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十足的中原饮食文化课件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668636d90a9e339eb88baa12fc5fcc1/d668636d90a9e339eb88baa12fc5fcc11.gif)
![魅力十足的中原饮食文化课件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668636d90a9e339eb88baa12fc5fcc1/d668636d90a9e339eb88baa12fc5fcc12.gif)
![魅力十足的中原饮食文化课件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668636d90a9e339eb88baa12fc5fcc1/d668636d90a9e339eb88baa12fc5fcc13.gif)
![魅力十足的中原饮食文化课件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668636d90a9e339eb88baa12fc5fcc1/d668636d90a9e339eb88baa12fc5fcc14.gif)
![魅力十足的中原饮食文化课件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668636d90a9e339eb88baa12fc5fcc1/d668636d90a9e339eb88baa12fc5fcc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七讲:魅力十足的中原饮食文化主讲人:李秋芳一、中原饮食文化简史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主要内容:
河南又称中原,是中国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的发祥地。河南菜历史悠久,擅长扒溜爆炸烧,素油低盐,调味适中,鲜香清淡,色形典雅,对中国饮食文化影响巨大。河南菜的烹饪方法现在大部分已泛中国化了,多为其它地方菜吸收利用,成为它们繁荣发展的基础。中原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渊源于史前裴里岗文化和仰韶文化,孕育萌芽于夏商,渐渐发展于周汉魏晋隋唐,基本形成于北宋,泛中国化于明清,近年又稍有创新。一、中原饮食文化简史1.中原饮食文化的渊源
在距今8000年前的新郑裴里岗文化和距今7000~5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河南居民就开始过着农耕定居生活了。他们种植粟、稷,饲养狗、猪、黄牛和鸡,使用陶釜、陶鼎、陶鬲烹饪食物,揭开了河南菜烹饪的序幕。2.中原饮食文化的孕育、萌芽
夏商是河南菜的孕育萌芽时期。《左传·昭公四年》载:“夏启有钧台(今河南禹州)之享”。《礼记·王制》载:“凡养老,有虞氏以燕礼,夏后氏以飨礼,殷人以食礼……”。
被世人尊为“烹调之圣”的商代著名宰相伊尹生于河南的伊水之滨。《史记·殷本纪》载,殷末纣王在国都安阳附近的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一、中原饮食文化简史3.中原饮食文化的逐渐发展
周汉魏晋隋唐是河南菜的渐渐发展时期。据王仁湘先生根据《周礼》统计,周代食官有膳夫、庖人、内饔、外饔等20余种,共计2294人。他们共同负责周王室几个主要成员如王、后、夫人、世子的膳食和祭祀供品。东周宫廷烹制的“八珍”对后世颇有影响。密县汉墓壁画“庖厨图”、“宴饮百戏图”,南阳汉代画像石刻“舞乐宴食”、“鼓舞宴餐”,都反映出汉唐时的河南饮食已相当精致了。一、中原饮食文化简史庖厨图一、中原饮食文化简史宴饮百戏图一、中原饮食文化简史4.中原饮食文化的新发展
《东京梦华录》序中称“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东华门外,井市最盛,盖禁中买卖在此,凡饭食、时新花果、鱼虾鳖蟹、鹑兔脯腊……无非天下之奇。其品味若数十分,客要一二十味下酒,随索目下便有之。”
豫菜菜系在这一朝代开始形成。5.中原饮食文化的泛中国化
宋代以后,河南菜进入泛中国化时期。美国学者尤金·N·安德森在《中国食物》中谈到:“讲技能,下功夫是河南烹调法的特点,河南烹调法几乎没有突出的地方菜肴(主要因为它最好的菜肴已泛中国化了)。”一、中原饮食文化简史
鲁迅先生,曾在北京居住近十五年,在上海居住十个年头。从《鲁迅日记》上看他在北京去过的餐室,饭馆有五十余家,其中去豫菜馆的次数占较大比重。住上海时,常去梁园致美楼豫菜馆宴请亲朋。鲁迅爱吃豫菜中的“酸辣肚丝汤”、“炸核桃腰”、“糖醋软熘鲤鱼焙面”和“三鲜铁锅烤蛋”。梁实秋先生在《雅舍谈吃》中用大量篇幅谈到豫菜,他特别欣赏豫菜中黄河鲤鱼菜,他说“能于餐馆业独树一帜”;说“糖醋鲤鱼”“依稀透明鲜美无比”;“两做鱼”“有独到之处”;说“瓦块鱼”是“鲤鱼菜中一绝,看那形色就会令人馋涎欲滴”,对“铁锅蛋”“记忆犹新”等。
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
地形的多样性、气候的差异性,使适合不同地形、气候的许多动植物品种在河南都有分布。如淮阳黄花菜、商丘胡芹、永城辣椒、扶沟莴苣、怀庆山药、焦作香椿、卢氏、栾川木耳、孟县蔓菁、南阳老姜、鲁山黄姜、中牟大蒜、新郑小枣、西峡猕猴桃、唐河枸桔、确山板栗、灵宝苹果、宜阳大杏、博爱柿子、洛阳樱桃、河阴石榴等闻名省内外。河南养殖的畜禽品种很多,猪、羊、牛、鸡、鸭等的产量都很大。固始三黄鸡、泌阳驴、南阳黄牛、淮南猪、淮南麻鸭、豫西脂羊等很受烹饪界欢迎。鱼类有黄河鲤鱼、淇河鲫鱼、卫源白鳝、罗山黄鳝、伊河鲂鱼、淮南元鱼。
河南地处东西南北交通要冲。东方的海味、南方的果茶、西方的山珍、北方的牛羊等在河南市场上都可买到,这就增加了河南食物的多样性,再加上历史悠久的酿造品和豆制品等,使河南菜具备了丰富的主料、副料和调料,为河南菜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
南阳黄牛:产于河南省南防市的唐、白河流域的广大平原地区,是我国著名的役肉兼用型品种。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
泌阳驴:是我国优良的中型驴种之一。它的役用性能强,且持久,公驴一般挽力在二百公斤以上,母驴为一百八十公斤左右。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槐山羊:是项城著名的地方优良品种。多瘦肉少脂肪,不肥不腻,膳味小,煮汤烹调适口,以槐山羊肉制成的熏羊肉、羊肉串,是项城远近闻名的美食珍品。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
正阳鸡三黄鸡:这种鸡是以嘴、腿、毛三部俱黄、且在正阳县分布广、数量多、品种优而得名“正阳三黄鸡”。正阳三黄鸡产蛋能力强,且蛋大质优。肉质细嫩香纯,是正阳三黄鸡的又一优良特性。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开封特产:黄河鲤鱼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
淇河鲫鱼:是“淇河三珍”之一,其背色浅褐,腹部银白,脊背宽厚,体型丰满,又称“双背鲫鱼”,其骨刺细少,肉肥厚,质细嫩,味道鲜美,为历代供品。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
信阳甲鱼:又称团鱼、元鱼、鳖,为信阳著名特产之一,其肉细嫩鲜美,肥而不腻,富有营养,为蜚声中外的席上珍品。甲鱼之甲性寒,味咸,有滋阴除热、消结软坚之功能,主治阴虚劳热骨蒸、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开封大米:历史悠久,以粒大、光滑、色泽透明、味香汤浓、营养丰富、筋而不硬,软而不粘而驰名省内外,深受群众欢迎。“开封大米白似玉,籽粒饱满发光色,蒸饭香甜味道美,熬汤汁粘分外鲜。”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尉氏青豆:又称尉青豆,简称尉青。种植历史悠久,弛名中外,是久负盛名的农特产品。它的用途广,可作烹饪配料,并可用于制作豆腐、豆酱、豆芽、腐竹、罐头、豆腐皮、豆腐脑、豆腐干和榨油等。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开封花生:是开封的名优产品,它始于明万历年间,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这里的花生产量高,质量好,以致使开封成为九州驰名的“花生王国”。开封花生具有籽饱、果长、皮薄、味香、出油率高等优点。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
南阳花生:常年种植面积200万亩以上,总产30万吨左右。全市13个县市区均有种植,其中桐柏、南召、方城、邓州4县市种植面积较大,均在25万亩以上,唐河、新野、镇平、内乡种植面积15万亩左右。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汝南芝麻:品质优良,含油量在52-57%之间,在全国居于高位;其出油率之高,达50%以上。芝麻出口也成为驻马店市的主营商品。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南阳芝麻:传统的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70万亩左右,集中分布在唐河、淅川、邓州、社旗、方城、镇平等五县市,面积约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全省的四分之一。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济源马村梨:含蛋白质,脂肪,糖类(葡萄糖,果糖,蔗糖),粗纤维,矿物质9铁,磷,铁),维生素(VB,VB2,VC,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胡萝卜素,苹果酸,柠檬酸等成分。梨味甘,微酸,性微寒。具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功效。适和于治疗热病份津,痰热咳嗽痰热惊狂,反胃便秘等症。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孟津梨:味甜汁多、细脆无渣,形圆色红,故又称为:“洛阳金桔”。自古为贡品。清代时,孟津梨已有夏梨、伏梨、平梨、雪梨、五香梨、秋落白、马蹄黄等7个品种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宁陵金顶谢花酥梨:该品种系白梨和砂梨的自然杂交种,从外观上看萼洼广而浅,梗洼附近果点较大,周围有一片放射状黄褐色锈块,,果实不经后熟便酥脆可食,故得“金顶谢花酥梨”美名。成熟后色泽金黄。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灵宝贵妃杏:相传,唐代贵纪杨玉环,幼时生活在灵宝,脸色虽白而不嫩,皮肤虽细而不润,长得并不十分好看。她家院中有一颗杏树结的杏儿又大又黄,格外香甜,玉环年年食之,长大后竟变得冰肌粉面,如花似玉。于是人们在杨玉环入宫被册封为贵妃之后,便把这种杏称为“贵纪杏”。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原阳大杏:已有近千年的历史,素有“大杏之乡”美称。原阳大杏品种主要有大梅杏、麦黄杏、金黄杏、桃杏、蒸馍杏等金银花: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之功效。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济源朱庄石榴
封丘石榴:是河南省的著名特产之一,其栽培历史悠久,早在清康熙年间,曾作为贡品进献。
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济源山楂济源被称为“红果之乡”,山楂种植面积很广。山楂又名红果,果实为酸中有甜,能起到帮助消化,增进食欲之功效,并对多种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故有被人们称为一种中药。既可生吃,亦可加工成山楂片,山楂糕,山楂饮料,山楂浆等等,深受人们喜欢。辉县市山楂种植始于清朝康熙年间,是全国五大产地之一。
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郑州樱桃:盛产于郑州市郊候寨乡的樱桃沟,这里的樱桃不仅成熟早、产量高,而且味道鲜美、色泽光洁、悦人心目。营养价值很高,含有蛋白质、脂肪、糖及钙、磷、铁和多种维生素。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嵩山绵枣:俗名地枣、粘枣,属百合科,为多年生草本,地下有磷茎、叶片线性、从生于地面,象韭菜。7—8月间叶丛中生出直立的花梗,花梗顶端开出粉红色小花。经过多次蒸煮,糖液自出,甜味沁人心脾,如加点红糖,则更甜美。绵枣属热性补品,营养价值高,其性粘。绵枣风味独特,能补养身体,久储不坏。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灵宝大枣为灵宝著名的三大宝(大枣、苹果、黄金)之一,迄今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集中产于灵宝市,境内沿黄河沙壤地带。品种以圆枣为主,又称疙瘩枣。果实大,多为短圆筒形,单果鲜重25克左右,最大的达33克。果皮深红,肉厚核小,质韧汁少,味甘甜,肉质松软,风味佳,带有清香,含糖量高,适宜制干枣和酸枣。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灵宝苹果:灵宝是我省最大的苹果基地,产量已达一亿数千万斤。灵宝苹果的栽培历史,清代县志有记载。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阌乡县志》载:"苹果,有亦不多"。1923年,灵宝实业家李工生从烟台、青岛等地购回西洋新品种苹果树苗,倾其家产,惨淡经宫营,几经周折,终获成功。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荥阳柿子
博爱八日黄柿子
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卢氏猕猴桃:多液浓,清香鲜美,酸甜适中,不涩不苦,味道奇美。维生素含量特别高,有滋补强身、提神解乏、生津润燥等多种功效。另外,南阳市是猕猴桃的原产地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峡、内乡、南召、镇平、方城、桐柏等县。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汴梁西瓜:是开封的传统特产,驰名古今,畅销中外。其特点是:皮薄汁多,瓢沙脆甜,清利可口。民间素有“肖县石榴砀山梨,汴梁西瓜红到皮”之谚语。因开封古称“汴梁”,万事故开封一带生产的西瓜都叫“汴梁西瓜。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民权葡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葡萄主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令人肥健,耐饥,忍风寒,久食轻身,不老、延年。可作酒,逐水,利小便。"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信阳银杏:银杏为世界珍稀树种,素有“植物活化石”之称。其干挺拔秀丽,叶子则象一把打开的折扇,春天满树碧绿,秋季一片金黄,果实如同小杏,壳色洁白如银,所以又叫“白果”,以新县最多。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信阳板栗:信阳栽培板栗的历史极为悠久,区内所产板栗具有个大、肉嫩、皮薄、味甜、色泽鲜艳、颗粒饱满等特点,产于罗山、商城两县的油栗个小、皮薄、肉厚、香味独特,不易生虫,便于储运,颇受消费者的青睐。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济源坡头镇核桃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卢氏猴头:猴头是一种珍贵的食用菌,是我国传说的"八大山珍"之一。卢氏县深山老林中的栋树上盛产猴头,是我国猴头的主要产区,多系野生。近年人工栽培也已成功。卢氏猴头体圆肥厚,直径一般为10-20厘米,肉嫩味鲜,营养丰富,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多种维生素,有"素中荤"、"植物肉"的美称。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兰考香菇:香菇清素淡雅、脆嫩爽滑、菇香浓郁、营养丰富,长期食用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有降脂抑癌之功效。香菇食用方法简便多样,可多种菜肴混合烹调,既可冷拼凉拌,又可红烧、煎炒、熬炖,还可做馅、炸酱、烧汤等。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卢氏羊肚菌:又名羊肚蘑、羊素肚。产于河南卢氏。分圆锥羊肚菌、黑脉羊肚菌、尖肚羊肚菌等。羊肚菌,多生于早春林间湿地上,尤以杉枫树林中较多,菌体高低不一。菌盖近圆锥形、尖顶形、浅褐色。菌柄多为白色。肉软滑呈蜂窝状,纹色较浅,多纵向排列,由横脉连接,羊肚菌营养丰富,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是烹调时独特的原料之一。由于子实体分幅部和柄部,表面有蜂窝状的凹陷,很象翻转的羊肚,因而命名为羊肚菌。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焦作山鸡蛋:是经多年驯化选育而成的地方优良山鸡所产,蛋清清白,蛋黄呈深红色,富含有人体需要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胆固醇含量低,营养价值高于其他禽蛋,属典型的绿色保健食品。山鸡生长在没有任何污染的密林中,以觅食昆虫、杂草籽、野山菜、野山果为主,辅以少量的杂粮,不添加任何生长剂,饮水是山涧清澈透明的泉水。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修武海蟾宫松花蛋:是修武县五里源乡的传统特产。传说道士刘海蟾,于五里源村北马坊泉,令群鸭取松花蛋酬谢仙女(后人在泉畔筑宫),海蟾宫松花蛋由此得名,其历史悠久。特点是"长存不坏,打开呈固体状,红清黑黄,蛋清透明,并有一朵朵状若松针、晶莹秀丽的松花图案,柔软适中,香气袭人,食之余香绕口。兼有滋肾阴、状元气。祛病去火之功能,为上乘补品。在河南乃至全国享有盛誉。元末以后,历代皇家都视其为皇宫御宴之美味。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鹤壁缠丝鸭蛋:是鹤壁市“淇河三珍”之一,产于淇河沿岸一带特定水域,煮熟后蛋曾黄红色,切开后可见内有缠绕着一圈圈不同色环,由外及内缠绕着中心,故名缠丝蛋,其蛋纹理清晰,口感有肉劲,味道鲜美。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周口郸城火虾鸭蛋:郸城县唐桥店是"火虾鸭蛋"的产地。蛋清洁白如玉,蛋黄紫红色如细粒朱砂,挑起蛋瓤油珠往下滴,咸不浓、涔不甘,鲜美宜口。蛋黄还可入药,附近群众专买唐桥店"火虾鸭蛋"治痢疾、胃疼。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渑池牛心柿:产于渑池县石门沟,因其形似牛心而得名,特点是个大、肉细、汁多、味甜。牛心柿饼曾是清廷的贡品,甜度大、纤维少、质地软、吃起来香甜可口。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产于古怀庆府今河南省焦作市所辖之县(市)区的山药称为怀山药。怀庆府所产的怀山药,其特点是个大、质坚、粉足、洁白、久煮不散。素有“怀
参”之称,为“三焦平补之药”,“久服耳聪目明、轻身延年”。焦作特产:怀山药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商丘胡芹:是古今闻名的蔬菜之一,因盛产于胡襄集附近,故得其名。它根小棵大,清脆爽口,茎部光滑,无丝无渣,素有“芹王”之称,复有胡芹、贡酒宴嘉宾之誉。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修武大葱:生产历史悠久,延陵大葱已具数百年栽培历史,葱味辣中带甜,口感好,烹饪时易爆花。相传“巴公葱”曾作皇宫贡品,以质优味美而扬名省内外。群众有自发种植习惯,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左右。其中王屯乡延陵一带集中连片规模在5000亩以上,大葱成为农民经济收入支柱产业之一。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南阳小辣椒:南阳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很适合小辣椒生产。濮阳清丰亦产。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永城辣椒:简称“永椒”。这里的传统主栽品种有:大羊角椒、小羊角椒、大线椒、小线椒、铜皮椒、大菜椒和改良椒等。具有椒长个大,肥胖紫红,肉厚油多,香辣味美,可口开胃等特点。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鹤壁冬凌草茶:是“淇河三珍”之一,含有5种冬凌草茶素,17种氨基酸,24种微量元素和抗癌有效成分—延命素。冬凌草茶对人体有抗菌消炎,清热解毒,舒肝健脾之功效。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济源冬凌茶
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信阳毛尖”系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因质佳味浓久负盛名。茶圣陆羽在其《茶经》中把光州茶(信阳毛尖)列为茶中上品,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又有“淮南茶信阳第一”的千古定论。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信阳毛尖”在各类饮品中一枝独秀,荣获金奖。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杜康酒:据史料记载,杜康酒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杜康是中国粮食酿酒的创始人,被誉为酒圣。洛阳杜康酒的特点是:清澈透明、柔润芳香、醇正甘美、回味悠长:适量饮之,有生津润喉、驱寒活血,增食振神,健身益褥的效能。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宁陵张弓酒:相传,张弓酒始于商,兴于汉,盛于今。汉光武帝刘秀曾逃难至张弓镇,饮张弓酒后,赞不绝口。刘秀称帝后封张弓酒为御宴用酒。从此,张弓酒名扬天下,流传至今。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镇平黄酒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平顶山状元红:以优质高梁为原料,以大麦制曲,并采用清河泉头水为酿造用水,继承传统工艺,遵古法酿制,加入人参、砂仁、豆蔻、川牛膝等30余味名贵中药,浸泡提炼,成为成品。特点:酒液红润晶莹,色泽自然,芳香馥郁、甘美可口。适量饮用的调和血气,补中固本,强壮身体,延年益寿之功效。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大湖黄酒:保持了古老的传统生产工艺,严格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气候变化,顺应自然,精酿而成。含有18种氨基酸,具有活血化淤,疏筋通络,暖脾健胃,消种止痛之功能,是孝敬老人,馈赠宾朋,祛病防病,延年益寿的佳品。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汝州粉皮:早在清道光年间,由田、张二家创制,距今已有200余年。系以当地及邓县、南阳一带盛产的绿豆为原料,采用手工传统操作为主,或与机械结合生产。成品色泽嫩白透明,质薄如纸,韧强味鲜,营养丰富,利口消腻,食用方便。富含蛋质、脂肪、钙、磷、铁、故萝卜素等物质,具有清热解毒、益气润肺之功效。食前,撕成片状,搭配黄瓜、笋丝、鸡丝与调料,配成荤素凉菜,味美可口。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潢川贡面:有近千年的历史,生产精制的筒装贡面已有七百年左右,因此制作场坊遍及城乡,所产之面,畅销省内外。潢川贡面,条细如丝,中空如管,半斤一筒,色洁如银,包装美观,携带方便,宜于保藏,便于食用。下锅就熟,久不粘汤。清水下,爽利可口;兑汤下,香甜味美。营养价值高。且易于消化。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汝南空心挂面:是从制作馓子发展而来。馓子是一种油炸食品,清油细面馓子是汝南的特产之一。牛金生的祖父学炸馓子,从炸馓子的过程中,逐步摸索出制作空心挂面。牛金生的父亲牛中彬二十多岁时(民国初年),牛记空心挂面已誉满全城。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河南方便面:全国人民每吃三袋方便面,就有一袋是河南的产品。二、中原饮食文化的地理原料双汇火腿肠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1.豫菜种类(1)宫廷菜:指专供帝王与后妃所享用的具有特定规格和典式的菜肴。宫廷菜的主要特点是:①选料考究。②讲究时令。③烹调细腻。⑤讲究刀工。⑥菜名和宴席的名称寓意吉祥。宫廷菜是豫菜的精华,选料严格,技法奇绝,口味清纯,餐具精美,并注意食疗。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2)官府菜亦称公馆菜,指出自官僚士大夫(包括一些豪富)之家厨膳的菜肴。系由历代高官权贵、文人墨客希求食益、寄情饮馔而产生,在相互宴请、相互交流中得以发展,并经名家的品味、总结与宣传而形成的有一定影响的菜肴。官府菜主要特点:①选料讲究,烹制精细。②美食美器,相得益彰。③菜以人名,肴以人传。豫菜中的官府菜仅次于宫廷菜,讲究功夫,要求典雅,刻意争新斗奇。如“套四宝”、“凤求凰”、“紫酥肉”、“雪里青”等。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3)市肆素菜市肆素菜主要用植物油、时令蔬菜、干鲜果品、豆制品、面筋、竹笋、食用菌及动物蛋、奶等为原料,并且不受佛教、道教的所谓戒“五辛”、“五荤”等限制,具有取材广泛、制作考究、注重色形、讲究调味、以素托荤、菜品丰富等特点,直接体现我国素菜风味特色和烹饪技艺。市肆菜集各菜之精华于一体,适应市场竞争需要,大街小巷大菜小吃、品类繁多,可以看作豫菜的主体。(4)民间素菜民间素菜般指家常烹制、主要供自己食用或招待客人的素食菜肴,是历史最悠久、分布最广泛,并且对市肆素菜发展影响最大的一类素菜,其主要特点是取材方便、制作简单、朴实无华。民间菜是豫菜的基础和源泉,特点是色重,味浓,汤满,透熟,热吃。如“红烧肉”、“氽丸子”、“杂烩菜”等。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5)寺庵菜
寺庵菜多是素菜。南北朝时,嵩洛一带有寺庵l367所,僧侣精心制作素食斋饭,招待施主换取布施。寺庵菜的特点有:①别具风格,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利。因为素食以绿叶菜、果品、菇类、豆制品、植物油等为原料,味道鲜美,富有营养,容易消化,有抗癌和防病作用,所以受到人们的欢迎。
②选材极广,珍品繁多。③模仿荤菜,形态逼真,口味相似。(6)名士菜
名士菜是知识分子创造的。河南的嵩阳书院和睢阳书院是士子文人聚会的地方,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唐宋八大家”,也都荟萃中原,这些文人,往往手创一些精奇馔食,表示名士风流。如“东坡豆腐”,“藿香鱼”,“霸王别姬”,“炸凤尾”等。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2.豫菜的烹调特点豫菜的烹调主要有三大特点:调味适中、四季特色、善于制汤。(1)调味适中豫菜不像周边有些省份那样,过辣、过酸、过咸、过甜。豫菜在调味上不走极端,素油低盐烹制,调味适中,鲜香清淡,显得淳朴敦厚,方正和美。素油低盐的豫菜胆固醇、钠的含量比较低,非常适合当今人们追求健康的需要。豫菜继承了中国古代五味调和的优良传统,调必匀和,以达到平畸味、除殊味、减咸味、增淡味、定滋味的目的。正是由于豫菜调味适中,所以适应性强,四面八方咸宜,男女老少适口。为了照顾人们的不同口味,豫菜有“另备调料,请君自便”的传统。餐馆的饭桌上往往放有一些瓶、壶、盏之类,盛放辣椒油、花椒盐、酱油、醋、大蒜等调料,供食客选用。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2)四季特色
豫菜在口味上,春天酸味初露,炎夏清淡稍苦,秋季适中微辣,严冬味浓偏咸。这是非常符合河南的气候特征和养生之道的。河南在气候上四季较为分明,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冬季寒冷。春天病菌易滋生,吃酸可杀菌减少病患;炎夏人体火气较大,吃苦可清热败火;秋季凉意渐近,吃辣可出汗发表;严冬寒气较重,人体各器官机能下降,吃咸方能健胃下饭。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3)善于制汤河南有句土话:“唱戏耍腔,做菜要汤。”豫菜对于制汤非常讲究,分清汤、白汤、套汤、追汤等。
清汤用肥鸡、肥鸭、猪肘子为主料,急火沸煮,撇去浮沫,鲜味溶于汤中,汤清见底,味道鲜美。
白汤,又称奶汤,因汤浓白似奶故名。白汤用大火烧开,慢火缓煮,纱布滤过,待汤为乳白色即成。所谓套汤是清汤临时加厚,用鸡胸肉剁泥,再套清一次。至于追汤,则是制好的清汤,再加入鸡、鸭,微火慢慢煮,以补追其鲜味。烹制菜肴时,许多厨师喜欢用熬制的鸡汤代替味精来提味。以浓汤制味美清醇的扒菜,是河南菜的一绝,所谓“扒菜不勾芡,汤汁自来黏。”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3.河南各地菜肴的不同特色河南各地的菜肴特色稍有不同。
豫东的开封讲究清淡,调味适中,素油低盐,以制作鱼肴、鸡肴和鸡汤闻名,糖醋溜鲤鱼焙面、套四宝等是开封菜肴的杰作。开封菜是河南菜的主流,除盛行于开封外,也遍及整个豫东、豫中、豫北等地。豫东的鹿邑以善于烹制各种山珍著称。民国初年,鹿邑人开办的“厚德福”,在全国许多地方设有分号,享有盛名。
豫西的洛阳以“水席燕菜”而闻名。水席的大部分菜肴都离不开汤水,例如莲汤肉片、水漂肉丸、生氽丸子、木须汤等;“燕菜”则系用萝卜等原料做成的一道具有燕窝菜风味的美馔。
豫南的信阳菜肴接近南方风味。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4.各地代表菜肴开封:鲤鱼焙面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套四宝:“四宝”为北京填鸭、鸡子、鸽子、鹌鹑。这道原汁原味,柔嫩润滑,色泽光亮、型整不散的菜,被称作豫菜里的一绝——套四宝。这道称绝的菜,绝就绝在四只层层相套的全禽,个个通体完整又皮酥肉烂就绝在从小鹌鹑到大鸭子相互义裹,却吃不出一根骨头来。
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开封红薯泥:是一道久负盛名的中州名菜,选用红薯,白糖,山楂,玫瑰,桂花,青红丝等原料。兑入香油烹饪而成。色泽晶莹,甜香可口,营养丰富。
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铁锅蛋:是豫菜菜系中很有特色的一道菜。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固始桂花皮丝
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洛阳水席洛阳水席中的“牡丹燕菜”
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开封马豫兴桶子鸡又称“童子鸡”,因形似圆桶而得名,已有1000多年历史。北宋时马姓人始创于开封,南宋时传至金陵,号称“金陵教门马豫兴”桶子鸡。清咸丰年间,马氏后裔携陈年老汤返故里开业,“马豫兴桶子鸡”世代相传至今。“马豫兴”桶子鸡体形浑圆完美,色泽鹅黄,油润光亮,食之肥而不腻,咸香嫩脆,略透荷香,成为开封酒会宴席上必备名菜。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琥珀冬瓜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菊甜三丝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菊花火锅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菊花豆腐:该菜是以菊花状的豆腐丝,配以菊花精美搭配,成菜豆腐丝色亮酥软,浸入菊化清香,口味独特。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杞县酱红萝卜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陈留豆腐棍:是开封独具一格的著名特产。因该产品始创于陈留古镇,故名“陈留豆腐棍”。。陈留豆腐棍主要以开封优质大豆和精炼花生油为原料,经过精制加工,成固体豆腐棍。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平顶山干锅羊肉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新乡罗锅肉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牡丹燕菜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海参(粉条制)莲汤肉片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洛阳熬货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煮皮渣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番薯甜汤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高汤馄饨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清蒸鲂鱼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新郑丁家粉蒸肉:始自清末丁家饭庄,距今有一百二十年历史,曾经皇帝御厨指点,会南北风味精华,在传统基础上创造的一道名菜。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道口烧鸡:创始于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安阳特产:老庙牛肉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炒皮渣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炒三不粘“炒三不沾”:是安阳名菜。食用时因不沾筷、不沾盘、不沾牙而得名。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安阳秦氏熏肉
“秦氏熏肉”已有200余年的历史。香而不腻、烂而不黏、瘦而不柴的独特口味。肉烂骨酥而不粘手,肉香直透骨筋,切开后满室飘香。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安阳三熏“三熏”
,传统地方特产,包括熏鸡、熏鸡蛋、熏猪下水,已有百余年历史,将原料精心卤制,再用柏枝柏壳和松木锯末等点燃熏制,其特点水分较少,熏香浓郁,脆烂不腻,耐储存。
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八宝布袋鱼:它以一公斤重的鲜活黄河鲤鱼一条为原料,加之配料、佐料,上笼蒸熟后加姜醋汁而成。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观音堂牛肉:产于陕县观音堂。观音堂牛肉,色泽鲜艳,酱香浓郁,咸味适度,肉嫩可口。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西施卷耳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鹿邑孔集卤鸡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周口关德功烧鸡:属煎炸制品,是河南省周口市周口镇特产,有120多年历史.其产品特点是肉香味厚,爽口不腻,脱骨而成型,软烂而有咬劲,风味独特。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潘金和烧鸡:在洛阳久享盛名。创始人潘根生,1941年其子潘金和开始营业,以其风味独特,经营灵活,故生意兴隆,远近驰名。潘金和烧鸡制作精细,味道纯正、皮色黄中透红。肉质外焦里嫩,食后满口余香。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开封风干兔肉开封五香兔肉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鹿邑试量狗肉:是豫东著名风味小吃。它以肉烂味美闻名全国。试量狗肉特点是:颜色鲜红,手捻为丝,味道鲜美,熏香醇厚,久贮不腐。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怀府驴肉
怀府驴肉:怀庆府(今沁阳)素有“天上龙肉,地下驴肉”的民谚。怀府驴肉最早起源于沁阳城内一条很不出名的小巷,在明朝时已名声在外,至清末达到鼎盛。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驻马店牛师兄牛肉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社旗蹄花丝
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信阳特产:板鸭板鸭为大别山区的重要特产之一,将成鸭育肥增膘后,以传统工艺方法腌制而成。成品板鸭外形平整如桃状,无“关窗”,色泽白润,肉质细嫩,尾油丰满,鸭身干爽,盐味适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
兴义烤鸭:买来鸭子收拾好后放入沙锅煮。当六成熟时捞出,再放入配好的调料,沙仁、草果、八角、酱油、盐、味精、花椒等放到卤汤中卤。卤好的鸭子放在火上用精制菜油慢慢反复熏烤,直到皮渗出黄油。这种烤鸭外酥里嫩,无比可口。也可砍成小块,放入大铁锅内油炸两三分钟滤干,然后用笔蘸少许花椒盐撒上,拌匀即可食用。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商丘酥制培乳
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淮阳黄花菜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淮阳酱蒲菜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玉树扒玉肚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琵琶鱼肚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鲍参翅肚羹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南阳元妙观扒素鸡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扒猴头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葱烧黄玉参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长寿鱼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酱香牛尾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酱香牛蹄筋
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怪味牛骨头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卤水牛腱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口水牛心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满盘金钱三、豫菜种类、特点及代表菜肴开封小吃1:灌汤小笼包子
小笼灌汤包子:是开封历史悠久的名点之一。它是由北宋时期有名的“山洞梅花包子”演变而来,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以小巧玲珑、皮薄馅多、灌汤流油、鲜香利口而驰名。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开封小吃2:大救驾
据说,“大救驾”这种点心曾经救过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性命,他做了皇帝后,便称此糕点为“大救驾”。这种点心呈圆形螺丝状,色淡黄,入口又香又酥,油重不腻,食后余香满口。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开封小吃3:江米切糕江米与白糖,蜜枣,青红丝一同蒸制,上盘时浇兑山楂,玫瑰,桂花煮制的蜜汁,入口绵软香滑,甜酸可口。
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开封小吃4:花生糕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开封小吃5:羊肉炕馍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开封小吃6:水煎包子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开封小吃7:炒凉粉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开封小吃8:炒冰炒冰是让人既饱口福、又祛暑热的一种冷食。炒冰用的是特殊的炒锅,即急速冷冻锅。这种特殊的炒锅,可以在半分钟内,将温度降到-40℃。炒冰的原料,也不是冰,而是鲜榨的水果汁。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开封小吃9:杏仁茶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开封小吃10:黄焖鱼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开封小吃11:冰糖熟梨
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开封小吃12:朱仙镇五香豆腐干朱仙镇五香豆腐干选用当地优质黄豆,古泉水为原料制成豆腐,经传统工艺卤制而成。外皮油黑,内肉黄棕,品之清香可口。
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洛阳小吃1:浆面条洛阳小吃浆面条:浆面条(也叫酸面条,其原因是发酵后的浆酸味十足)最重要的就是打浆了,浆常用的是绿豆浆和面浆(其他有红薯浆等,这必须得等到季节才有),而最好吃的绿豆浆,家庭最常用的是面浆。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洛阳小吃2:新安烫面饺新安烫面饺,已有70多年的历史,在千里陇海线上闻名。其特点是皮薄如纸,色泽如玉,五味具全,鲜香不腻。
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洛阳小吃3:张家馄饨
张家馄饨,又称“马蹄街馄饨”。创始人为张须,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张家馄饨具有制作精细、味道鲜美、喷香适口、酸辣具全的特点。
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洛阳小吃4:陕县大营麻花大营麻花始创于明代晚期陕县大营村,分为软、硬两种,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麻花长尺许,色泽柿红透亮,有棱角,香甜可口,黄焦酥脆,久放不干,营养价值较高。1958年,周恩来总理视察大营时,对大营麻花这样评价:“这东西没有牙的人都可以吃。”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
郑州合记烩面:是一种荤、素、汤、菜、饭兼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享誉中原。94年5月荣获"全中清真名牌风味食品"称号。97年12月又摘取"中华名小吃"桂冠。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郑州小吃2:葛记焖饼
据《郑州饮食行业志》记载,葛记焖饼馆的创业人葛明惠先生,是清朝满族镶黄旗人,生于1882年。葛记坛子肉焖饼是用饼和特制的坛子肉加青菜焖制而成。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郑州小吃3:琵琶酥
琵琶酥是一种酥皮无馅点心。传说是乾隆皇帝让宫内厨师按琵琶丝弦形状做出的点心。具有色泽乳白明亮,入口酥软香甜,食后回味无穷的特点。
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郑州小吃4:御饼
御饼即茯苓夹饼。相传是赵匡胤当皇帝那天,赐给文武大臣的点心,故而得名。其饼皮形状类似中药云茯苓,于是在民间便称为茯苓夹饼。其特点是甜软适口,香味浓郁。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郑州小吃5:龙须糕
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郑州小吃6:重阳花糕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安阳小吃1:扁粉菜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安阳小吃2:五香豆沫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安阳小吃3:粉浆饭粉浆饭:安阳“三大宝”之一。其特点:香醇浓郁,酸甜适口,有清热败火之效。熬制粉浆饭以绿豆粉浆为主,配以优质小米、大豆、花生仁、精盐、适量荤油,出锅后浇上糊葱花汁,撒上香菜沫。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安阳小吃4:燎花燎花又称蓼花,乃安阳市(旧称彰德府)传统点心,久负盛名,而以锦泰店制作的最为优良。蓼花的主要原料系优质糯米、黄豆、白糖、饴糖、桂花等。成品形态美观大方,颜色金黄,剖面洁白,状如蜂巢,外裹对丝,酷似盛开的蓼花,故叫蓼花。落口酥脆焦甜,清香悠远,富营养,易消化,被视为珍馐和馈赠佳品。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安阳小吃5:内黄灌肠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鹤壁小吃:吴二锅花生米浚县吴好田三代相传,选用本地大花生及名贵中药,采用传统工艺加工而成,匀称洁净,色鲜味美,香焦酥脆,是旅游小吃,馈赠亲友的保健佳品。
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焦作小吃1:武陟油茶
武陟油茶是河南的著名风味小吃,因产于黄河岸边的河南武陟县而得名。武陟油茶名虽为茶,实际上是粥,它的主料为精制面粉,武陟油茶不仅味道浓郁,营养丰富,而且还有健胃提神的功能呢!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焦作小吃2:靳贤书烧饼靳贤书烧饼是以制作人的名字命名的。其烧饼具有制作精细、配料严格、合理、黄焦酥脆不变形、不发硬的特点。靳贤书烧饼有几十年的历史,风味独特、享有盛誉,1980年在郑州举行风味小吃展销时,被评为名味小吃,受到日本、德国、美国外宾的好评。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漯河小吃:灌肠和火腿肠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南阳小吃1:南阳市丁记凉皮
丁记凉皮的核心技术皮稍厚软筋口感,在于五香桂皮、八角等香料用水煮后再加上加工精细的芝麻酱料。吃了丁记凉皮美容又养颜。
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南阳小吃2:豆腐脑
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南阳小吃3:方城缸炉烧饼
“缸炉”风味独特,焦、脆、酥、香,久放不坏。清光绪年间,方城县城内开化寺街口,一范姓小贩创制了"缸炉"。做缸炉的主要工具是一个烤炉,烤炉是用一个瓦缸里外套泥制成。故名为缸炉。
四、河南特色风味小吃南阳小吃4:方城烧麦
清光绪年间,方城县城内开化寺街马玉亮(回族),始创"烧麦"。最初不叫"烧麦"叫"撮子包",因感其名不雅。又因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子系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成都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西航港第二初级中学招聘教师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智能泥浆储量检测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摩托车大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对开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可调开电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不锈钢化妆镜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年三层气泡膜机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集装箱标角件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5至2030年通讯口光隔离保护器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保安培训图文课件
- 专题16.7 二次根式章末八大题型总结(拔尖篇)-八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解析版)
- 如何提高调查研究能力
- 电网两票培训课件
- 改革开放教育援藏的创新及其成效
- 小学科学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2023春
- 第3课+中古时期的西欧(教学设计)-【中职专用】《世界历史》(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2024年南通建筑电工证考试题模拟试题电工培训试题及答案(全国通用)
- 班组建设工作汇报
- 遛狗行业市场分析
- 2025小学道德与法治开学第一课(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