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工程师评审复习内容及高工评审参考资料_第1页
高级工程师评审复习内容及高工评审参考资料_第2页
高级工程师评审复习内容及高工评审参考资料_第3页
高级工程师评审复习内容及高工评审参考资料_第4页
高级工程师评审复习内容及高工评审参考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评审复习内容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应包括哪些?编制依据--工程概况--施工部署--施工准备--主要施工方法--主要施工管理措施--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施工总平面图2.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与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有何不同?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以一个单位工程(一个建筑物或构筑物,一个交工系统)为编制对象,用以指导其施工全过程的各项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管理文件.一般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在拟建工程开工之前,由项目经理主持,项目部全体人员管理参加。分项工程施工方案是技术性文件,是以分项或分部工程为对象,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主持,应微观、定量,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施工工艺展开论述。3.招投标施工组织设计与工程实施的施工组织设计有什么区别?1、目的不同:前者取信业主,后者指导施工。2、依据不同:前者不稳定、不全面,后者是以图纸会审为基础较具体。3、编制人员及方式不同:前者以技术部及经营部编制,后者为项目部编制。4、监督人员不同:前者为评标专家5人监督评审,后者为上级领导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批。5、内容不同:前者主要从方案、安全、消防角度为重点,后者为八大组成部分展开。4.你编制(审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时重点考虑哪些技术关键问题?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施工的综合性指导、管理文件,对象为群体、单位工程,应总控进度计划,重点对本工程的重点和难点、四新应用的论述,而不涉及具体工艺方法。重点:应层次清楚,宏观、定性,具有指导性和严肃性。5.单位工程分哪几个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评审"优良"应具备哪些条件?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建筑装饰装修--建筑屋面--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建筑电气--智能建筑——通风与空调--电梯6.现浇剪力墙住宅(20层)工程有哪些质量通病?如何防治?1、墙体混凝土烂根:将模板下口找平并对缝隙进行封堵,做到不漏浆。混凝土接茬处要冲洗干净,对水平接茬应先均匀浇筑约50mm左右同配比减石子混凝土。2、墙面气泡:应选择合适的外加剂(引气型),混凝土浇筑要分层振捣,振捣时,采用高频振捣棒,每层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3、露筋:钢筋垫块放置正确、牢固、间距合理,振捣混凝土时避免直接冲击钢筋,并设专人调钢筋位置。4、墙体混凝土冷缝:混凝土浇筑时应编制详细的浇筑施工方案,保证混凝土连续浇注,分层振捣密实。5、洞口位移变形:洞口模板应直接与墙体模板固定,模板穿墙螺栓应紧固可靠,浇注混凝土时不得冲击洞口模板,洞口两侧应对称下灰,均匀进行振捣。6、蜂窝麻面:模板支设前应先将表面清理干净,均匀涂刷脱模剂,模板要密封不漏浆,控制好混凝土振捣时间,既不能过振,也不得欠振,并按规定拆模。7、钢筋移位:预留筋在浇筑混凝土前要有定位措施(梯子筋、马镫、垫块),浇注过程中应有专人检查修整,防止钢筋移位。7.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理有何区别?建设监理包括政府监理和社会监理,其概念是政府的建设活动管理部门和社会监理单位(或监理工程师)按照国家工程建设的政策、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政府批准的建设计划、规划,建设文件及依法成立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等,运用行政、经济和技术手段,对工程建设参与者的行为进行监控、监督和评价,使建设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制止建设行为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促使建设进度、造价、工程质量按照计划实现,确保建设行为的合法性、科学性、合理性和经济性。政府监理:是指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对建设单位的建设行为实施的强制性监理和对社会监理单位实行的监督管理。政府监理的性质体现在他的执法性、宏观性、全面性和强制性。社会监理:是由社会上建设监理单位(称谓工程建设监理公司或工程建设监理事务所)受业主的委托和授权,以自己合格的技能和丰富的经验为基础,依照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政策、技术标准和设计文件、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建设工程合同等,对工程建设项目建设的活动所实施的监督、管理,包括对工程建设活动的组织、协调、监督控制和服务等一系列技术服务活动。社会监理单位是建筑市场的主体结构之一,他受业主的委托,可以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进行监理,也可以对工程建设的某一阶段或某一阶段部分工程实施监理。监理单位从事工程建设监理的具体内容是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进行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协调有关单位间的工作关系。监理单位的性质体现在服务性、独立性、科学性、公正性等。8.什么叫"监理大纲"?主要内容包括哪些?(从工作性质、依据、内容阐述)9.叙述"碱集料反应"的概念?当具备哪三个条件时会发生碱集料反应?混凝土中的水泥、外加剂、矿物掺合料和拌和水中的可溶性碱(钾、钠)溶于混凝土孔隙液中,与骨料中能与碱反应的活性成分在混凝土硬化后逐渐发生的一种使混凝土产生内应力,易导致混凝土工程膨胀开裂等危害的化学反应。1、结构混凝土中碱含量足够高。2、结构混凝土工程所处环境为二、三类潮湿环境。3、骨料中能与碱反应的活性成分足够多。10.什么叫"碱集料反应"?对设计、监理、施工单位规定负哪些责任?设计单位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必须在设计图和设计说明中注明需要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工程部位和须采取的预防措施,并增加相应的工程概算。设计单位应承担所设计的工程20年内不发生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损害的设计责任。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在承接H类、I正类混凝土工程时要承担研施工的工程20年内不发生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损害的施工责任,为此要做好以下工作:

1·依据工程设计要求,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要有具体的预防混凝土碱集料反应的技术措施;2·做好混凝土配比设计,配制混凝土时,严格选用水泥、砂石、外加剂、矿粉掺合料等混凝土用建筑材料。3·做好混凝土用材料的现场复试检测工作。

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应承担所监理的工程20年内不发生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损害的监理责任。11.什么叫混凝土的可泵性?JGJ/T10-95中对泵送混凝土的原材料和配合比有哪些要求?在泵压作用下,混凝土拌合物通过管道输送,这是可泵性。泵送混凝土配合比除必须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外,尚应使混凝土满足可泵性要求。混凝土的可泵性可用压力泌水试验结合施工经验进行控制。一般10s时的相对压力泌水率S10不宜超过40%。当混凝土可泵性差,出现泌水、离析,难以泵送和浇灌时,应立即对配合比、混凝土泵、配管、泵送工艺等重新进行研究,并采取相应措施。泵送混凝土原材料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2、粗骨料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径之比:泵送高度在50m以下时,对碎石不宜大于1:3,对卵石不宜大于1:2:5。泵送高度在50~100m时,宜在1:3~1:4。泵送高度在100m以上时,宜在1:4~1:5。粗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粗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细骨料: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的规定。细骨料宜采用中砂,通过0.315mm筛孔的砂,不应少于15%。水: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外加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混凝土泵送剂》《预拌混凝土》规定。宜掺适量粉煤灰: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和预拌混凝土有关规定。泵送混凝土配合比泵送混凝土配合比除必须满足混凝土设计强度和耐久性的要求外尚应使混凝土满足可泵性要求。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和《预拌混凝土》的有关规定,并应根据混凝土原材料、混凝土运输距离、混凝土泵与混凝土输送管径泵送距离、气温等具体施工条件试配,必要时应通过试泵送确定泵送混凝土配合比。混凝土的可泵性,可用压力泌水试验结合施工经验进行控制。一般10s时的相对压力泌水率s10不宜超过40%。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对不同泵送高度,入泵时混凝土的坍落度,可按表选用混凝土经时坍落度损失值。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宜为0.4-0.6。泵送混凝土的砂率宜为38%-45%。泵送混凝土的最小水泥用量宜为300kg/m3。泵送混凝土应掺加适量外加剂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泵送剂》的规定。外加剂的品种和掺量宜由试验确定,不得任意使用。掺用引气剂型外加剂的泵送混凝土的含气量不宜大于4%。掺粉煤灰的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须经过试配确定,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粉煤灰在混凝土和砂浆中应用技术规程》、《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等有关规定。12.叙述冬期施工中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概念?JGJ104-97中对混凝土受冻临界强度做了哪些规定?受冻临界强度:冬期浇筑的混凝土在受冻以前必须达到的最低强度。一般规定冬期浇筑混凝土其受冻临界强度应符合下列规定:普通混凝土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时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30%。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应为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40%,但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0及以下时不得小于5.0N/MM2。注:当施工需要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时应按提高后的强度等级确定.掺用防冻剂的混凝土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15摄氏度时不得小于4.0。当室外最低气温不低于-30时不得小于混凝土冬期施工应进行混凝土的热工计算。混凝土冬期施工应优先选用硅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号。最小水泥用量不应少于300,水灰比不应大于0.6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时,宜优先采用蒸汽养护。注:1、大体积混凝土的最少水泥用量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2、强度等级不大于C10的混凝土其最大水灰比和最少水泥用量可不受以上限制。3、本规程所称的水灰比普通混凝土系指水与水泥包括外掺混合材重量之比轻骨料混凝土系指水泥的净水灰比水不包括轻骨料吸水量水泥不包括掺加的混合材拌制混凝土所采用的骨料应清洁不得含有冰雪冻块及其他易冻裂物质在掺用含有钾钠离子的防冻剂混凝土中不得采用活性骨料或在骨料中混有这类物质的材料采用非加热养护法施工所选用的外加剂宜优先选用含引气成分的外加剂含气量宜控制在2%~4%。在钢筋混凝土中掺用氯盐类防冻剂时氯盐掺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1%,按无水状态计算掺用氯盐的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且不宜采用蒸汽养护。在下列情况下不得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掺用氯盐:1、排出大量蒸汽的车间澡堂洗衣房和经常处于空气相对湿度大于80%的房间以及有顶盖的钢筋混凝土蓄水池等的在高湿度空气环境中使用的结构。2、处于水位升降部位的结构。3、露天结构或经常受雨水淋的结构。4、有镀锌钢材或铝铁相接触部位的结构和有外露钢筋预埋件而无防护措施的结构。5、与含有酸碱或硫酸盐等侵蚀介质相接触的结构。6、使用过程中经常处于环境温度为以上的结构。7、使用冷拉钢筋或冷拔低碳钢丝的结构。8、薄壁结构中级和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屋架落锤或锻锤基础结构。9、电解车间和直接靠近直流电源的结构。10、直接靠近高压电源发电站变电所的结构。1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模板外和混凝土表面覆盖的保温层不应采用潮湿状态的材料,也不应将保温材料直接铺盖在潮湿的混凝土表面,新浇混凝土表面应铺一层塑料薄膜。整体结构如为加热养护时浇筑程序和施工缝位置的设置,应采取能防止发生较大温度应力的措施,当加热温度超过45摄氏度13.创结构长城杯过程中采取哪些管理和技术措施保证工程质量?管理措施:1、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项目部按照现代企业项目管理模式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过程控制,形成专业管理和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科学化管理体系。2、选择优秀的施工队伍:根据工程结构特点、质量目标及工期方面要求,项目部选用一流劳务承包施工队伍。3、严把材料质量关,用优质材料建设优质工程:进场成品、半成品堆放按照型号、类别标明检验状态:合格、不合格、检验待定、未检验四种方法标清楚。在施工过程中严禁误用和错用现象的发生,坚决杜绝不合格材料的使用。钢筋、商品混凝土等材料均通过招投标选定。对机械、产品质量进行预控,为保障工程质量及工期提供有力保障。4、选择良好的模板体系:模板工程队工程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墙体地下采用覆膜多层板,地上墙体、楼梯采用定型钢模板,顶板采用双面覆膜多层板现场拼装。由于本工程单层建筑面积较大、结构截面尺寸变化多,为此本工程在模板设计时遵循质量效益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原则,选择合理的模板设计及施工方案,并在施工中予以严格执行。技术措施:1、强化过程控制:提出“创过程精品、最终保工程精品”的管理意识。对工程施工中的各工序、各环节、各过程、各岗位进行全员全方位的监督检查,使之处于全面受控状态。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2、建立质量会诊和追根制度;3、成品质量标识:成品保护:楼板钢筋绑扎后及时搭设行人马道;砼墙阳角、楼梯踏步、门口阳角等部位及时用塑料护角或竹胶板加工定型护角进行防护。4、严格试验管理:现场设专职试验员,按规定及时做好各种需复试材料的取样送试、同条件试块以及各项有见证取样试验等工作。5、奖罚制:对过程控管中出现问题,分清责任,奖优罚劣。加强对分包单位队伍的管理,增强质量意识,开展质量、劳动竞赛,不断提高工程质量。6、强化技术资料管理,利用计算机建立技术资料数据库,对其进行规范化、标准化管理。7、编制具有全面性和指导性的施工组织设计;8、编制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技术交底,使每一个管理者及施工人员均能按要求熟练工作;9、走出去,请进来,加强人才培养:学习、引进、吸收和利用北京市一些优质结构工程中好的施工方法;组织听取专家有关“结构长城杯”方面的知识讲座,将学到的好的经验充实调整到施工方案中并在施工中贯彻落实。14.《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包括哪些内容?建质[2005]26号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桩基新技术。(灌注桩后注浆技术;长螺旋水下灌注成桩技术)2地基处理技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成套技术;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基技术;强夯法处理大块石高填方地基;爆破挤淤法技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3深基坑支护及边坡防护技术。(复合土钉墙支护技术;预应力锚杆施工技术;组合内支撑技术;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冻结排桩法进行特大型深基坑施工技术;高边坡防护技术)4地下空间施工技术。(暗挖法;逆作法;盾构法;非开挖埋管技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混凝土裂缝防治技术;自密实混凝土技术;混凝土耐久性技术;清水混凝土技术;超高泵送混凝土技术;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高效钢筋与预应力技术:高效钢筋应用技术(HRB400级钢筋的应用技术);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冷轧带肋钢筋焊接网、HRB400钢筋焊接网、焊接箍筋笼);粗直径钢筋直螺纹机械连接技术;预应力施工技术(无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有粘结预应力成套技术、拉索施工技术)新型模板及脚手架应用技术:清水混凝土模板技术;早拆模板成套技术;液压自动爬模技术;新型脚手架应用技术。(碗扣式脚手架应用技术、爬升脚手架应用技术、市政桥梁脚手架施工技术、外挂式脚手架和悬挑式脚手架)钢结构技术:(钢结构CAD设计与CAM制造技术、钢结构施工安装技术(厚钢板焊接技术、钢结构安装施工仿真技术、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型钢构件的滑移施工技、大跨度空间结构与大跨度钢结构的整体顶升与提升施工术)、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预应力钢结构技术、住宅结构技术、高强度钢材的应用技术、钢结构的防火防腐技术安装工程应用技术:管道制作(通风、给水管道)连接与安装技术(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给水管道卡压连接技术);管线布置综合平衡技术;电缆安装成套技术(电缆敷设与冷缩、热缩电缆头制作技术);建筑智能化系统调试技术(通信网络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智能化系统集成、住宅(小区)智能化、电源防雷与接地系统);大型设备整体安装技术(整体提升吊装技术)(直立单桅杆整体提升桥式起重机技术、直立双桅杆滑移法吊装大型设备技术、龙门(A字)桅杆扳立大型设备(构件)技术、无锚点推吊大型设备技术、气顶升组装大型扁平罐顶盖技术、液压顶升拱顶罐倒装法、超高空斜承索吊运设备技术、集群液压千斤顶整体提升(滑移)大型设备与构件技术);建筑智能化系统检测与评估(系统检测、系统评估)建筑节能和环保应用技术:节能型围护结构应用技术(新型墙体材料应用技术及施工技术、节能型门窗应用技术、节能型建筑检测与评估技术);新型空调和采暖技术(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技术、供热采暖系统温控与热计量技术);预拌砂浆技术。建筑防水新技术:新型防水卷材应用技术(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用技术、自粘型橡胶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包括合成橡胶类防水卷材和合成树脂类防水片(卷)材);建筑防水涂料;建筑密封材料;刚性防水砂浆;防渗堵漏技术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术施工过程测量技术(施工控制网建立技术、施工放样技术、地下工程自动导向测量技术);特殊施工过程监测和控制技(深基坑工程监测和控制、大体积混凝土温度监测和控制、大跨度结构施工过程中受力与变形监测和控制)建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工具类技术;管理信息化技术;信息化标准技术15.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底板产生裂缝的措施有哪些?答案:大体积混凝土指的是最小断面尺寸大于1米为了有效地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必须从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延缓降温速率、减少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改善约束条件和设计构造等方面全面考虑,结合实际采取措施。1、降低水泥水化热:选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的水泥品种配置混凝土,如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水泥等。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根据试验每增减10kg水泥,其水化热将使混凝土的温度相应升级1摄氏度。使用粗骨料,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骨料;掺加粉煤灰等掺和料、或掺加相应的减水剂、改善和易性、降低水灰比,以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在基础内部预埋冷却水管,通入循环冷却水,强制降低混凝土水化热温度。在厚大无筋或少筋的大体积混凝土中,掺加总量不超过23%的大石块,减少混凝土的用量,以达到节省水泥和降低水化热的目的。厚大体积混凝土中,允许使用卵石填充。在振动大的结构,如锻锤基础、压缩机基础工程中,不应掺入石块,如需掺入,须经原设计单位或有关部门同意。2、降低混凝土入模温度:选择较适宜的气温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尽量避开炎热天气浇筑混凝土。夏季可采用低温水或冰水搅拌混凝土,可对骨料喷冷水雾或冷气进行预冷,或对骨料进行护盖或设置遮阳装置避免日光直晒,运输工具如具备条件也应搭设避阳设施,以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温度。掺入相应的缓凝型减水剂,如木质素磺酸钙等。在混凝土入模时,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强模入的通风,加速模内热量的散发。3、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缓缓降温,充分发挥徐变特性,减低温度应力,夏季应避免暴晒,注意保湿,冬季应采取措施保温覆盖,以免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采取长时间的养护,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加强温度检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随时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变化,内外温差控制在25摄氏度以内,基面温差和基底面温差控制在20摄氏度以内,及时调整保温和养护措施,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和湿度不致过大,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合理安排施工工序,控制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均匀上升,避免混凝土堆积过大高差。在结构完成后及时回填土,避免其侧面长期暴露。4、改善约束条件,消减温度应力:采取分层或分块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合理设置水平或垂直施工缝,或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施工后浇带,以放松约束程度,减少每次浇筑长度的蓄热量,以防止水化热的积聚,减少温度应力。对大体积混凝土与岩石地基,或基础厚大的混凝土垫层之间设置滑动层,如采用平面浇沥青胶铺砂、或刷热沥青或铺卷材。在垂直面、键槽部位设置缓冲层,可用铺设30~50mm厚沥青木丝板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以消除嵌固作用,释放约束应力。5、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选择良好级配的粗骨料,严格控制其含泥量,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和抗拉强度,减少收缩变形,保证施工质量。采取二次投料法、二次振捣法,浇筑后及时排除表面积水,加强早期养护,提高混凝土早期或相应龄期的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在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内部设置必要的温度配筋,在截面突变和转折处增加斜向构造配筋,以改善应力集中,防止裂缝的出现。16.现浇剪力墙住宅工程楼板易出现哪些类型裂缝?产生原因?如何防治?答案:混凝土在浇筑后的养护阶段会发生体积收缩现象。混凝土收缩分干缩和自收缩两种。干缩是混凝土中随着多余水分蒸发,湿度降低而产生体积减小的收缩,其收缩量占整个收缩量的很大部分,自收缩是水泥水化作用引起的体积减小,收缩量只有前者的1/5~1/10,一般可包括在湿度收缩内一起考虑。1、干缩裂缝:干缩裂缝为表面性的,宽度多在0.05~0.2mm之间。其走向没有规律性。这类裂缝一般在混凝土经一段时间的露天养护后,在表面或侧面出现,并随湿度和温度变化而逐渐发展。干缩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混凝土成型后养护不当,表面水分散失过快,造成混凝土的内外的不均匀收缩,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或由于采用含泥量较大的细粉沙配置混凝土。2、17.框架结构中竖向构件(柱)与水平构件(梁板)的强度等级相差两个等级以上时,梁柱节点核心区混凝土应如何处理?答案:节点处的混凝土实行“先高后低”的浇捣原则,即先浇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后浇低强度等级混凝土,严格控制在先浇柱混凝土初凝前继续浇捣梁板的混凝土,事先作好技术交底和准备工作。18.JGJ107-2003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中,对钢筋接头有哪三种检验型式?具体内容是什么?答案:根据抗拉强度以及高应力和大变形条件下反复拉压性能的差异,接头应分为下列三个等级:1级: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实际抗拉强度或1.10倍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2级: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抗拉强度标准值,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3级: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屈服强度标准值的1.35倍,并具有一定的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19简述深基坑支护有哪些常用的施工方法?《JGJ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答案:支护结构选型:支护结构可根据基坑周边环境、开挖深度、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施工作业设备和施工季节等条件按表选用。钢板桩(包括槽钢钢板桩和热轧锁口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钢筋混凝土钻孔灌注桩排桩挡墙、H型钢(或钢筋混凝土)、木挡板支护挡墙、地下连续墙、深层搅拌水泥土桩排桩挡墙、旋喷桩排桩挡墙。排桩或地下连续墙:适于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一、二、三级;悬臂式结构在软土场地中不宜大于5m;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宜采用降水、排桩加截水帷幕或地下连续墙。水泥土墙: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二、三级;水泥土桩施工范围内地基土承载力不宜大于150kpa;基坑深度不宜大于6m。土钉墙: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二、三级的排软土场地;基坑深度不宜大于当地下水位12m;当地下水位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逆作拱墙: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二、三级;淤泥和淤泥质土场地不宜采用;拱墙轴线的矢跨比不宜小于1/8;基坑深度不宜大于地下水位12m;高于基坑底面时,应采取降水或截水措施。放坡:基坑侧壁安全等级宜为三级;施工场地应满足放坡条件;可独立或与上述其他结构结合使用;当地下水位高于坡脚时应采取降水措施。地下连续墙、水泥土墙、逆作拱墙、土钉墙、原状土放坡或采用上述型式的组合支护结构选型,应考虑结构的空间效应和受力特点,采用有利支护结构材料受力性状的型式,软土场地可采用深层搅拌注浆间隔或全部加固等方法;对局部或整个基坑底土进行加固或采用降水措施提高基坑内侧被动抗力。20.编制高层双排扣件脚手架施工方案时,应包括哪些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93号《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26条规定)答案: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下列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拆除、爆破工程;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对前款所列工程中涉及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还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本条第一款规定的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工程的标准,由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方案内容: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3、施工安排。4、施工准备:编制脚手架施工方案及做好技术交底工作,对脚手架所用材料按标准要求进行检查验收,清除场地内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保持排水畅通。5、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基础处理、搭设构造要求、脚手架受力计算、搭设操作工艺。5、主要管理措施:一般要求、安全注意事项、检查与验收措施;6、附图。21.编制冬期施工方案时应包括哪些内容?213#文-2004答案:1、编制依据。2、工程概况。3、总体部署:施工管理体系、目标、计划安排。4、施工准备:气象资料、组织措施、技术准备、现场准备、材料准备、安全与防火。5、编制冬施涉及工程项目的主要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土方、支护、混凝土、防水、钢筋、模板、拆除保温和模板时间、混凝土地泵及输送管的保温措施、混凝土保温要求、水暖管道保温。6、热工计算:墙体和楼板。7、质量及安全保证措施:施工管理要求、质量控制、安全要求。22.纸面石膏板墙和吊顶在哪些部位易出现裂缝?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是什么?答案:1、隔墙板缝开裂:应选择合理的节点构造和材质好的石膏板。嵌缝腻子选用变形小的原料配制,操作时认真清理缝内杂物,腻子填塞适当,接缝带粘贴后放置一段时间,待水分蒸发后,再刮腻子将接缝带压住,并把接缝板面找平,防止板缝开裂。2、门窗口上角出现裂缝:门窗口排板应用刀把性板材安装。3、隔墙或吊顶与其他墙体的交接处开裂:未采取防开裂措施。应粘贴双层玻璃纤维布。4、隔墙周边裂缝:温度或湿度影响而变形。隔墙周边应留3mm的空隙,做打胶或柔性材料填塞处理。5、超长的墙体(超过12m)裂缝:收温度和湿度的影响较大而变形。按照设计要求设置变形缝。23.传统做法花岗岩墙面、地面在石材周边产生水印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治?答案:石材表面处理问题,背面的防护剂漏刷,灌浆后表面泛碱。用石材防护剂对石材处正面外的五个面进行防止泛碱的防护处理,石材正面涂刷防污剂。石材防护剂和防污剂的涂刷方法应结合产品说明书进行,通常涂刷前石材表面应干燥,含水率一般不宜大于10%。24.GB50108-2001"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208-200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对防水混凝土的施工有哪些主要规定?一般规定:1、防水混凝土应通过调整配合比,掺加外加剂、掺合料配制而成,抗渗等级不得小于S6。2、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一级(0.2MPa)设计。3、防水混凝土的设计抗渗等级应符合——工程埋置深度m:设计抗渗等级(10:S6;10-20:S8;20-30:S10;30-40:S12)4、防水混凝土的环境温度不得高于80,处于侵蚀性介质中防水混凝土的耐侵蚀系数不应小于0.8。5、防水混凝土结构底板的混凝土垫层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15,厚度不应小于100mm,在软弱土层中不应小于150mm。6、防水混凝土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结构厚度不应小于250mm;裂缝宽度不得大于0.2mm,并不得贯通;迎水面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材料:防水混凝土使用的水泥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32.5MPa。2、在不受侵蚀性介质和冻融作用时,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必须掺用高效减水剂。3、在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时应按介质的性质选用相应的水泥。4、在受冻融作用时应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5、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合使用。防水混凝土所用的砂石应符合下列规定:1、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泵送时其最大粒径应为输送管径的1/4吸水率不应大于1.5%不得使用碱活性骨料其他要求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92)的规定。2、砂宜采用中砂其要求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92)的规定。拌制混凝土所用的水应符合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89)的规定。防水混凝土可根据工程需要,掺入减水剂、膨胀剂、防水剂、密实剂、引气剂、复合型外加剂等外加剂,其品种和掺量应经试验确定,所有外加剂应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一等品及以上的质量要求。防水混凝土可掺入一定数量的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硅粉等,粉煤灰的级别不应低于二级,掺量不宜大于20%,硅粉掺量不应大于3%,其他掺合料的掺量应经过试验确定。防水混凝土可根据工程抗裂需要,掺入钢纤维或合成纤维。每立方米防水混凝土中各类材料的总碱量(Na2O当量)不得大于3kg。施工防水混凝土的配合比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20kg/m3,掺有活性掺合料时,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m3。2、砂率宜为35%~40%,泵送时可增至45%。3、灰砂比宜为1:1.5~1:2.5。4、水灰比不得大于0.55。5、普通防水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50mm,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20+20mm,入泵前坍落度每小时损失值不应大于3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60mm。6、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混凝土含气量应控制在3%-5%。7、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缓凝时间宜为6-8h。防水混凝土配料必须按配合比准确称量,计量允许偏差不应大于下列规定:水泥、水、外加剂、掺合料为1%;砂石为2%。使用减水剂时减水剂宜预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必须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不应小于2min,掺外加剂时,应根据外加剂的技术要求确定搅拌时间。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运输后如出现离析,必须进行二次搅拌,当坍落度损失后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加入原水灰比的水泥浆或二次掺加减水剂进行搅拌,严禁直接加水。防水混凝土必须采用高频机械振捣密实,振捣时间宜为10~30s以混凝土泛浆和不冒气泡为准,应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掺加引气剂或引气型减水剂时,应采用高频插入式振捣器振捣。防水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宜少留施工缝,当留设施工缝时应遵守下列规定:1、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接缝线以下150~300mm处,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2、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并宜与变形缝相结合。施工缝的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水平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先铺净浆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2、垂直施工缝浇灌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清理干净,并涂刷水泥净浆或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及时浇灌混凝土。3、选用的遇水膨胀止水条应具有缓胀性能,其7d的膨胀率不应大于最终膨胀率的60%。4、遇水膨胀止水条应牢固地安装在缝表面或预留槽内。5、采用中埋式止水带时应确保位置准确、固定牢靠。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的施工应采取以下措施:1、在设计许可的情况下,采用混凝土60d强度作为设计强度。2、采用低热或中热水泥,掺加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掺合料。3、掺入减水剂、缓凝剂、膨胀剂等外加剂。4、在炎热季节施工时,采取降低原材料温度,减少混凝土运输时吸收外界热量等降温措施。5、混凝土内部预埋管道,进行水冷散热。6、采取保温保湿养护混凝土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大气温度的差值不应大于25,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防水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的各种钢筋或绑扎铁丝不得接触模板,固定模板用的螺栓必须穿过混凝土结构时,可采用工具式螺栓或螺栓加堵头,螺栓上应加焊方形止水环。拆模后应采取加强防水措施,将留下的凹槽封堵密实,并宜在迎水面涂刷防水涂料。防水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防水混凝土冬期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宜采用综合蓄热法、暖棚法等养护方法,并应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混凝土早期脱水;3、采用掺化学外加剂方法施工时应采取保温保湿措施。25.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是属于哪种类型?其原因和防治措施有哪些?答案: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裂缝产生的温度变形裂缝。必须采取温度和湿度应力双控制的方法以确保砼质量。原因: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由于结构截面大,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所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由此形成的温度收缩应力是导致钢筋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种裂缝有表面裂缝和贯通裂缝两种。表面裂缝是由于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散热条件不同,温度外低内高,形成了温度梯度,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表面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而引起的。贯通裂缝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在强度发展到一定程度,混凝土逐渐降温,这个温差引起的变形加上混凝土失水引起的体积收缩变形,受到地基和其他结构边界条件的约束时引起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所可能产生的贯通整个截面裂缝。防治措施:设置永久性伸缩缝(60米26.GB50210-200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中饰面砖粘贴工程验收的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是什么?其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是什么?答案:主控项目:1、饰面砖的品种、规格、图案、颜色和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检查产品合格证书、进场验收记录、性能检测报告和复验报告。2、饰面砖粘贴工程的找平、防水、粘结和勾缝材料及施工方法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产品标准和工程技术标准的规定。检验方法:检查产品合格证书、复验报告和隐蔽工程验收记录。3、饰面砖粘贴必须牢固。检验方法:检查样板件粘结强度检测报告和施工记录。4、满粘法施工的饰面砖工程应无空鼓、裂缝。检验方法:观察;用小锤轻击检查。一般项目:1、饰面砖表面应平整、洁净、色泽一致、无裂痕和缺损。检验方法:观察。2、阴阳角处搭接方式、非整砖使用部位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3、墙面突出物周围的饰面砖应整砖套割吻合、边缘应整齐。墙裙、贴脸突出墙面的厚度应一致。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4、饰面砖接缝应平直光滑填嵌应连续密实宽度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尺量检查。5、有排水要求的部位应做滴水线(槽)。滴水线(槽)应顺直,流水坡向应正确,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观察;用水平尺检查。饰面砖粘贴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外墙面砖/内墙面砖:立面垂直度3/2/用2m垂直检测尺检查;表面平整度4/3/用2m靠尺和塞尺检查;阴阳角方正3/3/用直角检测尺检查;接缝直线度3/2/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用,钢直尺检查;接缝高低差1/0.5/用钢直尺和塞尺检查;接缝宽度1/1/用钢直尺检查)第一篇:钢筋混凝土一、预拌混凝土技术交底包括的内容?预拌砼施工中质量控制有哪些?施工现场使用预拌混凝土应具备下列条件:1、道路畅通,泵车支设处地基坚实平整,有照明和水源条件;2、必须具备混凝土试块的制作、养护条件,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应设试块标准养护室(或标准养护箱),也可就近送到定点试验单位标养;3、现场管理和制作试块人员,必经培训、考核,并持有经企业上级主管单位签发的岗位合格证;4、使用泵送混凝土,应制定泵送施工方案,包括泵车支设位置,布管路线,浇筑施工及相应的人员配备等;5、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应有技术安全交底,并应具备混凝土工程的养护条件,特别是季节性施工期间的防雨、防冻措施,要有专人负责实施。6、预拌混凝土生产单位与使用单位之间,应建立对混凝土质量和数量的交接验收手续。交接验收工作应在交货地点进行,生产单位和使用单位均应委派专人负责,根据发货单交接验收并签章。7、混凝土质量不合格,不得使用,对补合格或不符合合同质量要求的混凝土,使用单位有权拒收和退货。当混凝土坍落度不适宜泵送或浇筑时,应经工地技术负责人批准,采取技术处理措施,并应作好处理记录。双方任何人都不得擅自加水。8、非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应根据浇筑工艺的技术要求,比泵送混凝土酌情降低。9、使用单位应再混凝土运送到浇筑地点15min内按规定制作试块。每单位工程,每层段同一配合比,不超过100m2的混凝土,制作标养试块一组,其试块强度作为评定结构混凝土强度的依据,并应按需要组数制作同条件试块组数,作为拆模、放张、张拉时检查混凝土强度的依据。10、现场混凝土坍落度检测和强度试块制作,应在交接验收前完成,取样在交货地点进行。混凝土坍落度应符合合同技术要求。当要求的坍落度为某一定植时,其检测结果不得超过表规定的允许偏差值。坍落度(mm)允许偏差(mm)≤40±1050—90±20≥100±3011、混凝土在浇筑施工时,为保证混凝土均衡供应和连接浇筑施工,使用单位应在指定专人负责与生产单位的联络工作,使用单位或生产单位施工情况有变动或因故停工时,均应及时通知对方采取相应措施。预拌混凝土技术交底包括的内容:砼:等级、数量。水泥:品种要求、用量、含碱量。骨料:粒径、含泥量、泥块含量外加剂:性能、掺量、含碱量。掺合料:掺量要求。成品:坍落度、凝结时间、初凝、供应速度、出罐温度、入模温度、含碱量。采用预拌混凝土时,预拌混凝土供应单位必须向施工单位提供以下资料:砼配合比通知单、砼开盘鉴定、预拌混凝土运输单、预拌混凝土出厂合格证(32天内提供)、混凝土氯化物和碱总量计算书;施工单位应形成以下资料:混凝土浇灌申请书、混凝土抗压强度报告、抗渗试验报告、混凝土试块强度统计、评定记录。二、砼早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任何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出现裂缝,不仅有损外观,而且影响整体性,降低刚度,并引起内部钢筋腐蚀,使建筑物达不到设计的使用耐久年限。多数裂缝是在施工期间未达到设计强度的早期出现的,现就混凝土早期容易出现的几种裂缝原因和预防措施作一浅析。1、温差裂缝施工中早期常见的温差引起裂缝有两类。第一类为约束裂缝,是由混凝土浇筑后内外温差过大所致。如混凝土浇筑后、养护期间突然降温;冬施工程拆模过早而防护不及时,表面急剧冷却收缩,引起变形开裂。这种裂缝多发生在早期,多出现在结构表面,在表层以下仍保持不裂;第二为外约束裂缝,是由于降温时温差过大引起的,如厚度>800㎜以上的混凝土在硬化时水化热造成内部温度很高,而外表温度较低的温差梯度,在表面形成拉应力;在水化过程后期还受到地基或基础的约束,在内部出现接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此时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便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多发生在养护期结束以后30~60d或更长时间内,出现位置多在结构物的中部,缝较深或贯穿到底,有很大的破坏性;缝的大小同接缝间距、结构形状、地基基础的构造有关。对于第一种表面出现的裂缝控制,主要是浇筑后表面温度同外界环境的温差控制,防止再现急剧冷却;如冬施采取保温和缓拆外模;加热养护时掌握好降温速度,使温差保持不大于10℃;脱模后加强覆盖使外表逐渐降温。温差必须小于20℃时不易发生开裂。第二种裂缝应从施工全过程控制,从入模温度、升温过程、改进工艺、改善材料性能、改善结构约束条件方面入手来减小结构应力。常规的措施是:如选用矿渣或火山灰质早期低热水泥;改善骨料级配的低流动混凝土;掺粉煤灰混合料减少水泥用量;掺减水剂等外加剂复合使用;利用后期增长强度,减少早期升温;合理安排工序分层浇筑;留置后浇带减小约束应力;冬期必须表面保温、延长拆模时间和养护;配置防裂筋等方法。2、收缩裂缝收缩裂缝的形成有多方面原因,如塑性收缩、干燥收缩和沉降收缩等是最常见的三种。⑴塑性收缩裂缝:在夏季北方干热并刮风时容易出现,缝的特点是中间宽两端渐细,长短不等互不连通。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塑性状态时表面干热有风,水分蒸发过快,体积急剧收缩。这种蒸发速度同外界湿度、温度和风速有关。对这类裂缝可采取的方法是:浇筑后抹完表面应立即覆盖;养护时间可提前至浇后4h以内洒水;对拌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及砂率不应过大;采用密封保水,浇后抹平盖塑料薄膜或喷乳液养生同外界隔开;外模和基底充分湿润不缺水;终凝前采取二次抹压将微裂压光。⑵干燥裂缝:在养护结束不再洒水后出现的干燥裂缝,不多数属于表面性的浅细裂缝,且多沿模方向分布,是由气温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发展趋势是由表及里、从小至大逐渐发展。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养护不及时未洒到,受风吹日晒表面水分散失过快,内部温度变化小,表面干缩变形时受内部混凝土约束而产生较大拉应力。另外构件堆放时易出现这种裂缝。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延长养护时间。堆放时间长的构件,如有微小裂缝在出厂前也应适度浇水。⑶沉降裂缝:这种现象多沿主筋的通长方向的表面断续出现,也在相邻断面显著变化的部位出现,裂缝形状宽且浅,并常在混凝土浇筑以后发生至凝结后停止。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在结构浇捣后,骨料颗粒下沉水分及浆上升,受到钢筋或预埋件的阻挡,使混凝土同其分离。混凝土颗粒较大的沉落不均匀、斜坡的混凝土因其重力向下流动而开裂。一般控制方法是:选择配合稠度适宜的低流动性拌合料并振捣密实。对断面有差别或高度不同的结构,先浇低深处部位,静停2~3h再处理断面,向上接着浇筑。在初凝前利用二次振捣或在终凝前二次压抹收光。3、沉陷裂缝沉陷裂缝其位置同沉陷方向相一致,较大的沉陷裂缝一般有错开距,宽度同沉降值成正比例关系。产生的原因是因地基不均匀沉降或模板刚度不足、支撑间距过大或支撑底部松动等。对这种裂缝的预防办法是:绝对不允许在松软的回填土上预制构件,如确需要必须夯实再处理,模板的刚度必须足够,牢固支撑,底部垫较大的板,以使地基表面短期内受力均匀。浇筑时随时检查模板及支撑的变化,养护水应向外排除,不宜流入基础和支撑底部浸泡,拆模时间不宜过早、拆除顺序要注意。4、张拉出现的裂缝预制的预应力多孔板、墙板、梁等对刚度要求不大的预制件,在放张后常在板表面或端头肋角部位与横肋交界处出现横向、竖向或斜向裂缝,梁类构件端部出现沿应力筋方向缝,并断续延伸一定长度。板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多是肋部预应力筋放张后,在板面产生较大反拱而受拉,加之板面与纵肋收缩率不同而出现横向开裂。肋端和大肋交接处的缝是因放张后肋端受压变形,而胎内具及横肋阻止其变形使板角部受拉,而横肋端部受剪所致。梁测由预应力筋周围或中部近处裂缝,是放张时对周围混凝土产生挤压作用,保护层较薄、预应力值偏大或端部未设箍筋和横向钢筋造成的。对上述构件控制预应力的措施是:在有效抗裂度的情况下适度降低预应力值,不超值张拉;胎具端头应加设木衬垫做成圆角,斜度平缓在回缩时不被卡住;隔离脱模剂必须刷匀不漏刷;在端肋及梁剪力区增加箍筋或钢筋网片,保护层的厚度必须重视;张拉值和放松时都用监测数据来保证。5、其它早期裂缝在各种预制构件或现浇结构的其它过程中,如脱模起吊、运输码放、吊安过程中,因多种原因会产生纵向、横向、水平或斜向的裂缝,尤其是高宽比较大、侧向配筋少,刚度较差的构件较多出现。如后张预应力件和多孔板抽芯模过早或太晚、已成型的被动力或坍落;构件起吊、模板隔离剂失效、吊环位置不当、起模受力不均或扭转、冲击、受碰撞;运输中构件受猛烈颠簸、冲撞;起吊时桁架等较长杆件侧向刚度差,未临时加固,底部支垫位置不宜或伸出车外悬挑过多,造成弯矩过大,应力集中等都会使构件出现不同裂缝。另外,冬期采用降低冰点的盐类外加剂如掺量多,加之振捣不密实,会引起钢筋锈蚀膨胀,也会沿筋方向裂缝。冬施有筋混凝土忌放氯盐外加剂。对因;施工引起的裂缝,应积极采取防护措施。一般做法是;结构件预留孔、芯管应平直、浇筑后抽芯提前转动芯管使之不粘结紧密;选用效果好的隔离剂、不漏刷;构件堆放的支承受力状态的垫块、重叠堆放垫木绑扎牢固,防止晃动和碰撞悬挑转;柱、桁架等大型构件按计算起吊点绑吊绳,桁架在横向加固、用绳牵引防碰撞晃动;冬施钢筋混凝土抗冻剂不准使用氯盐,而应掺其它抗冻剂和阴锈剂,以确保构件的质量。三、钢筋砼结构中各种缝的形式作用和存在问题钢筋砼结构中的缝大概分三类:①为避免某种伤害的出现而人为设置的缝②埋设不需要设缝而因施工技术条件问题不得不设置的缝③出现在施工人员预控之外的对建筑物结构有害的缝前两种缝是需要的对建筑结构有利而后一类是不希望出现的应有控制措施一类:只要有设计师设置、沉降缝、伸缩缝、抗震缝统称变形缝伸缩缝:为防止减少自然界温度变化的影响,建筑构件因热胀冷缩出现的裂缝和破坏,解决建筑过长带来的温度应力沿建筑长度方向每隔一定距离从屋顶、墙体、楼层、地面以上构件断开基础不断开。沉降缝:为避免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破坏而设变型缝,把结构划分为两个或几个均匀沉降的结构单元。在下列情况设不同的地基土壤时,相邻建筑物相差两层,基础体系埋深相差多,原有与新建结构相邻很近,建筑平面复杂高度变化多可划分几个简单体均设沉降,沉降缝必须从基础至屋顶全部断开,其宽度根据地基情况和高度而定,50mm以上。抗震缝:为减少因建筑高差大六米以上平面尺寸不一致,在地震作用下产生不同振幅,振动方向不同,设置抗震缝。将结构划分两个或几个单元,均称刚度。重量分布均匀的子结构,设置沿建筑物全高,缝两侧一般双墙双柱其与伸缩缝、沉降缝留一布置,一般可基础不分开,但平面复杂刚度相差较大应全部断开。二类:是我们见得最多的缝,为了方便施工因建筑材料或工具本身尺寸限制形成缝如钢筋焊缝、楼板拼缝、防水卷材接缝,还有因施工的连续性不能保证必须间歇形成缝、混凝土施工缝,施工缝应严格按规定如果位置不当或处理不好会引起质量事故开裂,渗漏影响寿命,留置原则是剪力较小处如地下室不宜或少留,抗震混凝土底板不留施工缝或留在后浇带、墙体留出高底板不少于300mm墙体,其他不详细说。后浇带:是为克服温度收缩,沉降而有可能发生有害裂缝,而设的临时施工缝,浇注时间依设计要求定。三类:有害裂缝分微观:未受荷的混凝土和构件中,肉眼看不到不规则不贯通宏观:由微观扩展而来,变形应力超过结构抗拉强度。宏观裂缝分三种①外荷载引起20%②结构次应力引起20%③变形应力引起的占80%冷缝:由于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导致新旧混凝土形成缝。上述有裂缝原因很多控制措施也不一样在此不详细说冷缝:由于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初凝导致新旧混凝土形成缝。上述有裂缝原因很多控制措施也不一样在此不详细说温度:水泥水化热、气温、生产热、太阳辐射湿度:自生收缩、失水干缩、碳化收缩地基变形:膨胀地基、湿陷地基、沉降差异四、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裂缝产生的原因:1、水泥水化热引起的的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2、内外约束条件的影响3、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4、混凝土的收缩变形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变形混凝土的体积变形干燥收缩混凝土匀质性的影响设计造型的影响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措施:设计方面:1、合理的平面和立面设计,避免截面的突变,从而减小约束应力。2、合理布置分布钢筋,尽量采用小直径密间距,变截面处加强分布筋。3、避免用高强混凝土,尽可能选用中低强度混凝土,采用60d或80d强度。4、采用滑动层来减小基础的约束。材料方面:1、科学选用材料配比、水和水泥用量。2、严格控制砂石骨料的含泥量。施工方面:1、用保温隔热法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养护。2、控制水化热的升温。3、控制降温。4、用草袋和塑料薄膜进行保温和保湿。5、用跳仓方法和企口缝。6、用后浇带减小温度收缩。具体措施:1、水泥应尽量选用水化热低和安定性好的水泥,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2、配合比设计时,可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由于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长,荷载是逐步增加的,所以可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如f45、f60、f90取代f28的强度。这样可以减少一定的水泥用量,可以降低水泥的水化热。据测定,每增减10kg水泥,可使混凝土的温度升降1℃3、尽量选用连续级配的骨料配制混凝土,在保证可泵性的前提下,选用粒径较大的石子和粗砂,并控制石子的含泥量不超过1%,砂子的含泥量不超过2%。4、掺加一定数量的减水剂或缓凝剂,以减少水泥用量,改善和易性,推迟水化热的峰值期。5、在混凝土中掺加少量的磨细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并可改善混凝土的塑性和可泵性。6、在可能的条件下,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数量的毛石,不但可以减少水泥用量,毛石还可吸收混凝土中一定量的水化热,是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的良好措施。7、根据不同的施工季节,可分别采用降温法和保温法施工。夏季主要用降温法施工,即在混凝土中掺用冰水,水温控制在5~10℃,在混凝土终凝后采用冷水养护降温,但要注意水温与混凝土表面温差不超过208、在拌合混凝土时,还可掺入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9、采用分层分段法浇筑混凝土,分层有利于混凝土水化热的散失,还可采用二次振捣的方法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抗裂能力,使上下两层混凝土在初凝前结合良好;也可在下层混凝土的表面上预留沟槽,加强上下层混凝土的连接。10、改善配筋。为了保证每个浇筑层上下均有温度筋,可建议设计人员将分布筋作适当调整。温度筋宜分布细密,一般用φ8钢筋,双向配筋,间距15㎝。这样可以增强抵抗温度应力的能力。上层钢筋的绑扎,应在浇筑完下层混凝土之后进行。11、设置后浇缝。当大体积混凝土平面尺寸过大时,可以适当设置后浇缝,以减小外约束力和温度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12、做好测温工作,控制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以及表面温度与环境之差不超过25℃塑性收缩裂缝:(构件表面长短不一,形状规则):砼硬化之前(初凝后,浇筑后4h),砼处于塑性状态,表面游离水蒸发,产生体积收缩,此时砼早期强度低,不能抵制这种变形→开裂(水灰比、级配、基层模板浇水、及时覆盖防止强风、烈日晒)干燥收缩裂缝:(较细,纵横交错没有规律):砼中20%的水水化热所需80%的水蒸发。随着砼的继续干燥,使吸附水逸出,出现干燥收缩,表面干燥收缩快,中心干燥收缩慢。表面收缩受到中心部位的约束→表面产生拉应力→裂缝(养护完一段时间后出现)沉降收缩裂缝:(结构上表面钢筋通长方向V棱状):在砼浇筑后硬化后停止。砼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空气,表面呈现泌水,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受到钢筋埋件的约束)→裂缝。温度裂缝(缝宽受温度变化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窄,沿截面上宽下窄):a、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每克水泥502J/g)。使砼内部温度升高(1—3天是总热量的一半,最高温度多数发生在浇筑后3—5天)。由于内部与表面温差较大→表面降温受到内部约束→产生拉应力,砼早期强度低,出现裂缝→温度应力→温度变形。温度越大,应力越大。b、大体积砼浇筑后,温度很高,当降温收缩时,受到地基、垫层等其他约束,在砼内部产生拉应力(超过抗拉强度)→降温收缩裂缝(贯穿性),常出现在中心。c、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ΔT=TP(浇)+Tr(水化)—Tf(稳定),当气温骤降,增加表面与内部的温度剃度→裂缝主要因素:冻胀裂缝:砼毛细孔内的水受冻→结冰→体积膨胀→其他水沿毛细孔后向别处→结冰体积↑→使未冻水压力加大→压力超过砼抗拉强度时→毛细孔胀破→裂缝沉陷裂缝:(贯穿性裂缝)地基软硬不均,基槽受冻冬期较常温更易产生有害裂缝。五、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有哪些?其预防措施是什么?(一)工程裂缝基本概念:结构设计建立在强度的极限承载力基础上,但大多数工程的使用标准是由裂缝控制的。裂缝扩展是结构物破坏的初始阶段,对承载力有威胁。结构物裂缝可以引起渗漏,引起持久强度的降低,如保护层的剥落、钢筋腐蚀、混凝土碳化等。分类一:裂缝问题可分为两大类:(1)外荷载作用引起的裂缝。(2)变形变化引起的裂缝问题:包括温度——水化热、气温、生产热、太阳辐射等湿度——自生收缩、失水干缩、碳化收缩、塑性收缩等地基变形——膨胀地基、湿陷地基、地基差异沉降等分类二:微观裂缝、宏观裂缝。1、微观裂缝——在尚未受荷的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存在肉眼不可见的微观裂缝。分布不规则、不贯通。通过建立构造模型,如骨料和水泥石组成的“层构模型”、“壳-核模型”、“组合盘体模型”等,并通过弹性理论计算,从理论上证明变形约束应力可以引起微裂。微裂主要有三种:(1)粘着裂缝是指骨料与水泥石的粘结面上的裂缝,主要沿骨料周围出现;(2)水泥石裂缝是指水泥浆中的裂缝,出现在骨料与骨料之间;(3)骨料裂缝是指骨料本身的裂缝。荷载试验证明,当混凝土受压,荷载在30%极限强度以下时,微裂几乎不动;到30%~70%荷载时,微裂开始扩展并增强;到70%~90%荷载时,微裂显著扩展并迅速增多,且微裂之间相互窜连起来,直至完全破坏。2、宏观裂缝——肉眼能见的裂缝。一般不小于0.05㎜。由微观裂缝扩展而来。产生成因有三:(1)由外荷载引起的,是发生最普遍的情况,即按常规计算的主要应力引起的;(2)结构次应力引起的,由于结构的实际工作状态与计算假象模型的差异引起的;(3)变形应力引起的,由温度、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结构变形,当变形受到约束时便产生应力,当此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就产生裂缝。分类三:分为表面裂缝和贯通裂缝两种,都属有害裂缝。1、表面裂缝——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散热条件不同,温度外低内高,形成温度梯度,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表面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即产生裂缝。2、贯通裂缝——大体积混凝土在强度发展到一定程度,混凝土逐渐降温,降温差引起的变形加上混凝土失水引起的体积收缩变形,受到地基和其他结构边界条件的约束引起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产生的贯通整个截面的裂缝。(二)裂缝产生原因:1.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温度收缩:对强度要求高的混凝土,水泥用量相对较多,水化热大,温升速率大,一般可达到35~45℃,加上初始温度,最高可超过70~80℃。一般混凝土热膨胀系数为10×10-6℃,当温度下降20~25℃造成的冷缩量为2~2.5×10-4,而混凝土极限拉伸值只有1~1.5×10-4,因而冷缩常引起混凝土开裂。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中,由于结构截面大,水泥用量多,水泥水化所释放的水化热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变化和收缩作用,由此形成的温度收缩应力是导致钢筋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这种裂缝有表面裂缝和贯通裂缝两种。表面裂缝是由于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散热条件不同,温度外低内高,形成了温度梯度,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表面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而引起的。贯通裂缝是由于大体积混凝土在强度发展到一定程度,混凝土逐渐降温,这个降温差引起的变形加上混凝土失水引起的体积收缩变形,受到地基和其他结构边界条件的约束时引起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所可能产生的贯通整个截面的裂缝。这两种裂缝不同程度上,都属有害裂缝。水泥在水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每克水泥放出的热量约达502.42J/g(120cal/R),因而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升高,一般在30X;左右,有时更高。它在1~3d放出的热量是总热量的一半。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多数发生在浇筑后的3—5d内,当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时,就会产生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温度应力与温差成正比,温差越大,温度应力也越大。当这种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内外的约束力时,就会产生裂缝。而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与混凝土厚度及水泥用量有关,混凝土愈厚,水泥用量愈大,内部温度愈高。所形成的温度应力与混凝土结构的尺寸有关,在一定尺寸范围内,混凝土结构尺寸愈大,温度应力也愈大,因而引起裂缝的可能性也愈大。这就是大体积混凝土为什么容易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因此,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的关键就是控制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差。2.内外约束条件的影响变形时,结构内部、结构与结构之间都受到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称为约束。内约束:当混凝土截面较厚时,内部温度与湿度分布不均匀,引起内部不同部位的变形相互约束;外约束:当一个结构物的变形受到其他结构的阻碍所受到的约束。又分为自由体、全约束和弹性约束。建筑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所承受的变形,主要是由温差和收缩产生的。各种结构在变形变化中,必然受到一定的约束或抑制而阻碍变形,阻碍变形的因素称为约束条件。大体积混凝土因温度变化而发生变形也要受到不同程度的约束,限制其变形,因而产生了约束应力。大体积钢筋混凝土与地基浇筑在一起,当温度变化时,受到下部地基的限制,因而产生外部约束应力。混凝土在早期温度上升时,产生的膨胀变形受到约束而形成压应力,此时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小,徐变和应力松弛度大,使混凝土与基层连接不牢固,因而压应力较小。但当温度下降,则产生较大的拉应力,若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混凝土将会出现垂直裂缝。据有关资料介绍,由外约束应力产生垂直裂缝的部位和裂缝最大值,常发生在结构断面的中点,并靠近基岩,这证明水平应力是引起裂缝的主要应力。混凝土内部由于水泥的水化热而形成中心温度高,热膨胀大,因而在中心产生压应力,在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值和钢筋的约束作用时,同样会产生裂缝。3.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阶段,常受外界气温变化的影响。混凝土内部温度是由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度、浇筑温度和混凝土的散热温度三者的叠加。其中浇筑温度与外界气温有直接关系。所谓浇筑温度是混凝土出罐后,经运输、振捣后的温度,可以通过计算或实测得出。一般而言,外界气温越高,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越高。当气温下降,特别是气温骤降,会大大增加外层混凝土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梯度,因而会造成温差和温度应力,使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因此控制混凝土表面温度与外界气温温差,也是防止裂缝的重要一环。4.混凝土的收缩变形(1)混凝土的塑性收缩变形塑性收缩裂缝发生在混凝土硬化之前,混凝土仍处于塑性状态。它的产生主要是上部混凝土的均匀沉降受到了限制,如遇有钢筋或大的混凝土骨料,或者平面面积较大的混凝土,其水平方向的减缩比垂直方向更难时,这样就会形成不规则的深裂缝。这种裂缝通常是互相平行的,间距为0.2~1m左右,并且有相当的深度。这种裂缝不仅发生在大体积混凝土之中,一般平面尺寸较大、厚度较薄的结构构件也会出现这种裂缝。防止出现这种裂缝的最好办法是,连续浇筑与修整抹面,并立即养护,保护混凝土免受风吹日晒。(2)混凝土的体积变形混凝土终凝以后会发生体积变化,既可能收缩也可能膨胀,其变化幅度介于40×10-6和100×10-6之间。温度较高,水泥用量较多,自生体积变形将趋于增大。(3)干燥收缩混凝土中的80%水分要蒸发,约20%的水分是水泥硬化所必需的。而最初失去的30%自由水分几乎不引起收缩,随着混凝土的继续干燥而使20%的吸附水逸出,就会出现干燥收缩。而表面干燥收缩快,中心干燥收缩慢。由于表面的干缩受到中心部位混凝土的约束,因而在表面产生拉应力而出现裂缝。大量工程实践证明,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因混凝土收缩变形引起的裂缝是不可忽视的。影响混凝土收缩的因素很多,主要是水泥品种和数量、混凝土的配合比、外加剂以及施工工艺,特别是养护条件。⑷混凝土均匀性的影响混凝土拌合或浇筑时,由于坍落度不同,或采用的外加剂不同,石子粒径与品种不同,以及振捣的密实度不同,都会影响混凝土的匀质性。由于匀质性不同,造成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不均匀,因而在收缩变形过程中导致应力集中,引起裂缝。(5)设计造型的影响造型复杂的工程,例如结构上留有预留洞、槽的大体积混凝工程,会造成应力集中,在薄弱部位形成裂缝。(三)混凝土裂缝的主要措施(1)水泥应尽量选用水化热低和安定性好的水泥,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2)配合比设计时,可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由于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长,荷载是逐步增加的,所以可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如f45、f60、f90取代f280的强度。这样可以减少一定的水泥用量,可以降低水泥的水化热。据测定,每增减lOkg水泥,可使混凝土的温度升降l℃。(3)尽量选用连续级配的骨料配制混凝土,在保证可泵性的前提下,选用粒径较大的石子和粗砂,并控制石子的含泥量不超过1%,砂子的含泥量不超过2%。(4)掺加一定数量的减水剂或缓凝剂,以减少水泥用量,改善和易性,推迟水化热的峰值期。(5)在混凝土中掺加少量的磨细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并可改善混凝土的塑性和可泵性。(6)在可能的条件下,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数量的毛石,不但可以减少水泥用量,毛石还可吸收混凝土中一定量的水化热,是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的良好措施。(7)根据不同的施工季节,可分别采用降温法和保温法施工。夏季主要用降温法施工,即在混凝土中掺用冰水,水温控制在5—10℃,在混凝土终凝后采用冷水养护降温,但要注意水温与混凝土表面温差不超过20(8)在拌合混凝土时,还可掺人适量的微膨胀剂或膨胀水泥,使混凝土得到补偿收缩,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9)采用分层分段法浇筑混凝土,分层有利于混凝土水化热的散失,还可采用二次振捣的方法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抗裂能力,使上下两层混凝土在初凝前结合良好;也可在下层混凝土的表面上预留沟槽,加强上下层混凝土的连接。(10)改善配筋。为了保证每个浇筑层上下均有温度筋,可建议设计人员将分布筋作适当调整。温度筋宜分布细密,一般用φ8钢筋,双向配筋,间距15cm。这样可以增强抵抗温度应力的能力。上层钢筋的绑扎,应在浇筑完下层混凝土之后进行。(11)设置后浇缝。当大体积混凝土平面尺寸过大时,可以适当设置后浇缝,以减小外约束力和温度应力;同时也有利于散热,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12)做好测温工作,控制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与表面温度,以及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之差不超过25C。六、混凝土标准养护试块与同条件养护试块有什么区别?混凝土结构施工后的强度评定是以按规定比例所做试件养护28d的抗压强度极限值来评定质量的优劣。对于施工现场抽取的试块养护方式,目前仍然采用标准养护和同条件养护两种办法,达到令期的强度也分为标准养护强度和同条件养护强度;在制作取样和强度评定方法也有所不同,工程技术人员应正确掌握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对质量评定及其重要。1、混凝土试块取样标养试块和同条件养护的试块都是在结构浇筑现场随机抽样制作,在试件规格相同的情况下,按我国现行的施工规范要求,标准养护试件每次至少留置一组;而同构件相同养护的试件留置数可根据实际需要组数制作,按每次浇筑结构数量的规定留置试块;标准养护试块每次不少于一组,而同条件养护组数不限,冬期施工试块的留置除符合上述规定外,还应多做不少于两组同所建工程环境相同养护的试块,用于检测结构受冻前达到的实际强度和进入常温再养护28d的实际强度相对比检验之用。2、养护方法的规定标准养护与同条件养护有较大的差别。按规定标养试件成型后即可搬入20±3℃的环境下静止2d,然后编号,拆模,把试件移至标养室内放置,在室温20±3℃湿度>90%的环境下养护而同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件成型后置于结构体旁,拆模时间应与实际构件相同;养护条件也应与结构体完全一致;养护时间按构件龄期也相同,这样规定是接近或是两者完全相同。3、强度评定目的区别标准养护构件到规定龄期的强度是为了评定该结构施工混凝土的实际强度是否合格为验收提供依据。对混凝土合格的检验评定工作要提前进行计算和比较,确定该批混凝土强度是否真正达到设计规定的强度等级要求,经检查符合强度要求的则评为“合格”,低于要求则“不合格”。检验评定的结构结果只能是“合格”或“不合格”两种,但不能评为“优良”或“基本合格”的结论。同结构养护的试件强度,只是用来评判对下道工序可继续施工的间断时间,不存在“合格”或“不合格”的问题。现行的施工规范要求的对预制构件的出池、拆模、起吊、预应力筋的张拉和放张、施工时间临时负荷的强度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当无明确要求时,对预应力筋的张拉及构件的吊装出厂,必须经同条件试件的抗压强度值达到设计标准值的75%才可进行。同条件养护的施工强度就是为判断当时实际强度所占比例而制作的。当试件达不到标准值所要求的比值时应继续养护至强度增长所需为止,这里不存在合格不合格问题,并不是评定结构件的真正强度,只为下道工序可否能进行应有所掌握和了解。如上所述的75%是规范要求可进行下道吊装工序的最低界限,只有达到这个最低值才可安全进行下道工序。但在现实施工中,事实上存在的众多施工企业无标养设施,而把同条件养护试件作为评定该批结构件强度的依据,对这个现实问题应引起足够重视。这两种不同养护方法的结果会出现强度值的差异,评定结果也不会相同。4、强度评定方法的不同标准养护是按所施工的批量来评定强度,所采取的方法即标准差已知和未知的统计方法及非统计方法;规范要求用统计方法评定混凝土是指预制构件厂采用现场集中搅拌的企业必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