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药物排泄专题知识排泄(excretion):体内药物以原形或代谢物的形式通过排泄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药物排泄过程的正常与否关系到药物在体内的浓度和持续时间,从而严重影响到药物的作用。2药物排泄专题知识排泄途径:肾脏排泄胆汁排泄唾液中排泄乳汁分泌汗液肺3药物排泄专题知识第一节药物的肾排泄一、肾脏的结构和基本功能肾单位示意图4药物排泄专题知识肾脏的基本功能是排泄体内代谢废物和外来物质,保持水分和电解质平衡;肾是机体排泄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最重要器官,肾排泄是许多药物的主要消除途径,水溶性、分子量小的药物(<300)以及肝生物转化慢的药物均由肾排泄消除。5药物排泄专题知识药物的肾排泄是肾小球滤过、肾小管主动分泌和肾小管重吸收三者的综合结果。药物肾排泄=药物滤过+药物分泌-药物重吸收6药物排泄专题知识二、肾小球滤过(一)肾小球的通透性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极薄,其上分布着很多直径约为6~10nm的小孔,通透性较高。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之外,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物质均被滤入肾小囊,药物可以以膜孔扩散方式滤过。7药物排泄专题知识(二)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概念: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肾生成的超滤液量。影响因素:肾血流量、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及肾小球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直接测定GFR有困难,由外源性物质菊粉或内生肌酐的清除率来计算。8药物排泄专题知识(三)肾血液供应对肾小球滤过率的影响肾血流量增加时有效滤过压和滤过面积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将随之增加。通常情况下,在一般的血压变化范围内(80~180mmHg)时,肾主药依靠自身调节来保持血流量的相对稳定,以维持正常的泌尿功能。(四)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对药物肾小球滤过的影响只有未结合的药物才可以从肾小球滤过,如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则不能滤过,经肾小球滤过后,尿中主要含游离的原形药物和代谢物。9药物排泄专题知识三、肾小管重吸收(tubularreabsorption)(一)重吸收方式身体必需物质(维生素、电解质、糖及氨基酸)外源性物质(药物)主动重吸收被动重吸收10药物排泄专题知识
(二)影响被动重吸收因素1.药物的脂溶性脂溶性大的非解离型药物重吸收程度大,自尿中排泄量小。长效磺胺11药物排泄专题知识
多数药物经体内代谢后,变成极性大的水溶性代谢物,使肾小管的重吸收减少,有利于机体将这种异物清除。12药物排泄专题知识2.尿pH值和药物的pKa尿液的pH接近6.3,可承受的变化范围:4.5~8.0,尿液的pH变化能够改变药物的重吸收和排泄:对于弱酸来说,pH升高将增加解离程度,重吸收减少,肾清除率增加;只有pKa介于3和7.5之间的非极性酸,其肾清除率和尿pH的变化密切相关;pKa介于6和12之间的非极性碱,其肾清除率和尿pH的变化密切相关。13药物排泄专题知识蔬菜水果类食物或糖类较多的食物使尿pH较高,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使尿pH较低;当大量给予抗坏血酸与抗酸剂(如碳酸钠)可分别降低(酸化)和升高(碱化)尿液pH;临床上可用调节尿液pH的方法作为解救药物中毒的有效措施之一。(如:碳酸氢钠解救巴比妥类药物中毒)14药物排泄专题知识3.尿量被动转运药物浓度当尿量增加时,药物在尿液中的浓度下降,重吸收减少;尿量减少时,药物浓度增大,重吸收量也增多。药物过量中毒的解毒:增加液体摄入或合并应用甘露醇等利尿剂,如果药物的重吸收对pH敏感,那么在强迫利尿的同时控制尿液pH将会更有效。15药物排泄专题知识四、肾小管主动分泌肾小管分泌是将药物转运至尿中排泄,是主动转运过程。分泌时物质转运的方向与重吸收相反。肾小管分泌的特征:需载体参与;需要能量,可受ATP酶抑制剂二硝基酚抑制;由低浓度向高浓度逆浓度梯度转运;存在竞争抑制作用;有饱和现象;血浆蛋白结合率一般不影响肾小管分泌速度。16药物排泄专题知识分泌机制:有机酸主要通过阴离子分泌机制进行代表药物:对氨基马尿酸(PAH)有机碱通过阳离子分泌机制进行代表药物:有机胺类化合物属于同一分泌机制的物质可出现竞争性抑制,但两种分泌机制之间互不干扰,也互不影响。17药物排泄专题知识五、肾清除率(renalclearance,CLr)肾清除率应称为“肾脏排泄血浆清除率”,指肾脏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将多少容量血浆中所含的某物质完全清除出去,这个被完全清除了某物质的血浆容积(mL)就称为该物质的血浆清除率(mL/min);或定义为单位时间内从肾中萃取或排泄掉的所有药物相当于占据血液的体积数。表达式:U:尿中某药物的浓度(mg/ml);V:每分钟的尿量(ml/min);C:该药物在每毫升血浆中的浓度(mg/ml)。18药物排泄专题知识作用:推测药物排泄机制肾清除率等于fu*GFR(125ml/min),只有肾小球滤过,所有滤过物质均由尿排泄;肾清除率低于fu*GFR,表示该物质从肾小球滤过后一定有肾小管重吸收,可能同时伴有分泌,但一定小于重吸收;肾清除率高于fu*GFR,表示除由肾小球滤过外,肯定存在肾小管分泌排泄,可能同时存在重吸收,但必定小于分泌。fu:某物质在血浆中未结合药物的比例分数。19药物排泄专题知识六、研究药物肾排泄的方法多采用在体法或体内法,对象是人或动物。通常是在给药后不同时间收集尿样,记录尿量,测定尿药浓度,计算累积排泄量,直至排泄完成。也可采用离体法,如离体肾灌流技术。20药物排泄专题知识第二节药物的胆汁排泄胆汁排泄是最重要的肾外排泄途径,机体中重要的物质如维生素A、D、E、B12、性激素、甲状腺素及这些物质的代谢产物从胆汁中排泄非常显著。同时由于存在肠肝循环,使得胆汁排泄成为进入血液的药物在体内消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对药物的血药浓度、药物疗效的强度和维持时间长短,以及是否出现毒性等均具有重要意义。21药物排泄专题知识一、胆汁的形成和分泌胆汁由肝细胞分泌产生,经毛细胆管、小叶间胆管、左右胆管汇总入肝总管,再经胆囊管流入胆囊中贮存和浓缩。当消化活动开始时,胆汁从胆囊排出至十二指肠上部。22药物排泄专题知识二、药物胆汁排泄的过程与特性(一)胆汁清除率23药物排泄专题知识(二)药物胆汁排泄的机制1.被动转运两种途径:通过细胞膜上的小孔扩散,即膜孔滤过,小分子药物通过此种方式转运;通过细胞膜类脂质部分扩散,油水分配系数大的药物通过此种方式转运。药物胆汁排泄是一种通过细胞膜的转运过程,其转运机制可分为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24药物排泄专题知识2.主动转运许多药物或其代谢物在胆汁中的浓度显著高于血液浓度,它们从胆汁中的排泄属于主动转运过程。肝细胞中的转运系统:有机酸、有机碱、中性化合物、胆酸及胆汁酸盐和重金属主动分泌的特点:存在饱和现象;能逆浓度梯度转运;属于同一转运系统的药物存在竞争性抑制;受代谢抑制剂的抑制。25药物排泄专题知识(三)影响药物胆汁排泄的因素1.药物的理化性质(1)极性:从胆汁排泄的药物,应该具有一定的极性基团。(2)药物的分子量:药物及其代谢物的胆汁排泄对分子量要求非常严格。下限阈值:人:300上限阈值:5000分子量在500左右的药物有较大的胆汁排泄率。26药物排泄专题知识2.生理因素种属差异、性别、年龄、胆汁流量、药物生物转化过程等。3.排泄机制的影响肝脏中表达很多特异性的转运体。药物的胆汁排泄大多为主动转运,因此影响主动转运的因素都会影响药物的胆汁排泄。27药物排泄专题知识四、肠肝循环(enterohepaticcycle)肠肝循环是指由胆汁排泄到小肠中的药物或其代谢物,在小肠中又被重吸收返回肝门静脉血的现象。典型药物:如洋地黄毒苷、吗啡、己烯雌酚、吲哚美辛、氯霉素等。这些药物多数以葡萄糖醛酸结合,从胆汁排泄到小肠中,被肠道菌丛的β-葡萄糖醛酸水解酶水解成为原形药,脂溶性增大,故被重吸收。(一)概念28药物排泄专题知识(二)药物的双峰现象29药物排泄专题知识肠肝循环能增加药物在体内的存留时间,保证药物在作用部位有较高的浓度,对维持有效血药浓度,提高疗效有一定临床意义。肠肝循环可使药物反复循环于肝、胆汁、肠道之间,可能会造成药物在体内的蓄积,引起药物中毒反应。临床应用这类药物时,应对其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必要时可应用考来烯胺等药物人为中止肠肝循环。(三)肠肝循环的意义1.对药效及毒性的影响30药物排泄专题知识三、研究药物胆汁排泄的方法对于新药而言,研究药物胆汁排泄的主要方法是胆汁引流,动物通常选用清醒大鼠。方法:大鼠用乙醚麻醉后,作胆汁插管手术,等动物清醒后给药,按一定的时间间隔收集胆汁至药物排泄完全。记录胆汁体积,测定胆汁中浓度,计算积累排泄量和排泄分数。32药物排泄专题知识第三节药物其他途径排泄一、药物从乳汁排泄化学物质向乳汁的排泄可使婴儿的安全受到一定影响,在新药开发过程中往往要求进行乳汁排泄试验。药物从母血通过乳腺转运,血浆和乳汁被乳腺的上皮细胞膜分隔开,药物的转运主要受下列因素影响:药物的浓度梯度:药物的脂溶性:血浆与乳汁的PH:人乳pH6.8~7.3,血浆pH7.4药物分子量大小:如果哺乳期需要服用一些比较安全的药物,最好在婴儿哺乳后或下次哺乳前3~4h用药。33药物排泄专题知识二、药物从唾液排泄药物主要通过被动扩散方式由血浆向唾液转运,影响因素包括:药物的脂溶性、pKa、蛋白结合率、唾液pH等。唾液中药物浓度一般低于血药浓度,但是可以利用唾液中药物浓度与血浆药物浓度比值相对稳定的规律,以唾液代替血浆样品,进行药物动力学研究。34药物排泄专题知识三、药物从肺排泄分子量较小,沸点较低的物质可随肺呼气排出,其排泄量视肺活量及吸入量而异。四、药物从汗腺和毛发排泄主要依赖于分子型的被动扩散。35药物排泄专题知识第四节影响药物排泄的因素一、生理因素当肾脏血流量增加,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主动分泌两种机制排泄的药物量都将随之增加。对于肝提取率高的药物,肝血流量增加,药物经肝消除加快。主要通过被动扩散被肝细胞摄取的药物,其胆汁排泄主要受药物向肝中的运输速度,比如血流量限制。(一)血流量36药物排泄专题知识胆汁流量的改变会影响经胆汁排泄药物的排泄。影响胆汁流量的因素:活动、饮食的质和量以及饮水量。(二)胆汁流量年龄:幼儿和老年人的肝肾功能低于成年人,药物消除能力较低。性别:成年男性肾脏清除能力比女性高10%。遗传因素、生理节律、种属差异也会影响排泄特征。(三)其他37药物排泄专题知识二、药物及其剂型因素<300的药物主要经肾脏排泄;300~500的既能经肾脏也能经胆汁排泄;>500的药物主要经胆汁排泄。超过5000的大分子化合物胆汁排泄量极少。(一)药物理化性质1.分子量38药物排泄专题知识肾小管管腔壁细胞膜为类脂膜,因此,脂溶性大的非解离型药物重吸收程度大,脂溶性小的药物几乎不被重吸收,能迅速自尿中排泄。2.水溶性/脂溶性弱酸性药物,pH升高将增加解离程度,重吸收减少,清除率增加;弱碱性药物,pH升高解离程度减少,重吸收增加,肾清除率减少;强酸、强碱性药物以及在尿液pH范围内不会解离的非极性药物受pH影响较小。3.药物的pKa和解离状态39药物排泄专题知识药物和血浆蛋白结合后不能经肾小球滤过消除,所以主要依靠肾小球滤过排泄的药物量减少,但经主动分泌机制排泄的药物量受其影响较小。通过扩散过程进入肝细胞被代谢消除的药物与药物和血浆蛋白的结合率成反比,如果涉及主动转运机制其消除不受结合影响。(二)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40药物排泄专题知识到达肝脏的药物与葡萄糖醛酸、谷胱甘肽结合或是发生其他生物转化后,可使药物的极性或水溶性增加,有利于从尿或胆汁排出,但甲基化和乙酰化会是药物的极性下降,不利于排泄。(三)药物体内代谢过程及代谢产物的性质41药物排泄专题知识(四)药物制剂因素不同剂型和给药途径(1)剂型(2)给药途径如口服给药与静脉注射给药相比,药物更大程度上被运至肝脏,经胆汁排泄途径而排出体外。制剂中不同药用辅料或赋形剂42药物排泄专题知识三、疾病因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至2030年中国连锁零售业总部管理信息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货钩舌片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加固(套结)缝纫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高频放电激光电源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电子管扩音柜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冲压桶盖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中国PVC防静电皮带生产线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大理石清洗王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便携灯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土建项目经理培训课件
- 财务负责人统一委派制度
- 沥青路面施工监理工作细则
- 物业设备设施系统介绍(详细).ppt
- 公司走账合同范本
- 获奖一等奖QC课题PPT课件
- 市场调查的产生与发展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判断题(共3页)
- 国际项目管理手册The Project Manager’s Manual
- 小学五年级思政课教案三篇
- 华为内部虚拟股管理暂行条例
- 大剧院建设项目设计投资造价估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