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于家务民族中学高三数学理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北京于家务民族中学高三数学理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北京于家务民族中学高三数学理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北京于家务民族中学高三数学理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北京于家务民族中学高三数学理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于家务民族中学高三数学理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若输入的,则输出的所有的值的和为A.243B.363C.729D.1092参考答案:D2.化简A

B

C

D参考答案:B略3.已知为的重心,设,则=(

A.

B.

C.

D.参考答案:C4.已知函数的一条对称轴为,且,则的最小值为(

)A.

B.

C.

D.参考答案:Bf(x)=asinx﹣cosx由于函数的对称轴为:x=﹣,则:解得:a=1.所以:f(x)=2sin(x﹣),由于:f(x1)?f(x2)=﹣4,所以函数必须取得最大值和最小值,所以:|x1+x2|=4k,当k=0时,最小值为.故选:B.

5.右图是用模拟方法估计圆周率的程序框图,表示估计结果,则图中空白框内应填入(

)A.

B.

C.

D.参考答案:D6.对于函数y=g(x),部分x与y的对应关系如下表:123456247518数列{an}满足:x1=2,且对任意n∈N*,点(xn,xn+1)都在函数y=g(x)的图象上,则x1+x2+…+x2015=(

)A.4054B.5046C.5075D.6047参考答案:D7.复平面内表示复数z=的点位于()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参考答案:C解:∵z===,∴复平面内表示复数z=的点的坐标为(),位于第三象限.故选:C.8.面积为S的△ABC,D是BC的中点,向△ABC内部投一点,那么点落在△ABD内的概率为

(

)A.

B.

C.

D.

参考答案:B9.“或是假命题”是“非为真命题”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p或q是假命题,意味着p,q均为假命题,所以,非p为真命题;反之,非p为真命题,意味着p为假命题,而q的真假不确定,所以,无法确定p或q是真假命题,即“p或q是假命题”是“非p为真命题”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故选A.考点: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0.圆的半径为1,圆心在第一象限,且与直线和轴相切,则该圆的标准方程是(

)(A) (B)(C)

(D)参考答案: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已知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表面积为

.参考答案:;12.执行以下语句后,打印纸上打印出的结果应是:

.参考答案:2813.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

.参考答案:14.是满足的区域上的动点.那么的最大值是

.参考答案:4直线经过点P(0,4)时,最得最大值,最大值是4.15.设半径为2的球面上四点,且满足=,=,=,则的最大值是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略16.若正实数x,y满足x2+y2+xy=1,则x+y的最大值是________.参考答案:17.

如果直线与圆相交于两点,且点关于直线对称,则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________.参考答案:

答案:

解析:两点,关于直线对称,,又圆心在直线上

原不等式组变为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并计算得面积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8.如图1,△ABC是边长为6的等边三角形,E,D分别为AB,AC靠近B,C的三等分点,点G为BC边的中点,线段AG交线段ED于F点,将△AED沿ED翻折,使平面AED⊥平面BCDE,连接AB,AC,AG形成如图2所示的几何体.(Ⅰ)求证:BC⊥平面AFG;(Ⅱ)求二面角B-AE-D的余弦值.参考答案:(Ⅰ)证明:在图1中,由△ABC是等边三角形,E,D分别为AB,AC的三等分点,点G为BC边的中点,则DE⊥AF,DE⊥GF,DE∥BC.在图2中,因为DE⊥AF,DE⊥GF,AF∩FG=F,所以DE⊥平面AFG.又DE∥BC,所以BC⊥平面AFG.

(Ⅱ)解:因为平面AED⊥平面BCDE,平面AED∩平面BCDE=DE,AF⊥DE,所以,AF⊥平面BCDE

又因为DE⊥GF,所以FA,FD,FG两两垂直.以点F为坐标原点,分别以FG,FD,FA所在的直线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F-xyz.则A(0,0,2),B(,-3,0),E(0,-2,0),所以=(,-3,-2),=(-,1,0).设平面ABE的法向量为n=(x,y,z),则即取x=1,则y=,z=-1,则n=(1,,-1).显然m=(1,0,0)为平面ADE的一个法向量,所以cos〈m,n〉==.

由图形可知二面角B-AE-D为钝角,所以,二面角B-AE-D的余弦值为-.

19.如图,在七面体ABCDMN中,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平面ABCD,平面ABCD,且MD=2,NB=1,MB与ND交于P点.(1)在棱AB上找一点Q,使QP//平面AMD,并给出证明;(2)求平面BNC与平面MNC所成锐二面角的余弦值.参考答案:(Ⅰ)当时,有//平面AMD.证明:∵MD平面ABCD,NB平面ABCD,∴MD//NB,∴,又,∴,∴在中,QP//AM,又面AMD,AM面AMD,∴//面AMD.(Ⅱ)解:以DA、DC、DM所在直线分别为x轴、y轴、z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D(0,0,0),B(2,2,0),C(0,2,0),M(0,0,2)N(2,2,1),∴=(0,-2,2),=(2,0,1),=(0,2,0),设平面CMN的法向量为=(x,y,z)则,∴,∴=(1,-2,-2).又NB平面ABCD,∴NBDC,BCDC,∴DC平面BNC,∴平面BNC的法向量为==(0,2,0),设所求锐二面角为,则.略20.已知数列{an}满足:Sn=1﹣an(n∈N*),其中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Ⅰ)试求{an}的通项公式;(Ⅱ)若数列{bn}满足:(n∈N*),试求{bn}的前n项和公式Tn.参考答案:【考点】数列的求和;数列递推式.【专题】计算题.【分析】(Ⅰ)先把n=1代入求出a1,再利用an+1=Sn+1﹣Sn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即可.(Ⅱ)把(Ⅰ)的结论代入,发现其通项为一等差数列乘一等比数列组成的新数列,故直接利用数列求和的错位相减法求和即可.【解答】解:(Ⅰ)∵Sn=1﹣an①∴Sn+1=1﹣an+1

②②﹣①得an+1=﹣an+1+an?an;n=1时,a1=1﹣a1?a1=(Ⅱ)因为

bn==n?2n.所以

Tn=1×2+2×22+3×23+…+n×2n

③故

2Tn=1×22+2×23+…+n×2n+1

④③﹣④﹣Tn=2+22+23+…+2n﹣n?2n+1=整理得

Tn=(n﹣1)2n+1+2.【点评】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已知前n项和为Sn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第二问考查了数列求和的错位相减法.错位相减法适用于通项为一等差数列乘一等比数列组成的新数列.21.(本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极坐标系的极点为直角坐标系xOy的原点,极轴为z轴的正半轴,两种坐标系的长度单位相同,己知圆C1的极坐标方程为p=4(cos+sin),P是C1上一动点,点Q在射线OP上且满足OQ=OP,点Q的轨迹为C2。

(I)求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并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II)已知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0≤<),l与曲线C2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的值.参考答案:(Ⅰ)设点P、Q的极坐标分别为(ρ0,θ)、(ρ,θ),则ρ=ρ0=·4(cosθ+sinθ)=2(cosθ+sinθ),点Q轨迹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θ+sinθ), ---------3分两边同乘以ρ,得ρ2=2(ρcosθ+ρsinθ),C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y2=2x+2y,即(x-1)2+(y-1)2=2. ---------5分(Ⅱ)将l的代入曲线C2的直角坐标方程,得(tcosφ+1)2+(tsinφ-1)2=2,即t2+2(cosφ-sinφ)t=0, ---------7分t1=0,t2=sinφ-cosφ,由直线l与曲线C2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得sinφ-cosφ=0,因为0≤φ<?,所以φ=. ---------10分2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