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3-专题2-第2讲-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课件_第1页
必修3-专题2-第2讲-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课件_第2页
必修3-专题2-第2讲-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课件_第3页
必修3-专题2-第2讲-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课件_第4页
必修3-专题2-第2讲-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页,共32页。专题二古代(gǔdài)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必修3文化(wénhuà)发展历程第2讲汉字的起源演变(yǎnbiàn)和书画的发展第二页,共32页。第三页,共32页。一、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汉字源远流长,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表意文字。1.起源:汉字起源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前。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图画文字”。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zhújiàn)脱离图画,形成汉字。第四页,共32页。2.成熟:距今约3000多年的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西周晚期,形成金文的标准字体——“籀文”。3.统一:秦统一后,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字”政策,以“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后又以书写(shūxiě)简便的“隶书”作为新字体。文字的改革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五页,共32页。二、书法的发展1.书法艺术的两个发展阶段:(1)魏晋前(自发阶段):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很少追求其审美功能。(2)魏晋后(自觉阶段):书法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2.历代(lìdài)书法的发展演变:第六页,共32页。第七页,共32页。第八页,共32页。第九页,共32页。3.楷书、草书、行书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1)楷书:楷书笔画详备、结构严整,是规范化、标准化、楷模化的字体,具有实用价值,代表人物有魏晋的钟繇、王羲之,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2)草书:草书的特点是笔画简约,钩连不断(bùduàn);线条流畅,任情纵性;草书实用性不大,但却是书体中艺术性最强的一种。代表人物有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朝的张旭、怀素。第十页,共32页。(3)行书:兼具楷书(kǎishū)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是一种最活的书体。代表人物有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兆页、明朝文征明。第十一页,共32页。三、绘画艺术的发展1.原始社会时期:中国绘画艺术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zǎoqī),其杰出代表是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此外,还有岩画、壁画、地画。2.战国时期: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绘画以人物肖像为主,画在墙壁上、丝帛上,留存至今的战国帛画有《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等。第十二页,共32页。3.秦汉时期:绘画门类已很丰富,有壁画、帛画、木刻画、木板画、画像石、画像砖等。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线条挺拔流畅(liúchàng)、色彩绚丽典雅,与战国帛画的传承关系明显。河南洛阳东汉墓出土的壁画《夫妇宴饮图》堪称工笔重彩画的杰作。4.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兴起,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他们总结出许多精辟的绘画理论,有力地推动了绘画艺术的提高,涌现出顾恺之等一大批著名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是《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第十三页,共32页。5.隋唐五代时期:绘画艺术注意中外结合,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fēnggé),产生出许多杰出画家和优秀作品。隋代著名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的中国最早的山水画。初唐杰出画家阎立本善于描绘重大事件,传世作品有《步辇图》。盛唐“画圣”吴道子善画道释宗教人物,代表作是《送子天王图》。隋唐时期的敦煌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文化氛围。第十四页,共32页。6.两宋时期:宫廷画院进入最为活跃的阶段,画学兴起;同时(tóngshí),适应民间需要,绘画成为商品。风俗画是当时画坛的最大亮点,代表作有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7.元明清时期: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最能反映文人画风貌的是写意画。元代王冕的《墨梅图》、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都是写意画中的精品。第十五页,共32页。第十六页,共32页。考点1:汉字的起源和演变【1—1】“舞”字的原始文字像一个人手执牛尾跳舞的样子,后来加上“舛”(双脚形),强调双脚配合双手和乐曲(yuèqǔ)有节奏地跳跃。这说明汉字()第十七页,共32页。A.演变总趋势是由简到繁 B.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C.都是由象形文字(xiàngxíngwénzì)构成 D.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第十八页,共32页。【解析】B。分析材料联系各选项,A项说法错误,汉字的演变趋势应是由繁到简;C项说法过于绝对,图画文字也是一个重要来源(láiyuán);D项与材料不吻合;“舞”字是以图画文字为基础逐步演变发展的。答案选B。第十九页,共32页。【1—2】(2013·江苏单科)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guānchá)下面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第二十页,共32页。A.楷体汉字(Hànzì)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B.楷体汉字(Hànzì)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第二十一页,共32页。【解析】D。楷体汉字直接演化于隶书,飞舞飘逸的是行草而非规范(guīfàn)工整的楷书,甲骨文如今大多已可识读,用排除法可知A、B、C不正确。第二十二页,共32页。考点2:书法艺术发展【2—1】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绵延了三千多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楷书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B.东晋王羲之擅长草书、行书(xíngshū),被称为“书圣”C.唐代颜真卿、柳公权推陈出新,分别创立了颜体和柳体D.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xíngshū)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第二十三页,共32页。【解析】A。楷书特点是字形方正,规矩严整(yánzhěng)。草书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最能表现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故A错误。第二十四页,共32页。【2—2】“张颠没(殁)在二十年,谓言草圣无人(wúrén)传。零陵沙门继其后,斯书大字大如斗。”诗中“零陵沙门”指的是()A.王羲之B.颜真卿C.吴道子D.怀素第二十五页,共32页。【解析(jiěxī)】D。材料讲的是唐代书法,“张颠”指的是草书圣手张旭,“零陵沙门”指的是在草书方面有巨大造诣的怀素和尚,“沙门”即为出家修道者的通称。第二十六页,共32页。考点(kǎodiǎn)3:绘画艺术的发展【3—1】2010年发行的首套宣纸材质的邮票《中国古代书法——行书》,被称为国家名片与国宝艺术的完美结合,彰显了宣纸“纸寿千年,墨润万变”的独特魅力。图中属于该套邮票的是()第二十七页,共32页。第二十八页,共32页。【解析】C。结合各种字体的特点可知A、B、C、D项分别为隶书、楷书、行书(xíngshū)、草书。答案选C。第二十九页,共32页。【3—2】下列关于中国画的表述正确的是()A.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逐渐成熟B.按题材可分为山水(shānshuǐ)、花鸟、文人画C.表现技法可分为工笔与写实D.山水(shānshuǐ)画是其精粹,不太讲究布局第三十页,共32页。【解析】A。根据所学,B、C、D三项说法错误,B项以题材的不同,中国画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大画科,而非文人画。C项在表现技法上,中国画又有工笔与写意的区别,而非写实。D项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通常以自然风景为主要描绘内容,特别讲究布局构图,画面普遍(pǔbiàn)具有气势雄壮、意境深远的特色。本题选A项。第三十一页,共32页。内容(nèiróng)总结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起源:汉字起源可以追溯到6000多年(duōnián)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