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虚词“而”字的含义与用法一、表承接方法示例含义与解析①承接的本质是先后关系,常用在两个动词之间,或者是两件事之间,推断其承接关系成立的关键是两者是否存在先后关"就”“然后”"从而"(译作"从兼有因果之意),少数译成“才”。①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始得西山宴游记》)动作间的承②积善成德,而神明得意。(《劝学》)事理间的②有的句子中全句译的“而”的承高而止。接关系不是非(《始得到山的常明确,但仔西山宴游顶峰才细体会,它也记》)停还是一种承止”,接,这个时候停止这我们可以接受个行为发生在一种放进去理的一般就是正爬到山顶之后,理解为修饰、转折、并列、因果都不二、表修饰方法示例含义与解析修饰的本质是“而”字前的词语与“而”字后的词语构成偏正关系,即它只修饰限制中心词,这个中心词往往是动词性的,而修饰部分表示这个动作发生的方式、人物的情态等。翻译时一般译作“地”。①客喜而(《赤壁赋》)快活地笑②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始得西山宴游记》)慢地行走,任凭地游览”,表动作发生时人物的情态。三、表转折方法示例含义与解析转折关①苍然暮“而”前面说系就是“而”字后的意思没有顺着“而”字前的意思说,翻译成“但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得西山宴游记》)天色渐渐昏暗,天色昏暗理论上应当下山回家,但是作者说不想回,这就构成转折关系了。②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学》)译成“借助车马,没有使脚步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既然脚步没有加快,正常状况就不行能到达千里之外,但后面没有顺着前面这一层意思说,而是说到达千里之外,所以是转折四、表并列方法示例含义与解析并列与承这个“而”就接比较容而二螯,是并列,第一易混淆,非蛇鳝之句话只是说明并列关系穴无可寄蟹有六着脚两前后可以只螯,至于先调换,而(《劝说二螯还是六承接是先学》)跪,不影响蟹后关系不的外形和功可以调能,也不影响后面要表达的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赤壁赋》)译成“更何况我和你在江上打渔砍柴,以鱼虾为伴,以麋鹿为友”。这里只表示人与鱼虾和麋鹿为伴侣,至于哪个先说哪个后说,不影响意思的表达,因此是并列关而色变,木遭之而(《秋声赋》)两个“而”字都是承接关系,草患病了秋霜就色变,叶患病秋霜就凋零,前后是格外明显的先后关系。五、表递进方法示例含义与解析递进关系的本质就是后一层比前一层要在程度范围等上要进一“而且”“更”。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是最愚昧无知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是疏》)明智的人呢”,连最愚昧无知的人都知道固却想要树木茂密”是不行能的道理,更何况聪明人呢,后一层比前一层要进一六、表因果方法示例析因果关系即赂秦而力译成“贿“而”字前是原亏,破灭赂秦国所因,后是结果,之道也。以国力受一般译作“所(《六国损,这是以”“因而”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七、表假设方法示例含义与解析“而”字前后构成假设关译作“如①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劝学》)译作"雕刻假如放弃,腐烂的木头也不会折断;雕刻如果不放弃,金石也可被雕刻。”信,不知其可也。(《论语》)翻译成"人如果连信用也没有,不知道这个人还能办成什么事”。答案与详解一、依据所学,分析并指出下面各句中的“而”字的用法。1.冰,水为之而(表转折)寒于水。(《劝学》)译句: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2.君子博学而(表递进)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表递进)行无过矣。(《劝学》)译句: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才智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3.人非生而(表承接)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译句: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学问和道理,谁能没有怀疑?4.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表转折)耻学于师。(《师说》)译句:现在的一般人,他们才智不及圣人也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5.爱其子,择师而(相当于“以”,表目的)教之。(《师说》)译句:爱自己的孩子,选择老师来教他。6.学校而(表转折)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译句:小的方面学习了大的却丢了,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7.群聚而(表修饰)笑之。(《师说》)译句:就聚在一起称赞他们。8.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表转折)不知其所止。(《赤壁赋》)译句:浩浩淼淼好像乘风凌空而行,并不知道到哪里才会停9.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表承接)登仙。(《赤壁赋》)译句:飘飘摇摇好像要离开尘世飘飞而起,羽化成仙进入仙10.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表修饰)歌之。(《赤壁赋》)译句:在这时喝酒喝得格外兴奋,敲着船边唱起歌来。11.下江陵,顺流而(表修饰)东也。(《赤壁赋》)译句:夺得江陵,沿长江向东进军。12.盈虚者如彼,而(表转折)卒莫消长也。(《赤壁赋》)译句: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终究没有增减。13.耳得之而(表承接)成色,目遇之而(表承接)成色。(《赤壁赋》)译句:听到便成了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14.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表并列)吾与子之所共食。(《赤壁赋》)译句:这是大自然赏赐的没有穷尽的宝藏,我和你可以共同15.觉而(表承接)起,起而(表承接)归。(《始得西山宴游记》)译句:醒来后即起来,起来后即回家。16.到则披草而(表承接)坐,倾壶而(表承接)醉。(《始得西山宴游记》)译句:一到就拨开茅草坐下,倒出壶里的酒来尽情喝醉。17.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表转折)未始知西山之怪特。(《始得西山宴游记》)译句: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水有奇异姿势的,都为我所拥有、观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18.攀援而(表修饰)登,箕踞而(表修饰)遨。(《始得西山宴游记》)译句:我们攀援着登上山去,伸开两腿坐下,观赏风景。19.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表转折)莫得其涯。(《始得西山宴游记》)译句: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它们的边界。20.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表修饰)亡者,其实亦百倍。(《六国论》)译句: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丢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丢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21.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表并列)三胜。(《六国论》)译句: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22.惜其用武而(表转折)不终也。(《六国论》)译句:惋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23.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表因果)亡,诚不得已。(《六国论》)译句: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力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的确是不得已的事。24.下而(表承接或假设)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之下矣。(《六国论》)译句:假如凭借偌大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25.骊山北构而(表承接)西折,直走咸阳。(《阿房宫赋》)译句:惋惜赵国用武力抗秦而没能坚持到底。26.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表转折)气候不齐。(《阿房宫赋》)2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表转折)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译句:假如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鉴戒吸取教训,也只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啊。28.二贵酋名曰“馆伴”,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表因果)予不得归矣。(《<指南录>后序》)译句:两个重要头目名义上是到宾馆来陪伴,夜晚就派兵包围我的住宅,我就不能回国了。29.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表转折)死固付之度外矣。(《<指南录>后序》)译句:靠了一条小船渡过惊涛骇浪,实在是没有方法,对于死本已置之度外了!30.予之生也幸,而(表转折)幸生也何为?(《<指南录>后序》)译句:我能死里逃命算是幸运了,可幸运地活下来要干什么31.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表修饰,因果?)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记》)译句:(墓中的)五个人,就是当周蓼洲先生被捕的时候,激于义愤而死于这件事的。32.其疾病而(表修饰)死,死而(表承接)湮没不足道者,亦已众矣。(《五人墓碑记》)译句:他们因患病而死,死后埋没不值得称道的人,也太多33.于是乘其厉声以呵,则噪而(表修饰)相逐。(《五人墓碑记》)译句:这时趁着他厉声呵骂的时候,就一齐喊叫着追赶他。34.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表修饰)詈之。(《五人墓碑记》)译句:然而,当五个人临刑的时候,神情慷慨自若,呼喊着中丞的名字骂他,谈笑着死去了。35.大阉之乱,缙绅而(表转折)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墓碑记》)译句:当魏忠贤作乱的时候,做官的人能够不转变自己志节的,偌大的国家,能有几个人呢?36.待圣人之出而(表承接)投缳道路,不行谓非五人之力也。(《五人墓碑记》)译句:直到当今的皇上即位,(魏忠贤畏罪)吊死在路上,不能不说是这五个人的功劳呀。37.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表并列)又有剪发杜门。(《五人墓碑记》)译句:有的脱身逃走,不能被远近各地所容纳,也有剪发为僧,闭门不出。38.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表因果,承接也通)为之记。(《五人墓碑记》)译句:惋惜这墓前空有一块石碑,就为它作了这篇碑记。39.今急而(表承接,译作“才”)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译句:现在由于状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40.夜,缒而(表修饰)出,见秦伯。(《烛之武退秦译句: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41.若亡郑而(表承接)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烛之武退秦师》)译句: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42.因人之力而(表转折)敝之,不仁。(《烛之武退秦师》)译句:依靠别人的力气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43.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表转折)不足,何也?(《谏太宗十思疏》)译句:当时取得天下时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就显得才能不足,什么缘由呢?44.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表转折)不怀仁,貌恭而(表转折)不心服。(《谏太宗十思疏》)译句: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猛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谢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敬重但在心里不服气。45.宏兹九德,简能而(表承接)任之,择善而(表承接)从之。(《谏太宗十思疏》)译句: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选择好的意见而听从它。46.鸣琴垂拱,不言而(从语意的精确 性来看,表转折更妥当,单从句意看,表承接也可)化。(《谏太宗十思疏》)译句:皇上弹着琴垂衣拱手就能治理好天下,不用再说什么,天下人就已经都有教化了。47.其势必不敢留君,而(表递进)束君归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译句:这种形势下燕王必定不敢收留您,而且还会把您捆绑起来送回赵国。48.秦强而(表并列)赵弱,不行不许。(《廉颇蔺相如列传》)译句:秦国强,赵国弱,不能不答应它。49.秦以城求璧而(表转折)赵不许,曲在赵。(《廉颇蔺相如列传》)译句:秦国恳求用城换璧,赵国如不答应,赵国理亏.50.城入赵而(表承接,译作“那么”)璧留秦。(《廉颇蔺相如列传》)译句:城邑归属赵国了,就把宝璧留给秦国51.今以秦之强而(表假设)先割十五者予赵,赵岂敢留璧而(表承接)得罪于大王乎?(《廉颇蔺相如列传》)译句:如今靠着秦国的强大,先把十五座城邑割让给赵国,赵国哪里敢留下宝璧而得罪大王呢?52.秦王与群臣相视而(表修饰)嘻。(《廉颇蔺相如列传》)译句: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发出苦笑之声。53.今杀相如,终不能得璧,而(表转折)绝秦、赵之欢。(《廉颇蔺相如列传》)译句:如今杀了相如,终归还是得不到宝璧,反而破坏了秦赵两国的交情。54.卒廷见相如,毕礼而(表承接)归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译句:最终还是在殿堂上隆重地接见了相如,大礼完后让他回了国。55.今人有大功而(表转折)击之,不义也。(《鸿门宴》)译句:现在人家有大功(你)却要打人家,这是不仁义的。56.臣与将军戮力而(表修饰)攻秦。(《鸿门宴》)译句:我和将军合力攻打秦国。57.项王按剑而(表修饰)跽。(《鸿门宴》)译句:项王握着剑挺起身。58.哙拜谢,起,立而(表修饰)饮之。(《鸿门宴》)译句:樊哙拜谢后,起身,站着把酒喝了。59.劳苦而(表递进)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译句:这样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60.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表并列)轻伯夷之义者。(《秋水》)译句:而且我还曾听说认为过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和轻视伯夷的节义的话语。61.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表修饰)叹。(《秋水》)译句:于是河神方才转变从前洋洋得意的面孔,面对着海神仰首慨叹。62.邦分崩离析,而(表转折)不能守也;而(译为"反而”,兼有转折和递进之意)谋动干戈于邦内。(《季氏将伐颛臾》)译句:国家支离裂开,却不能保全;反而想在国境以内使用武力。我63.弃甲曳兵而(表修饰)走,或百步而(表承接)后止。(《寡人之于国也》)译句: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64.然而(表转折)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译句:做到了这些却不能统一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1.B【解析】选项答案例句译句正确项B臂非加长也,而表转折)见者远。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君子博学词,表递省乎己。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错误项A自其不变词,表修从事物易变的一面施施而行,漫漫词,表修饰)游。就渐渐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C蟹六跪而(连词,表并列)二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侣鱼虾而表并列)友麋鹿。与鱼虾作伴,与麋鹿D词,表承壶而醉。就分开草坐下,倒尽壶正襟危坐,而表承接)问客曰。整好衣襟坐端正,向客人问道。选项答案例句译句正确项D至无所见词,表转折)犹不直到看不见什么了逝者如斯,而表转折)未尝往不断消逝的就像这江水,其实并没有真正逝错误项A青,取之于蓝而表转折)青于蓝。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穷山之高词,表条件,才)始终到山顶才停下B词,表假设)舍之,朽木不(假如)刻几下就停下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倚歌而配着节奏为表修饰)歌声伴和。C觉而起,词,表承接)归。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攀援而登,箕踞词,表修饰)遨。(我们随后)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3.C【解析选项答案例句译句正确项C缇骑按剑而(表修饰关差役们按着剑柄上前。缒而(连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错误A较秦之所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项得与战胜而(表因果关得白地与战胜别国所得到的土故不战而(可表示转强弱胜败已判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打算了。B二败而(表并列关三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缙绅而(表转折关却能够不转变自己志节的做官的志江能不志江D今急而(连表顺求现在由于状况危急才求您。因人之力而(连表转敝依靠别人的力气而又反过来损害4.C【解析】选项答案例句译句正确项C渔父莞尔而(修饰)笑。渔父听了,微微处涸辙而(却)相即使身处于干枯的主辙中,却也是欢乐无比。错误项A渔父见而(承接)问之曰。渔父见了向他问何不温其泥而(承接)扬其何不搅浑泥水扬起B何不铺其糟而(并列)歡其醇?何不既吃酒糟又大喝其酒?天柱高而(并列)北辰远。天柱高不可攀,北方的北斗星多么遥D而(却)用流俗人之却追随了世俗之人的意见。古者富贵而(却)名摩灭。古时候虽富贵但名字磨灭不传的人。选项答案例句译句正确项D鼓世而(修饰)摇起船桨动身离化而(承鲲变化成接)为错误项A摇尾而(修饰)就只得摇着尾巴乞求食物。怒而(修饰)飞。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B盖文王拘而(却)演西伯姬昌被拘禁而扩写《周酌贪泉而(却)觉即使喝了贪泉的水,却仍觉着神清C抟扶摇而(修饰)上者九万里。环围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我腾跃而(修饰)我一跳就飞起来。6.A【解析】选项答案例句译句正确项A爽籁发而(承接)清风生。排箫的音响引来的缓缓清鄙陋没世而(承接)文采不表于后假如平平庸庸地死了,文章就不能在后世显错误项B怀帝阍而(却)不怀念着君王的宫门,但却不被召我决起而(修饰)我们奋力C地势极而(并列)南南方的陆地已到尽头,大海深不行而(却)宋荣子犹然笑之。而宋荣子对这种人却加以嘲D纤歌凝而(承接)白柔缓的歌声吸引住飘动的白水浅而(并列)舟大也。这是水浅而船大的7.B【解析】选项答案例句译句正确项B而(并列\递进)征一国力量能够取得全国信任的。夫列子御风而(修饰)行。列子乘风而错误项A烟光凝而(并列)暮天空分散着淡淡的云烟,暮霭中山峦呈现一片而(并列)御六气之辩。驾驭着六气的变化。C旬有五日而(承接)后十五天以后而(承接)后乃今培风。这时候才凭借着风力。D而(承接)控于地而已接着就落在背负青天而(承背负着青天,而没有夭阏者。什么力气能阻挡它了。8.B【解析】选项答案例句译句正确项B奚以之九万里而(承接)何必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三餐而(承接)需预备一日之粮就错误项A潦水尽而(并列)寒潭清。雨后的积水消尽,寒凉的潭水清不过数仞而(承接)下。不过数丈高就落下C穷睇眄于(向)中向天空中极目远游于(在)江游荡于江D屈贾谊于(在)长使贾谊这样有才华的人屈居于长沙。圣人不凝滞于(被)圣人不被外物所束9.C【解析】选项答案例句译句正确项C寡人之(取于国我对于国家。我对于国无如寡人之(取独)用没有像我这样认真的。错误项A弃甲曳兵而(修战败的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或百步接)后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B季氏将有事于季孙氏要对颛臾用兵。(对)龟玉毁于(在)(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毁D以(用)尔车你用车来迎以(把)我贿我带上嫁妆嫁10.B【解析】选项答案例句译句正确项B季氏将有事于(对)颛季孙氏要对颛臾用龟玉毁于(在)椟(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毁错误A危而(转折)不果盲人摇晃着要倒项下却不去颠而(转折)不颤颤巍巍将要跌倒却不去搀C固而(并列)近于如今颛臾城墙牢固而且靠近季孙氏的不患寡而(并列)患不均。不担忧财富不多,只是担忧财宝安排不均匀。D不在颛臾而(并列)在萧墙之内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不患贫而(并列)患担忧。不担忧人(东西)少而担忧社会担忧11.D【解析】选项答案例句译句正确D像我这样出身微贱项地位卑下臣具以(用)表我将以上苦衷上表错误项A不在颛臾而(并列)在萧墙之内不在颛臾,而是在鲁国内不患贫而(并列)患担忧。不担忧人(东西)少而担忧社会担忧B臣以(因为)险衅。我因命运臣以(因为)供给臣下由于供奉赡养祖母的事无人承C鸡栖于(在)庭。鸡在厅堂里栖息。尝居于(在)曾经在这里居住12.C【解析】选项答案例句译句正C谨拜表以敬重地确项(来,表目呈上此表来使陛下知道这件以(来,表目的)当南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错误项A思垂空文以来)自见。想到活下来从事著作来表现自己的能以(凭能够根据脚步声辨别B是以(“是以”固定翻译,因此)区区不能废从来就没有停止侍奉而离开臣无祖母,无以("无以"固定翻译,没有用法)至今臣下我假如没有祖母,就没有今天的样D呱呱而(修呱呱地饰)泣。客逾庖而(承接)客人得越过厨房去吃三、洪迈《容斋随笔》1.A【解析】吝惜,舍不得。选项例句译句A官人疑策爱也那个官人怀疑陈策舍不得卖这个骡B今何靳现在为什么吝啬不卖呢?C买陶器欲转易于北方他买了一批陶器,想要转运北方交换物D妻子饥寒不恤也妻子儿女受饥寒,他也不顾2.C【解析】选项答案例句译句正确项C不忍移之(它)他人。不忍心把它转移给别以炫贾之来炫耀这骡子能驮东西而卖错误项A故为(替)公所以为您验一验何欺寒人为(表示反洁、疑问语气,可译为“呢”)?为什么要哄骗贫困的人呢?B有质钱而(表承接)没者。有个人拿罗绮抵押借钱后死而(表转折)不果行。可是没有成D其子与(介词,“和”“跟”)猾驵计。陈策的儿子与狡猾的经纪人商叔卿与(动词,赐予)曾叔卿把陶器交给3.D【解析】不是怕北方有灾荒,而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3《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必修下册)
- 素质训练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体育与健康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 小学二年级机械结构活动教学设计 40 简易恐龙
- 第7课《权利受到制约和监督》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部编版)
- 中国复合材料包装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11 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 第四章 数据处理与应用 项目挑战:助力公益用数据普惠民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信息技术》高中·必修 1 数据与计算(浙教版)
- 木竹制品行业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战略研究分析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玻璃幕墙施工环境保护合同
- 2025年公共自行车系统合作协议书
- JJG30-2012通用卡尺检定规程
- 部编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分析
- 小学英语微课ppt
- APR版制作流程
- 《C++程序设计》完整教案
- 美国LM2500舰用燃气轮机
- 《公共政策分析》课件.ppt
- 模拟追溯演练报告(成品到原料)
- RNA-seq研究方法与策略-zzz
- 医用耗材分类目录 (低值 ╱ 高值)
- 公司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