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玄棋》名玄集,元的棋手、晏天章等合编,成书于元朝,流传于古今中外。作者经多年努力,集诸家于一书,既有棋经、棋诀,又有围棋艺文和各种起手式,并整理、创造出三百多个死活题和手筋题,寓“动静方圆之妙,错综之微”于棋图、棋势之中,确有深奥玄妙之感。作者以为,“非通玄之士不足与论”,故名曰“玄玄”。共分六卷,取、礼、乐、射、御、《玄玄棋经》中棋名为棋书好的性著作之一,以三卷死活题杰作为其精华,源于实战,创作严谨,构思精巧,为名人所珍爱。的《官子谱》和《石室仙机》等名著,无不受其影响。现代 的有关死活、筋的棋书,追其源流,当是《玄玄棋经》。今人学习、究此书,不仅可以增长知识,了解古围棋的发展情况,也可以吸取教益,提高棋力。这也是一种棋艺享受。经过探究,一旦解出那些“通玄”的精妙之作实能令人陶醉。我国的一些高段棋手也常在对弈之余看几题“玄玄”图,以活跃思想,《玄玄棋经》有不同的版本,也有各种手抄本。人从十七世绍起就开始传抄,此后陆续有各种刻本。这些刻本的内容有一致之处,笔者这次根据订正解说的原书是明刻本,封面印有“坐隐斋先生自订棋谱全集”。据考,坐隐斋先生是 号,大约印于明万间。从本书前面三篇原序推断,这版本的内容是可以信赖的。持别是本人的自序更能说明问题。当然,由于时代的局限,《棋经》这样的名著也存在值得研究、订正之处,一是因为当时的棋艺水平有限,二是传抄刻印之误较多。此外,原书运用“平、上、去、入”来划分棋盘,然后再用文字简单注释来解死活题,虽节省了篇幅,但今人难以阅读。因此,笔者在原著的前提下删去其中大错之处,订正其中小错,并去掉了一些重复无用之图,保留了全部精华。对于其中死活题,则全部重新研究,找出正确答案,以现代方式加以解释。文字部分也请 协助作了注释,有的译成了白话文。但限于水平,错误之处仍在所难免,死活题中也可能还会发现更精巧的解法,期待围棋同好发现新的妙手,以便来日订正。均 之愚,圣人宜教之仁义礼智之道,岂为傲闲之 诈,以益其愚哉?余窃意不然。夫棋之制也,有天地方圆之象,有阴阳动静之理,有星辰分布之序,有风雷变化之机,有春秋生杀之权,有山河表里之势。世道之升降,人事之盛衰,莫不寓是。惟达者能守之以仁,行之以义,秩之以礼,明之以智。余在天历 间,尝仕翰林侍读奎章。先以万机之暇游衍群艺。诏以名弈侍御于左右,幸而奇之,顾语臣集:“昔御家虞愿尝与宋明帝言:弈,主之所好。其信然耶?”臣谢曰:“自古圣人制器,精义入神,各以致用,非有无益之习也。故孔子以弈为‘为之犹贤乎已’以‘弈之为数’为‘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且夫经营措置之方,攻守审决之道,犹国家政令出入之机,军师行伍之法。举而习之,亦居安虑危之戒也。”帝深纳其言,遂命臣集铭其弈之器。集故有“周天画地,制胜保德”之喻。自待罪来,退休江南,老于临川 之上,今十有余年矣。名弈之苟余门未不与论事。 来者,为言故宋丞相之献 诸 与其乡 各出其家之所藏,举凡耳目之所注,心手之所得,异见,奇谋最画,可以安危而决胜者,辄图而识之。分其局势,既纪之以名目之殊,又叙之以法度之要,其为谱诀,注真棋。手命曰》。学玄可以众妙,扬雄大易之准。且其为数,出没变化,深不可测。往往皆神仙豪杰玩好巧力之所为,故其妙悟,传之者鲜。惟汉之班固、马融善赋其事唐之张说、善论其理 ,他非所可及也。近代以来,棋经独多,棋经之妙独少。今晏、严二君子,乃能会诸家之要,成一代之书。其于古者圣人制作之初意,必有以深求其故,而非泥于区区智巧之末者。昔象山陆先生之于观弈不云乎:“河图洛书,正在里许”?尧舜之作岂徒然哉?或者以为 者,非知道者也。余故辨而明之。然则动静方圆之妙,因是而悟,精义入神,则又存乎观者。是书之至正七年岁在丁亥秋九月朔邵庵老人虞《棋经》邵庵老人序注①虞集:(公元年)元 人,字伯丹朱、商均:丹朱,尧的儿子。商均,舜的儿子。相④天历:元文宗年号。年⑤虞愿:字士恭,余姚人。南朝宋时,尝住湘东王国常侍通直敬骑侍郎等职著有《五经论问》《会稽记》等文。孔子句:《论语 孟子句:《孟 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也,不专心致则不得也:元庐陵人,善弈,二十岁时已“闻名江唐之句:张说,唐代燕国公。,字长源,七岁能文。尝观玄宗与张说围棋,张令赋“方圆动静”,泌即答曰:“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聘材,静若得意。”被称为。
宋学家。晚年乡居贵物”。汉孔安国认为,“河图”即卦“洛书即《尚书洪范》。据罗大经《鹤林玉露》载:陆象山少时常坐临安 至正:年号。至正七年 年六艺①之事已遍习矣。他日因射之余意为投壶②,且寓礼焉;因数之余意为弈,且寓智焉。其初皆足以养其良心而合乎张弛之道者也。投壶之法,见《礼记》;弈,孔孟尝及之。世传尧以丹,教之以弈。虽未必然,然弈有算法存焉,足以道智,容有是也。今小学之教久废,而二事以为伎精之者,往往名世焉。庐陵善弈,初集弈书故子也以藏诸增之。礼青城杨君以书来,为之求序,将录诸梓以广其传。余性猖且拙,少贱,力学乏暇,于弈皆懵然。每为大夫士所晒。 中多者胜,负者饮 《礼投壶》录诸梓:梓雕制印书的木板。录诸梓,交付 家,靡不研 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弈之为数,即六艺之数也。游艺,吾尝闻于圣人之然则弈之为艺,虽曰小数,亦至理所寓而日用不可阙者。朝吾郡有严师德甫者,其行醇,其志专。弱冠时,已以善弈得名江右,且辑棋经以淑后学。今老矣,犹惧昔者耳目聪明之弗及,心术智虑之弗周。于是钩深玄远,参互考订。先之以诸家,次之以新编之图。势有不同,局亦多变,次圆之妙,错综之微,直与书之数,同一机也。非通玄之士不足与论乎此。余故手录谨俟锓梓君子与我,倘正而是之,则幸甚。
以传。博雅
《礼学记》:“不学操缦,不能安弦谓不学调弦②博依:《礼学记》:“不学博 不解”注:“博依,广杂服:指不同等级的各种服制《礼礼况无句:见《老人序》注况
谭《》曰世有围棋之戏或言是兵法之类 上者远其疏张,置以会围,因而成得道之胜;中者则务相绝遮,要以争便求利,故胜负狐疑,须计数以定;下者则守边阳,趋作罫,以自生于小地。”春秋而下,代有其人,则弈棋之道,从来尚矣。今取胜败之要,分为十三篇,有与兵法合者,亦局之数,以与天合,故首以论局名篇。)夫万物之数,从一而起。局,三百六十有一。一者,生数之主,据其极而运四方也。(一者,数之始,万物棋以一居中,犹“皇建其有极”也。四方,四隅也。棋之据其极而运四隅,犹人君建其极而治四方。)三百六十,以象数。分而为四,以象四时。隅各九十路,以象其曰。外周七二路,以象其候。(四时,春、夏、秋、冬也。周天之度,三百六十有五。棋,三百六十而不及五者,大数合也。棋之有四隅,犹天之有四时。时有九十日,而隅有九十路。候,谓七十二候也。)枯棋三百六十,白黑相半,以法阴阳。(枯棋,《博弈论》有“枯棋三百”之语,其义未详。或曰,古者棋局棋子皆以木为之,故曰枯棋,未知本于何说。)局之线道,谓之枰。线道之间,谓之罫。(枰,当知枰,平也,言其线道平也。罫 线间方目也。韦《博弈论》所谓“一枰上方罫之间”者,是也。)方而静,棋圆而动。(张说曰:“棋局,圆若棋子。”盖圆象天,方法地。天圆而动,地方而静。虞集曰:“夫棋有天地方圆之象,有阴阳动静之理。世道之升降,人事之盛衰,莫不寓是。惟能者能守之以仁,行之以义,秩之以礼,明之自古及今,弈者无同传》曰故用意深而存虑精,以求其胜负之由,则至其所未至矣。(日日新,言弈者日日有新着。棋之数,虽止于三百六十,而千变万化,古今不同。苟能于此用意深远,而存意精切,则胜负之由可求,而未至之妙可至矣。)得算篇第二(算,犹兵家之计也。孙子序十三篇, 为首。此篇将言合势制敌之法,推论胜败之理,皆由于算。)外。(势,布势也。敌,合战也。计,算也。以棋言。棋无诡谋,故合势必以正。棋有变通,故制敌必以权。正而得势,弈者之本心;权而制敌,弈者之不得已也。如之取天下,应天顺人,,以正合势矣,而牧野之战,翦伐大商,岂其本心哉!盖除暴救民,有不得已而然耳。其于坐作进退、攻杀击刺之法,一决于心,所以能集大事而成大功。苟弈者当取势临敌之时,内无定算,外能取胜者,未之有也。故下文极言计算为胜败之由。)战未合而算胜者,得算多也。算不胜者,得算少也。战已合而不知胜负者,无算也。兵法曰:“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由此观之,胜负见矣。”(承上文,谓夫制敌则必战,遇战必先算,多算必战胜,少算则战不胜,不算而战,犹《合战篇》所谓“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也。”故复引《孙子计篇》之辞以证之,所以深明战之不可以无算也。)权舆者,弈棋布置,务守纲格。(权,秤锤也。舆,车底也。秤以权为主,车以舆为本。纲,大纲也,有纲则序整。格,条格也,有格则不紊。言弈棋布置,守其纲格,亦犹衡之有权,车之有舆,自然驰驱合度,而低昂不失其正也。)先于四隅分定势子,然后拆二斜飞,下势子一等。(此棋之纲格也。四隅,四角也。凡棋未下,须先于四角四四之位,分定白黑势子,然后拆二斜飞。拆二,两子平空二路也。斜飞,两子斜空二路也。曰斜飞者,如鸟飞之斜也。或曰:斜飞,下势子一等,固可,而拆二亦曰下一等,可乎?答曰:拆,多三道,下等也。 观刘仲甫平角可以拆四,与势子相望可以拆五。近不必比,远不必乖。(此弈棋之纲格也。立二立三,临边立下二子也。拆三二子可以拆三:立可以拆四, 或与我势子相望,又可以拆五,盖皆有所本而可恃,非所谓虚张而妄施。苟可以拆三而拆二,则近而比,比则局促无所施。苟可以拆四而拆五,则而乖,乖则支离而易破。)此皆古人之论,后学之规, (所谓此者,指上文务守纲格以下而者我则未之知也。)诗曰:不有初,鲜克有终”《诗大雅荡》之篇,言孰不能有初,而少能有其终者也。今之弈者,起初布置犹有纲格可观,未终,肆意妄行,不知纲格何在。故引《诗》以结之,盖欲自始至终务守纲格也。)合战篇第四(夫战有取舍进退之方,有先后众寡之用,有攻杀击刺之法,有虚实存亡之势,皆当谨其所始,而虑其所终。故以合战名篇,庶使战者知有其道,而不失其正也。)博弈之道,贵乎谨严。(谨则虑精不妄施,严则势整莫能敌,犹“师出以律”也。)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占角,此棋家之常然。(腹中路多而难得,惟高者取势而得之。边地狭浅易为攻,故下者循守而得之。中者占角,虽不及腹,犹愈于边。故曰:边不如角,角不如腹。又曰:沿边而走,虽得其生者败。此皆棋家之常法也。)法曰:宁输数子,勿失一先。(法,棋家之法也。数子所弃,其失甚少;一先所谋,得甚大。)有先而后,有后而先。(上文既言棋盖上文所言先者,先手也,而此所言先者先着也,犹兵法所谓“远而视之近,近而视之远”也。)击左则视右,攻后则瞻前。(视右,恐击左而伤右也。瞻前,恐攻后而伤前也。此言凡遇之时,当审利害之几。)两生勿断,皆活促。(阔而太疏,则支离而易破 离而太促,则隘通难功。要在疏离得中,然后可也。)与其恋子以求生,不若弃之而取势、与其无事而强行,不若因之而自补。(弃之,弃其不必救之子也。因之,因其所可图之势也。上言所见者远,下言所主者切。)彼众我寡,先谋其生。(知难而退也。)我众,务张其势。(见可而进也。)善胜者不争,善阵者不战。(以实待虚,以治待乱,以虞待不虞,则不争自得,不战自克。犹兵者能屈人之兵而非战也。)善战者不败(计算已定而后战,故不败),善败者不乱谓着数涣散而无统也,善败者能于败后取胜,故不乱。)夫棋始以正合,终以奇胜。(起下文而言。)必也,四顾其地,牢不可破,方可出人不意,掩人不备。(布置缜密,四顾无虞,然后可以袭其懈怠,击其空虚。此所谓始以正合,终以奇胜也。兵法曰:“践墨随敌,以事。”注:“言我常须践履规矩,深制,随敌人之形,若有可乘之形,则出而也。其此之意欤?”)凡敌无事而自补者,有侵袭之意也。(犹兵法所谓“辞卑而益备者进”之意。知乎此,当求己之弊也。)弃小而不就者,有图大之心也。(犹兵法所谓“弃饮食而去者,勿食”之意。知乎此,则勿受所弃也。)随手而下者,无谋之人也。不思而应者,取败之道之篇。)
虚者,又有以虚而虚彼之实者。盖皆不知虚实之用也。《孙夫弈棋,绪多则势分,势分则难救(绪多无统故势分,势分无援故难救。《审局篇》曰:“围棋布势,务相接连。其此之谓欤?)投棋勿,则使彼实而我虚。虚则易攻,实则难破。临时变通,宜勿执一。《传》曰:“见可而进,知难而退。”(,近也。言棋无事不宜之。其于攻杀击刺之间有所当者,又当审其进退,不可执一。)自知篇第六(夫棋之用心,与治事同一理。人惟不自知,夫智者见于未萌,愚者暗于成事。(棋之成败,先有其机。惟智者常察于机未萌之先,而愚者常昏于机已萌之后。)故知己之害而图彼之利者,胜。(知图彼之利,而不知己之害,如所谓徇利以忘身者,是也。)知可以战不可以战者,胜。(可战则战,不可战则已。如此则战无不胜矣。)识众寡之用者,胜。(先知彼我强弱,后用进退之法。如伐荆,知荆势强,曰“兵非六十万不可”是也。)以虞待不虞者,胜。(虞,预备也。自布己势,常有待敌之备,因伺敌人有可乘之便,然后举而攻之。《孙子》谓“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是也。)以逸待劳者,胜。(我势实,彼势虚,实者待敌而取胜,故逸。虚者汲汲以求生,故劳。)不战而屈人者,胜。(善棋者屈人之棋而非战也。如 “自知者审局篇第七(棋者,于一枰之上,常能四顾其地,存其心,度其势;思惟我路较彼多少,我势较彼强弱;何者当先,何者当后;何者虚而欠补,何者守而勿失;何者可赢三路,何者可赢五路,我则舍三而取五;何者着而得先,何者着而失先,我则舍失而取得。须戒弱而不伏,躁而求胜,贪而多得。成功一路而已。如此审局,可谓天下之至精者矣。故篇终曰“能审局者则多胜。”岂虚语哉!)夫弈棋布势,务相接连。自始至终, 着求先。(求先二字,棋家之大要。法曰:“宁输数子,勿失一先。”甚言先之不可失也。今有人于棋中失一先,视之如等闲者,盖不知古人有争半先而决胜负者也。从事于此,执守勿失,其胜人为不难矣。)临局高争,雌雄未决,毫厘不可以差焉。(交争,交战也。雌雄未决,谓不知孰胜孰负也。当此之时,毫厘之差,千里之谬,不可以不审也。)已赢,专精求生。已弱,锐意侵绰。(已赢,必无不胜之理,故精意求生以守之。犹兵法所谓“卒善而养之,是谓胜敌而益强”也。虽弱,必求可胜之道,故坚意侵绰以进之。犹兵法所谓“不得已则斗”也。)沿边而走,虽得其生者,败。(纵得穷活,大势已失,故败。)弱而不伏者,愈屈。(以弱遇强,则当守而勿战。苟弱而不伏,如螳臂拒轮,未有不齑粉矣躁而求胜者胜则可,求胜则不可。求胜且不可,况躁而求胜者乎?)两势相违,先蹙其外。(蹙。杀也。外,敌子之外空者也。其内空较着则输矣。)势孤援寡,则勿走。(援,引也。势既孤,又无子可援,若强行妄走,不惟于己无益,而彼势益强矣。)机危阵溃,则勿下。是故棋有不走之走,不下之下。(如欲走棋,因攻彼棋而走我棋,虽似不走,其实走也。下,即下子也。如欲下一着补虚,因侵他虚而我虚自实,虽似不补,而其实补也。)误人者多方,成功者一路而已。能审局者多胜《易 曰:“穷则变,变通,通则久。度情篇第八(其情,则胜败之兆可知矣。人生而静,其情难见;感物而动,然后可辨。推之于棋,胜败可得而先验。(人禀天地之气以生,而理亦赋焉。其静也,寂然不动,故未发之情为难见。其动也,感而遂通’故已发之情为可辨。推之事物,莫不皆然,而况于棋乎 持重而廉者多得,轻易而贪者多丧。(持重,不轻易也。廉,不贪也。犹《传》所谓“循理以求利,自无不利;徇欲以求利,利未得而害已随之”之意。自此以下,皆言其情之可辨也。)不争而自保者多胜;务杀而不顾者多败。(不争而自保,谓不与彼争而自保其。务杀,不争之反也。不顾,自保之反也。胜败之道,盖于是焉求之?)因败而思者,其势进;战胜而骄者,其势退。(因败而思,则求胜之心切,心切则思深,思深则势进。战胜而骄,则得胜之气满,气满则忘思,忘思则势退。)求己弊不求人之弊者,益;攻其敌而不知敌之攻己者,损。(不求己弊,敌且攻己,求敌弊以攻敌哉?《孙子》曰:“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即此意也。)目凝一周者,其思周;心役他事者,其虑散。(凝,聚也。思,意思也。周,周遍也。心役他事,谓心为他事所役。虑,思虑也。虑散,谓其心虑他事,不专在棋也。《》曰:“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及之矣。”此之谓欤?)行远而正者吉,机浅而诈者凶。(行远,故人不测;机浅,则人易窥。机行贵乎正,不可诈。正则吉,诈则凶。)能畏敌者强,谓人其己若者亡。(畏,有所畏而不敢轻也。谓人莫己若者,自足也。自足则轻敌。或曰:知人有余而我不足,是敬畏之心存,故强。谓我有余而人不足,则骄肆之心生,故亡。)意旁通者高,心执一者卑。(旁通,所充者广也。执一,知此而不知彼也。)语默有常,便敌难量。动斜正篇第九(棋之为艺虽小,而有正道存焉。或有以棋为务诡行者,盖不深知于棋者也。此斜正之篇,有不容不辨焉。)(或人以棋为诡道,问于。)予曰:不然。: 《易》不云乎?师出以法,不善则凶。”)兵本不尚诈,谋言诡行者,乃战国 。(王者仁义之师,盖欲禁乱除暴,而战国自为是说,而流于诈耳。)棋虽小道,实与兵合。故棋之品甚繁,而弈之者不一。(兵有者,有战国之兵。棋有上品之棋,有下品之棋。)得品之下者,举无思虑,动则变诈。或用手以影其势,或发言以泄其机。(此下品之棋,如战国之用兵以诈也。)得品之上者,则异于是。皆沉思而远虑,因形而用权。神游局内,意在子先。图胜于无朕,灭行于未然。岂假言辞喋喋,手势翩翩者哉?(《传》曰:凡棋有益之而损者,有损之而益者。(益之而损,如我所与者小,而所得者大;彼所得者小,而所失者大。损之而益,如彼势已弱,因我贪战而快彼之心。或曰:益之而损,如损金间楚也。损之而益,犹所谓“间所以能成(我势实,彼势虚,侵而有利。彼势实,我势虚,侵而有害。)有宣左投者,有宣右投者。(投,下子也。左投、右投,皆当因时制宜。或有宜左而右,宜右而左者,必败。犹 大处当先着,小处当后着。又曰:得便宜处宜先着,施行未成处宜后着。)有紧者,有慢行者。 从高而压之所不出,逢冲多有此着。紧之有力也。行,接先所下子而进一步。慢行,谓不可速进也。或曰:当紧则紧,不当紧则慢行,亦通。)粘子勿前,弃子思后。(勿前,未详。勿字疑有误。或曰:粘子勿忘前所发之意,弃子必思后所思之由,未知其说然否。)有始近而终远者,(夫棋有意在远,而就近以成之者。如“千层宝阁”之意也。)有始少而终多者。(无先见之智,见小不弃,遂成大败“二士入桃源”势之意也。欲强外先攻内,欲实东先击西。(攻内而外自强,击西而东自实。)路虚而无眼,则先觑。(若棋固无眼,可觑必先觑之,勿为彼所先,则我无活。)无害于他棋,则做劫。(劫,谓两虎口相向而扑。成劫若无约束,则彼此相提不已,故必于可劫处,间下一着,方可复提。以劫多者为胜。其白做劫者,劫因我做,必审于我棋无害方可饶路则宜疏疏,远则疏张也。饶棋与敌手格局不同,布置疏远,彼乃不测。受路则勿战。智谋不同,宜守不宜战,战必不胜。犹《》言“兵上下无战之意。择地而侵,无碍而进。可侵则侵,可进则进。此皆棋家之幽微也,不可不知也。易曰:“非天下之至精,其孰能与于此。”幽,幽隐莫测。微,微妙难见。《易 名数篇第十一(名者,实之宾。有其实,则有其名。即其名而求其实,则棋意可知矣。此篇虽为初学入路,然而选于高妙者,必由此而进焉。凡三十二名。)夫弈棋者,凡下一子,皆有定名。棋之形势、死生、存亡,因名而可见。(名,即下所分之名也。)有冲,(望关有子,从关中直出曰冲。)有斡,(虚探入他曰斡。如“仙老炼丹势”之二三,“养虎势”之九三二着是也。)有绰,斜尖压所敌之子曰绰。谓如与彼并行,于头上斜尖一着,压之不使之进是也。又于局边用头侵之,亦谓之绰。)有约,(因彼侵我而当之曰约,俗谓之当。)有飞,(斜行曰飞,拆一曰小斜飞,拆二曰大斜飞。)有关,(两子相对,中空一路曰关。关有单关、双关。单关可破,双关不可破。俗云:双关似铁牢。)有劄,(如围他棋,外有空着从而促之谓之劄。)有粘,遇多粘,不粘则有提。)有顶,(顶,和滑于头上压一着,使屈而不伸。或有因顶而曲行者,亦有因顶而不能出者,又有因顶而边斡者,皆顶使之然也。)位,以禁他子,曰门。此一着象门中之也,故以门名。) (注见上)。行,见前注 (因彼行而我兜之,曰捺。捺 行而出,则捺之是也。)有立,(临边接先所下子,直下一 日立。又而冷立之着,如“破竹势”去四二冷立之着是。子做活,亦曰点。又有透点,注见第十三篇。)有聚 (聚,数子群聚在内也 聚有聚三、聚四、聚五、花六,亦曰花沿边行为敌子所压,间一着跳 曰跳。)有夹(二子 拶也。如翻扑他虚眼,随后之,其名曰拶(注见前章紧下。)有刺,(于可透点处,促他一着曰刺。 一二着,刺之意可见有勒勒,犹赶意。赶,只顺赶之而 倒勒西来;杀在左去,倒勒右来之意。)有扑,(于虎口中纵与之一子,然后取之,曰扑。犹兵法所谓“与之敌必取”之意也。)有征,(步步赶杀曰征。俗谓之纽。)有劫,(先投子曰抛劫,后应子曰打有持,(持,持守也。谓两势相围,持守而不敢动也。)有杀,(围一子曰杀。或五子围二子,六子围之类,皆谓之杀有松松,宽纵不之意。棋中松意多妙有围棋之人,意在可周。临局变化,远近,吾不得而知也。用倖取胜,难逃此名。《传》曰:“必也,正名乎棋!之答问为政之辞。断章取义,观者不以辞害意可也。)品格篇第十二(此篇言棋有九品,皆能入格,故以品格名篇。盖人之气禀不齐,而趋向亦异,故于棋有自然而然者,有用智而致其然者。自然而然,今未之见也。苟有能用智而穷其妙者,亦可谓之善弈者矣。)(神游局内,妙而不可知,故曰入神。)二曰坐照,(不劳神思而不意灼然在目,故曰坐照。)三曰具体,(人名有长,未免一偏,能兼众人之长,故曰具体。如遇战则战胜,取势则势高,攻则攻,守则守是也。)四曰通幽,(通,有研穷精究之功;幽,有玄远深奥之妙。盖其心虚灵洞彻,能深知其意而造于妙也,故曰通幽。)五曰用智,(智,知也。未至于神,未能灼见棋意,而其妙着不能深知,故必用智深算而入于妙。)六曰小巧,(虽不能大有布置,而各有巧妙胜人七曰斗力,此野战棋也八曰若愚,观其布置虽如愚,然而实,其势不可犯。所谓“始如,敌人,后如脱兔,敌不敢拒”是也。)九曰守拙,(凡棋有巧者,勿与之斗巧,但守我之拙,彼巧无所施,此之谓守拙。)九品之外不可胜计,未能入格,今不复云。《传》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入神、坐照、具体如生而知之之棋也;通幽、用智、小巧如学而知之之棋也;斗力、若愚、守拙如困而学之之棋也。三者虽不同,及其成功则一而已。)杂说篇第十三(前既序述多篇,其所载有未备者,于是又摭其余意,著为杂说一篇,所以备其所未足之意,而并终其论焉。)夫棋边不如角,角不如腹。(前章既曰“高者在腹,下者在边,中者占角。”至此又曰:“边不如角,角不如腹。”而申言者,盖强弱之势,乃胜败所系,不可不深省也。)约轻于捺,捺轻于 。(捺,棋欲横行而出,则捺之。约,则而,故而轻。中出者高压之用力大,故又重于捺。三字之义虽同,而其用有轻重之差。)(打,犹断也。情伪,即虚实也。棋有虚打实打。如他棋有一尖相连,尖左我有子,尖右可实打之。若尖左我空着,先于尖右冷下一着,曰虚打也。观“三生势”之平四二虚打之着,则可见矣。逢绰多约,逢绰多约,少有不约者。遇拶多粘。(遇拶多粘,少有不粘者。)大眼可赢小眼,(如聚三、聚四,聚五、,下至一路,皆眼也。而以聚五为小眼,聚五以聚四为小眼,聚四以聚三为小眼,一路以聚三、聚四、聚五、为大眼。若两势相围而较着数,则大眼可赢也。)斜行不如正行。(斜行则势虚,正行则势实。虚则易攻,实则难破。亦有所当斜行处,又不可泥于此,旧注以行为行曰胡孟切者非。)两关对直则先觑,(曰,“彼此有关则先觑,觑则张力而后活。”)(曰:“凡遇征棋,先观前路有无敌之子相碍。”)行未成,不可先动 (行未成而先动,则机露。《易》曰:“机事不密则害成。”)角盘曲四,局终乃亡。(盘,非棋盘之盘。乃三十二名中“有盘”之盘。角盘曲四,言四子曲盘其角也。虽可以劫活,然局终无劫可打,所以亡。)直四板六,皆是活棋,花聚透点,多无生路。(直空四路或直围四子,曰直四。板六,两三相排也。花聚、聚四、聚五、聚六也。透点,如板六、直四,外粘不实,为敌所刺,而透中点也。)十字不可先纽,(方罫之间,黑白两尖相交曰纽。十字先纽,必势虽小纽亦可势子在心勿打角图 心腹中一路也势子在心,盖饶棋也。角图,如大角图、小角图、平角等势皆是也。有势子在心,打角图则彼势强。)弈不欲数,数则怠,怠则不精。弈不欲疏,疏则忘,忘则多失。(言棋不可终日下,不可久而不下。)胜不言,败不语。(自言曰言,答人日)廉让者君子也 起忿怒之色者,小人也。(廉,不贪也。让,谦逊也。而有忿怒之色。)高者无亢,卑者无怯。(高者亢,骄,骄则必亡。卑者怯,怯则懦,懦则必困。)气和而韵舒者,喜其将胜也。心动而色变者,忧其将败也。(此所谓“有诸中必形诸外”也。)赧于易,耻莫耻于盗。(赧,愧色也。易,悔子也。盗,偷子也。)妙莫妙于用松,昏莫昏于复劫。(妙,棋妙;昏,人昏。松,宽纵不之意。复劫,反复打劫也。松虽宽纵而意深,此棋所以妙。劫多反复而意少,此人所以昏也。)凡棋直行三则改,(曰:“自古国手直行,多是斜飞、单关,少背直行四子者。若压敌子沿边而走者,虽多亦许。)方聚四则非。(曰:胜而路多,名曰赢局;败而无路,名曰输筹。(谓“白黑两棋非满局,路各有多者为赢。”其说非也。)停路为俗曰停局是也。)打筹不得过三,(古者礼成干三,故揖必三揖,让必三让。而棋下筹,亦必以三局为节。)(淘,澄汰也。局终数过棋子,欲知多寡,而分胜负,谓之淘子。自输一子至三五十子,皆谓之输,故曰不限其数。)劫有金井、辘轳,(三劫齐打曰金井,
休之势,有交递之图。弈棋者不可不知也。(之势金井劫是也,交递之图辘轳劫是也。)凡棋有敌手,有半先,有先两,有桃花五,有北斗七。(敌手,两家不相强弱,饶弱者两局先也中饶也。桃花五,两局中饶五子也。北斗七,两局中饶七子也。桃花五,取桃花五出之义。北斗七,取北斗杓三之义也。)夫棋者有无之相生,(有中生无,无中生有,有通神入妙之意,而人少可及矣。)远近之相成(或意在远先就近,以成之。或意在近先就远,以成之。)强弱之相形、利害之相倾,不可不察也。(我强则彼弱,此利则彼害 势之必《易》曰“: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安,危之反也。。泰,放肆也。骄,矜也。君子戒谨,无放肆之 品高而怠其志,怠即将卑。毋谓势大而骄其心,骄即将羸。无谓行长而泄其机,泄即将疲。无谓局盛而忘其败,忘即 自宋善弈显名天下者,昔年待诏老列宗,今日、,以至、孙侊、、,人人皆能诵此十三篇,体其常而生其变也。古人谓犹盘中走丸,横斜曲直,系于临时,不可尽知。而必可知者是丸不能出于盘也。书传上说:“吃饱了,整天无处用心思,不是还有博弈之类的游戏吗?” 说:“世上有围棋这种游戏,有人说属于兵法一类。高手开始远远地稀疏地摆开棋子,布置势以围地,因而获得符合棋理的胜利。中级棋手则必定要互相扭断厮杀、争夺局部便宜和利益。所以胜负不明,要等到局终数子胜负,下等棋手则守住边角,奔走于方寸之地,以求在一块小地方成活。”自春秋时代以来,每一朝代都有这样的棋手,所以围棋的道理,向来受到重视。现在选取胜败的要则,分成十三篇,有跟兵法相合的也附在其中。第一 万物的数目都是从一开始的。棋局的路数共有三百六十零一,一就是派生数字的根本,据于而向四方推演,三百六十用来象征一年的天数。分成四角,象征四季、每角九十路,象征每季的天数,棋盘共七十二路,象征一年的节候(注:古时五日为一候)。棋子三百六十个,黑白各半,象征阴阳。棋盘的线道称为枰、线道之间的叫罫。棋盘方形如地而静,棋子圆形象天而动。从古至今,下棋的人从未下出重复的棋局,正如经传所说:“日日新。”所以,下棋应该用意深而思虑精。以探求胜败的原因,便可以达到前人未达到的境界。第二 计端的着法制对方。因而计谋是在心中谋定的,而在盘上体现出来,战未交锋就算到自己胜利的,那是由于计算周密。经过计算而未能取胜的是因为算得不周全。战斗结束还不知胜负的那是因为没有算计。兵法上说,“多算胜,少算不胜,更何况没有计算呢?”由计算这点来看,就可以分出胜负第三 权所谓权舆就是下棋布局一定要遵守纲要格式,先在四角“四 ”路分别摆上“势子”,然后大飞守角,立二可以拆三,立三可以拆四,跟势子相呼应的可以拆五。近不必靠得太紧,远不必分得太开。这些都是古人的理论,后世学者的规范。放弃这些理论而另辟蹊径,结果如何则不得而知。《诗经》说:“谁不能有个好开端呢,但很少有坚持始终的。”第四 合围棋的法则,贵在严谨。高手意在中腹,低手控制边地,中等棋手占守四角,棋手常常如是。棋法说:宁可送给对方一个子也不要失掉一个先手。但要注意,有的先手生出后手,有的后手可以生出先手。左方,就要注意观察右方,后面,就要留心看到前面。对方两块活棋,不必把它们切断,自己的两块活棋,不必通连,广阔不可过于疏远,靠近不可过于局促。与其贪恋残子去做活,不如舍弃它们来换取外势。与其无效果地勉强行棋,不如趁机自补缺陷。在敌方子多势强而我方子少势弱的情况下,一定先设法活棋;在我方子多,敌方势孤时,则务必扩展其势。战胜对手的不在于局部争夺;布阵的,可以不搏杀而取胜。 的不至于失败,收拾残局的,不会慌乱。下棋总是以正常合理的着法开始,而后以奇妙的着法夺取最其不意,攻其不备。大凡未遭敌方就自补缺陷的,多是有侵袭对方之意,舍弃小棋不管的,定有大棋的用心。随手落子是无谋之人,不加思索而应子的是取败之道。《诗经》上说:谨慎,如同深谷。第五 虚大凡下棋头绪过多,就会分散,分散,就难互相救援。落子不要过于近对方,近会使敌方坚实而我方虚弱。虚弱就容易受到,坚实则难以击破。当然,这要随机应变,不可拘泥于法。书传上说:“看到能前进就进,觉得有就退一步。”第六 自聪明的人能够预见到未萌芽的事物,愚昧的人对于既成事实也不明了。因此,能深知己方弊病再去图谋对方利益的人能够取胜。察知能够还是不能的条件的人,可以取胜;能够认识到子力的多和少的不同作用的就能取胜;以周密的思考和准备对付缺乏准备和考虑不周的对手就能取胜;以逸待劳的就能取胜;不必激战便能使对方受挫的人就能取。第七 审手。对局交战,胜负未分,丝毫不能出差错。已经领先,就要集中精力做活; ,就要努力侵袭对方。沿着边线走棋(注一般指二路边)即使做活了,也要失败。力量对比弱的而不退守,将败得更惨;急躁求胜的,大多要失败。两块棋对杀,要先紧外气;得不到的孤棋,就不要勉强去走。因此,一局棋中,有不该逃的逃法,有不该下的下法,造成输棋的多种多样,而赢棋只要多一路即可。审局者,多胜。《易经》上说:“前进的道路已尽,就要改变方向,改变以后又能畅通了。如能畅通就能持久。”第八 度一个人安安静静,那么,很难看出他的情感,当他感触于外物而冲动时,就可辨认他的感情了。由此推想到下棋,胜败也可以预测,棋法说:稳重而不贪心的,往往多得,轻率而贪婪的反而多失。不忙于而自保的,多胜,一味攻杀而不顾利害的多败。因劣势而深思的,棋势会转好;处于优势而骄傲的,棋势也会变坏。注意发现自己棋的毛病而不指望别人出错的,才能得益;只知敌人而不知敌人自己的会受损失。注意力集中在棋局上的,思考就周密,心里想着其他事情的,思考就不会周到,算得深而又按照棋理行棋的,就吉利,目光短浅而存心的,必然凶险。能重视敌方的就强,认为别人不如自己的就会失败。思路广阔的,高明,只看到局部、思路单一的,低劣。缄默不语,神态安详,使敌人难以捉摸;情绪波动,举止无节制则招人讨厌。《诗经》说:“别人的心思,我要设身处地去揣 第九 斜有人说:“围棋专门讲求变诈,还以劫、杀为名,岂不是诡诈之道吗要遵循规则,违背正道善恶者是的。”用兵本来不推崇诈谋,言行诡诈是战国时家的理论。围棋虽是小技艺,其实却与兵法相合。因此,棋的品级也有多种,下棋的人更不相同。棋品低下的,并不深谋远虑,举动多用诈谋,或用手势遮掩棋势,或用言语暗示自己的意图以迷惑对方。棋品高尚的就不是这样,大都深谋远虑,根据而加以变化,全神贯注于棋局之内,谋划于落子之前。在尚未成形时就策划胜算,消灭祸患于未然,哪里用得着凭借喋喋的言辞和种种手势呢?古书上说:“遵循正道不用诡计”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第十 洞下棋时有些棋好象获益反而受损,又有些棋好象受损反而受益。有些棋侵袭对方而获利,有些棋侵袭对方而受害。有宜向左投子的,有宜向右投子的,有该先走的,有宜后行的,有该紧压的,有应慢行的。粘接残子不要太急,舍弃残子要想到结果。有开始在近处落子而生效于远方的。有开始看似不大的棋而后变大的。要加强外势就要先里面对方的棋。要加强东面则先西面。如果棋虚而无眼则能觑必先觑。对其他棋没有损害就可以做劫。让子棋白棋配置要疏阔,而黑方则不宜挑起激战。侵消敌阵要选择落点;不受妨碍才能前进。这都是棋家深奥微妙的道理,不可不知道。第十一 名下围棋,每下一子都有固定的术语,棋的形势,死活存亡,都可以从名称中看出来。有冲、斡、绰、约、飞、关、劄、粘、顶、尖、觑、门、打、断、行、捺、立、点、聚、跷、夹,拶、。围棋的下子术语共有三十二种,但下棋的人使用起来变化万千。对局中的变化,远近,我就无法知道了。我们希望取胜,都离不开这些术语。经传上说:“一定要辨正名分。”说的就是围棋吧!第十二 品围棋的品级有九种,一叫入神(着法神奇常人尚难理解),二叫坐照(洞悉全局),三叫具体(兼备众长),四叫通幽(了解对方意图),五叫用智(精于计算),六叫小巧(熟悉筋形,时有妙手),七叫斗力(长于搏杀),八叫若愚(棋形厚实),九叫守拙(懂得防守)。这九种之外还有许多,无法统计,都是不能及格的,就不列举了。经传上说:“生下来就知道道理的是上等;学习后知道的是中等,遇第十三 杂棋盘上边地不如角地,角地不如腹地。约比捺轻,捺又比轻。夹有虚夹、实夹。打有真打、假打。遇到扳大都要挡,碰到打一般要粘。大眼吃小眼。斜走不如直走。两方单关相对要抢先刺,前方有对手的子就不能征。准备未就绪,不要先动手。盘角曲四,局终棋亡。直四和板六都是活棋,梅花五中心被点就是死棋。十字不能先扭,有对方的中心势子,就不要用打角图的着法。对局不可连续多下,多下就会倦怠,倦怠就不能走得精妙;对局也不能间隔太长,隔得太长就会遗忘,遗忘生疏则容易失败。胜了不要自矜,败了不要责人。发扬谦让风格的是君子,粗脖的是小人。水平高的不要趾高气扬,水平低的不要胆怯手软。心平气和、神态定是欣喜即将胜利;心忧色变的定是担心将成败局。羞愧莫过于悔棋,可耻莫过于偷子。妙棋莫过于宽纵轻灵;发昏莫过于反复打劫。凡行棋直走之着,就应改变,走成方块聚四形状就是恶手。比对方占的路数多叫做赢棋,得不到应有的路数叫做输筹。双方各胜一局称为溢,两方得路相等叫做芇(和局)。劫有金井劫(同时生出三劫),有辘劫(连环劫),(一局让先一局两子),有桃花五(子),有北斗七(一局让、一局让四子)下棋时,有棋与无棋,远与近,强与弱,利与害都是相互比较而言的,这不可不知。因此,平安时不可松懈,活棋不可骄怠。安定时松懈则,活棋骄怠也可能败亡。《易经》上说:“君子居安思危,生不忘死。”原 问弈之原于或人,或人曰:“尧教征,作为是,信固有其道焉。”皮子曰:“夫弈之为艺也,彼谋既失,我谋先之,我智既亏,乘之,害也。欲利其内,必先攻外,欲取其远,必先攻近,诈也。胜之势,不城池而金汤焉;负之势,不兵甲而奔北焉。胜不让负,负不让胜,争也。存此免彼,存彼免此,如之合纵,之,伪也。若然者,不害则 不诈则亡,不争则失,不伪则是弈必然也。虽弈秋荐出,必用吾言焉。盖尝论之:棋之为用,初间之事。始出于巴邛之 之墓,继出于石室又见于商山,乃仙家乐道养性之具也。造端托始于战国之时,若、鬼谷、、庞涓各之法显名当时,是其模范想象而棋,以敷其义。故兵法十三篇,棋经亦十三篇,其战斗场阵之旨,不少差殊。况棋之布置,如兵之先阵而待敌也。棋之侵凌,如兵之强弱未分,形势鼎峙也。棋之用战,如兵之封疆端重,而全形胜也。棋之取舍,如兵之转战之后,取舍不明,患将及也。夫权舆、合战,虚实、自知、审局、度情,或奇或正,皆体其常而生其变也。至若有无相生,远近相成,强弱相形,利害相倾,非精于战斗者,又岂能纤细以备其情哉!以是而观,此诚战国之诸君子,取仙家消磨岁月之物,而与夫战阵之义也。讵不然欤?” 少,后改袭美。著名诗人,亦善为文。著有《皮子“盖尝论之:之有仁、义、礼、智、信,性也,如生者必能用手足任耳目者矣。岂区区出其纤谋少智,以著其术用,争胜负哉!尧之世三苗,以尧之仁,苗之慢,尧兵而之,犹罗人杀鸺鹠,人烹鲲鯆者。然尧不忍加兵以命舜,舜不忍伐而敷之,然后有苗格焉。以有苗之慢,尚不加兵,岂能以害诈之心,争伪之智,用为战法,教其子以伐国哉!则弈之始作,必起自战国,有害诈争伪之道,当者流之作矣。岂曰尧哉 岂曰尧哉②棋之为用句:《梨轩漫衍》:“围棋初间之事,其始出于巴邛之桔,周之墓,继出于石室,又见于商山,三斗盎,剖开有二叟对弈。”、鬼谷、庞涓:战国时军事家弈 北方之人谓棋为弈。局必方正,象地则也;道必正直,神象既陈,行之在人,盖王政也 。或虚设预置,以自卫护,盖象庖牺网罟之制 堤防周起障塞漏决有似夏后 之势。一孔有阙,颓坏不振,有似瓠子 汛滥之败。作伏设诈,突围横行,田单之奇。要危相劫,割地取赏,苏张
之德。逡巡儒行,保角古今略备。专著作者班(公 (今陕西省咸阳市人,史学家,著有《汉书》。《弈旨》最早系辞》上:“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四象原指天地两仪所生四时之象。四季代序,如何治理在于人,这是的原则。这里是说围棋也有四象:局、道、子和下法,如何下好就看弈者了,这也是的原则。
⑤瓠子:汉代在今境内的一条河堤名称,曾因一孔有缺漏而致使大堤。田单:战国时齐国大将,曾出奇兵,用火牛阵打败燕军,收复七十余城。周文:指周文王,天下三分之二诸侯归附周文王,文王尚不肯起兵伐商纣王。缪公:即秦穆公,秦军被晋军大败而能养精蓄锐,终于打败晋国。 略观围棋,法于用兵。三尺之局,为战斗场,陈聚士度卒,两敌相当。怯者无功贪者先亡。常据四道,守用依傍缘边遮列,往往相望。离离马目,连连雁行,踔间置,度错,更相度越,守规不固,为所唐突。深入贪地,杀亡士卒狂攘相救,先后并没计功相除,以时早讫事留变生,舍棋欲疾①马融:(公元年)汉扶风茂陵人。字季长。东汉著名的经学家
韵 句④踔度:踔,腾跃,指跳一类的着法。度,渡。 余有一路居恍,正是金液还丹数一子行,一子当,无为 隐在战征乡。金土时热神归烈,婴儿 又使入。水火劫,南北战,对西施工人不见。洞玄空造化,谁知局前生死变。人弃处,我须攻,始见阳阴返复中。真铅真藏龙窟,返命丹砂隐帝宫。分明认取长生路,莫将南北配西东。①吕公:未详。《悟棋歌》是作者观围棋而对于道家的学说、炼丹术有所领悟所做,其内容难解。②金液还丹:道家认为用丹砂(珠砂)炼成水银,水银又炼成丹砂,转数愈多炼成的丹药效能愈高。九转丹再炼化 徐宗彦述其图云:元佑九 正月十日,济阳 王君王珏、邺郡 敏之侁,相遇于彭城之市楼。熙然谈笑而相谓曰:“侵窗气清,埋簷雪白,可乘一时之兴,共筹四子之枰。众欲之乎?”咸称其乐。兹四子者,盖往者之所莫及而来者之所未局展未几,天台老人翩然来观。置酒于坐隅,且饮且战,神合意闲,更相应变。局结而胜负几均矣。观者莫不竦身而加叹焉。宗彦因索笔以录其事于局图尔。四仙图谓四人围棋,取其名也。一人名为一朋、元佑九年正月十日、王珏、杨中和、孙侁共棋一局。中和、珏用黑,仲甫、侁用白。黑受先。各一百二十五着,白胜一路。①四仙子图序:本篇是关于我国下联棋的最早记载。记载了北宋时期国手等四人下联棋的经过。这局棋的棋③元佑九年:公元年。《棋诀》〔宋〕刘仲甫盖布置棋之先务,如兵之先阵而待敌也。意在疏密得中,形势不屈,远近足以相援,先后可以相符。近势子,有拆三、四之着,势虽大而易攻。至于尖飞之类,力虽牢而路促。拆二之意,得其中也。若入他境,或于六三、三六下子,谓此有三用,四二斜飞人角,九三拆二归边,六五单关入腹。及九三、十三之着,思不执一,进退合宜。诀曰:“远棋者不困在此,使困在彼,壮在己势,赢在人势,此乃为格。夫棋路无必成,子无必杀,乘机智变,不可预图。且布置已定,则强弱未分,形势鼎峙,然后侵凌之法得以行乎其袭者,近角 侵袭若行,则彼路不得不促;拥渐急,则彼势不得不赢俟乎忿而先动,则视敌而索其情,观动而制乎变。此之谓善应者也。用战之法,非棋要道也。不得已而用之,则务在守封疆,端重而全形势。封疆善守,则在我者实矣;形势能全,则在我者逸矣。夫以石击虚,以逸待劳,则攻必破,战取舍者,棋之大计。转战之后,孤棋隔绝,取舍不明,患将及矣。盖施行决胜谓之取,弃子取势谓之舍。若内足以预奇谋,外足以隆形势,纵之则,守之则莫攻,如是之棋,虽少可取而保之。若内无所图,外无所援,出之则愈穷,益彼之势;守之则愈困,而徒壮彼之威,如是之棋,虽多可舍而委之。棋者意同于用兵,故叙此四篇,粗合法。古人所谓:“怯敌则运计乘虚,沉谋默战于方寸之间,解难排纷于顷刻之际。动静迭居,莫测奇正。不以犹豫而害成功,不以布局是下棋首先要做的事,就好象用兵打仗先要布阵才能迎敌一样。布局的要旨是使着子疏密适中,构成对己主动有利的阵势,使棋子远近能够相援,前后能够呼应。假如进入敌方范围,或者在“六三”、“三六”路下子,或者在“九落子距离近也不能太局促,局促了形势上就。”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下棋的人使困境不在己方而在对方,使自己的棋势壮大而对方形势,这才是标准。下棋不一定硬把某处的空围成,也不一定硬吃对方某些子,要随化,不能只认定事先想好的一条路。等双方布局已定,强弱尚未分明,形势相持时,才能使用侵凌的方法,一定要使侵人对方范围的棋子同己方的棋子能够呼应救援,彼此相连。要从多方面来挤压迫,要采取迂回侵袭。侵袭得手,那么对方的实地就缩小,攻逐渐紧急,对方形势就亏损。等到对方急躁动手,就观察敌方用意,随着敌方采取变化控制。这就叫应对的棋手。采用的方法,并非下棋的主要规律。不得已而采用这种方法时,也一定不贪心,谨慎地守住自己的地域,慎重地整个。保守自己的地域,我方就坚实,全局形势能保全,自己行棋就轻松。以实击虚,以逸待劳,便能取舍是下棋的主要方针。几番战斗之后,有些棋子被隔绝孤立,如果不明取舍,就会产生祸患。保全足以决定胜负的棋子,叫做取。弃子换取外势,叫做舍。如果在敌阵内足以生出妙棋,在敌阵外足以壮大形势,放弃它就无法抵御敌方,保住它敌方就无法进攻,象这样的棋,即使子少也应保住。如果在敌阵内没有什么发展,在外部又无救援,逃出会更窘迫,白白地助长对方的大势;保全它会更加,徒然增加对方的,象这样的棋,即使,也应该舍弃。略合乎孙吴兵法。古人所说的:“地对付敌人就要运计谋算计对方的虚弱处,在心里深人地思考,在顷刻之间转危为安。行动和等待交互使用,使敌方莫测高深。不要因犹豫不决而妨碍成功,不要因小利而影响长远打算。”这种道理不是见识短浅的人能知其大概的。“乐”、“射”两卷在这里合为一体。这两卷主要是收集当时多种起手式的变化和下法,可看作是尚未定型的古定式,反映出时代的特点,其中不乏合理的着法,但大多数变化在时代的发展中或者被淘汰,或者经过改进、订正变为定式。总的看来,当时对起手式的研究尚不够深入、水平也不算高,所列图例相当庞杂。正因为起手式大都不是定型着法,在选编、转录和印刷中就更容易出错。此次订正、解说仅选择有代表性的、比较合理的变化。希望能使读者既了解古代一些特殊的着法,也能对实战有所启发,原书这两卷除几幅棋盘路图和一些术语图示外,共有各类起手式及变化图二百一十余图,但是能推敲辨认而有价值的图例也就百图左在“乐”卷的首页,载了这样一张棋盘路图,这是古代的一种记谱方法。这种记谱法把棋盘分为四部分,以平、上、去、入来定名。中间的天心作为四部分的中心。把一个大棋盘分为四个小棋盘来识记、标注。这样便于直接用文字把棋谱记下来。例如黑子下在左下角的星位上四 四星的左一就记“四 的下面托一手则为“三后面的一些注解和眉批就采用这种方法。现在我们要识记这种棋谱颇觉,更不习惯。但在印刷技术较的时代,这种方法却有可取之处。图一 现在分布局、定 大讲究布局,但对角上局部的种种变化还是认真 收集的。本书的乐 射 都可归入起手
现在我们可称作古定先摆座子再下棋的,就是双方先在对角的星位上各放两子后再来较量。所以古定式就是星定式。当然,随着棋艺的发展,一些变化已被淘汰。图二的变化,现代已见不到,但研究一下,对于了解棋的发展还是大有好处的。应该说双方着法都是追求紧凑,不想给对方回旋和喘气的余地,但却有失之偏执之感。至是古棋的定型着法,而现在看来,占黑 位是难以忍受的。但古棋却以此为。事实也是如此,黑 位接, 位一断,展激战,黑方反而显得。黑
图三 是严厉的,白无论怎么应 位将会以劫相争。图中走
之过 应如参考图那从图二和图三的变化可略知当时对棋理的研究还不透,所以思路不够广,总是紧紧盯住扭杀。这一点在此后的所有从有两子可以推断,这是从让子棋局中选出的,我国古代是走,让子棋也是下手执白,与现在正好相反。倒垂帘也叫倒垂莲,就是指图中白这步棋,此处虽然出一例此却演多下法清、图三参考图图 位打、白 位长,黑位接,成转换之形可以满足。强行反被白棋利用,白下法紧凑, 气呵成,至白
图五图五中仍可作为定式之一型供选择运用。但本图
可走位尖 连扳是要点,一直延图六图七的摆法与今不同,看来当时让子首先是强调天元。从棋的内容看,执黑棋的高手下得并不好,相反,作为下手的白方反而下得较好,结果当然是白棋赢。布局中白与黑
常运用此种手筋。是让子棋高手对低手施用的试探手 位虎,白棋就难于腾挪。从黑局情况来分析,这局图八:受五子局面 挂角然后位紧,在当时不仅让子棋是正着,对子棋也常这么 偏于保守,在位补较好。黑打入,白棋在此处吃了亏。白 向还把握不住,黑左下已经坚实,白去住已无意义,所以,应抢占别处大场,从局部说,守角也只能走 位。也是古棋风格,现代人下,黑白都会走在位。选的破大飞角成功的例子。从进程看,白方应对不当,黑轻易破角。至白 不对,应该走 样既保护角,又确保出头,下一手黑棋无法 白棋。黑 不必再去破白坚实而又不大的角空,直接走 位封白棋即
可以考虑硬吃黑 图 图此变的着法比图九合理。认真推敲,则黑 位, 位。黑 黑以下的破角手法相当漂亮,值得借鉴,反过来看, 所形成的守角结构是不完整的。所以,现在很图十 图十 恋战,今人执黑的话,黑会走 这一冲。 少。应该 退一步
图十 图十 应如本图这样在位打,黑长,白再顺调粘住,黑打,白接住,这样白可保持两面出头,黑还要补位断点。
位做眼是放气的手收气正好差一气。进一步研究可以发现黑位白则黑 图十五图十五
图十六:高挂(一黑拆边,白打入,现代也常见,但黑 等白黑先挡角再强行外面,走至 趣的古定式。以现在的眼光看,黑棋还是不便宜。但当时大认为白找不到劫材黑就可以这样硬干。事实上这个劫白棋轻,黑棋重,即使暂时找不到劫材,黑也担惊受怕。另外,白 还可以先在 位打,黑也封不住白棋。经过人们多年研究,黑这步奇手已无人采用,但作为一种思路却常运用到。 图十六
图十七图十八:高挂(三白得实空,黑取外势。但以黑三打一的情况看,黑不能图十八
图十九黑强行取势,结果比上图好。以现在的观点看,也可认为是互不吃亏。图二十:高挂上靠(一这是白棋打入后的又一类古变化, 战法,靠断作为腾挪方法是好的,作为法却不大好,使白棋可以任选出入。本图黑 在征子有利时是很有 图二 图二 高挂上(二作为白棋来说,走位打,即可破黑靠断强战的意
本图白扳正中黑棋下怀,原著者虽未加说明,但从图
黑 外靠,属于奇手一类,古棋喜欢纠缠才产生这类手法,今人注重棋理,除了初学者还会这样下,其他人都不这样下了。但对于者来说,这类变化还应该懂一些,真的走 位靠,很多人可能都不会应。本图的白 如果黑在位挡,白棋就不好下。黑 ,白一打又舒服了,尽是筋,一白在 位虎,轻松入角。白只能先在走 在位虎。 图二十图二十五:隔二高挂(二对付黑的好办法还是本图白扳,黑断,白可在位和 长,黑运用的手筋,取得外势,成为各有所得的局面。图二十六:隔二高挂(三白打,黑不长出,今天看是不可,但当时可认为黑还可下。图中多。
位夹才行 位扳损失 本图和下一图从局部变化中引出手筋,尽管前面的一些走法值得研究,下法未必正确,但几步手筋却值得学习,本图先靠,然后挖打,包打是连贯的手筋。从 开始,白下法紧凑,手筋连一歼黑别白 极妙。如果先在 即走 ,黑既不能 跳,也不能 位跳,只走 位虎。白连续扳打,吃黑“大头鬼”。 图二十九:大飞投角(一本图及以下三变是古定式的又一型。白走 位打入,处 走四路强压比图二十六那样走五路勉强压 扳、黑也扳住,下法有力。图中是弃子的好手法,近代棋中也常见。具体到本图的部,黑 白改变手法,走位打,这是正确的,只是白 接又有问题。白 在 位提即可满足。白在上边求活反而局促,全局受损。图三 图三十图三十一:大飞投角(二白从另一面扳出,结果也是白棋成功,可见黑理的因素,但作为手法是不好的。现在人们对付 位尖。图三十二:大飞投角(五
白一子随时可以活动,如 位打、位打、位立。铁纲势,原书共 图三十三:大飞投角(一铁纲势是指以星位为出发点再拆 纲势的各图都是铁纲而形成的变化 白阵,白尖封,以下白 与上图殊途同归,这种变化现代棋仍可运用。现代下法,黑一般在 图三十五:大飞投角(三黑挖是变着,白一打就上当,黑立下,白两面不好补。黑不在位吃,就在位吃,这是白棋图。白只能位打,黑位打,则白位提。虽也是一种转换,但白棋并无不满。图三十:六大飞投角(四黑棋的下法不高明,首先, 步调太慢,其次,黑 位扳出。当然,以现代眼光看, 位跳为好,但位硬封体现古风图三十七:投角(一 低挂, 位压 用,有了 ,黑无法吃
白 不上图。黑 好手,值得借鉴。走至黑 先手活角,白外势比上图差。下一手黑将先在 后位立。
图三十九:高投(一黑高挂,白走现在看是不好的,当然古棋,目的不为求渡,也不为守空,而是企图以此来引起局部纠纷。本图黑棋的着法正确,至,白虽断下黑三个图四十,高投(二 是的,结果,白毫无所得。可见白 战法是失败的,所以现代见不到这种下法。图四 图四十 高投(三 高挂,黑 托是取实地的下法,就古定式而 稳健图四十二:高投(四
黑棋走位挡下阻渡,结果反而不好,原图虽无解,但走至终止,大概也是认为白棋有利。白不仅角空很多,而且厚实,黑一子完全死掉,而白一子还有,下一手 跳是冷静等待的着法, 跳下阻渡是古风,其 是无理的下法。此处黑子力少,宜从轻处理,一般以走 位或位,黑 位。被白跨断,黑难以应对。对付黑棋 位跳是近代的着法,应该说比占棋的下法更有效。总想断的古棋中却有告诫人们之意,逢断必断的结果常常吃亏。 图四十五:打入(一) 从二路侵分是有趣的设想,边上要渡,中间可出头,现代棋也常用二路侵入的手法。看来还是古棋。黑阻渡,成为战斗的局面,从棋形上看,白棋并无不满之图四十六:打入(二黑换一种阻渡的方法,在位并,结果大概比上图更差,白 位飞出很轻灵,黑两子凝重。图四十七:打入(三) 局阶段。从此图看出古人已悟出此理。黑飞罩,让白棋从二路渡过,无吃棋之意却有取势之图。在贪断恋攻的古代能列出此图是很有见地的。图四十八:势(一为激战势,挂角,黑走 位夹是正着,现代也可这样 位跳普通总是要在 位补一手。从理论上讲,黑棋被位夹击不舒服,但在征子有利时黑棋却可一战。从结 夹击,黑 展开反击。 黑是强手,白 尖不成立,放不出气。图四十九:势(二)前着与上图同,从白开始变化,跳放气,黑稍一放松,白棋就反败为胜。白长是先手,接着飞封,现在白棋有五口气,黑棋只有四口气。黑求变,可白
黑方总结前图失败的教训,收紧白气,使白棋只有四气,因此白棋就无法按上图行事,改走步棋是很好的,黑方水平稍差一点,一定会上当。走 是最容易想到的,但一走就被吃。黑 图五十一:势(四 两扳,放出一气,再利用互不吃亏的结果,以本图变化说, 如 位扑,应该黑棋有利,因为白棋大块棋还可能受牵制。如果白 改位枷,白棋就不会吃亏,这样伸展一路既对 两 白利用两边紧的棋势破黑坚固的边角空,黑走 位是不到但细分倒符右型击”的格言,以白 作呼应,不破左边空,就破右边空。图中黑
位打入,黑无论如何吃不了白棋,至
太俗。这样帮白棋接住 位接,可见黑是不好的。但如从白棋方面考虑,位掖也是渡的手筋,下一手 位渡。这种手法在自身危急时可
直接走位即可入妙势讲的是角上死活变化,运用手法,破眼杀黑,原书共有变。古棋都先摆座子再开始下棋,本图星位无座子,可见是作为死活研究而做出来的图形。白是杀黑角上是难于杀黑的,白侵入角上,黑杀不了白 ,眼位显然 最大限度地扩充眼位,白 点是破眼要 位挤,黑怎么走也只能成“直三”。图中黑 如走 位挡,则白走 位冲,然后走
图五十五:妙势(二 位也只能在边上做出一个眼,白 注意: 位破眼的话,黑
位即成活棋。所以,白下一手一定要
不能活,所以黑
改走杀瞎。
扳就是抵抗的一法,白难以净吃黑棋,白 位接,否则位断黑。看来本图是入五十八:机深势(一机深势是与入妙势类似的课题。正如题名“机深”所示,此图的变化较复杂,不易一眼看透,原书的有些变化也有失严谨。这第一变黑方简单应对,白也就轻取全部黑棋。主要是黑 新花样。黑是先手,变化就多了,两步都是失着。白时黑走位立马上活棋。所以, 只有走位扳才行。应先走位接,等白位扳,黑再走位,尽管不能冲出去,棋也只能这样下。因为此后黑在封,位曲,
虎是最富有变化的应手,白棋需要认真对待,图中白费尽心机,在角上求活,放黑从双位出头,再去总吃,风 位一路渡过,风险不大。按本图变化,下一 位出来,白再行。原书机深势十变,但研究得图六十一:机深势(四 这种手法是很好的。但前面的下法值得研究,例如 图五十 图六古谱把大飞也看成拆二,所以,此变的标题可理解为破斜飞拆二。这种图形在古谱中是常见的,现代棋也偶有所见。本图可看作参考图。从结果看,黑棋显然不行。对付白的打入,黑若强行阻渡,白不仅活到角上,还要断黑。应该说白棋的下法是好的,都是好点。黑位扳,变化比上图复杂,黑很凶,白如直接在位跳,黑就会在位冲断,白很。但白有位先断的好手,有这一断当即解围,等黑位打,黑强行是不行的图图
吃二路子的话,白将的过程,看来是选自实战对局,此后的四变则多半是研究的变化图。从至是古风的布局,其特点是紧对方,以伺机打、白 会抢上边和下边星下的大场,但当时却总要住,然后再走出这样的破连三拆的变化。但本图有缺点,就是设征子是对白有利的,否则,其变化都不能成立。图中黑就是补征子。如征子对黑有利, 在角上补一手,白完
在外面补,则在角上动手,以快一气黑还可如参考图那样在位先刺,白如果粘住,黑
包打,这样图六十 参考图六十八:破连三拆(四 位飞,黑 是非常好的下法,接下去白棋又以弃两子而取外势,与代高手的思路和着法相同。反过来看黑棋却象现代让子棋无疑是正确的,至 ,白似乎占到一角,其实很有 争利。这要看盘上有无劫材。没有劫材时, 破双拆二是讲破大飞加拆二的角空,当时把大飞也归入拆二类。这个图形现时看也很有价值,实战中仍会碰上,当 夹是入角的最简便 立下,白明快,不用活角即可破空。但 位打之利。从这个变化可以看出黑立下不好。应 位图七十一:破双拆二(二总结上图的教训,黑棋在位虎是正确的,空虚的角被对方侵入也是一般分寸,黑棋走成这样定型,从此也安稳了。图七十图七十 并一手, 是好手,白要直接活动一子 施展腾挪手法, 一扳, ,黑凶多吉少。本图接下去的变化主要看外面的子,黑棋既要防止白棋征一子,也要注意白征 子。即使征子都对白不利,白在位打、位压是先手,然后位打,收气,白也相当便宜。看来黑应在位扳 图七十图七十四:破双拆二(五 立、黑 图七十五:破双拆二(六 扳时,黑 断看来很凶,但被白 位挡,反而难 位长,黑也不好。破双拆二的各个变化现在仍有实用价值,所以把六变全部推敲订正出来。其实,这也只是部分变化。以本图为例,对付白 靠最好的应法还是 这样不战屈人。
参考图着想是走位虎,让白位长,位渡。本图黑棋走,初看不好,但仔细一计算,结果还不错,大致也可算作一种定式。图中白是好手。白如走位曲,将成参
参考 白断, 如在二路吃一子,则位打 这个图黑棋下法有问题,所以白棋得利,现代棋黑 守角,黑 实际上是亏的。黑 挡,白位扳,黑走 位团。图中白得寸进尺,黑正好上当。黑 位虎,如参考图,这样黑保住部分角
位团,其结果不会好,从棋形上看是愚形,从效果上看也吃不到白 。白只要简单地走位长即可活角。本图白走 位靠也是一种轻灵的着法。走至
位打,位刺等利用。参考图图八十:破单拆二(五 法已流传至今。但值得注意的是,黑选择这个定式大都是看周围白子力强,以图自保。如在布局之初,被手提一子为去破空,而是因为被。白 正好自投罗网,请黑在 ,这步棋要么走进角要么 图八十二:破单拆二(七) 守角有积极进取之意,但角上空虚。白
是很值得学习的,古人对这种角的研究相当很不中用,此时唯有在 位立下,白 冲,黑位接。白如 位断,黑 长。图中黑 也只能走位。至 成劫,黑负担太重。图八十三:破单拆二( 点,黑 接太委屈,被白 两面得利,而黑棋 图八十四:破单拆二(九
点,黑 并是本形,但白走 位点可以活角。黑冲时,白立好,如随手在 位挡,则黑走 时死掉。从以上几图可以看出白图图八十五:破单拆二(十图
点的效用非常好,同时也与前面几图有相似之处,所以,
成棋图八十六:破拆三(一本图黑 守角这样的着法在古代大概常有人下,所以书中也列入如何破此势的变化,现代棋也会出现这种阵形,但白 点角灵活, 好,黑无计可施。结果黑得到的空还没有白棋多,白破拆三成功。 点角,黑 的,图中 是正着,使黑棋产生两个断点。
接,成后手是不甘心图八十八:破拆三(三黑改为走 位压,则白自然走渡过,打入而又轻松渡过,白棋满意。以现代眼光看,黑选择八十七图还是本图,主要看右边一个白子是强还是弱,如果是弱,黑方就不能按本图下,而要按上图下,以白一子。另外,本图的黑 还是走 了 位,角上的空还没有守住。图八十九:破拆三(四图中黑棋的结构不完整,一般来说
尖顶与 相关联的两手,不补棋就不要去尖顶。因为尖顶把白棋走强,自己却不中用,一旦被白棋打入,一子自然成为恶手。白 打入,黑 压,出于无奈,走哪里也治不了白棋。 位托
位扳都可考虑。本图 点角是灵活转换的手法,至
图九十图九十:破拆三(五 位镇是富有变化的下法,不仅给白棋防守,还留有空隙让白来攻,但白棋真想去攻黑,却多半要吃亏。 是小技巧,如先走 退,黑走 黑在位打,白唯有做劫抵抗,双方本钱都不小,只有看外面的劫材来争胜负。不过,主动权既然在黑,一般来说扭十字是让子棋中的白棋的法宝之一。一般来说扭断 打,
位立冷静的长一手常是最有效的对策,参考图黑看两面都不打,但下一手不是吃 就是吃
参考“御”、“书”、“数”三卷是棋经的精华,也是主体。作者精心收集、整理和创作各种死活题。古棋重视计算和力战,对各种局部变化想得深,算得透,所以,各种巧妙的死活题也应运而生。死活的好手和局部的手筋也是围棋的所在,妙题吸引人们去研究,研究又能创造出的妙题。所以,我国在元代就出现如此众多的玄妙趣题。应该说,死活题所反映的水平显然比前面起手式的水平高出一筹。原书共有 题,传世杰作相当多,大多数死活都具实战意义。当然,其中也有重复、雷同之作 更有因转抄、印刷之误而失题的。此次订正,剔除了那些明显的失题和重复之作,对于那些因个别棋子脱漏、位置不当而的趣题则根据棋形略加订正。最后选出 题。原书各题大都用平、上、去、入记谱法确定坐标,再以文字简单注解,今天看来既不习惯也难看懂,此外注解错误也非个别,因此,在这次订正解说时就不受原解答的约束,尽笔者所能,逐一重新研究,求其正解,研究之中笔者自身也获益非浅,但错误之处恐仍难免。希望读者能首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参阅解说。这样,不仅能提高计算力,培养感觉,而且能发现新的妙手。原书每题都有题名,带有当时的别致,也有一些值得推敲。为保持原貌,题名全部照用,未作改动。第题:游月宫(这是一道趣题,古人精心制作,从左下角的对杀收气开始,然后形成征子,布满全局的子虽不成棋形,但都是有意识地摆出来配合征子的。因为是周游全盘的盘旋征子,在盘上要转好几圈,所以,单凭眼睛看,是要看花眼的,请用棋但最终的结果却要 题解:征
只能立下,以防白 形走位反打,从而形成征子,由于盘上所有的子都是人工造成的,看着能接应黑棋的地方都接应不上,黑棋在棋盘游逛好几圈最后却无门可出。征子过程中并不需要技巧,只要注意该扑的地方先扑,使黑气紧即可。最后转到左上角,成为一气叫吃。第题 题:福禄寿三星献瑞(最强的应手。原题白走位尖、黑无论位接或位接,白都有出逃之法。请看一看白怎样逃?其次再想黑有什么最好的白逃走之法。此题的创作虽有之处,但深入 题:五星聚奎(不行的,因此,要考虑如何利用黑左边两子,求活的思考方法之一就是如何利用对方的弱点。第 第 题解:黑 尖,黑粘,这一来白产生 位靠的 不接如何? 在外面尖补,照顾两面、白 靠,黑有 题参考 题正解 题解:(活正解图:单从角上看,白棋不活, 位立成先手。若破眼,白的, 长。 第题正解 题参考 题参考图误,很可能是传抄、翻印中出了问题。因为本图黑 题:(神奇势)(黑先乍一看,白中间有一眼;上边似乎也有一个眼。但黑左上角一路有一立,可以利用这一立来破眼。次序不能走错,第题:()新蝉脱脱壳又叫脱骨、换骨、倒脱靴,是围棋死活中的巧妙手法,先送给对方吃几子,然后再反吃回来,以达到做活、杀棋的目的,本题是利用脱壳杀棋,但黑棋是否按白棋的路子第 第 题解:黑先杀 不能走错,走对这一步下面就不易走错。白 位打,则黑 位断。白也不能活。但是黑 如单走
位做眼的后路。
这两步棋交换第题 第题正解 第题 题解:(劫(原解)做这个题只要想出 位夹就符合原题含意,想出这一手的人都会看出脱壳的路子。黑 立下,白 关连的手法,最后黑虽吃白四子,但白又吃回黑,白无眼。以, 夹时,黑就要深算,首先要想白为什么送子给吃?然后识破白脱壳技法。这时自然会想出黑活。
第题:()小捷此题很有妙味,地方不大,正解图白棋一共下了四步棋,但每一步棋都值得。黑吃到一个白子已成铁眼,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支撑安装施工规范
- 汽车维修工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试题及答案
- 情绪管理学课程介绍
- 防外破宣传课件
- 生物药剂学试题及答案
- 自古至今的文学名句赏析试题及答案
- 2024年CPBA考试的自我评估试题及答案
- 停电检修培训
- 2024美容师考试笔试与面试的应对策略及答案
- 小众智商测试题及答案
- deepseek的使用技巧与实际应用培训课件
- 2024年研学旅行联盟合作协议3篇
- 《醉花阴李清照》课件
- 临床急救技术
- 2025年浙江杭州市属事业单位统一招聘工作人员371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酒店住宿租赁合同模板
- 2024年官方兽医牧运通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4年六西格玛绿带认证考试练习题库(含答案)
- 2024浙江宁波科学探索中心管理限公司招聘14人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四大名著文学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高血压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