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衡水杯”一等奖_第1页
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衡水杯”一等奖_第2页
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衡水杯”一等奖_第3页
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衡水杯”一等奖_第4页
鉴赏古诗词的思想内容“衡水杯”一等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

——怎样快速读懂古诗词的思想内容

考纲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古诗词按题材分为哪几类?

常见的思想感情又有哪些?按题材分类:送别抒怀诗羁旅乡思诗闺情宫怨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边塞征战诗爱情思慕诗抑郁失意诗民生疾苦诗托物言志诗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

建功立业报国杀敌眷恋朝廷渴望重用蔑视权贵愤世嫉俗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年华易逝壮志难酬寄情山水归隐田园闲适恬淡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昔胜今衰物是人非惜春悲秋思乡思亲依依不舍缠绵悱恻惜别哀伤相知相思仕途失意羁旅愁思……例一、请快速辨别以下诗歌的思想感情。(2005)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孤寂之感,思乡之情。连年征战之苦,久戍不归之情。总结方法(一)看题目,抓题眼题目包含明示和暗示信息,起提示总括作用。显示诗歌类型、事件、情感、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概括内容、点明主旨。例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李白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到长沙。③古曲有《梅花落》。(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①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②诗人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总结方法(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关注的暗示信息。暗示写作背景或感情基调;暗示用典或寓意;暗示作者写作风格或主旨;例三、(09四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①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②第三句“泪尽”二字将遗民亡国之恨宣泄无遗;③第四句“望”字写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又”字则曲折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失望与埋怨。总结方法(三)看作者,知人论世知人论世,就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所处的时代背景。知名诗人,关注遭遇、风格,朝代国势……非知名诗人,考虑时代背景。贬官诗人,考虑报国思用、眷恋朝廷等情感;羁旅诗人,考虑漂泊之苦、思乡怀人等情感;亡国诗人,考虑亡国之痛和去国之思等情感;边塞诗人,考虑杀敌建功、慷慨激昂等情感;田园诗人,考虑归隐田园、闲适恬淡等情感;……例四、背诵下面诗词,找出表达情感的关键字词,体会诗词蕴含的思想感情。

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总结方法(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

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一字千金。例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宣城①见杜鹃花

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②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③。

注:①【宣城】今安徽宣城县。②【子规】一名杜鹃,相传为古蜀帝杜宇所化,暮春而鸣,相传子规鸟的叫声如蜀地方言:不如归去。此时杜鹃花亦盛开。③【三巴】东汉末年置巴郡、巴东、巴西,合称三巴。泛指蜀地。

“子规鸟”在诗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子规鸟的作用是引发作者的思乡之情。总结方法(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

特定意象代表特定含意,寄托特定情感。

古诗词常见意象寓意松梅竹菊寓高洁,借月托雁寄乡思。杜鹃鹧鸪啼凄凄,梧桐叶落透悲意。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例六、阅读下面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六)看尾句,卒章显志诗歌结尾方式多样:以景结句、以情结句、以理结句、以问结句。

无论是直抒胸臆还是含蓄蕴藉,诗人都喜欢在此用点心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总结方法课堂小结解读古诗词思想感情:“六看法”(一)看标题,抓题眼;(二)看注释,抓暗示信息;(三)看作者,知人论世;(四)看字词,把握“情感关键字”;(五)看意象,把握特定含意;(六)看尾句,卒章显志。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08高考卷)春日即事李弥逊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