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学总论教学课件_第1页
传染病学总论教学课件_第2页
传染病学总论教学课件_第3页
传染病学总论教学课件_第4页
传染病学总论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病科高志良传染病学总论传染病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病科高志良学习意义及重要性了解传染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掌握传染性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对突发或新发传染病的认识传染病的特征传染病学感染与免疫发病机制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传染病的诊断传染病的治疗传染病的预防人们经常谈论小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其原因何在?其表现形式如何?我们认为可用四个字来概括?D?D机械重复,中学尤其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主要表现何在?我们认为有两点值得特别注意,其一是“无节制的扩展知识面”,其二是“施教不因材”。一、无节制的扩展知识面它的含义就是在教学中不断地补充一些公式、补充一些特殊的解题方法,这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几乎是屡见不鲜?D?D尤其是在高三数学总复习中,正因为如此,高考考试大纲曾多次明确限制这种无限扩充知识面的行为?D?D如异面直线之间的距离,异面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利用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在教学中,这些补充的公式或方法往往只对一些极其特殊的问题有效,方法缺乏普遍性,一旦试题稍加变化,学生就无所适从,而且这些补充的众多公式与方法大多是不加证明的?D?D因为时间不允许,更没有学生探索、分析、比较的发现过程,学生大多是凭记忆死记它们,这大大地增加了学生的记忆负担,这样的学生会有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吗?这与素质教育是一致的吗?这肯定与素质教育相背离,无辜地增加了学生的负担,高考也考不到。例如已知等差数列{an}中a2+a3+a10+a11=48,求S12注:这是非常常见的“好题”尤其为那些补充过等差数列的一条性质的人,这条补充的性质就是am+an=ap+aq,其中m+n=p+q用这条性质很容易解决这一问题,其实确定一个等差数列一般只需要确定首项与公差,因此一般有关等差数列的问题的解决关键是寻找首项与公差,当然这对本题来说不可能,因为只有一个条件,只能列出一个关于首项与公差的方程,此时我们应该如何解决问题,一般地,如何面对未知数的个数大于方程的个数,对此我们有两种选择,第一,消元;第二,直接研究已知与未知的关系――当然是以首项与公差为参变量,解法如下:法一:由已知有:a1+d+a1+2d+a1+9d+a1+10d=484a1+22d=48,a1=(24-11d)/2S12=12a1+6×11d=12(24-11d)/2+6×11d=6×24=144法二、仿上法有:2a1+11d=24又S12=12a1+6×11d=6(2a1+11d)=6×24=144对于上述的解题方法,如果不加思考,任何人都会说法一与法二比常用方法繁,但常用方法的简单是有代价的,即首先需补充公式,这补充的公式也许对于终身从事数学教学的高中数学教师来说是非常显然的,但对于要学习十几门学科、学习能力各不相同的高中生来说恐怕就是负担了,而法一与法二虽然比流行作法复杂,但它对我们是有补偿的,第一是不需要额外补充公式,第二,这两种方法都有普遍性。二、施教不因材因材施教是最基本的教学原则,但是我们现在的很多做法都是与之背离的,十几亿人口的大国,高中数学几乎就是一本教材,高考几乎就是一张试卷,目的是为了公平,公正,就是因为这个一刀切,不知把多少有才华的青少年打入差生的行列,韩寒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韩寒是上海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因为多门学科――其中就有数学不及格退学在家,但同时他又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的头奖得主并出版了近二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他在新民晚报上发表了不少对教育制度批评的文章,其中他的一句话我对此印象很深,他说“对他本人来说,数学只要学完初中就够了”,也许他的话有些偏激,但是这却道出了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由于学生的基础及智力结构的不同,也由于学生高中毕业后的去向不同,只有极少数的学生会继续数学专业的学习,因此,在高中阶段应让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当然对我国这样一个泱泱大国,要一下子改变教材及高考体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要强调的是,我们在不改变传统班级设置的前提下,高中数学上课分为A、B、C、D四个层次?D?D这也是一种与国际接斩,相反我们一些高中数学教师,不管自己所教学生的情况,眼睛只瞄准高考数学一百五十分的试卷,把学生当成容器,这也是造成学生过重学习负担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认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所教学生的情况,在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方面加以区别,当然要做到这一点这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它不仅需要足够的勇气,更需要正确的判断。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减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但是如果我们的广大教师在教学中注意基础知识的教学,重视通性通法的教学,并根据学生的程度适时调整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的那一天也就为期不远了。科学是一门探究课程,探究过程非常有趣。然而,不少学生认为科学课不重要,对科学课不感兴趣。作为一名科学课教师,如何才能有效改变这种现状?我开始对自己以前的教学方法进行反思,积极学习新课标新理念。怎样才可以让学生享受到快乐的科学教育,让学生重视科学课、喜欢科学课呢?我尝试了以下做法。一、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活动,有效引导科学探究对科学产生探究兴趣是学好科学的关键,科学教材充满了趣味,如果教师能结合教材创设丰富多彩的情境活动,就能将学生置于情境之中,引发学生深入教材进行探究。科学情境怎样创设?教师要紧扣科学教材,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景素材,既让情景生动,又让情景富有挑战性,从而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动力。如在学习《维护生态平衡》一课时,教师先让学生们扮演老鹰、兔子、猎人、草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思考猎人如果过度捕杀老鹰会有怎样的后果,接着,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让学生看到当草原上的老鹰被过度捕杀后带来的一系列反应,如兔子数量急剧增加,草原被吃光,植物链被破坏,由动物影响到植物进而影响整个生态环境,沙尘暴频发,学生由开始的兴奋变为默默无声,满天的黄沙在“飞舞”,至此,我及时引导学生,与学生讨论什么是生态平衡,如何才能促进生态平衡,从而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渗透生态平衡的意识。二、优化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探究性学科,动手实验是学生获取科学知识的必经之路,教师要优化科学实验,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如在探究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本课以学生的经验入手,先让学生猜想生活中常见物体的沉浮,然后出示更多的物体让学生进行猜想、探究。如何优化实验、激发学生的乐趣?教师先让学生明确实验目的,布置学生课前准备实验材料,实验材料有小石块、泡沫塑料块、回形针、蜡烛、萝卜、橡皮擦等,实验前,教师先让学生猜想,并将猜想结果写下来,接着,教师交代一些实验注意事项,放手让学生自主实验。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学生非常兴奋和惊讶,特别是橡皮擦,不少学生觉得会浮在上面,但事实却是沉了下去,接着,教师让学生用小刀切一块很小的橡皮擦,再让学生进行猜想,猜想后再让学生实验,课堂沸腾了,橡皮擦又沉了下去,学生在实验中逐渐认识到依据现有的生活经验判断物体的沉浮局限性很大,从而产生实验意识。科学实验还要同生活联系起来,如在学完《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后,我让学生找出生活中物质发生变化的例子,如“食物变质”“湿衣服晾干”等,从而让学生体会科学知识的实用性。可以说,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进行实验,既能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又能在探究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思维。三、借助多媒体教学,拓宽科学探究时空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以多媒体为代表的教学手段能化静为动,将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东西展现出来。在小学科学实验中,有些实验在课堂上难以表现出来,或是需要较长的观察时间,这时,巧妙引入多媒体教学,就能突破时空限制,将教材上难以呈现的实验以课件的形式进行展播,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如在学习《植物怎样喝水》时,教师巧妙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植物“喝”水以生动的课件进行展示,课堂活了,学生“看到”植物根、茎、叶脉向上输送的水缓缓流动的情景,教师结合课件进行介绍,学生对植物怎样喝水有了一个感性认识。可以说,多媒体生动地展示了文字难以呈现的部分,填补了某些实验的空白,使学生更爱学科学。四、赏识教育,让科学探究持续开展评价是课堂探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借助赏识教育让学生对科学探究产生持续的兴趣。如在学习《空气的热胀冷缩》时,我先让学生猜想“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然后让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方案,面对实验方案,我并没有进行评价,而是让其他学生结合评价方案提出自己的意见,课堂非常热闹,学生们经过讨论修正实验方案,最终设计出比较可行的实验方案。以上环节中,我没有对课堂进行过多干预,而是相信学生的能力,只在关键处进行引导,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课堂是科学探究的一个平台,课后探究才是发现科学知识的“大舞台”,教师要用赏识的心态面对科学探究,通过赏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探究的信心,通过学生的潜能开发提高科学探究的深度和宽度,从而让学生对科学产生持续探究的动力。总之,想让学生对科学探究产生兴趣,需要教师抓住实验教学中蕴含的探究点,吸引学生自主地参与课堂探究。学习意义及重要性了解传染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方法掌握传染性疾病发生与发展规律对突发或新发传染病的认识传染病的特征传染病学感染与免疫发病机制流行过程及影响因素传染病的诊断传染病的治疗传染病的预防第一节传染病的特征基本特征有病原体(athogen)有传染性infectivity)o有流行病学特征(epidemiologicfeature)有感染后免疫(postinfectionimmunity)流行病学特征传染病的流行需有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条件传染病的发病可分为散发性发病,流行,大流行和暴发流行传染病发病率在时间上(季节分布),空间上(地区分布),不同人群(年龄,性别,职业)中的分布感染后免疫免疫功能正常的人体经显性或隐性感染某种病原体后,都能产生针对该病原体及其物(如毒素)的特异性免疫感染后免疫力的持续时间在不同传染病中有很大差异临床特点病|.潜伏期:检疫工作的依据前驱期:非特异性甚至缺失展|·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