所致。第四章茧唇 茧唇是发生于唇部的一种病症。因有突起的白皮皱33第四章茧唇 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云:“茧唇者,此症生于嘴唇也,其形似蚕茧故名之。……始起于一小瘤,如豆大或再生之,渐渐肿大,合而为一,约有寸厚,或翻花如杨梅、如疙瘩、如灵芝、如菌,形状不一。”《医宗金鉴·茧唇》日:“初起如豆粒,渐长若蚕茧,坚硬疼痛,妨碍饮食。……若溃后如翻花,时津血水者属逆……”清·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中也作过类似的描述:“(茧唇乃)唇上起白皮小疱,渐肿渐大如蚕茧,或唇下肿如黑枣,燥裂疼痛。”以上描述了唇癌的主要症状,早期为豆粒大小,至后来病灶肿起、黏膜皱裂,因此命名该病为茧唇。“若溃如翻花”与唇癌后期出现的菜花状溃疡型病灶的症状很相似。第四章茧唇 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云:“茧唇者,此症生于34 1.薛己治茧唇病案 一妇人怀抱久郁,患茧唇,杂用消食降火,虚证悉具,盗汗如雨,此气血虚而有热也。用当归六黄汤,内黄芩、连、柏俱炒黑,二剂而盗汗顿止。乃用归脾汤、八珍散兼服,元气渐复。更以逍遥散、归脾汤间服百余剂而唇亦瘥。

(《薛立斋医案全集·口齿类要》) 1.薛己治茧唇病案 一妇人怀抱久郁,患茧唇,杂用消食降火,35 1.薛己治茧唇病案

【评析】茧唇又名唇菌,最早见于宋代窦汉卿《疮疡经验金书》:“茧唇者,此症生于嘴唇也,其形似蚕茧故名之。……始起一小瘤如豆大或再生之,渐渐肿大合而为一,约有寸厚,或翻花如杨梅、如疙瘩、如灵芝、如菌,形状不一。”“皆由六气七情相感而成,或忧思太过,忧思过深则心火焦炽,传授脾经;或食酽酒厚味,积热伤脾,而肾水枯竭以致之。”症状相当于现代医学中唇部恶性肿瘤。本案辨证准确,先以降虚火,次则补气血,兼顾情志久郁,故获效良好。 1.薛己治茧唇病案 【评析】茧唇又名唇菌,最早见于宋代窦汉36 2.冉雪峰治疗茧唇案武昌某氏,有女年十一二,姿质秀丽,但嘴唇偏左上端,有指大一长块,硬化凸起,其色青紫,嘴为之尖,殊不雅观。病虽不重,已历五六年,以为奇恒痼疾,中西方药不效,乃来我处求治。问之不痛不痒,但微感麻痹,欠灵活,说话吃饭均感不便。予想到徐洄溪医案,有恶风一条,与此类似,特彼在面间,此在唇上。徐法系用破气破血、软坚变质、以毒攻毒诸暴悍药如蜈蚣、全蝎之类,内搽外敷。因仿其意,用:当归三钱,炒甲珠三个,蜈蚣一条,全蝎一个,红花三钱,薄荷一钱五分,三七、甘松、雄黄、硝石各一钱,为细末,酒调敷患处,日换药两次,若痛或肿起,即停敷来诊。内服药: 当归9克,白芍9克,秦艽7.5克,薄荷2.5克,没药9克,琥珀3克,甘松3克。 同煎,日服一剂。 2.冉雪峰治疗茧唇案武昌某氏,有女年十一二,姿质秀丽,但嘴37 2.冉雪峰治疗茧唇案 第一日平平,无任何反应;二日患处微感痒痛,不时掣动;三日唇部肿起。查阅患处情况,风毒瘀滞,似已推动,但恐胶结未全活动,必留残余,又未便再敷日前重剂,因改用散瘀软膏,再敷二日,诊察颜色较好,开始收效。再改用消肿药膏外敷.内服银翘散加活血通络之品,一星期肿消,硬处已消大半,停药,1个月后肿硬消尽,惟留残余黑影,三个月后恢复如常人。

(《冉雪峰医案》) 【评析】本案辩证用药老黼效显著,堪称经典,值得学习揣摩。 2.冉雪峰治疗茧唇案 第一日平平,无任何反应;二日患处微感38第五章牙蕈 牙蕈,又名牙菌、牙岩,生于牙龈,形似核桃,色紫黑,高低如菌,坚硬如石,甚则肉翻峥峻,相当于现代医学之牙龈癌及牙龈恶性黑色素瘤等。清·高秉钧《疡科心得集》谓:“牙菌生于牙龈,其形状紫黑色,高低如菌。”清·邹岳《外科真诠》谓:“牙疔、牙菌二症,俱属阳明胃火所致。”本病的发生多因阳明胃火或肝胃积热所致,治宜清胃泻火或养阴清肝胃郁热。清·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谓:“(口菌)多生在牙龈肉上,隆起形如菌,或如木耳,紫黑色。”余景和《外科医案汇编》中说:“牙蕈,形似核桃,坚硬如石。”这些描述与牙龈癌及牙龈黑色素瘤相似。第五章牙蕈 牙蕈,又名牙菌、牙岩,生于牙龈,形似核桃,色39 1.余景和治牙蕈案 秦,余杭,牙蕈,形似核桃,坚硬如石。由心胃之火,煎熬而成。不可针破,失血难痊。宜耐性调理,可免性命之忧。鲜荷叶,远志炭,丹皮,白芍药,中生地,茜草根,丹参,川石斛。附末药方:珍珠一钱,牛黄一分,黄连五分,茧灰五分,蒲黄灰五分,橄榄核灰三分。(《外证医案汇编》) 【评析】牙蕈,又名牙菌、牙岩,生于牙龈,形似核桃,色紫黑,高低如菌,坚硬如石,甚则肉翻峥峻,相当于现代医学之牙龈癌及牙龈恶性黑色素瘤等。余氏谓“不可针破,失血难痊,宜耐性调理”均为阅历有得之言,用药内外合治,恰当合理。 1.余景和治牙蕈案 秦,余杭,牙蕈,形似核桃,坚硬如石。由40 2.陈萃田治牙菌案 少阴不足,阳明有余,不足者阴之亏,有余者火之盛也。下牙龈肿胀出血,此为牙菌。舌红苔黄,脉滑而数。怀麟八月,手阳明司胎。拟滋化源。细生地,子芩,石斛,山栀,麦冬,知母,骨皮,花粉。

(《枫江陈萃田先生外科临证》) 【评析】清·邹岳《外科真诠》谓:“牙疔、牙菌二症,俱属阳明胃火所致。”本案证属肾阴亏虚,胃火旺盛,治疗从滋阴泻火立法,标本兼治,方药合拍。 2.陈萃田治牙菌案 少阴不足,阳明有余,不足者阴之亏,有余41 3.马培之治牙岩案

【案一】胃火上升,牙岩溃腐,肉翻且坚,难治之症,勉立一方。 羚羊角,花粉,连翘,大贝,鲜生地,麦冬,甘草,元参,桔梗,生石膏。 此方服四剂后,痛定肉平,颇效。 复诊:加黄柏、芦根。 3.马培之治牙岩案42 3.马培之治牙岩案

【案二】肝火上升,致发牙岩,内外穿溃,肉翻峥峻。高年得此恶候,极难调治。姑拟养阴清肝胃积热。 羚羊角,大贝,甘草,元参,连翘,细生地,丹皮,花粉,石斛,麦冬,芦根。 脉神较起,惟内翻峥峻,左腮上腭,出血数次。火郁阴伤,仍当养阴清肝。 生地,西洋参,玉露霜,川石斛,白芍,南沙参,左牡蛎,黄柏,蒲黄,怀山药,山萸肉,黑元参,坎板,人中黄。 3.马培之治牙岩案 【案二】肝火上升,致发牙岩,内外穿溃,43 3.马培之治牙岩案

【案三】肝胃火郁齿痛,硬拔之下出血翻花,半面肿硬,腮颊穿脓,痛连头额,已成岩症,姑拟养阴清肝胃郁热。 沙参,羚羊角,麦冬,黄芩,小生地,元参,赤芍,大贝,连翘,花粉,丹参,寒水石,竹叶,芦根。

【案四】营血久亏,又有肝郁,气化为火,火炎于上致发牙岩,已延五载,虑其翻花出血,下部酸软乏力,拟养阴清上。 生地,元参,丹皮,大贝,黑蒲黄,赤芍,蛤粉,黄柏,知母,连翘,夏枯草,藕节。

(《马培之医案》) 3.马培之治牙岩案 【案三】肝胃火郁齿痛,硬拔之下出血翻花44 3.马培之治牙岩案

【评析】案一牙岩翻花虽根治不易,单若辨证用药准确,也可减轻痛苦,延长寿命。案二强调肝胃积热,已突破前人“俱属阳明胃火所致”之说,也很符合病情实际。但用药又落俗套,似应酌加白蒺藜、夏枯草等味。坎板,是龟板之异名。案三此时若局部应用余景和末药方:珍珠一钱,牛黄一分,黄连五分,茧灰五分,蒲黄灰五分,橄榄核灰三分,则更为妥当。案四有下部酸软乏力,则熟地、怀牛膝、山萸肉在所必加。 3.马培之治牙岩案 【评析】案一牙岩翻花虽根治不易,单若辨45第六章喉菌喉菌又有喉百叶、开花疔、锁喉疮、喉蕈、喉岩等病名,系指喉内生物如菌或如浮萍的病证,本病见咽喉溃烂若腐,时流臭液,形如菌样,外观呈块状,系气血火毒凝结而致。多属难治之病,与咽喉部恶性肿瘤相似。宋代僧阙名藏本《咽喉脉症通论》指出:“(喉菌)因食膏粱炙博厚味过多,热毒积于心脾二经,上蒸于喉,结成如菌”,“喉菌……生于喉内,如菌样”,“喉百叶乃咽喉中有生肉,层层相叠”。第六章喉菌喉菌又有喉百叶、开花疔、锁喉疮、喉蕈、喉岩等病46第六章喉菌本病的病因主要是:①过食膏粱厚昧,热毒积于心脾二经,上蒸咽喉所致;②因忧郁血热气滞而生,妇女多见;③肝肾阴亏,虚火上炎,熏灼咽喉而成。针对上述原因,热毒造成的宜解毒泻火,用黄连解毒汤;忧郁造成的宜疏肝解郁,用逍遥散。肝肾阴亏、虚火上炎造成的,宜滋养肝肾,方用六味地黄汤加减。必要时可以用手术治疗。第六章喉菌本病的病因主要是:47第六章喉菌本病的临床特点:初起咽喉局部(喉旁为多)仅有一小硬块,如菌或如浮萍,略高而厚,吞咽时有异物阻塞感觉,或有疼痛。渐大肿起,坚硬,痛重,表面呈溃疡状,饮食困难,甚则痛连耳窍,颈项两侧多有淋巴结肿大,后期,肿块呈高低不平,顶透紫色,内含血丝,亦有先腐后溃,污水时流,并混有血丝,异臭难闻,痛引头顶。肿块易于崩裂,出血难止。生于关内深处者,初仅见音哑,久则渐重,完全失音,甚则喉道受阻而致呼吸困难、窒息等。病因病机:郁怒伤肝,思虑伤脾,气滞血凝。治疗:初期:清肝解郁化痰热;后期:养心健脾,益气补血。第六章喉菌本病的临床特点:初起咽喉局部(喉旁为多)仅有一481.高秉钧治喉菌案姜,喉旁结肿发紫,状如浮萍。症属喉菌。极难调治,静养忌口,可冀痊愈。白芍,桔梗,荆芥,连翘,丹皮,黄芩,茯苓,甘草。(《谦益斋外科医案》)【评析】喉菌又有喉百叶、喉蕈、喉岩等病名,如“喉菌……生于喉内,如菌样”,“喉百叶乃咽喉中有生肉,层层相叠”。病名虽多,临床表现则大同小异,其主要症状多以喉内肿块为主,初生如瘰疬,咽干嗌燥,声音嘶哑,又如硬物嗌于咽下,日久其色紫暗不鲜,颇似冻榴色,后期肿块状如鸡冠,当塞要路,不能饮食,惟进米饮,甚则翻花。上述症状颇似现代医学中咽喉部恶性肿瘤。除用药外,“静养忌口”也非常重要。1.高秉钧治喉菌案姜,喉旁结肿发紫,状如浮萍。症属喉菌。极难492.余景和治喉菌案安庆,戴,老年肝肾液涸,阳升无制,结蕈喉间,有翻花之势,并防失血,此系内伤心志,非宽解怀抱,难于奏捷。制首乌,车前子,川贝,远志,怀山药,石决明,绿豆皮,芦根。附吹药方:珍珠四分,金果揽炭五分,黄绢灰四分,川贝四分,牛黄二分,橄榄炭三分,蒲黄炭五分,青黛二分,冰片二分,共研细末。(《外证医案汇编》)【评析】本案证属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挟痰浊壅阻喉间而形成喉菌症,治疗从滋阴潜阳、化痰散结立法,内外合治,同时强调调畅情志,匠心独运。2.余景和治喉菌案安庆,戴,老年肝肾液涸,阳升无制,结蕈喉间503.赵濂治喉菌案一人喉生叠肉,状如鸡冠,当塞要路,惟进米饮,症名喉岩。以火烙烙平,服解郁方乃消。三月后翻肿胜昔,难语难食,时流鲜血,知是冤报,未久遂卒。(《医门补要》)【评按】本案采用火烙手术加解郁方药使喉癌暂时得消实属不易,但由于未坚持继续用药,以致死灰复燃,其病势愈烈,当引以为戒。3.赵濂治喉菌案一人喉生叠肉,状如鸡冠,当塞要路,惟进米饮,514.陈萃田治喉菌案一郁火结毒,绵延数秋,喉腐如岩。鼻梁崩塌,余毒留恋络中,右颧肿痛,牙骱肿胀,势将窜行,岂易消退。法清泻化毒治之。羚羊角,桑叶,丹皮,石决明,中黄,白蒺藜,花粉,钩藤,赤芍,土贝母。复诊:细生地,石决明,桑叶,赤芍,中黄,龟板,羚羊角,骨皮,丹皮,土贝母。(《枫江陈萃田先生外科临证》)【评按】本案证属郁火结毒,治疗从清肝泻火化毒立法,方中土贝母清热解毒散结,用之得当,颇具匠心,值得借鉴学习。4.陈萃田治喉菌案一郁火结毒,绵延数秋,喉腐如岩。鼻梁崩塌,525.陈萃田治喉菌案二证象喉瘤,起经三载,日渐长大,肿硬木痛,痰火郁结所致,溃则防其翻花流血,理之棘手。胆星,橘红,海浮石,茯苓,天竺黄,丹皮,昆布,生草,半夏,山栀。(《枫江陈萃田先生外科临证》)【评析】痰火郁结,其势稍缓,清化痰热,软坚散结,预防喉菌翻花,技高一筹。5.陈萃田治喉菌案二证象喉瘤,起经三载,日渐长大,肿硬木痛,536.陈萃田治喉菌案三朱,耳聋鼻塞,目泪口渴,昔贤云,九窍不利都属胃病,加以喉间起菌,势欲翻花,有年何堪当此。珍珠粉,白蒺藜,桔梗,甘中黄,人中白,远志,茯神,石斛,蔷薇露。(《枫江陈萃田先生外科临证》)【评析】本例不妨竭力救治,若能“以火烙烙平”,或如清·张景颜《外科集腋》“麻药吹上,以刀割之,吹冰片散,服连翘桔梗汤”,个体差异很大,或可挽救于万一。6.陈萃田治喉菌案三朱,耳聋鼻塞,目泪口渴,昔贤云,九窍不利54第七章瘿瘤瘿瘤是瘿与瘤的合称,或单指瘿。《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云:瘿多着于肩项,瘤则随气凝结,此等皆年数深远,浸大浸长,坚硬不可移者,名日石瘿。皮色不变者,名日肉瘿。筋脉露结者,名日筋瘿。赤脉交结者,名日血瘿。随忧愁消长者,名日气瘿。五瘿皆不可妄决破,决破则脓血崩溃,多致夭枉。瘤则有六,骨瘤、脂瘤、气瘤、肉瘤、脓瘤、血瘤,亦不可决溃,肉瘤尤不可治,治则杀人。惟脂瘤,破而去其脂粉则愈。丹溪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