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优秀完整教学课件教案资料_第1页
《杜甫诗三首》优秀完整教学课件教案资料_第2页
《杜甫诗三首》优秀完整教学课件教案资料_第3页
《杜甫诗三首》优秀完整教学课件教案资料_第4页
《杜甫诗三首》优秀完整教学课件教案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秋兴八首→杜甫诗三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下列对联中寓指的人物是谁?民间疾苦,笔底波搁;世上疮痰,诗中圣哲。壮甫°满賬河山,大地早非唐李有;一腔君国,草堂犹是杜陵春。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千古哀情悲秋绝唱杜萧《秋兴》《登高》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创作从不同的侧面真实而集中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变迁和社会面貌,因而被誉为“诗史”。他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集大成者,诸体兼擅,无体不工,五古、七律成就尤高,被世人尊为“诗圣”。(一)读书和壮游时期(二)长安十年时期(三)战乱流离时期(四)漂泊西南时期杜甫七岁即能诗文,十五时在文坛初露头角。“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书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自述。二十岁后,他开始漫游生活,南游吴越,北游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游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和李白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这个时期的创作,表现了他青年时期的气概和抱负。如:期《望岳》由于安史之乱,杜甫携家和人民战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活的乱底层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甚深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使他院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高(《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时家别》)等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期的不朽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安史之乱后于公元759年由甘肃颠沛泊流离到了成都:矿友瓜的帮助在城四西将近4年,写下了240多首诗篇。《春夜南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时收河南河北》《蜀相》等就是在这里写期沉郁顿挫沉郁:思想内容“沉”即“深”一一深刻、深广、深厚郁”即“积”一一真实、凝重、含蓄·顿挫:艺术形式。字面上指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