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北京版课件_第1页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北京版课件_第2页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北京版课件_第3页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北京版课件_第4页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北京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杨美俊2009年9月23日“现代主义使阅读不再是一种消遣和享受,阅读已成为严肃的甚至痛苦的仪式。”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特征和理论基础l.什么叫现代派?它是怎么产生和发展的?现代派又称先锋派,是西方现当代文学中的重要流派。它不是—个单一的流派,而是许多反对传统文学的流派的总称。现代派文学最早出现的派别是象征主义,它的先驱是法国的波德莱(1821—1867)。他的代表作是《恶之花》,堪称象征主义的奠基之作。

主要流派有二十年代以德国为中心的表现主义,以意大利为中心的未来主义,以法国为中心的超现实主义,以英国为中心的意识流文学;也包括三十至六十年代兴起的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和“黑色幽默”等等。代表人物

小说方面有奥地利的卡夫卡,爱尔兰的乔伊斯,法国的普鲁斯特。戏剧方面有美国的奥尼尔,比利时的梅特林克,德国的霍普特曼。诗歌方面有美国的庞德,英国的艾略特、叶芝等。

现代派文学的思想内容一、鼓吹非理性主义。叔本华、柏格森、尼采二、强调表现自我。

现代派文学不重视环境描写,而是着重表现人物的主观世界。现代派作家把个人内心生活作为作品的重点,精雕细刻地描绘人的心理活动,表现人物的情绪、联想、幻想、幻觉以及微妙的感情变化等。现代派文学的艺术特征一、反对传统的现实主义,反对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主张在艺术形式上大胆创新。二、象征,现代派作家经常运用象征手法。不仅象征主义作家把象征作为主要表现手法,表现主义作家和荒诞派戏剧家也爱用这种手法。如:麻醉后的病人=黄昏等.三、意识流。四、荒诞。这是将事物夸大到极端离奇古怪的手法。高明的作家可以通过荒诞揭示事物的本质。例如尤奈斯库的剧本《椅子》.再如卡夫卡的著名小说《变形记》就以人变为虫的象征性形象,表现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小人物的悲惨处境。他变成虫后,不会说人的话,有苦说不出。而且由于他不能赚钱了,连亲人也嫌弃他。读了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使我们看到美国军队内部的种种黑暗现象。对比:现实主义一般说,凡是在形象中能最充分地表现现实生活的典型特征的,都叫做现实主义作品。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法盖解释说:"现实主义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韵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印象"这同恩格斯所说的"除了细节上的真实之外,现实主义还要求如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定义基本一致。

现实主义的形成,一般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从文艺复兴的现实主义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批判现实主义,其中又有十八世纪启蒙时代的现实主义。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以描写人物生动的丰富的感情,欲望和感受而著称它表现出人类的崇高,人物性格的完整,纯洁,而且富有诗意。但在分析社会关系方面又不及启蒙时代的现实主义。后者具有更多的社会性和分析性,强调创作要有明确的社会目的与思想教育作用。

巴尔扎克(1799--1850)是现实主义这个名词最深刻含义上的作家,他的《人间喜剧》乃是深刻的规范化的现实主义文学。但是,巴尔扎克正如这一流派的伙伴们司汤达,狄更斯、萨克雷以及果戈理一样,都不曾用"现实主义"这一名词来标明他们的新型的文学流派。在俄国,首先使用这个术语的是文艺理论家皮萨列夫(见他的(现实主义者》),不过,那已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的事了。

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思潮既是历史的继承,又是现实的创新。它总汇了十八世纪以前的文学经验,补充了文艺复兴时代现实主义历史具体性之不足,摆脱了古典主义的理性原则,克服了启蒙时代现实主义的说教成份和浪漫主义的主观性。它又从文艺复兴文学中接受了性格描绘的具体性从古典主义和启蒙时代文学中接受了社会分析因素,从浪漫主义中汲取了一些激情,但它逐渐丧失了前代文学中特有的乐观主义,却沾染了无法摆脱的悲观主义。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仿佛是文艺复兴和启蒙时代现实主义特点的有机结合;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以发展。它能从事物的运动和发展中,从人与环境的多种关系中去描写人,特别是它在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再现社会生活的真实,直接分析社会的经济关系,对现实作出尖锐的揭露和批判方面,又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在世界文学史上,十九世纪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成了欧洲资产阶级文学艺术发展的最高峰。后现代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在社会上泛滥,文坛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新的现代派文学流派。这些流派被称为“后现代派”。

“后现代派”在法国有以萨特、加缪为代表的存在主义文学;以尤奈斯库和贝克特为代表的荒诞派戏剧,以阿兰·罗布—格里耶为代表的新小说派。这些派别在全世界都产生了影响。在美国,“后现代派”势力强大,派别繁多。不但有荒诞派戏剧;还有荒诞派小说。此外还有黑色幽默小说、垮掉的一代、存在主义小说、新小说、新“新小说”、超级小说、抽象小说、超现实主义小说等。黑色幽默小说在美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

“后现代派”作家认为只有自我感觉到的存在才是真正的存在。这种哲学以自我为中心,把个人看得高于一切。对社会和群众,采取轻视和否定态度,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人活在世界上与别人不能互相了解,只能互相憎根。人们最大的恐惧是对死亡的恐惧。人的存在就是等待死亡。贝克特的剧本《啊,美好的日子!》就是宣扬人虽活着却正在一步步走向死亡。戏剧开幕时,一个老妇人在台上,她的半截身体已经理入黄土之中。但她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走向死亡,仍然按照每天的习惯梳头、洗脸、刷牙,嘴里还在赞美:“啊,美好的日子!”“后现代派”在艺术技巧方面,继承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现代派的象征、意识流、梦幻等手法,并且有了新的发展。例如荒诞派戏剧就运用了新的舞台表现手法:破碎的舞台形象、漫画式的夸张手法、重视道具作用等等。新小说派在技巧方面也不断标游立异。例如英国约翰逊写的小说《不幸者》,作品分成一个一个部分,不装订,放在盒子里,除第—部和最后部分外,其他部分可以颠倒,读者可以随便排列次序。有的新小说完全是文字游戏。后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1)彻底的反传统。后现代主义文学不仅仅反“旧的”传统,对于现代主义文学试图建立的“新的”传统也彻底否定。在后现代主义者眼中,文学和艺术应该是建立在对现有秩序的解构基础之上的。后现代文学不依托任何死去的或活着的理论。在体裁上,对传统的小说、诗歌和戏剧等形式乃至“叙述”本身进行解构。因此,后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破坏性”的文学,即某种意义上的“反文学”。

(2)摈弃所谓的“终极价值”。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一切传统意义上的崇高的事物和信念都是从话语中派生出来的短暂的产物,不值得“真诚”、“严肃”的对待。客观世界和人自身都被异化了,历史失去了方向和意义,社会体系不可改变。后现代主义作家不愿意对重大的社会、政治、道德、美学等问题进行严肃认真的思考,他们不仅无视对这些问题的关切,甚至无视这些问题本身。他们不再试图给世界以意义。

(3)后现代主义文学崇尚所谓“零度写作”,反对现代主义关于深度的“神话”,拒斥孤独感、焦灼感之类的深沉意识,将其平面化。在后现代文学中,写作消失了内容,而转向“写作”自身。作家仅仅把话语、语言结构当作自己为所欲为的领地,写作成为一种纯粹的表演、操作。例如,后现代主义作家往往蓄意让作品中各种成分互相分解、颠覆,让作品无终极意义可寻。

(4)后现代文学蓄意打破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的界限,出现了明显的向大众文学和“亚文学”靠拢的倾向。有些作品干脆以大众的文化消费品形式出现,试图模糊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

在文体上,惯用矛盾(文本中各种因素互相颠覆)、交替(在文本中,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可能性的叙述交替出现)、不连贯性和任意性、极度(有意识的过度使用某种修辞手段以达到嘲弄它的目的)、短路(运用某些手段使对作品的阐释不得不中断)、反体裁(破坏体裁的公认特点和边界)、话语膨胀(把在文学创作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的话语纳入主流)等手段,使得读者对作品的解读困难重重。

卡夫卡:《变形记》卡夫卡与表现主义文学表现主义: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不同于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一种创作倾向,小说家以奥地利的卡夫卡为代表。他们创作的共同主题是否定现代工业文明,揭露和批判西方现代社会对人的个性的压抑、人在商品社会中的异化。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一词源于拉丁词语expressus,本义为“挤出、榨出”;表现主义的艺术手法便是“压榨”产生的“荒诞”、“变形”。表现主义文学的特征:1)不是直接按照现实生活本来的样子来描写现实,侧重表现作家个人对社会、对人生的主观评价和内心体验;2)关切社会现实、人类前途和个人命运,但不像现实主义文学家那样,在展开社会画卷和个人命运的同时寻求出路,如社会革新、个人的道德建设或认知上的进步等,而是强调所有问题源于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表现出一种悲观和绝望的非理性主义思想和虚无主义价值取向;3)不像传统现实主义小说那样用具体的社会情境、丰满的人物形象和起伏跌宕、复杂完整的故事情节来组织小说,表现主义小说较为抽象,模糊人物生存的具体社会背景,割裂人物与他的出身、经历、性格、受教育水平、社会交往之间的关系,只突出人物心理、思想和行为的单方面特征,故事情节极度淡化。异化观念。异化问题是西方现代派文学中最重要的主题。法国评论家多蒙纳说:“异化把全部现代文学吞没了。”异化是与危机意识紧密相关的,二者是同一内容的不同表现。马克思很早提出异化观念,他是指资本主义劳动者和劳动的异化,表现为:“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现代派文学表现的异化是资本主义各个方面的全面异化。人的实践活动及产物,本应是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但反倒成了主宰人、束缚人的异己力量人成了自己行动和行动产物的奴隶,这种情形就是异化。简而言之,任何事物走向自己本质的反面就是异化。西方现代派文学所表现的主要是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现代物质文明和科学技术、人与自我这四种关系的全面异化。卡夫卡《变形记》中写的是人变成虫的荒诞离奇故事。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是一家公司的推销员,一天早晨醒来,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长有许多细腿的大甲虫。从此厄运降临。丢失了工作,遭家人厌恶。他有人性,有人的思维能力和心理,恐惧感与灾难感缠绕着他。逐渐地又具有了虫性,喜欢爬行,吃霉变腐烂食物。格里高尔不能继续赚钱,家境每况愈下。尽管全家人都勤快工作,也无法维持生活。大家视格里高尔为累赘,怪物。格里高尔终于在孤独、寂寞与自惭形秽中悄然死去。家人如释重负,心情愉悦地来到城外郊游,谈起了新的梦想和美好的前途。

格里高尔的变形反映了卡夫卡的“父亲情结”,“格里高尔因父亲破产而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当他想以变形的方式从儿子所必须承担的重任中解脱出来时,结果就遭到了父亲的严惩”。所以,格里高尔在被父亲的苹果砸伤后,“很快地领悟了父亲的‘如果他能懂得我们的意思’的言外之意,……坚定了‘消灭自己的决心’”。作品中父亲成了儿子的审判者,如同上帝是众生的主宰,卡夫卡在小说中赋予了一个平常的父亲以全能和全知的上帝的表征,“父亲/上帝”是卡夫卡郁结终生的“父亲情结”和“原罪感”。而这种情结的产生与犹太民族的宗教观念和卡夫卡个人的家庭生活有关,并凝结着卡夫卡对西方这个充满悖谬性的世界的深切的体会。

变形是对异化的反抗。长期以来,格里高尔一直处于担负家庭经济生活责任和个人愿望的互相矛盾中。然而,为了替父母还债,他不得不压抑自己想摆脱这种强制性劳动的愿望和对自由的向往,劳动成为压抑个性、驱使他异化的力量,这种在现实生活中难以实现的愿望,最后在以身体变形的形式中得以实现。变形,“一方面是对异化劳动的摆脱,而且是没有任何心理负担的摆脱,变形成了格里高尔逃避工作的最佳理由;另一方面,变形是实现人性复归的第一步。变形以前,异化劳动使格里高尔丧失了人的本质,沦为非人,家人把他看作挣钱养家的工具,老板和上司视他为连病都不能生的工作机器。以‘人’的形式出现的格里高尔,是不具有人的本质的‘非人’”。作者进而指出,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就马上抱怨起自己的工作,这说明他在潜意识中,已经将工作与变形联系起来,实际上,变形是人物逃避和反抗异化的一种下意识的行为。

卡夫卡的《变形记》是整体荒诞而细节真实。“细节真实”是因为作者始终用极其冷静的笔调,描写了主人公变形后的心理状态,描写了人的心理活动。而“荒诞”则是由于整个故事的框架,是人变成虫这一神奇事件,它是不符合生活逻辑的,是不真实的,而作者正是借助于这种假定性的手段,达到了作品的象征与譬喻的意义。卡夫卡的小说是“现代寓言小说”.卡夫卡的“神秘首先来自其独特的写作方式,神秘在于他那清晰、平静而单调的叙述,总是夹带一种惊心动魄却妙不可言的弦外之音”。卡夫卡用一种平静得近乎冷漠的态度,叙述一个凄惨而又令人触目惊心的故事,人变成了甲虫是一件让人难以接受甚至可怕的事,但作者的叙述却是那样漫不经心,无动于衷,态度是如此地事不关己,似乎人变成甲虫的事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而正是通过这种超然的语调和简短明了的语句,产生了使平庸变得可怕,又使可怕变得平庸,从而激发读者去思考人的生存现状中的问题。

<<装在套子里的人>>关于契诃夫:高尔基曾经说过:“这是一个独特的巨大天才,是那些在文学史上和在社会情绪中构成时代的作家中的一个。”

契诃夫在小说和戏剧创作方面的贡献堪称是划时代的,而渗透在他作品中的民主主义思想也确实反映了俄国历史上一整个时代的社会情绪。列夫·托尔斯泰给了小说家契诃夫极高的评价,称他是“无与伦比的艺术家”,而且还说:“我撇开一切虚伪的客套肯定地说,从技巧上讲,他,契诃夫,远比我为高明!”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契诃夫晚期中短篇小说巨大艺术概括力的体现。在这个作品里,契诃夫描绘了一个害怕接触实际、害怕新生事物、死心守卫政府法令的别里科夫,他讽刺和鞭挞了别里科夫之流以及造成这种畸形性格的反动八十年代;同时,他还塑造了一个情绪激昂、善于思索的兽医伊凡·伊凡内奇的形象,正是这个兽医形象反映了九十年代后期的重要历史情况:“进步的革命阶级中的激昂情绪正在扩展到其他的阶级和社会阶层。”篇幅不过十余页的《装在套子力的人》却反映出两个根本不同的时代(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本质特点,由此可见契诃夫晚期抒情心理短篇小说的巨大艺术概括力。

本作品的艺术特色:笑、幽默和讽刺。漫画式的夸张目的在于展示形式与内容之脱节和矛盾而造成笑。爽朗的欢乐、淡淡的幽默和辛辣的讽刺巧妙交织,显示出作家的高超艺术情节淡化:作家着重于日常生活中普通现象的描绘,从中展示人物的思想变化和性格发展,或觉醒,或矛盾,或堕落.在展现人物内心世界方面,契诃夫的独到之处在于他不侧重细致和全面地描绘、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只求读者从人物的言行举止中看出其内心活动和精神状态。

塞万提斯(1547-1616)背景知识:中世纪骑士文学、文艺复兴中世纪骑士文学:盛行于12-16世纪的西欧,反映了骑士阶层的理想。最早的骑士来自中小领主,他们替大封建主打仗,获得土地和报酬。骑士逐渐形成一个阶层,土地和头衔世袭,十字军东征进一步提高了骑士的社会地位。在接触了东方生活和文化,骑士精神逐渐形成。在骑士精神中,爱情占主要地位,表现为对贵妇人(lady)的爱慕和崇拜;为她们服务,为爱情冒险,被视为骑士的最高荣誉。不少骑士表现出锄强扶弱的一面,有时也为宗教信仰冒险。但他们往往不顾基督教的禁欲主义,要求文化和生活享受,并把东方文明带回当时仍相对落后的西欧各国。西班牙骑士小说:在英、德、法骑士文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前身是英国的骑士传奇(如亚瑟王和圆桌骑士)和法国北部的英雄史诗(如《罗兰之歌》)。西班牙的骑士小说把对贵妇人的崇拜、讨取她们的欢心作为赴汤蹈火的动力。在这种小说中,单枪匹马的英雄与神奇的敌人——蛟龙、魔法师或强大无比的军队作战,创下令人难以置信的壮举。文艺复兴:14-16世纪欧洲发生的经济、政治制度、文化、思想上的深刻变革。在人文精神的影响下,文学开始注重时代感和历史感,要求了解现实,反映现实,从而抛弃了中世纪重视象征、梦幻的文学手法。契诃夫高超的抒情艺术,表现在他善于找到适当的时机和场合,把抒情流露巧妙地安排在作品中所描写的生活或人物性格已为它准备了成熟条件的地方。《套中人》的结尾是一段乡村月夜景色的描写,它突出了自然界的广阔,作家借此表达对那个只是在棺材中才找到了自己的“理想”的套中人的厌恶

和谴责。

《唐吉诃德》内容梗概小说全名为《奇情异想的绅士唐吉诃德·台·拉·曼却》,第一部出版于1605年,第二部出版于1615年。小说随写随编,逐渐将故事延长,故小说后面的进展常不符合前面章节的预告,有些情节前后矛盾。但随着构思的开拓,人物性格渐渐充实、丰满。《唐吉诃德》主人公原名吉哈诺,五十多岁,是西班牙拉·曼地方的穷乡绅。由于阅读骑士小说入迷,企图仿效古老的骑士游侠骑士生活,便拼凑了一副破盔烂甲,改名唐吉诃德,骑上一匹名叫“驽骍难得”的瘦马,物色了一个粗俗的挤奶姑娘为意中人,为她取了一个贵妇名字“杜尔西内娅”,开始周游四方,为心上人效忠。第一部讲述两次出游的经历。第一次单枪匹马外出,客店册封、为牧羊童伸张正义、与过路客商作战,受伤而归。第二次找邻居桑丘·潘沙作侍从,风车大战、营救“公主”、与羊群作战、解救犯人,几乎丢了性命,被家乡的理发师和神父救护回家。第二部:听说萨拉果萨城要举行比武,唐吉诃德再次与桑丘结伴出门。与化装为骑士的邻居加尔拉斯果比武、帮助贫苦青年巴西琉成婚、被公爵夫妇戏弄、再次与加尔拉斯果决斗,答应回家。此后,唐吉诃德一病不起,弥留之际恍然大悟,痛斥骑士小说的毒害。《唐吉诃德》的主题《唐吉诃德》模仿骑士小说的结构形式,以主人公的游侠史为中心线索,把唐吉诃德荒诞离奇的幻想与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西班牙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描绘了这个时代的社会画面。其主题、人物甚至反映的现实都是永恒的。作者自称小说的宗旨是“把骑士小说那一套扫除干净”,西班牙当时的读者也仅仅把它当作滑稽讽刺的喜剧故事来读。但是,当小说翻译传播到英、法、德等国以后,它得到的评价远远超过了本土的看法,作品产生的客观效果大大高于作者的主观意图。英国批评家莱昂内尔·特里林说:“所有散文体的虚构作品都是《唐吉诃德》主题的变奏。”德国哲学家谢林认为:“唐吉诃德的主旨是一种理想与变化多端的现实之间的斗争。”唐吉诃德的幻想可笑,行为莽撞,却不能抹杀其理想的崇高;《唐吉诃德》用喜剧性、夸张的情节和人物讲述了一个悲剧性的主题——一个普通人为了实现理想而独立特行的孤独。《唐吉诃德》所描绘的现实是具体的,也是超越时空的:唐吉诃德与小男孩的故事——恶势力的猖獗和我们注定无法战胜这种猖獗。《唐吉诃德》中的人物——唐吉诃德唐吉诃德的可笑与可敬(唐吉诃德的性格——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在唐吉诃德身上的烙印:1)唐吉诃德希望成为一个公正的人完全是出自他个人的缘故,而不是出于外在的原因,不是为了服从宗教、世俗的要求或神圣的法律。2)唐吉诃德除暴安良所希图达到的理想社会不是骑士传奇式(等级制度)的,而是乌托邦式的。这种理想与16世纪英国思想家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对未来世界的描绘一脉相承。唐吉诃德形象对后世小说人物形象的影响:唐吉诃德外表滑稽,行动举止荒唐可笑,但是,这样的一位“反英雄”却担负着正义的使命,不顾一切地前行,不在乎最终是否能获得胜利,这使其“反英雄”的形象具有史诗英雄的气质。英国小说家斯蒂文森:“我们人生中的使命不是为了获得成功,而是要以最佳的精神状态不断面对失败。”《唐吉诃德》中的人物——桑丘桑丘是典型的西班牙农民形象,一个善良的、生活在幸福而诚实的混沌当中的小人物。桑丘与唐吉诃德是既对立又互为补充的形象。唐吉诃德耽于幻想,是理想主义的化身;桑丘处处求实,是现实主义的实践者;唐吉诃德急公好义,勇往直前,桑丘胆小怕事,只顾眼前的实惠。两个人物的相互渗透和影响:1)唐吉诃德无法将正义事业再推进一步的时候,这种有关正义的信念却以其正义的热情而变得极具感染力和影响力。2)面对形容有几分卑琐的仆人桑丘,志向高远的唐吉诃德无法回避一个现实——几乎每一次战斗都以他的实际失败而告终。几番命运的播弄,他不能不感到失望和疲惫。最后,唐吉诃德跟着桑丘回到家乡,由高翔于天空还原于坚实的大地。雨果(1802-1885)背景知识:法国大革命后的百年乱世与《悲惨世界》1789-1799,法国大革命1792-180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1814,1815,法兰西第一帝国1814-1815,1815-1830,波旁王朝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复辟1830年,七月革命(油画《自由领导法国人民》);1830-1848,七月王朝1848年,二月革命;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52-1870,法兰西第二帝国1871,巴黎公社(1870-1940,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悲惨世界》的历史背景设在1815-1832年,涉及的历史事件包括1815年拿破仑战败、波旁王朝复辟,1830年七月革命,1832年巴黎共和党人起义《悲惨世界》主人公冉阿让作为社会最底层的人物无心无力关怀国家政治,但他的命运、他与其他人物的关系、其性格和精神境界的演变却与这个承受着剧变的国家、社会息息相关。这个悲惨的世界仿佛炼狱,他在其中历经苦难,从一个苦役犯成长为一个圣徒般高尚的人。《悲惨世界》(1862)《悲惨世界》从1840年开始酝酿,出版于1862年。小说讲述“一个圣人的故事”、“一个男人的故事”、“一个女人的故事”和“一个小姑娘的故事”。(圣人——卞福汝主教;男人——冉阿让;女人——芳汀;小姑娘——珂赛特)世界之悲惨:1)尖锐的社会矛盾:君主专制的残暴(卞福汝主教与大革命“余孽”、国民公会代表的对话);等级制度的暴虐(芳汀的悲惨遭遇);严重的贫富差距(冉阿让入狱的经历)2)苛刻的法律(冉阿让从良民变为苦役犯再变成死囚;沦落街头的两个孩子)3)人性的沦丧(德纳第一家、因体制化而凶狠无情的警察沙威)4)吃人的道德伦理(芳汀的“堕落”和死亡)5)宗教危机,精神拯救的缺失(卞福汝主教的孤独、伏尔泰和卢梭启蒙思想的兴起与修道院的没落)冉阿让的人生——生存与救赎1)入狱与沉沦2)卞福汝主教3)小瑞尔威4)割风5)沙威6)芳汀7)商马第8)德纳第一家9)珂赛特10)马吕斯《改变一生的事件》《改变一生的事件》:《悲惨世界》第一部第二卷《沉沦》中第12节《主教工作》和第13节《小瑞尔威》;冉阿让从单纯的生存本能走向自觉的自我救赎的转折点,冉阿让命运的伏笔《悲惨世界》:用浪漫主义手法写就的现实主义经典浪漫主义手法:极端的善(卞福汝主教)、极端的恶(德纳第)、极端的个人力量(冉阿让)人生现实:1)在无边的悲惨世界中,个体生命是如此渺小脆弱(冉阿让、芳汀、珂赛特、德纳第的孩子们)2)人永远生活在生存与自我救赎的两难处境中圣人——卞福汝主教(救人即自救,救人就是生活)平凡但有一定能力或地位的人——冉阿让、沙威、马吕斯、爱潘妮(是接受命运给予的机遇闭着眼睛朝“幸福快乐”的方向活,还是选择良知、拯救别人以拯救自己的灵魂,这是一个难题)最卑微的人(最底层的妇孺)——芳汀、伽弗若什(善良地活着是多么难;终被罪恶的世界吞噬)梭罗(1817-1862)背景知识:梭罗与美国超验主义思想美国超验主义兴起于19世纪30-4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运动,代表人物是爱默生和梭罗,影响深远。超验主义是一种宗教、文学、哲学思潮,其根源脱胎于反对加尔文教派(美国正统的清教教派)的单一神教()。单一神教否定玄虚的“三位一体”学说,认为上帝是单一的存在,领会上帝的真理在于个人的自我修养和内心的觉悟,不在于外部的历史证据或神迹。康德的唯心主义思想和传入美国的印度教神秘主义思想对超验主义的形成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超验主义的主张及影响:1)人可以通过感观和内在的直觉、领悟来认知世界,但是通过内在的直觉获得的知识比感观经验更真实,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内心的领悟获得超越日常经验的认识。2)精神第一,物质第二,只有精神才是永恒的存在。3)自然是有生命的,是上帝对人类的启示,接近自然可以使人的心灵获得益处;自然与人同为上帝的造物,是一体的,自然之美就是人的心灵之美。4)个人是社会最重要的元素,因此,理想的个人应当是自强不息、自我依靠和无私的;所有人内心都有伟大之处,人们要做的就是把它释放出来,人们应当通过个人的努力达到精神的完善;个人无需教会组织或他人的帮助就可以直接与神圣的上帝交流,因此个人的灵魂也是神圣的,人性本身是善的。(爱默生:我唯一的信条是——“作为个人的人的无限性”。)5)上帝的精神即是“超灵”(oversoul),它是一种无所不在、万能的、单一的善的精神力量;宗教是个人的灵魂与“超灵”的交流;万物来自于“超灵”,每个人都是它的一部分;它既存在于自然,也存在于人性当中,是宇宙间最为重要的事物;既然万物同宗,因此人类看似利益各异、充满纷争,实际上所有人在通过不同的途径奔向共同的目标,所有的社会问题都能最终得到解决。6)商业使人堕落;人类如果关注物质世界少一些,人性会美好得多。梭罗:《瓦尔登湖》《瓦尔登湖》的创作原因梭罗是超验主义思想的实践者。1845年,他在爱默生所拥有的一块位于瓦尔登湖湖畔的土地上盖了一所小木屋,在此独居两年。他将这段生活实验以及他在其中的所思所想写出来,便成了1854年出版的《瓦尔登湖》。《瓦尔登湖》被称为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散文作品。梭罗不同于我国的陶渊明,他并非立志当一名隐士。(他的住所不在森林当中,而是城镇的边上,离自己的家并不远;他在两年期间,不断接受友人的来访,也经常出门探访朋友,外出旅行。)他离群索居,一是为了远离深受工业革命“非人化”影响的现代生活,回归到更简单、几乎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生活方式,从而更深刻、更客观地了解社会;二是为了实践超验主义的信条——通过自然超越生活常态,感悟“超灵”。因此,《瓦尔登湖》一书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是个人的独立宣言,也是对自己的社会实验的具体描述;即是个人的精神发现之旅,又是一本自然史以及个人在自然环境中的生活指南。《瓦尔登湖》的主要内容《瓦尔登湖》共18章,包括《经济篇》、《我生活的地方;我为何生活》、《阅读》、《声》、《寂寞》、《访客》、《种豆》、《村子》、《湖》、《倍克田庄》、《更高的规律》、《禽兽为邻》、《室内的取暖》、《旧居民;冬天的访客》、《冬天的禽兽》、《冬天的湖》、《春天》、《结束语》。全书从春天写起,历经夏、秋、冬,又以春天结束。第一章《经济篇》交代了整个生活实验的计划。第三章《寂寞》讲述了独自居住在自然环境中的好处(原文solitude是独居、远离他人居住的意思,这是一种客观的生活状态,并非指内心的孤独寂寞感受,因此译为“寂寞”值得商榷)。他热爱独处,因为他“没有碰到比独处更好的同伴”;只要他在自然左右,他就不感到孤独;他认为淹没在人群当中,厕身于摩肩接踵的人流当中,既无乐趣,也无价值。最后一章《结束语》批判人们的从众心理:“一个人如果与同伴步调不同,也许是因为他听到的鼓点不一样。让他的脚步应和他所聆听到的音乐吧,不管它节奏如何,来自多么遥远的地方。他认为只有维持独立的个性,人们才能找到快乐,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瓦尔登湖》的主题1)多数人生活在充满渴望又充满失望的境地当中,要超越这样的命运,最重要的途径是回归自我、依靠自我、独处、安静地冥想、接近自然。2)通过记录自己的生活情形,对现代西方文化中消费至上、物质至上的生活态度进行批判,揭示这样的文化远离自然、破坏自然的恶果。3)《瓦尔登湖》作为社会批评,并非提倡人人背弃文明走向森林。梭罗认为,人们可以在任何地方过着更简单的、更有目的、更有意义和更快乐的生活。当他断言原始人在某些情形下也许过着比我们更快乐的生活的时候,他批判的是我们不善于利用物质文明——或者光顾着改良方法而忘了目标,或者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误用了方法,从而使我们生活在复杂而困窘的境地当中。他认为,如果我们有才智,就可以从复杂的社会当中只选择与我们有关的部分;如果我们有勇气不理睬同时代人的看法,不迎合别人的愿望,我们的生活就不会复杂。欧·亨利(1862-1910)背景知识原名威廉·锡德尼·波特(WilliamSydneyPorter),笔名欧·亨利,O.Henry,以短篇小说创作成名普通读者对他的小说爱不释手,其作品一直在最为畅销的出版物之列,但文学史对他的评价成两极分化状态,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他被喻为“美国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具有莫泊桑的技巧,幽默上则远远超过莫泊桑”;30年代以后,他的文学声誉急转直下,批评家承认他的小说展示了“新闻式的机敏”,然而主要依靠情节的机巧来吸引读者,过于依赖偶然性和巧合,道德说教过于肤浅,不过为了“取悦半文盲和粗俗的读者,供他们在地铁、餐馆花上15分钟去读”,是典型的粗制滥造的快餐文学和媚俗之作。今天,我们怎样看待他的小说,得出公允的评价?我们不妨以《警察与赞美诗》为例来分析其小说的优缺点。《警察与赞美诗》主人公苏比:街头小混混、流浪汉,监狱的常客,瞧不上慈善机构的施舍,以入狱过冬为当前理想入狱的手法:闯大饭店、砸小店橱窗玻璃、在小餐馆白吃白喝、轻薄街边女子、“扰乱治安”、抢伞结局:听到教堂的赞美诗,受到感化,决定改过自新,却被警察带走,被判入狱写底层小人物的遭遇,笔法诙谐,暗含同情(尤其体现在结尾)情节构造紧凑,曲折而充满意外,最后就是所谓的“欧亨利式转折”(theO.Henrytwist),产生惊奇效果不论描写还是对话,语言幽默活泼,使用双关语、比喻、拟人等丰富的修辞手法缺点:1)人物不立体,缺乏丰满的性格塑造和心理塑造,心理变化突然、缺乏可信度;2)情节充满离奇的巧合,不真实——在大街上砸店铺橱窗没有目击者、耍流氓的对象是妓女、伞的前任主人是小偷;3)结尾夸张突兀,可以聊博读者一笑,却难以给人以精神上的启迪——这样的故事可能发生,却非必然,更非社会常态;现实有荒诞之处,但仍然有规则和法度,有一般规律;苏比的故事不过是“社会新闻”当中的一则奇谈轶事,对于普通读者而言,它是奇事,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却不是思考的对象。卡夫卡(1883-1924)背景知识: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的产生背景

1)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的现代化转型2)西方现代社会面临精神危机:失去对上帝、理性、秩序、科学的信仰现代主义文学——应对新现实和新危机的文学运动新一代作家对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批判:个人的主观世界与看似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现实是脱离的;在这个全民陷入精神崩溃的时代,描摹外部现实和社会生活是追求表面的真实,文学的职责应当是抓住更本质的真实——理解现代人的精神处境和心灵世界。现代主义一个统称,包括19世纪末期到20世纪初期产生的多种反传统的文学艺术尝试。《饥饿艺术家》:关于现代社会的寓言现代社会的荒谬和人性的残酷:在消除了饥饿、物质文明发达的社会,饥饿表演成为艺术和大众娱乐项目人格的扭曲和异化:艺术家狂热而执拗地用饥饿—死亡的方式证明其生命的价值。他为什么要这么做?最初是因为市场有需求,他在满足这种需求的过程中发现并确定了自己的生命价值。就是说,商品社会的病态需求使个人成为商品,为其塑造了违背自然的价值观和人格。然而,商品社会的市场需求日新月异,人却不能轻易随外界的变化而改变其价值观和人格;当外部需要——饥饿表演——变成一个人内在的精神追求以后,他只能坚持下去,直到死。艺术家与围观者——个人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个人的价值不是由自己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决定;在强大的社会面前,个人的生存如同昆虫一样渺小,无意义。(参考卡夫卡《变形记》)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绝:艺术家寻求被理解被尊重,却努力至死而不可得;围观者不理解也不关心饥饿的艺术家,却能分享一只因食物而满足的笼中豹的快乐饥饿艺术家与食物:在一个认同物质享受和肉欲的社会(围观者对豹的热心),个人的精神追求是无意义的;只要他无法找到合乎个人口味的食物——无法顺应社会的“口味”,他的一切努力就注定是徒劳,他只能孤独绝望而死。尤瑟纳尔(1903-1987)背景知识尤瑟纳尔是一名学者型小说家(与博尔赫斯相似),自幼酷爱读书,广泛涉猎古希腊罗马和印度文学,古典文学造诣深厚。1929年开始发表小说。1939-1949年在美国的两所大学里讲授比较文学。1938年出版短篇小说集《东方奇观》。《东方奇观》共收10个短篇,从中国、印度、希腊、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的古籍、传说和神话中撷取题材,阐发哲理。1951年出版其代表作,历史小说《哈德良回忆录》。1980年,尤瑟纳尔当选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成为350年来第一位女院士。尤瑟纳尔是双性恋者,其性格影响了她的创作风格。她反对在文学创作中过分宣泄个人情感,她的成功之处在于运用历史题材,以传统小说的形式探索超越时间的人性,探讨这个时代的普遍焦虑,即人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评论家普遍评价她“像男人一样写作”。《王佛脱险记》《王佛脱险记》是作者虚构的一个发生在中国古代的故事,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许多熟悉的影子:1)小说中的皇帝相信自己的王朝位于世界中央,专横残暴;2)画家王佛在绘画创作上精益求精、在生活上安于贫困、不畏权贵,林刻苦学画,孝敬师傅;3)绘画的传奇境界——“画龙点睛”小说作者作为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想像和“误解”也很明显:1)王佛指导林观察事物的形态和色彩变化;2)王佛以林的妻子为模特;3)王佛的画描绘外部世界,比真实的世界更美《王佛脱险记》并非要还原历史或反映客观现实,而是旨在建构小说家所看到了更深刻的“现实”——艺术世界是自主的,独立于客观世界之外;如同天子是现实中的君王、拥有掌控世俗世界的绝对权力一样,艺术家是艺术世界里的君王。作为小民的王佛和林不得不听任天子的摆布,任其宰割;但是,当他们拿起画笔,艺术世界就听命于他们的召唤,还给他们生命和自由。艺术美的力量巨大无比,一方面使艺术家(王佛和林)孤独,使林的妻子在孤独和失望中憔悴而死,另一方面也能触犯天子的权威,使之失落——原来他统治的王国竟然低于两个穷画家所创造、驾驭的王国。马尔克斯(1928-)背景知识: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20世纪60年代拉美作家所采用的一种文学艺术手法,即借助于某些具有神奇或魔幻色彩的事物、现象或观念(如古老的印第安传说、神话故事、奇异的自然现象、人物的超常举止、迷信观念)以及想象、夸张、荒诞描写来反映历史和现实。在魔幻现实主义小说中,作家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借助魔幻来表现现实,而不是把魔幻当作现实来表现。小说中的人物、事物和事件本来就是可以认识的,是合理的,但作家为了使读者产生一种荒诞的感觉,便故意把它们写得不可认识,不合情理,拒绝给以合理的解释,像魔术师那样变幻或改变了它们的本来面目,于是,现实在作者的笔下“消失”了。魔幻现实主义借“现实消失”,即改变为光怪陆离的幻境的现实(魔幻)来表现现实(现实主义),其意图是制造一种既超自然又不脱离自然的气氛。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突出的是外部现实与人物心理认知之间的差距:当一个封闭的环境被新事物的入侵所打破,而新事物的奇特奇妙超出了人们的理解和把握,他们便形成了一种用“魔法”来看待新事物、看待新事物给现实带来的变化的眼光或心理视角。《百年孤独》情节梗概吉普赛人墨尔基阿德斯带着文明世界的新玩意到访小村马贡多,从此改变了这里的一切。马贡多小村本是意外的产物,族长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本以为村子与世隔绝,不料却在吉普赛人的启蒙下开始了他对科学、文明的狂热。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和小村一样,毕竟闭塞、愚昧、天真得太久,以自己的能力无法识别科学知识、信仰与魔法之间的区别,最终在寻找上帝存在的证据的过程中神智失常。霍塞和墨尔基阿德斯死后,小村与外界的联络带来繁荣,也带来了无法阻挡的灾难。小村变成小镇,政治和宗教势力进入马贡多。自由党和保守党之争开始干预马贡多的生活,军人政治带来了专制恐怖。家族第二代奥雷良诺为寻回自由揭竿而起,成为上校,却在32场起义之后发现政局在原地踏步,社会动乱在恶性循环,战争变成了两党攫取权力的手段和政治投机者的游戏,带来的是新的暴君,他终于屈服于现状,与政府签署了停战协议,闭门制作首饰以打发余生。但是,停战后,情况不仅没有改善,反而更加恶化。政府当面表彰奥雷良诺,背地里却监控他的一举一动,并且因为荒谬的风吹草动便出兵镇压马贡多居民,暗杀了奥雷良诺的17个儿子。电灯、电影、铁路等新技术陆续渗入马贡多的生活,随之而来的便是外国资本家的投资和特权。家族的第四代有的经营家畜养殖,有的进入资本家的香蕉种植园工作。种植园工人为了争取劳动者的权利举行罢工,政府答应介入调停,实际上却派来军队进行屠杀。家族第四代霍塞·阿卡迪奥第二侥幸逃生,但发现政府的宣传使人们不相信发生了屠杀,为了逃避追捕,他不得不隐居在祖辈的炼金实验室研究墨尔基阿德斯留下的预言手稿。家族第五代受外来文化的影响,被送往欧洲留学,回来以后发现家里已成废墟。第六代男子在被蒙蔽身世的情况下与第五代结婚,生下第七代,一个长着猪尾巴的男孩。在震惊和悔恨当中他破解了墨尔基阿德斯的预言,了解了家族史和自己的身世,但随即预言应验——他和整个马贡多镇被飓风卷走,从人们的记忆里消失。《百年孤独》与哥伦比亚的历史现实小镇马贡多和布恩迪亚家族的百年孤独史实际上是哥伦比亚百年乱世的缩影。1824年,哥伦比亚在西班牙的统治下获得独立。1848-1854年,自由派政府通过了许多与保守派和天主教传统教会利益相违背的法规。1854-1885年,自由派和保守派发生4次全国范围的内战和51次地方性武装冲突。1885年的战争后,保守派占了上风,获得总统职权,使教会和大地主重新获得原有的权力。1899-1902,“千日战争”,哥伦比亚超过10万人口死于战乱。1902年,停战协议签署。在保守派当权的45年(1885-1930)期间,农村地区动荡不安。1928年,北部加勒比地区发生“香蕉大屠杀”,哥伦比亚政界少数人对此加以谴责,但政界多数人和新闻界否认此事的发生。(马尔克斯1928年出生在北部加勒比地区的一座小镇)1930-1946,经济萧条使自由派获得执政权。(1940年,马尔克斯开始在波哥大上大学;1950年,他作为自由派报纸《目击者报》的记者足迹踏便哥伦比亚。)二战以后,保守派取得大选胜利。1949-1958年,全国性“暴力运动”,军事政变。1958年,全民公决,“全国两党政线”建立,两党开始轮流执政。《马贡多小村》中的“魔幻”“《百年孤独》是继塞万提斯的《唐吉诃德》之后最伟大的西班牙语作品”——智利作家聂努达新事物、新知识与闭塞村民之间的碰撞构成小说人物“魔幻”的眼光和感受

与世隔绝的马贡多小村(“新天地”,“许多东西尚未命名”)——犹如未开化、天真纯洁的伊甸园;磁铁、望远镜、放大镜、炼金实验室、假牙、冰块——来自外界的“魔法”,激发小说主人公的想象与求知冲动;对“魔法”之奇妙诱惑的夸张描述,预示着原始的蒙昧即将消失,纯真即将失落,也预示着村民将失去对自己和小村命运的控制充满“魔幻”色彩的小村生活构成了小说的喜剧基调,与小村以及小村人物实际命运(开头预告的“行刑”)的悲剧性形成反差——这样的“魔幻现实主义”使小说笔调轻快而不轻浮,夸张而不失真,暗含反讽和思考的分量《马贡多小村》与“孤独”《马贡多小村》作为《百年孤独》第一章,预示了全书的“孤独”主题小村在地理环境上的孤独霍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的孤独乌苏拉的孤独整个家族充满强悍的生命力,每代人都试图控制自己的命运,捍卫其价值观,然而无一人成功,且家族内外无人能分担他们的痛苦。他们陆续屈服于现实,在沉默和孤独中死去。布恩迪亚家族的孤独,体现的是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底层百姓的生存状况——他们孤立无援地在与世隔绝的土地上自生自灭,一旦外来事物(好的和坏的往往一起来)进入,他们更是陷入绝望,没有人考虑他们的利益,无论怎么努力,他们都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只能忍受外力的利用和播弄,直至死亡《百年孤独》的结尾:布恩迪亚家族和马贡多小镇在飓风中消失,但是,并未真正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因为《百年孤独》将他们的生活记录了下来。《百年孤独》所代表的拉丁美洲知识分子对自身命运的反思,决定了马贡多的故事将不会重演。博尔赫斯(1899-1986)背景知识:美洲文学、阿根廷文学与博尔赫斯美洲文学(美国和拉丁美洲文学)共同面临的难题:如何建立区别于殖民宗主国的文学文化?如何区分民族真实的身份属性和被殖民历史强加的身份属性?如何在弘扬地方性传统的同时面对它的局限性?【哥伦比亚】马尔克斯的策略是“魔幻现实主义”,【阿根廷】博尔赫斯选择的是几乎相反的道路——“文学唯心主义”,他把文学看作哲学思考的工具,用文学探讨人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方式。博尔赫斯从青年时代就反对着意突出民族特性和地方色彩的阿根廷现实主义文学,他在1932年发表的《阿根廷作家与传统》一文里说:“我们应当意识到我们祖传的遗产是整个宇宙;我们应当涉猎各种主题,而不能为了当阿根廷人就把题目局限在阿根廷的范围内,因为当阿根廷人是你无法摆脱的命运,再者说,做一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